GB T 20404-2006 残疾人运送用升降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209628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3.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0404-2006 残疾人运送用升降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GB T 20404-2006 残疾人运送用升降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GB T 20404-2006 残疾人运送用升降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GB T 20404-2006 残疾人运送用升降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GB T 20404-2006 残疾人运送用升降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11. 180.99 C 4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0404-2006/ISO 10535: 1998 残疾人运送用升降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Hoists for the transfer of disabled persons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CISO 10535: 1998 , IDT) . | . . | | | . . | . | EE- | | . EE- . | | . . | | | . | . 070117000047 2006-03-10发布2006-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串舍

2、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叩GB/T 20404-2006/ISO 10535: 1998 目次前言.皿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定义4 总体要求和试验方法.4 4.1 总体要求.44. 2 总体试验条件.44. 3 通用安全要求.4.4 通用安全要求的试验方法4. 5 性能要求4. 6 性能试验方法4.7 升、降速度的要求4.8 升降速度的试验方法4. 9 操纵力要求4. 10 操纵力试验方法84.11 生产商提供的信息.8 4. 12 耐久性要求.8 4. 13 耐久性试验方法85 移动升降架一一特定要求和试验方法.5.1 静态强度要求95.2 静态强度试验方法95.3 静态稳定性要

3、求.9 5.4 静态稳定性试验方法5. 5 固定装置(制动装置)的要求.10 5. 6 固定装置(制动装置)的试验方法.10 5. 7 动力要求.10 5.8 动力试验方法.10 5.9 使用说明书.106 固定升降架一特定要求和试验方法106. 1 特定的安全要求.106.2 特定安全要求的试验方法6.3 其他固定升降架的要求6.4 静态强度要求(只适用于自立式固定升降架)6. 5 静态强度试验方法(只适用于自立式固定升降架)6.6 静态稳定性要求(只适用于自立式固定升降架)6. 7 静态稳定性试验方法(只适用于自立式固定升降架).6.8 其他固定升降架的静态强度要求6.9 其他固定升降架的

4、静态强度的试验方法.GB/T 20404一2006/ISO10535: 1998 6. 10 使用说明h.127 非硬质身体支撑部分一一特定要求和试验方法.7.1 总则.127.2 中心悬吊点的要求.12 7.3 中心悬吊点的试验方法.12 7.4 延伸杆的要求.12 7.5 延伸杆的试验方法. 7.6 非硬质身体支撑部分的要求,.7.7 非硬质身体支撑部分的材料和接缝7.8 非硬质身体支撑部分的试验方法._.12 7.9 标志7. 10 使用说明.13 8 硬质身体支撑部分-一特定要求和试验方法川&8. 1 总则.8. 2 靠背要求.13 8.3 耐久性要求和试验方法.13 8.4 标志.,

5、.i.13 8. 5 使用说明.6.13 9 自立式浴室升降架.i.i. 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定期检验.18 附录13(资料性附录)应用.19 附录c(规范性附录)液压和气动元件的要求和试验方法.20附录zZ(规范性附录)本标准中未给出等同标准的相应的国际标准和欧洲标准.21 H GB/T 20404-2006/180 10535: 1998 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0535: 1998(残疾人运送用升降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英文版)。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建议从事与升降架有关的设计、制造、销售等工作的厂商、部门和有关人员按本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6、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本标准由全国残疾人康复和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8)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民政部假肢科学研究所、中国残疾人用品开发供应总站、福建省假肢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凤领、王保华、杨文兵、刘俊玲。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和附录zz为规范性附录。阳山GB/T 20404一2006/ISO10535: 1998 残疾人运送用升降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适用于GB/T16432-2004残疾人运送用升降架及其身体支撑部分。12 36 03 带吊索座的移动升降

7、架12 36 06 带硬质座的移动升降架12 36 09 升降手推车12 36 12 安装在墙上、地板和(或)天花板上的固定升降架12 36 15 固定、安置在另一个产品上的升降架12 36 18 固定式自立升降架12 36 21 升降架的身体支撑部分本标准不适用于楼层之间运送人的装置。本标准不包括升降架和身体支撑部分老化或腐蚀的试验方法。本标准对被升降的残疾人及使用升降架的护理者的要求均做了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号|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8、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9706. 1-1995 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EN60601-1:1998 , IDT) GB/T 16432一2004残疾人辅助器具分类和术语(lSO9999: 2002 , IDT) ISO 3741 :1998声学噪声惊声功率级测定一混响室宽频声源精密法(GB/T6881. 1-2002 , IDT ISO 3741:1999) ISO 3744 :1 998 声学一噪声源声功率级测定一反射平面上自由场的工程法(GB/T3767-1996 , eqv ISO 3744:1994) ISO 3

9、758 纺织品一使用说明的图形符号(GB/T8685-1988 , EQV ISO/DP 3758月一85)DIN 2413钢管第1部分:压力管设计第2部分:压力管弯头和弯管的设计EN 292 机械安全一基本概念、一般设计原理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第2部分:技术原理和规范EN 614-1 机械安全一人类工效学原理第1部分:术语和一般原理EN 853 橡胶软管和软管组件一金属丝增强的液压型规范EN 854 橡胶软管和软管组件一织物增强的液压型规范EN 980 医疗器械标签用图形符号EN 1021-1 :1 993 装潢家具的可燃性评价-第1部分:火源:燃着的香烟EN 1041 医疗器械生产商

10、提供的信息EN 1441 医疗器械风险分析EN 60601-1-2 电磁兼容性一要求和试验方法PrEN 12182: 1997 残疾人辅助器具要求和试验GB/T 20404-2006/ISO 10535: 1998 3 定义3. 1 3.2 3.3 3. 4 3. 5 3.6 3. 7 3. 8 3. 9 3. 10 3. 11 3.12 3.13 2 本标准采用如下定义。恶劣情况adverse condition 连续性试验或错误操作下最可能发生破环的情形。护理者aUendant 操作升降架的人,不是被升降的人。靠背backrest 升降架中支撑被升降、移动或运送沃的背部的部分(如吊索、蓝唱

11、E架等)及相关附件。向后backwal由与前进方向相反。身体支撑部分升降架中用于安装在天花在天花板或中心悬吊点升降架上用连接身体支端部限位装置end啕rJt1防止在预定端部位置发柔性装置f1exible device 完成升降功能装置的可挠性部件和主勒牛毛如链朵;搁脚跟footrest 支撑脚的部分。向前forwards 生产商规定的行进方向,与移动升降架的人有关。3.14 3.15 3. 16 3. 17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GB/T 20404-2006/ISO 10535: 1998 升降范围hoisting range 中心悬

12、吊点最大和最小高度之间的垂直距离(见图7和图的。升降工作区hoisting reach 在升降范围内,给定高度下升降架与过中心悬吊点的垂直线之间无阻水平距离(见图7)。保持运作的控制装置hold to run control device 起动并维持升降架运行的手动控制器。松开后自动回到停止或关闭位置。腿托legrest 支撑腿部的部分。升降机械完成升、降锁闭系统loi 使身体支撑部分b、除身体支撑部分外,移动升降架mobile hoist 的升降架,这种升降架可独立于固定多功能升降架muIti-purpose hoist 用不同的零件组装的可完成多种操作的升降架。非硬质身体支撑部分non-r

13、igid body support unit 柔性材料制作的装置,与人体体形相适应,包括升降架中升架装置的连接工具。3 GB/T 20404-2006/ISO 10535: 1998 3.28 硬质身体支撑部分rigid body support unit 硬质材料(如果必要,可加衬垫)或外加框子的柔性材料制作的预制座或躺卧装置,包括升降架升架装置的连接工具。3.29 单一故障single fault condition 单一运行故障或单一预防故障的安全装置失灵。3.30 座位sitting part 用于坐的身体支撑部分。3.31 延伸杆spreader bar 与身体支撑部分相连接井有一个

14、以上连接点的硬质结构(见图8和图9示例)。3.32 固定升降架stationary hoist 安装在墙上、地板和(或)天花板上或其他关联装置上,或单独放置,在预定区域升降、运送或移动人的升降架。3.33 回转半径turning radius 在不发生翻转的情况下,升降架端点绕成的最小圆周的半径。4 总体要求和试验方法4. 1 总体要求4. 1. 1 凤险分析本标准符合EN1441的要求。4. 1.2 人类工效学因素等升降架的人类工效学是基于EN614-1的要求。把手和手柄应符合人的手部功能解剖学,并满足下列要求:操作力大于10N的升降架手柄(用于抓握的零件)和结构件间距离不应小于35mm。踏

15、板上表面(在其操作位置)和升降架其他零件之间应有一个不小于75mm的放置足部的间隙。一一操作力大于10N的操作手柄和(或)球形把手的直径应在19mm 43 mm范围内。一一踏板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应超过300mm。一一一手动控制器应位于地面之上800mml 200 mm高度。一一推式和(或)拉式手柄的高度不应小于900mm。注:用于被升降人的操作控制器可位于其他位置。4.1.3 噪声根据ISO3741: 1998和(或)ISO3744:1998,在最大载荷下,升降架完成一个升或降的升降周期测得的最大噪声不应超过65dB(A) 0 4.2 总体试验条件4.2. 1 试验条件在升降架交付用户时,应对其

16、进行试验。如果是多功能或可以采用不同方式组装,应根据生产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组装。如果升降架用于不同的组合,则应在最恶劣情况下对所有组合进行试验。4 GB/T 20404-2006/ISO 10535: 1998 试验应在正常室内条件下进行。所有的试验应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4.2.4的检测报告应保存在生产商技术文件中。4. 2.2 试验设备4.2. 2. 1 试验表面:硬质、平坦、可倾斜的,安装有防上升降架滑动但不限制倾斜的制动器。4. 2.2.2 制动器不小于轮子的半径且不大于轮子的直径。4. 2.2.3 钢质、边缘部倒角(不小于R25)、直径为350mm的圆柱体载荷,代表被升降的人体,用于非

17、硬质身体支撑部分的测试。4. 2.2.4 可模拟升降架实际使用情况的装置(如测试手指)。4.2. 2. 5 用于施加载荷的设备,其动力r-r1司尺寸时间4.2.4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a) 参照标b) 产品描、4.3. 1 4.3.2 电动操作的升降架应符主、4.3.3 所有承载紧固件应自锁或安装4. 3. 4 单独使用的零件(如自攻螺钉)不应用于京音军部件的紧固,及为便于运输或存放而需拆卸的任何部件的组装。4.3.5 于柄的固定应防止发生意外分离。4.3.6 除对升降架的功能有特定要求外,所有易接触到的边缘、拐角和表面应是平滑的,没有毛刺或锐边。所有的突出部分均应避免,或安装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

18、施,以防发生损坏或伤害。4. 3. 7 升降架的组装不应影响其整体安全性。如果升降装置中加入一根植杆,则榄杆安装在相对底座的正确工作位置上。4. 3. 8 根据EN292防止剪切、挤压、陷落和磨损。5 GB/T 20404-2006/ISO 10535: 1998 4.3.9 升降架在设计时应考虑一些方法(如限位开关、阻滑架)保证升降架在下降时,一旦身体支撑部分、延伸杆或升降臂与被升降的人接触,施加在被升降人身上的总负载不应大于这些零部件的总质量。4.3. 10 操作中,4.3.9中的设计方法应保证升降架的安全。4.3. 11 用于升降人的所有控制器,应便于操作者操作。4.3. 12 电动操作

19、的升降架应备有一个易于触到且能与电源断开的应急装置,以便停止所有电动产生的可能引发危害的机械运动。4.3. 13 对于所有用电池供电的升降架,为保证其起动后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升降周期,应提供一个报警装置。4.3. 14 对于所有用电池供电的升降架,应提供一个或多个电量报警装置,在电池需要充电时发出指示信号。报警装置发出信号后,应仍有足够的动力完成最大负载下的一个升降周期。4.3.15 所有控制器应属于锁定类型。4.3.16 升降架负荷应按不超过最大提升载荷1.5倍设计。4.3. 17 升降架应安装-个保险装置,保证被升降的人在升降机械发生单-故障时不跌落。4.3. 18 根据4.4.18完成静态

20、试验后,任何柔性升降装置和升降接头应无影响完成生产商规定功能的任何损坏。4.3.19 连接点的设计应能防止身体支撑部分发生意外脱离。4.3.20 如果必要,应采取一切防范措施(如通过安装保险装置)保护被升降的人从身体支撑部分意外跌落。4.3.21 电动升降架应符合EN60601-1-2的要求。4.3.22 连接点应是平滑的,以避免连接件的过度磨损。4.4 通用安全要求的试验方法4.4.1 通过实际试验和检验证实4.3.1的要求。4.4.2 根据GB9706. 1-1995的验证方法测定4.3. 2的要求。4.4.3 通过检验测定4.3.3的要求。4.4.4 通过检验测定4.3.4的要求。4.4

21、.5 通过进行下列试验程序测定4.3.5的要求:a) 将升降架置于一个水平的、光滑的试验面上,根据图10建立加载方式。b) 防止升降架倾斜和(或)移动。c) 如果必要,安装一些限制器支撑手柄并防止其在试验加载下弯曲。这些限制器不应与被测手柄接触。d) 在模拟升降架推进的方向对每个手柄缓慢加载,至最大值750N,保持此载荷5s-10 s,然后撤除加载。e) 在模拟升降架拉的方向对每个手柄施加相同载荷重复以上试验。4.4.6 通过检验测定4.3.6的要求。4.4.7 通过检验和功能测试测定4.3.7的要求。4.4.8 通过检验和(或)生产商的技术文件,并根据EN292的要求测定4.3.8的要求。4

22、.4.9 通过检验和功能测试测定4.3.9的要求。4.4.10 空载条件下,压低延伸杆(或用于支撑身体支撑部分的升降架其他部分)至连接载荷压力传感器的硬质平面上,测定4.3.10的要求。升降架的负载不应超过身体支撑部分、延伸杆和升降臂的总质量。4.4. 11 通过检验、功能测试和判断测定4.3.11的要求。4.4.12 通过检验、功能测试和判断测定4.3.12的要求。GB/T 20404-2006/ISO 10535: 1998 4.4.13 用一块新的充足电的电池或电池组作电掘,4.3.13中报警装置应不发出指示信号。此时,对电池或电池组进行放电,当电量报警装置发出指示信号后,确认电池或电池

23、组蓄电量大大减小。然后对升降架施加最大载荷,并完成一个完整的升降周期。4.-4. 14 通过检验测定4.3.14的要求。4.4. 15 通过检验测定4.3.15的要求。4.4.16 对升降架施加4.3.16中的载荷时,升降架不应运行。4.4.17 通过验证,如果可能,再对其进行检验,测定4.3.17的要求。4.4.18 按照如下方法测定4.3. 18的要求。对用于升降的升降带、线圈、链条,包括连接件和其他附件,应单独进行测试,施加最大载荷6倍的静载荷20min;对升降过程中使用的终端接头应单独进行测试,对其施加最大载荷4倍的静载荷20 min。通过检验判定试验结果。4.4. 19 通过检验和功

24、能测试测定4.3.19的要求。4.4.20 通过检验和判断测定4.3.20的要求。4.4.21 根据EN60601-1-2的验证方法测定4.3.21的要求。4.4.22 通过检验测定4.3.22的要求。4.5 性能要求4.5.1 升降架的设计根据生产商规定的应用范围(见附录B)以残疾人运送为目的,升降架应能单人操作。否则,应在使用说明书中说明。注:按照指定的方式使用升降架时,升降架中定位残疾人的方式应便于护理者对其复位。4.5.2 升降架应无液体积聚的孔洞。4.5.3 在对升降架施加最大载荷(3.24)时,中心悬吊点应有一个不大于50mm的制动距离。4.6 性能试验方法4.6. 1 通过检验和

25、判断测定4.5.1的要求。4.6.2 通过检验和功能测试测定4.5.2的要求。4.6.3 按照如下方法测定4.5.3的要求:a) 对升降架施加最大载荷;b) 设定中心悬吊点处于顶部位置;c) 在全速下,降低中心悬吊点;d) 大约在升降范围中间的位置,通过松开相关控制按钮、手动关闭相关液压阀或停止加气撤除升降架能摞;e) 测量从此点到停降位置的垂直距离。4. 7 升、降速度的要求4.7. 1 加载条件下,升或降的速度不应超过0.15m/s。4.7.2 空载条件下,升或降的速度不应超过0.25m/s。4.8 升降速度的试验方法4.8. 1 在空载向上方向和最大载荷向下方向测量时,升降架速度不应超过

26、4.7.1规定的速度。4.8.2 在空载向下方向测量时,升降架速度不超过4.7.2规定的速度。4.9 操纵力要求升降架的手指、手或脚操作部分所要求的操纵力不超过如下值:a) 单指操作:5N; b) 单手操作:105N; c) 单脚操作:300N; d) 回转操作:1. 9 Nm。7 GB/T 20404-2006/ISO 10535 : 1998 4.10 操纵力试验方法对升降架施加最大载荷(3.24),测量4.9规定的所有控制器的操纵力。测量应在生产商规定的使用位置中点进行。4. 11 生产商提供的信息4. 11. 1 总则本标准采用EN980和EN1041的要求。4. 11. 2 标志所有

27、的操作器应标明其功能。、,Jhu d) g) 一一给出生一一操作、安一一升降架定期检4一一维修联又目能,包括可拆卸的主要零件的重且一根据GB9706.1甜、户时备安全的通用一一在操作说明书中详细4. 12 耐久性要求4.12.1 按照4.13测试后,在最大载荷(3.24)下升降架应运行正常,应无影响其功能的永久性变形和任何磨损。4. 13 耐久性试验方法4. 13. 1 将升降架置于一水平面,底座锁定在最差位置,应保证升降架在平面上不发生移动。4.13.2 对于固定升降架,根据生产商使用说明书,将其固定在一水平面上,并使其处于最恶劣情况。4. 13.3 对于手工操作的液压升降架,泵操作杆的摆动

28、幅度尽可能大,但不应触动限位挡板。4. 13.4 如果生产商没有其他说明,试验中工作/暂停比(占空因数)应为15/8504.13. 5 如果只是为了稳定性试验目的,必要时,允许使用交流电掘代替电池。这要征得升降架生产商的同意。GB/T 20404-2006/ ISO 10535: 1998 4.13. 6 只有在维修手册中生产商有特别要求时,才应进行试验中的维护。4. 13.7 根据图2和图3定位升降架上的载荷。在下文规定外的升降范围中间位置,升、降升降架250 mm或垂直运动的25%,取两值中的较大值。保证升降架在升降周期可进行反复暂停操作,在升降周期最低位置时可进行反复加载和空载操作。4.

29、 13 . 8 根据下列步骤使升降架循环10000个升降周期,并按照规定顺序进行试验:a) 在升降架升降范围底端,对其施加最大载荷,完成1000个升降周期。对于电动升降架,每个升降周期起动底端限制器的时间大约1s。4. 13 . 9 3 000个升降周期。d) 在升降架升降范个升降周期。/态90 kg的载荷,完成5000、EJhu 5 移动升降架5.1 静态强度性变形和磨损的5. 2 静态强度、升降架和升|下角度不应发生失衡:b) 底盘在最恶劣情况,向c) 其他方向倾斜50。5. 4 静态稳定性试验方法a) 试验应在向前、后行进方向上,底盘处在生产商指定的行进位置中,在最差位置加载时进行;b)

30、 试验应在前、后方向和最不利方向进行。如果指定的行进方向(向前)不只一个,则应视为向前;c) 在升降架轮子、中心悬吊点、底座和制动器位于最差位置时进行试验。5.4. 1 空载在试验表面定位空载的升降架,轮子紧靠制动器(见图1)。缓慢倾斜试验平面,直至升降架失去平衡。记录倾斜的角度。在向后、侧面方向重复试验。9 GB/T 20404-2006/ISO 10535: 1998 5.4.2 加载在升降架中心悬吊点施加最大载荷,载荷可自由移动,重复空载升降架的试验。对于为患者安装有硬质支撑架的升降架,载荷重心与靠背的关系见图2,但距座前沿不超过350mm。对于担架,施加图3所示的载荷。5.5 固定装置

31、(制动装置)的要求移动升降架应安装一个固定装置。根据5.6试验时,允许在任意方向有不超过10mm的位移。5.6 固定装置(制动装置)的试验方法为满足5.5的要求,固定装置起动时升降架应置于1。的坡面上。在最差位置对升降架施加最大载荷。5. 7 动力要求在最大载荷下对升降架试验时,移动升降架需要的最大力如下:a) 起动和回转:160N; b) 驱动(推和拉):85 N。5.8 动力试验方法试验应在一个平坦、光滑的水平钢板上进行。升降臂设定在最大伸展工作区,对升降架施加最大载荷(3.24)。脚轮应设定在与推、拉成180。的方向。用一个测力计,对推式手柄缓慢施加起动力,直至升降架开始移动。重复进行5

32、次。试验中最大的力应记录为起动力。起动力应按照如下方式施加、记录za) 在向前方向;b) 在向后方向;c) 在开始旋转升降架的方向。5.9 使用说明书本条款给出的移动升降架信息是对4.11的补充。生产商应至少提供如下信息:一一日常检查清单;一一功能尺寸,包括:a) 根据图4测量的底座高度;b) 根据图5、图6测量的最大、最小外部宽度和内部宽度;c) 根据图4测量的底座下部间隙;d) 最大和最小升降架工作区(见图7示例); e) 根据图7测量的升降架工作区的升降范围;f) 回转半径;g) 身体支撑部分除外的升降架总质量;h) 可拆卸零件的数目和确认方法;i) 升降架最重零件的质量。6 固定升降架

33、一一特定要求和试验方法本章给出的固定升降架的特定要求和试验方法是对第4章的补充。6. 1 特定的安全要求6. 1. 1 对于安装在天花板上可经过点或开关从一个系统移动到另一个系统的升降架,应连接一个保险装置,保证所有连接只有在安全的情况下,升降架才可从一个轨道系统移动到另一轨道系统。这个保10 G/T 20404一2006/ISO10535: 1998 险装置应安装一个连锁装置,保证升降架只有处于正确位置时,才横向移动。6.1.2 如果升降架产生动力推动的水平运动,则其线性速度应限定在0.15m/s。6.1.3 完成6.3.2规定的试验后,升降架和限位挡板不应产生恶劣影响。6. 1.4 如果通

34、过电动开关限定中心悬吊点的垂直运动,则应安装一个附加装置保证限位开关不发生危险情况。6.1.5 所有升降架应安装一个紧急下降装置。6.2 特定安全要求的试验方法6.2. 1 通过生产商安装说明书中的功能试验、验证试验和检验来测定6.1. 1的要求。6.2.2 通过测量测定6.1.2的要求。6.2.3 对于手动操作的升降架,在空载下,以1.5 m/s的速度驶向轨道限位挡板100次;对于水平移动的电动升降架,在空载下,以0.15m/s的速度驶向轨道限位挡板100次。6.2.4 关掉正常限定开关,并检验附加装置的运行状态,测定6.1.4的要求。6.3 其他固定升降架的要求在升降架系统结构中,水平轨道

35、最大偏差:每200mm不应大于1mm。6.4 静态强度要求(只适用于自立式固定升降架)在完成6.5的静态试验后,按照生产商规定运行升降架,应无影响升降架功能的变形和磨损。6.5 静态强度试验方法(只适用于自立式固定升降架)升降架和升降装置应根据如下步骤和顺序进行静态加载。升降架应置于保证不发生倾翻但不限制变形的10。倾斜平面上,将升降架设定在最差位置,在最不利方向对其施加最大载荷1.25倍的载荷5mino 然后在水平面对其施加最大载荷(3.24)1.5倍的载荷20mino 6.6 静态稳定性要求(只适用于自立式固定升降架)在6.7稳定性试验中,在空载和最大载荷下,升降架在如下角度不应发生失衡z

36、任意方向100。6. 7 静态稳定性试验方法(只适用于自立式固定升降架)6.7. 1 定位在相对于中心悬吊点和支承结构的位置,升降架处于最差位置,且最不利方向进行试验。6.7.2 空载将空载的升降架置于试验表面(见图的。缓慢倾斜试验表面,直至升降架失去稳定平衡。记录倾斜角度。在其他三个方向重复试验。6.7.3 加载在中心悬吊点加最大载荷,载荷可自由移动,重复空载升降架的试验。对于带硬质身体支撑部分的升降架,载荷的重心与靠背的关系见图2,但距座前沿不超过350mm。对于担架,对其施加图3所示的载荷。6.8 其他固定升降架的静态强度要求6.8.1 在升降架系统结构中,水平轨道最大偏差:每200mm

37、不应大于1mm。6.8.2 在完成6.9.2的静态试验后,按照生产商规定运行升降架,应无影响升降架功能的变形和磨损。6.9 其他固定升降架的静态强度的试验方法6.9.1 根据生产商的使用说明书安装轨道,对其施加最大载荷(3.24),记录偏差值。6.9.2 根据生产商使用说明书将升降架安装在建筑物上。然后对其施加最大载荷1.5倍的载荷20 mino 11 GB/T 20404-2006/ ISO 10535: 1998 6. 10 使用说明本条款给出的固定升降架的特定要求是对4.11. 3的补充。生产商应为升降架安装人员提供连接点加载的详细情况。7 非硬质身体支撑部分-一一特定要求和试验方法本章

38、给出的非硬质身体支撑部分的特定要求和试验方法是对第4章的补充。7. 1 总则身体支撑部分的生产商应标明哪些升降架和延伸杆是兼容的。身体支撑部分调节和拆卸的方法应在操作说明中清楚说明。7.2 中心悬吊点的要求中心悬吊点的构造应避免正常7.3 中心悬吊点的试验方法通过功能试验验证7.27.4 延伸杆的要求7. 4. 1 如果延伸杆的宽分离。7.4.2 7. 4. 3 应为延伸杆1明书中给出。7. 4.4 分离式延I7. 5 延伸杆的试7. 5. 1 通过检验7. 5. 2 通过静态57. 5. 3 通过检验、7.5.4 7.6 非硬后身体试惊叫J的、绩用分日J继使部注应的撑商不商支产料产体生材生身

39、果此据质如驰根硬1试2斗工行工87.进11对其施加最大载荷(3.24)1. 5倍的静载fl7. 8. 2 试验结束后,对升降架进行全面检验,即对贺明丁逢合线、缝纫、线圈、线圈固定装置、包覆硬质部分的织物等,所有零件均应无损坏或磨损。7. 8. 3 通过测量判定尺寸的变化。7.9 标志本条款给出的非硬质身体支撑部分的要求是对4.11. 2的补充。生产商应在身体支撑部分的永久性标签上提供如下信息:吊索的尺寸;使护理者对升降架和(或)身体支撑部分的操作方法引起重视的警示和标志;12 GB/T 20404-2006/ISO 10535: 1998 一一如果身体支撑部分的设计只是用于单一专门类型的延伸杆

40、,应明确标明p一身体支撑部分的清洁和(或)消毒方法的说明,所用符号应符合ISO3758的要求。注:对于身体支撑部分可不包括下列所有信息。建议在操作说明中给出其他信息。每种设计方案的身体支撑部分的应用范围、使用指南(见附录B); 一一升降方法,尤其是姿势,也就是坐式、坐卧式或卧式,及其他关于类型选择、设计和适用方法,应在标签上标明;一如果身体支撑部分对某一特定的残疾人不适合,应给予说明;一一禁止使用损坏或严重磨损的身体支撑部分的警示。7. 10 使用说明本条款是对4.11. 3的补充。身体支撑部分调节和拆除的方法应在使用说明中清楚说明。8 硬质身体支撑部分一一特定要求和试验方法本章关于硬质身体支

41、撑部分的要求和试验方法是对第4章的补充。8. 1 总则如果身体支撑部分不是永久性地加在升降架上,则设计时应避免意外脱离。如果生产商注明身体支撑部分的结构材料用的是阻燃材料,则按照EN1021-1:1993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此材料不应继续燃烧或剧烈燃烧。8.2 靠背要求座位和靠背之间的角度不应小于900。8.3 耐久性要求和试验方法升降架的硬质身体支撑部分,应完成与整个升降装置相同的试验。分离式身体支撑部分的锁闭系统,功能试验应至少进行1000周期。完成耐久性试验后,锁闭系统应仍能按照生产商的规定运行。8.4 标志本条款关于硬质身体支撑部分的要求是对4.11.2的补充。生产商应在在身体支撑部分

42、的永久性标签上提供如下信息:一一使护理者对升降架和(或)身体支撑部分的操作说明引起注意的警示和标志;一一如果身体支撑部分的设计只是用于单一专门类型的升降架,应明确标明;一一身体支撑部分清洁和(或)消毒方法的说明,所用符号应符合ISO3758的要求。注:对于身体支撑部分可不包括下列所有信息。建议在操作说明中给出其他信息。一一-每种设计方案的身体支撑部分的应用范围、使用指南(见附录B); 一一升降方法,尤其是姿势,也就是坐式、半卧式或卧式,及其他关于类型选择、设计和使用方法,应在标签上标明;一一如果身体支撑部分对某一特定的残疾人不适合,应给予说明;一一禁止使用损坏或严重磨损的身体支撑部分的警示。8

43、.5 使用说明本条款给出的附加要求是对4.1l. 3的补充。身体支撑部分调节和拆除的方法应在使用说明中清楚说明。生产商应在使用说明中说明清洗和(或)消毒的方法。9 自立式浴室升降架正在研究中。13 GB/T 20404-2006/ISO 10535: 1998 14 1 试验力;2 稳定角。l一一靠背;2 硬质身体3一-a(mm)=4一一-b(mm)=1脚;2一头:3一-载荷A=最大载荷X16%;4 载荷B=最大载荷X42%; 5 载荷c=最大载荷X42%;6-一底座。单位为毫米单位为毫米图3担架加载1一一底座;2一一最小间隙;3一一最大高度。图5底座(平行型)GB/T 20404-2006/ ISO 10535: 1998 15 GB/T 20404-2006/ISO 10535: 1998 i1 飞、-w飞、1、盐、t、飞,、飞i、ii,、,li皂白ll -飞-s. ;11 11 II , I f Ib 6 1一一最大外部长度;2-一最大内部长度;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