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2459.6-2008 耐火泥浆.第6部分 预搅拌泥浆含水量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210018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2459.6-2008 耐火泥浆.第6部分 预搅拌泥浆含水量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GB T 22459.6-2008 耐火泥浆.第6部分 预搅拌泥浆含水量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GB T 22459.6-2008 耐火泥浆.第6部分 预搅拌泥浆含水量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GB T 22459.6-2008 耐火泥浆.第6部分 预搅拌泥浆含水量试验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81080Q 46 囝园中华人民共$-n国国家标准GBT 224596-2008IS0 1 37656:2004耐火泥浆第6部分:预搅拌泥浆含水量试验方法Refractory mortars-Part 6: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of readymixed mortars20081 030发布(IS0 13765-6:2004,IDT)2009070 1实施丰瞀嬲鬻獬警麟瞥霎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仪19刖 置GBT 224596-2008IS0 1 3765-6:2004GBT 22459-2008耐火泥浆包括7个部分:第1部分:稠度试验

2、方法(锥人度法);第2部分:稠度试验方法(跳桌法);第3部分:粘接时间试验方法;第4部分:常温抗折粘接强度试验方法;第5部分:粒度分布(筛分析)试验方法;第6部分:预搅拌泥浆含水量试验方法;第7部分:高温性能试验方法。本部分为GBT 22459 2008的第6部分,等同采用ISO 13765 5:2004耐火泥浆 第6部分:预搅拌泥浆含水量试验方法(英文版)。本部分由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冶集团武汉冶建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谢朝晖、方昌荣、彭西高、葛山、杜文忠、祝洪喜、王渝斌、彭艳。GBT 2245

3、96-2008IS0 137656:2004耐火泥浆第6部分:预搅拌泥浆含水量试验方法1范围GBT 22459的本部分规定了预搅拌耐火泥浆含水量试验的术语和定义、原理、仪器设备、取样、试验程序、结果计算和试验报告。本部分适用于测定预搅拌泥浆的含水量。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2245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l 7617耐火原料和不定形耐火材料取样(GBT 1

4、7617 1998,neq ISO 86561:1988)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含水量moisture content样品在110干燥后质量的损失与样品原始质量的百分比。4原理在110土5的干燥箱内,将已知质量的样品干燥至恒量。5仪器设备51天平:最小分度值为01 g。52电热干燥箱:装有温度控制器,能满足110土5温度控制。53干燥器。6取样按GBT 17617的规定取样或由双方协商。将预搅拌泥浆从包装容器中全部倒人更大容量的容器中并混合均匀后取样。特别注意不能抛弃任何漂浮的液体。确保在湿态混合物中取得具有代表性的样品。7试验程序每个样品应试验2次。用天平称量至少50

5、g样品,精确至01 g,置于一只清洁、于燥的蒸发皿(或合适的玻璃碟)上。将泥浆均匀摊在皿上,记录质量m-。将试样在1105干燥箱中烘干5 h或至恒量,即干燥2 h后,再反复干燥每次10 rain,直至相1GBT 224596-20081S0 1 37656:2004继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02 g或05。从干燥箱中取出试样,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干燥后的试样,精确至01 g,记录质量m。8结果计算按式(1)计算含水量W。(质量分数),数值用表示: ww一堕卫100m1式中:m。湿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m。试样干燥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取2次试验的平均值作为含水量的结果,精确至o1。如果2次试验之间的误差超过1时,应重新试验。9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 所有被测试材料的必要信息,包括材料说明、生产商、种类、牌号、批号等;b)执行的标准;c)检测机构的名称;d) 试验结果,即按第8章计算的含水量的质量分数,包括试验的单值及平均值e) 与规定操作过程的任何差异;f) 检测过程中观察到的任何不正常现象(异常);g)试验El期。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