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2468-2008 家禽及禽肉兽医卫生监控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210031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0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2468-2008 家禽及禽肉兽医卫生监控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GB T 22468-2008 家禽及禽肉兽医卫生监控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GB T 22468-2008 家禽及禽肉兽医卫生监控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GB T 22468-2008 家禽及禽肉兽医卫生监控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GB T 22468-2008 家禽及禽肉兽医卫生监控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11. 220 B 41 远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2468-2008 家禽及禽肉兽医卫生监控技术规范Synthetic control of hygiene for poultry and poultry meat 2008-11-04发布2009-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痊总局也世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IJ GB/T 22468-2008 前吉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s李卫华、陈向

2、前、黄保续、孟宪荣、王浩君、王幼明、康京丽。I G/T 22468-2008 家禽及禽肉兽医卫生监控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家禽及禽肉卫生质量监控措施及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官方兽医对家禽饲养、屠宰加工过程的卫生监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3457 肉类加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16

3、550 新城疫检疫技术规范GB/T 18635动物防疫基本术语GB/T 18936 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GB/T 22469 禽肉生产企业兽医卫生规范NY/T 536 鸡伤寒和鸡白病诊断技术NY/T 553 禽支原体病诊断技术3 术语和定义GB/T 18635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饲养环节的监控4. 1 基本条件家禽饲养场基本条件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团4.2 饲料及饮水饲养场应当向官方兽医提供饲料卫生质量保证方案、水质检测记录及相关资料。4.3 疫病控制官方兽医对饲养场的疫病监控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时,应查阅疫苗的采购、储存、发放和接种等档案,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强毒脑内致病

4、指数(ICPl)0. 7J、支原体病和沙门氏茵的检测记录以及其他疫病的免疫记录,以验证其疫病的监控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家禽饲养场应当提供疫病监测、控制方案及相关记录。种禽场要重点监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强毒(ICPI0.7)、禽伤寒白病和支原体病。商品禽场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疫病预防控制方案。官方兽医可以定期对饲养场进行抽样监测,种禽场监控方案依照附录A执行,家禽饲养场疫病监测的抽样方法及数量依照附录B执行。所有抽样应在不事先通知的情况下进行。官方兽医如果在抽样检测中发现阳性样本,则检查其监控记录,找出感染原因,按相关规定处理。4.4 兽药控制官方兽医要对兽药等化学物品的药物清单

5、、采购、检验、储存、运输、良好用药规范、药品监管和停药1 GB/T 22468-2008 期等方面的记录进行检查。饲养场应提供企业的残留监控计划和实施记录。必要时,官方兽医可以要求饲养场负责人或兽医提供材料,以证明药品的使用符合有关规定,并可以对饲养场进行抽样检查。官方兽医发现非法使用违禁药物、滥用药物或未遵守休药期规定的行为,应依据兽药管理法规、规章,给予处理。5 屠宰加工环节的监控5. 1 兽医卫生条件家禽屠宰加工企业的基本卫生条件5.2 卫生控制家禽屠宰加工企业应向官方品抽样进行疫病和残留进行。鼓励有如果药残超标,7 实验室监管B 文件管理企业应加强兽医卫生文件档案的9 记录质量管理手册

6、应当包括良。官方兽医可以对产点(HACCP)体系。回。残留超标的产当地动物防疫监。屠宰加工,官方兽医。家禽病害肉官方兽医对养殖场检查后,应有记录,并对检查结果出具相应的处理意见和建议。2 GBjT 22468-2008 附录A(规范性附录种禽场疫病监控方案A.l 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的孵化场孵化。HPAI的诊断方法依照GB/T 18936执行。抽样方法A. 1. 1 祖代禽大于4月a) b) A. 1. 2 b) 16550执行。抽A.2.1 b) A.2.2 ) ,。A. 4.1 检测方法依照A.4.2血清学有阳性反应时,脸断通辑雄制硝品中绕到J沙门氏菌时,则需要za) 在与检查出阳性

7、反应9t柿陆件下(相同禽群、设备刻提M由官方兽医对所有可疑的禽群进行血液样品的采取gb) 由官方兽医对所有可疑的禽群进行限制和必要的监督。A.4.3 按A.4.1进行检测,如果有阳性反应,则官方兽医可采取以下一种或多种程序za) 阳性反应动物应提交给实验室进行细菌学检验,如果阳性样本多于4个,则至少提交4份,如果少于4份,则全部提交,按A.4.1检验。b) 阳性反应动物应在30d内按A.4.1再进行检验,如果试验结果为阳性,则按A.4.1进行附加试验。在30d内禽群应在安全环境下饲喂,防止与其他禽群接触并要对人员、设备和用品等进行消毒。A.4.4 在进行细菌检验前的3周内不能饲眼任何可能干扰试

8、验的药物。A.4.5 最终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禽群应采取净化措施。3 GB/T 22468-2008 A.5 禽支原体病(败血支原体病和滑液囊支原体病)雏禽应来自于元败血症支原体病和滑液囊支原体病的种禽场,且在元败血症文原体病和滑液囊支原体病的孵化场孵化。A. 5.1 诊断方法依照NY/T553执行。抽样方法、数量依照附录B执行。A.5.2 当祖代禽群大于4月龄时,应对禽群抽样进行检测,结果应为阴性,且=a) 每隔90d对禽群抽样进行检测,结果应为阴性;b) 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旦情况稳定,则检测样本数可适当少于抽样数回A.5.3 对父母代禽群大于4月龄时,应对禽群抽样进行检测,结果应为阴性,且a)

9、 在间隔少于90d内,对禽群进行抽样检测,结果应为阴性;b) 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且情况稳定,则检测样本数可适当少于抽样数。A.5.4 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禽群则采取如淘汰等净化措施。4 GB/T 22468-2008 附录B(规范性附录饲养场疫病检测的抽样方法B. l 抽样方法为使样品具有代表性,元论监视i何种疫病,也元论其抽样的数量为多少,对于同一禽群,应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一般是从前面拍一半,从后面拍一半,并且要求抽取样品中的性别比例要和原禽群中的比例一致,如果不同的禽群的品种、来源、饲养环境及饲养人员等因素均相同,则可从所有禽群中抽取一定量的样品,如:某一禽场的5个禽群的上述因素均相同,要求

10、每群抽取100只样品时,则可从所有5个禽群中一共抽取100只样品。B.2 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a) 饲养量小于3000只的禽群,至少要抽样30只;b) 饲养量大于3000只而小于10000只的禽群,则按1%进行抽样;c) 饲养量大于10o只而小于100000只的禽群,则按0.5%但总数小于300只进行抽样3d) 饲养量大于100000只的禽群,则按0.1%但总数小于300只进行抽样。B.3 沙门氏茵B. 3. 1 表B.1为假如某一禽群中感染率在5%以上,检出一个阳性样品概率为95%时,随机采样的总数。表B.l沙门氏菌采样数禽群禽数/只每次采样品数/只25-29 30-39 40-49 50

11、-59 60-89 90-199 200-499 500或500以上所有样品应当随机采集,以使在禽合成孵化厂的采样具有代表性曰B. 3. 2 以下为推荐的最低采样频率a) 育雏群2在1日龄和转入产蛋舍前3周各一次;b) 产蛋种禽z在产蛋期间至少一个月一次。20 25 30 35 40 50 55 60 B. 3. 3 禽群细菌学检测样品,在育雏期是从禽场获取P在成年禽产蛋期,即可从禽场采集,也可从种蛋送达的孵化场采取。B. 3. 4 所采取样品包括=a) 养禽场z新鲜粪便(每个样品至少1g)、死禽、淘汰禽或是初孵雏,还应取禽舍垫料;5 GB/T 22468-2008 b) 孵化房z胎粪、壳内死

12、雏和淘汰雏禽曰另外,还应定期在禽场和孵化场采集环境样品,如环境拭子、垫料、绒毛和尘埃等,如果禽场中只采集了产蛋禽群的样品,在孵化场则要求采集环境样品。B.4 禽支原体病随机抽样,比例为1,%,但总量不超过300只。6 C.1 微生物检测C. 1. 1 抽样前的准备附录C(规范性附录)屠宰加工企业病原微生物及药残的抽样GB/T 22468-2008 样品收集前,指定样品收集人员编制一份书面的企业微生物学分析特定样品收集程序性文件,包括样品收集前完成工作的核查表、收集样品所需的材料、随机抽样的程序、样品分析点(现场或现场外)和其他有助于样品收集的资料。抽样所用的器具包括元菌手套、无菌抽样溶液、洗手

13、皂、消毒液等。C. 1. 2 桐体或分割肉抽样的随机选择抽取朋体或分割肉样品应从合格的朋体中随机选取。如果有多个班次、多条生产线加工,随机选取班次和生产线收集样品。C. 1. 3 元菌技术/抽样应有一个指定的区域用以制备样品a收集样品应使用无菌手套B手套外表面只可接触欲收集的暴露样品和(或)元菌的工器具,不要触及元菌样品容器的内表面,也不要接触其他任何物品。无论何时如果怀疑手套或其他物品可能被污染,则要重新取祥。C. 1. 4 收集样品的准备样品收集前检查一下样品收集步骤、随机抽样程序等。在抽样的当天,集中所有抽样袋、元菌手套、消毒剂、洗手皂和抽样用无菌溶液等材料。抽样程序开始前要标注样品袋,

14、使用永久性墨水,如果使用纸标签要在室温下把标签贴在袋上(在冷却间不易贴上)。进人抽样区域准备收集样品前,应脱掉在工厂其他区域穿的外衣(工作服、手套、头套等),换上不曾暴露在工厂抽样区以外的干净的外套囚抽样前,用抗菌性洗手皂彻底清洗并擦净双手直至上半臂,再用一次性纸巾擦干。C. 1. 5 抽样数量宰杀后完整胸体按0.1%比例随机抽样,每只禽从腿肉或胸肉元菌采取100g做成两份平行样品,一份检测,一份留样。C. 1. 6 检测结果应符合表C.1的要求。表C.1微生物指标要求指标项目鲜鸡肉产品冻鸡肉产品细菌总数j(CFUjg) lX106 5XI05 大肠菌群j(MPNjlOOg) 笔豆lX104 lX103 致病菌不得检出注:致病菌至少包括2沙门氏茵、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抨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民杆菌、李斯特抨商aC.2 药残检测宰杀后同体按0.5%的比例随机抽样,每只脚体分别取腿肉或胸肉100g,做成两份平行样品,一份F、F、,、F、CGE、cc、自r、GB/T 22468-2008 检测,一份留样。采样人员在采样结束后,要填写采样记录(时间、地点、采样人、贮运和包装等).记录要保存2年以上。检测结果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C.3 上述所有的样品检测结果要做好记录,并保存2年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