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5095-2010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pdf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210321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5095-2010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GB T 25095-2010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GB T 25095-2010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GB T 25095-2010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GB T 25095-2010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29.240.20 F 23 5昌和国国家标准11: ./、中华人民G/T 25095-2010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Monitoring system of operating status for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2010-09-02发布2011-02-01实施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25095-2010 目次前言.1 l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分类5 要求6 试验方法-7 检验规则108 标志、包装、运输保管及贮存附录A(规范性附录)通信规约. 附录B

2、(资料性附录)安装地点选择指导意见38附录c(资料性附录)安装施工及维护指导意见39目IJ1=1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力架空线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2)归口。G/T 25095-2010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公司、湖北输变电工程公司、山东淄博供电公司、西安同步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辉、张爱军、祁利、胡毅、罩绍先、吴向东、梅朝进、孙学峰、伊仁图太、赵鹏、何慧雯、张丽华、邵瑰讳、郑永平、陈继东。I GB/T 25095-2010 架空输电

3、线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交、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2008 ,IEC 60529:2001 ,IDT) GB/T 2317. 1 电力金具试验

4、方法第1部分:机械试验(GB/T2317.1-2008 , IEC 61284:1997 , 即1OD)GB/T 2423. 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儿低温(GB/T2423. 1 2008 ,IEC 60068-2-1: 2007 ,IDT)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2 2008 ,IEC 60068-2-2: 2007 ,IDT) GB/T 2423. 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GB/T 2423. 6-1995 ,idt IEC 60068-2-29 :1 9

5、87) GB/T 2423. 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 2423. 10-2008 ,IEC 60068-2-6: 1995 ,IDT) GB/T 2900.51 电工术语架空线路(GB/T2900. 51-1998 , idt IEC 60050(466) :1990) GB 17625.1 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 17625. 1 2003 ,IEC 61000-3-2: 2001 , IDT) GB/T 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 2-2006 ,

6、 IEC 61000-4-2:2001 ,IDT) GB/T 17626. 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 3 2006 ,IEC 61000-4-3: 2002 , IDT) GB/T 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4 2008 ,IEC 61000-4-4: 2004 , IDT) GB/T 17626. 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 5-2008 , IEC 61000-4-5: 2005 , IDT) GB/T 17626. 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

7、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jT17626.6 2008 , IEC 61000-4-6: 2006 , IDT) GBjT 17626. 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jT17626. 8-2006 , IEC 61000-4-8: 2001 , IDT) GBjT 17626. 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GBjT17626. 9-1998 , IEC 61000-4-9: 1993 , IDT) GBjT 17626. 10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GBjT17626. 10一G/T 25095-2010 1998 ,IE

8、C 61000-4-10: 1993 , IDT) GB/T 17626.1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17626. 12-1998 , IEC 61000-4-12 :1 995 , IDT) DL/T 5092 110 kV500 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JB/T 4730.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JB/T 4730. 5 承压设备元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JB/T 9451 大气压力传感器试验导则YD/T 799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电池QJ 603 电缆组装件制作通用技术条件JJG 414 光学经纬仪检定规程JJG 455 工作测力仪检定规程J

9、JG 949 经纬仪检定装置3 术语和定义GB/T 2900.5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输电线路运行状态transmission Iines running 输电线路运行中设备本体工况与周边环境相结合的全工况运行状态。3.2 状态监测系统status monitoring system 由若干安装在架空输电线路的数据采集设备和监测主站分析系统组成,可提供连续状态监测的系统。3.3 监测主站monitoring the main points 集成了通信控制、数据库平台和信息发布等内容,用于接收、管理、存储、分析、告鲁、决策和转发动态数据的计算机系统3包括计算机、数据通信

10、模块反应用软件系统33.4 监测子站monitoring 8ub-stations 由传感器、中央监控单元、通信单元和电源系统构成的装置。是对输电线路各种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处理存储,实现信息交换的系统。3.4.1 数据采集单元data acquisition unit 安装在输电线路上的各种数据采集装置。3.4.2 中央控制单元central control unit 监测子站的监控单元,按照设定的逻辑或接收到的指令进行数据的采集、交换、存储、传输。3.4.3 电源单元power 监测子站的供电单元。3.4.4 通信网络communication network 监测子站与监测主站间数据的交换

11、网络。2 GB/T 25095-2010 3.4.5 荷载传感器pulling force sensor 测量导地线综合荷载的装置。一般安装在绝缘子串的接地端。3.4.6 气象传感器meteorological sensors 安装在铁塔上用来测量现场的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量、大气压、日照等气象信息的装置。3.4.7 倾斜角传感器tilt sensors 测量倾斜角度的装置,包括测量导地线倾斜角度、绝缘子串倾斜角度的传感器。3.4.8 导线温度传感器power cable temperature sensors 安装在导线上,测量导线接续点温度的装置。4 分类4.1 组成分类架空输电线路

12、运行状态监测系统按其组成部分分为:监测主站、监测子站。4.2 功能分类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按其功能用途分为:霍冰雪监测、杆塔倾斜监测、导地线舞动振动监测、导线温度监测、气象监测、视频监测等。5 要求5. 1 监测主站总体要求a) 监测主站基本硬件资源配置:工业计算机、数据通信基站、应用分析软件、数据库系统、电源系统以及打印机等附件;b) 网络结构:系统应采用多层分布式网络结构,可同时支持B/S、C/S,可以在Windows或UNIX等操作系统中正常运行;c) 数据库:SQLServer、Oracle以及Access数据库任一种,可相互元缝连接。5.2 监测子站总体要求a) 监测子站能及

13、时将监测的数据通过元线通信网络传输给监测主站;b) 将有效数值存于不易丢失的足够容量闪存中;c) 监测子站可以响应监测主站的控制信号、采样时间的修改、系统时间的标定等操作,并可响应监测主站对历史数据、实时采集数据的召唤;d) 具有失电数据保护功能;e) 具有低电压保护,自动休眠,唤醒功能;f) 监测子站电池电压监测功能;g) 定时数据上报功能;h) 报警阅值设定功能;i) 低功耗设计。监测子站安装和维护要求参见附录B、附录C。5.3 监测主站功能要求a) 具有与监测子站进行数据交换的功能(监测子站与主站的通信规约见附录A);b) 校时功能;c) 系统设置功能;3 GB/T 25095-2010

14、 d) 自动报警功能;e) 数据分析、存储功能;f) 统计报表功能;g) 运行日志、故障日志记录功能;h) 自检功能;i) 容错功能;j) 查询功能;k) 开放式的标准接口。5.4 各类监测子站功能要求5.4.1 覆冰雪监测功能a) 导地线综合荷载或导、地线轴向及径向倾斜角测量功能pb) 绝缘子串偏斜角的测量功能;c) 气象参数采集功能pd) 导线综合荷载计算功能;e) 线路覆冰发展趋势分析功能。5.4.2 杆塔的倾斜监测功能a) 测量杆塔的倾斜角度;b) 连续多级杆塔监测宜采用无线通信方式。5.4.3 导地结振动监测功能a) 采用导、地线上安装振动采集单元,测量导地线的振动参数;b) 通过无

15、线通信方式,实现现场导、地线振动参数的实时发送功能。5.4.4 导地结舞勘监测功能a) 采用导、地线上安装舞动采集单元,测量导地线的舞动参数;b) 通过元线通信方式,实现现场导、地线舞动参数的实时发送功能。5.4.5 导线温度监测功能a) 采用导线上安装温度传感器,监测导线温度;b) 可计算导线电流值;c) 采用导线取能或者导线取能与蓄电池结合方式供电;d) 具有监测环境温度和日照强度、风速的功能。5.4.6 气象监测功能a) 环境温度测量;b) 环境湿度测量;c) 风速测量;d) 风向测量;e) 雨量测量;f) 大气压测量;g) 日照测量。5.4.7 视频监测功能a) 具有图像及视频压缩算法

16、,能够传送现场图像、电池电压;b) 能够采用CDMA/GPRS等无线通信方式进行图像及视频数据的实时传输;c) 能够实时接收监控中心摄像或拍照、拍摄角度转换等控制命令;d) 可以具有远程调焦功能;e) 具有定时拍照功能;4 GB/T 25095-2010 f) 具有远程参数设置功能;g) 安装在杆塔上的摄像机可配备为全景观测摄像机;h) 可以具有远程设置摄像机的预置位、巡航轨迹功能。5.4.8 绝缘子盐密灰密监测功能a) 采用光传感技术,安装污秽光传感器,采集绝缘子串表面所附的盐密灰密数据;b) 通过元线通信方式,实现现场绝缘子串表面盐密灰密参数的实时发送功能。5.5 工作环境要求5.5. 1

17、 监测主站a) 环境温度:15.C+35 .C; b) 相对湿度:;85%。5.5.2 监测子站a) 环境温度:-40 .C十45.C; b) 工作温度:-40 .C十70.C; c) 相对湿度:1%100%;d) 最大风速:在阵风40m/s条件下正常工作;e) 应满足相应的电磁环境要求、耐腐蚀及抗振动要求。5.6 通信网络要求a) 可采用元线通信方式;b) 可选择的通信方式为GSM/GPRS/CDMA/EDGE/3G或元线接力等通信方式。5. 7 监测子站结构和工艺要求a) 结构合理便于安装,外观整洁、元损伤和变形,表面涂层元开裂、脱落现象;b) 各部件应牢固可靠,不应有迟滞、卡死、松脱现象

18、;c) 各部件应按JB/T5750的有关规定进行防盐雾、防潮湿、防霉菌的处理;d) 具备良好接地。5. 8 传感器技术要求传感器应耐高低温、抗干扰并能在恶劣条件下正常工作。5.8. 1 荷载传感器要求a) 荷载传感器替代金具,应能满足被替代金具的各种性能要求;b) 能经受设计工作电流和冲击电流(包括短路电流、雷电流)的考验;c) 标称破坏荷载应大于相应悬挂金具标称破坏荷载的1.2倍;d) 各连接部件应有锁紧装置,应保证在运行中不松脱;e) 应采用合适的材料和生产工艺制造,满足使用寿命的要求;f) 应有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g) 荷载传感器的结构高度不宜超过被替代的金具结构高度,超过部分导线控

19、制在50mm以内、地线控制在30mm以内;h) 量程应根据实际被替代金具需要定制;i) 测量范围:5%100%(线性工作区间); j) 准确度级别(F曰:0.5或采用更高的精度级别,如C3等级;k) 荷载传感器的示值指示装置应有零点(或作为零点)的调节功能。5.8.2 气象传感器要求a) 气象传感器应能准确测量现场环境温湿度、风速、风向、大气压力、雨量、日照(可选); b) 温度监测范围:-45.C+125 .C;精度:士0.5.C; c) 湿度监测范围:1%100%,精度:士1%;5 GB/T 25095-2010 d) 风速测量范围:0m/s75 m/s;精度:士(0.3十0.03)m/s

20、;e) 风向测量范围:003600;分辨率:30;准确度:土30;。气压测量范围:30kPa120 kPa,精度:士18kPa; g) 雨量测量范围:0mm/min8 mm/min,分辨率:0.20mm; h) 日照测量范围:01800 W/m2 0 5.8.3 倾角传感器要求a) 绝缘子串倾角测量角度范围:双轴二三土600; b) 绝缘子串倾角测量精度:士0.050; c) 绝缘子串倾角测量分辨率:士0.010;d) 导地线悬垂角测量角度范围:双轴注:!:300; e) 导地线悬垂角测量精度:士0.030; f) 导地线悬垂角测量分辨率:士0.010。5.8.4 摄像机技术要求a) 宜采用低

21、照度摄像机;b) 摄像机传感器:CCD或CMOS;c) 水平清晰度:CCD不低于480线;CMOS不低于30万像素;d) 视频分辨率:大于或等于(640X480),可根据用户要求调整;e) 可配备方位、焦距、光圈、景深、云台预置位的远程设置和控制功能;f) 系统配置的云台有不少于60个预置位;g) 监视角度:平拍200m或水平003550,垂直90。连续可调;h) 可具有变焦功能,变焦率为18倍光学变倍/12倍电子放大;i) 照片格式:JPEG;j) 视频压缩标准:支持H.264或MPEG4压缩标准;k) 工作电源:12V直流供电。5.8.5 光传感器技术要求a) 光传感器:采用圆形高纯度石英

22、棒,几何尺寸误差应小于3%;b) 数据传输:光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采取光纤的方式传递给子站;c) 监测范围:盐密omg/cm20. 8 mg/cm2、灰密omg/cm23 mg/cm2; d) 测量精度:设备测量误差小于5%。5.9 电源单元技术要求a) 蓄电池加太阳能或其他方式供电;b) 蓄电池的容量应保证在阴雨条件下基本功能正常连续工作20天;c) 采用免维护蓄电池,蓄电池使用寿命不低于3年;d) 蓄电池采用浮充供电方式,监测主站应具有对蓄电池电压监测管理功能;e) 具有远程控制蓄电池充放电功能。5. 10 电缆技术要求6 a) 监测子站与传感器间连接采用信号电缆或视频电缆,电缆应采用双屏蔽,

23、电缆的运行环境条件应符合覆冰在线监测装置的运行条件;b) 电缆接头和连接器应符合QJ603的要求,电缆的屏蔽层应良好接地;c) 电缆与装置连接后应满足系统抗干扰性能要求;d) 电缆安装:原则上电缆不得与铁塔部件接触,必要时需用衬垫隔离;电缆固定要牢靠,至少每间隔0.5m要有一个固定点。5. 11 安装技术要求a) 安装应简单方便,可实现带电安装;b) 安装后不影响线路的电气安全及机械强度,不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c) 直接安装在导线上的设备应采取措施保护导线不受磨损;d) 安装件应便于装置的固定,防止滚动或者滑动;的安装件应具有防松、防盗紧固措施。5.12 电磁兼容性要求a) 监测子站应达到3级

24、电磁兼容试验标准;b) 所有采集监测子站外露信号传递导线均采用双层屏蔽线;c) 对于传感器的输入接口,应采用防水等措施,确保接口的可靠性;GB/T 25095-2010 d) 监测子站上应装有接地排,安装在铁塔上后,可以很好的接地,减轻强电磁对系统稳定性的干扰。6 试验方法6. 1 外观检查a) 外壳表面没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和污染,表面涂镀层应均匀、不起泡、龟裂、脱落和磨损,金属零部件没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b) 各零部件紧固元松动;c) 标志、铭牌、文字及符号,应简明清晰,铭牌上要标出产品的名称、产地、型号、制造单位以及装置编号。6.2 电气特性及功能试验6.2.1 高低温性能试

25、验a) 高温试验按照GB/T2423.2的规定进行试验;b) 低温试验按照GB/T2423. 1的规定进行试验。6.2.2 超声、渗透试验按照B/T4730. 3,B/T 4730. 5的规定进行试验。6.2.3 准确度试验要求传感器在二级以上计算单位进行计量校准/检定。6.2.3.1 荷载传感器a) 按照JJG455的规定进行试验。b) 检验点的选择:测量下限为测量上限的5%,该点为检验起始点,在5%20%测量范围内,选取5%、10%、15%、20%共4个点,在20%100%测量范围内,选取20%、40%、60%、80%、100%等5个点,即在5%100%测量范围内共选取8个点。c) 检验过

26、程:将荷载传感器安装成工作状态,示值指示装置调至零点(或作为零点的起始位置)。沿荷载传感器受力轴线逐点递增标准力值,至各检验点保持稳定后记录相应进程示值,至测量上限后逐点递减卸载标准力值,至各检验点保持稳定后记录相应回程示值。该检验过程连续进行3次,每次检验前均应将示值指示装置调至零点(或作为零点的起始位置)。每一次检验结束卸载标准力值后相隔30s,记取荷载传感器的回零示值。d) 计算:荷载传感器的有关技术指标按DL/T5092计算。6.2.3.2 凤速传感器采用具有气象产品检验资质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具有完善的出厂检验报告。7 G/T 25095-2010 a) 测试装置1) 二等标准微差

27、压计,准确度:士0.8Pa; 2) 皮托管,卢:;1.005; 3) 风洞;4) 气压表、气温表和相对湿度表。b) 风速准确度测试1) 测试点及顺序为:2m/s、5m/s、10m/s、20m/s、30m/s、40m/s、50m/s、60m/s; 2) 每个测试点调好后,稳定2min; 3) 根据微差压计的实测风压值CPa)和流场温度、气压及相对湿度值,计算出风洞内的标准风速值;4) 将传感器的风速测量值与标准风速值进行比较,计算出示值误差,取各测试点示值误差的最大值作为风速准确值的评定依据。6.2.3.3 风向传感器采用具有气象产品检验资质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具有完善的出厂检验报告。a) 测

28、试装置1) 003600度盘,分辨力:10; 2) 二等标准微差压计,准确度:土0.8Pa; 3) 皮托管,卢运1.005; 4) 气压表、气温表和相对湿度表。b) 风向准确度测试将风向传感器安放在003600度盘上,先对准00,然后每转动10。测试一点,读取度盘指示值和风向传感器的测试值,并计算出示值误差,取示值误差最大值作为风向准确度的评定依据。6.2.3.4 温度传感器a) 测试装置1) 铅电阻标准温度计,测量范围:-60C80C,准确度土0.06C; 2) 低温恒温槽,调温范围:一60C80 C,温度波动度:士0.01C (15 min) ,温度均匀度:水平方向运0.01C;垂直方向:

29、;0.02C; 3) 冰点槽。b) 测试方法1) 测试点根据每个传感器相应的测量范围选取,但至少应包含以下五个点:量程下限、量程上限、oC、一20C和30C; 2) 当槽内温度达到测试点并达到设备规定的稳定时间后方可读数;3) 在每个测试点上,每分钟读一次标准器和数据采集器上相应的温度示值,连续读取四次;的用标准器四次示值的平均值加上修正值作为标准值,用被测温度传感器四次示值的平均值减去标准值作为该测试点的示值误差;5) 算出各测试点上的各示值误差;的用被测温度传感器在全量程各测试点的示值误差的最大值作为该被测温度传感器测量准确度的评定依据。6.2.3.5 湿度传感器8 a) 测试装置1) 二

30、等数字式标准通风干湿表,测量范围:10%100%,准确度:士2%;2) 湿度检定箱,湿度调节范围:20%100%,湿度场的不均匀性:;1%,湿度控制的不稳定性:;1.5%。GB/T 25095-2010 b) 测试方法1) 通风干湿表的测试点为:30%、50%、70%、80%、90%、98%;2) 电容式温湿度传感器的测试点及顺序为:30%、50%、70%、80%、90%、98%、90%、80%、70%、50%、30%;3) 在升湿过程中不能有降湿趋势、在降湿过程中不能有升湿趋势;4) 当湿度点调好并经过10min的稳定后读数;5) 用湿度传感器的测量值减去标准器的示值得出示值误差,计算出各测

31、试点上正反行程时的示值误差平均值;6) 用全量程中各测试点上示值误差平均值中的最大值,作为被测湿度传感器测量准确度的评定依据。6.2.3.6 大气压力传感器按照JB/T9451中规定进行试验。6.2.3.7 倾角传感器a) 倾角测量示值误差:用分度误差小于O.旷的卧式多齿分度台进行检定,检定方法依据说明给出的方法或按照JJG414中规定进行检验;b) 稳定度:按照JJG949中规定进行检测。6.3 机械性能试验6.3.1 荷载传感器机械强度试验按照GB/T2317.1的规定进行试验。6.3.2 振动试验按照GB/T2423. 10的规定进行试验。6.3.3 碰撞试验按照GB/T2423.6的规

32、定进行试验。6.4 电磁兼容性试验6.4.1 静电放电抗扰度按照GB/T17626. 2的规定进行试验。6.4.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按照GB/T17626.3的规定进行试验。6.4.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按照GB/T17626.4的规定进行试验。6.4.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按照GB/T17626. 5的规定进行试验。6.4.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按照GB/T17626.6的规定进行试验。6.4.6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按照GB/T17626. 8的规定进行试验。6.4.7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按照GB/T17626.9的规定进行试验。6.4.8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33、按照GB/T17626. 10的规定进行试验。6.4.9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按照GB/T17626.12的规定进行试验。9 GB/T 25095一20106.4.10 谐波电流发射测试按照GB17625. 1的规定进行试验。6.5 电源性能试验a) 对太阳能电池板:1) 电极材料匹配试验把电池插入聚四氟乙烯器皿中,将它放入巳煮开的元离子水杯中保留数秒,然后取出将器皿放入装有液氮的容器中,循环2次,若没有发现电极材料与硅片分离,就认为相匹配。2) 电池尺寸、质量电池的尺寸使用卡尺测量。电池质量使用感量小于0.01g的天平测量。3) 电池颜色用目视,电池的各形状缺陷用不小于10倍的测量显微镜测量。b

34、) 对蓄电池,按照YD/T799的规定进行试验。6.6 防尘和防水试验按照GB4208的规定进行试验。7 检验规则产品检验分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和验收试验。7.1 型式试验型式试验是对整套产品进行逐项试验,以证明产品符合设计性能要求。型式试验披表1中试验项目依次进行试验。7. 1. 1 凡遇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试验a) 新产品定型鉴定前;b) 产品转厂生产定型鉴定前4c) 正式投产后,如设计、工艺材料、JG器件有较大改变,吁能影响产品性能时;d)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又重新恢复生产时;e) 国家技术监督机构或受其委托的技术检验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f)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批产品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35、g) 合同规定时。7. 1. 2 型式试验的抽样与判定a) 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任意抽取3套作为样品进行型式试验;b) 样品经过型式试验,未发现问题,则判定产品合格。试验中如发现一个不合格,则进行第二次抽样(抽样数量为5套),重复进行型式检验。如未发现问题,仍判定该套产品型式试验合格,如第二次抽样样品仍存在问题,则判定产品不合格。7.2 出厂试验整套产品出厂前,必须由制造厂的检验部门,对出厂产品逐个进行检验,检验项目按表1的规定进行。7.3 验收试验验收试验是制造厂向用户证明产品符合技术要求而进行的一种合同性试验。验收试验项目由用户与制造厂协商,也可进行一些适用于特殊工作条件的补充试验。试验

36、项目按表1中的规定进行。10 GB/T 25095-2010 表1试验项目及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本标准条款号型式试验出厂试验验收试验1 外观结构检验6. 1 、/、/、/高低温试验6.2.1 、/J 电气特性及超声、渗透试验2 功能试验6.2.2 、/、/准确度试验6.2.3 、/、/、/荷载传感器机械、/6.3.1 强度试验3 机械性能试验振动试验6.3.2 、/碰撞试验6.3.3 J 4 电磁兼容性试验6.4 、J电源性能试验6.5 、/、/5 防尘和防水试验6.6 、/、/8 标志、包装、运输保管及贮存8.1 标志8. 1. 1 设备标志a) 制造厂名称;b) 型号及规格;c) 装运、旋转方

37、向标志;d) 运输设备不能倒放的标记;e) 毛重及净重;f) 制造日期;g) 生产标准编号。8. 1. 2 软件的标志a) 软件名称;b) 软件开发商名称。8.2 包装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产品必须保证在运输中包装良好,并且包装箱上应注明:a) 产品名称及型号,制造厂名;b) 发货单位,收货单位及详细地址;c) 产品净重、毛重、体积等;d) 小心轻放,向上飞易碎等字样和标识。8.3 随产品提供技术文件a) 包装清单;b) 产品出厂合格证书;c) 安装,使用说明书(每套产品附一份hd) 出厂检验报告。8.4 运输及贮存a) 整套产品或分别运输部件的包装,都要适合运输、装卸的要求;b) 包装好的产品应贮

38、存在通风良好的库房中,室内元酸碱盐及腐蚀性物质。11 GB/T 25095一2010附录A(规范性附录)通信规约本附录规定了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子站与主站系统通信的一般约定、数据帧格式、控制字定义及格式、数据结构及传输规则。A.1 监测子站在线监测数据量监测子站在线监测数据量如表A.l所示。表A.l监测子站在线监测数据量序号监测量单位说明1 环境温度 微气象监测2 湿度% 1.温度2个字节,高位字节的B7为符号位,采集值高位除符号位外乘256加低位值转换为十进制数除10,即为最终值;3 JX1速m/s 2.雨量2个字节,高位乘256加低位值,转换为十进制数除4 风向。100,即为最终值;5 雨

39、量mm/h 3.日照2个字节,高位乘256加低位值,转换为十进制数,即为最终值;6 气压k?a 4.气压2个字节,高位乘256加低位值,转换为十进制数,即7 日照W/m2 为最终值8 风偏角。2个字节,高位字节的B7为符号位,采集值高位除符号位外乘256加低位值转换为十进制数除100,即为最终值9 倾斜角。2个字节,高位字节的日7为符号位,采集值高位除符号位外|乘256加低位值转换为十进制数除100,即为最终值分别监测沿导线方向及垂直导线方向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I 10 杆塔塔身倾斜角度。2个字节.高位字节的B7为符号仇,采集值高位除符号位外乘256加低位值转换为十进制数除100,即为最终值导

40、线(地线)重量加绝缘子串重量加金具重量加冰荷载加风11 拉力kN 荷载,2个字节,高位乘25(加低位值,转换为十进制数除100,即为最终值12 A/B/C三相泄漏电流tnA 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2个字节,高位乘256加低位值,平均值、最大值、转换为十进制数除100,即为最终值13 A/B/C三相超过次/min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2个字节,高位乘256加低位值,3 mA/10 mA脉冲频次转换为十进制数IW为最终值在线监测导线测点温度,温度2个字节,高位字节的B7为符14 导线测点温度。C号位,采集值高位除符号位外乘256加低位值转换为十进制数除10,即为最终值15 图像数据静态图像压缩

41、模式,采用J?EG格式16 视频数据动态图像压缩模式,采用H.264格式17 蓄电池电压V 监测子站设备运行状况,1个字节,采集值转换为十进制数除10,即为最终值18 振动频率Hz 2个字节,采集值高位值乘256加低位值,转换为十进制数除100,即为最终值12 GB/T 25095-2010 表A.l(续)监测量说明振动幅度2个字节,采集值高位值乘256加低位值,转换为十进制数除100,即为最终值A.2 通信方式约定a) 监测设备均采用间歇式通信在线的工作方式;b) 本规约适用于短信(SMS)、GPRS、CDMA、EDGE、3G等通信方式;c) 对于短信(SMS)必须采用PDU8位编码格式;d

42、) 图像采用GPRS/CDMA/EDGE/3G进行通信;e) 纯数据可采用短信(SMS)、GPRS、CDMA任一种进行数据通信;f) GPRS、CDMA通信采用UDP协议:g) 每套监测子站配置一张通信卡,采用GPRS/CDMA/SMS相结合的通信方式,以GPRS/CDMA为主,SMS备用;h) 监测子站采用主动上送数据的方式,主站也可以主动召唤数据。A.3 数据帧格式A. 3.1 帧结构及数据排列格式数据包采用数据帧模式,对数据帧定义起始码、子站设备号、控制类型码、数据域长度、数据域、校验码和结束码。A. 3. 1. 1 帧结构帧结构见表A.2。子站号码6字节A. 3. 1. 2 帧内数据排

43、列格式控制字1字节表A.2帧结构数据长度2字节数据域变长校验码1字节字节由高Bn到BO低上下排列,字节的位由高b7到bo左右排列,如表A.3所示。表A.3帧内数据排列格式. . B7 b6 b5 b4 b3 b2 b1 bO B2字节B7 b6 b5 b4 b3 b2 b1 bO B1字节B7 b6 b5 b4 b3 b2 b1 bO BO字节A. 3. 2 字节定义a) 起始符:1字节,该值定义为53H;结束码1字节b) 子站号码:6字节(字符串格式),其中前2个字节为厂家代码(字母字符),后4个字节为子站代码(数字字符); c) 如:厂家代码为TB,子站代码为0001,则子站号码为:TB0

44、001; d) 控制宇:1宇节,用于区分数据类型;e) 数据长度:2宇节,其中高字节在前,低字节在后。若为零表示元数据域;f) 数据帧长度不大于300字节;短信通信方式,帧长不大于130字节;g) 校验码:采用标准CRC8的校验方式,发送方将子站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和数据区的所有宇节进行校验;13 GB/T 25095-2010 h) 结束符:1宇节,该值定义为4EH。A.4 控制字定义控制字可供使用的有256个(OOHFFH),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扩充,具体定义见表A.4。表A.4控制字定义控制字含义说明llH 校时该命令请求校时12H 时间查询该命令请求子站的时钟查询13H 设置子站密

45、码子站出厂密码:012314H 主站下发参数配置指令该指令要求数据采集子站接收到该命令后原命令返回15H 查询参数配置指令该指令要求数据采集子站接收到该命令后返回相关配置参数用于主站向采集子站下发报警参数,当采集子站所采集到的值大16H 下发报啻参数于或等于门槛值时,立即将目前采集到的相关越限数据发送到主站17H 查询报警参数该指令要求数据采集子站接收到该命令后返回相关报警参数18H 开机联络信息用于主站监测子站上线时间、IP地址和端口号19H 更改主站IP地址、端口号和卡号lAH 查询主站IP地址、端口号和卡号1BH 设置网络登录参数设置APN用户名密码1CH 查询网络登录参数查询APN用户

46、名密码lDH 复位子站对子站进行程序复位1EH 配置子站号码指令配置子站的序列编号1FH 配置子站功能指令20H 查询子站功能指令30H 主站请求子站数据主站请求采集子站采集数据并立即上送31H 上传导线拉力及倾角数据32H 上传地线拉力及倾角数据33H 上传绝缘子泄漏电流数据34H 上传气象数据35H 上传导线测温数据36H 上传导线振动数据37H 上传导线倾角数据采用导线、地线倾角推导计算瞿冰厚度38H 上传地线倾角数据以下为图像监测部分:主站下发采集子站的自动开机间隔及开机时长、色彩选择、压缩61H 图像采集参数配置指令质盐、图像宽度+图像高度十亮度十对比度十饱和度、系统时间等信息62H

47、 拍照时间表设置设置采集子站自动拍摄照片的时间、位置63H 主站请求拍摄照片在省主动请求拍摄照片时使用14 GB/T 25095-2010 表A.4(续)控制字含义说明采集子站请求上送照片采集子站采集完图像数据后向主站发送上送图像数据请求,主站64H 原命令返回65H 图像数据上送上送图像拆分后的N个数据包66H 图像数据上送结束标记用于主站判断图像数据是否上送完毕补包数据下发主站接到66H指令后,进行数据整理,将未收到的包号下发给采67H 集子站68H 摄像机远程调节上、下、左、右、远、近调节,预置位远程设置、更改69H 启动摄像视频传输6AH 终止摄像视频传输6BH 查询拍照时间表以下为自

48、定义命令段部分:COHFFH 该命令段为自定义命令段A.5 控制字格式A.5.1 校时11日a) 主站每天对子站校时一次;b) 主站通过联络信息中的时钟与主站的时间差大于5min时对子站校时一次;c) 主站下发对时命令格式见表A.5;表A.5主站下发对时命令格式53H 子站号码6字节控制字11江数据长度2字节数据域校验码1字节结束码起始码4EH 注:子站收到此命令后按照原命令返回。d) 主站主动下发对时命令时,若主站没有收到子站返回原命令,每隔20s发送一次对时命令,最多3次。数据域格式见表A.6。如:2009-02-1608:09:50格式为表A.7所示。表A.6对时命令数据域格式年1字节月1字节日1字节时1字节分一针秒1字节注:用16进制表示,其中年减去2000转换为16进制表示。表A.7对时命令数据域格式示例2009 09H 02 02H 16 10日8EH nv-。nu 一阳50 32H A.5.2 查询时间12H子站收到该命令后,返回其当前的时间。查询数据格式见表A.8。如数据长度为0,数据域为空。表A.8查询数据格式起始码53H 子站号码6字节控制字12H 数据长度2字节数据域结束码4EH 应答数据格式见表A.9015 GB/T 25095-2010 表A.9应答数据格式起始码子站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