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5301-2010 电阻焊设备 适用于所有变压器的通用技术条件.pdf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210425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57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5301-2010 电阻焊设备 适用于所有变压器的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GB T 25301-2010 电阻焊设备 适用于所有变压器的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GB T 25301-2010 电阻焊设备 适用于所有变压器的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GB T 25301-2010 电阻焊设备 适用于所有变压器的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GB T 25301-2010 电阻焊设备 适用于所有变压器的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25.160.30 J 64 道昌和国国家标准11: .,.、中华人民G/T 25301一201 O/ISO 5826: 1999 电阻焊设备适用于所有变压器的通用技术条件Resistance welding equipment-General specifications applicable to all transformers (ISO 5826: 1999 , IDT) 2010-11-10发布2011-05-01实施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亵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T 25301-201 O/ISO 5826: 1999 目次E111123447

2、77789012M 正修的u时释度注温和质念介概却理U冷物例高的实和义码的拔定代牌海个型铭高几类1hu和和影和划知H胆压路uu附附附附用义用护求电电回书性性性性引定使件保要载路体性明料范范范U性和和条电能短液特说资规规规2定却态牌用(围范语号境验触性定气额冷动铭使A言范规术符环试防热额-1录录录前123456789川口MMM附附附附I GB/T 25301-20 1 O/ISO 5826: 1999 目。昌本标准等同采用ISO5826: 1999(电阻焊设备适用于所有变压器的通用技术条件。本标准与ISO5826 :1999的主要差异z由于IEC60536-2(电工电子设备防触电保护分类第2部分

3、:防触电保护导则已作废,所以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取消了IEC60536-2,并增加引用标准GB/T18495-2001; 一在标准的7.4中将变压器在制造上应达到标准IEC60536-2所规定的I类设备或E类设备的要求。J,修改为变压器在制造上应达到I类设备或E类设备的要求一一将标准中输入功率符号P改为S。本标准的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焊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松兴电器有限公司、上海梅达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三方电气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刘国瑛、

4、陈建平、邱光、邢军、何为、王巍。E GB/T 25301-201 O/ISO 5826: 1999 1 范围电阻焊设备适用于所有变压器的通用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不带整流器的电阻焊机用变压器(以下简称变压器)的有关要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1P代码)(GB 4208-2008 , 1EC 60529: 2001 , I

5、DT) GB 5226. 1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z通用技术条件(GB5226. 1-2008, 1EC 60204-1: 2005 , IDT) GB/T 7676.2 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第2部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特殊要求(GB/T 7676. 2-1998, idt 1EC 51-2:1984) GB/T 8366阻焊电阻焊机机械和电气要求(GB/T8366一2004,1SO669: 2000 , MOD) GB/T 11021 电气绝缘耐热性分级(GB/T11021-2007 , 1EC 60085 :2004 ,IDT) GB/T 16935. 1低压系统内设备的

6、绝缘配合第1部分z原理、要求和试验(GB/T16935. 1 2008 , IEC 60664-1 : 2007 , IDT) GB/T 17211 干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GB/T17211一1998,eqv1EC 905 :1 98 7) GB/T 18495 电阻焊与焊钳一体式的变压器(GB/T18495一2001,eqv 1SO 10656: 1996) 3 术语和定义GB/T 8366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符号本标准所用符号见表1。表1符号含义符号含义条款号1,P 额定连续输入电流10 1,x 给定负载持续率下的输入电流附录C12 输出电流附录C12P 100%负载持续

7、率下的连续输出电流12,13.3,附录C12x 给定负载持续率下的输出电流附录C12/50 50%负载持续率下的输出电流13.3 押Z质量13.3 S 功率附录C1 GB/T 25301-201 O/ISO 5826: 1999 符号5 p 5x 550 Q R, R2 t t , T U U, UN U20 X X皿Z2 t:.p t:.8, .2 。8. 8皿8n 80 1,2 z T2P 5 环境和使用条件5. 1 总则表1(续)含义100%负载持续率下的连续输入功率给定负载持续率下的输入功率50%负载持续率下的输入功率需要的冷却液体总流量线圈的初始电阻值(冷态电阻值加热试验结束时线圈的

8、电阻值时间通电时间循环时间额定短路电压输入短路电压额定输入电压额定输出空载电压负载持续率磁路的负载持续率输出回路总阻抗冷却回路的压降温度差温度冷却介质的温度平衡温度变压器开始冷却时的温度热时间常数的计算温度或加热期间的线圈温度热时间常数给定通电时间下的热时间常数连续输出电流下的热时间常数变压器应保证在下列环境和使用条件下可靠地工作。条款号10,11,13.3,附录C附录C13. 3 11,13.3 8.2. 1,8.3.2 8.3.2 附录C附录C附录C10 10 9, 10 , 13.3 9 , 13.3 附录C附录C10 11 , 13.3 附录C附录C附录C附录C附录C8.2.1,8.3

9、.2,附录C附录C附录C附录C如果环境条件和/或工作条件与本标准的规定不同,则制造商和用户之间可以协商,签订有关协议(见GB5226.1)。5.2 环境温度变压器应在5.C40 .C的环境温度下正常运行。冷却介质的最高温度见附录B。5.3 湿度变压器应在相对湿度为30%95%范围内正常运行。2 GB/T 25301-201 O/ISO 5826: 1999 应从焊机的设计方面或必要时通过采取适当的附加措施(例如空调、排水孔)避免由于偶然的凝结造成有害影响。5.4 海拔高度变压器在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的条件下应能正常运行。其他海拔高度见附录B。5.5 运输和贮存变压器应设计成能在一25oc

10、+55 oc温度下和最高温度700C、时间不超过24h的短时条件下运输和贮存。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避免因受潮、振动和冲击造成的损坏。5.6 提升装置变压器应配备能用起重机或类似设备进行吊运的装置。5. 7 冷却遭体的温度在变压器的冷却液进口处,冷却液的温度不应超过300C。注2应防止由于大流量或冷却液温度较低引起的冷凝现象。6 试验条件6. 1 总则应在10oC40 oC的环境温度下,对新的、干燥的、安装完整的变压器进行试验。通风情况应与正常使用条件相同。测量装置只允许经由带盖板的孔道、观察窗或制造商设置的易于拆卸的板安置。测量装置不应妨碍变压器的正常通风或使热交换异常。采用液体冷却的变压器应

11、在制造商规定的液体冷却条件下进行试验。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或精度要求:a) 电气测量仪表:0.5级(满量程的士0.5%,见GB/T7676.2); b) 温度计:士2K。除非另有规定,本标准中要求的检验均为型式检验。6.2条对部分型式检验的顺序作了规定。6.3条对例行试验作了规定。应检验变压器的零部件是否符合有关的标准要求。6.2 型式检验除非有特殊规定,否则所有型式检验都应在同一台变压器上进行。应按下列顺序进行型式检验,在f)、g)、h)和i)试验之间不需要停留时间。a) 一般目测检验;b) 绝缘电阻(初步检验)(见7.1); c) 热性能要求(见第8章); d) 额定短路电压(见第10章);

12、e) 外壳防护(见7.3); f) 绝缘电阻(见7.1); g) 介电强度(见7.2); h) 动态特性(见第12章); i) 一般目测检验(复检)。本标准中上述未提及的其他试验可按任何方便的顺序进行。注:绝缘电阻的初步检验是为了确定变压器是否能安全地与电源连接。6.3 例行检验每台变压器都应依次通过下述例行检验za) 一般目测检验;3 G/T 25301-20 1 O/ISO 5826: 1999 b) 介电强度(见7.2); c) 额定空载电压(见第9章); d) 液体冷却回路(见第11章); e) 一般目测检验(复检)。7 防触电保护7. 1 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不应低于50M.L 施加50

13、0V的直流电压测量绝缘电阻,施加电压的部位为za) 输入线圈和输出线圈之间;b) 线圈和机架之间。7.2 介电强度(例行检验)绝缘应能承受下述试验电压而无闪络或击穿现象发生,也不应出现绝缘的功能性损坏。按GB/T16935. 1规定,通过下述试验检查其合格与否:施加交流电压,频率为电网供电频率,电压值为:a) 与焊枪一体式的变压器:4000Vr. ffi. s. ; b) 所有其他变压器:2500 Vr. ffi. s.。对于I类变压器或E类变压器,电压应施加在输入部分与输出回路的一个线圈之间。如果I类变压器设计成次级有一个点接地,则试验电压应降低至2500 Vr. ffi. s.。在输出回路

14、的一个线圈与地之间施加相同披形的交流电压1000 Vr. ffi. s.。1 000 V试验电压应瞬时施加至满值。2500 V和4000V试验电压应在20S内缓慢增加至满值。两种情况下,试验电压达到满值后的持续时间为60S。然后在设备允许的条件下尽快切断试验电压,切断电压的过程中不得引起任何过电压。注:通常介电强度试验不应在同一变压器上重复进行。如必须在同一变压器上重复进行,则试验电压应降至上述值的75%。7.3 正常使用中的防触电保护(直接接触)带外壳的变压器的最低防护等级应是GB4208规定的IP54。如果变压器是装人焊机内部的,防护等级可以是IPOO。按GB4208的规定检查其合格与否。

15、7.4 发生故障时的防触电保护(非直接接触变压器在制造上应达到I类设备或E类设备的要求。通过目测,检查其合格与否。7.5 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的隔离焊接回路应与输入回路及电压值高于规定的空载电压的所有其他回路在电气上隔离,隔离方式可采用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如果有一回路与输出回路相连接,则该回路的电源应由一只隔离变压器或相当的装置供给。通过目测,检查其合格与否。8 热性能要求8. 1 直升限值4 变压器的热性能要求规定如下za) 线圈符合8.1.1要求;句G/T 25301-201 O/ISO 5826: 1999 b) 易接近表面符合8.1.2要求。8. 1. 1 线圄线圈的温升不应超过表2规定

16、的限值。任何部件都不应达到损坏其他部件的温度,尽管该部件的温升符合表2要求。表2线圈的温升限值耐热等级峰值温度温升限值/K(按GB/T11021) (按GB/T1721 1) 空气冷却的线圈液体冷却的线圈 埋入式温度传感器法电阻法埋人式温度传感器法电阻法105(A) 140 60 60 70 70 120(E) 155 75 75 85 85 130(B) 165 85 85 95 95 155(F) 190 110 105 120 115 180(H) 220 135 130 145 140 200 235 155 145 165 155 220 250 175 160 185 170 注1

17、:用埋入式热电偶可以测出绕组内的最高温度(热点),用电阻法测得的温度是绕组内各处温度的平均值。注2:可以选用温度限值高于本表的绝缘等级的材料(见GB/T11021)。一一一按8.2测量,检查其合格与否。8. 1.2 易接近表面易接近表面在环境温度(见5.2)和冷却液体(见5.7)条件下,温升限值不应超过表3规定的限值。表3易接近表面的温升限值温升限值/K易接近表面空气冷却的变压器裸金属外壳25 喷漆金属外壳35 非金属外壳45 金属于柄10 非金属手柄30 使用表面温度计(见8.3.3),按8.2测量,检查其合格与否。8.2 发热试验所有调节挡均应进行试验。液体冷却的变压器,冷却液体的流量采用

18、100%负载持续率时的规定值。发热试验期间,各参数应满足额定值要求,其允差不应超过下述规定值za) 输出电流z连续输出电流的士2%;b) 冷却液体的流量(适用时):额定值的士5%。液体冷却的变压器35 45 55 20 40 试验在新的变压器处于短路的状态下,在低电压下进行。对于具有两个输出线圈的变压器,输出线圈并联短路。8.2. 1 试验开始a) 如果采用埋人式温度传感器法和表面温度传感器法(见8.3. 1或8.3.3)进行测量,则试验开始的时间不必等变压器与冷却液体之间达到温度平衡。5 GB/T 25301一2010/ISO5826: 1999 b) 如果采用电阻法(见8.3.2)进行测量

19、,则等冷却液体进口和出口处温差在士1K以内时才可开始试验。冷却液体的温度。1作为线圈的初始温度,测量此时线圈的初始电阻丸。8.2.2 发热试验的持续时间发热试验应进行到变压器的任何部件温度上升速率不超过2K/h。8.3 温度测量方法确定任何部件的温度,采用一种方法即可。8.3.1 埋入式温度传感器法这种方法是将一个或多个热电偶或大小相近的其他测温器件在变压器的制造过程中埋人线圈的最热部分来测量温度的。把热电偶放置在单层绕组的最热点上应视为埋入法。在有负载的状态下,也即切断电流前的瞬间记录测试结果。8.3.2 电阻法本方法仅适用于输入线圈的测量。线圈的温升通过电阻的增大来测定。铜绕组的温升按下述

20、公式求得:(235 + ()l) (Rz - R1) ()z - ()a = , UvV I vIRHZ H l/ + ()l - ().) 式中z()z试验结束时的线圈温度计算值,单位为摄氏度CC);()a -试验结束时冷却液体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1测量线圈的初始电阻时线圈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Rz一一试验结束时线圈的电阻,单位为欧(0)。Rl一一线圈的初始电阻,单位为欧(.0); 对于铝绕组,应用225代替上述公式中的常数235。按下述的步骤记录测量结果,中间不要有停留时间zu 切断冷却液zb) 切断电流zc) 记录电阻凡。8.3.3 表面温度传感器法易接近的外表面的温度用

21、温度传感器(例如:热电藕、电阻温度计)在下列条件下进行测量。a) 温度传感器应放在能达到的可能出现最高温度的点上。建议进行初步检查以预先确定发热点的位置;b) 应保证测量点与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有效热传导,并提供防护使温度传感器不受气流和辐射的影响。按下述的步骤记录测量结果:1) 切断电流;2) 记录最高温度值。8.3.4 环境温度的测定温度计应避免受气流和热辐射的影响。温度计的水银球可以放在一个小油杯内以均衡温度的变化。8.3.5 冷却灌体温度的测定温度计应放置在变压器冷却液体的进口处。温升试验结束前的15min内,记录测得的温度的平均值。6 G/T 2530 1-20 1 O/ISO 5826

22、: 1999 9 额定空载电压(U20)在变压器输出端开路的情况下测定各调节挡的额定空载电压(U20),允差在士2%以内。在额定输入电压下,对各调节档进行测量,检查合格与否。10 额定短路电压(ucc)短路电压Ucc由制造商规定。若变压器有二个独立的次级线圈,应测出每个线圈的短路电压值,允差不应超过最大值的士5%。发热试验结束时,通过下述测量检查其合格与否za) 短路次级线圈如果变压器有二个次级线圈,允许在下列条件下进行测量:1) 二个次级线圈并联短路,2) 二个次级线圈串联短路,3) 一个次级线圈短路,另一个次级线圈开路;b) 调节输入电压U1cc直至达到允许的连续输入电流IIP;注:IfL

23、U1N 式中IlP的单位为A.c) 短路电压的计算公式:d) 计算总的输出阻抗Z2公式z门冷却液体回路U=EIEE10O .I IN Z IJhc X mO z一100X IIP X UlN 连续功率下的冷却液体流量不应超过表4规定值。连续功率Sp/kVA100Sp 101Sp350 冷却液体回路z表4冷却流量限值a) 应在1MPa压力下进行10min的密封试验z流量Q/(L/min)4二三Q8二三Qb) 在表4规定的额定流量(Q)下液体的最大压降不得超过0.06MPa。通过密封试验和流量检查判定合格与否。12 动态特性变压器应能承受动态试验而不出现损坏。通过下列试验检查其合格与否。a) 变压

24、器与短路导体连接,模拟使用过程中输出端的机械负载;b) 在额定电压下,对变压器施加尽可能高的电流,但不超过9倍的连续次级电流(l2P),在这一负载下应对变压器进行4h试验,负载持续率为l.23%,周期为10s。7 GB/T 25301-201 O/ISO 5826: 1999 13 铭牌13. 1 总则每台变压器上都应可靠地安装或印制标记清晰且不易擦掉的铭牌。如果变压器设计成有几种额定输入电压,则应标注出每种输入电压所对应的电气特性。可以用几块铭牌表示,或采用一个表格表示。用浸过水的布摩擦铭牌15s,再用浸过汽油的布摩擦15s,目测其合格与否。经上述试验后,标记仍应清晰可辨,且铭牌应不易移动也

25、元卷曲。13.2 说明铭牌应划分为包含信息和数据的若干区域:a) 标志;b) 电气特性zc) 其他特性。数据资料的排列和顺序应按照图1所示的原则进行(实例见附录A)。注1:铭牌大小不作规定,可自行选择。注2:其他有用信息可列在制造商提供的产品使用说明书中。a)标志1) 2) 3) 4) b)电气特性5) 6) 7) 8) c)其他特性13) |110214) 图1铭牌组成原则13.3 内睿下述解释对应于图1所示的方框编号。a) 标志1) 制造商或销售商的名称和地址以及如有必要可选商标和原产国名52) 由制造商提供的型号(标记); 3) 设计序号、制造日期(如:顺序号)和生产年代号;4) 符合的

26、标准代号;b) 电气特性5) U1N= V/Hz 额定输入电压;相数,如1或3;交流电符号();频率,8 GB/T 25301-2010/180 5826: 1999 的5p=kVA(550 = kVA) 注:550 = 5p x.i 7) U20 =v至v级的12P=kA(2/50 =kA) 注:2/50 = ,p x.i c) 其他特性的Q=L/min10) .p=MPa 11) 12) 13) 质量=kg14) 14 使用说明书例如50Hz或60Hz; 连续功率(100%负载持续率时的功率); 50%负载持续率时的功率;仅用于换算。额定交流空载电压范围和调节级数;连续输出电流;50%负载

27、持续率时的输出电流;仅用于换算。额定冷却液体流量;额定冷却液体压降E绝缘等级;防护类别;变压器质量F适用时的附加信息(例如附录D给出的类型代码。每台变压器交货时应附有包括下述内容的使用说明书。a) 包括铭牌给出的所有信息的概述;b) 正确的提升方法(例如用升降叉车或吊车以及防护措施;c) 正确使用变压器的有关说明(例如安装和防止过热或冷凝而采取的冷却要求hd) 负载持续率的限制说明;e) 对操作者和工作区域的人员人身防护的要点(例如z金属物体将输出端短路或被磁场吸引的危险性); f) 维护;g) 有关的线路图和基本备件清单ph) 安装。可以给出其他有用的信息(例如:控制装置、指示装置、每个脉冲

28、的最长时间、功率因数、阻扰、类型代码、指示的含义、标志和图形符号等)。通过阅读使用说明书,检查其合格与否。9 G/T 2530 1-20 1 O/ISO 5826: 1999 a)标志1)制造商,国家2)阻焊变压器3)出厂编号的标准编号b)电气特性附录A(资料性附录)铭牌的实例的U,=400 V/1-50 Hz 的5p=71kVA (忌。=100kVA) 7) U20 =7.1 V-10 V,4档的12P=7.1kA (12/50=10 kA) c)其他特性9) Q=4 L/min 11)绝缘等级F13)质量=35kg 10) .=0.03 MPa 12) II类14) 商标制造年份图A.1只

29、有-种额定输入电压的变压器10 GB/T 25301-201 O/ISO 5826: 1999 附录B(规范性附录)商海拔和高冷却介质温度时的修正B.1 海拔高度在1000 m以上对于设计运行于海拔高度超过1000m的空冷变压器,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做温升试验时,温升限值应低于表B.1规定的数值;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上做试验时,高度每增加100m,温升限值应比表2规定值少0.5%。B.2 冷却介质温度起过标准值如果冷却介质的温度超过标准值,允许的温升限值按下表进行修订。表B.1温升限值的降低冷却介质冷却介质温度。.rc温升限值的降低量/K8.:;30 。液体31:;8. :;35 5 3

30、6e.王三4010 8,王三40。空气418.王三455 46王三8.-主5010 11 GB/T 25301-201 O/ISO 5826: 1999 附录C(规范性附录)几个定义的物理概念和注释C.1 变压器的温升和冷却变压器工作时,温度通常上升至一最大平衡值比。最终的平衡温度是流过线圈的电流的二次函数,取决于za) 制造和装配条件,和b) 与冷却介质间的热交换。变压器停止工作后,因冷却使各部件温度下降趋向于冷却介质温度。当变压器已经冷却至与冷却介质达到热平衡后,使变压器通过电流I2= 1. 26 X I2P,然后测定达到与电流为I2P及负载持续率为100%时相同温度所需的时间,这个时间就

31、是测得的热时间常数r。12 变压器的温度变化是时间的指数函数(见图C.1),可按下式求出:温升:() = ()m一()m-().)e7 冷却:() = ().一()n-().)e子式中:()m平衡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 ().-冷却介质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 ()n-变压器开始冷却时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c。m o a 加热曲线t/s e/ C e, 冷却曲线图C.1变压器的温度变化指数内出现的系数1/是一个物理量,它取决于:a) 变压器的设计与安装;b) 与冷却介质的热交换。热时间常数r:1) 是一个可测量的物理量;2) 是变压器的特性;3) 取决于变压器的温升和冷却的速度;

32、t/s 4) 若温度变化速度保持与开始时一样,则热时间常数相当于温度达到最高值所需的时间;GB/T 25301-2010/ISO 5826: 1999 5) 表示这样一段时间,经过这段时间后温度变化已达到平衡温度与t时刻的温差的63%。C.2 初级线圈热时间常数(的确定热时间常数可以选择下述的一种方法进行测定:a) 方法11) 给变压器施加负载:一一按8.2规定的条件,在100%的负载持续率下给变压器施加负载;一一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测温方法,直至确认变压器与冷却介质间达到热平衡。2) 测定以下温度:。初始温度;一81当t=tl时的温度;一-82当t=2tl时的温度。3) 利用公式计算:D.81

33、=81-8。D.82 =82 -81 式中热时间常数的单位:So b) 方法21) 发热试验结束后切断电流。液体冷却的变压器继续通冷却液;ln D.81 D.8z 2) 用固定在线圈上的热电偶绘制冷却曲线:一一连续绘制,或一一记录冷却开始时间和其后的时间tl、2t1、3t1、,冷却开始时间从切断电流时刻算起。应尽量使点数标得多一些,尤其在冷却刚开始阶段p3) 确定热时间常数,单位s.仔细地作出冷却曲线的次切线(见图C.1),或一一按下式计算:式中z82 -发热试验结束时的最高温度;。一一时间t以后的温度。c) 方法3-一-士k亏与冷却介质间处于平衡状态的变压器通以电流I=1. 2612P,负载

34、运行时间为t,使其达到与变压器在电流为12p,100%负载持续率下负载运行时的温升相同。这个时间t就是测得的热时间常数。C.3 变压器的运行变压器通常并不连续工作,而是周期性地运行。负载时间。1)与周期时间(T)之比称作负载持续率,用百分数表示:13 GB/T 25301-201 O/ISO 5826: 1999 x=于X100 周期值和负载持续率可能会根据焊接的工作性质以及变压器的使用条件而改变。在一个工作周期内(见图c.2),变压器的温度在负载时升高,在休止时降低。温度在81和82之间变化。/C01 T t/s 注2平衡曲线。图C.2变压器工作周期C. 3.1 线圈线圈的最高温升。z取决于

35、za) 电流;b) 循环周期;c) 负载持续率pd) 热时间常数。线圈的温升不应超过其绝缘等级所规定的限值。因此,如果负载持续率低,则允许通过变压器的电流可比负载持续率高的要高一些。如果连续输入功率Sp或连续输出电流12P以及变压器的热时间常数r为已知时,则在某一给定的负载持续率X和周期T条件下,可以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出相应的输入功率Sx或输出电流12x0 -/JILE E= 一一寸-1I p s - X S 12x = Izp 式中Sx的单位为kVA,Izx的单位为kA。通常,热时间常数与周期之比r!T5,则可用以下简化公式z几00T T /100 Sx=飞于I zx = Izp 1)于式中S

36、x的单位为kVA,Izx的单位为kAoC.3.2 磁路变压器磁路的最高温度。不是电流的函数,而是与金属中的感应效应有关,因此是初级电压的函数。当然温度升高也与通过电流的时间有关,因而也就与周期长短、负载持续率大小以及热时间常数有关。与通过的电流可变化相反,感应效应是取决于初级电压,因而是恒定的。因此,磁路的温升并不取决于通电的时间。变压器负载是由初级回路断开的,磁路的温升与负载持续率和周期时间的长短有关。根据以上所述就可以定出最大负载持续率Xm,超过Xm值磁路的温升就会过高。14 GB/T 2530 1-20 1 O/ISO 5826: 1999 由于磁路的热时间常数很大,因此可以认为最大负载

37、持续率Xm与周期无关。注:在连续工作条件下进行的线圈发热试验与上述试验并不矛盾。实际上,发热试验是在低电压下进行的,因此,磁路的温升可以忽略不计。C.4 实际应用如果下列条件已知,则可以确定变压器的工作能力za) 热时间常数r,和b) 额定连续输入功率鸟,或c) 额定连续输出电流12P0 c. 3. 1中的公式可以用来计算z1) 根据焊接条件,给定的周期和负载持续率,确定允许的输入功率和输出电流,或2) 根据焊接条件确定所需电流大小后,求出允许的周期和负载持续率。如果C.3.1的简化公式不适用(r5T),则应采用完整公式。这种情况下应注意,一般己知的值为电流通过的时间tj,式中tj的单位为So

38、因此,首先按下式求出允许的周期T:t , =TX主且100T =r21nI2p一lnIp- nx (1 - e-llr) J 然后算出负载持续率X:X=号X100 注:应检查变压器的安装情况,是否会导致降低电流或最大负载持续率。15 GB/T 25301-2010/ISO 5826: 1999 16 变压器用类型代码描述,例如:附录D(规范性附录)类型代码B!)-一-72)一一-103)一一一-714)一一-4005)类型代码的含义:1) 输出接线端的排列zI 0 0 I I IA 口口口口国B和X,X用于具有特殊接线端的变压器。I 0 I 10018/2 I 0 I H 注z对于不符合上述类

39、型的、但属于非常普通的工业用的变压器,可以使用数字代替字母。2) 抽头开关的位置:1 末端位置25 侧位置6 外部位置元抽头开关z0 变压器元输出抽头Eli|目:|il7 用一组联接器改变输出抽头的变压器3) 额定空载电压(例如:10V) 4) 额定短路电压UCC(例如:71%)5) 额定输入电压U1N(例如:400V) GB/T 18495中的代码H和J与本附录不同。J 白白白Nmcm同EON-。何mNH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阻焊设备适用于所有变压器的通用技术条件GB/T 25301-2010/1S0 5826:1999 晤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 1230 1/16 印张1.5字数34千字2011年2月第一版2011年2月第一次印刷晤书号:155066 1-41302定价24.00元GB/T 25301-2010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打印日期:2011年3月4日F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