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9059-2012 超薄石材复合板.pdf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210512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58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9059-2012 超薄石材复合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GB T 29059-2012 超薄石材复合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GB T 29059-2012 超薄石材复合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GB T 29059-2012 超薄石材复合板.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GB T 29059-2012 超薄石材复合板.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昌ICS 91. 100. 15 Q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9059-2012 超薄石材复合板2013-09-01实施Compound slab of extremely thin stone 2012-12-31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气巾,气、夕阳闹剧ht旷刷圄查剧/-F圃EWL阳怕在SY4、川、JHS川hdr吨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石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0)归口。GB/T 29059-2012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z中材人工晶体研究

2、院(国家石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z福建省南安市新东源石业有限公司、福建泉州新万龙石材有限公司、福建南安市联峰美石材有限公司、施朗格(漳州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厦门金达威石业有限公司、厦门市协顺发大理石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安市豪立石业有限公司、环球石材(东莞)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安市万灵石艺有限公司、厦门萨格石业有限公司、福建溪石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柯威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泉州德莱品石材化工有限公司、邦定伟业(北京国际石材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艳、周俊兴、赵红、杨加强、刘钢、朱新胜、吴世璜、李成郎、汤金发、刘天戚、蔡煌笠、廖建伟、李

3、泽生、梁新梓、王伯瑶、柳雄策、蔡英伟、陆洪、刘旭臻、白利江。I GB/T 29059-2012 超薄石材复合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超薄石材复合板(以下简称复合板)的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建筑装饰用超薄石材复合板。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9966.6一2001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第6部分z耐酸性试验方法GB/T 13890 天然石材术语GB/T 13891 建筑饰面材料镜向光泽度

4、测定方法GB/T 18254 高碳锚轴承钢GB/T 18601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GB/T 19766 2005 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GB/T 23452 天然砂岩建筑板材GB/T 23453 天然石灰石建筑板材GB 24264 饰面石材用胶粘剂3 术语和定义3. 1 3.2 3.3 3.4 3.5 GB/T 1389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文件。超薄石材复合板compound slab of extremely thin stone 面材厚度小于8mm的石材复合板。面材facing material 复合板装饰面材料,指各种天然石材。基材base material 复合板底面材料,一

5、般分为硬质基材和柔质基材。硬质基材hard base material 硬质复合板底面材料。常见的有瓷砖、石材、玻璃等。柔质基材soft base material 柔质复合摄底面材料。常见的有铝蜂窝、铝塑板、保温材料等。1 GB/T 29059-2012 3.6 面密度surface m副sdensity 单位面积材料的质量。4 分类、规格、命名与标记4. 1 产品分类和常用规格4. 1. 1 按基材类型分类石材-硬质基材复合板分为以下三类aa) 石材-瓷砖复合板(代号为S-CZ); b) 石材-石材复合板(代号为S-SC); c) 石材-玻璃复合板(代号为S-BL)。石材-柔质基材复合板分

6、为以下三类za) 石材-铝蜂窝复合板(代号为S-LF); b) 石材-铝塑板复合板代号为S-LS); c) 石材-保温材料复合板(代号为S-BW)。4.1.2 按形状分类a) 普型板(代号为PX);b) 圆弧板(代号为HM),c) 异型极(代号为YX)。4. 1.3 按面材表面加工程度分类a) 镜面板(代号为JM):面材为镜面板的复合板;b) 细面板(代号为XM):面材为细面板的复合板zc) 粗面板(代号为M):面材为粗面板的复合板。4. 1. 4 常用规格规格板的尺寸系列见表1.因弧板、异型板和特殊要求的普型板规格尺寸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边长系列a常用规格4.2 命名与标记4.2. 1 命名

7、顺序面材名称、基材名称、复合板类别。4.2.2 标记顺序表1规格辄尺寸系到300、400、600、800、900、1200、1600 命名、复合板代号、规格尺寸-面材厚度、标准号。2 单位为毫米GB/T 29059-2012 4.2.3 标记示例示倒1: 用西班牙米黄大理石和瓷砖复合而成长度800mm、宽度800mm、厚度15mm、面材厚度4mm、普型、镜面复合板示例如下g命名z西班牙米黄大理石-瓷砖复合板F标记z西班牙米黄大理石-瓷砖复合板S-CZPX JM 800 X 800 X 15-4 GB/T 29059. 示例2:用浅啡网大理石与铝蜂窝复合而成长度2400mm、宽度1200mm、厚

8、度25mm、面材厚度5mm、普型、粗面复合板示例如下z命名z浅啡网大理石铝蜂窝复合板s标记z浅啡网大理石-铝蜂窝复合板S-LFPX CM 2400X1200X25-5 GB/T 29059. 5 一般要求5. 1 复合板面材应按照用途进行表面化学处理并在出厂时予以注明。5.2 复合板基材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5.3 复合板胶秸剂应符合GB24264的规定。6 要求6. 1 加工质量6. 1. 1 规格尺寸要求6. 1. 1. 1 普型板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表2普型板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项目镜面和细面板材粗面板材。长、宽度一1.0-1. 0 +1. 0 +1. 5 总厚度一

9、1.0-1. 0 6. 1. 1.2 圆弧板壁厚最小值应不小于20mm,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规定。表3圄弧板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刷一献一献镜面和细面板材粗丽板材。一1.0。一1.56. 1. 1. 3 异型板规格尺寸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 1. 1. 4 墙面用复合板面材厚度应不小于1.5 mm且不大于5.0mm,允许偏差为+0.5 mm 一0.5mm;地面用复合板面材厚度应不小于3.0mm,允许偏差为+1.0mmOmm。特殊用途复合板面材最小厚度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3 GB/T 29059-2012 6. 1.2 平面度允许公差6. 1. 2. 1 普型板平面度

10、允许公差应符合表4规定。表4普型扳平面度允许公差板材长度镜面和细而板材主4000.50 400-:;800 0.80 800 1. 00 6. 1.2.2 圆弧板直线度与线轮廓度允许会差应符合表5规定。表5圄弧板直线度与结轮廓度允许公差板材t是度镜面和细面板材直线度运二制。1. 10 (按板材高度600 1. 30 线轮廓理1. 20 一6. 1. 2. 3 异型板平面度允许公差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 1. 3 角度允许公差6. 1.3. 1 普型板角度允许公差应符合表6规定。板材长度骂王400400 表6普型板角度允许公差镜面和细面板材0.80 1. 00 6. 1. 3. 2 圆弧板端面

11、角度允许公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圄弧扳揣面角度允许公差镜面和细面板0.80 6.1.3.3 普型板拼缝板材正面与侧面的夹角不得大于90气6. 1.3.4 圆弧板侧面角应不小于90. 6. 1.3.5 异型板各角度允许公差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2 外观质量单位为毫米粗面板材0.60 0.90 1. 10 单位为毫米粗面板材1. 20 1.40 L 40 单位为毫米粗面饭材。.901. 00 单位为毫米粗面板1. 00 6.2. 1 面材外观质量应按照石材的种类分别符合GB/T18601、GB/T19766-2005、GB/T23452、GB/T 23453中外观质量的规定,6.2.2 基材外

12、观应保持干净整沽,无明显的缺棱、掉角等缺陷。6.3 镜面板镜向光泽度6.3. 1 面材为天然花岗石的复合板镜向光泽度应不低于80光泽单位。6.3.2 面材为天然大理石的复合板镜向光泽度应不低于70光泽单位。GB/T 29059-2012 6.3.3 面材为其他种类的石材或面材有特殊要求的复合板,镜向光泽度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4 面密度需要时企业应明示产品的面密度值。6.5 稳定性柔质基材复合板稳定性技术指标应符合表8的规定。6.6 物理性能6.6. 1 硬质基材复合板物理性能技术指标应符合表9的规定。6.6.2 柔质基材复合板物理性能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0的规定。表8柔质基材复合板稳定性技术

13、指标普型板板材长度单位为毫米圆弧板镜丽和细面板材植面板材镜面和细面板材粗面板材o!( 600 0.80 1. 00 1. 20 1. 40 600 1.20 1. 40 1. 40 1. 60 表9硬质基材复合板物理性能技术指标序号项目技术指标干燥7.0 1 抗折强度/MPa 水饱和7.0 2 弹性模量/GPa二三干燥10.0 标准状态4.0 热处理80C168 h) 4.0 3 剪切强度/MPa 浸水后(168h) 3.2 冻融循环(50次2.8 耐酸性(28d) 2.8 4 落球冲击强度。00mm) 表面不得出现裂纹、凹陷、掉角剖面材为天然砂岩)5 耐磨性/(1/cm3)注10(面材为天然

14、大理石、天然石灰石)25(面材为天然花岗石a外墙用检验项目.5 GB/T 29059一.2012表10柔质基材复合板物理性能技术指标序号项目技术指标7.0(面材向下1 抗折强度/MPa 干燥18.0(丽材向上)1. 5(面材向下2 弹性模量/GPa 干燥3.0(面材向上)标准状态1. 0 热处理80c 068 h) 1. 0 3 粘结强度/MPa 浸水后068h) 0.8 冻融循环8(50次O. 7 耐酸性.(28 d) O. 7 4 落球冲击强度。00mm) 表团不得出现裂纹、凹陷、掉角8(面材为天然砂岩5 耐磨性/0/cm3)二三10(面材为天然大理石、天然石灰石25(固树为天然花岗石.外

15、墙用检验项目。7 试验方法7. 1 加工质量7. 1. 1 规格尺寸7. 1. 1. 1 普型板的长度、宽度、总厚度测试方法按GBjT18601的规定进行。7. 1. 1. 2 圆弧板的弦长、高度、壁厚测试方法按GBjT18601的规定进行。7. 1. 1.3 面材厚度测量按如下方法进行z取长、宽尺寸不小于300mm X 300 mm的试样三块,如图1所示将每块试样沿对角线方向切开,用游标卡尺或满足精度要求的量具测量每条对角线上面材的最小厚度,用全部测量结果中的最小值表示面材厚度,测量结果精确到0.1mm. tt t t t 圄1面材厚度测量示意图6 GB/T 29059-2012 7. 1.

16、 2 平面度7. 1. 2. 1 将干燥的试样面材向上置于水平试验台上,放置半小时后用平面度公差为0.1mm的1000 mm钢平尺置于距板边10mm处的四条边及两条对角线上,用塞尺测量尺面与板面的间隙。当被检面边长或对角线长度大于1000mm时,用钢平尺沿边长和对角线分段检测,重叠位置不小于平尺长度的二分之一。用全部测量结果中的最大间隙值表示试样的平面度公差,测量结果精确到0.05mm。7. 1. 2. 2 直线度与线轮廓度公差测试方法按GB/T18601的规定进行。7. 1. 3 角度复合板的角度测试方法按照GB/T18601的规定进行。7.2 外观质量7.2. 1 面材的外观质量测试方法按

17、照GB/T18601或GB/T197662005的规定进行。7.2.2 基材的外观质量采用近距离的观察法。7.3 镜向光泽度采用60。人射角、光孔直径不小于18mm的光泽度仪,按GB/T13891的规定试验。7.4 面密度试样规格:100mmX100 mmX厚度,尺寸偏差士0.5mm,五块试样为一组。试验步骤z将试样置于60c士2C的干燥箱内干燥48h至恒重,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其质量(M),精确至0.01g。然后用游标卡尺或满足精度要求的量具测量每块试样中线上的长度(a)、宽度(b),精确至0.02mm. 结果计算z面密度按式(1)进行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式中z1000M pm

18、 a灭7pm一一面密度,单位为千克每平方米(kg/m2); M一一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a一一试样长度,单位为毫米(mm);b一一试样宽度,单位为毫米(mm)。以5块试样的平均值报告结果。7.5 稳定性( 1 ) 取3块任意规格产品在一20c士2C恒温下3h,再立即放人80c士2C恒温下3h为一个循环,507X循环后取出按7.1.2进行试验,用全部测量结果的最大间隙表示产品的稳定性。7.6 物理性能7.6. 1 抗萌强度和弹性模量按附录A进行。7.6.2 剪切强度按附录B进行。7 G/T 29059-2012 7.6.3 落球冲击强度将300mm X 300 mm试样面材向上平稳置于试验装

19、置中(如图2),使用材料符合GBjT18254要求直径为50mm士1mm,质量为1kg士0.1kg的钢球,钢球球体光滑、元缺口、凹坑或其他表面缺陷。钢球距试样300mm处自由落体在试样中心点/;50mm范围内,记录试样破坏情况。观察试样,如未破坏则以每次100mm间隔递增继续进行自由落体运动,直至试样破坏,记录破坏前一次落球高度。三块试样为一组,取一组中平均值报告结果。刻度尺沙子图2落球冲击强度检测示意图7.6.4 耐磨性按GBjT19766-2005附录A的规定进行,其中测试试样密度时应取下基材,单独测试石材面材的体积密度。7.6.5 辑结强度按附录C进行。8 捡验规则8. 1 出厂检验8.

20、 1. 1 检验项目普型板为加工质量(长度、宽度、总厚度、平面度、角度,不含面材厚度)、外观质量、镜向光泽度。困弧板为加工质量(弦长、高度、壁厚、直线度与线轮廓度、角度,不含面材厚度、外观质量、镜向光择度。8. 1.2 组批同一品种、类别的复合板为一批。8. 1.3 抽样按表11随机抽取样本。8 GB/T 29059-2012 8. 1.4 判定单块复合板的所有检验结果均符合技术要求中相应指标时,则判定该块复合板符合标准要求,否则判为不合格。根据样本检验结果,若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数小于或等于合格判定数(Ac),则判定该批以上项目符合标准要求z若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不合格判定数(Re

21、),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表门抽样判定表批量范围样本数运255 2650 8 5190 13 91150 20 151280 32 281500 50 5011 200 80 1 2013 200 125 注3201200 8.2 型式检验8.2. 1 检验项目第6章要求中的全部项目(面密度除外)。8.2.2 检验条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型式检验za) 新建厂投产zb) 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zd 所用肢薪剂更换时Ed) 正常生产时,每一年进行一次;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8.2.3 组批合格判定数(Ac)。1 2 3 5 7 10 14 21 同出厂检验。批量及提出和识别批

22、的方式由检验方和生产方协商确定。8.2.4 抽样加工质量(不含面材厚度、外观质量、镜向光泽度的抽样同出厂检验。不合格判定数(Re)1 2 3 4 6 8 11 15 22 面材厚度、稳定性、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剪切强度或粘结强度、落球冲击强度、耐磨性用试样从同批中抽取制备双倍样品。8.2.5 判定加工质量(不含面材厚度、外观质量、镜向光泽度的判定同出厂检验。9 GB/T 29059-2012 面材厚度、稳定性、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剪切强度或粘结强度、耐磨性的试验结果中,均符合第6章相应要求时,则判定该批复合板该项目合格F有两项及以上不符合第6章相应要求时,则判定该批复合板为不合格E有一项不符合

23、第6章相应要求时,利用备样对该项目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合格时,则判定该批复合板以上项目合格z否则判定该批复合板为不合格。9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9. 1 标志9. 1. 1 复合板外包装应注明:企业名称、商标、标记F须有向上和小心轻放的标志。9. 1. 2 对安装顺序有要求的复合板,应在每块石材上标明安装序号。9.2 包装9.2. 1 按复合板品种、分类等分别包装,并附产品合格证(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类别、批号、检验员、出厂日期h复合板间应加垫。9.2.2 包装应满足在正常条件下安全装卸、运输的要求。9.3 运输复合板运输过程中应防碰撞、滚摔。9.4 贮存9.4. 1 复合板室外贮存应加遮盖。

24、9.4.2 按复合板品种、分类、规格或工程安装部位分别码放。10 GB/T 29059-20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复合板抗折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方法A.1 范围本附录规定了复合板抗折强度及弹性模量的试验方法。A.2 设备及量具A.2.1 万能材料试验机z测量误差不大于1%,能精确绘制力与位移曲线图,试样破坏载荷应在设备示值的20%90%范围内。A.2.2 加荷辐轴压头曲率半径为10mm,下支架支点曲率半径为15mm。A.2.3 游标卡尺z精度0.02mm. A.2.4 鼓风干燥箱z温度可控制在60.C士2C。A.3 试样A. 3.1 试样尺寸z长度200mm士1mm,宽度100mm士0.5mm

25、.厚度为实际厚度,每组5块。A.3.2 试样两受力面应平整且平行,不得有裂纹、缺棱和缺角。A.4 试验步骤A. 4.1 干燥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A.4. 1. 1 将试样置于干燥箱中,在60c士2C下干燥48h.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A. 4. 1. 2 标出两支点与受力点的标记见图A.1).跨距150mm,负荷点在中心线上,测量试样断裂处的宽度和厚度的尺寸,精确到0.1mm. A.4. 1.3 试验时加荷辑轴线必须与试件长轴中心线垂直。将试样的装饰面向下放在下支架支点的曲率半径上,以0.5mm/min速率进行加压至试样破坏,记录试样破坏载荷值刊,精确到10N。装置如图A.1所示z1厅吉tkl

26、-E 1一一试样z2一一加载压头z3一一支架.固A.1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检测示意图11 G/T 29059-2012 A.4.2 水饱和抗挤强度A. 4. 2.1 将试样放在20c士2C的清水中程泡48h后取出,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去试样表面水分。A.4.2.2 按A.4. 1. 2、A.4. 1. 3进行试验。A.5 结果计算A.5.1 抗括强度抗折强度按式(A.1)计算z式中zW一一抗折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F一一破坏载荷,单位为牛(N); L一一支点间距离,单位为毫米(mm);b一-试样宽度,单位为毫米(mm);h 试样厚度,单位为毫米(mm)。wEE -2bh2 以每组试样抗折强度

27、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样的抗折强度,数值修约到0.1MPa o A.5.2 弹性模量A. 5. 2.1 在力与位移曲线图的直线段上截取相应的力与位移的增量。A.5.2.2 按式(A.2)计算弹性模量:V f.f E=一一4抽. . f.s 式中zE-弹性模量,单位为吉帕(GPa); L一一支点间距离,单位为毫米(mm);b 一一试样宽度,单位为毫米(mm);h一一试样厚度,单位为毫米(mm);f.f-在曲线图中线性段内载荷的增加量,单位为牛(N); f.s 在曲线图中与载荷增加量f.f对应的试件变形量,单位为毫米(mm)。以每组试样弹性模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样的弹性模量,数值修约到0.1G

28、Pa。12 .( A.1 ) .( A.2 ) GB/T 29059-20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复合板复合面剪切强度试验方法B. 1 范围本附录规定了复合板复合面剪切强度的试验方法。B.2 设备、量具及材料B.2.1 万能材料试验机z测量误差不大于1%.试样破坏载荷应在设备示值的20%90%内。B.2.2 游标卡尺z精度。.02mm。B.2.3 鼓风干燥箱z温度可控制在80c士2C。B.2.4 低温箱z温度可投制在20c士2吃。B.2.5 胶带剂z符合GB24264的规定。B.2.6 耐酸性反应装置z容积为0.02m3,深度250mm的具有磨口盖的玻璃方缸s距上口和底20mm 30 mm处

29、各有一气口,内装拭样架。B.3 试样B.3.1 试牛羊尺寸z长度50tnm士0.5mm,宽度50rnm士0.1mm;厚度为实际厚度。B.3.2 试样不得有裂纹、缺棱和缺角。B.3.3 每种试验条件下的试件取相同尺寸样品两块为一对,而材相对用胶秸剂粘接,制成试件,固化时间达到标称值,每组5件。B. 3. 4 每个试件的两个受力面应平行、光滑且平面度公差不大于0.05mtllo B.4 试验步骤B.4.1 标准状态剪切强度B.4. 1. 1 将试件在温度60c士2C条件下烘24h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进行试验。B.4. 1. 2 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试件的中心线的高度(l)、宽度(,测量值精确到

30、0.1mm。B.4. 1.3 将试件置于剪切模具中,保证模具、试件与试验机同心,调整试件中心线与加荷辑轴线的力线一致如图B.1)。以5.0mm/min速率对试件施加载荷至试件破坏,记录试件破坏载荷值刊,精确J 10 N o 13 GB/T 29059-2012 胶层垫片图B.1剪切强度试验示意圄B.4.2 浸水后剪切强度B. 4.2.1 将试件置于20.C士2C的清水中浸泡168h后取出,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去试件表面水分。B. 4.2. 2 按B.4. 1. 2、B.4. 1. 3进行试验。B.4.3 热处理后剪切强度B. 4. 3.1 将试件放在80.C士2C的鼓风干燥箱中干燥168h后取出,

31、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B.4.3.2 按B.4. 1. 2、B.4. 1. 3进行试验。B.4.4 冻融循环后剪切强度B. 4. 4.1 用清水洗净试件,将其置于20.C士2C的清水中浸泡48h,取出后立即放人密闭的试验箱内,一20.C士2.C冷冻4h,然后在20.C士2.C融化2h,确保冻融过程中试件中的水份不流失。反复冻融501X后用拧干的湿毛巾将试样表面水分擦去。B.4.4.2 按B.4. 1. 2、B.4. 1. 3进行试验。B.4.5 耐酸性后剪切强度B. 4. 5.1 将试件在温度60c士2C条件下烘24h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按GBjT9966.6 2001规定的试验方法

32、进行耐酸性试验。B.4.5.2 按B.4. 1. 2、B.4. 1. 3进行试验。B.5试验结果B.5.1 结果计算剪切强度按式(B.1)计算z式中zJ一一剪切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F一一试件破坏载荷,单位为牛(N);l一一试件高度,单位为毫米(mm);h 试件宽度,单位为毫米(mm)。J=F -2lk 以每组试件剪切强度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数值修约到0.1MPa. 面材为石灰石类的复合板如剪切强度试验结果为面材破坏时,可直接报告检测值。.( B.1 ) GB/T 29059-2012 B.5.2 鼓据处理对异常数据的处理按照粗大误差剔除准则,即Dixon准则取舍E若(XZ-Xl)/(X

33、S-Xl)O.642 , 则舍去X1;若(XS- X4)/(XS -Xl)O. 642,则舍去XSO其中X1、Xz, X3 ,X4、Xs为测试值(MPa),且XlXZX3X4XSo 15 GB/T 29059-2012 附录C(规范性附录)柔质基材复合板粘结强度试验方法C.1 范固本附录规定了柔质基材复合板粘结强度的试验方法。C.2 设备、量具及材料C. 2.1 万能材料试验机z测量误差不大于1%,试样破坏载荷应在设备示值的20%90%内。C.2.2 模具z材质为45号钢或锦钢材,规格尺寸为102mmX102 mmX20 mm,允许偏差士0.1mm。C.2.3 胶藉剂z符合GB24264的规定

34、。C.2.4 鼓风干燥箱z温度可控制在80c士2t。C.2.5 低温箱z温度可控制在一20c士2t。C.2.6 游标卡尺z精度0.02mm。C.2.7 耐酸性反应装置:容积为O.02 m3,深度250mm的具有磨口盖的玻璃方缸;距上口和底20mm30mm处各有一气口,内装试样架。C.3 试样C. 3.1 试样尺寸z长度100mm士1mm,宽度100mm士1mm,厚度为实际厚度,每组试样5块。C.3.2 每个试样的两个受力面应平行。C.3.3 将模具粘结面与试样上下两面打毛,并清除污渍保持表面干净和干燥,用肢蒙古剂将模具与试样粘结。C.3.4 胶藉剂应搅拌均匀,随粘随配,涂覆均匀,胶秸剂不应沽污

35、非粘接面。C.3.5 将粘结好的试件在室温状态下固化24h以上。C.4 试验步骤C. 4.1 标准状态粘结强度C. 4. 1. 1 试样在温度为60.C士2C条件下腆24h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冷却后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中心线的长、宽尺寸,精确到0.1mm,计算出受力面积S(mm勺。C. 4.1.2 按C.3.3、C.3.4、C.3. 5进行试件制备。C. 4.1.3 将试件置于试验平台上,夹紧卡具,同时使拉力杆通过卡具中心点如图C.1所示。以0.5 mm/min的速率对试件施加载荷,直至复合层肢薪剂破坏,记录破坏载荷(F)和破环状态,结果精确到10N.如果为面材或者基材破坏,应记录破坏

36、结果和破坏部位。16 G/T 29059-2012 面材石材固C.1粘结强度试验示意图C.4.2 水饱和状态的粘结强度C. 4. 2.1 将试样置于20c士2.C的清水中程泡168h后取出,用拧于的湿毛巾擦去试样表面水分。待表面水分干燥后,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中心线的长、宽尺寸,精确到0.1mm,计算出受力面积S(mm勺。C.4.2.2 按C.3. 3、C.3.4、C.3. 5进行试件制备。C.4.2.3 按C.4. 1. 3进行试验。C.4.3 热处理状态粘结强度C. 4. 3.1 将试样放在80.C士2C的干燥箱中干燥168h后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冷却后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中心线的长

37、、宽尺寸,精确到0.1mm,计算出受力面积S(mm2)。C.4.3.2 按C.3. 3、C.3.4、C.3. 5进行试件制备。C.4.3.3 按C.4. 1. 3进行试验。C.4.4 冻融循环后粘结强度c. 4. 4.1 用清水洗净试件,将其置于20.C士2.C的清水中浸泡48h.取出后立即放人密闭的试验箱内.-20 c土2C冷冻4h.然后20c士2.C融化2h,确保冻融过程中试件中的水分不流失。反复冻融50次后用拧干的湿毛巾将试样表面水分擦去。待表面水分干燥后,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中心线的长、宽尺寸,精确到0.1mm,计算出受力面积S(mm勺。C.4.4.2 按C.3. 3, C. 3. 4、

38、C.3. 5进行试件制备。C.4.4.3 按C.4. 1. 3进行试验。C.4.5 耐酸性后粘结强度C. 4. 5.1 将试件在温度60c士2C条件下烘24h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按G/T9966. 6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耐酸性试验。C.4.5.2 按C.3.3、C.3.4、C.3. 5进行试件制备。C.4.5.3 按C.4. 1. 3进行试验。C.5 试验结果C.5.1 结果计算粘结强度按式(C.l)计算z17 GB/T 29059-2012 式中zN一一粘结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F一一试样破坏载荷,单位为牛(N);S 受力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Z)。N=5 以每组试样粘结强

39、度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数值修约到0.1MPa. C.5.2 数据处理.( C.l ) 对异常数据的处理按照粗大误差剔除准则,即Dixon准则取舍z若(XZ-Xj)/(XS-Xj)O.642 , 则舍去Xj;若(XS- X4)/(XS -Xj)二三0.642,则舍去凡。其中Xj、Xz、X3、凡、Xs为测试值(MPa),且XjXZX3几XS18 NFON-mmoNH阁。国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超薄石材复合眼GB/T 29059-2012 中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商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凋北街16号(10004日网址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印张1.5字数32千字2013年5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 1230 1/16 2013年5月第一版鲁24.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书号:155066.1-47053定价2 打印H期:2013年6月5日F00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