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9368-2012 银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210625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1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9368-2012 银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GB T 29368-2012 银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GB T 29368-2012 银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GB T 29368-2012 银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GB T 29368-2012 银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道国ICS 67.080.01 x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9368-2012 银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Technology regulation for spawn production of white jelly fungus 2013-07-01实施2012-12-31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瘟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飞、斗rMPr,EZ -2叫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二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银耳标准化工作组归口。G/T 29368-2012 本标准起草单位=古田县食用菌产业管理局、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

2、中心、古田县兴华真菌研究所、古田县兴达银耳研究所、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阮淑珊、雷银清、朱坚、吴小平、黄幸善、邓优锦、温志强、彭冬祥、戴维浩、张汉文、赵理、曾丽平、高华娟。I GB/T 29368-2012 银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银耳菌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要求、一级种制作、二级种制作、三级种制作、接种室(箱消毒处理、培养室处理、培养期检查、菌种生产档案和标志、包装、运输。本标准适用于银耳菌种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3、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NY/T 528-2010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62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银耳white jelly fungus 银耳隶属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 ,银耳目(Tremellales),银耳科(Tremellaceae),银耳属(Tremella) ,其子实体由数片至十几片纯白或乳白色胶质瓣组成,形似菊花形、牡丹形或绣球形。3.2 3.3 3.4 3.5 3.6 注:Tremella fuciformis Berk 银耳菌丝mycelium of white

4、jelly fungus 银耳营养生长阶段,颜色白至黄色,纤细,具分枝及分隔,锁状联合明显。注z银耳菌种主要用银耳菌丝进行生产.香灰菌cohabitant fungus 银耳生长过程中与银耳菌丝伴生,并能分泌黑色素的一种羽毛状真菌。注IHyoxylon spp. 自毛团mycelium pellet 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混生在培养基表面形成的白色菌丝团。耳基basal tissue of white jelly fungus fruit body 银耳子实体基部组织,呈桔黄色或重白色,硬实,俗称蒂头。混合培养mix culture 将培养成熟的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成有生产价值的

5、银耳菌种的过程,俗称GB/T 29368-2012 交合。3. 7 基质块substrate block 在银耳耳基正下方,含有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的硬质层培养基。3.8 基肉分离substrate isolation 在基质块内分离出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混合培养物的过程。3.9 分泌液liquid exudation 正常生长过程中在白毛团表面分泌的无色、黄色或红色液体,俗称吐水。3. 10 银耳母种stock culture t).f TremeUa fllciformis 经混合培养或基内分离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的混合培养物,包括基内分离、混合培养的木屑种和混合培养的试管种,

6、也称银耳一级种。4 要求人员要求、场地选择、厂房设置和布局、设备设施应符合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和NY/T528-2010中第4章的规定。5 一级种制作5. 1 培养基制作5.1.1 PDA培养基制作5. 1. 1. 1 配方应符合NY/1528-2010中附录A的规定。5. 1. 1. 2 按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基配制,装入试管,灭菌制成试管斜面。5. 1.2 木屑培养基制作配方z银耳适生树种见附录A)木屑63% 73%、款皮35%25%、石膏粉2%,料水比1: 1.31: 1. 5 按常规方法,将培养基拌匀,装瓶,料高7cm10 cm,高压灭菌,121C124 .C,维持2h. 5.2 生产工艺5

7、.2. 1 混合培养生产工艺5.2. 1. 1 材料选择选择培养28d左右,银耳子实体直径7cm8 cm,朵形圆正,耳片白且厚,香灰菌丝生长有力,培养料表面黑色素分布均匀,无病虫害的银耳菌袋。5.2. 1. 2 银耳菌丝分离5.2. 1. 2. 1 制备基质块切除银耳子实体,取出基质块,并切成约1cmX1 cmX1 cm的硬方块做分离材料。2 GB/T 29368-2012 5.2. 1.2.2 基质块脱水将基质块用元菌纱布包好,置于装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脱水10d20 d,或置于阴凉通风处风干30 d左右,直至香灰菌丝死亡。5.2. 1. 2. 3 分离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切开分离材料,取内部约

8、1mm3的基质块至表面元积水的PDA斜面上,每支斜面放1块3块,接种后至21c土2.C的温度下培养8d10 d. 5.2. 1. 2. 4 转管选取银耳菌落生长健壮、国正的试管种,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针挑取菌落边缘约1.5m旷的菌丝块移至表面元积水的PDA斜面培养基上,于21.C士2C下培养8d10 d,备用。5.2.1.3 香灰菌丝分离在元菌条件下,从银耳菌袋远离基质块的培养料中直接钩取约0.5mm3菌丝块至表面元积水的PDA斜面培养基上,于21.C士2.C温度下培养7d10 do 在元菌条件下,挑取菌落边缘约0.5mm3茵丝块至表面元积水的PDA试管斜面培养基上,于21 c士2C温度下培养

9、7dlO do 5.2. 1. 4 混合培养在元南条件下,分别挑取直径为5mm 7 mm的银耳菌丝块和直径为2mm的香灰菌丝块至菌种瓶的培养基表面中央位置,确保两菌丝块相互接触,于21c士2.C温度下培养30d35 d,选其中香灰菌丝长势均匀、吃料快、白毛团胶质化快、出耳早、朵塑园正、耳片伸展好、无污染的菌种作为一级种备用。5.2.2 基内分离生产工艺5.2.2. 1 材料选捧同5.2.1.1.5.2.2.2 银耳菌袋表面消毒切除子实体,用75%酒精消毒菌袋表面。5.2.2.3 基质块制备无菌条件下,用接种刀将菌袋中基质块表面老菌丝铲除,取中下层基质块,挑取约0.5m旷的基质团置于菌种瓶的木屑

10、培养基表面中央位置。5.2.2.4 培养置于21c士2C下培养,30d35 d后,选其中香灰菌丝生长健壮、分布均匀、分泌黑色素、自毛团胶质化快、出耳早、朵型圆正、耳片伸长好、无污染的菌种为一级菌种。3 GB/T 29368-2012 6 二级种制作6. 1 培养基配制采用木屑培养基,其配方和制作同5.1. 20 6.2 接种6.2. 1 元菌条件下,切除一级种瓶内的银耳子实体,清除培养基表面的老化菌丝层。6.2.2 用拌种铲捣碎基质块。6.2.3 用接种匙取0.2g-O. 3 g的基质块碎粒,接人菌种瓶内木屑培养基表面中央位置。6.2.4 每瓶一级种扩接50瓶-100瓶的二级种。6.3 培养置

11、于21c士2C下培养15d,30 d,挑选己出现原基与小耳片、香灰菌丝生长健壮、分布均匀、分泌黑色素的菌种作为二级种。7 三级种制作7. 1 培养基制作采用木屑培养基,其配方和制作同5.1.20 7.2 接种同6.2。7.3 培养置于21c士2C、避光、空气清新的菌种室内培养,经7d-12 d左右,香灰菌丝生长健壮、分布均匀、分泌黑色素,培养基表面出现许多白毛团,即成三级种。8 接种室(箱)消毒处理、培养室处理、培养期检查8. 1 接种室(箱)消毒接种室箱用清水清洁、晾干,每批次接种前用气雾消毒剂消毒,接种室5g/旷-10g/m3,每个接种箱10g。8.2 培养室处理清水清洁、晾干。8.3 培

12、养期检查接种3d后开始不定期检查,剔除已被污染和发生病虫害菌种等不合格菌种。4 GB/T 29368-2012 9 菌种生产档案应符合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的规定。10 标志、包装、运输10. 1 标志一、二、三级菌种按出售批次贴上标签。标签内容应包括z菌种名称、编号、级别、生产单位名称、接种日期。10.2 包装一级、二级菌种单管或单瓶用干净棉花包好,外面套上牛皮纸,用橡皮筋扎紧,最后装在木箱中。三级菌种原则上按一级、二级菌种包装,但是对于短途、量大的三级菌种可用纸箱、编织袋、篮筐等包装。10.3 运输应符合GB/T191的规定。5 GB/T 29368-20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银耳适生树种

13、壳斗科CFagaceae)、金缕梅科CHamamelidaceae)、桦木科CBetulac臼e)、杜英科CElaeo臼rpaceae)、襟树科Cllnacar(tiaceae)、胡桃科(Juglandaceae)、五加科CAraliaceae)、棒科(臼rylac四e)、豆科CLeguminosae sp. )、安息香科CStyra臼ceae)、大载科CEuphorbiaceae)、杨柳科CSalicac四e)。6 ,. 6: 唱F.,. NFONl伺NH阁。_. 巫#国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银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GB/T 29368-2012 中,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日 . 网址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印张0.75字数12千字2013年5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12301/16 2013年5月第一版* 书号:155066. 1-46992定价16.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打印H期:2013年5月17HF00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