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T/T 757-1997 前击日本标准是在现有企业标准0989年、采空区自然发火六参数实时预报系统(KJF型煤矿安全监测系统)KJFT地面通讯接口装置技术条件、KJF15型监测分站技术条件、SZ型柬管取样控制装置技术条件(1995年UKGQll型二氧化碳传感器技术条件(1995年UKGQ2型氧气传感器技术条件以1995年),(KGQ1型乙烯传感器技术条件)(1995年)等标准基础上参照了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商制定。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按气体监测地点可分为地面监测型和井下监测型。地面监测型系统为监测点气体通过柬管取样到地面分析并监测自然发火的系统s井下监测型为监测点气体通过束管取样到附近
2、井下嗣室分析、监测后将数据传输到地面进行集中监视自然发火的系统.本标准适用于上述两种型式的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z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尹芳雄、社鸿。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负责解释。591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 757-1997 1 范围GeneraJ technicaJ conditlons of the tube bundJe monitoring system for aJ mlne spontaneous
3、 combustion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自然发火柬管监测系统分类、基本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通过束管取样采样测定矿井采空区、密闭区以及巷道空气中气体浓度并根据气体变化趋势而判断自然发火程度的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以下简称系统。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91-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423. 1-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z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 2-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
4、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 4-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GB/T 2423. 5-19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 2423.1日一199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g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z振动(正弦)GB 3836. 1-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 3836.2-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dGB 3836. 3-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增安型电气设备eGB 3836. 4-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iGB 4208-93 外
5、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6388-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10111-88 利用随机数般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GB/缝11166-89热磁式氧分析器技术条件MT 210-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MT 382一1995矿用烟雾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MT /T 408-1995 煤矿用直流稳压电源MT 443-1995 煤矿井下环境监测用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MT 444-1995 煤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烧传感器技术条件MT 445-1995 煤矿用高浓度热导式甲娩传感器技术条件MT 446-1995 煤矿用电化学式一氧化碳传感器技术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
6、部1997-12-3明批准592 1998- 06-01实施MT/T 757-1997 MT 447一1995煤矿用电化学式氧气传感器技术条件ZB N52 003-88 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技术条件ZB Y324-85 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试验方法3 分类与组成系统按设置取样控制装置、气体分析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的地点可分为:地面监测型g井下监测型。a)地面监测型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g井下束管管缆;井上一一地面取样控制装置s一一气体分析装置;一一-数据处理装置。b)井下监测型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z井下-一束管管缆a取祥控制装置;气体监测装置;井下分站,一一数据传输装置e井上一地面中心站。4 技术要求4. 1
7、 总体要求4. 1. 1 工作环境条件2-温度。40.C, 一一相对湿度为井下:2-5 5-10 10-20 :!:I 士2士3井下用气体传感器在工作稳定性试验期间其零位漂移量及量程漂移量应不超过4.3.1规定的基本误差.4.3.3 响应时间井下用气体传感器示值达到气样的稳定示值90%的时间应不超过60504.3.4 井下用传感器工作电压用于井下的气体传感器的电源应符合MT/T408的规定。594 MTIT 757-1997 4.3.5 井下用传感器输出信号制用于井下的气体传感器输出信号制应符合MT443中4.2. 5的规定。4.3.6 环境适应能力4. 3. 6.1 井下用气体传感器在工作温
8、度范围内的误差,应符合4.2.3要求g使用电化学电池作为敏感元件的产品在每变化10C时引起的附加误差应符合4.3. 1的规定。4. 3. 6. 2 井下用气体传感器经非工作状态下的高温、低温贮存和运输环境温度试验后,应符合4.3. 1 的规定。4. 3.6. 3 用于井下的气体传感器经冲击试验后,应符合4.3.1的规定。4. 3. 6.4 用于井下的气体传感器经振动试验后,应符合4.3.1的规定。4. 3.6. 5 用于井下的气体传感器经非工作状态下的交变湿热试验后,应符合下列规定:a)带电回路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 !l, b)带电回路与外壳之间应承受频率为50日z、电压为500V
9、.1 min的耐压试验,c)应符合4.3. 1的规定。4.4 气体取样管路4.4. 1 抽取气样的聚乙烯塑料管内径应不小于8mm。4.4.2 对井下监测型系统可达到的最大取样距离应不小于2.0km。4.4.3 取样管之间的联接应做到阻力小、密封好。4.4.4 在井下取样点空气入口处和在传感器或分析器气样入口处应设有粉尘过滤器.4.4.5 在取样控制装置入口处应设有火焰消焰器。4.4.6 在井下取样的管路中应能及时有效地排除管路中的冷凝水,宜在管路中设贮水器。4. 5 取样控制襄置4. 5. 1 多点集中监测中使用的自动巡回采样装置每路运行最短时间为2mn,最长时间20mino 4.5.2 控制
10、装置中的抽气泵应能保证长时连续工作。并应设备用抽气泵。4. 5. 3 控制装置中的取样泵应能保证长时连续工作.并应设备用取样泵.4. 5.4 正常取祥时的负压应不大于0.04MPao 4. 5. 5 用于井下的取样控制装置的供电电压为AC660.380.127 V,经电压波动试验后,应符合4. 5. 1 4. 5. 4规定。4. 5. 6 用于井下的取样控制装置在工作状态下高温、低温环境温度试验时,应符合4.5. 1 4. 5. 4规定。4. 5. 7 用于井下的取样控制装置经非工作状态下的高温、低温贮存运输环境温度试验后,应符合4. 5. 14. 5.4规定。4.5.8 用于井下的取样控制装
11、置经冲击试验后,应符合4.5.14. 5.4规定-4.5.9 用于井下的取样控制装置经振动试验后,应符合4.5.14. 5. 4规定.4.5.10 用于井下的取样控制装置经非工作状态下交变湿热试验后,应符合下列规定.a)电气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0M!l, b)能承受频率为50Hz、电压为2500V.1 min的耐压试验gc)应符合4.5.14. 5.4规定。4.6 井下监测分站与信号传输援童4.6.1 主要功能4.6.1.1 分站按照系统中心站送来的测点配置表,自动循环采集各传感器的信息。4.6.1. 2 分站能自动控制取祥电控箱中各路取样泵电磁阔的转换与抽气泵的转换。4.6.1.3 分站的每个
12、输入端可以输入开关量或模拟量。4.6.2 分站容量595 MT/T 757 1997 输入8路开关量或模拟量,控制输出16路本安输出,容量为DC5V,50mA.4, 6, 3 分站与中心站地面接口距离与参数分站与中心站向最大传输距离为10km,传输线分布参数为2一一分布电容,0,1F/km,一一分布电感,0.5mH/km. 4.6.4 分站与传感器问距离分站与传感器间最大距离为10m。4.6.5 分均与井下束管取样控制籍之间距离分站与井下束管取样控制箱之间最大距离为5m. 4.6.6 分站采集精度分站对模拟量采集精度为量程的1%。4.6.7 传输方式和速率分站与中心站间双工传输信息采用时分$l
13、J基带传输方式,传输速率应符合MT443中的规定。4.6.8 分站在工作状态下高温、低温环境温度试验时,应符合6.1的规定。4.6.9 分站经非工作状态下的高温、低温贮存运输环境温度试验后,应符合4.6. 1的规定64. 6. 10 分站经冲击试验后,应符合4.6. 1的规定.4,6.11 分站经振动试验后,应符合4.6. 1的规定。4.6.12 分站经非工作状态下交变湿热试验后,应符合下列规定.a)电气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0M.n, b)能承受频率为50Hz,电压为2500V的耐压试验,心应符合4.6.1的规定。4.7、刻画中心站4. 7. 1 中心站应具备数据发送、接收的功能。4.7.2 中
14、心站应具备数码检验、信道检测、误码重发及初始化分站等功能。4.7.3 中心站应具备误码率统计功能。4.7.4 中心站应具备模拟量的分平均值、小时平均值、日、月值计算功能。4. 7. 5 中心站应具备数据贮存功能=a)实时数据按每分钟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贮存1h , b)历史数据按小时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贮存时间应不少于30d. 4.7.6 中心站应具备以下显示功能ga)分站检索显示,各分站的测试时间、通道、地点、传感器测定参数和测定值等全部信息gb)传感器分类信息显示,c)图形显示z按时间间隔表明安全性的柱状图,将日趋势曲线、月趋势曲线以最大值或最小值表示$在表明传感器与分站位置、参数数据
15、等信息的巷道布置示意图上显示报警信息及报警期间最大值和平均值。4.7.7 中心站应具备监测数据报表的打印功能和趋势图和柱状图屏幕拷贝的打印功能。4.7.8 地面中心站通信接口发射信号发射端接有安全栅,发射到井下分站的驱动电平应不超过15V。5 试验方法5. 1 4. 2. 3、4.2.4、4.2. 6、4.2.7,4.2.8、4.2.9采用感官与操作检查法。5.2 4.2.5按GB4208中5和5的规定进行。5. 3 基本误差测定:596 MT /T 7571997 5.3.1 甲烧浓度基本误差测定:a)井下使用的甲烧传感器,对04%CH.量程,按MT444中5.2规定的方法进行$对0100%
16、Cl七量程,按MT445195中4.3规定的方法进行。b)井上使用的红外线甲烧分析仪器按ZBY 324中4.2规定的方法进行。5.3.2 -氧化碳浓度基本误差测定:a)井下使用的一氧化碳传感器应按MT446中的5.2规定的方法进行。b)井上使用的红外线一氧化碳分析器按ZBY 324中4.2规定的方法进行。5.3.3 二氧化碳浓度基本误差测定za)井下使用的二氧化碳传感器先通电12h后,用浓度为0.5%、1.5%、2.5%、4.5%的标准气样,以200300 mL/min流量通气3mnt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通入传感器,每种气样通入3次,记录指示和输出电流,取3次算术平均值,并分别计算指示健、输出
17、信号值饲标准气样的差值,取绝对值大者为基本误差。每次通气测试结束后,用清洁空气清洗,待零点稳定后进行下一次试验。环境条件应符合MT210中4.1的规定。b)井上使用的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器按ZBY 324中4.2规定的方法进行。5.3.4 氧气浓度基本误差测定:井下使用的氧气传感器按MT447中4.2和4.3规定的方法进行。5.3.5 乙烯浓度基本误差测定z井下使用的乙烯传感器用浓度为5X10-、10X10-6、15XI0-的标准气样。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按5.4.3a)规定的方法进行。环境条件应符合MT210中4.1的规定。5.4 稳定性试验5.4. 1 甲烧浓度的测定稳定性a)井下使用的甲
18、烧传感器,对04%CH量程,按MT444中5.3规定的方法进行1M0100% CH.量程,按MT445中4.5规定的方法进行。b)井上使用的红外线甲统分析器按ZBY 324中5.10规定的方法进行。5.4. 2 .-氧化碳浓度的测定稳定性a)井下使用的一氧化碳传感器按MT446中5.3规定的方法进行。b)井上使用的红外线一氧化碳分析器按ZBY 324中5.10规定的方法进行。5.4.3 二氧化碳浓度的测定稳定性a)井下使用的二氧化碳传感器的零点漂移与量程漂移的试验和计算方法按5.5. 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用标准气样为2%C02o环境条件应符合MT210中4.1规定。b)井上使用的红外线二
19、氧化碳分析器按ZBY 324中5.10规定的方法进行。5.4.4 氧气浓度的测定稳定性a)井下使用的氧气传感器按MT447中4.5规定的方法进行,b)井上使用的热磁式氧分析器按GB/势11166中4.6规定的方法进行。5.4. 5 乙烯浓度的测定稳定性井下使用的乙烯传感器的零点漂移与量程漂移的试验和计算方法按5.5.2的规定进行,试验用标准气样为8X10-C,H.o环境条件应符合MT210中4.1的规定.5.5 响应时间测定g对井下使用的气体传感器,先通电2h待稳定后调校好,通入零点气体待稳定后立即通入浓度为量程80%以上的气样,记录传感器指示值达到IJ90%稳定值所需时间。重复测量3次,取其
20、算术平均值。5.6 温度试验:5.6.1 对井下使用的甲烧传感器按MT443中5.8规定的方法进行。5. 6. 2 对井下使用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和乙烯传感器按MT446中5.4规定的方法进行。597 MT/T 757-1997 5. 7 非工作状态下高温、低温贮存和运输环境温度试验z5. 7. 1 低温贮存试验按GB/T2423.1中试戳Ab方法进行回在温度为40土3C(电化学式气体传感器为一10土3C)条件下,持续16h,传感器非包装,不通电,不进行中间检测。试验后,在室温中恢复4h , 5.7.2 高温贮存试验按GB/T2423.2中试验Bb方法进行。在温度为60+2C(电化学式气
21、体传感器为45士2C)条件下,恃续16h。传感器非包装,不通电,不进行中间检测。试验后,在室温中恢复4ho 5.8 冲击试验z按GB/T2423.5方法进行。严酷等级s峰值加速度为500m/s.脉冲持续时间为11士1ms ,3个轴线每个方向连续冲击3次(共18次h不包装,不通电,不进行中|同检测。5.9 振动试验:按GB/T2423.10方法进行。严酷等级:扫频频率范围为10150Hz.加速度幅值为50m/s2.扫频循环次数为5次.5.10 交变湿热试验2按GB/T2423.4方法进行。最高温度为40士2C.持续时间12d。试验后恢复2h。5.11 其他试验za)4.3.4、4.3. 5、4.
22、4. 1、4.4. 2、4.5. 1、4.5. 4、4.5. 5、4.6. 2、4.6. 5、4.6. 64. 6. 8采用实际操作与测试相结合的方法;b) 4. 4. 34. 4. 6采用感官检查方法pc)4.5.2、4.5. 3、4.6. 1、4.7. 14. 7. 8是在成套联机通电的条件下采用实际操作与感官检查相结合的方法。5.12 4.6.3分布参数的计算方法应按MT382附录A电缆仿真电路的要求进行。6 检验规则6. 1 鉴定检验6. 1. 1 检验实施由国家指定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及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进行。6.1.2检验项目按表2规定的项目进行。表2检验项目项目序号检验项目鉴定检验
23、出厂检验型式检验1 4. 2. 1、4.2. 2 o A 2 4. 2. 3、4.2. 4 。() 3 4. 2. 5 。A 4 4. 2. 64. 2. 9 。5 4. 3. 1 。门6 4. 3. 2 。、飞j 7 4. 3. 34. 3. 5 。、飞一( ) 8 4. 3. 6 。t_) 9 4. 4.14. 4. 6 。f、一一、J 飞Jfi9机MT/T 757一1997表2(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鉴定检验出厂俭验型式检验10 4. 5.14. 5. 5 U 飞,J、-、II 4. 5. 64. 5. 10 。( ; 12 4.6.14.6.B o f J 。13 4. 6. 94. 6.
24、 12 o 飞j14 4. 7.14. 7. 9 。(飞注l 。表示必须进行检验的项目。2 D.表示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确定的项目。3 表示不进行检验的项目。L 6.1.3 抽样方法按GB/T10111的规定,从出厂合格的产品中抽取,抽样数量应不少于2套,抽样基数不少于3套。6. 1.4 检验规则a)表2中出厂合格检验的项目,每套均需进行gb)4.2.1、4.2.2应按GB3836.1、GB3836.2、GB3836.3和GB3836.4及其他有关规定;c)表中的其他项目,在出厂检验项目合格的产品中抽取1套进行。6. 1. 5 判定规则a) 4. 2. 1、4.2. 3的检验结果,按GB3836.
25、1、GB3836.2、GB3836. 3和GB3836.4及其他有关规定:b)其他项目的检验结果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c)鉴定检验中只要有一项不合格,贝判定该检验不合格。6.2 出广检验6.2.1 检验实施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进行。6.2.2 检验项目按表2规定项目进行。6.2.3 检验规则出厂检验中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必须查明原因,消除弊病,对产品进行修改,并重新进行检验。6.3型式俭验6. 3. 1 检验周期在F列情况下进行型式检验ga)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b)正式生产的产品每5年1次zc)停产2年以上再次恢复生产时3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
26、验有较大差异时se)产品转厂时g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检验要求时。6. 3. 2 检验实施由国家指定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6.3.3 检验项目5951 MT/T 757-1997 按表2的规定的项目进行。6. 3. 4 检验规则6. 3. 4.1 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12套进行试验。6. 3. 4.2 试验中若有某项不合格,则应取加倍数量对该项目进行复试,若仍有一台不合格,则型式检验不合格,必须对产品或个别零部件停止生产,在消除缺陷并检验合格后才能继续生产。7 标志、包攀7.1 标志7. 1. 1 传感器标志应符合MT443中的有关要求。7. 1. 2 在井下用取样控制装置、井下分站的
27、外壳明显处应设有Ex和MA标志。7. 1. 3 在井下用取样控制装置、井下分站的名牌上应有下列内容s产品型号、名称g防爆标志,应符合GB3836. 1中30规定,防爆检验合格证编号,煤矿安全仪表检验合格证编号可用MY代表), 煤矿安全标志编号g计量器具许可证编号,一-关联设备型号,一-主要测量参数和电气参数。7. 1. 4 包装箱上的标志应符合:一一发货标志应符合GB/T6388的规定g一作业标志应符合GB191的规定。7.2 包辈在7.2.1 包装应采用复合防护包装类型,具有防雨、防潮能力.7.2.2 包装箱内应有下列文件z一一产品合格证;一一产品使用说明书(应包括电气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图), 一一装箱单。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