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 T 2937-2008 制鞋机械.框架式胶粘压合机.pdf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215448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B T 2937-2008 制鞋机械.框架式胶粘压合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QB T 2937-2008 制鞋机械.框架式胶粘压合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QB T 2937-2008 制鞋机械.框架式胶粘压合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QB T 2937-2008 制鞋机械.框架式胶粘压合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QB T 2937-2008 制鞋机械.框架式胶粘压合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1080分类号:Y 99备案号:233952008 q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 29372008代替QBT 17621993制鞋机械框架式胶粘压合机Footwear machine-Frame cement attaching machine2008-02-01发布 2008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月U 吾本标准是对QBT 17621993胶粘压合机的修订。本标准与OBT 17621993相比,主要差异如下:标准名称改为制鞋机械框架式胶粘压合机;对原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按修订后的新版予以调整;整机工作噪声的检验改用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对产品分类作

2、具体表述;在技术内容中,对产品不同功能和工作程序及其结构和性能参数作了补充。QBT 29372008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毛皮制革机械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由温州宏业精机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岳恩、郑海益、马分明、林宣扬、贾希i)t。本标准自实施之Et起,代替原轻工业部发布的轻工行业标准QBT 1762-1993胶粘压合机。制鞋机械框架式胶粘压合机QBrr 2937200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鞋机械框架式胶粘压合机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制鞋机械框架式胶粘压合机(以下简称“压

3、合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958-2004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GBT 3766-2001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 52261-2002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7932-2003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142531993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GBT 167691997金属切削机床噪

4、声声压级测量方法QBT 15251992 制鞋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QBT 158811992轻工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QBT 158821992轻工机械切削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QBT 158831992轻工机械装配通用技术条件QBT 158841993轻工机械涂漆通用技术条件QBT 158851996轻工机械包装通用技术条件3分类3 1结构型式本产品采用框架式焊接结构机身,由垫箱升降机构、楦压紧机构和气动、液动或气液联动系统及电气控制装置组成,借助垫箱的气囊或橡胶模块,对鞋帮和大底加压、前后束紧或两侧周边施力而实现鞋的压合工艺。3 2产品分类3 21按施力传动方式分:气动、液动和气液联动。3 2

5、2按压合工艺方法不同分:气垫式压合(种号D)、软垫式压合(种号R)、墙式压合(种号Q)、自调式压合(种号z)。3 2 3按控制方式分:常规继电器控制(代号C)、PLC系统微机程序控制(代号w)。324各类型压合机的传动方式、压合工艺方法、控制方式集列于表I。QBcr 29372008表1类别 种号 传动方式 压合工艺方法 楦压紧器型式 控制方式气垫式 D 气动 垫箱气动升降、气囊充气施压 静压浮动平衡式垫箱液动升降、多片橡胶模块液动施软垫式 R 液动 静压浮动平衡式压C垫箱液动升降施压、前后液压束紧垫 静压浮动平衡式墙式 Q 气液联动 箱气囊周边施压 摆臂结构垫箱液动升降、平垫式橡胶模块施压、

6、 静压浮动平衡式ZA前后液压束紧、周边橡胶模块液动施压 摆臂结构自调式 Z 液动 W垫箱液动升降、多片式橡胶模块施压、 静压浮动平衡式ZB前后液动束紧、周边橡胶模块液动施压 摆臂结构3 3产品型号按QBT 15251992的规定,产品型号编写规则如下代号 基本型号 辅助型号34基本参数基本参数见表2。表2计序号:A、B、C位数:2一两工位,单工位不标志制方式:c一常规;W-程控号:卜气垫式;R_软垫式:o一墙式:z一自调式号:YH(压合)机代号系统工作压力MPa 楦压紧器可调范围mm种号 垫箱最大升降行程nun 油泵气动 液动 压柱 压脚D 0406 150 80250 90R 2 54 15

7、0 80250 90 单变量泵Q 040 6 2 54 150 80250 90 单变量泵Z 35 150 80250 90 双联变量泵4技术要求4 1基本要求4 1 1 压合机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自q周样和技术文件制造。0wr 29372008412外协件应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方能入库,外购件应具备合格证,计量仪器和仪表应有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标志和合格证书。4 1 3切削加工件和焊接件应分别符合QBT158821992和QBfrl58811992的有关规定。4 14压合机使用环境条件应符合GB 5226 1-2002中443445的规定。42装配质量要求4 2 1 所有加工件

8、应经质量部门检验合格方能装配。4 22整机装配质量应符合QBT 158831992的有关规定。4 2 3垫箱装配应保持二工位垫箱其前后端中心连线平行,垫箱边缘与框架相邻对应点间隔均称。4 24楦压紧器装配调节处直立位置时,应使其前后压脚中心与垫箱前后中心连线重合。42 5楦压紧器直立时,其前后压柱可调距离调节自如,锁紧可靠;前后压脚的螺纹连接可作高低调节,其可调范围应分别符合表2中的规定。4 26楦压紧器前后立柱连通油管接头密封可靠,两油腔充油适量,既保持排气孔畅通,又能使静压平衡浮动调节量适均。427压底橡胶平垫、插片式压底橡胶模块、前后束紧器橡胶模块、后踵定位模块及周边压紧橡胶模块,与鞋对

9、应压持接触部位的外形,应同鞋底跷度、鞋楦形状相吻合。42 8液压气动系统的管路连接及元件安装密封可靠,不应有泄漏现象。机外软管排列整齐有序,应符合GBT 3766-2001和GBT 7932-2003的有关规定。43主关件技术要求垫箱升降的气动或液动执行机构中零件(活塞杆和缸体)为主关件,其主要质量指标见表3。表3外径d 内径n 主要部位 热处理硬度名称 同轴度尺寸 表面粗糙 尺寸 表面粗糙精度 度R。lam 精度 度R。rtm ,级 调质硬度 淬火硬度 表面处理镀硬铬气 活塞杆 f9 0 8 8 HB229285 HV436599 卢0 05mm动缸体 H9 04 HB229285子活塞杆

10、f8 04 8 HB229285 HV436599液动母活塞 f8 04 H9 l 6 7 HB229285缸体 H9 0 4 8 HB24128544整机性能要求4 4 1 整机工作时,各执行机构运动部件运行应平稳,无磕碰卡阻现象,无异常振动和噪声,整机工作噪声声压级不大于85dB(A)。44 2液压系统油液工作温度最高不超过60。4 43压合机气动、液动系统的工作压力应符合表2的规定。4 44 D型气垫式压合机设有锁紧气缸传动齿条式锁紧机构,以保证垫箱承压时工作稳定。44 5 R、Q、z型压合机垫箱具有快速上升一次压合和二次增压功能。4 48压合机应具有垫箱一次压合、二次增压、前后束紧、周

11、边压合的时间设定功能,可根据不同鞋材和压合工艺要求,在2s10s范围内选择设定。4 4 7压合机各种施压执行机构,具有各自工作压力设定功能,可根据压合工艺要求,在系统工作压力范围(见表2)内选择设定。44 8 Q、z型压合机的楦压紧器,有直立或自动仰角偏摆位置的选择功能,其摆臂仰角为20。士2 o。QBrr 29372008449 R型压合机,根据鞋底不同跷度,其垫箱承托面的前模座有仰角调节机构,后跟掌面托板有高低调节机构:后跟托架、托垫设有与后跟托架油缸工作联动或脱开机构。4 410 ZA型压合机,其垫箱压底平垫橡胶模块前掌部位设有仰角调整机构。ZB型压合机其垫箱9个压底油缸和橡胶模块,可根

12、据楦型和鞋码大小,通过油路调节和控制,选择启用。44t 1 Z型压合机前后束紧油缸可根据鞋码尺寸,通过油路流量调节和行程调节作选择使用,并达到同步要求:两侧各装有斜侧边压合工作油缸,可根据楦型和鞋码大小,通过油路流量调节和行程调节,可选择启用,并达到同步要求。45电气控制系统要求45 1电气安全要求4511压合机电气系统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GB 52261-2002中823的规定,并有e(接地)标志。 4 512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接地电路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IMfl,并符合GB 52261-2002中193的规定。45 1 3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接地电路间的耐压试验应大于1000V,并符合G

13、B 52261-2002中194的规定。4514电气布线整齐,接头牢靠,各接线端子应有编码标志。45 2电气控制要求4。521 电气控制灵敏可靠,压合机各压合动作工作程序准确。4 52 2压合机两工位各设一急停开关,在工作进行过程中,只要按下某一急停开关,则相应工位即行停止T作并回复到起始工作状态。46整机外观质量要求46 1 整机外观不应有图样规定外的凸起、凹下或槌疤等缺陷。4 62整机外露件和外露结合面的边缘应整齐,不应有明显错位,应符合GBT 142531993中表3的规定。463电镀件、发蓝(黑)件表面保护层不应有斑痕、锈蚀、起壳、脱落等现象。非加工表面油漆涂层应符合QBT 15884

14、1993中311、314、315和3110的规定。5试验方法5 1装配质量检验51 1 两垫箱前后中心点水平连线平行性检验找正垫箱前后端中心点,用钢直尺测量两垫箱对应点距离;并以目测法观察两垫箱与框架边缘间隙的均称性,应符合423的要求。5 12楦压紧器直立时,对前后压脚中心点与两对应垫箱中心水平连线重合性检验垫箱上升并压持楦压紧器,用目测方法检查,应符合424的要求。51 3楦压紧器可调范围的检查将前后压柱沿其导轨分别移动至最大和最小间距并锁紧,用钢直尺测量其尺寸范围,并将压脚沿其螺纹调节,量得调节范围,应符合425要求。514通过试运行,用目测方法对以下装配质量进行检查。a)前后压柱充油量

15、和密封性应符合426的要求:b)各压紧橡胶模块与鞋型跷度、楦型吻合性应符合427的要求:c)气动、液压系统油路及元件装配质量应符合428的要求。52主关件质量的检测4QBcr 29372008f1)选择相应的内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对表3所列相应项进行检测;b)用粗糙度检测仪或相应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对表3有关项进行检测或比较;c)按GBT 1958-2004附录A610同轴度误差检测表A11中有关方法检测;d)按热处理检测报告或试样检测。应符合43中表3相关项目的要求。5 3整机性能要求的检查和检测53-1 整机运行时的平稳性和工作噪声的检测以鞋楦模拟实物试车,以手感目测检查运行质量:并按GB

16、T 167691997规定方法检测,应符合441的要求。532液压油工作温度的检测空载运行2h,在油箱进油口处用测温计测量,应符合442的要求。533各种机型压合机所持有功能检查可对各压合机的控制按钮按作业指导书调节、设定、试车操作进行检查,以目测方法观察,应分别符合4434411的要求。54电气控制要求的检测和检查54 1 电气安全要求的检测和检查54 11 电气系统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按GB 52261-2002中192的方法检验,应符合4511的要求。5 4 1 2电气系统绝缘电阻按GB 52261-2002中193的方法检验,应符合4512的要求。5 4 1 3电气系统耐压试验按GB

17、52261-2002中194的方法检验,应符合4513的要求。5 41 4电气系统布线质量用目测方法检查,应符合4514的要求。5 42电气控制要求的检验5 42 1 压合机电气控制可靠性及其压合工作程序自动控制的检验按照压合机的作业指导书内容,将主令动作按钮定位,有关参数的设定和工作机构的调节,空载试车运行,采用目测方法,观察其控制的灵敏性和完成各种工作程序的准确性,应符合4521和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要求。54 22各工位急停开关功能的检查启动压合机,在其工作循环过程中按下急停开关,采用目测方法,观察其控制效果,应符合4522的要求。5 5整机外观质量要求的检验5 51整机外观的损伤和缺陷采用

18、目测方法检查,应符合461的要求。5 52外露件和外露结合面错位的检验,按GBT 142531993中表3的规定用钢直尺测量,应符合46 2的要求。5 53电镀件,发蓝(黑)件用目测法检查,应符合463的要求。5 5 4涂漆表面的质量用目测方法检查,应符合464的要求。6检验规则61出厂检验611 每台压合机出厂前应进行出厂检验,经制造企业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能出厂。6 1 2出厂检验项目为423428、443-4411、451、452、46要求的内容。62型式检验62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QBT 29372008a)产品定型鉴定时;b)正式生产后,若结构、材料

19、、工艺有较大改进,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连续生产超过两年时;d)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e)产品质量监管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6 2 2型式检验项目,应包括第4章技术要求的全部内容。623型式检验的样机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批中随机抽取一台。6 3判定规则6 3 1 出厂检验中有某项不合格时,应消除造成该项目不合格的因素,并经复检合格,则判为合格。6 3 2型式检验如电气安全指标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批次的型式检验不合格。其他项目不合格,可以通过调整复检,或加倍抽样进行复检,如复检仍不合格,则判定该批次的型式检验不合格。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 1标志每台产品应在其明显位置固

20、定永久性产品铭牌,应包括以下内容:a)制造企业名称:b)产品名称及型号规格;c)产品制造编号或出厂日期;d)产品主要参数。7 2包装7 2 1压合机产品采用箱装,应符合QBT 158831996有关规定。7 2 2产品包装箱内应附有随机技术文件,包括产品说明书、装箱单、产品合格证。7 2 3合格证应有下列内容:a)制造企业名称;b)产品名称及型号规格;c)产品采用标准编号;d)产品出厂编号和出厂日期:e)合格证应注有“本产品根据采用标准按出厂检验项目检验合格,准予出厂”;f)检验员和审核人签名或盖章。7 3运输产品运输应防止倒置、摔撞和剧烈震动,防雨淋。74贮存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无腐蚀性气体的库房内。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QB轻工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