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 T 1770-2010 塑料 聚乙烯水分含量的测定.pdf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215792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0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H T 1770-2010 塑料 聚乙烯水分含量的测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SH T 1770-2010 塑料 聚乙烯水分含量的测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SH T 1770-2010 塑料 聚乙烯水分含量的测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SH T 1770-2010 塑料 聚乙烯水分含量的测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SH T 1770-2010 塑料 聚乙烯水分含量的测定.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83.080.20 G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SH/T 17702010塑料 聚乙烯水分含量的测定 Plastics-Determination of water content for Polyethylene (ISO 15512:2008 方法B,MOD) 2010-11-22发布 2011-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SH/T 17702010 I 前 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15512:2008塑料水分含量的测定中方法B。 本标准与ISO 15512:2008中方法B的差异如下: 增加警告描述。(标准名称后) 根据加热方式不同,将加热

2、单元分为瓶式加热法(方法A)和管式加热法(方法B)。(4.2) 将图1由管式加热示意图改为瓶式加热示意图。(4.2) 将加热炉的最大加热温度由300改为至少250。(4.2) 增加了气体流量计、瓶式加热用样品瓶和分析天平等仪器。(4.3、4.5和4.6) 未具体规定气体流量计的流速,提出用于材料的同类比较时,每次试验应固定载气流量的要求。(6.2) 给出聚乙烯水含量测定的推荐试验温度为180。(6.2) 设备检查中增加可使用其他合适标准样品的注。(6.3) 测定步骤细分瓶式加热法和管式加热法的描述。(6.4.1和6.4.2) 增加试样量的脚注,为在实验室间比较数据,优先推荐样品量为1g。(6.

3、4.3 表1) 测定结果由精确至0.01改为精确至0.001。(第七章) 给出了精密度的具体描述。(第八章)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化塑料树脂产品分会(SAC/TC15/SC1)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树脂应用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晓丽、许越峥、石迎秋、祁桂义、吴彦瑾、王文红。 SH/T 17702010 II 引 言 水分含量测定的实验室间再现性通常很差,主要原因在于样品包装、样品处理、仪

4、器及其设置的差异。为了在两个实验室比较数据,特别要注意样品包装和处理。例如:样品应装在具盖玻璃瓶或隔水密封袋内,样品处理应在干燥氮气或干燥空气中进行。 与受试材料、所用试验设备、实际环境相比,应优先考虑试验温度。如果温度太低,测试材料中的水分蒸发不完全;而温度太高,由于降解反应,又会产生水分。 本标准中,为了选择合适的试验温度,以提高实验室间再现性,给出了优选加热温度的方法。 SH/T 17702010 1 塑料 聚乙烯水分含量的测定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5、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卡尔费休库仑法测定聚乙烯(PE)中水分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测定的水分含量与按照ISO 621测定的吸水性(动态和平衡态)不同。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聚乙烯颗粒中的水分含量,也适用于聚乙烯制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的水分含量水平可达0.01或更低。 注:水分含量是材料加工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低于相关材料标准中的规定。 2 原理和反应式 样品称量后放置在加热炉内,试样中的水分在高温下蒸发,用惰性载气(通常是干燥氮气)将水蒸气送至滴定池内,以卡尔费休库仑法滴定水分。 二氧化硫和试样中的水将碘还原,生成三氧化硫和氢碘酸,传统卡尔费休试剂中含有碘,而库仑技术是从碘化物电解产生

6、的碘。根据法拉第原理,产生碘的物质的量与消耗的电量成正比,即1mg水消耗10.71C 电量,从而通过消耗的总电量计算出水分含量。反应式如下: I2 + SO2 + H2O 2HI + SO3 2I- 2e- I2 3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相应纯度的水。 3.1 阳极溶液 含有碘离子(为在反应混合物中产生碘),与仪器说明书一致(用于有隔膜滴定池)。 3.2 阴极溶液 甲醇(或其他合适的有机溶剂)中含有合适的盐,与仪器说明书一致(用于有隔膜滴定池)。 3.3 通用试剂 含有碘离子(为在反应混合物中产生碘),与仪器说明书一致(用于无隔膜滴定池)。 3.4 中和

7、溶液 含有约4 mg/mL水的碳酸丙烯酯、乙二醇甲醚(2-甲氧基乙醇)或甲基纤维素的溶液。 注:一般试验中很少用到。 3.5 分子筛 3A,用作载气的干燥剂。 3.6 硅胶 颗粒状,直径约2mm,用作载气的初级干燥。 3.7 真空硅脂 水分含量很低或不含水并且具有低的吸水性,用于磨砂玻璃连接处的润滑,以确保系统的密封性。 3.8 氮气(N2) 水分含量小于5mg/kg。 SH/T 17702010 2 4 仪器 4.1 卡尔费休库仑滴定仪 包括控制单元和滴定池,见图1。滴定池由有隔膜或无隔膜电解池、双针铂电极和磁力搅拌器组成。滴定仪电解产生的碘与滴定池中的水分发生化学计量反应,将产生碘所消耗的

8、电量转化为水分的量,并直接以数字读出。 许多应用中无隔膜电解池准确度已经足够,如果需要达到更高的准确度,推荐使用有隔膜电解池。 4.2 水蒸发器 包括能至少加热至250的加热单元、温度控制单元、气体流量计和装有干燥剂的气体干燥管,见图1。 根据加热方式不同,加热单元分为: 瓶式加热法(方法A),包括加热炉和样品瓶,见图1; 管式加热法(方法B),包括加热炉和加热管,加热管类型见图2。 4.3 气体流量计 流量控制满足试验要求。 4.4 微量注射器 容量10L。 4.5 样品瓶或样品舟 瓶式加热法,可以使用玻璃瓶为样品瓶,样品瓶足以盛装样品并能放入加热炉中。 管式加热法,可以使用由铝箔制成任意形

9、状的样品舟,样品舟足以盛装样品并能放入加热管中。 4.6 分析天平 最小分度值1mg。 1卡尔费休库仑滴定仪; 6水蒸发器; 10气体流量计; 2废气; 7样品瓶; 11温度控制单元; 3滴定池; 8加热炉; 12氮气。 4滴定控制单元; 9气体干燥管(填充干燥剂); 5电源; 图1 卡尔费休库仑法测定PE中水分含量示意图(瓶式加热法) SH/T 17702010 3 a)推杆型 b)磁铁型 1样品舟; 3样品舟入口; 2样品入口; 4磁铁。 图2 加热管(管式加热法) 5 样品制备 样品可以是颗粒料、粉料、型材或模塑件等。 型材或模塑件应切割至尺寸小于4mm4mm3mm。 选取不多于10g的

10、典型样品,由于样品量很少,注意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为保证试验准确度,特别要注意样品包装,例如:样品可装在具盖玻璃瓶或隔水密封袋内。 6 步骤 6.1 注意事项 由于被测水分含量很低,样品在样品舟、空气或转移设备中的任何时间都应最大限度的注意避免被污染。吸湿的树脂样品应不受大气影响。 为保证试验准确度,特别要注意样品处理。例如:样品处理应在干燥氮气或干燥空气中进行。 6.2 仪器准备 按照仪器说明书安装卡尔费休库仑滴定仪(4.1)和水蒸发器(4.2),将干燥剂(3.5、3.6)填入气体干燥管(4.2)。 在使用有隔膜电解池时,将大约200mL(按容器大小调整)阳极溶液(3.1)倒入阳极电解池,

11、将10mL阴极溶液(3.2)倒入阴极电解池中。阴极液面应低于阳极液面,以防止阴极溶液的污染物倒流。 在使用无隔膜电解池时,将大约200mL(按容器大小调整)通用试剂(3.3)倒入电解池中。 打开电源,启动测试方法。如果显示的电压值远低于终点设定值,表明阳极溶液中碘过高,加入50L200L中和溶液(3.4)。 注:不同厂家的终点设定值略有差异,通常电压值远低于该设定值时,仪器会自动提示过滴定。 SH/T 17702010 4 连接水蒸发器和滴定池间的连接管路,同时打开滴定池的搅拌器,调节气体流量计(4.3),使导气管在滴定池里的气泡一个一个地冒出,且气泡分散上升而不连成串。用于材料的同类比较时,

12、每次试验应固定载气流量。将加热炉升至规定试验温度,以驱除水蒸发器(4.2)中的残留水分。 试验温度应参考材料标准,推荐180。因为试验温度依赖于所用仪器和实际的环境,推荐按照附录A规定的方法优选试验温度。如果在材料标准中没有规定试验温度或没有材料标准,也推荐使用附录A的方法优选试验温度。 抬起滴定池并轻轻摇动,以去除瓶壁上的残留水。在滴定模式下搅拌溶液几分钟,干燥并稳定内部环境。 重新连接蒸发器和滴定池间的连接管,确保载气在整个滴定过程中流通。此时仪器准备完毕。 6.3 设备检查 6.3.1 为检查卡尔费休库仑滴定仪状态是否正常,需用已知量的水进行测量。使用10L微量注射器(5.3)向滴定池中

13、仔细注入5L水,测量结果应在5000g250g之内。 注:也可使用其他合适的水标准样品。 6.3.2 为检查整个系统状态是否正常,在150用50mg二水合酒石酸钠(Na2C4H4O62H2O) 进行测量,结果应在15.6%0.5%之内。 注:为检查整个系统状态是否正常,也可使用一水合柠檬酸钾(K3C6H5O7H2O)标准样品或其他标准样品,使用方法参见所购标准样品证书。 6.4 测定 6.4.1 瓶式加热法(方法A) 根据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样品瓶前处理准备。测试前,先取空的样品瓶(4.5),分别用铝箔封口并加盖,放置于仪器的漂移和空白测定位置。然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直接用样品瓶(4.5)快

14、速称量样品,并用铝箔封口并加盖,放置于仪器的样品测定位置。 启动样品测量程序,开始测定。视仪器情况,确定空白值测量次数。 6.4.2 管式加热法(方法B) 将样品舟(4.5)放置在加热管内,推至加热炉加热区内干燥,同时也将样品舟入口处的残留水分清除。待仪器背景漂移稳定后,将样品舟移至样品入口处,使其冷却。 直接用样品舟(需将其从加热管中移出)称量样品(见4.4)或用铝箔(见下段)称量样品。 如果样品舟是由玻璃或其他使用后不可丢弃的材料制成,可以使用铝箔包住试样,以防止样品熔融粘住样品舟。该方式也可为防止将样品移入样品舟过程中洒落样品。 如果直接用样品舟称量样品,应尽快将样品舟放回加热管中。如果

15、使用铝箔称量样品,无论是从样品入口还是样品舟入口放入,都应尽快包裹样品和放入样品舟。 启动样品测量程序,将装好样品的样品舟推入加热炉的加热区内开始测定。如需进行空白试验,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使用空样品舟或空铝箔进行空白值的测量。视仪器情况,确定空白值测量次数。 6.4.3 试样量 所需试样量见表1,准确称量至1mg。 表1 试样量 水分含量,w 试样质量,m g w1 0.1m0.2 0.5w1 0.2m0.4 0.1w0.5 0.4m1 w 0.1 m1a a 为在实验室间比较数据,优先推荐样品量为1g。 SH/T 17702010 5 7 结果表示 试样水分含量w按公式(1)计算,以质量分

16、数表示。 410=试样水mmw(1) 式中: m水 试样中测得水的质量,单位为微克(g); m试样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以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0.001。 8 精密度 同一样品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员使用相同的设备,按相同的试验方法,在短时间内相互独立测定,在95%的置信水平下,两次平行测定所得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0.003%。 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注明采用本标准; b) 标识样品的详细内容; c) 所用方法A或B; d) 试验温度、试样量和氮气流量; e) 起始漂移值和空白值; f) 两次测量值和平均值; g) 仪器和所用仪器设置的细节

17、; h) 试验日期; i) 任何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 SH/T 17702010 6 附 录 A (资料附录) ISO 15512:2008塑料水分含量测定试验温度的优选方法 A.1 步骤 通过在几个温度下测定水分含量来优选材料的试验温度。不同温度点的间隔需要按照图A.1所绘曲线的方法来选择。从120C至220C的温度范围内,推荐的优选试验温度的最大温度间隔为20C。 辅助进行溶液黏度试验,可以确认是否有产生水的反应发生。 X 温度,C; Y 水分含量,; 温度偏低; 优选温度; 温度偏高。 图 A.1 优选试验温度 A.2 结果推断 在区,样品水分没有完全蒸发,随温度升高水分含量成比例增

18、加。 在区,所测水分含量几乎接近恒定水平,该区域下的温度范围可看作是实际试验环境下适宜的试验温度。通过水分含量测定前后的溶液黏度的测定来确定是否发生水反应。( ISO 3072,ISO 162838) 在区,所测水分含量呈现增高态势,水分含量偏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类似于高温热降解反应造成的。 SH/T 17702010 7 参考文献 1 ISO 62, 塑料吸水性测定 2 ISO 307, 塑料聚酰胺黏度测定 3 ISO 1628-1, 塑料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第1部分:通则 4 ISO 1628-2, 塑料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第2部分:聚氯乙烯树脂 5 ISO 1628-3, 塑料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第3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 6 ISO 1628-4, 塑料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第4部分:聚碳酸酯模塑和挤出材料 7 ISO 1628-5, 塑料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第5部分:热塑性均聚和共聚型聚酯(TP) 8 ISO 1628-6, 塑料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第6部分: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SH石油化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