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2664-2003 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通用规范.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217825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5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12664-2003 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通用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GB 12664-2003 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通用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GB 12664-2003 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通用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GB 12664-2003 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通用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GB 12664-2003 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通用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GB 12664-2003 前同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标准是GB12664一1990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本标准对原标准内容上做了不少补充和修改,主要变化有z标准名称改为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通用规范h术语和定义做了较大调整p性能要求做了较大调整,提高了试验的可操作性;电气安全要求做了调整和扩充;辐射防护性能要求做了较大调整和提高;一一增加了电磁兼容性要求g一增加了对技术说明和使用说明书中必须包含的内容的要求,特别是对辐射防护的内容做了具体的规定;一一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附录均做了调整和补充。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12664 1990 本标准的附录B是

2、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C和附录D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AC/TClOO)归口。本标准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谷峰、洪良瑞。本标准1990年12月首次发布,2003年6月第一次修订。GB 12664-2003 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通用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现场安全检查中的各类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

3、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91 2000,eqv ISO 780:1997) GB/T 2423. 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2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 1 2001,idt !EC 60068 2 1: 1990) GB/T 2423. 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也高温CGB/T2423. 2 2001,idt !EC 60068 2 2: 1974) GB/T 24

4、23. 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T 2423. 3 1993, eqv !EC 60068 2 3:1984) GB/T 2423. 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CGB/T2423. 5 1995 ,idt !EC 60068 2 27: 1987) GB/T 2423. 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e和导贝1J,振动(正弦)CGB/T 2423.10 1995,idt !EC 60068-2-6:1982) GB 4208 1993 外壳防护等级OP代码)( eqv !EC 60529: 1989)

5、GB 4793. 1 1995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dt!EC 61010 1:1990) GB/T 6593 1996 电子测量仪器质量检验规则GB/T 17626. 2 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Cidt!EC 61000 4 2, 1995) GB/T 17626. 3 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Cidt!EC 6100043:1995) GB/T 17626. 5 199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凶!EC61000 4 5:1995) 3 术语和定义3. 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6、本标准。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portable X-ray security inspection equipment 一种利用X射线进行现场安全检查的装置,其结构整体或分成单元一般可由工作人员直接携带。注在本标准中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简称设备g可以单独携带的设备的一部分简称单元;安装或依附在单元上的功能组件简称部件。GB 12664-2003 3. 2 工作位置operating position 按设备的使用要求正常操作设备时,工作人员相对于X射线辐射源的位置。4 技术要求4. 1 外观a) 表面平整,不应有凹陷、裂纹、划痕等明显的机械损伤或永久变形;b) 涂镀层光洁,不应有起泡、剥

7、落、腐蚀、污渍等缺陷gc) 常触及的部位不应有可能勾扯衣物或划伤皮肤的钉头、尖角、毛边或锐棱。4. 2 机械结构4. 2. 1 机箱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工作状态下应能放置平稳,无框动。4. 2. 2 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 1993的规定,不低于IP20的要求。4.2.3 提手携带单元的提手及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足够牢固,不应有断裂、变形或其他明显失效现象。4.2.4 脚轮脚轮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转动灵活性,与设备的连接应牢固可靠。4.2.5 连接电缆a) 电缆的收放、接插和分断应设计合理,便于徒手操作。b) 不同用途的插头之间应不能互换插接。c) 电缆根部与接插件的连接须足够牢固,

8、应有防止过度弯折和拽脱的措施,并至少应能承受50 N的拉力而不出现松脱现象。4.2.6 密封部件射线源箱体等处的密封部件应保持良好的性能,无渗漏现象。4. 3 运行控制4. 3. 1 辐射控制装置启动辐射和停止辐射时需要操作的控制装置必须置于X射线辐射野之外。利用距离防护的上述控制装置,其连接到射线源控制端的电缆长度不应短于3m。如果使用延时控制装置实现距离防护,延迟时间不应小于)QS0 4. 3. 2 控制装置的操作a) 开关、按钮和各种装置应操作灵活,手感明确,功能可靠;b) 如果配有无线遥控器,则控制距离至少应达到10m; c) 直流供电设备的电源应由钥匙开关控制,以防止非工作状态时误通

9、电。4. 3. 3 远程控制如果允许通过远程计算机或网络进行控制,则应提供相应的控制程序。当远程控制因故中断时,设备应能自动停机或恢复本地控制。4. 4 标识a) 在供电电源端子附近应标出电源的额定供电电压,或使用电池的型号和连接极性;b) 开关的通断、按钮的功能、各种现场连接的电缆以及备选件的安装均应标识清晰、明确;c) 在可更换的熔断器附近,应标明熔断器的额定值,d) 有可能引起危险的操作装置或步骤应在醒目的位置加警告标记,并在使用说明中突出注明;e) 如果产品的辐射输出可能对感光胶片等物品产生有害影响,则应在醒目的位置提示注意,并在GB 12664-2003 使用说明中说明;f) 用图形

10、表示的符号应符合GB4793. 1 1995表l的要求;g) 需用文字表示的应当用中文标出;h) 在正常使用和厂家规定的清洁方法下,文字、符号和标识应能长期保持清晰和牢固。4. 5 电源适用范围使用交流供电的设备,至少应能在198v 242 v、47.5 Hz 52. 5 Hz的供电范围内正常工作。用电池供电的设备应采用可充电电池,并应能自行对电池充电。在电池充满或电池电压超出正常工作范围时,设备应能告知工作人员注意。对电源有特殊要求的单元或部件,应在相应的产品标准中明确加以说明。4. 6 电气安全4. 6. 1 接地当使用交流供电时,应有可靠的保护接地端,并采用单相三线(相、零、地)电源线和

11、连接插件。保护接地端与保护接地的所有可触及金属部件之间的阻抗不应大于o.1 n。4. 6. 2 绝缘电阻当使用交流供电时,所有可触及金属部件与供电电源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为:在正常条件下不小于100MO,在潮热条件下不小于2MOO 4.6.3 漏电流当使用交流供电时,所有可触及零部件与地之间以及两个可触及件间的漏电流应为2正弦波时不超过0.5mA有效值,非正弦波时不超过o.7 mA峰值或2mA直流值。4. 6. 4 介电强度当使用交流供电时,保护接地与供电电源端子之间的介电强度应为2能承受不低于GB4793. 1 1995表D4中300v挡规定的试验电压,而不出现击穿或重复飞弧。4. 6. 5

12、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当使用交流供电时,与供电电源相连接电路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为z不低于GB4793. 1 1995 表D4中300v挡的规定。4.7 辐射防护要求4. 7. 1 泄漏辐射a) 距X射线辐射窗口lm处,泄漏辐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超过0.02 mGy/h。b) 距X射线源表面50mm处,泄漏辐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超过0.2 mGy/ho 注本标准用空气比释动能描述辐射强度,而不用照射量。空气比释动能的单位为主瑞(GyJ,它与照射量(单位C/kg或RJ的关系为!Gy2.96 10 c仪g,或lGyll5Ro 4. 7. 2 杂散辐射a) X射线辐射时,工作位置处杂散辐射的空气

13、比蒋动能率不应超过o.6 mGy/ho b) 如工作位置的辐射强度超过上述限值,产品应规定有效的射线防护措施,保证防护措施下工作位置的辐射强度低于上述限值。c) 以X射线辐射窗口为基准点,产品标准应给出各种可能工作位置的杂散辐射分布图或若干个点的杂散辐射最大数值,以利于估算工作人员可能的吸收剂量。4. 7. 3 辐射野的限制X射线辐射窗口上应安装限束系统(如限束器、光阑等),保证辐射野外的辐射强度奋明显下降。4. 8 性能要求4. 8. 1 功能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进行正确操作,应能完成产品标准中规定的各项功能。4. 8. 2 辐射输出产品标准应规定设备中X射线源的辐射输出强度。对连续型X射线

14、源,辐射输出用空气比释动能GB 12664-2003 率表示,单位是mGy/s(或其约量),对脉冲型X射线源,辐射输出用一个或几个脉冲的空气比释动能表示,单位是mGy脉冲数(或其约量人4.8.3 穿透能力产品标准应规定设备的穿透能力。穿透能力用在X射线影像显示器上清晰地显示出所穿透的最大铝材料厚度表示,单位是mm铝(或mmAl)。铝材料的成分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4.8.4 空阔分辨力产品标准应规定设备的空间分辨力。在空气背景下的空间分辨力可用下述任一方式表示:a) 在X射线影像显示器上能清晰地分辨出的以铅(或其他等效的材料)制成的线对卡的最大线对数,用线对数Op/mm)表示。本标准推荐采用此方

15、式。bl 在X射线影像显示器上能清晰地显示出的最细单根实心圆铜线,用标称直径(mm)表示。4.9 工作状态指示a) 设备电源的接通应有明显指示,一般宜用黄色指示灯。b) X射线辐射时应有明显指示,一般应为红色指示灯,且显示时间不应短于0.5 s, c) 设备发生故障时应有明确指示。d) 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的设备,应有电池状态的指示(如3正常、充足、欠压、故障等儿时在6000 lx的明亮光线和25lx的昏暗光线下,均应能清晰地分辨出各种指示。4. 10 环境适应性4. 10. 1 工作环境室内工作型:至少能在温度下限s、温度上限十3sc、最大相对湿度90%的环境条件下工作,并应能满足4.8. 1的

16、要求。室外工作型:至少能在温度下限一15、温度上限十50、最大相对湿度95%的环境条件下工作,并应能满足4.8. 1的要求。4. 10. 2 贮存环境至少能在温度下限15、温度上限十50、最大相对湿度95%的环境条件下贮存,而不致引起设备机械和电性能受损。4. 10. 3 机械应力应能承受正常安装、使用、携带和交通工具运输中的振动和冲击,而不致引起设备机械和电性能受损。4. 11 电磁兼容性4. 11. 1 静电放电骚扰正常操作时的可触及部位如果受到一定强度的静电放电骚扰,设备应能正常工作。4. 11.2 射频电碰场辐射骚扰应能在一定强度的射频电磁场辐射骚扰环境下正常工作。4. 11. 3 浪

17、涌(冲击)骚扰供电电源、端口受到外来浪涌(冲击)电压骚扰时,允许设备的性能暂时下降,但此后应能恢复正常工作。5 试验方法5. 1 正常试验条件除特别声明的试验外,其余试验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z一一温度.1530g相对湿度:25%75%;大气压力:“kPa106kPa; GB 12664-2003 附近没有足以影响测试结果的其他电离辐射源工作;一一以X射线束出射窗口为圆心,半径2m的范围内不应有足以影响测试结果的X射线散射体;设备处于产品标准规定的默认工作参数。5. 2 外观检验目视检查外观,应符合4.1的要求。5. 3 机械结构试验5. 3. 1 机箱将设备按工作状态放置并手检其稳定性,然后按G

18、B4793. 1 1995的8.1和8.2进行机箱外壳硬度和冲击锤试验(液晶显示器表面和指示灯罩上不做),均应符合4.2. 1的要求。此项试验宜在机械应力试验后进行。5. 3. 2 外壳防护等级按GB4208 1993的第12章对外壳防护等级进行试验,应符合4.2. 2的要求。5. 3. 3 提手按GB4793. 1 1995的7.4进行提手牢固度试验,应符合4.2. 3的要求。5. 3. 4 脚轮按GB4793. 1-1995的8.4对装有脚轮的底边进行跌落试验,应符合4.2. 4的要求。5. 3. 5 连接电缆固定电缆插头,用50N的拉力牵拉电缆线5min,然后检查电缆与接插件的连接和电缆

19、在设备上的插接,均应符合4.2. 5的要求。5. 3. 6 密封部件目视或由产品标准规定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4.2. 6的要求。5.4 运行控制试验5. 4. 1 辐射控制装置按产品标准规定进行操作、核验和测量(见5.8. 3),应符合4.3. I的要求。5. 4. 2 控制装置操作目视检查并按照产品标准和说明书操作,应符合4.3. 2的要求。5. 4. 3 远程控制按照产品标准和说明书操作,应符合4.3. 3的要求。5.5 标识检验a) 目视检查各种标识是否按4.4的要求标出。b) 耐久性实验先用软布沾设备规定的清洁剂(无规定时沾水)轻擦标记15s,然后再沾异丙醇轻擦15s,擦后标识仍应清晰

20、可辨,粘贴的标牌不应松脱或卷边。5. 6 电源适用范围试验对使用交流供电的设备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试验,用电池供电的设备试验方法应由产品标准另行规定。a) 将可调电源输出频率置于50HzO. 5 Hz,电压分别置于设备供电电压下限和上限,并至少保持15min.再进行性能测试,均应满足4.5的要求。b) 将可调电源输出电压置于220v士5V,频率分别置于设备的供电频率下限和上限,并至少保持15min,再进行性能测试,均应满足4.5的要求。本试验宜在工作温度上、下限的环境条件下进行。5. 7 电气安全性试验5. 7. 1 接地目视检查保护接地端和电源线,并测量保护接地端到保护接地的所有金属部件之间的

21、阻抗,应符合GB 12664-2003 4. 6. 1的要求。5. 7. 2绝缘电阻设备的电源开关处于接通位置,但电源插头不接入供电网;使用500v兆欧表,分别在正常试验条件以及表l规定的恒定湿热条件下测量,应符合4.6. 2的要求。5.7.3 漏电流按GB4793. 11995附录A的要求测量,不应超过4.6. 3的要求。5.7.4 介电强度按照GB4793. 1 1995中6.8的要求进行。鉴定检验在试验前应先进行潮湿预处理。质量一致性检验在试验前则由产品标准规定抽样方案,在批量产品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机进行潮湿预处理。试验电压采用GB4793. 1 1995表D4中300v挡,施加规定的电

22、压并持续1min,应符合4.6. 4的要求。5. 7. 5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按照GB4793. 1一1995中6.7的要求,用目视和测量进行检查。根据目前设备采用相关绝缘材料的性能,CTI指数可定为500左右。测试结果应符合4.6. 5的要求。5.8 辐射防护测试5. 8. 1 泄漏辐射X射线束出射窗口应当用符合附录A要求的不小于10个半价层(见附录Bl厚度的铅块屏蔽好,然后用辐射仪按以下方法测量空气比释动能:a) 将X射线源设置在最高工作管电压和在该电压对应的最大束流下。b) 以X射线束出射窗口为圆心、半径lm的球面上至少选5点进行测量,各点的泄漏辐射均应符合4.7. 1川的要求。c) 在

23、距X射线源外表面四周50mm处至少选5点进行测量,各点的泄漏辐射均应符合4.7. 1 b) 的要求。对于脉冲式X射线源,则应把脉冲对应的参数和重复频率,折算成1h的空气比释动能。5. 8. 2 杂散辐射用辐射仪按以下方法测量空气比释动能:a) X射线源、放置在空旷的试验场地,距离最近的墙体应在2m以上pb) 设备按工作状态放置就位;c) 在X射线影像接收面前贴近放置一块标准散射体(参见附录。,模拟被检测物体对X射线的散射作用gd) 将X射线源设置在最高工作管电压和在该电压对应的最大束流下;时在工作位置至少选5点,并按产品规定使用防护设施后进行测量各点的杂散辐射均应符合4. 7. 2 a)的要求

24、。f) 按产品标准提供的杂散辐射分布图或杂散辐射最大数值任选5点进行复测,各点均不应超过。对于脉冲式X射线源,则应把脉冲对应的参数和重复频率折算成1h的空气比释动能。5.8.3 辐射野限制用辐射仪按以下方法获得的辐射野中心、辐射野边缘外的测量值至少应相差5倍。a) 设备按工作状态放置就位,并按产品有关规定安装限束系统,b) 在X射线影像接收平面与辐射束轴线的交点处测量辐射野中心的空气比释动能;c) 在X射线影像接收平面上,距影像接收平面中心点最远的辐射野边缘外侧0.1 m处任选3点,测量辐射野边缘外的空气比释动能。5. 9 性能要求试验5. 9. 1 功能检测在正常条件下,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

25、功能操作,应符合4.8. 1的要求。GB 12664-2003 5.9.2 辐射输出将辐射仪置于X射线辐射束轴线上,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检测距离和测试条件进行测试,结果应符合其规定的强度。5.9.3 穿透能力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测试条件进行测试,结果应符合其规定的要求。5.9.4 空间分鳞力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测试条件进行测试,结果应符合其规定的要求。5. 10 工作状态指示检验目视检查和操作设备,应符合4.9的有关要求。在无阳光直射和反光的情况下,分别将设备附近的环境光照度提高到6000 lx士600lx以及降低到25 lx土3lx,并在正常操作位置观察各种指示,应符合4.9的有关要求。5. 11 环境

26、适应性试验5. 11. 1 工作环境试验工作环境试验见表1。5. 11. 2 贮存环境试验贮存环境试验见表2。5. 11. 3 机械应力试验机械应力试验见表30襄1工作温度和温度试验试验项目严酷等级试验方法检查项目低温不高于工作温度下限,持续时按GB/T2423. I试验Ab进行间:2h 试验开始前的初测和每项试验不低于工作温度上限,持续时按GB/T242且2,根据设备工作时结束前的中间测试应该检验高温问:2h 的表面温度,选择试验Bb或Bd4 1、45、4.8 进行工作温度上限2C试验结束前检验4.6. 2。试验结恒定湿热相对湿度:93=:!%按GB/T2423. 3试验Ca进行束后恢复2h

27、,检验4.1、持续时间,48h 4. 6 4、48 注g超越正常环境条件的性能测试,允许精简中间测试步骤表2贮存温度试验试验项目严酷等级试验方法检查项目高温贮存bb Annu 验验试试12 2uqu z2 44 22 TT / RURU GG 按按时一时续一续持一持-, 限限下上度一度温一温存一存贮h一贮h二6一6高1低J不间一不间试验结束后至少恢复2h,然后检验4.1、4.3. 2 a)、4.8 低温贮存表3机械应力试验试验项目严酷等级试验过程试验方法检查项目扫频耐久正弦波10H,55 H,速率1oct/min,振悔轴向45mi. 、J. 。v . / . / . 。/ . v 。v 自定。

28、自定应在易于看到的位置标出生产厂名或注册商标、设备型号、名称、出厂编号和执行标准号等。一应出具检验合格证明和质量保证卡。应出具部件、备件、选件和文件等装箱明细表。外包装上应印有储运说明和符合GB191规定的相关标志符号。一一需用文字表示的应当用中文标出。7. 2 包装应采取防潮、防压、防撞和减震等措施,确保正常装卸、运输和贮存时不会对设备结构和电路部件造成损伤。7. 3 长期贮存设备如允许长期贮存,应注明长期贮存的适宜环境,定期保养的周期和步骤,重新启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贮存时间超过一定年限时应更新部件的清单和重新交检的手续。8 随机技术文件8. 1 概述随同设备应提供中文的技术说明、使用说明和

29、服务信息等尽可能详尽的用户文件,除此之外还必须用显著的字体给出涉及辐射安全的有关内容。GB 12664-2003 8. 2 技术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一一供电电压范围,供电频率范围,整机功耗;工作环境和贮存环境的温湿度范围;主要单元、部件的外形尺寸和质量;保障安全使用的正确步骤和应注意的事项;主要功能及其技术指标,基本工作原理和检测能力的说明。8. 3 使用方法应包括以下内容:系统的安装和拆解方法;一一安放位置以及对周围电磁环境的要求g系统各单元之间的电缆连接;操作控制装置的识别和使用;显示、报警和警告信息的说明;与部件、附件或其他设备连接的说明;一一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排除突发事故方法,尽量避免

30、对被检测物品产生有害影响的方法;一一日常维护、检查、保养、清洁和常见故障的处理g可替换零部件清单;产品寿命终止需报废处理时,应遵守的法律法规要求。8. 4 服务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制造厂详细名称和地址;设备的质量保证期及相关责任;一一技术服务和设备维修部门的联络信息。8. 5 辐射安全内容要求工作人员必须经过辐射安全防护的培训和考核;参照附录D的内容,对设备使用时杂散辐射的情况进行评估,给出杂散辐射分布图或典型位置数值,保证相关人员的安全作业;10 根据产品的辐射输出以及正常加载因数,声明产品是否对感光胶片等物品产生有害影响:一一有电源钥匙开关的设备,要求制定电源钥匙管理办法。GB 12664

31、-2003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与X射线检测有关的金属材料的成分在本标准中,以铅或铝的厚度表示衰减当量和半价层的值,适用于下列成分的参考材料:纯度不低于99.9%、密度为2.7 g/ c旷的铝。一一纯度不低于99.9%、密度为ll.35g/c旷的铅。附录B(规范性附录)X射线防护材料的半价层表B.I给出了宽束X射线屏蔽材料铅的近似半价层厚度。表B.1铅的半价层厚度X射线源的管电压kV 50 75 100 150 飞200 250 30C 注:中间管电压值的近似半价层可由线性插值法获得。附录C(资料性附录)标准散射体半价层厚度mm 0. 05 0. 15 。.25 0. 29 0. 42 0.

32、86 1. 70 标准散射体用于模拟物体对X射线的散射作用。根据X射线源性能的不同和检测对象的不同,标准散射体采用的材料和大小也有很大差异。对本标准适用的散射体定义为材料z质地均匀的白松木板,含水率12%;加工表面光沽,无毛茬或木舟子,木材拼接时不得用金属材料s一一外形尺寸z厚度75mm,长宽尺寸应与被测试设备的影像接收平面长宽尺寸相当(长宽尺寸误差均应小于20%)。11 GB 12664-2003 附录D(资料性附录)关于杂散辐射防护措施的建议D. l 特点及措施用于现场安全检查的便携式X射线设备与医用或工业探伤用的便携式X射线设备相比,在使用时有明显的特点:运行环境和周围空间具有更大的不确

33、定性,因此形成杂散辐射的环境变化非常大。不同使用部门的安检任务量和实际参加操作的人员不确定性,使每个工作人员的年累计工作量(即年累计被射线照射的时间)差别很大,不易估算个人吸收剂量。安检任务往往要求急迫,常使得现场准备工作仓促,辐射防护难于考虑周到。鉴于上述特点,设备在运行前难以按照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丛书No.115的防护与安全最优化规定,确定出控制防护区域和监督防护区域。由于杂散辐射的辐射强度随着与辐射源距离的增加而急剧下降,为了防止或减少现场工作人员遭受不必要的杂散辐射,建议尽可能采取距离防护措施,即:在射线辐射期间,现场工作人员应处于X射线辐射源辐射方向的背后,并尽可能地远离

34、。D.2 剂量限值的选择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杂散辐射对现场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应当根据人员情况和工作性质的不同,分别制定每年的最大吸收剂量限值。按照安全丛书No.115一览H中规定的防护与安全最优化的原则,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不应超过20mSv凡的有效剂量限值,考虑到相关技术和标准的提高和发展趋势,以及根据现有的运行经验和剂量控制经验,本标准选定了三级剂量限值作为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的上限。从事设备操作和在设备附近配合工作的人员,应采取各种防护措施尽可能使年有效剂量低于A级。三个等级的限值如下2A级:6mSv/a, B级:12mSv的C级:20mSv/a, 表D.1按照兰种剂量限值和不同的年工作量,

35、分别计算出了工作位置处允许的最大空气比释动能率,作为估算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的参考。表D.1不同等级限值允许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工作位置处的最大空气比释动能率年工作量pGy/h(mR/h) h A级B级C级500 12(1. 38) 24(2. 76) 40(4. 6) 400 15(1. 73) 30(3. 45) 50(5. 75) 300 20(2. 3) 40(4. 6) 66. 67(7. 67) 200 30(3. 45) 60(6. 9) JOO(!. 5) 100 60(6. 9) 12003. 8) 200(23) 50 120(13. 8) 240(27. 6) 400(46)

36、20 300(34. 5) 600(69) I 000(115) 10 6C0(69) I 200(138) 2 000(230) 注z工作位置处空气比释动能率超过600pGy/h时,需采取必要的射线防护措施。12 D.3 表D.1的应用举例例1,求最大年工作量GB 12664-2003 已知射线辐射时某工作位置处空气比释动能率120Gy/h,且要求年有效剂量应属于A级;经查表可知,最大年工作量为50h;如检查每件物品的平均照射时间为10s,则全年最多可检查18000件次的物品。例2确定加载时工作位置处的允许空气比释动能率已知某工作人员每年最大工作量不超过20h,且要求年有效剂量应低于A级;经

37、查表可知,工作位置的最大允许空气比释动能率应300Gy/h,再按照产品有关说明中给出的杂散辐射分布图,或用辐射剂量计实测现场的数据,即可以确定出合理的工作位置。估算值不在表D.l的范围内时,可按照选定的年有效剂量等级和年工作量直接计算,也能确定工作位置处的允许空气比释动能率。D.4 实时监测产品标准给出的杂散辐射分布图,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测定的,可能与实际运行时的辐射分布有较大差别。建议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配戴个人剂量计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实测的空气比释动能率,采取更为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不确定因素造成有效剂量超标。个人剂量计应定期到当地的卫生防护部门进行检验。D.5 加强管理参照中华人民

38、共和国卫生部第52号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对年有效剂量不超过A级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并建立个人剂量档案p对年有效剂量超过A级但很少超过B级的工作人员,除上述措施外还应采取个人剂量监测措施,并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对年有效剂量超过B级但没超过C级的人员,除上述两类采取的措施外,在工作加载期间还应佩戴射线防护器具(如含铅的橡胶围裙、手套、面罩或眼镜等)。对怀孕或其他处于敏感时期的工作人员,应按照IAEA安全丛书No.115中I.16、I.17和I.18的要求,改善其工作条件。13 GB 12664一2003参考文献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丛书No.115 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

39、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52号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GB 4505 1984 医用诊断X线发生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 4792 1984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T 5080. 7-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GB/T 6833. 3一19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GB/T 6833. 4 19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GB/T 6833. 5 19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辐射敏感度试验GB/T 6833. 6 19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传导敏感度试验GB 8279 1987 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

40、标准GB 9706. 1-1995 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s安全通用要求GB 9706. 3-2000 医用电气设备第二部分诊断X射线发生装置的高压发生器安全专用要求GB 9706. 12一1997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三并列标准诊断X射线设备辐射防护通用要求14 GB/T 10149 1988 医用X射线设备术语和符号GB 10408. 1 2000 人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2113 1996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GB/T 12187一1990医用X射线电视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T 14725-1993 辐射防护最优化纲要GB 16357 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16387 1996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GB 16796 1997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实验方法GB/T 17150 1997 放射卫生防护监测规范第1部分2工业X射线探伤JB/T 12187-1994 携带式工业X射线探伤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