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2763.2-1991 海洋调查规范 海洋水文观测.pdf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218844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93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2763.2-1991 海洋调查规范 海洋水文观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GB T 12763.2-1991 海洋调查规范 海洋水文观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GB T 12763.2-1991 海洋调查规范 海洋水文观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GB T 12763.2-1991 海洋调查规范 海洋水文观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GB T 12763.2-1991 海洋调查规范 海洋水文观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洋调海洋水查规文观范测GB 12763.2-91 The specification for oc.倒nographicsurvey Marine hydrographic observations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海洋水文观测的技术要求、观测方法和观测记录的整理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海洋环境基本要素调查中的海洋水文观测。2 引用标准GB 12763.1海洋调查规范总则GB 12763.3海洋调查规范海洋气象观测GB 12763.7海洋调查规范海洋调查资料处理第一篇一般规定3 技术设计接收任务书或合同书后,任务承担单位,必须根据任务书或合同书的要求进行技术

2、设I1。技术设计的内容包括:a. 海区范围与测站布设$b. 观测项目与观测资料质量要求sc 观测方式与时次卜d. 对调查船及其主要设备的要求;e. 主要观测仪器的名称及数量;f. 应提交的调查成果及完成时间。4观测项目、方式及顺序4. 1 观测项目观测项目一般包括2深度、水温、盐度、海流、海浪、透明度、水色、海发光和海冰;如有条件,还应观测水位(见附录D)。每次调查的具体观测项日,应在技术设计中明确规定。4. 2 观测方式水文观测采用下列方式za 大面观测,b. 断面观测,c. 连续观测,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03-22批准1992-01 01实施GB 12763.2-91 d. 同步观测。

3、4.3 观测顺序水文观测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也站位和水深;b. 海流和水位;c. 水温和盐度pd. 海浪,e. 透明度、水色和海发光;f. 海冰。5 llJ站布设原则与观测时次的确定5.1 布设的测站在观测海区应具有代表性,即所测得的水文要素资料能够反映该要素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5. 2 每一水文断面应不少于三个测站。同一断面上各测站的观测工作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水文断面的设置方向,应尽可能与经过观测海区的主导海流相垂直。5.3 相邻两测站的姑距,应不大于所研究海洋过程空间尺度的一半。5.4 在所研究海洋过程的时间尺度内,每一测站的观测次数应不少于两次。6 测站定位和观测时间标准测站的

4、定位准确度和观测的时间标准按GB12763. 1的有关规定执行。7 选用水文观测仪器的基本要求7.1 选用水文观测仪器时必须符合GB12763. 1的有关规定s7.2 仪器的适用水深范围和测量范围必须满足观测海区的水深变化范围和所测要素的变化范围,同时还须满足对观测要素及其计算参数的准确度及时空连续性的要求。7.3 选用的仪器必须适于所采用的承载工具和观测方式;仪器的记录方式应便于资料的处理和进一步加工。7.4 调查设备安装位置的基本要求是工作方便,各项工作互不妨碍,防止建筑物、辐射热和船只排出污水等对观测结果的影响。7.5 每航次观测l结束后,调查设备和观测仪器应认真维护保养。凡入水的仪器均

5、须用淡水洗净晾干后保存。绞军、钢丝绳和计数器等,应仔细擦拭并涂抹黄油后保存。8 观测资料记录、整理和验收的一般要求8. 1 原始观测资料按GB12763.1的有关规定记录。8.2 观测资料应按GB12763.7中的报表与磁记录格式进行整理。8. 3 观测成果应由任务下达单位或委托单位根据任务书或合同书所规定的质量要求组织验收回第二篇深度测量9 术语9.1 现场水深指现场测得的自海面至海底的铅直距离。它与海图上标注的自基准面起算的水深不同。测量的目的是据以确定观测层次。GB 12763.2 91 9.2仪器沉放深度指测量时自海面至水下观测仪器的铅直距离。测量的目的是确定所测得的水文要素值的所在深

6、度。10 技术要求10. 1 测量的准确度深度测量的准确度为土2%.100 m以浅.记录取位小数s超过100m,记录取整数。10.2 测量的时次大面或断面测站,船到站测量一次;连续测站,每小时测量一次。11 测量方法11.1 水深测量11. 1. 1 水深通常用回声测深仪测量,利用回声测深仪连续测水深时,不得超过仪器所规定的连续工作时间。11- 1. 2 当水深不大于100m时,也可利用钢丝绳测深法测量水深。测量前,应先求得计数器的校正系数,以便对钢丝绳作计数器的器差校正。测量时若钢丝绳倾斜,应用偏角器量取钢丝绳倾角。倾角超过10时,应进行钢丝绳的倾角订正$倾角超过30时,应加大铅锤重量或利用

7、船上侧推使倾角控制在30以内,11.2 仪器沉放深度的测量仪器沉放深度,通常由仪器本身所配的深度传感器测得。但当仪器的预定沉放深度不大于100m 时,也可参照钢丝绳测水深的方法进行测量。如不得不利用钢丝绳测深法测量大于100m的仪器沉放深度时,必须在观测记录表中予以说明。12 测量记录的整理12.1 回声测深仪测量记录的整理12. 1. 1 测深仪指示或记录水深,须经换能器吃水深度订正、声速偏爱订正和转速订正。记录表格式应符合附录C中表C1的要求。实测水深的计算公式(1)为=D=D.,+.D.十D,.+ .D. ( 1 ) 式中,D一一实测水深,m,D. 测深仪读数,m;D.一一吃水深度订正值

8、,m;.D 声速偏差订正值,m;ID. 转速订正值,m.12.1.2 换能器吃水深度订正值的计算公式(2)为z.D. = H, + (H.一H,)一-d ,. 1 a十b ( 2 ) 式中,ll,一一船首吃水,m;H. 船尾吃水,m;a 船首至换能器的水平距离,m;b 船尾至换能器的水平距离,m;d一一换能器工作面至龙骨边缘的垂直距离,m.12.1.3 当测站的铅直平均声速偏离设计声速士7.5m/s时,须进行声速偏差订正。声速偏差订正值的计算公式(3)为g姐,=(占一1)( 3 ) GB 12763.2-91 式中,V一一测站的铅直平均声速,叫,可根据历史或实测温、盐、深资料按GB12763.

9、7的声速公式计算各层声速后取平均求得;们一一测深仪的设计声速,m!s. 12.1.4 当测深仪的实际转速偏差超过设计转速的1%时,须进行转速订正。转速订正值的计算公式(4)为s式中:ns一一测深仪实际转速,r/min;犯。一一测深仪的设计转速,r/mino12.2 钢丝绳测深记录的整理tlD, =叫去1) 12.2.1 钢丝绳测深记录必须经计数器器差校正。计数器校正系数的求法如下:通过计数器放出一段钢丝绳(约100m),利用卷尺量取放出钢丝绳的长度,该长度与计数器示数之比,即为计数器的校正系数。测深时若钢丝绳倾角在10以内,可不作倾角订正.计数器示数(测锤达海底和海面时计数器示数之差)乘以计数

10、器的校正系数,即得水深值。12.2.2 钢丝绳的倾角订正分水上和水下两部分。水上部分的订正值,可由绞车臂端离梅面高度和测锤达海底时的钢丝绳倾角由表1查得田水下部分的订正分两种情况z船只抛锚作业时,由经器差校正后的计数器示数减去水上部分的实际绳长得放出绳长。由放出绳长和钢丝绳倾角查表2得水下部分订正值.放出绳长减去水下部分订正值,即得实测水深。船只漂泊作业时,由放出绳长和钢丝绳倾角查表3得水下部分订正值。然后由放出绳长减去水下部分订正值即得实测水深。记录表格式应符合附录C的表口的要求。表I钢丝绳倾斜时水上部分订正值绞军臂端离梅面高度钢丝绳倾角自1() 1 2 3 4 5 6 7 8 9 10 I

11、I 12 10 0.0 0.0 0.0 O. 1 。1O. 1 。1O. 1 O. 1 0.2 0.2 日.215 。0.1 O. 1 。10.2 0.2 。20.3 0.3 O. 4 0.4 0.4 20 O. 1 。.1 0.2 0.3 0.3 O. 4 。40.5 0.6 0.6 0.7 0.8 25 O. 1 0.2 0.3 O. 4 0.5 0.6 0.7 0.8 0.9 1. 0 1. 1 1.2 30 0.2 0.3 0.5 0.6 0.8 0.9 1. 1 1. 2 1. 4 1. 6 1. 7 1.9 表2船只抛锚测深时钢丝绳倾斜水下部分订正值钢丝绳倾角放出绳长() m 10

12、 15 20 25 30 10 O. 1 O. 1 0.3 0.5 0.7 20 O. 1 0.3 0.5 0.8 1. 2 30 0.2 0.4 0.7 1. 2 1. 7 40 0.2 0.5 1.0 0.5 2.2 50 0.3 。71. 2 1. 9 2.8 60 O. 4 0.8 1. 4 2.2 3.3 GB 12763.2-91 续表2钢丝绳倾角放出绳长n m 10 15 20 25 30 70 0.4 0.9 1. 6 2.6 3. 8 80 0.5 1. 0 1. 9 3.0 4.3 90 0.5 1. 2 2. 1 3.3 4.8 100 0.6 1. 3 2.3 3.6

13、5.2 表3船只漂泊测深时钢丝绳倾斜水下部分订正值钢丝绳倾角放出绳长() 町310 15 20 25 30 10 0.2 0.3 0.6 0.9 1. 3 20 0.3 0.7 1. 2 1. 9 2.7 30 0.5 1. 0 1. 8 2.8 4.0 40 0.6 1. 4 2.4 3.7 5.4 50 0.8 1.7 3.0 4.7 日760 0.9 2.0 3.6 5.6 8.0 70 1. 1 2.4 4.2 6.6 9.4 80 1. 2 2.7 4.8 7.5 10.7 90 1. 4 3.1 5.4 8. 4 12. 1 100 1. 5 3.4 6.0 9. 4 13. 4

14、12.3 仪器沉放深度测量记录的整理12.3. 1 配有深度传感器的观测仪器,其沉放深度测量记录的整理方法,根据所采用传感器的类型和记录方式进行整理。12.3.2 根据钢丝绳放出绳长和钢丝绳倾角确定仪器的沉放深度时,若钢丝绳上只挂个仪器,其沉放深度测量记录的整理方法,参照钢丝绳测深记录的整理方法进行。钢丝绳上悬挂一串仪器时,应根据各仪器所在深度的计数器示数(仪器达该深度和达海面时计数器示数之差),经计数器器差校正,钢丝绳倾斜时水上部分和水下部分的订正后,即可得各仪器的实际沉放深度。13 术语水温指现场条件下测得的海水温度囚14 技术要求14. 1 水温观测的准确度水i且观测的准确度列于表4。第

15、三篇水温观测GB 12763.2-91 表4水温观测的准确度准确度等级准确度飞己1 十0.022 = O. 05 3 土0.214.2 观测时次大面或断面测站,船到站观测l一次;连续测站,一般每两小时观调l一次o14. 3 水温观测的标准层次分辨率 0.005 O. 01 O. 05 水混观测的标准层次如表5所示。其中表屈指海面以下1m以内的水层。底层的规定如下:水深不足50 m时,底层为离底2m的水层;水深在50200m范围内时,底层离底的距离为水深的4%;水深超过200 m时,底层离底的距离,根据水深测量误差、海浪状况、船只漂移情况和海底地形特征综合考虑,在保证仪器小触底的原则下尽量靠近海

16、底。水深范围二二200200 表5水温观测的标准层次口1水温观测的标准层次表层,5.10,15,20.25,30.50,75.1.125,150,底层表层,10,20,30,50,75,100,125,150,200,250.300.400.500.600 , 700. 800.1 000.1 200. L 500.2000.2500.3 OOO(水深大于3000m时,每干来加一层).底层14.4 底层与相邻标准层的最小距离水深不足50m 时,底层与中目邻标准层的最小距离规定为2m;水深在50100m范围内时,最小距离规定为5m;水深在100200m范围内时,最小距离规定为10m;水深超过20

17、0m时,最小距离规定为25 m o底层与相邻标准层的距离小于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可免测接近底层的标准层。15 观测方法15. 1 水温的铅直连续观测15. 1. 1 利用温深系统可以测量水温的铅直连续变化。常用的仪器有温盐深仪(简称CTD或STD)、电子温深仪(简称EBT)和投弃式温深仪(简称XBT)等。利用温深系统测水温时,每天至少应选择个比较均匀的水层与颠倒温度表的测量结果比对一次。如发现温深系统的测量结果达不到所要求的准确度,应调整仪器零点或更换仪器探头.比对结果应记入观测值班回志。15. 1. 2 观测所在船舷的迎风面进行,以免电缆或钢丝绳压入船底。一旦压入船底,应立即采取措施。观测位置

18、所避卉机舱排污口及其它污染源。15. 1.3 根据现场水深确定探头的下放深度。温盐深仪探头下放i虫度一般应控制在O.51. 0 m/s范围内,并成在一次观测中保持不变。若船只摇摆剧烈,应选择较大的下降速度,以免观测数据中出现较多的深度(或lli强)逆变现象。15. 1.4 探头应成置在阴凉处,切忌暴晒。若探头过热或海气温羞较大时,观测前应将探头放入水中停留数分钟。海面平静时,探头入水后即行观测;风浪较大时,待探头达数米深度处再开始观测。15. 1.5 实时显示的温盐深仪,观测前限记下探头在水面时的深度(或压强)测量值。自容式温盐深仪,阿根据取样间隔确认在水面已记录了至少一组数据后方可下降开始观

19、测。15. 1.6 探头F放时获取的数据为正式测量值,探头L:升时获取的数据作为水温数据处理时的参考值月1 5. 1. 7 ;(见测期间应记录仪器的理l号、编号,测站的站号、站位和水源,观测日期、开始时间(探头入水汗灼下放的时间)、结束时间(探头到达底层的时间)利观测深度,数据取样间隔、探头下放速度、探头上升GB 1 2 7 6 3. 2 - 9 1 速度(当获取上升数据时)和探头出水时间(当获取上升数据时)以及船只漂移情况等。15.1.8 获取的记录,如磁带、磁盘、固体存储器或记录曲线等,应立即读取或查看。如发现缺测数据,异常数据或记录曲线间断和不清晰时,应立即补测。如确认探头的测温漂移较大

20、,应检查探头的测温系统,找出原因,排除故障。15.1.9 利用XBT进行观测时,应按照仪器技术性能规定的航速进行投放观测。15.2 标准层水温的观测标准层的水温,可利用温深系统测得的标准层上、下相邻的观测值通过内插求得,也可利用颠倒温度表测得。颠倒温度表观测海水温度的方法和观测记录的整理方法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16 观测记录的整理16.1 温一深系统观测记录的整理16.1.1 深度(或压强)和水温观测值,须先按标定结果进行订正。16. 1.2 删除水温原始观测记录中深度(或压强)逆变的深度值(或压强值)及其对应的水温数据,建立深度(或压强)递增的水温序列。16.1.3 判断水温数据序列中的异常

21、值。对于水温而言,判断式(5)如下:IT. -T民11/C. - .-1 ) !ylo 式中:TK一一深度(或压强).处欲判断的水温值,.C; C 5 ) TK-1 -.-DK前一个深度(或压强)._1处的水温值,.C;!J.T, 质量控制系数,视观测海区可能出现的水温最大梯度而定.C/m或C/kPao苦上式成立,则认为T.为不合理的记录值,并将T.和比值删除。16. 1. 4 如需将所测得的压强换算为深度时,应按照公式(的计算2+ +-F 十一+十一. ( 6 ) 式中,Z深度,m;p 压强,kPa;g() 9. 780 318 (1. 0+ 5. 278 8 X 1 O-sino + 2.

22、 36 X 10-5sino ) ,为随纬度变化的重力加速度,m/s2 ; r 2.184X 10-7,为重力的平均垂直梯度,m/(skPa),/J f: dp为重力势偏差,时此V怡,t,p)-V(35,的p),为比容偏差;0 , 9. 726 59X 10 ; O2 - 2. 251 2 X 10- C3 2. 279X 10-3, ( =一1.82XIO-。16.1.5 对于取样速率较快,在每米间隔内有两次以上取样的水温数据时,应按预定的深度(或压强间隔,对水温数据进行平滑,求得等深(或等压)间隔的水温数据序列。例如,将1-3m之间的水温测量值求和取平均,则得2m处的水温值3依此便得2,4

23、,6,8m处等深间隔的水温数据数列。16. 1. 6 对于取样速率较慢,取样间隔在1m以上的水温数据序列,欲求得等深间隔的水温数据,可通过内插求得。16.1.7 对于水温观测序列进行了时间滞后订正的水温数据,上述的处理应采用订正后的水温数据序列。16.1.8 原始记录是以温深曲线形式给出时,可利用数字化装置连续读取温深曲线。经数字化的温-GB 12763.2 91 深数据,可按上述方法给出等深间隔或标准层的水温值。如利用读取器由人工读取,只读敢标准层的温、深值。读值时应舍去曲线上的异常值。记录曲线上有跃层时,应读取温跃层的某些特征点,如跃层上、下界和中间某些拐点的温、深值。第四篇盐度测量17

24、术语17.1 绝对盐度海水中溶质质量与海水质量的比值,称绝对盐度。因绝对盐度不能直接测量,而又定义了实用盐度。17.2 实用盐度实用盐度由式(7)确定:8 o +向Kt2+ a2K15十a3K2十向Ks+ a5K2 . .叫7) 式中,8实用盐度pKl5 温度为WC时,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海水样品的电导率,与相同温度和压强下质量比为32.435 6X 10-3的氯化饵溶液的电导率的比值;向o.0080, 1 -0.169 2, 向25.385 1, 二14.0941,向=一7.0261, 2.70810 当Kl5精确地等于1时,海水样品的实用盐度恰好等于35,即王:a, 35.000 0 0 (7

25、)式的适用盐度范围为g2 s 420 18 技术要求18.1 盐度测量的准确度盐度测量的准确度列子表60表6盐度测量的准确度准确度等级准确度分辨率I 士。.02。.0052 土0.05.Ol 3 :f: 0.2 0.05 18.2 观测时次盐度与水温同时观测。大面或断面测站,船到站观测一次;连续测站,一般每两小时观测一次。18.3 盐度测量的标准层次盐度测量的标准层次及其它有关规定与温度相同,见14.314.4条。19 测量方法19.1 利用现场温盐深仪测量盐度19. 1. 1 利用现场温盐深仪可以测得盐度的铅直连续变化。测量方法参见15.1. 2 15. 1. 8各条固19.1.2 利用温盐

26、深仪测盐度时,每天至少应选择一个比较均匀的水层,与利用实验室盐度计对海水样品的测量结果比对一次。如发现温盐深仪的测量结果达不到所要求的准确度,应调整仪器零点或更换仪GB 1 2 7 6 3. 2 9 1 器探头。比对结果应记入观测值班日志。19. 1. 3 温盐深仪的电导率传感器必须保持清洁。每次观测完毕,都须用蒸馆水(或去离子水)冲洗干净,不能残留盐粒或污物。19.2 利用实验室盐度计测量海水样品盐度19.2. 1 利用电极式或感应式实验室盐度计测定水祥盐度时,须先行定标,求得温度TCC)时标准海水电导比的定标值,然后将定标值调节在岛读数各档上。重复调节定位校准各挡,使得两次读数在最后一位相

27、差在3以内定标结束。测量海水样品时,定位校准备旋钮不再变动。19.2.2 测量海水样品时,先将海水样品注入电导池中,待启动搅拌器搅拌12min后测量海水样品的温度。调节Rr各档旋钮,使表头指针趋于零,读取Rr值。若发现读数可疑,必须重测,直至认为数据合理为止。将测量的梅水样品温度及Rr僵记入盐度分析记录表中。记录表格式见附录C的表C10,19.2.3连续测量时,每天至少应用标准海水定标次。定标和测量时,不得在未搅拌的情形下进行,且电导池内不允许存在气泡和其它漂浮物。19.2.4 被测海水样品的温度须与标准海水的温度相近时方可进行测量。感应式盐度计要求两者相差在2C以内;电极式盐度计要求在搅拌器

28、启动1.2min,待两者温度基本趋于相等。19.2.5 工作结束后,电导池必须用蒸饱水清洗干净。电极式盐度计须在电导池内注满蒸饱水,以保护电极。20 测量记录的整理20. 1 现场温盐深仪测量盐度记录的整理20.1.1 温盐深仪测得的盐度记录,参照16.1.116.1. 7各条进行整理。20.1.2 如所测得的为电导率、温度和压强值时,应借助实用盐度计算公式,将电导率换算为盐度。实用盐度计算公式(8)为:s=。十a,Ri/2十吨岛十3R/2十R+的且tf2T - 15 (bo + b, Ril +乌RT十bsRi/2+ b4且i十b5Ri2J1十K(T- 15) ( 8 ) 式中:RT 被测海

29、水样品与实用盐度为35的标准海水样品,在相同温度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电导率的比值3T 被测海JJ1.0 4 34.2 6.4 海面无浮冰或仅有初生冰时,流向、流速栏空白s漂流速度小于0.05m/s时,流向记c,流速记0;海面有浮冰,但无法观测漂流速度和方向时,应在备注栏说明。34.2.7 冰厚观测冰厚为从冰面至冰底的垂直距离,单位为厘米(cm)。观测时通常选择有代表性的冰块,将其捞至调查船甲板上,用卷尺直接测量,或者用仪器,如超声波测厚仪进行测量。记录时只取整数D34.2.8 冰区边缘线观测冰区边缘线指海冰分布区域的廓线,也NP冰水分界线。当冰区与开阔水域存在明显分界线时进行此项观测。观测时环视

30、整个能见海域,在冰水分界线上选定几个特征点(一般不少于三个,远离冰区的少量冰块不能选作特征点).用雷达或罗经和测距仪测出各点相对测站的方向和距离。将各特征点标注在调查海区空白图上,用圆滑曲线连接各特征点,即为冰区边缘线。观测不到冰区边缘线时,应在备注栏说明。34.2.9 浮冰观测结果的记录浮冰各观测项目的观测结果,记入浮冰观测记录表。记录表格式见附录C的表白。34.3 固定冰观测34.3.1 冰型观测GB 1 2 7 6 3. 2 - 9 1 34.3.1.1 固定冰冰型是依冰的生成和形态等划分的固定冰类型。观测时环视整个能见海面,根据海冰的生成和表现形态等特征,目视判定其所属类型,用符号记录

31、(见附录B的表B8)。34.3.1.2 多种冰型同时存在时,按表囚的顺序记录。34.3.2 冰界观测固定冰冰界为固定冰和浮冰或固定冰和无冰水域的分界。观测方法与浮冰冰区边缘线的观测方法相同。34.3.3 固定冰观测结果的记录固定冰各观测项目的观测结果记入固定冰观测记录表。记录表格式见附录C的表白。34.4 冰山观测34.4.1 冰山位置观测冰山位置用雷达观测。先测出其相对于调查船的方向和距离,然后根据船位确定出冰山实际位懂。34.4.2 冰山大小观测根据冰山露出水面部分的高度和水平尺度,按其大小分为四级。观测时以高度为主确定,以符号记录(见附录B的表19)。34.4.3 冰山形状观测冰山形状分

32、平顶(桌状)、圆顶、尖顶和斜顶四种。观测时目视判定,以符号记录(见附录B的表B9)。34.4.4 冰山漂流方向和速度观测观测与记录方法与浮冰相同。34.4.5 冰山观测结果的记录冰山观测项目的观测结果,记入冰山观测记录表。记录表格式见附录C的表C7035观测记录的整理35. 1 根据海冰观测记录,在观测海区空白图上绘制冰情图。冰情图的内容包括:冰区边缘线、冰区内各测点的观测结果及航线附近冰山的分布和漂流情况。35. 2 如视野范围内全部被海冰覆盖,不绘冰区边缘线,只绘最大视程线。A1 颠倒温度表测水温的方法GB 12763.2- 91 附录A利用颠倒温度表观测海水温度(补充件)A1. 1 标准

33、层水温通常用颠倒温度表和颠倒采水器配合进行观测。观测100m以浅(含100m)各标准层的水瓶时,使用双管式混度表套管,安装两支V,值相近的闭端颠倒温度表p观测100m以深各标准层的水温时.使用之管式温度表套管,安装两支V,值相近的闭端颠倒温度表和一支开端颠倒温度表。A1.2 将装好温度表的采;14 GB 12763.2-91 表B4海发光类型及强度等级表发光类型火花型(H)弥漫型(M)闪光型白)发光发光形态与萤火虫相似.当发光常呈阵性,在机械作用强度描述特征海面受机械扰动或生物受某海面呈现一片弥漫的光辉,或某些物质刺激下,发光较醒些化学物质刺激时,此类发光官主要由发光细菌引起,只要目.官由大型

34、发光动物产生,显著,通常情况下发光微弱。它主要由0.02-5mm的发光有大量细菌存在,任何情况下这种发光动物通常孤立地出都会发光现。当其成群出现时,这种发浮游生物引起,是常见的海发光更显著光类型。无发光现象无发光现象无发光现象1 在机械作用下发光勉强可见发光可见在视野内有几个发光体在水面或风浪的波峰处发发光明晰可见在视野内有十几个发光体2 光明晰可见在风浪和涌浪波面上发光3 著目可见。漆黑夜晚可借此见发光著目可见在视野内有几十个发光体到水面物体轮廓4 发光特别明亮,波纹上也能见到发光强烈发光视野内有大量发光体表B5浮冰冰型表浮冰冰型特征初生冰海水直接冻结或雪降至低温海面未被融化而成。多呈针状、

35、薄层状、油脂状或海绵状。它比(new ice) 较松散,且只有当官聚集漂浮在海面上时才具有一定的形状。有初生冰存在时,海面反光傲N 弱,无光泽,遇风不起波纹冰皮由初生冰凉结或在平静海面上直接冻结而成的冰壳层。表面千滑、湿润而有光泽,厚度5cm (ice rind) 左右,能随风起伏,易被风浪折碎R 尼罗冰厚度小于10cm的有弹性的薄冰壳层。表面无光泽,在波浪和外力作用下易于弯曲和破碎,(nil臼)并能产生指状重叠现象Ni 莲叫冰直径30-300cm、厚度10cm以内的圆形冰块。由于彼此互相碰撞而具有隆起的边缘,它可(pan国kei臼由初生冰冻结而成,也可由冰皮或尼罗冰破碎而成P 灰冰厚度为10

36、-.15cm的冰盖层,由尼罗冰发展而成。表面平坦湿润,$呈灰色,比尼罗冰的弹性(grey) G 小,易被涌浪折断,受到挤压时多发生重叠灰白冰厚度为15-30cm的冰层,由灰冰发展而成。表面比较粗糙,呈灰白色,受到挤压时大多形成(grey-white ice) 冰脊Gw 浮冰冰型白冰(white i由)W 一年冰(first-year ice) Fy 多年冰Cmulti-ycar ice) My 冰面种类平整冰(level i回)L 重叠冰(rafted ice) Ra 冰脊(ridge) Ri 冰丘(hummock ice) H 覆雪冰(snow-covered) S 覆水冰(floodcd

37、i臼F 蜂窝冰(roften ice) Ro GB 12763.2 91 征厚度为30-70cm的冰层,由灰白冰发展而成.表面粗糙,多是白色厚度为70-200cm,时间不超过一个冬天的冰,由白冰发展而成至少经过一个夏天而未融尽的冰,厚度多在2m以上.由于官比一年冰厚且松,露出水面部分较高表B6浮冰表面特征分类表特征未受变形作用影响的海冰b冰面平整或冰块边缘仅有少量冰瘤及其他挤压冻结的痕迹在动力作用下,一层冰叠置到另一层冰上形成,有时甚至三、四层冰相互重叠而戚,但其重叠面的倾斜角度不大,冰面仍较平坦碎冰在挤压力作用下形成的一排具有一定怯度的山脊状的堆积冰在动力作用下,冰块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所形

38、成的山丘状的堆积冰表面有积雪的冰冰面上覆有融水的海冰处于融化阶段后期的冰,其中有许多因融化而形成的水孔冰状类别巨冰盘(giant fl世GI 大冰盘(big 1100) Bf 中冰盘(medium floe) Mf 小冰盘(small floe) SI 冰块。但由ke)Ic 碎冰(br田hice) B; 固定冰冰型冰川舌(glacier tongue) GI 冰架(icc shclf) 10 沿岸冰(c咀S阳1ice) C; 冰脚(ce foot) 11 搁谶冰(stranded ice) Si G8 12763.2-91 表87浮冰冰状表水平水平尺度大于2阳的海冰水平尺度在0.5-2km的海

39、冰水平尺度在100-500m的海冰水平尺度在20-100血的海冰水平尺度在2-20m的海冰水平尺度小于2m的冰块表B8固定冰冰型表特尺度征陆地冰川向一边的舌状伸展。在南极,冰川可以向海延伸数十公里以上与海岸相连的、高出海面2-50m或更高的漂浮或搁渝的冰原。其表面平滑或略有起伏,向海一边比较陡峭沿着海岸、浅滩或冰架形成,并与其牢固地冻结在一起的海冰。沿岸冰可以随海面的升降作垂直运动固着在海岸上的狭窄沿席冰带,是指岸冰流走后的残留部分,它不随潮沙变化而升降退潮时留在潮间带或在浅水中搁溃的海冰等级名称符号1 小冰山A 2 中冰山A 3 大冰山A 4 巨冰山A 冰山形状平顶(桌状冰山圆顶冰山尖顶冰山

40、斜顶冰山GB 12763.2-91 表B9冰山等级表高度m 5-15 16-45 46-75 75 表B10冰山形状分类表附录c海洋水文观i记录表格式(参考件)符号E三 A 4 水平尺度m 15-60 61-122 123-213 213 C1 海洋水文观测记录表包括2回声测探仪测探记录表(格式见表Cl),钢丝绳测深记录表(格式见表C2),目测海浪记录表(格式见表C3),透明度、水色和海发光观测记录表(格式见表C4),浮冰观测记录表(格式见表C5),固定冰观测记录表(格式见表C的,冰山观测记录表(格式见表C7),颠倒温度表测温记录表(格式见表C8a和目的,表层水温观测记录表(格式见表C9)和盐

41、度分析记录表(格式见表C1的。调查海区调查机构站号备注调查海区调查机构站号备注站位纬度经度N/S E/W 站位纬度经度N/S E/W GB 12763.2-91 表Cl回声测深仪测深记录表格式回声测深仪测深记录表调查船航次号观测时间指刁飞深度吃水订正值平均声速断面号仪器号设计声速声速订正值匾豆E观测年月日至日期年月日实设转实际计速测转转订水速速正深值时分m 自3m/s m/s m r/min r/min 目1m 观测表C2钢丝绳测深记录表格式钢丝绳测深记录表断面号计算校对匾主自调查船航次号观测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计校绞车臂钢钢丝绳钢丝绳实观测时间数端臣海丝水上部分船只水下部分测器正面高度绳订正值

42、作业订正值水系7民数倾方式深H才分数角铺底/漂浮m 目1() 自1m m 观测计算校对调查海区调查机构序号1 2 序号l 2 备注站纬度号N/S 站号波要素被高周期波高周期GB 12763.2-91 表C3目测海浪记录表格式日测海浪记录表匾到断面号调查船航次号观测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站位波向经度观测时间水风风海波n E/W 深向速况型m (0) m/, (级)风浪涌浪时分波序数有效有效波最大最大披波寓周期披高周期波级1 I 2 3 1 4 516 718 9 110 m m s 观测计算校对调查海区调查机构序站号号调查海区调查机构站纬度号N/S 纬度N/S 站位经度E/W GB 12763.2-

43、91 表C4透明度、水色和海发光观测记录表格式透明度、水色和海发光观测记录表匾重E调查船航次号站位经度E/W 调查船航吹号观测时间时分漂流速度和方向断面号观测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发发观测水透水光海有无星月时间深明光等况或色度(级类级级降水时|分m m 型级)观测校对表C5浮冰观测记录表格式浮冰观测记录表匾E断面号观测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蹲面天密表能气风风气冰度冰面冰冰温速向量厚见现1/10 集型特状 m/s () cm 度象1/10 征km 冰区边缘线特征点站起点终点移动时阳速方1 2 3 4 号备注方向( ) 距离m 方向距离( ) 四B距离间隔度向自1s m/. () 方向距离方向距离方向距离

44、11向距离() m () 自1() 自1() m 观测校对调查海区调查机构站纬度号N/S 站位经度E/W GB 12763.2-91 表C6固定冰观测记录表格式固定冰观测记录表匾到断面号调查船航次号观测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海面天冰界特征点观测气风风冰1 2 3 4 能见气时间温速向度现型方向距离方向距离方向距离方向距离 m/, () () ( ) () ( ) 时分km 象(0) m (0) m 0)m (0) m 备注调查海区调查机构船纬度N/S 备注位经度E/W 观测时间时分调查船航次号方向匣离() m 观测校对表C7冰山观测记录表格式冰山观测记录表匾E观测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冰山位置冰冰漂流

45、方向和速度山纬度经度高山起点终点移动时间方向速度度形方向距离方向距离距离间隔() I m/ () ( ) () ( ) 状() I m I () I m I m I S 自2观测计算校对GB 12763.2-91 表C8a颠倒温度表测温记录表格式(1)颠倒温度表测温记录表(1)画主主画调查海区调查机构观测日期调查船航次号年月日站号准确度等级站纬度位2经度颠倒时间倾角水深绞车臂端高度计数实际读数I读数II水温深度实际器示采水温度v. 订正数绳长器号表号辅温主温辅温器差主温器差T rr + v, T - 1 K IT十KT w 值深度。Ct m 1、自1町1C c E .C C E 自3备注观测表

46、C8b颠倒温度表测温记录表格式(II)计算校对颠倒温度表测温记录表(11)匾豆豆画调查海区调查机构观测日期船号日查次调航日川年站号准确度等级颠倒时间站纬度位2经度读数I读数IIT. T w v. Tw 计算来水温度(V 0) 辅温主温辅温器差t 主温器差T K m 深度T + Vo T- , T+K 器号表号0 ) (T) (K) (T + K) 1 (T十Po(Tw一t)T. Q 飞、E C C C 备注观测计算校对GB 12763.2-91 表C9表层水温观测记录表格式表层水温观测记录表匾王E调查海区调查机构调查船航次号断面号准确度等级观测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站位实测观测温度器序站纬度经度时

47、间器示数差在温备注号号N!S E!W 号 它c 时分观测校对表CI0盐度分析记录表格式盐度分析记录表画主主TIl调查海区调查机构采水日期船号日查次调航日川年站号准确度等级分析日期站纬度(N!S)位.经度(E!W)年月日预实采水电盐度来盐度实用挫度备注水裕定标定测时间瓶导修正值修E值(8 8. + S) 温度号比(8 ) 水水E (8.) 层时分(R,) 层时间标准海水批号= Xl0-3 R15 = ;j(温TC 定标值第次读数第二次读数一分析计算校对D1 术语公海水位GB 12763.2 91 附录D水位观测(参考件)公海水位为观测点处海面相对于某参照丽的铅直距离。因周期性的引潮力及非周期性的

48、风、气压等的作用,海洋水位是在不断变化的。D2技术要求D2.1 需测的量水位观测需测的量如下:8. 总压强,它是气压与水压的总和。由水位汁的压力探头测得,kPab. 现场水温,由水位汁的温度探头测得,C。C. 现场气压,由自记气压表测得,kPaoD2.2 水位测量的准确度水深在10m以浅时,测量的准确度为土0.05m,水深在10100 m范围内时,测量的准确度为土0.1m。D2.3 取样时间间隔连续观测在30昼夜以内时,取样时间间隔定为5miflJ连续观测超过30昼夜时,取样时间间隔定为10 mino D3 观测方法D3.1 公海水位通常用压力式水位计测量,但观测时必须确信仪器在垂直方向没有变动。选择的系留方式应易于观测系统的投放与回收。D3.2 观捆tl前必须检查取样间隔开关是否在正确位置上,上好磁带,打开主机开关,记下第一次取样时间。D3.3 严禁使用未消磁的磁带,必须除去磁带头上的粘贴物,仪器的器号和磁带号应用标签贴在收带盘上回D3.4 观测结束收回仪器后应先用淡水冲洗,然后打开仪器囚如仪器工作正常,待仪器再工作一次并记录完毕,记下结束时间,关上主开关,取出磁带,放入磁带盒中妥善保存。D4 观规l记录的整理D4.1 数字磁带记录,由读带机联接计算机i卖取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