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423.34-1986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Z AD 温度 湿度组合循环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220423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2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423.34-1986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Z AD 温度 湿度组合循环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GB T 2423.34-1986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Z AD 温度 湿度组合循环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GB T 2423.34-1986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Z AD 温度 湿度组合循环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GB T 2423.34-1986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Z AD 温度 湿度组合循环试验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GB T 2423.34-1986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Z AD 温度 湿度组合循环试验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Z/A 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方法Ba sic environment al testing pr侃eduresfor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Test Z /AD ,Composite temperature/humidity cyclic test UDC 621.3 : 620. 1 GB 2 4 2 3 . 3 4 -8 6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lEC68 2-38 (1974年、第一版)试验Z/AD:温度温度组合循环试验。本标准应与下述标准4起使用zGB 2421-81电工电于

2、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GB 2422-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填试验规程名词术语GB 2424. 2 81电工电F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湿热试验导贝lj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元器件的温度温度织合试验,日的是用加速的方泣米确定试验样品耐受高温高湿和低温劣化作用的能力。本试验与其他温热试验不同,由于下列各点提尚了试验的严酷程度za. 在给定的时间内,存在着较多次的温度变化或“呼吸”作用,b. 较大的循环温度范围;c. 较大的温度变化速率,d. 包括多次。以下的温度变化。i丰;试验是在高湿F进行温度循环,并产生一种“呼吸”作用,使1k汽进入不完全密封的容器。它包括低温试验阶段,以确定周期性结冰对试验样品的影

3、响。因此,加速“呼吸”以及使吸收在裂缝和裂隙中的水汽结冰的作用是本试验的基本特点。试验的应用z由于1二述原因,建议本试验只限于当试验样品的结构呈现出温热试验的“呼吸”作用与结冰结合在一起时,并且其热特性与本试验的温度变化速率相适应的元器件样品。对于固体试验样品,如塑料封装的试验样品,可能存在细小的义线裂纹或者是多孔材料,水汽的吸收或扩散起主导作用时,最好采用恒定温热试验Ca,对于大的试验样品,如设备或者必须保证在循环的各阶段达到温度稳定的元器件,应采用交变混热试验Db。在这种情况下,试验Db一般应构成GB2421-81第6草规定的“标准气候顺序”的一部分。与其他温热试验一样,本试验对试验样品可

4、以施加极化电压或电负载。在施加电负载的情况下,不得因试验样品的温度升高而影响试验箱的条件。由七可见,本试验不能与恒定瘟热试验或交变温热i式验迸行与:换也不能作为它们的替换试验。试验程序的选怦应考虑到试验样品的物理性能、热特性以及每种特殊情况下重要的失边机理类型。国家标准局1986-0731发布1987-08 01实施336 GB 2423.34-86 2 试验设备试悦样品暴露Jilli热,接着暴露于低温条件,可以在一个试验箱或两个试验箱远行。2. 1 温热试验箱应满足下列规定s2. 1 . 1 在1.52,5 h内,画度应能在25 265 2之间上升或下降。2. 1. 2 在恒j昆或升温期间,

5、相对湿度能保持在93土3%,而在降温期间则能保挎在80%96币。2. 1 . 3 应保ilE-1:作空间内各点的温湿度均匀,并尽可能与监拉点附近的条件相同。箱内的空气要按J定速率不断地搅动,以保持规定的温瘟度条件。位恒泪期il嘈士2的温度容差包括测量的绝对误差,温度的缓慢变化和工作空间内的植差。均rt呆待所妻求的幅度,在恒温期间,E作空间内任网点的温差应不超过l。温度的短期被功也应保持在很小范l向内。2. I. 4 试验样品在试验过程中不应受到辐射热影响。2. I . 5 保悖试验箱湿度所用的水,其电阻率不得小于sooQmo 2. I. 6 冷凝水必须连续地从箱内排出,未经净化不能再使用。2.

6、 I. 7 应保证箱壁和箱顶上的冷凝水不滴落到试验样品上。2.2 低温试验箱应满足下列规定g2. 2. I 温度能保持在10士2。2.2.2 应保证五作空间内各点温度均匀,并尽可能与监控点附近的条件相同。箱内的空气要不断地搅动,以保持规定的温度条件。2.2.3 应注意试验样品的热容量不能明显地影响箱内条件。2.3 用作低温试验的湿热试验箱,除满足2.1条的要求外,还要满足下列规定:2. 3. 1 在不超过30mi咱2时间内,温度能从25 2降到10土2。2.3.2 在有试验负载时,箱内温度能在一10 2下保悴3ho2.3.3 在不跑过90mi咱告时间内,温度能从10 2升到25士2o3 严酷等

7、级除另干守规定外,应进行10次循环,每次循环为24h。如果不是10次循环,则应在有关标准中规定循环次数和低温循环在顺序中的具体位置。4 试验程序4. 1 预处理(且国1) 除另有规定外,在第1次温热试验循环前,试维样品应在不包装、不通电、准备使用状态,在GB出1-81第4.5条规定的叫燥的标准条件PF (55士2、相对湿度不超过20%)放置川。快后使试验样品在正常的试验犬气条件或按布关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在初始检测前达到温度稳定。337 GB 2 42 3. 34-86 100 60 50 40 90 70 80 这斟咽hME时间(h) 不规定降温遇事24 12 30 。40 30 20 A,1

8、,咱刑时655E 20 10 们HHm咽初始检测Ii!定时间干燥时间10 时间(h预处理24 国l12 。4.2 初始检测按有关标准规定,对试验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及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检测。4.3 条件试验4.3. 1 试验样品应在不包装、不通电、处在准备使用的状态,按厄常王作位置或按有关标准规定的状态放人ill热试验箱内,并应进行10次画度程度循环,每次循环为24h0 在头9次循环的任何5次循环期间,i式验样b暴露F湿热分循环(罔汩的af段之后,应进入低温循环。4.3.2 本试验可在同个试验箱内进行(一箱法)或在两个试验箱内进行(两箱法)。若高温高屈和低温分循环分别在两个试验箱进行,则试验样品不应

9、经受热冲击影响,除非已失u试验样品对这种机度的热冲击不敏感。:Jo8 Z4Z3. 34-86 GB 如果批试位样品由于用两箱法受到这种热冲击影响,并出现明显失效,应在瘟度渐变的情况下重新试验批试验样品,若在这些试验条件下没有出现明显失放,这些试验样品应视为顺利地通过试验。4.3.3 头9次循环中其余的4次循环应不包括低温(见4.3.4.3项及国2b)。4.3.4 24h循环的说明4.3.4.1 温度温度分循环的说明(适用于全部循环,见图2a和2b)在每个24h循环)f始时,试验箱的温度应控制在25士2,相对湿度X.193 3 %。无控制的相时温度80 70 60 实姐回霄回事时间(h 24 2

10、2 20 18 16 14 12 10 6 2 50 40 0 f e d b a 70 40 30 60 50 倒明优选范围容许范围优选范围容许范围10 时间(bJ 24 lS 14 12 lO 6 z 。- 10 条件成验尊此),的时!同容许r左为土5min0339 暴露于湿热接着暴露于低温图2a2423. 34 86 GB 日才Alhl24 22 20 民18 16 14 f 12 10 8 6 4 2 100 96 93 90 40 0 50 40 30 80 50 70 60 70 60 工副圃R军J 甸回JO 时间(h) 24 22 20 18 16 14 12 JO 8 6 4

11、2 。- 10 图2b暴露于湿热后未暴露于低温a. 试验箱的温度在1.52.Sh内,应连续升到65 2。在此期间相对温度应保挎在93 3%范围内。b. 从循环汗始后的5.5h内,箱内温度及相对眼度应分别保持在65士2C和93士3%。c. 然后试验箱的温度在1.52.Sh内,应降到25士2。在此期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0%96%范围内。d. 自循环开始后的Sh起,试验箱的强度在1.52.Sh内应再连续升到65土2。在此期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3土3%范围内。箱内温度及相对温度应分别保挎在65 2和93 3%,直到循环卅始后的13.5 h为止。然后试验箱的植度在1.5 2. sh内,应降到25士2。在

12、此期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0%96i范围内。条件试验e. f. 340 GB Z4Z3 .34-86 g. 箱内温度继续稳定在25 2,相对混度93士3%,直到低温分循环开始戎24h循环结束。4.3.4.Z 低温分循坏的说明适用于头9次循环的任何5次循环(见图2叫。a. 在完成温度虚度分循环(见图2a的af段)后,试验箱应保持在温度25 2,相对温度93士3G,时rsJ至少1h, El_最多不超过Zh。b. 然后降低箱温,使试验样品暴露子低温。如果采用两箱法,则将试验样品从湿热箱移至另一低温箱里,进行低温暴露试验,并在5mi呐完成转换。箱内的温度应于循环开始后的17.5h)f始降温,并在循坏开始

13、后的18h内达到一10 2o c. 在循环开始后的18h起,温度应保持在10士2,时间为拙。在整个低温分循环期间不规定相对湿度要求。d. 箱内温度应于循环Jf台后的Zlh开始升温,在循环开始后的22.sh内应注到25士2(见国2a)。如果采用两箱法,则将试验样品从低温箱移至湿热箱里,并在10JSmin内完成转换。e. 箱内温度应保搏在25士2,直至24h循环结束。在此期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3士3il范围内。4.3.4.3 没有低温暴露的24h循环说明适用于头9次循环中其余的4次循环见图2b)。在温度温度分循环后,不包括低温分循环在内的循坏与4.3.4.J项的规定相同,只是在E段中试验箱应保持在

14、温度25 2,相对湿度93土3,直至24h结束。4.3.4.4 最后循环的说明在最后1次循环完成后,试验箱应保持在温度25士2,相对温度93士3,;,时间为3.5 h,然后近行最后检测。4.4最后检测按有关标准规定,可在下列条件下对试轮样品进行最后检测。4.4. 1 高温度时的检测按照4.3.4.4项提到的3.Sh期间的最后2h进行高i!Ul度时的枪测。应该了解,在高温度条件下进行的许多检测是不能直接与初始检测或试验样品从试验箱取出后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有关标准应规定在高湿条件下进行检测时必须遵守的特别注意事项,需要时,包括对试验样品除去表面水滴所采用的方法。检测完成后,应从试验箱取出试验样品

15、。4.4.Z 试验样品从试验箱取出后立即进行的检测最后循环结束,应从箱内取出试验样品并保挎在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如果初始检测不是在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木次检测和初始检测应在相同的环境条件fj挂行。在试验样品从试验箱取出后的l2h内,应进行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检测。如果对在该时期的初期检测的结果有异议时,吁在此时期的后期重复一次,后期测得的结果将作为确定失效的依据。4.4.3 恢复后的检测l最后德坏一结束,应从箱内取出试验样品,并在正常的试垃大气条件下保持24h。如果初始检测不是在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F进行,本次检测和初始检测应在相同的环境条件F进行。可在24h内进行检测,当对检测的结果在异议

16、时,可在24l哇吉束时进行检测,并把测得的结果作为确定失效的依据。JlGB 2423 .34-86 5 采用本标准时应规定的细则a. 条件试验期间试验样品的状态例如电气、机械负载或极化电压hb. 与“干燥的标准条件”不同的预处理程序,c. 与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不同的初始检测条件,d. 条件试验前必须进行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检测,e. 如果需要,条件试验期间进行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检测l及检测的时间,r. 条件试验后进行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检测,首先检测参数,以及与本标准不同的完成这些参数检测的时间。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方法工作组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聂国材。3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