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423.34-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Z AD;温度 湿度组合循环试验.pdf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220424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423.34-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Z AD;温度 湿度组合循环试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GB T 2423.34-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Z AD;温度 湿度组合循环试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GB T 2423.34-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Z AD;温度 湿度组合循环试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GB T 2423.34-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Z AD;温度 湿度组合循环试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GB T 2423.34-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Z AD;温度 湿度组合循环试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19.040 K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T 2423.34-2005/IEC 60068-2-38: 1974 代替GH/T2423. 34-198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Z/A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Environmental testing for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一Part 2: Test methods-Test Z/ AD: Composite temeperature/humidity cycIic test (IEC 60068-2-38: 1974. Basic environmental

2、 testing procedures一Part 2: Test Test Z/ AD: Comosite temperature/humidity cyclic test, IDT) 2005-08-26发布2006-04-01实施f哈里共塑电且在质主增吉验EZL均发布标准搜搜网www.bzsos口.com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GB/T 2423. 34-2005/IEC 60068-2-38 ,1974 目次前言. 1 导则目的.3 试验的一般说明4 试验设备的说明.2 5 严酷等级.26 试验程序.口.2 7 相关规范应作出的信息.6标准搜搜网www.bzsos口.com各类标准行业资

3、料免费下载前. E习GB/T 2423. 34-2005/ IEC 60068-2-38 , 1974 本部分是GB/T242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的一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0068-2-38: 1974 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第2部分z试验方法试验Z/AD:温度/混度组合循环试验以英文版儿本部分技术内容与lEC60068-2-38: 1974(英文版)相同.编写格式与表达方式符合GI3/T1. 1-2000和GB/丁20000.22001的有关规定。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对于IEC60068-2-38: 1974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 为了GI3/T242:3:h) 删除了IEC60068-2

4、-38,1974的前言。本部分发布实施后代替GI3/T242:3. 34-1986;b) 第l章引旷改为导则并且文字叙述与原来有所不同:c ) 增加了目的和试验的一般说明这两章,并分别作为本部分的第2章、第3章,其余章节的序号依次顺延.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2信息产业部电于第五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邱福来、张铮.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T 2423. 34一19860标准搜搜网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GB/T 2423. 34-2005/ 1EC 60068-2-38 ,1974 电工电子产晶环

5、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Z/AD:温度/温度组合循环试验1 导则试验Z/AD是温度/湿度组合的循环试验,用来揭示试验样品由不同于吸湿的呼吸作用导致的缺陷.本试验与其他湿热循环试验不同.由于下列原因提高丁本试验的严酷等级2a) 在给定的时间内有更多次数的温度变化或呼吸作用,b) 温度循环变化范围更大pc) 源度循环变化的速率更高;d) 包含多次。以下的温度变化.加速的呼吸以及吸附在试验样品缝隙中水分的结冰效应是本试验的基本特点。但要强调的是,只有缝隙足够大以致附着的水分能够渗入时,结冰效应才会出现,这种情形通常发生在金属组件密封处或引线端的密封处冷凝的程度主要取决于试验样品表面的热时间常数.

6、对于很小的试验样品冷凝可忽略不计.但对于大试验样品则是显著的.同样,具有较大带空气或气体空隙的试验样品,其呼吸作用将更明显,但同时试验的严酷程度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试验样品的热特性,本试验的用途g由于上述原肉,建议本试验方法只限于样品结构会产生湿热试验的呼吸和结冰效应,并且其热特性与本试验温度变化遗率相适应的元椿件类试验样品.对于存在细小裂纹或含有多孔材料的团体试验样品,例如塑料封装的试验样品,水汽的吸收或扩散起主导作用,摄好采用恒定湿热试验.如试险C进行试验.对于较大的试验样品,例如设备,或在循环的各阶段应确保热稳定的元器件,尽管交变湿热试验Db在给定时间内循环次数少了以致加速程度没那么高,也

7、应采用试验D趴在这种情况下,试验Db通常构成GH/T2421一1999第7章规定的试验顺序的一部分。与其他湿热试验一样.本试验对试验样品可施加极化电压或电负载B在施加电负载时,不能因试验样品的温度升高而影响试验箱的条件。综上所述,本试验显然不能和恒定湿热试验或交变湿热试验进行互挟.也不能代替它们。试验程序的选择宜适当考虑试验样品的物理性能、热特性以及每一种特定情形下的主要失效机理类型。2 目的提供一种组合试验方法.主要用于元桥件类试验样品,以加速方式来确定试验样品在高温、高湿和低温条件劣化作用下的耐受性能,3 试验的-艘说明本试验采用了高相对湿度下的温度循环,并产生水汽进入部分密封试验样品的呼

8、吸作用。本试验还包括低温暴露,以测定周期性结冰对试脸样品的影响.标准搜搜网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GB/T 2423. 34-25/IEC 60068-2-38 ,19.7 4 4 试验设备的说明试验样品暴露于湿热后,接着暴露于低温,两种暴露可在个试验箱或在两个试验箱内进行。4.1 潮湿试验箱应满足下列规定,a) 在1.5 h-2. 5 h内,温度可在(25士2)C-(65士2)c之间上升或下降。h) 在恒温或升温期间.相对混度能保持为(93士3)%,在降温期间能保排为80%-96%.c) 应注意确保工作空间内各点的温湿度均匀,并且成尽可能与适当安置的温湿度传感器紧邻处的条件相同,试验箱内的空

9、气应按一定的速率不断流动,以保持规定的温混度条件,d) 试验样品在试验过程中不应受到试验箱内条件控制产生的热辐射影响qe) 用于产生箱内湿度的水,其电阻率不应小于500n . m.冷凝水应不断从箱内排出,未经净化不得再用。应采取措施确保箱壁和箱顶上的玲凝水不滴落在试验样品上回4. 2 低温试验箱应满足下列规定2a) 温度能保持在(-10士2)C。b) 应注意确保工作空间内各点的温度均匀,并且应尽可能与适当安置的温度传感器紧邻处的条件相同.试验箱内的空气应按一定的速率不断流动,以保持规定的温度条件.应注意试验样品的热容量不能明显影响箱内条件.4.3 用潮湿i式验箱做低温试验,潮湿试验箱应满足4.

10、1的要求,且还应满足下列规定=a) 在不超过30min内,温度能从(25:t2)C降至(-10士2)C。b) 试验样品的温度在(一10士2)C能保持3人c) 在不超过90min内,温度能从(一10土2)c升至(25士2)C。5 严黯等级除非另有规定.24h循环的次数应为10次。如果不是10次.相关规范应明确循环次数以及低温循环在试验循环中的顺序位置,6 试验程序6. 1 预处理(见图1)除非另有规定,在湿热试验的第一次循环前,试验样品应处于不包装、不通电、准备使用状态,在GB/ T 2421一1999的5.5规定的标准的干燥条件下(温度55C土2C、相对湿度不超过20%)放置24儿在初始检测前

11、试验样品应在标准大气条件或相关规范规定的条件下达到温度稳定.6.2 初始检测按相关规范的规定对试验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和电与机械性能检测。6.3 条件试验试验样品应处于不包装、不通电、准备使用状态,并按已知的正常形态或相关规范的规定安放于湿热箱内,近行10次温度/湿度循环,每次循环为24h, 在前9次循环中的某5次循环期间.做完M热分循环(见图2.)的a-D后.试验样品应选行低温循环.本试验可在一个试验箱或两个试验箱内i丘行.如果本试验的高温/高湿、低温分循环分别在不同的试验箱内进行,则试验样品不应受到热冲击的影响,除非已知试验样品对这种程度的热冲击不敏感.如果一批试验样品由于使用两箱法受到热冲斋

12、影响并出现明显失效,则应改用温度渐变的方法重新试验另一批试验样品.如果在这种条件下没有出现失效,这批试验样品应视为顺利通过试验,前9次循环中的其余4次循环不应包括低温暴露(见6.3. 1. 4和图2b)囚在所有情形下规定的湿热循环都相同.标准搜搜网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 100 、ESO 事80 i! 70 60 60 40 30 20 10 60 57 P 53 . 50 E 40 30 20 lO GB/T 2423. 34-2005/1EC 60068-2-38 ,1974 12 24 干?时间寸时间叫时间/h12 24 图1预处理6.3. 1 24 h循环的说明6.3.1.1 温度/

13、湿度分循环的说明(适用于所有循环,见图2a)和图也)。在每个24h循环开始时,试验箱的温度应控制为(25土2)C,相对得度为(93士3)%。a) 试验箱的温度在1.5 h 2.5 h内.应连续升到(65土2)C。在此期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3土3)%。b) 试验箱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保持为(65士2)C和(9:1士3)%,直到循环试验开始后5.5h止。c) 试验箱的温度在1.5h2.S h内降至(25土2)C.在此期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0%96%范围内。d) 自循环开始后8h起,试验箱的温度应在1.5 h2. 5 h内Il再连续升到(65士2)C。在此期间相对湿度应保持为(93土3)%.e)

14、试验箱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保持为(65士2)C和(93士3)%,直到循环试验开始后l3.5h止。f) 试验箱的温度在1.5 h2. 5h内降至(25士2)C,在此期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0%96%范围内。标准搜搜网附川GB/T 2423 . 34-2005月EC60068-2-38: 1974 g) 试验箱继续稳定保持为温度(25士2)C、相对温度(93土3)%.直到低温分循环开始或24h循环结束。109 0 些8圄盟国870 O 60 50 40 时MIh 70 、60自50 40 30 20 10 - 10 条件试瞌此点的时间容许误差为土5min 图2.)暴露于)Jl热攘,曾暴露于低温标准搜

15、搜网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GB/T 2423. 34-2005/IEC 60068-2-38 ,1974 70 时伺Ih60 50 40 o 2 4 6 H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HV圆圈时间Ih条件试撞固2b)暴露于温热后来.露于低温6.3. 1. 2 低温分循环的说明适用于前9次循环的某5次循环(见图20训。.) 在完成温度/湿度分循环(图2.)的a)-f)后,试验箱应保待为温度(25土幻C、相对湿度(93土3)%.时间至少1h,最多不超过2h。b) 然后降低箱温或将试验样品转移至另-低温试验箱内。如果采用两箱法,贝1转移时|司应在标准搜搜网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

16、下载GB/T 2423. 34-2005/ IEC 60068-2-38 ,1974 5 min内.从循环开始后17.5h起,箱内温度应开始降温.并在循环开始后18h内降到(-10土2)( 。从循环开始后18h起,箱内温度保持为(-10土2)(.时间3h.在整个低温分循环期间不规定相对湿度的要求.d) 从循环开始后21h起,箱内温度开始升温,并在循环开始后22.5h内升至(25士2)( (见图28) .如果采用两箱法,贝IJ试验样品的转移应在10min15 min内完成。e ) 箱内温度保持为(25士2)C,直到24h循环结束。在此期间相对湿度应为(93:1:3)%. 6.3.1.3 元低温暴

17、露的24h循环说明适用于前9次循环中其余的4次循环(见图2b).温度/湿度分循环后,不包括低温分循环的循环试验与6.3.1. 1的规定栩同,但在g段时箱内温度保持为(25士2)(、相对温度为(93士3)%,直到24h循环结束。6.3.1.4 最后循环的悦目月在温度和湿度分循环结束后进入最后一次循环时,试验箱应保持温度为(25士2)(、相对湿度为(93士3)%、时间为3.5h,然后进行最后俭测.6.4 最后检测按照相关规范的规定司在下列条件下进行最后检测za)高11时,b) 紧接试验样品从箱内取出后;c) 干燥后。高湿条件下获得的许多检测结果不能和初始检测或样品取出箱外后获得的检测结果做寓楼比较

18、。6.4.1 高11.条件下的检测在6.:l. 1. 4描述的1.5h期间的最后2h内进行检测.相关规范应规定在高湿条件下进行检测时应遵守的特别注意事项.包括在需要时除去试验样品表面水滴所采取的方法.所有检测完成后,应将试验样品取出箱外-6.4.2 试瞌串串晶从箱内取出后立即进行的检测最后循环一结束,应将试验样品取出箱外并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检测.如果初始检测不是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则本次检测采用的环挽条件应与初始检测的相同.己做规定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的检测应在试验样品取出箱外后1h2 h内进行,在此期间的旱期所进行的检测,可在此期间的后期仅再重复1次,后期所测结果将作为失效判定的依据.6.

19、4.3 平燥恢复后的检测最后循环一结束.应将试验样品取出箱外,并在标准大气条件下保持24h后再进行规定的最后检测.如果初始检测不是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则本次检测采用的环境条件应与初始检测的相同后检测可在24h内进行,但只有在24h快结束前获得的检测结果才作为失效判定的依据.7 徊关规范应作出的信息当相关规范采用本试验时,应尽可能根据适用的程度作出以下详细规定2a) 条件试验期间试验样品的状态(例如电或机械负载.或极化电压);b) 不同于标准的干燥条件的预处理程序c) 不同于标准大气条件的初始检测环境条件,d) 条件试验前进行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检测s标准搜搜网WWW.bZ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GB/T 2423. 34-2005/IEC 60068-2剖,1974e) 若有儒要在条件试验期间进行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检测,以及在哪个时间段进行,。条件试验后进行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检测,首先检测的参数,以及有别于标准的完成参数检测的时间.标准搜搜网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