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5102.2-2010 电声学 助听器 第2部分 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助听器.pdf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220795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65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5102.2-2010 电声学 助听器 第2部分 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助听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GB T 25102.2-2010 电声学 助听器 第2部分 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助听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GB T 25102.2-2010 电声学 助听器 第2部分 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助听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GB T 25102.2-2010 电声学 助听器 第2部分 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助听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GB T 25102.2-2010 电声学 助听器 第2部分 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助听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GB ICS 17.140.5。如172国家标准国不日=lI二./、民华人中GB/T 25102.2-2010 代替GB/T6659-1986 电声学部分: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助昕器第2的助昕器Electroacoustics-Hearing aids一Part 2 : Hearing aids with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rcuits (IEC 60118-2: 1983 , Hearing aids一Part 2: Hearing aids with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ircuits , MOD) 2011-04-01实施2010

2、-09-02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伪防饵数GB/T 25102.2-2010 目次前言.皿引言.v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稳态输入/输出曲线4. 1 输入声压级和输出声压级之间的关系曲线.4. 2 测量方法.35 动态输出特性45.1 特性测试45.2 测量方法46 非线性失真.46.1 瞬态.4 6.2 谐波失真.4 6.3 互调失真47 电池或电源电压变化对稳态和动态特性的影响48 采用纯音信号工作的单通道AGC电路的助听器AGC触发频率响应58.1 概述8. 2 一般条件-8. 3 测试设备-8.4 测试条件8. 5

3、 测量.5 8.6 频率响应记录图9 采用宽带稳态输入信号的具有AGC电路助听器频率响应 6 9. 1 总则9.2 测试环境9.3 测试条件9.4 测试设备89. 5 频率响应的测量.8 9. 6 频率响应记录图.附录A(资料性附录)测量系统图例附录B(资料性附录)平滑数据显示.13 参考文献.14I GB/T 25102.2-2010 目IJ GB/T 25102(电声学助昕器分为14个部分:一一第0部分:电声特性的测量;一一第1部分:具有感应拾音线圈输入的助昕器;一一第2部分: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助听器;第3部分:不完全佩戴在听者身上的助听设备;第4部分:助听器用感应回路系统磁场强度;一

4、一一第5部分:插入式耳机的乳头状接头;一一第6部分:助昕器输入电路的特性;一一第7部分:助听器产品交货时质量检验的特性测量;一一第8部分:模拟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助听器特性测量方法;一第9部分:带有骨振器输出的助昕器特性测量方法;第11部分:助昕器及其有关设备的符号与标记;一第12部分:电连接器系统的尺寸;一一第13部分:电磁兼容(EMC); 一一第14部分:数字接口的规范。本部分为GB/T25102的第2部分。本部分修改采用IEC60118-2: 1983(助听器第2部分: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助听器)(英文版)以及IEC60118-2: 1983修改单1:1993和IEC60118-2: 19

5、83修改单2:1997 0由于按照GB/T1. 1 2000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把IEC60118-2: 1983的第2章目的和第3章条件的内容移到引言中,所以章、条编号依次有变化,增加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为第2章,原IEC60118-2 :1983的第4、5、6、7、8章为本版本的第3、4、5、6、7章,而IEC60118-2: 1983修改单1:1993增加的第9章为本版本的第8章,IEC 60118-2: 1983修改单2:1997增加的第10章为本版本的第9章,并在相应页面用垂直双11 线标明。本部分代替GB/T6659一1986(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助听器电声特性的测量方法。本部分

6、与GB/T6659-1986年版本相比,主要变化情况有:除对原版进行了编辑性修改之外,还增加了许多新的技术内容。主要变化如下:本部分按照GB/T1. 1-2000进行了编辑性修改;按照GB/T1. 1-2000的规定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1986年版本中第2章目的和第3章条件的内容移到引言中,所以章、条编号依次有变化,增加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为第2章,原1986年版本中的第4、5、6、7、8章,为本版本的第3、4、5、6、7章;一一修改了1986年原版本的第7章为本版本的第6章,原7.1改为6.2,增加6.1瞬态和6.3互调失真;一一增加了第8章和第9章;原第4章改为第3章,增加了3.8、3.

7、9、3.10、3.12、3.13、3.14、3.15等7条;一一增加了附录A、附录B和参考文献。本部分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mu GB/T 25102.2-2010 N 本部分由全国电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CSAC/TC23)。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天津市助听器厂、解放军总医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唐惠德、于黎明、冀飞、陈洪文、莫庆荣。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6659-1986 GB/T 25102.2-2010 引本部分的目的是简化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助昕器某些特性的测量方法。这些测量方法在GB/T 25102.100-

8、2010(电声学助昕器第0部分:电声特性的测量中未叙述,这些测量方法对描述自动增益控制的作用是必要的。本部分的测量方法能最直接地反映其特性,这并不排除采用可得到同样结果的其他方法。参考IEC60268-8(声系统设备第8部分:自动增益控制装置。除了这里所叙述的测量外,均可按GB/T25102. 100-2010进行。但是,在有自动增益控制装置时,需说明所具备的工作条件。V GB/T 25102.2-2010 1 范围电声学助昕器第2部分: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助昕器1. 1 本部分规定了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的助昕器的动态工作特性和稳态工作特性及其测量方法。本部分只规定各种不同特性及相关测量方法,没

9、有规定各性能指标。本部分适用于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各种类型的助听器。1. 2 本部分包括对于输入信号的包络具有压缩或限幅功能的装置,还包括长时间平均输出控制的装置。a) 采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压缩或减少输出声压的动态范围,以保持输出信号的完整性。b) 通常采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代替削峰装置进行限幅。当输入信号较大时,输入/输出特性会趋于平直。限幅装置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助听器输出过大的声音进入听者耳朵。1.3 本部分不包括:a) 扩展器。b) 限幅装置。限幅装置不同于自动增益控制电路,限幅装置削去高于一定电平的信号峰值。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在稳态时能保持输入信号波形不变。注:具有很短的恢复时间的自动

10、增益控制电路,可能会引起不可忽视的失真,特别是低频范围内,对此,宜特别关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510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3241-1998 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CIEC61260:1995+Amd.1:2001 ,IDT) GB/T 3769-1983 电声学绘制频率特性图和极坐标图的标度和尺寸(IEC60263: 1982 , MOD

11、) GB/T 25102. 100-2010电声学助昕器第0部分z电声特性的测量(IEC60118-0:1983 ,IDT) GB/T 25102. 1-2010 电声学助听器第1部分:具有感应拾音线圈输人的助听器CIEC 60118-1:1999 ,IDT) IEC 60118-6 :1 999 电声学助昕器第6部分:助昕器输入电路的特性IEC 60268-8: 1973 声系统设备第8部分:自动增益控制装置IEC 60711 :1 981 测量插入式耳机用堵塞耳模拟器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l GB/T 25102.2一20103.1 3.2 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

12、c gain contro1; AGC 在助听器内,其增益受输入信号包络大小或其他信号参量的变化而自动控制的一种方法。注:在本部分中,以声输入为参考。而在某些地方,可利用电磁感应输入进行其他附加测草。稳态输入/输出曲线steady-state input/output graph 在某一规定的频率,表示输出声压级作为输入声压级函数关系的曲线。作图时,两者均以分贝(dB)的线性标度表示(见图1)。3.3 AGC低点限值或AGC闻值lower AGC limit or AGC threshold 施加到助听器上,使得增益相对于线性模式下降2dB士0.5dB时的输入声压级(见图1)。3.4 (在规定

13、的输入声压级数值之间的)压缩比compression ratio (between soecified input sound pressure level values) 在稳态条件下,输入声压级差与相应的输出声压级差的比值。两者均用分贝表示(见图1)。3.5 动态输出特性dynamic output characteristics 当输入声信号为用一个预定脉冲幅度的矩形包络脉冲调制的一个预定频率和电平信号时,输出声压的包络与时间的函数(见图2)。3.6 上升时间attack time 当输入信号声压级突然增加到规定的分贝的瞬间,到具有AGC电路的助听器输出声压级稳定在升高的稳态值士2dB之

14、内的时间间隔(见图2)。3.6.1 语言正常动态范围的上升时间aUack time for the normal dynamic range of speech 初始输入声压级为55dB并增加25dB的上升时间(见3.的。3.6.2 高声级上升时间high level aUack time 初始输入声压级为60dB并增加40dB的上升时间(见3.的。3. 7 恢复时间recovery time 在提高输入信号条件下,AGC放大器在到达稳态输出以后,当输入信号声压级突然降低到一个规定的低分贝数值的瞬间,并且输出声压级自助听器稳定状态再一次到达低稳态值士2dB之内的时间间隔(见图2)。3.7. 1

15、 语言正常动态范围的恢复时间recovery time for the normal dynamic range of speech 初始输入声压级为80dB井降低25dB的恢复时间(见3.7)。3.7.2 高声级恢复时间high level recovery time 初始输入声压级为100dB并降低40dB的恢复时间(见3.7)。3.8 AGC触发频率响应AGC activated frequency response 当一个AGC电路被一个规定AGC触发信号触发时的频率响应。2 GB/T 25102.2一20103.9 AGC的工作频率范围operating frequency rang

16、e of the AGC 在特定的声压级下,输入(信号)能达到或超过AGC阔值的频率范围。3.10 总的均方根声压级overall root-mean-square sound pressure level 其测量带宽等于频率范围从200Hz8 000 Hz的1/3oct频带(见GB/T3241)的均方根声压级。3. 11 1/3倍频程频带声压级one-third-octave band level 在GB/T3241中所定义的一个1/3倍频程频带内的信号声压级。3.12 自谱(功率谱)auto-spectrum (power spectrum) 在频率域助听器的输入信号的功率谱(GAA)或从

17、助昕器输出的输出信号的功率谱(GBB)。它通过信号的傅立叶变换乘以相同信号的傅立叶变换的复共辄来计算。3. 13 互谱cross-spectrum GAB 助昕器输入和输出之间同一信号的各个频率呈现的互相关程度。它通过助听器输入信号的傅立叶变换的复共辄乘以助听器的输出信号的傅立叶变换来计算。3. 14 相干性coherence 显示来自助听器的输出信号与其输入信号相关程度的在01范围内的一个数。一个随机测试噪声信号的相干性被非线性和系统噪声削减。相干性通过如下的自谱和互谱的平均来计算:3.15 同步分析synchronous analysis 一IGAB尸相干性一二土气二GAA GBB 与输入

18、信号周期同步的分析,例如与伪随机噪声周期性同步的分析。4 稳态输入/输出曲线4. 1 输入声压级和输出声压级之间的关系曲线这种曲线以输入声压级为横坐标,输出声压级为纵坐标,用相同的线性分贝标度。注:在AGC助听器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中,可以辨认出不同部分:低于AGC阂值,斜率约为450(线性放大模式)。一一高于AGC阂值,在开始一段曲线斜率降低,然后曲线趋于平直(AGC模式)。一一一当输入声压级很高时,一般由于AGC电路达到饱和,曲线的平坦或下降部分后面可能紧跟着较陡斜的曲线。4.2 测量方法增益控制器调整到最大位置。AGC回路后任何控制器的调节不应该使助听器过载。在保证信噪比大于10dB的条件

19、下,将频率为1600 Hz或2500 Hz的输入信号,以尽可能低的声压级加到输入端,用足够小的步阶把输入声压级提高到100dB,每调一阶并达到稳态后,测量相应的输出声压级,以输入声压级为横坐标,输出声压级为纵坐标,用线性分贝坐标绘制出曲线,见4.1。3 G/T 25102.2-2010 在其他有可调节的地方,如AGC、增益或输出控制,将影响稳态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其他特性,必要时,改变这些调节控制器的位置,分别绘制出输入/输出特性曲线。5 动态输出特性5. 1 特性测试本部分测试的目的是为了确定AGC电路的动态特性,尤其是上升时间和恢复时间。应该强调的是所有这些特性都与测试频率、信号声压级、控

20、制器设置和电池电压有关。5.2 测量方法5.2.1 语言声压级的动态输出特性增益控制器置于最大位置,输入信号频率为1600 Hz或2500 Hz,声压级为55dB。在AGC回路后的所有增益控制器置于不使助昕器过载的位置。信号用矩形包络脉冲调制,输入声压级增加25dB,脉冲宽度应为被测上升时间的5倍以上。如果施加一个以上的信号脉冲,两个脉冲之间的间隔应该为被测最长恢复时间的5倍以上。注1:这个测试可以在4.2规定的各种控制器位置上进行。注2:如果采用增益较低的控制器位置,应该详细说明获得这些位置的方法。注3:用来测量第5章中所述的动态输出特性所采用的扬声器,必须元瞬态失真使测量结果不受影响。注4

21、:输出信号应该用示波器监测,其时间常数应远小于测量时间。注5:当要测量很短的响应时间时,应给出声源的响应时间。注6:对于半波整流的AGC电路,上升时间取决于调制矩形包络开始后测试信号第一半波的极性,因此上升时间的长短与极性有关。测试信号第一个波的幅度,从零瞬时上升的情况是最好的。5.2.2 高声压级输入的动态输出特性增益控制器置于最大位置,输入信号频率为1600 Hz或2500 Hz,声压级为60dB。在AGC回路后的所有增益控制器置于不使助听器过载的位置。信号用矩形包络脉冲调制,输入声压级增加40dB , 脉冲宽度应为被测上升时间的5倍以上。如果施加一个以上的信号脉冲,两个脉冲之间的间隔应该

22、为被测最长恢复时间的5倍以上。注z见5.2.1的注1到注6.6 非线性失真6. 1 瞬态与由于不稳定引起的低频调制一样,在上升时间和恢复时间期间信号的瞬态变化也能引起失真。在当前,这种现象对于听者的影响还不确定,因此没有给出测量瞬态失真的建议。6.2 谐波失真6.2.1 特性规定测试目的是确定达到稳态条件后,谐波失真与输入声压级的函数关系。6.2.2 测量方法谐波失真测量按照GB/T25102. 100-2010中规定的步骤进行。注:这个测试可以按照4.2规定,在不同的控制器位置进行。6.3 互调失真互调失真测量按照GB/T25102. 100-2010中规定的步骤进行。7 电池或电源电压变化

23、对稳态和动态特性的影晌根据GB/T25102. 100-2010中6.8规定,在电池或电源电压变化时对下面的性能参数改变的情况进行测试,如第4章规定的稳态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第5章规定的动态输出特性、上升时间和恢复时间,第6章规定的非线性失真。4 8 采用纯音信号工作的单通道AGC电路的助昕器AGC触发频率响应8.1 概述8.1.1 低于AGC闻值的测量GB/T 25102.2-2010 当自动增益控制被触发时获知助昕器的频率响应是非常重要的。假设在所有测量频率的输入信号级均低于AGC阔值,则按GB/T25102.100-2010的6.4进行测量。8.1.2 高于AGC闻值的测量当测量信号级高

24、于AGC阔值,且扫描速度、实际上升时间、恢复时间均较缓慢时,任何频率点上的测量都视为稳态测量。采用此种测量方法获得一组完整的频率响应曲线,对于任何频率都能得到一个稳态输入/输出曲线族。8.2 一般条件本部分所提到的声压级的基准值均为20Pao声压级可缩写为SPLo注:本部分基准值均针对声学输入。也可使用电磁或电输入进行其他测量,按照GB/T25102. 1-2010和IEC 60118-6进行。由替代法(见GB/T25102.100-2010的3.2)得到的测试结果应作为基本测量数据。8.3 测试设备测试设备应符合GB/T25102. 100-2010中第4章的要求。图3、图4给出了测试设备的

25、原理图。在这个测量系统中将插入一个中心频率为fc的跟踪带通滤波器,其3dB的带宽不大于中心频率10%、20dB的带宽不大于中心频率20%。以fc为中心频率,高于4fc或小于fcl4的频率,衰减应该大于40dB。高于8fc或低于fc/8的频率,衰减应该等于或大于60dBo 注1:在规定条件下,有可能省分别采用一个具有衰减大于40dB或60dB的滤波器,目的是为了不增加相对于中心测试频率的频率范围,因为在过宽的频率范围内测得的结果是不可靠的。如果使用自动扫频记录仪进行测试,它在输出端使用一个压缩系统来保持恒定的输入声压级,并在反馈回路中再串入一个符合上述规定的跟踪带通滤波器。注2:当将跟踪带通滤波

26、器同步到跟踪扫描频率时,应该考虑从声源到四试点的传播时间,以及滤波器带宽与扫描速度。另外,对大于1.05fc或小于fcl1.05的频率,衰减应小于3dB。可以应用一个在中心频率(fc)衰减量等于或大于50dB的带阻滤波器并把它调整到AGC触发信号频率。8.4 测试条件AGC控制应设置在AGC作用最明显(如最低AGC阔值)的位置,否则,测量条件应符合GB/T 25102. 100-2010第5章中所述技术规定。测试条件应描述清楚。8.5 测量当信号源关闭时,助听器提供的输出数据在200Hz8 000 Hz的频率范围内应至少下降10dB。8.5.1 AGC工作范围的确定测试步骤:a) 调整增益控制

27、器到满挡,按照本部分的8.4设置其他的调节控制器。b) 施加一个正弦输入信号并改变其频率,保持输入SPL恒定在50dB、60dB、70dB、80dB和90 dB或直到超过AGC阔值为止。c) 作图表示输出声压级在每个恒定输入声压级的频率关系曲线。d) 从这些曲线,确定AGC工作的近似频率范围和确定在这个频率范围内近似的AGC阔值。见本部分3.30e) 使用在规定频率点的输入/输出曲线图可准确确定AGC是否工作。5 GB/T 25102.2-2010 8.5.2 AGC的触发频率响应的测量测试步骤:a) 按8.4调整控制器。b) 施加一个正弦输入信号并将其频率调整到8.5.1d)或e)中所确定的

28、频率范围内的一个数值。注1:为了避免由高次谐波引起的问题,触发信号的频率最好选在这个频率范围的高端。c) 按照8.5.1d)或e),将信号声级调到比AGC估计阔值高大约10dB。d) 施加另一个正弦输入信号,保持它的声压级恒定在低于触发信号级20dB处。在200Hz 8 000 Hz范围内改变频率,并用一个跟踪带通滤波器或一个带阻滤波器调谐到触发信号频率测量输出声压级。e) 作图表示输出声压级与频率的关系曲线。注2:鉴于在触发信号频率附近可能获得无效结果,建议采用差值方法在相对于触发频率的某适当的频率范围内(例如z土20%)绘制频率响应曲线。8.6 频率响应记录图按GB/T3769-1983要

29、求,所有频率响应曲线应该绘制在一个纵坐标为线性分贝标度、横坐标为对数频率标度的坐标系中,且横坐标上长度为10: 1频率间隔的长度等于纵坐标上长度为50dB的长度。9 采用宽带稳态输入信号的具有AGC电路助昕器频率响应9. 1 总则传统上是使用扫频纯音作为输入信号测量包括助听器在内的电声系统的频率响应。在整个测量频率范围内测量系统输出时,该信号声压级保持恒定。但随着近来使用稳态宽带噪声作为测试信号的数字频谱分析仪的广泛使用,新近出现了很多其他获得电子系统频率响应的方法。当在非实验室的实际环境中测试助听器处理能力时,使用的较典型的复合输入信号是一个时间稳定的稳态宽带噪声,这种测试信号更适于描述助听

30、器尤其是具有AGC增益控制电路的助听器的性能。只要助听器工作在线性状态并且信噪比足够大,元论是用扫频纯音或宽带噪声,那些没有自动增益控制(AGC)或其他形式的自适应信号处理电路的助听器,或助昕器有这样的电路但测试输入级低于它们的触发点,其频率响应的结果将是相同的。应说明测试使用的方法。GB/T 25102. 100-2010规定了使用扫频纯音信号测定助听器电声特性的方法。当测试具有AGC的或其他非线性电路处于工作状态下的助听器时,在给定频率点的响应将取决于测量信号在相同频点处触发非线性器件的方式。在本部分第8章规定了AGC助昕器特性测量方法。这种方法使用一个固定频率的AGC触发纯音信号,以及一

31、个低于获得频率响应级20dB的纯音扫频信号。这种测试方法使得非线性器件由AGC触发信号单独控制,并不受测量信号的影响。本章描述了一种使用稳态宽带输入信号测量助听器频率响应的方法。这种方法应用单通道或双通道频谱分析法测量频率响应。该方法所规定的测试信号的频谱特性符合美国标准ANSIS3. 421。这种信号已经用于测试助昕器多年,体现了较好的兼顾性,既在高频区域中确保足够的信噪比,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语言的频谱特性。使用这种方法时,非线性器件将对宽带信号作出反应,而这种宽带信号含有许多频率成分,不同于GB/T 25102. 1002010或本部分第8章中描述的只含有单频成份的纯音测试信号。在解释使

32、用稳态噪声信号的测量结果时应谨慎,因为输入信号的动态特性会改变助听器的频率响应,此时这种几乎时不变的输入信号不能完全代表助听器的特性。例如在输入信号的瞬时特性曲线上有自适应的AGC基本时间常数时。6 GB/T 25102.2-2010 本章在测试信号和频率响应测量步骤上基本与ANSIS3. 42IJ保持一致。重要的例外是,本部分中定义的参考测试增益控制位置以及IEC60711 :1981耳模拟器的使用方法和GB/T25102.100-2010 一致。双通道测量时,使用双通道测量的相关函数来验证频率响应测量结果。9.2 测试环境测试环境应符合GB/T25102. 100一2010中规定的要求。在

33、测试点的残留噪声的信噪比在每1/3 oct频带中应等于或大于10dB,如9.3. 1. 2中规定的全频带均方根值声压级为50dB的噪声输入信号。9.3 测试条件所有声压级均以20Pa为基准,并缩写为SPL。见GB/T25102. 1002010和IEC60711: 1981 方法。使用互谱测量时,应采用比较法(见GB/T25102. 1002010中3.3),当使用自谱和扫描滤波测量时应采用代替法(见GB/T25102. 1002010中3.2)。9.3.1 噪声输入信号9.3. 1. 1 噪声类型和峰值声压级输入信号采用随机噪声或伪随机噪声。应说明噪声类型及其周期。噪声信号应有一个截短的正态

34、概率分布,使最大峰值信号级是高于信号电平有效值。.m. s)上12dB :I: 3 dB。噪声应是连续的,在每个分析周期之前其声压级应该恒定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来允许助听器的任何自适应信号数据处理单元达到稳定。注1:许多自适应助昕器使用快速响应检波器来开发它们的信号处理控制。信号处理量的多少常常制约助昕器能够提供的增益大小(例如AGC助昕器),而信号处理量的多少取决于输入信号的概率分布。与测试助听器常使用的传统纯音测试方法相比,由于宽带噪声输入信号具有相对较大的峰值声级,所以使用宽带噪声输入信号测试结果的变化将比使用纯音输入信号测试结果差异要大。注2:具有相同周期的伪随机噪声也可以作为输入信号。

35、然而,一些情况下,获得的结果可能与使用随机噪声的结果不同。9.3.1.2 噪声输入信号的频谱在测试点测量噪声输入信号1/3oct频带声压级的幅度应符合表1中的额定值,容差为士2dBo在高于8kHz和低于200Hz的频率范围,1/3oct频带声压级不应高于两个边缘频带的容差上限。额定值上限和下限容差限度见图50表1在测试点的噪声输入信号的1/3oct频带声压级的额定值1/3 oct频带中心频率额定值Hz dB 200 一17.0250 一14.5315 -13.0 400 -12.0 500 一11.0 630 一10.5800 10.5 1000 10.5 1 250 -10.5 1 600

36、一11.0 2000 11. 5 7 GB/T 25102.2-2010 表1C续)1/3 oct频带中心频率额定值Hz dB 2 500 一12.53 150 一13.04000 14.0 5000 一15.06 300 一16.08000 17.0 注2这个声压级是相对于全频带r.ffi. S.声压级。注1:由中、高频率组成的噪声信号等效为一个截止频率为900Hz的单极低通巴特沃斯滤波器(例如:单独的阻容滤波器部分)。以每倍频程6dB的下降斜率延伸到最末端的8000Hz。由低频组成的噪声信号是等效为一个截止频率为200Hz的双极高通巴特沃斯滤波器。混合这两个滤波器的滤波特性可用下面的公式计

37、算。1011!朵)41., 1 + (东门1 + (东门注2:在测量和计算频率响应时应减去输入信号频谱级。由于AGC与频率有关,要求控制输入频谱。9.4 测试设备可使用单通道或双通道频谱分析仪。覆盖频率范围的跟踪滤波扫描分析仪也是容许的。对于任何类型的分析仪,滤波器带宽应不大于中心频率的1/3octa应说明有效的滤波器分析带宽和平滑,包括窗口。推荐使用互谱方法的双通道分析。采用自谱方法的单通道分析也可以得出几乎相等的结果,但应满足下列条件:a) 已按照9.3. 1. 2调整声场。b) 助听器是在稳态工作模式下测试。c) 信噪比足够大(见9.2)。否则,两个方法的结果可能有差别。分析的频率范围应

38、包括用1/3oct覆盖的200Hz8 000 Hz的范围。应说明测试方法(基于FFT的自谱或互谱,数字滤波器或扫描跟踪滤波器)、平均时间、分析带宽以及分析的总频率范围。9.5 频率响应的测量9.5.1 全部频率响应和基本频率响应(声增益调整助听器增益控制器到参考测试增益控制位置,并调整其他的控制器到规定的位置。按照9.5.1.1,9. 5. 1. 2或9.5. 1. 3规定的方法作出一族频率响应曲线(声增益),然后以每10dB 一挡的间隔调整输入噪声的总声压级有效值Cr.m.s.),覆盖高于和低于60dB的期望范围,推荐输入声压级是50dB、60dB、70dB、80dB和90础。在每个输入声压

39、级确保助听器是工作在稳态方式。如果可能,要在同一张图表上作出所有曲线,每一曲线标记相应的输入级。也可使用其他输入声压级。所有输入声压级都应说明。基本频率响应由60dB输入有效声压级获得。8 注:测试信号如果使用随机噪声,为了得到一个期望的测量准确度,平均频谱的数目可以通过参考文献2J第11章提供的方法来确定。GB/T 25102.2一20109.5. 1. 1 互谱法使用本方法时,以复数形式同时确定输入和输出数据。用互谱平均值GAB的数值除以输入自谱平均值GAA来计算频率响应。每个频率的计算结果要变换为分贝,用log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20。可以使用相干性函数确认频率响应。如果涉及到相干性,应

40、作图表示为频率的函数。注:如果相干性=1,则助昕器是在完全线性和元噪声条件下测试的。如果相干性=0,在助昕器所有的输入和输出没有相干性。一个低值的相干性可能由噪声和包括系统时变在内的非线性所引起。如果,例如,在一个给定频率点相干性函数降低于0.5,则说明助听器在该频率点的噪声和非线性所起的作用比线性信号高。9.5. 1. 2 自谱法测量或确定助听器输入频率函数并记录结果。测量助听器的输出频率函数并记录结果。用助听器输出信号的自谱GBB除以助听器输入信号的自语GAA计算传输函数。用log以10为底的对数结果乘以10变换结果为分贝。如果测试信号使用随机噪声,那么应采用平均自谱自谱法不必同时测量输入

41、和输出信号。9.5. 1. 3 扫描滤波法在每个频率点用输出信号幅度除以输入信号幅度计算频率响应。在每个频率点将幅度比转换为分贝。9.6 频率响应记录图按照GB/T3769-1983,频率响应曲线应显示在一个纵坐标为线性分贝标度,横坐标为对数频率标度的坐标系上,在横坐标标度上10: 1频率间隔长度等于纵坐标标度上50dB的长度。应说明每次测量的控制器设置或程序参数。2耻0.5止二妥级一级压屈声一声入一出输一输A-A 比缩压但它国峭国低吾泰A输入声压级自动增益控制区线性放大区自动增益控制起控点9 输入声压级/dB稳态输入一输出图例图1G/T 25102.2-2010 输入信号的包络H白喜时间Hm

42、E af 非土卜面扩时间输出信号的包络圄2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动态输出特性10 - - -一-一!同步网络Gl-音频扫频振荡器zG2一一触发信号振荡器;HA-在藕合腔上的助听器;LR一一电平记录仪;M-一控制传声器;RA-校准放大器;TBP一一跟踪带通滤波器。附录A(资料性附录)测量系统图例GB/T 25102.2-2010 图A.1根据比较法使用两个跟踪带通滤波器的调查系统图例11 GB/T 25102.2-2010 腼一共AA一广|lIll-lllL使用数字控制输入声压级和带阻滤波器的测量系统图例BRF一一带阻滤波器zdB一一衰减器;G1-音频扫描振荡器;G2一一触发信号振荡器;HA 在搞合

43、腔上的助听器;M一一控制传声器;C一一计算机。圄A.2。一10一15一5电剧唱悦目部10 000 1 000 一20100 频率1Hz在测试点曝声输入信号的1/3倍频带声压级的上限和下限(士2dB)额定值图A.312 附录B(资料性附录)平滑数据显示GB/T 25102.2一2010采用FFT分析计算的频率响应在作图表示的曲线中,会产生大量的点一点搅动。平滑算法可应用于这些原始数值。应根据用途选择适当的平滑算法。例如:如果关心助昕器在声反馈开始发生时的工作状态,那么在频率响应中几乎不用任何平滑处理,以保持精确的原始状态的峰值。在几个可能的平滑频率响应方法中,均采用了3点或5点平均值方法。这种方

44、法是将一定数量的依次高于和低于测试频率的数据和测试频率点的数据值作平均来得到平滑数据。13 GB/T 25102.2一2010参考文献lJ ANSI S3. 42; 1992,采用宽频噪声信号测试助听器.2J Bendat,J. S. and Plersol, A G. (1980):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Correlation and spectral analysis. Wily &.Sons ,New York. 3J Dyrlund, O. (1989); characterisation of non-Liner Distrotion in Hea

45、ring Aids Using cohrehence Analysis ,Scandinavian Aodiology 18: 143-148. 4J Dyriund O. (1992); Corehence measurments in hearing instruments using different Broad Band Signals ,Scandinavian Audiology 21: 73-78. 5J Prokais,J. and Manolakis , D. (1998): Introduction to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 Macmi

46、lian publishing company,New York. 14 OFONltN.NOFmNH阁。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电声学助昕器第2部分: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助昕器GB/T 25102.2-2010 国中当&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晤印张1.5字数31千字2010年11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 1230 1/16 2010年11月第一版晤定价24.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书号:155066 1-40562 GB/T 25102.2-2010 打印日期:2010年12月3H F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