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4970-1996 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221504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4970-1996 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GB T 4970-1996 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GB T 4970-1996 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GB T 4970-1996 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GB T 4970-1996 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Method of random input running t甜tAutomotlve ride comfort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汽车。2 51用标准GB/T 13441 人体全身振动环境的测量规范GB/T 12534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GB 7031 车辆振动输入路面平度表示方法3试验条件3. 1 道路G8/T 4970-1996 代替GB4970-85 试验道路应平直,纵坡不大于1%,路面干燥,不平度应均匀无突变,长度不小于3km,两端应有3050m的稳速段。试验道

2、路包括两种g3. 沥青路,其路面等级应符合GB7031规定的B级路面;b. 砂石路,其路面等级应符合GB7031规定的C级路面$砂石路为越野车、矿用自卸车优选路面,沥青路为其余类型汽车优选路面。3. 2 风速不大于5m/s。3. 3 汽车技术状况3. 3. 1 汽车各总成、部件、附件及附属装置(包括随车工具与备胎必须按规定装备齐全,并装在规定的位置上。调整状况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的规定.3. 3. 2 轮胎气压应符合汽车技术条件的规定,误差不超过:I:10kPa。3. 4 汽车的载荷汽车的载荷均为额定最大装载质量,根据需要可增作半载或空载.载荷物均匀分布且固定牢靠,试验过程中不得晃动和颠离,亦不

3、应因潮湿、散失等情况而改变其质量。3. 5 人椅系统的载荷3. 5. 1 测试部位的载荷应为身高1.70士0.05m、体重为65士5kg的自然人。3. 5. 2 非测试部位的载荷应符合GB/T12534中表l的有关规定。3.6 人的乘坐姿势测试部位的乘员应全身放松,两手自然地放在大腿上,其中驾驶员的两手自然地置于方向盘上,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04-10批准1996-11-01实施197 GB!T 4970-1996 试验过程中)i:保持乘坐姿势不变。一然情况,乘员自然地靠在靠背上,否则应注明。3. 7 试验车速试验车速至少有包括大子常用车速、小子常用车速以及常用车速在内的三种车速。试验时

4、,应使用常用档位。3. 7. 1 辈革资路a. 轿车,40,50,50,70,80,90.100krn/h,常用车速为70km/h;b 英它类型汽车,40,50,50,70,80krn!h,常用车速为60km/h。3咱7.2砂石路A. 轿车,40,50.60,70km/h,常用车速为60km/h;b.其它类型汽车,30,40,50,60krn/h,常用车速为50krn/h。3.7. 3 !草速偏差车速偏差为试验车速的土4%。4 试验仪器、平顺他测试用仪器系统成包括有加速度传感器、放大楼、磁带记录仪或数据处理器。其中,磁带记录仪前信嗓比应优于40dB.测试系统的校能应稳定可靠,吉普人精系统的孩确

5、为白.1-10吉日Z,辈革货黯必要费响为0.3-500Hz.5 试验方法5. 1 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下述测试位It,3. 轿车z左侧露营持和后排座椅上;b. 客车:驾驶员座椅、左侧后输上方座椅和最后排座椅上z C. 其它类型汽车s驾驶员座椅上,车厢底板中心及距车厢边板、车厢后板各300mrn处e安装在豆豆椅上约靠在速度传感器应能满三个方向约草董事告,以测量重垂直振动黯Z输向始直线振动1、横向振动(p左右方向Y输肉和前后方向X辅肉的直线搅动)的加速度时间历程.传感器应与人体紧密接触,并且在人体与椅间放入一安装传感器部势盘,其底盘推荐采用如附录B(参考伶所示的结构型式。5.2 试验时,汽车在稳速段

6、内要稳住牢速,然后以规定的东速匀速驶过试验路段。在进入试验路段时启动测试仪器以测量各测试部位的加速度时间历穗,同时撞撞囊透过试验路段的时间以计算平均车速。5. 3 样本记录*度不短于3rnin。8 平顺性评价6. 1 评价指标,对子人体振动的评价用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句,并分别用azw.ayw axw表示釜夏方向、忽右方向和前后方向振动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傻.或用二三轴向加权加速度均方板的矢量和p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用awo表示。对货车车涌振动的评价用加速度均方很值a,叫和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函数。评价指标的意义与计算按附录A(补充仲)。注z若混得的人体拨动评价指标为等效均键时,应接到肯录A(补充件

7、绘出的公式袋,草草草部权主Z速度均方银筐。6.2 汽草平顺性以评价指标与车速的关系曲线一车速将性评价。6.3 根据需要亦可只用常用车速的评价指标来评价平顺傲,7 数据处理的要求7. 1 对人m椅系统采用下列参数=3. 截断频率兵=10白日盯198 G/T 4970-1996 b. 采样时间间隔illO.0058; C. 分辨带宽t;f和独立样本个数q;t;f0.1953Hz,q二三25;d 使用窗函数。7.2 对货车车厢,建议截断频率儿500Hz,其它参数亦作相应改变.8 试验报告内容试验报告应包括下述内容。8. 1 汽车型号、发动机号、底盘号、制造厂。8.2 试验日期。8.3 汽车参数:a.

8、 最大总质量、轴载质量(前轴、后轴hb. 轮胎型式和尺寸gC. 轮胎气压(前轮、后轮), d. 轴距ge. 悬架型式pf. 座椅型式。8.4 人体参数ga. 性别gb 体重gC. 身高gd. 乘坐姿势的描述。8. 5 测试仪器型号及性能指标。8.6 试验场地及路面、气候条件描述。8. 7 试验结果及分析.试验结果,应注明窗函数名称。8. 8 试验参加者及报告人。8.9 报告日期。199 GB/T 4970-1996 附录A平顺性评价指标的意义与计算(补充件)Al 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是按振动方向,根据人体对振动频率的敏感程度而进行加权计算的,是人体振动评价指标。A 1. 1 单

9、轴向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awoa. 由等带宽频谱分析得到的加速度自功率谱密度函数G,(j)计算aw。先按下式计算1/3倍频带加速度均方根谱值2rrf_ , .,合aj= 1 1 -, G,(j)dl l . . (Al) LJf lj J 式中:aj一一中心频率为凡的第j(j=I.2.3H20)个1/3倍频带加速度均方根谱值,m/s2; f .1.广一分别是1/3倍频带的中心频带为凡的下、上限频率(见表A1),Hz, G,(j) 等带宽的加速度自功率谱密度函数,m2/s3.,然后.再按下式计算aw:aw=ii(吼叫)2?.(A2) 式中aw一一单轴向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m/s2; W广-一第1个

10、1/3倍频带的加权系数,见表A20另外,亦可由G,(j)直接积分而计算aw:a叶j:;wz(f)-caWfr-CA3)式中W(j)一频率加权函数z0.5ft(0.9f/8) 8/1 (8)1) 11. 0 (0. 9/2) X.Y铀方向W(j)=j一12/1 (2/) b 对于记录的加速度时间历程,通过符合频率加权函数W(j)或表A2规定的频率加权滤波网络得到加权加速度时间函数aw,按下式计算za句俨w户=ia伪削晶识(t式中,Uw (t)一加权加速度时间历程,m/s2; T一一统计持续时间,8,C. 由1/3倍频带均方根谱值计算aw:若数据处理设备对所记录的加速度时间历程经过处理后,能直接得

11、到Ij1/3倍频带加速度均方根谱值冉,则可直接按CA2)式计算aw。A 1.2 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awo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awo按下式计算:Qw二(1.4axw)2+(1.4ayw)2+dwjt.HH-. (A5) 2口。GB/T 4970 -1 996 式中;l1x比前后方向(NP.T轴向)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m/s2; 川左右厅向(即y轴向)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m/s2号Uzw一一季直方向NPZ轴向加权加速度均方根筐,m/s20A2 等效均值与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换算按下式换算Lm=20lafE. (A6) 1】a式中I叫一定测量时间内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对数值,即等效均值,dB;u一-参

12、考加速度均方根值耐=10-6m/s2。表Al113倍频带中心频率/,的下限频率元的上限频率11.Hz IOI.Hz f町.Hz1. 0 O. 9 1. 12 1. 25 1. 12 1. 4 1. 6 1. 4 1. 8 2.0 1. 8 2.24 2. 5 2.24 2.8 3. 15 2.8 3. 55 4. 0 3.55 4. 5 5.0 4. 5 5.6 6. 3 5. 6 7.1 8.0 7.1 9 10. 0 9 11. 2 12. 5 11.2 14 16. 0 14 18 20.0 18 22.4 25.0 22.4 28 31. 5 28 35.5 40.0 35.5 45

13、50.0 45 56 63.0 56 71 80.0 71 90 201 GB/T 4970-1996 表A21/3倍频带中心频率1/3倍频带的加权最数W,Ij.Hz 垂直振动.Z轴向横向振动,X,y轴向1. 0 o. 50 -6dB 1. OO OdB 1. 25 o. 56 -5dB 1.00OdB 1. 6 O. 63 -4dB 1. OOOdB 2. 0 O. 71-3dB 1. OOOdB 2. 5 O. 80 -2dB O. 80 -2dB 3.15 O. 90 -ldB O. 63 -4dB 4.0 1. OOOdB O. 50 -6dB 5.0 !. OOOdB O. 40 -

14、8dB 6. 3 !. OOOdB 0.315-IOdB 8.0 !.OOOdB O. 25 -12dB 10.0 O. 80 -2dB O. 20 -14dB 12. 5 O. 63 -4dB 0.16-16dB 16. 0 O. 50 -6dB 0.125-18dB 20.0 O. 40 -8dB O. 10 -2OdB 25.0 O. 315 -IOdB O. 08 -22dB 31. 5 O. 25-12dB O. 063一24dB40.0 O. 20一14dBO. 05-26dB 50.0 O. 16一16dBO. 04 -28dB 63.0 0.125一18dB0.0315-30dB 80.0 O.IO -2OdB O. 025 - 32dB 202 G8/T 4970一1996附录B人-椅系统安装传感器用的垫盘结构图(参考件)用于安辑惰嚣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长春汽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广发、赵六奇、卢士富。 2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