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QJ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FL 0101 QJ 2150A2004代替 QJ 21501991飞航导弹射击指挥仪测试方法 Test methods for control panel of crusise missile 20040901发布 200412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QJ 2150A2004 I目 次 前言.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1 4 测试条件.1 4.1 测试大气条件.1 4.2 测试仪器.2 4.3 测试依据.2 5 测试方法.2 5.1 计算机模块测试.2 5.2 电子盘与存储器模块测试.3 5.3 网络和总线通信模
2、块(以太网、1553B、ARINC429等)测试.4 5.4 数字接口(串行、并行)模块测试.6 5.5 转换装置测试.7 5.6 显控台测试.10 5.7 射前检查和发射控制单元测试.11 5.8 电源装置(模块)测试.13 5.9 指挥仪测试.16 5.10 软件测试.19 QJ 2150A2004 II前言 本标准是在QJ 21501991飞航导弹射击指挥仪测试规范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标准删去了原标准中某些测试项目及其测试方法,修改了计算机、转换装置、发控及射前检查装置、电源装置和指挥仪系统等项目的测试方法,同时增加了电子盘与存储器模块、网络与总线通信模块、数字接口模块、显控台等测试项目
3、及其测试方法以及软件测试等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八三五七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林根、施广浩、赵维明、卜世宽。 本标准于1991年2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QJ 2150A2004 1飞航导弹射击指挥仪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载、舰载、潜(艇)载、车载(坑道)飞航导弹射击指挥仪(以下简称指挥仪)及其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计算机模块、电子盘与存储器模块、网络和总线通信模块、数字接口模块、转换装置、显控台、射前检查和发射控制单元、电源装置等)主要电气技术指标和功能的测试项目、流程和方法
4、以及指挥仪的软件测试。 本标准适用于指挥仪及其基本组成部分的主要电气技术指标和功能的测试以及指挥仪的软件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 150.1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总则 QJ 1513 飞航导弹射击指挥仪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摆率 slew rate 数字
5、量/模拟信号转换器的输出电压对应输入数字量变化的速率。 3.1.2 标准题 standard problem 按照指挥仪的计算公式,输入一组固定的参数,经指挥仪解算出一组固定的并经通用计算机验证的标准答案的计算题。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D/A数字量(Digital)转换为模拟信号(Analog); A/D模拟信号(Analog)转换为数字量(Digital); D/P数字量(Digital)转换为脉冲数(Pulses); S/D同步机信号(Synchro)转换为数字量(Digital); D/S数字量(Digital)转换为同步机信号(Synchro)。 4 测试条件 4
6、.1 测试大气条件 QJ 2150A2004 2指挥仪及其基本组成部分的主要电气技术指标和功能的测试,按照GJB 150.1 的规定,在下列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 温度:1535; 相对湿度:20%80%; 气压:测试场所的气压。 4.2 测试仪器 用于测试的仪器、仪表及设备必须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并应有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 4.3 测试依据 指挥仪及其基本组成部分的主要电气技术指标和功能,按QJ 1513 及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执行。 5 测试方法 5.1 计算机模块测试 5.1.1 测试项目 计算机模块测试项目如下: a) CPU与协处理器; b) 键盘与显示接口; c) 存储器; d
7、) 中断、DMA、定时器; e) I/O接口; f) 计算机总线接口; g) 电源拉偏。 5.1.2 测试设备 计算机模块测试设备如下: a) 通用PC机; b) 专用测试适配装置及相关软件; c) 数字多用表; d) 交流稳压电源; e) 直流稳压电源; f) 示波器。 5.1.3 测试原理框图 计算机模块测试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计算机模块测试原理框图 示 波 器 数字多用表 直流稳压电源 交流稳压电源 通用PC机 专用测试适配装置及相关软件 被测模块QJ 2150A2004 35.1.4 测试流程 计算机模块测试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计算机模块测试流程图 5.1.5 测试方法 5
8、.1.5.1 计算机功能测试 在专用测试适配装置的机箱内插入计算机模块并与相关测试设备连接成系统,加电复位后,计算机模块即按设定状态及测试程序进行CPU与协处理器、键盘与显示接口、存储器、中断、DMA、定时器、I/O接口等功能测试。 5.1.5.2 计算机模块的总线接口测试 在专用测试适配装置的机箱内再插入该指挥仪的每一种总线模块,加电以后,在专用测试软件的控制下对该模块进行总线接口的测试。 5.1.5.3 电源拉偏测试 按计算机技术条件中规定的电源电压变化范围,在电源电压拉偏的情况下进行计算机功能测试。先进行上拉偏测试,后进行下拉偏测试,每种状态均需连续工作10min(或按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9、执行)。 5.1.6 数据采集 测试结果可通过人工采集或计算机采集的方式进行记录,以供分析和保存。 5.1.7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按有关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规定填写。 5.2 电子盘与存储器模块测试 C P U与协处理器测试 键盘与显示接口测试 存 储 器 测 试 中断、DMA、定时器测试 I / O接口测试 加电复位 计算机总线接口测试 电源拉偏测试 结束 QJ 2150A2004 45.2.1 测试项目 电子盘与存储器模块测试项目如下: a) 读、写功能测试; b) 时序测试。 5.2.2 测试设备 电子盘与存储器模块测试设备如下: a) 通用PC机; b) 专用测试适配装置及相
10、关软件; c) 交流稳压电源; d) 直流稳压电源; e) 示波器。 5.2.3 测试原理框图 电子盘与存储器模块测试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图3 电子盘与存储器模块测试原理框图 5.2.4 测试方法 将被测模块插入有计算机模块及相关软件的专用测试适配装置机箱中,并与相关测试设备连接成系统。加电后,即按设定状态及测试程序对被测模块进行读、写功能和时序测试。 5.2.5 数据采集 测试结果可通过人工采集或计算机采集的方式进行记录,以供分析和保存。 5.2.6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按有关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规定填写。 5.3 网络和总线通信模块(以太网、1553B、ARINC429等)测试
11、5.3.1 测试项目 网络和总线通信模块的测试项目为功能测试。 5.3.2 测试设备 网络和总线通信模块测试设备如下: 示 波 器 直流稳压电源 交流稳压电源 通用PC机 专用测试适配装置及相关软件 被 测模 块QJ 2150A2004 5a) 通用PC机; b) 专用测试适配装置及相关软件; c) 接口模拟器; d) 交流稳压电源; e) 直流稳压电源; f) 示波器。 5.3.3 测试原理框图 网络和总线通信模块测试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图中相关总线是指以太网、1553B总线、ARINC429总线。 图4 网络和总线通信模块测试原理框图 5.3.4 测试方法 将被测模块插入有计算机模块及相关
12、软件的专用测试适配装置机箱中,并与相关测试设备连接成系统。加电后,即按设定状态及测试程序对下列被测模块进行功能测试: a) 以太网的测试:加电后,计算机模块向以太网模块加载一批数据,以太网模块将该批数据通过以太网接口向接口模拟器发送,接口模拟器收到该批数据后,通过以太网接口向被测试的以太网模块发送。计算机进行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比较判别,以检测以太网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正确性。 b) 1553B总线通信模块的测试:1553B总线通信模块都带有嵌入式微处理器,与计算机通过双口RAM交换信息,与接口模拟器通过1553B总线交换信息。通过软件编程,可选择该模块工作在总线控制器(BC)、远程终端(RT)或总线
13、监视器(MT)模式。加电后,1553B总线通信模块根据各种设定的工作方式和接口模拟器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1553B总线通信模块还进行数据的比较判别,并把检查结果写入到指定的双口RAM单元。计算机根据该单元的内容来判别1553B总线通信模块工作正常与否。 c) ARINC429总线通信模块的测试:ARINC429总线通信模块都带有嵌入式微处理器,与计算机通过双口RAM交换信息。加电后,计算机通过双口RAM向ARINC429总线通信模块加载一批数据并通过ARINC429总线向接口模拟器发送,接口模拟器接收到该批数据后,向ARINC429总线通信模块发送,ARINC429总线通信模块接收数据并进行
14、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比较和判别,并把检查结果写入指定的双口RAM单元,由计算机读出该单元的内容,依此来判别ARINC429总线通信模块工作正常与否。 通用PC机 相关总线示波器 接口模拟器 专用测试适配装置及相关软件 直流稳压电源 交流稳压电源 被 测 模 块 QJ 2150A2004 65.3.5 数据采集 测试结果可通过人工采集或计算机采集的方式进行记录,以供分析和保存。 5.3.6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按有关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规定填写。 5.4 数字接口(串行、并行)模块测试 5.4.1 测试项目 数字接口模块的测试项目为功能测试。 5.4.2 测试设备 数字接口模块测试设备如下:
15、 a) 通用PC机; b) 专用测试适配装置及相关软件; c) 接口模拟器; d) 交流稳压电源; e) 直流稳压电源; f) 示波器。 5.4.3 测试原理框图 数字接口(串行、并行)模块测试原理框图如图5所示。图中相关接口包括RS-232、RS-422、RS-485、8位(或16位)并行接口等。 图5 数字接口(串行、并行)模块测试原理框图 5.4.4 测试方法 将被测模块插入有计算机模块及相关软件的专用测试适配装置机箱中,并与相关测试设备连接成系统。加电后,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将编码数据发送到接口模拟器,接口模拟器接收到数据后,再把该批数据发送回计算机。反复进行不同编码的测试并判别比较,以测
16、试该模块的功能。 5.4.5 数据采集 测试结果可通过人工采集或计算机采集的方式进行记录,以供分析和保存。 通用PC机 相关接口示波器 接口模拟器 专用测试适配装置及相关软件 直流稳压电源 交流稳压电源 被 测模 块QJ 2150A2004 75.4.6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有关规定填写。 5.5 转换装置测试 5.5.1 测试项目 5.5.1.1 D/A转换 D/A转换测试项目如下: a) 转换精度; b) 摆率; c) 纹波; d) 负载; e) 电源拉偏。 5.5.1.2 A/D转换 A/D转换测试项目如下: a) 转换精度; b) 转换时间; c) 采样率
17、; d) 采样孔径时间; e) 电源拉偏。 5.5.1.3 D/P转换 D/P转换测试项目如下: a) 转换精度; b) 输出脉冲频率; c) 电源拉偏。 5.5.1.4 S/D 转换 S/D转换测试项目如下: a) 转换精度; b) 激磁频率; c) 激磁电压; d) 电源拉偏。 5.5.1.5 D/S转换 D/S转换测试项目如下: a) 转换精度; b) 激磁频率; c) 激磁电压; d) 相位差; e) 电源拉偏。 5.5.2 测试设备 转换装置测试设备如下: QJ 2150A2004 8a) 专用测试适配装置及相关软件; b) 双速同步机(或分解器)组合; c) 数字多用表; d) 示
18、波器(带宽100MHz); e) 高性能D/A转换器; f) 激磁电源(400Hz1000Hz,10V220V 三相,20W); g) 频率计数器; h) 高精度数字电压表(有效数字五位); i) 高精度S/D测量仪(角度指示仪,有效数字4位)。 5.5.3 测试原理框图 5.5.3.1 D/A转换 测试D/A转换时,用高精度数字电压表测量D/A输出电压值,用示波器测量摆率和纹波。等效负载为2k电阻与510pF电容并联。D/A转换测试原理框图如图6所示。 图6 D/A转换测试原理框图 5.5.3.2 A/D转换 测试A/D转换时,用高性能D/A转换器输出作被测A/D的输入信号源,并用高精度数字
19、电压表测量出D/A输出电压值以确定A/D输入值。A/D转换测试原理框图如图7所示。 图7 A/D转换测试原理框图 5.5.3.3 D/P转换 D/P转换利用本身进行闭环测试,D/P转换测试原理框图如图8所示。 被测D/A 模块 高精度数字电压表和示波器总线 等效负载 专用测试适配装置及相关 软件 被测A/D 模块 高性能D/A 转换器 高精度数字电压表 专用测试适配装置及相关 软件 总线 QJ 2150A2004 9图8 D/P转换测试原理框图 5.5.3.4 S/D转换 S/D转换测试原理框图如图9所示。 图9 S/D转换测试原理框图 5.5.3.5 D/S转换 D/S转换测试原理框图如图1
20、0所示。 图10 D/S转换测试原理框图 5.5.4 测试方法 5.5.4.1 对输入交流电源的要求 测试时,输入交流电源应满足如下要求: a) 电压及频率波动不大于5%; D/P 频率计 数器和 示波器 反馈专用测试适配装置及相关 软件 总线 双 速同步机组 合激 磁电 源S/D 专用测试适配装置及相关 软件 总线 D/S 高精度 S/D 测量仪 激 磁 电 源 专用测试适配装置及 相关软件 总线 QJ 2150A2004 10b) 电压波形畸变率不大于5%; c) 电源电压范围:220(110%)V。 5.5.4.2 测试步骤 首先根据各转换电路的技术条件进行各项技术指标的测试,然后在电源
21、拉偏的情况下进行精度测试。 5.5.5 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5.5.5.1 数据采集 在满刻度范围内至少任选10点(其中必须包括最小值和最大值),每个点重复测试10次。 5.5.5.2 精度评定 在测得的数据中,将误差最大值作为精度评定标准。 5.5.6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按有关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规定填写。 5.6 显控台测试 5.6.1 测试项目 显控台测试项目如下: a) 电气性能测试; b) 功能测试。 5.6.2 测试设备 显控台测试设备如下: a) 通用PC机; b) 专用测试系统及相关软件; c) 示波器; d) 交流稳压电源; e) 直流稳压电源。 5.6.3 测试原理
22、框图 显控台测试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显控台测试原理框图 5.6.4 测试流程 显控台测试流程如图12所示。 通用PC机 专 用 测 试 系 统 及 相 关 软 件 直流稳压电源 交流稳压电源 示 波 器 显 控 台 QJ 2150A2004 11图12 显控台测试流程图 5.6.5 测试方法 将显控台与相关测试设备连接成系统,并设定测试状态。加电复位后,即按设定状态及测试程序进行电气性能和功能测试。 5.6.6 数据采集 测试结果可通过人工采集或计算机采集的方式进行记录,以供分析和保存。 5.6.7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按有关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规定填写。 5.7 射前检查
23、和发射控制单元测试 5.7.1 测试项目 射前检查和发射控制单元测试项目如下: a) 数字或模拟综合自动检查电路; b) 发射电路; c) 应急投放电路; d) 装定系统精度。 5.7.2 测试设备 射前检查和发射控制单元测试设备如下: a) 通用PC机; b) 专用测试系统及相关软件; c) 交流稳压电源; d) 直流稳压电源; e) 数字多用表。 5.7.3 测试原理框图 射前检查和发射控制单元测试原理框图如图13所示。 电气性能测试 功能测试 加电复位 结束 QJ 2150A2004 12图13 射前检查和发射控制单元测试原理框图 5.7.4 测试流程 射前检查和发射控制单元测试流程见图
24、14。 图14 射前检查和发射控制单元测试流程图 5.7.5 测试方法 5.7.5.1 数字或模拟综合自动检查电路测试 将射前检查和发射控制单元与测试设备连接成系统。系统加电并导弹模拟器经预热后,按下“射前检查”按钮,观察导弹模拟器上指示灯的点亮顺序及检查结果,即可判定数字或模拟综合自动检查电路工作是否正常。 5.7.5.2 发射电路测试 导弹模拟器经过射前检查正常并满足发射条件后,按下“发射”按钮, 观察导弹模拟器上指示灯的点亮顺序及挂弹灯是否熄灭,即可判定发射电路工作是否正常。 数字或模拟综合自动检查电路测试 发射电路测试 应急投放电路测试 装定系统精度测试 结束 加电复位 通用PC机 专
25、 用 测 试 系 统 及 相 关 软 件 直流稳压电源 交流稳压电源 数字多用表 射前检查和 发射控制单元 QJ 2150A2004 135.7.5.3 应急投放电路测试 系统加电后,按下“应急投放”按钮,观察导弹模拟器上挂弹灯是否熄灭,即可判定应急投放电路工作是否正常。 5.7.5.4 装定系统精度测试 通过调节装定电压电位器和反馈电压电位器使装定系统平衡进行装定系统精度测试,记下装定电压值和反馈电压值,记录弹上电压、航向控制电压、高度电压和磁控管电流等参数,并将上述参数按比例折合成对应的弹上数据。 5.7.6 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测试结果可通过人工采集或计算机采集的方式进行记录,以供分析和保
26、存。 5.7.7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按有关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规定填写。 5.8 电源装置(模块)测试 5.8.1 测试 电源装置(模块)测试项目如下: a) 电压稳定度(SV); b) 负载稳定度(SI); c) 输出纹波电压(Upp); d) 过流和过压保护; e) 温度系数(RT)。 5.8.2 测试设备 电源装置(模块)测试设备如下: a) 交流稳压电源或115V/400Hz中频电源; b) 直流稳压电源; c) 数字多用表; d) 示波器; e) 自耦变压器; f) 可变电阻器; g) 温度试验箱。 5.8.3 测试流程 电源装置(模块)测试流程如图15所示。 QJ 215
27、0A2004 14图15 电源装置(模块)测试流程图 5.8.4 测试方法 5.8.4.1 电压稳定度(SV)的测试 按图16所示连接好测试设备和仪表。加电后,将输入电压调整到标称值,被测电源装置(模块)的输出电压和负载电流调整到额定值,并记下该电压值U0。在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将输入电压相对于标称值分别升高和降低10%,待输出电压稳定后,分别记下相应的输出电压值U01和U02。计算公式见公式(1)。 图16 电源装置(模块)原理框图 0001UUUS2v= 100%(1) 电压稳定度(SV)测试负载稳定度(SI)测试输出纹波电压测试过流和过压保护测试温度系数(RT)测试加电 结束 输 入
28、 可 供 调 电 压 电 源 被 测 电 源 示 波 器 VV ASRLQJ 2150A2004 15式中: SV电压稳定度,单位为百分比(); U01输入电压相对于标称值升高10时的输出电压值,单位为伏(V); U02输入电压相对于标称值降低10时的输出电压值,单位为伏(V); U0输入电压为标称值时的输出电压值,单位为伏(V)。 5.8.4.2 负载稳定度(SI)的测试 按图16所示连接好测试设备和仪表。加电后,将输入电压调整到标称值,被测电源装置(模块)的输出电压调整到额定值。在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将负载从满载调至半载,并分别记下相应的输出电压值UA1和UA2。计算公式见公式(2)。
29、 1A1A2AIUUUS= 100%(2) 式中: SI负载稳定度,单位为百分比(); UA2输出电流为半载时的输出电压值,单位为伏(V); UA1输出电流为满载时的输出电压值,单位为伏(V)。 5.8.4.3 输出纹波电压的测试 按图16所示连接好测试设备和仪表。加电后,将输入电压调至标称值,被测电源装置(模块)的输出电压和负载电流调至额定值,用示波器测量在输出电压上叠加的最大交流分量幅值(峰峰值)。 5.8.4.4 过流和过压保护测试 按图16所示连接好测试设备和仪表,分别按下列方法测试被测电源装置(模块)的过流保护值和过压保护值: a) 过流保护值的测试:加电后,调整输入电压为标称值,被
30、测电源装置(模块)的输出电压为额定值。缓慢加大负载电流,当被测电源装置(模块)产生过流保护时,记录该过流保护值。 b) 过压保护值的测试:加电后,调整输入电压为标称值,被测电源装置(模块)的负载电流为额定值。缓慢升高被测电源装置(模块)的输出电压,当过压保护动作时,记录该过压保护值。 5.8.4.5 温度系数(RT)的测试 将被测电源装置(模块)放置在温度试验箱内,并按图17所示连接好测试设备和仪表。加电后,调整输入电压为标称值,电源装置(模块)的输出电压和负载电流均为额定值。在室温(T1)下记录输出电压值UT1。当试验箱温度升到电源装置(模块)的最高工作环境温度(T2),并待温度达到平衡后,
31、记录输出电压值UT2。计算公式见公式(3)。 1T1T2TTUUUR= 100%(T2-T1)(3) 式中: RT温度系数,单位为百分比每摄氏度(%/); UT2最高工作环境温度时的输出电压值,单位为伏(V); QJ 2150A2004 16UT1在室温下输出电压值,单位为伏(V); T2最高工作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1室温,单位为摄氏度()。 温度试验箱 图17 电源装置(模块)温度系数(RT)测试原理框图 5.8.5 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在各项测试中所采集的数据以及计算所得的数据分别填写于测试记录表中。 5.8.6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按有关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填写。 5.
32、9 指挥仪测试 5.9.1 测试项目 指挥仪测试项目如下: a) 绝缘电阻; b) 系统功能; c) 静态精度; d) 动态精度; e) 系统响应时间; f) 对外界电源的适应能力。 5.9.2 测试设备 指挥仪测试设备如下: a) 数字兆欧表; b) 交流稳压电源或115V/400Hz中频电源; c) 直流稳压电源; d) 导弹模拟器; 输 入 可 供 调 电 压 电 源 被 测 电 源 V AVRLQJ 2150A2004 17e) 数字多用表; f) 外部信号模拟器(或动态航路发生器); g) 动态数据采集和录取设备。 5.9.3 测试原理框图 指挥仪系统测试原理框图如图18所示。 图1
33、8 指挥仪系统测试原理框图 5.9.4 测试流程 指挥仪系统测试流程如图19所示。 图19 指挥仪系统测试流程图 外部信号 模拟器 导弹模拟器动态数据采集和录取设备 数字多用表 直流稳压电源指 挥 仪 数字 兆欧表 交流稳压电源 或中频电源 绝缘电阻测试 系统功能测试静态精度测试动态精度测试设备预处理 系统响应时间测试对外界电源适应能力测试结束 QJ 2150A2004 185.9.5 测试方法 5.9.5.1 绝缘电阻测试 按指挥仪技术条件中规定的要求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测试前应对设备进行预处理,拔出机箱中所有模块(包括插板和电源模块),以保证设备的安全。将兆欧表连接在产品的测试点上进行测试,
34、并记录测试结果。 5.9.5.2 系统功能检测 将指挥仪与测试设备连接起来,按指挥仪中设置的工作状态逐项进行导弹的正常发射、双发连射、应急投放和解除发射等功能的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5.9.5.3 静态精度测试 按指挥仪中所设置的标准题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5.9.5.4 动态精度测试 在外部信号模拟器(或动态航路发生器)上逐个选择航路(包括理论航路或真实航路),选择理论航路时应设定必要的初始值和一些参数。外部信号模拟器(或动态航路发生器)工作后,指挥仪进入实时工作状态,动态数据采集和录取设备进行数据的采集、录取。在每一个航路完成以后,将采集、录取到的数据用事后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进行计
35、算、分析,并与指挥仪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以测试指挥仪的动态精度,同时记录测试结果。 5.9.5.5 系统响应时间测试 在外部信号模拟器(或动态航路发生器)上选取任一航路,测试指挥仪在实时工作状态下的系统响应时间,并记录测试结果。 5.9.5.6 对外界电源的适应能力测试 按指挥仪技术条件中规定的要求进行电源拉偏,并记录测试结果。 5.9.6 数据采集及处理 对静态精度测试中采集的数据,按公式(4)至公式(7)计算静态最大误差。 3max+= XX(4) =niiXnX11(5) 2112)(11=niiXXn(6) 0iiiXXX =(7) 式(4)式(7)中: maxX最大误差; X系统误差
36、; 偶然误差均方根; QJ 2150A2004 19iX测量值; 0iX标准值。 5.9.7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按有关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规定填写。 5.10 软件测试 5.10.1 内部测试 按照软件测试计划的要求,进行相应项目的软件测试,以检验软件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技术要求、操作使用要求和性能要求。独立的软件项目应单独进行测试,嵌入式软件产品可结合系统(或设备)的功能测试进行。内部测试完成后应编写软件测试报告。 5.10.2 软件评测中心测试 在软件开发阶段,各型号指挥仪的软件经过内部测试和必要的试验验证,软件状态相对稳定并确定软件版本号和技术状态后,应按有关规定提交给相关软件检测中心进行第三方独立测试。 QJ 2150A2004 20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飞航导弹射击指挥仪测试方法QJ 2150A2004 *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出版 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 邮政编码:100830 北京航标印务中心印刷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发行 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 * 2004年12月出版 定价:17.00元 QJ 2150A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