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0906-1989 内燃机管壳式机油冷却器 技术条件.pdf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229136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7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10906-1989 内燃机管壳式机油冷却器 技术条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GB 10906-1989 内燃机管壳式机油冷却器 技术条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GB 10906-1989 内燃机管壳式机油冷却器 技术条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GB 10906-1989 内燃机管壳式机油冷却器 技术条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GB 10906-1989 内燃机管壳式机油冷却器 技术条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内燃机管壳式机油冷却器技术条件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Tube and shell oil coolers-Specification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GB 10906 89 本标准规定了内燃机管壳式机油冷却器的基本要求、传热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必须进行的试验及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与汽车、拖拉机、工程机械、小理船舶用和发电机组配套的内燃机用管壳式机油冷却器(以下简称冷却器)。2 引用标准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3821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3 术语a. 管壳式冷却器:在一个圆

2、筒形壳体内插入由许多平行管组成的管束而构成(见图1至图3)。b. 油侧:冷却器内泊的通道。c. 水侧:冷却器内水的通道。d. 管侧:冷却器散热管内一侧的通道。e. 壳侧:冷却器散热管外一侧的通道。f. Ji回流:冷却水和机油在冷却器内的流向一致。g. 逆流:冷却水和机油在冷却器内的流向相反。水室先体敢热片折流极管于水室机汹图1圆缺形折流板冷却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89-03-03批准冷却水1990-01-01吏地GB 10906-89 水室壳体t可流板管子水室机油冷却水图2环盘式折流板冷却器水室隔板壳体折流扳散热片水.¥:冷却水饥油图3双程月缺形折流板冷却器4 技术要求4. 1 产

3、品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4.2 冷却器所用结构材料在工作介质中应具有防蚀性或覆盖防蚀镀层。在冷却器规定的使用期内,防腐层应完好无损。4.3 冷却器的结构必须保证当管子压扁或堵塞时,有拆卸的可能性和散热芯子的互换性,并保证便于清洗室内沉积物及水垢。4.4 密封性能试验装配好的冷却器,油侧在700kPa(7. 14 kgf/cm2),水侧在400kPa(4. 08 kgf/cm2)的压力下应密封。根据用户要求,车用柴油机、增压柴油机及特种用途内燃机用冷却器的油侧、水侧压力指标,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4.5 振动性能试验充满水的冷却器在4倍的重力加速度(4g)下,按下表规定的频

4、率和振动次数进行振动试验,按顺序反复进行120万次,不允许出现泄漏和零件损坏。全振幅根据式(1)确定GB 10906 8 9 。,“- m一呐一g一4二一m m A . ( 1 ) 式中:g一一重力加速度,g=9. 81 m/s2; f一一频率,Hz.序号频率次数参考时间Hz 万次盯un50 4.50 15 2 40 20.40 85 3 30 5.04 28 4.6 耐久性能试验冷却器的油腔充满介质,介质温度为95士1,介质压力应进行循环变化,即从零上升到500kPa (5. 10 kgf/cm2)经保持,然后从500kPa下降至零,上升、保持、下降各占2s. BP 6 s时间为一个循环,共

5、进行3万次循环,不允许出现泄漏、脱焊和零件损坏。4. 7 传热性能试验在管侧通水壳侧通油(11号或14号柴油机油),水速等于0.5 m/s,油速等于1.0 m/s,进水温度85士l,进油温度95士lC,流体流向为逆流时,冷却器的主要传热性能指标应符合下述要求。4. 7. 1 传热系数K。应大于或等于500W /(m2 K)。也一川K ( 2 ) 1 000 式中:Q。一一一Go G00 (to1-to2); 3 600阳用于单程通道冷却水 - (t., t.,) - (t,;f ) 一用于双程通道冷却水(to1一.tw2) - I toz一丛尹旦irum,飞】,I,.,马Go= VoPo Q。

6、一一机油放热量,W; Fo油侧传热面积,mz;油侧传热面积凡的计算方法按附录A(补充件的规定。rum对数平均温差,zGo机油的质量流量,kg/h;GB 10906 89 Cro机泊的比热容量,kJ/(kg.); to1 冷却器进油温度,;to2一一冷却器出油温度,;lwl 冷却器进水温度,;fwz一一冷却器出水温度,;Vo机泊的体积流量,m3/h;。一一机袖的密度,kg/m3。4. 7.2 体积利用系数Kv应大于或等于115103W/(m3 K)。式中:V一一冷却器的体积,m3。K - _!1_ V - V furn 4. 7. 3 质量利用系数Kq应大于或等于45W/(kg K)。K - q

7、 q 0 fum 式中:q一一冷却器的质量,kg。4. 7.4 油侧压差.6.po应小于或等于65kPa(488 mmHg)。4. 7. 5 冷却器的传热性能指标均应在规定的水灌、油速下测取。4. 7. 5. 1 水速ww(m/s)的计算式中:Vw水的体积流量,旷h;Sw 水侧通道面积,m2,水侧通道面积按附录BC补充件)计算。4. 7.5. 2 油速。(m/s)的计算式中:10机油的体积流量.m3/h;So油侧的通道面积,m2。油的通道面积按附录BC补充件)计算。vw J 一一一一一一一w 3 600 Sw Vo J 二;一一一0 3 600 So 4. 7.6 油侧清洁度w,应小于或等于4

8、3+76孔,mg。4.8 冷却器表面不允许存在碰伤、变形、焊料聚集及电焊飞溅物。4.9 冷却器应具有从水室内腔放气及排水装置。4. 10 特种用途内燃机用的冷却器应根据用户要求制造。. ( 3 ) . ( 4 ) . ( 5 ) . ( 6 ) 4. 11 在制造冷却器时,不得因管端受压而缩小管子的流通截面。由于管子本身的缺陷允许加以堵塞,堵塞的管数应不超过管子总数的1%,对于有缺陷的管子应从两端进行牢固堵塞。4. 12 与船用柴油机配套的冷却器应根据船舶检验部门规定的法规,并在其技术监督下进行制造。5 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5. 1 试验方法5. 1. 1 振动性能试验,在振动试验台上按4.5条

9、规定的工况进行测试。5. 1. 2 耐久性能试验,在耐久试验台上按4.,6条规定的工况进行测试。5. 1. 3 密封性能试验,在密封性试验台上,将沉没在水槽内的冷却器通入按4.4条规定压力的干燥压缩空气,保持lmin时间的工况下,分别对油侧、水侧进行测试,不得出现空气泡。GB 10906-89 5. 1. 4 油侧清洁度的测定方法将注入占油腔容积60%试验用汽油的冷却器,密封进出油口。置在震动试验台上,以5.8 Hz的频率,14mm的振幅,连续振动2000次,然后按GB3821的规定进行检测。5. 1. 5 传热性能和油侧阻力的测定传热性能试验,在传热性能试验台上,根据本标准规定的工况,热平衡

10、误差控制在士5%范围内,测定传热量毡,然后按式(2)计算K。,按式(3)算出Kv和式(4)算出Kq。传热性能试验同时测出油侧压差A户。5.2 验收规则5.2. 1 产品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5. 2. 2 订货单位抽检产品时,按GB2828或根据有关标准中的规定,商定验收规则,进行验收。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6. 1 标志6. 1. 1 每只产品上应标明:a. 制造厂厂名或商标pb. 产品型号和名称;c. 出厂日期或出厂编号。6. 1. 2 标志的部位、尺寸和方法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规定。在产品整个使用期间标志应完好。6.2 包装6.2. 1 进出油口和水口应

11、有堵盖以防冷却器内腔受污染。6.2.2 作为备用件或需经长途运输的产品应予包装。6.2. 3 包装方式应保证产品在运输和贮存时不受损害。6.2.4 包装箱内应附有制造厂包装员签章的装箱单,装箱单上应注明产品名称、型号、数量及装箱日期。6.2.5 包装箱内应附有制造厂质量检验员签章的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合格证上应注明za. 制造厂厂名或厂标;b. 产品名称和型号;c. 出厂日期或出厂编号。6.2.6 包装箱上应标明:a. 制造厂厂名及厂址:b. 产品名称及型号;c. 数量及包装箱总重量;d. “小心轻放”、“防压”等标志;e. 外形尺寸5f. 出厂日期。6.3运输包装完好的冷却器应允许用任何

12、正常方法运输。6.4 贮存冷却器应贮存在通风和干燥的仓库内,在正常保管情况下,自出厂之日起,制造厂应保证冷却器在12个月内不致锈蚀。A1 管侧传热面积管侧传热面积,按式(Al)计算:式中zd1一一散热管内径,m;GB 10906-89 附录A传热面积的计算方法(补充件)F1 (m2) d1Ln L一一散热管散热部分管子长度,m;n一一散热管数量。A2 壳侧传热面积-C Al ) 壳侧传热面积由散热管光管面积F21和焊在光管上散热片面积F22组成不计装配在光管上的折流板面积)。如壳侧无散热片的冷却器(如图2),则壳侧传热面积等于散热管光管面积。散热管光管面积按式(A2)计算:F21 (m2) d2Ln( A2 ) 式中:d2一散热管外径,m。散热片面积(见图Al)按式(A3)计算:F22103 5 10 122. l 10 3 6 11 125. 1 10 3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归口并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达能。So mz o. 5865/(10 0. 468 2 10 o. 520 0 10 3 o. 530 7 10 3 o. 92 910寸0. 639 7 J 0 3 本标准参照采用苏联标准rOCT13211-80柴油机及煤气机用管壳式机油冷却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