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4747-1993 儿童三轮车安全要求.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229298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6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14747-1993 儿童三轮车安全要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GB 14747-1993 儿童三轮车安全要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GB 14747-1993 儿童三轮车安全要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GB 14747-1993 儿童三轮车安全要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GB 14747-1993 儿童三轮车安全要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儿童三轮车安全要求Safety requirements for tricycles for y。ungchildren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儿童三轮车(以下简称三轮车)的安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儿童使用的各种三轮车2 引用标准GB 6675 玩具安全3 术语3. 1 三轮车GB 14 7 47-93 一种轮式车辆各车轮与地丽的接触点应能形成三角形或梯形,并仅借人力靠脚蹬驱动前轮而行驶的车辆。如果轮子与地面的接触点构成的形状为梯形,则窄轮距宽度必须小子宽轮距的一半。3. 2轮距有一根公共轮轴的两车轮之间的距离,那两车轮与地面接触点的外端尺寸见图。图

2、l车辆行驶的稳定性试验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11批准1994-10-01实施.J () l GB 14747-93 3. 3 断裂材料的折断程度达到可使构件不能再支承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发生的负荷。3. 4 正常乘骑姿势一骑车者坐在三轮车的鞍座上,双脚放在脚蹬上,双手握住把横管或操纵机构的姿势。3. 5 C尺寸脚蹬转到离座位最远的位置从鞍坐面中心量到脚蹬踩脚面中心的最大距离(见图2)。1 、产卢/, 图2C尺寸测量方法3.6 突出物凡属以下情况者,均称为三轮车的突出物za. 除了标准螺栓或螺钉头外,其他组装后的任何零件其长度大于8mm,而且其末端但j圆半径小于6.3 mm的sb. 螺钉的外

3、露突出部分,在螺母旋紧之后大于螺钉的外径尺寸的c. 在正常骑行时,能与骑幸者的任何部位可能接触的螺钉的外露部分,在螺母旋紧之后大于3. 2 mm的4技术要求4. 1 材料4. 1. 1 涂层兰轮车表面涂层中有害元素的含量应符合GB6675中13.2条的有关规定4. 1.2阻燃性三轮车的零部件禁止使用易燃材料,并应符合GB6675中9.4条的要求。4. 2机械强度三轮车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和可预见的非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以及按5.3条进行跌落试验后其任何零部件均不允许出现断裂。4.3 尖端、锐边、突出物、挤夹点和小零件4.3. 1 三轮车上不得有任何可触及的尖端。4.3.2 三轮车上不得有任何可触及

4、的锐边。4. 3. 3 在图3所示的A、B区域内不得有突出物。Io:, GB 14747-93 图3不允许存在突出物的区域注sA区壤由通过鞍座表面中心、前轮赖以及草把旋转轴线至两把套连线之交点所连成的线为界B区域为鞍座表面中心、后轮辅以及车把旋转轴线至两把套连线之交点的后方和上方4. 3. 4 三轮车不得有任何可造成伤害的挤夹点,骑车者在任何骑行位置肘,任何可能触及的活动部分,例如轮子与泥板之间、为实体结构的轮辐内的孔隙,均应小于5mm或大于12mm。4. 3. 5供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三轮车,如有可触及的小零件,应符合GB6675中3.2.2.1条的有关规定。4.4 稳定性4. 4. 1 行驶

5、的稳定性按5.5条做三轮车行驶的稳定性试验时,车辆不得翻ijj.4.4.2 倾斜的稳定性4. 4. 2. 1 按5.6条做三轮车向前倾斜稳定性试验时,车辆不得向前翻倒4.4.2.2 按5.7条做三轮萃的向后倾斜稳定性试验时,车辆不得向后翻倒。4.5零件4. 5. 1 连接紧困件所有用来连接或紧固用的螺栓、螺钉、螺母等,在接本标准的要求测试时,不得松动或失去应有的功效。4.5.2 防护罩帽用于防护外露突出物的防护罩帽应能承受70N拉脱力4, 5. 3操作系统4. 5. 3. 1 把立管插入深度标记如果把立管是一种可调节的结构时,把立管上应有一个永久性的标记或环圃,清楚地标明把立管插入前叉组件的最

6、少插入深度,最少插入深度从把立管末端起不应小于把立管直径的2.5倍。把立管插入深度标记下面应在至少有一个管子直径的长度内保持其应有的强度。4. 5. 3. 2把立管的强度把主管应能经受5.8条规定的试验而无断裂。4. 5. 3. 3把横管把横管应以三轮车的纵向中心线中心保持其两端的对称当把横管处于最高位置,鞍座处于最低位!川,GB 14747-93 置时,它们的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衍7mmo 4.5.3.4 把横管两端把横管的两端应装有把套或其他保护装置,把套或其他保护装置应能承受70N的拉脱力。塑料制成的把横管不受此条款的限制。4. 5. 3. 5把立管夹紧装置按5.9条规定的方法试验时,把立

7、管与前叉立管之间不得有相对位移。把立管前叉组合件及其他零件均不得损伤。4. 5.4 鞍座4.5.4.1 鞍管插入深度如果鞍管是一种可调节的结构时,鞍管上应有一个永久性的标记或环圈,清楚地标明该鞍管插入享架的深度(即鞍座可调节到最大高度。标记不得损伤鞍管应有的强度,插入标记的长度从鞍管底端起不得小于其直径的两倍,鞍管插入标记下应在至少有一个管子直径的长度内保持其应有的强度。4. 5. 4. 2 鞍座调节的夹紧装置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鞍座夹头应能牢固地夹紧鞍座,不使其在任何方向上移动。三轮车按5.3条进行跌落试验后接着再按5.10条规定之方法试验时,鞍座夹紧装置相对于鞍管在任何方向上都不应有移动。

8、而鞍管对于车架也不应有转动。4. 5. 5 5却蹬结构三轮车的脚蹬上、下都应有踩踏面,除非脚蹬有一个确定的优先脚蹬面,能自动地为骑车者的脚底提供踩踏面回4.6 标志. 三轮车上应有明显的制造厂名和商标4. 7使用说明4. 7. 1 三轮车的说明书应系在车上或放在其包装内。4. 7. 2说明书应至少包括下述内容a. 骑行时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gb. 零部件和成车装配说明,c. 零部件应定期检查及车辆维修的有关说明,d. 标明适用的儿童年龄或重量,或者年龄和重量两者,e. 明确标明制造厂名、地址、产品名称和型号。5试验方法5. 1 涂层试验三轮车表面涂层中有害元素含量的试验方法应按GB6675中1

9、4.1条的有关规定进行。5.2 阻燃性试验三轮车上零部件材料阻燃性的试验方法应按GB6675中10.3条的有关规定进行。5. 3跌落试验跌落试验前按表1所规定的荷重缚在鞍座上,如有后踏板还应按5.7条的要求将荷重安装在后踏板上,或者鞍座最后面适当的部位上并在每一个把套上牢固地悬挂4.5 kg的荷载。三轮车按上述负载后从o.3 m的高度处使其跌落在水泥地上三次。跌落前三轮车应处于正常的骑行状态,并自由落下,跌落后检查其是否符合4.2条的要求。,j I) 7 GB 14 7 4 7-93 表l序号鞍座到脚蹬的距离(C尺寸),mm负载的重量,kg斜面倾斜角度。I 355 11 7 2 355380

10、11 8 30 3 381420 13. 5 9。4 421450 15. 8 9。5 451480 17 9。306 481510 18 10 7 511550 20 IJ 030 8 551570 20 13 9 571600 22.5 l 5 10 601620 22.5 17 II 621660 24.8 17 12 661890 27 17。13 891710 29.3 17。5. 4 锐边和尖端鉴定有潜在危险的锐边和尖端的试验方法和试验仪器可分别按GB6675中附录A(补充件和附录B(补充件)的有关规定进行。5.5行驶的稳定性试验测量三轮车的C尺寸,将车放置在表1规定的倾斜角度测试

11、平板上,使三轮车的后轮轴线与倾斜方向平行。按表l中规定的负载在鞍座上加载,其重心应该在鞍座面几何中心上方150mm处,三轮车的操纵机构应放置在使前轮能沿半径为1.8 m的斜坡上行驶。当进行试验时应用模块将其轮子堵住,以防其转动。在静态条件下三轮车不得翻倒s. 6 向前倾斜稳定性试验将前轮与车架之间用模块堵住,并在三轮车的鞍座上岔表l中的规定加载荷其重心应在鞍座面几何中心上方150mm处。将后车轮垫高100mm(比前轮放置面高100mm)三轮车不得向前翻倒。主图4向前倾斜稳定性试验 GB 14747-93 5. 7 向后倾斜的稳定性试验按表l的规定在三轮车上加载荷,将前车轮垫高100mm(比后轮

12、放置面高100mm,见图5),此时三轮车不得向后翻倒。如果兰轮车有一个后踏板或后座之类的装置,一个人可乘在上面与前面的骑行者一同乘骑,那么在后路板中心主施加与骑行者等同重量的荷重,其荷重的重心应位于图Z所示的C尺寸加15()mm处。如果三轮车的后踏板为有个以上,那么其向后倾斜的稳定性应该对踏板分别予以测试。丁一图5向后倾斜的稳定性试验5. 8把立管强度试验用一个夹具将把立管夹紧在最小插入深度处。通过把横管的连接点施加一个500N的力,其方向朝前并与把立管体的轴线成45角见图6)。吧樵臂飞是最少编入深If所施负倚图6把立管强度试验109 GB 14 7 4 7 9 3 5. 9 把立管夹紧装置试

13、验将把立管正确地装配在车架和前叉立管内,用制造厂推荐的力矩旋紧夹紧装置,对把立管前叉夹紧装置施加一个20N m的力矩(见图7)。附饱负荷图7把立管夹紧装置试验5. 10鞍座调节央紧装置试验将鞍座和鞍管正确地装配在车架上,鞍座夹紧螺栓应按推荐的力矩旋紧,在离鞍座前端或后端25 mm的范围内,能对鞍座夹产生较大力矩的一点,垂直向下施加一个至少为330N的力移去这个力后,应在离鞍座前端或后端25mm的范围内,能对鞍座夹产生较大力矩的一点,施加个110N的水平力。附加说明z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玩具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由上海市玩具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大中、孟繁晶。I J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