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29.120.50 K 31 道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0233-2005 代替GB/T10233一1988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电控设备基本试验方法Basic testing method for low-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assemblies 2005-02-06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5-08-01实施GB/T 10233-2005 前言本标准是对GB9466-1988(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基本试验方法及GB/T10233一1988(电气传动控制设备基本试验方法的修订。本标准与
2、GB/T10233-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一一标准主要依据GB725 1. H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和GB/T3797-2005(电控设备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T10233一1988(电气传动控制设备基本试验方法废止。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国家电控配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广州白云电器设备厂、裕德电气(厦门)有限公司、广州南方电力集团电器有限
3、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雪梅、刘淑敏、俞秀文、刘辉、刘霞、龙静、邹一、齐赫男、张春香、李慧英、张建成、蒋小波、刘志崇。1 范围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电控设备基本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GB725 1. 1- 200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GB 725 1. 1 备(idtIEC 60439-1 GB/ T 12501 GB 14048. 3一电器(lEC60947-3 GB 14048. 2000 , IDT) GB/ T 16935. 1 60664-1:1992) GB/ T 17626.4 61000-4-4: 1995) GB/ T 17626. 5- 1 1995) 装置
4、IEC 60099-1 避雷器CISPR16-1 射频扰动3 术语和定义、GB 725 1. 1中给出的以及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基本试验方法basic testing method G/T 10233-2005 60947-4-1: t IEC 61000-4-5 , 指在一般(或正常)工作环境条件下具有通用性的试验方法,不包括设备的某些专门试验或特定试验。3.2 额定分散系数rated diversity factor 成套设备中或其一部分中(例如一个柜架单元或框架单元)有若干主电路,在任一时刻所有主电路预计电流最大总和与成套设备或其选定部分的所有主电路额定电流之和的比值,即为额
5、定分散系数。GB/T 10233-2005 3.3 如果制造厂给出了额定分散系数,则将此系数用于温升试验中。注:在没有实际电流资料的情况下,允许采用表1常用数据z表1额定分散系数值主电路数2与34与569(包括9)10及以上散热试验设备heat-dissipating specimen 额定分散系数0.9 O. 8 0.7 0.6 在自由空气条件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的大气压力(86kPa106 kPa)下在温度稳定后的表面最热点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50C的试验设备。4 试验项目及方法4. 1 一般检查4. 1. 1 检查设备中的元件、器件安装接线应牢固、端正、正确,应符合图样及相应的标准要求
6、。4.1.2 设备的铭牌及标志应正确、清晰、齐全,且易于识别,安装位置正确。4. 1.3 操作器件应装在易于操作的位置,安装高度不应高于2m。4. 1.4 检查设备的尺寸、形状及结构应符合图样的要求。4. 1. 5 检查柜(台)体及面板表面应平整无凹凸现象,油漆颜色应均匀,在距离设备1m处观察不应有明显的色差和反光,漆层整洁美观,不应有起泡、裂纹和流痕现象。柜体材料和漆层应是非易燃的或自熄的。4.1.6 检查母排、导线的规格、尺寸、颜色、相序布置、连接等应符合要求。4. 1. 6. 1 装置中的控制电路导线截面,应按规定的载流量选择,并考虑到机械强度的需要。4. 1. 6. 2 设备外部接线必
7、须通过接线座。但电流在63A以上的电路,允许外部电缆直接连接到元件上。4.1.6.3 在经常移动的地方(如跨越柜门的连接线)应用软导线,并且要有足够的长度裕量,以免急剧弯曲或过度张力损坏导线。4. 1. 6. 4 电源线及高电平电路导线,应与低电平(测量、信号、脉冲等)电路导线分束走线,并应有一定的间隔,必要时应采取隔离或屏蔽措施。4.1.6.5 设备主电路相序排列,以设备的正视方向为准,应符合表2的规定,对于无法区分相序和极性的电路可不规定。4.1.6.6 检查螺钉及导线连接应紧固,尤其是保护电路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例:螺栓、接地垫圈等)以保证接触良好。母排搭接处应自然吻合,不应有应力。裴2主
8、电路相序排列类别垂直排列水平排列前后排列L1(A)相上方左方远方L2(B)相中间中间中间L3(C)相下方右方近方正极(+)上方左方远方负极(一)下方右方近方中性线(接地中性线)最下方最右方最近方2 G/T 10233-2005 4. 1. 7 检查插件、抽屉的接插是否良好。4. 1.7. 1 抽屉和插件应使用刚度好的导轨支撑,以保证在接插时预先对准。并能在各种所需位置(如:使用、调整或检查、不使用)上固定牢靠。必要时,在上述位置应装设机械锁紧机构。4. 1.7.2 抽屉和插件应能方便地插入和拔出,所有的接插点均应保证电接触可靠。4. 1.7.3 抽屉和插件应具有互换性。4. 1. 7.4 插入
9、式印制线路板,应有拔插件工具。设备整体设计应考虑到印制线路板的子单元不必关断电源便可进行拆卸或更换。如必须关断电源才能进行拆卸和更换,则应在子单元的上面或附近有明确的标志。4. 1. 8 检查设备门开启灵活,角度应不小于900。4. 1. 9 检查所有机械操作零部件、联锁、锁扣等运动部件的动作应灵活,动作效果应正确。4. 1. 10 机械操作验证对于按照其有关规定进行过型式试验的成套设备的器件,只要在安装时机械操作部件无损坏,则不必对这些器件进行此型式试验。对于需要作此项型式试验的部件,应验证机构操作是否良好,操作循环次数应为50次。注:对于抽出式功能单元,一次操作循环应从连接位置到分离位置,
10、然后再回到连接位置。4. 1. 11 检查随设备出厂的技术文件应完整,电路图、接线图和技术数据应与设备相符合。4.2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检查4.2. 1 应测量相与相之间,不同电压的电路导体之间及带电部件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最小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设备内电气元件的电气间隙应符合各自标准中规定的距离。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也应该保持此距离。在异常情况(例如短路)不应永久地将母线之间、连接线之间、母线与连接线之间(电缆除外)的电气间隙或介电强度减小到小于与其直接相连的电气元件所规定的值。如果设备包含抽出式部件,则应分别验证部件在不同工作位置时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是否符合要求。4.2.2 巳标明额定冲击耐
11、受电压的设备,按表4、表6确定设备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冲击、工频和直流试验电压的介电耐受电压关系见表3,电源系统的标称电压与设备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的关系见附录B,若设备未标明额定冲击耐受电压值时,按表7规定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值。表3冲击、工频和直流试验的介电耐受电压额定冲击试验电压和相应的海拔耐受电压交流峰值和直流耐受电压U1.2/50/kV交流方均根值/kVU;mp/kV 海平面200 m 500 m 1000 m 2000 m 海平面200 m 500 m 1000 m 2000 m 0.33 0.36 0.36 0.35 0.34 0.33 O. 25 0.25 0.25 0
12、.25 O. 23 0.5 0.54 0.54 0.53 0.52 0.5 O. 38 0.38 0.38 0.37 O. 36 0.8 0.95 O. 9 0.9 0.85 0.8 O. 67 0.64 0.64 0.60 O. 57 1. 5 1. 8 1. 7 1. 7 1. 6 1. 5 1. 3 1. 2 1. 2 1. 1 1. 06 2. 5 2. 9 2.8 2.8 2.7 2. 5 2. 1 2.0 2.0 1. 9 1. 77 4 4. 9 4.8 4.7 4.4 4 3.5 3.4 3. 3 3.1 2.83 6 7.4 7.2 7 6. 7 6 5.3 5.1 5.0
13、4.75 4.24 8 9.8 9.6 9. 3 9 8 7.0 6.8 6.6 6.4 5. 66 12 14.8 14.5 14 13.3 12 10.5 10.3 10.0 9.5 8.48 注1:表3采用了均匀电场(表4中情况B)的条件,因此,冲击电压、直流和交流峰值耐受电压值是相同的。其交流方均根值是从交流峰值推导出来的。注2:如果电气间隙介于情况A和情况B之间,那么本表给出的交流值和直流值比冲击电压值更严格。注3:工频电压试验要遵循制造商的协议(见4.5.2.3)。3 GB/T 10233一2005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imp / kV IUJI I 海平面2000 m O. 33 z
14、 1. 8 1. 7 1. 5 0.5 。因1. 8 1. 5 0. 8 1. 8 1. 5 1. 5 2.3 3 2 2. 5 3 4 5 6 8 8 10 12 15 表4空气中的最小电气间隙最小电气间隙/mm情况A情况B非均匀电场条件均匀电场(理想条件下污染等级污染等级2 3 4 2 3 4 0.01 0.2 0. 04 0.2 0.8 1. 6 O. 1 0.8 1. 6 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imp / kV 0.33 0.01 0.5 0. 04 0. 8 O. 1 1. 5 O. 5 2. 5 1. 5 4 3 6 5. 5 8 8 12 Fhd -AA F飞unJUnNA NA 1
15、) 距离从10m到最长30m,有特别的结构并经过专门的布置。对10m以下的互连电缆不做试验,仅第二类适用。2) 取决于当地电力系统的等级.3) 通常带第一级保护进行试验。注1:DB=数据总线,SDB=短距离总线;LDB=长距离总线;NA=不适用。注2:安装类别:四一一0类:保护良好的电气环境,常常在一间专用房间内。浪涌电压不超过25V。一-1类:有部分保护环境。浪涌电压不超过500V。一-2类g电缆隔离良好。浪涌电压不超过1000V。一一-3类2电源电缆和信号电缆平行敷设的电气环境。浪涌电压不超过2000V。一一-4类:互连线作为户外电缆一样走线甚至连到高压设备上。浪涌电压不超过4000V。一
16、-5类z接地故障电流达10kA,和雷电电流达100kA引起的干扰电压。4. 11. 4. 1. 2. 2 辑合/去辑网络a) 用于电源线的电容搞合(并联糯合)在接入电源去藕网络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容捐合将试验电压按线-线或线-地方式加入。如果没有其他规定,装置和搞合/去藕网络之间的电掘线长度为2m(或更短)。26 锢合/去藕网络的额定参数:一一桐合电容C:9F或18F;一一电源去榈电感L:1.5 mH。当装置、供电网络没有与去搞网络连接时,在去搁网络电掘输入端上的残余浪涌电压不应超过所施加试验电压的15%或电摞电压峰值的两倍、两者中取较大值。b) 用于电摞线的电感嘱合(通过串联变压器藕合)用于
17、电源线的电感藕合正在考虑之中。c) 用于互连线的电容搞合GB/T 10233-2005 对于非屏蔽不平衡1/0线路,当电容精合对该线上的通信功能没有影响时推荐使用此方法,其应用如图4所示,包括线-线搞合和线-地榈合。如果没有其他规定,装置和搞合/去捐网络之间的电源线长度为2m(或更短)。辅助设备保护设备- -. . 去搞网络-. 注1:开关S曰1;线地,置于0飞线线,置于1俨,飞4注2:开关S臼2;试验时置于1,._,飞4但与S凹l不在相同的位置o注3:L=2囚omH,R凡I为L的电阻部分。参考地固4非屏蔽互连线电窑辑舍的试验配置示例(线线/线地藕舍,用电窑器藕合)电容搞合/去辅网络的额定参数
18、:一一一搁合电容C:0.5h一一去搞电感L(没有补偿电流时):20mHo 注1:应考虑信号电流容量,它取决于受试线路。4 EUT 注2:应按线-线和线白地方式施加浪涌,进行线呵地试验时,如果没有其他规定,试验电压必须依次地加到每根线和地之间。注3:如果没有其他规定,则浪涌应在交流电压波(正和负)的零值和峰值的电压相位处同步加入。4.11.4.1.2.3 对每一极性(正/负)至少进行5次试验,相邻脉冲的时间间隔为1min.相邻两个脉冲的极性相反(试验方法见GB/T17626. 5-1999标准有关规定)。27 GB/T 10233一20054. 11. 4. 1. 3 试验结果应符合表17的规定
19、。4. 11. 4. 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本标准规定了电气和电子设备的供电电源端口、信号和控制端口对重复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严酷等级和试验方法。4. 11. 4. 2. 1 试验设备a) 试验发生器试验发生器的主要部件包括:高压源、充电电阻、储能电容器、放电器、脉冲持续形成电阻、阻抗匹配电阻和隔直电容器。开路输出电压范围(在储能短路的条件下工作。最大能量极性输出型式动态源阻抗(见注)发生器内的隔直脉冲重复频率脉冲持续时间(输出到50.n负与电源的关系脉冲群持续时间脉冲群周期28 )4 kV (1 +10%)发生器应能在50(1士30%)ns圄5接50Q负载时单个脉冲的波形项脉冲
20、上升时间脉冲的持续时间脉冲的重等级2 3 4 X l) U 斗U 0.5 1 2 4 特定十,_ 一值IkV5 0.25 5 O. 5 5 1 2. 5 2 特定特定l) X是一个开放等级,在专用设备技术规范中必须对这个级别加以规定。注:对于受试设备1/0、控制、信号和数据端口,试验电压为电源端口试验电压的一半。GB/T 10233-2005 Hz 重复频率1kHz5 5 5 5 特定29 G/T 10233-2005 这些开路输出电压将显示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上。有关试验等级的选择,建议按照工作环境见表23的要求选择。表23试验等级的选择(根据工作环境)试验等级的选择试验级别1 2 3
21、4 工作环境具有良好的保护环境受保护的环境典型的工业环境严酷的工业环境环境代表计算机机房控制室或终端室发电厂或高电压变露天的高压变电站电站的继电器房4. 11. 4. 2. 2. 2 受试设备的放置za) 应放置在接地参考平面上(接地参考平面采用铜或铝金属板时其厚度不小于0.25mm,采用其他金属材料其厚度至少为0.65mm),并用厚度0.1m士0.01m的绝缘支座与之隔开。b) 接地参考平面的最小尺寸为1mX1 m,各边至少应比受试设备超出0.1m。受试设备距离导电结构(例如屏蔽室的墙壁)应大于0.5mo c) 若受试设备为台式设备,应放置在接地参考平面上方0.8m士0.08m处。d) 搞合
22、装置和受试设备之间的信号线和电源线的长度不大于1m。如果制造商提供的与设备不可拆卸的电源电缆的长度超过1m,那么超出的部分应该收拢在一起形成一个直径为0.4m 的扁平线圈并放置在接地参考平面上方0.1m处。受试设备和搞合装置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1m。4. 11. 4. 2. 3 试验电压藕合到被试设备的方法a) 交/直流主电源的搞合/去祸网络采用此网络可以使试验电压能在非对称的状态下施加到受试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如果线路上的电流大于搞合/去娟网络规定的电流容量,即大于100A,应经过一个33nF的捐合电容把试验电压施加到受试设备上。b) 对1/0和通讯端口的试验为了把试验电压祸合到线路上,应尽可能
23、地使用容性桐合夹。但是,如果因为电缆敷设中机械方面的问题而不能使用娟合夹时,则可代之以金属带或导电馅。不允许把试验电压施加到同轴电缆或屏蔽通讯线路的接头(带电线)上。对供电电掠端子和保护接地端子的试验试验电压应该施加在接地参考平面和每一个交流或直流供电电源的接地端子之间,以及受试设备机壳的保护接地或功能接地端子上。接地参考平面应与电源插座处的保护导线连接。d) 对每一极性(正/负)进行试验,试验的持续时间,不少于1min。e) 试验方法参见GB/T17626.4-1998标准中的有关规定。4. 11. 4. 2. 4 试验结果的评定应符合表17的规定。4. 11.4.3 静电放电本标准规定了电
24、气和电子设备对来自操作者和邻近物体的静电放电时的抗扰度要求试验等级和试验方法。4. 11. 4. 3. 1 试验发生器试验发生器的主要部件包括:充电电阻、储能电容器、放电电阻、电压指示器、放电开关、可更换的电极头、放电回路电缆、电源装置。30 GB/T 10233-2005 静电放电发生器特性见表24。表24静电放电特性项目特性储能电容(C+Cd)150 pF士10%放电电阻(Rd)330 0士10%充电电阻(R,)50 mO-100 mO 输出电压1)接触放电8kV(标称值);空气放电15kV(标称值)输出电压示值的容许偏差士5%输出电压极性正和负极性保持时间至少55 放电操作方式2)单次放
25、电(连续放电之间的时间至少15) 放电电流波形见图71)在储能电容器上测得的开路电压。2)仅为了探测的目的,发生器应能以至少20次/s的重复频率产生放电。100% 90% I 30ns时60ns时10% 4. 11.4.3.2 试验等级静电放电有两种形式zI蜡值t,=0.7-1ns 固7静电发生器输出电流典型波形a) 对导电表面和糯合平面的接触放电;b) 在绝缘表面上的空气放电。接触放电是优先选择的试验方法。试验优先采用表25所示的试验等级范围。31 GB/T 10233-2005 表251.接触放电等级试验电压/kV2 3 4 Xl) 1) X是一个开放等级,在专能需要专用的试验设备。级别2
26、 3 4 4. 11. 4. 3. 3受a) 应放置其他金b) 接地参d) 隔开。e) 静电放电发生缆的长度超过2m导电部分保持不小于长2m,其厚度为0.25mm问铜或铝板,2 4 6 8 4. 11. 4. 3. 4 对受试设备直接施加的股电试验等级h空气放电试验电压/kV2 4 8 15 特殊最大电压2 4 8 16 25 mm,采用之隔开。与接地参考平面一般为2m。如果电置,且试验配置的其他静电放电施加于受试设备可能接触的点和表面上。在接触放电的情况下,放电电极的顶端应在操作放电开关之前接触受试设备。接触放电电极头图见图8。试验应以单次放电的方式进行。在预选点上,至少施加十次单次放电。连
27、续单次放电之间的时间间隔至少1s,但为了确定系统是否会发生故障,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间隔。静电发生器;应保持与实施放电的表面垂直,以改善试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在实施放电的时候,发生器的放电回路电缆与受试设备的距离至少应保持0.2m o 对于表面涂漆的的情况下,如制造厂未说明漆膜为绝缘层,则发生器的电极头应穿人漆膜以便与导电层接触。如厂家指明漆膜是绝缘层,则应只进行空气放电。GBjT 10233-2005 4. 11. 4. 3. 5 间接施加的煎电对放置与(或)安装在受试设备附近的物体的放电应用静电放电发生器对参考接地平板接触放电的方式进行模拟。除满足4.11.4.3.4条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28、a) 静电发生器放在距被试设备0.1m处,放电电极指向参考接地平板。b) 在被试设备的每个可接触到的平面上对参考接地平板至少应进行10次单独快速放电。4. 11. 4. 3. 6 空气肢电如果漆膜为绝缘层则只进行空气放电。试验时,放电电极的圆形放电头应尽可能接近并触及受试设备(不要造成机械损伤)。每次放电之后,应撞撞电站由专牛器的放电电极从受试设备移开,然后重新触发发生器,进行新的单次放电,直至时在在空气放再问牛情况下,用作接触放电的放电开关应当闭合。空气放电电极头图见4. 11. 4. 3. 7 试验结果应符合表17的规定。注:放电开关建议尽可能靠近放电固84. 11.4.4 射频电磁场辐射
29、施加射频电磁场辐射取决于发射机的功率及其与设备间的距离。为此对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抗扰度试验,规定了试验等级和必要的试验方法。试验设备基本包括:一一试验室(产生均匀场); 一一带放大器的信号源;一一天线;一一测量设备。目前推荐采用场均匀性较好的一种试验室,电波暗室。33 GB/T 10233一2005a) 电波暗室:对于受试设备应有足够空间的均匀场域,局部安装一些吸收材料可以使室内的反射减弱。b) 电磁干扰(EMD滤波器z应注意确保滤波器在连接线路上不致引起谐振效应。c) 射频信号发生器:能覆盖整个频率范围,并应能被1kHz的正弦波进行幅度调制,调幅深度80%。应具有0.005慢于1.5 X 1
30、0十倍频程/s的自动扫描功能。d) 功率放大器:放大信号(调制的或未调制的)并提供天线输出所需的场强电平。放大器产生的谐波和失真电平应比载波电平至少低15dB。e) 发射天线:能够满足频率特性要求如双锥形(20MHz 300 MHz)、对数周期(80MHz 1 000 MHz)或其他线性极化天线系统。垂直和水平极化或各相同性场强监视天线,采用总长度为0.1m或更短的偶极子,其置于被测场强中的前置增益和光电转换装置具有足够的抗扰度,另配有一根与室外指示器相连的光纤电缆,还需采用充分滤波的信号连接。f) 垂直和水平极化或各向同性场强监视天线。g) 记录功率电平的辅助设备:用于记录试验规定场强所需的
31、功率电平和控制产生试验场强的电平。应注意确保辅助设备具有充分的抗扰度。4.11.4.4.2 试验程序4. 11. 4. 4. 2. 1 试验等级频率范围80MHz 1 000 MHz。表27试验等级等级试验场强/CV/m)1 l 2 3 3 10 特定注,X是一个开放等级。表27给出了未调制信号的场强。作为试验设备要用1kHz的正弦波对未调制信号进行80%的幅度调制来模拟实际情况。表28选择试验等级的一般性原则等级辐射环境受试设备使用场所1 低电平电磁辐射1 km以外的当地无线电广播或电视台产生的场以及小功率无线电收发机产生的场。2 中等电磁辐射离设备相对较近但不小于1m的便携式无线电收发机产
32、生的场。3 严酷电磁辐射离设备很近的大功率无线电收发机产生的场。 极其严酷电磁辐射开放等级,该等级由用户和制造厂商定。4. 11. 4. 4. 2. 2 受试设备的放置试验应尽可能在受试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下进行,布线应按生产厂推荐的规程进行,装置应置于机壳内,所有盖子和观察板均应安放就位。当需要某种装置支撑受试设备时,应该选用不导电的非金属材料制作。但设备的机箱或外壳的接地应符合生产厂的安装条件。34 当受试设备由台式和落地式部件组成时,要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典型受试设备的布置:a) 台式设备的布置受试设备应放置在一个0.8m高的绝缘试验台上。注:使用非导体支撑物可防止受试设备的偶然接地和场的
33、畸变。为了保证不出现场的畸变,支撑体采用非导电体,而不是绝缘层包裹的金属支架。GB/T 10233-2005 b) 落地式设备的布置落地式设备应置于高出地面0.1m的非导体支撑物上,而不是绝缘层包裹的金属构架。如果受试设备重量轻并体积小,可以放在0.8m高的平台上进行试验。这种与标准试验方法的差别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c) 布线如果对受试设备的进、出线没有规定,则使用非屏蔽平行导线。从受试设备引出的连线暴露在电磁场中距离为1m。受试设备壳体之间的布线按下列规定:一一使用生产厂规定的导线类型和连接器;一一如果生产厂规定导线长度不大于3m,则按生产厂规定长度用线,导线捆扎成1m长的感应较小的线束。一
34、一如果生产厂规定导线长度大于3m,或无规定,则受辐射的线长为1m,其余长度为去搞部分,比如套上设频损耗铁氧体管。d) 屏蔽室被试设备放在屏蔽室的木桌上。然后根据相应的安装说明接上电源线和信号线。试验前,应用场探头在校准方格某一节点上检验所建立的场强强度,产生场的天线和电缆位置应与校准时一致,测量达到校准场强所需的正向功率,与校准均匀域时记录一致。双锥和对数周期天线放置在距被试设备1m处,用1kHz的正弦波对信号进行80%的幅度调制后,在80 MHz 1 000 MHz频率范围内进行扫描测量。e) 发射天线应对受试设备的四个面之每一侧面进行试验。对于双锥形发射天线要在受试设备的每一侧面进行两种极
35、化状态试验,一次在天线垂直极化位置,一次在天线水平极化位置。对数周期天线产生的是圆形极化场,就不必改变天线的位置。f) 带状线电路对尺寸数量级为O.3 m X O. 3 m X O. 3 m的小型受试设备进行试验时,由于是产生横向辐射,受试设备应在TEM小室里转动,以便在水平和垂直极化方向上进行实验。可以采用射频吸波材料来提高场的均匀性和减小外部场,而带状线和其他反射物体之间至少保持2m的距离。只有当均匀性的要求得到满足,并且受试设备的导线可以按照本标准的要求进行布置,才能使用带状线和TEM小室。g) 试验报告中应包括:受试设备的尺寸;类型和运行条件;受试设备放置的高度;发射天线的位置;扫描速
36、率,驻留时间和频率步长;适用的试验等级;受试设备是台式还是落地式;互连线的类型与数量及接口;受试设备操作方法的描述。4. 11.4.4.3 试验结果的评定应符合表17中A级的规定。4. 11.5 发射关于电子、电气设备对来自O.15 MHz30. 0 MHz频率范围内电网端扰动电庄的极限值和必要的试验方法。4. 11. 5. 1 试验设备4. 11. 5. 1. 1 频谱分析仪常常用来评估高频扰动。如果频谱分析仪不完全符合CISPR16-1的要求,若前端灵敏性欠佳,就可能出现交叉调制,使读数不正确。如不具有正确的带宽也会产生误差所以要选用CISPR标准要求采用一种专用检测器的接收机,这种检测器
37、称之为准峰值检测器和平均值检测器。有时,准峰值检测器被称为CISPR检测器。它具有较大的过载能力。为了对电网端子的扰动(传导性发射)测量,接收机覆盖的频率范围为150kHz30 MHzo准峰值GB/T 10233-2005 和平均值检测器都可采用。带宽应为9kHz o 某些接收机的频率范围可达9kHz150 kHz,在这种频率范围内采用准峰值检测器,带宽应为200 kHz。电磁辐射(辐射性发射)测量所用的接收机覆盖的频率范围应为30MHz 1 000 MHz。这时带宽为120kHz,应采用准ili辈值检测器。4. 11. 5. 2 试验程序4. 11. 5. 2. 1 阻抗/模拟电网(AMN)
38、由于电子设备中的高频扰动源有一个源阻抗,所以扰动电压的测量受电网阻抗的影响。应采用AMN模拟电网使电源阻抗标准化,这有助于改善不同试验场地间的重现性。在本试验方法所规定的无关。AMN含有复现每相的电探4的电4抗拟3丑品间阻模生以电,丁应高用V在至孔针采0接2E甚OE探AMH7AUHrA;不川1针地J当刊与探接nd可考AH针针参试验时,也可以、以充当天线。4. 12. 1 试验条件4. 12. 1. 1 试验应4.12. 1. 2 应为正弦;J:-4.12. 1. 3 振动加速度4.12. 1. 4 设备上的振幅骂4.12. 1. 5 4.12. 1. 6 4.12. 1. 7 4. 12.2
39、试验程序4. 12.2. 1 初始检测按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并测量电气性能。4.12.2.2 设备的安装与测试点的选取将设备紧固在振动台上(具体紧固时,应使其易受振动影响的方向与振动方向保持一致)。试验过程中设备是否处于带电工作状态,需由产品技术条件作出规定。试验时振动量值的测量点,-般应在设备与试验夹具的刚性连接点(如有多个测试点,应避免因安装夹具对振动有衰减或放大作用而引起的误差)。36 GB/T 10233-2005 4.12.2.3 寻找共振点在规定的试验频率范围内,用高频段定加速度、低频段定位移的对数式扫描方式,按规定的加速度或位移进行共振寻查,找出共振点。4.12
40、.2.4 耐扫频试验适用于设备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有共振点的情况,此时,应在规定的振动频率内往复扫描,其扫描频率、振幅、加速度和时间也应符合标准的规定。4.12.2.5 耐共振试验按共振寻查发现的共振点,确定耐共振试验(振幅、加速度和时间也应符合标准和技术条件的规定)。4.12.2.6 耐预定频率试验在某几个频率上进行定频振动,4.12.2.7 最后共振寻查进行上述各项试验后,应影响的频率进行数据比4.12.2.8 最后检测按标准的规定,.x 4. 12.3.1 在整个4.12.3.2 振动ttJ用4.13 噪声试验测试噪声的4. 13. 1 试验条4. 13. 1. 1 测试|测试环境可4.
41、13. 1. 1. 1采体上吸有关频率4. 13.2 试验程序4. 13.2.1 依据设备检测噪声的具市足可按产品技术犁共振寻查中所发现的每个有吨,咀气性能仍应符合产影响,则可安排正对设备外亮前面中心开始,趴一;二卢刚叫针方向围绕设备按每间隔1m取一个参考点,应当取不少于4个参考点。每个参考点离设备外壳的距离为1m。传声话筒应置于参考点上离地面1.2m1.5m高处,且应正对着设备,当考虑受试设备顶部噪声影响时,我们将测试面假想为一包络的矩形六面体,其各个面与对应的设备面平行,间距为1m装设传声器的位置(即测量点),需按图9所示分布在六面体的测量面上(共有9个测量点)。37 GB/T 10233
42、-2005 M一一测量面$0 测量点。测量点编号1 2 3 4 5 6 7 8 9 /07一一Mfl Gf:一一-J工工i卢/LL/ / / 户1/ l一一一一一一a 圈9测量面上的测点分布圈表29传声器位置测量点X向Y向a/2 。b/2 -a/2 。-b/2 a/2 b/2 -a/2 b/2 -a/2 -b/2 a/2 -b/2 。注:h可在1.2 m-1. 58 m范围选取。5 Y X Z向h h h h C C C C C 4.13.2.2 传声器应按规定位置布置于各测量点上,测量每个规定位置上的A声压级,测后,先按表30对测得的A声压级平均值进行修正,然后再按规定的方法计算表面声压级和
43、声功率级。表30背景噪声的修正受试设备工作时的声压级为获得受试设备的单独声压级,而需从受试设备工与环境声压级之差/dB时的声压级中减去的修正值/dB10 0.0 38 4.13.2.3 表面声压级和声功率级的计算4. 13.2.3. 1 表面声压级的计算GB/T 10233-2005 从测得的A计权声压级Lpi(经表30修正后的数据计算A计权表面声压级Lpm:L Pm =叫哈100.1Lp; 式中:Lpm一-A计权表面声压级,单位为分贝(dB); L pi -第i次测量所得的A计权表面声压级,单位为分贝(dB); N一一测量次数。注s当Lp;测得值间的差别不超过5dB时,也可用算术平均值计算L
44、Pm4. 13.2.3.2 声功率级的计算受试设备的A计权声功率级Lw:Lw=( LPm-K)+101g(S/So) 式中zS-一一测量表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SO-一一1m勺K一环境修正值(取值方法参见附录A);N一一测量次数。4.13.2.4 试验结果若在规定的位置上所测得的环境噪声的A声压级,要比受试设备运行时所测得的A声压级至少低6 dB,否则测试结果无效。试验结果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则合格也4. 14 跌落试验包装件一端支起100mm150 mm,提起另一端自由下落于平整的地面或钢板上。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储运情况,选择不同的跌落高度(一般不小于300mm),每端跌落两次,设
45、备应无明显破损与变形。4. 15 通电操作试验检验设备的接线是否正确及设备的工作特性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试验时,设备应在额定电压下运行,然后将电源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连续调节,检验其工作特性及操作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要求。对于出厂试验设备只在额定电压条件下进行。4. 16 连续运行试验连续运行试验是使设备在规定的电源条件下,将其输入和输出端连接到外部模拟装置上,通过外部连接的模拟装置或预先输入的程序使受试设备尽可能按实际工作的程序连续运行。在整个连续运行过程中应在最高温度下,通以额定电流,设备的各种动作、功能及程序均应正确无误。试验时,应使设备在规定的最高工作环境温度下进行。连续运行试验的最
46、短时间,应在有关技术要求中规定但不得少于24h。39 GB/T 10233-2005 附录A(资料性附录)环境修正值KA. l 环境修正值K是由以A/5的适当值为横坐标的曲线图得出来的(参见图A.1)。其中,5是测量表面的面积,A是测试室总的吸声量(m勺。dB JO 300 A. 2 式中:-一-测试室的5v-一测试室的表平均吸声系数0.05 0.10 I部分空房间、光墙壁房间015 I有家具的、矩形机器、矩形工业房间020 I有家具的不规则房间,不规则形状机器或工业房间025 I装有机械的房间或铺盖少量声学材料的房间(如部分吸声天花板时)035 I天花板和墙均铺有吸声材料o. 50 I天花板
47、和墙有大量吸声材料40 GB/T 10233-2005 A.3 吸声量A的测定法如用测量的方法求吸声量A时,可以通过测量测试室的混响时间来得到。测量时用宽频带噪声或脉冲声激发,用具有A计权的接收系统来接收。以平方米的A值按下式计算zA=O. 16(V /T) 式中zV一一测试室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3); T一一测试室的混响时间,单位为秒(8)。41 GB/T 10233-2005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电源系统的标称电应与设备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的关系本附录给出了关于选择在电气系统中或部分系统中的一条电路上使用的设备的必要资料。还应指出,用电源系统的条件,例如合适的阻抗或电缆馈线,可以控制与表B
48、.1的值相关的过电压值。如果控制过电压是采用浪涌抑制器以外的其他方法(例如设备自身抑制),在设备全部由低压地下系统而不含架空线供电的情况下,设备耐冲击电压值按表B.1取,不需要附加的大气过电压保护。注g具有接地金属屏蔽的悬挂绝缘电缆视作与地下电缆相同。表B.1提供了关于电源系统标称电压与相应的设备额定冲击耐受电压之间关系的实例。表B.1给出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值是依据浪涌抑制器的性能特征确定的。他们的基本特性符合IEC 60099-1 襄B.1 不装浪涌抑制器避行过电压保护时,电源系统的标称电压与设备冲击耐受电压的相应关系电气装置标称电压/V要求的耐冲击电压值/kV带中性点的电气装置电源进配电装
49、置和末用电器具三相系统单相系统线端的设备级电路的设备(耐冲击类别!D(耐冲击类别凹)(耐冲击类别皿)120240 4 2.5 1. 5 230/400 6 277 /480 4 2.5 400/690 8 6 4 1000 由系统工程师决定I类供专用的设备工程用。E类供与干线相连的设备的产品技术条件委员会用。皿类供安装材料产品技术条件委员会以及某些专用产品技术条件委员会用。N类供供电部门和系统工程师用。有特殊保护的设备(耐冲击类别1)0.8 1. 5 2. 5 设备在采用符合IEC60099-1规定的浪涌抑制器进行过电压保护时,电源系统的标称电压与设备额定冲击酣受电压之间的相关关系见GB725 1. 1-2005中表G.1的规定。42 GB/T 10233一2005附录C(资料性附录)对不同防触电类别设备防触电的特征及安全措施防触电类别见GB/T12501,本附录给出了对不同防触电类别设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