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0319-2008 船舶用气动测量和控制仪表.通用技术条件.pdf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230267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6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0319-2008 船舶用气动测量和控制仪表.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GB T 10319-2008 船舶用气动测量和控制仪表.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GB T 10319-2008 船舶用气动测量和控制仪表.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GB T 10319-2008 船舶用气动测量和控制仪表.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GB T 10319-2008 船舶用气动测量和控制仪表.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2504040:4702060N 10:U 62 a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03192008代替GBT 10319 1988船舶用气动测量和控制仪表通用技术条件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marine pneumatic measurementand control instruments200807-28发布 2009-02-01实施丰瞀鹳紫瓣警矬紫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促19GBT 103192008目 次前言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要目241一般要求242设计和结构-243材料244性能-245气源、输入输出信号、耗

2、气量246工作环境24,7抗运输碰撞448外壳防护45试验方法551试验条件552一般检查553性能-一554气源、耗气量55。5工作环境556抗运输碰撞957外壳防护96检验规则lo61出厂检验-1062型式检验107标志-108包装lo刖 罱GBT 103192008本标准修订并替代GBT 10319 1988(船舶用气动测量和控制仪表通用技术条件。本标准与GBT 103191988的主要差异如下: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a) 用GBT 172142 2005“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工作条件 第2部分:动力”代替GB 4830工业自动化仪表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b)用GBT 15464-19

3、95“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代替ZB Y 003;c) 用GBT 172121998“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术语和定义”代替ZB Y 247;d)用JBT 9253-1999“工业自动化仪表标度的一般规定”代替ZB Y 123;e)用JBT 9329 1999“仪器仪表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代替ZB Y 002。将原标准表7下的注1和注2列入本标准表7中作为表注,注3改列在本标准469条文下;表8中,可见光的波长由原标准的040 pmO76,um更正为040,um078 pm;表9中,参照中国船级社GD ol 2006,将一般大气条件的相对湿度改为3090;对盐雾试验方法的条款

4、(554)做了重新编排,并参照GBT 242317和GBT 242318补充了初始检测和预处理的规定;修改了第6章检验规则的表述方式;对全文做了编辑性修改,对试验方法一章中各条的表述做了适当修改。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24SC 1)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仪器仪表自控系统检验测试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明华、蔡闻智。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芦婷、肖红练。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0319 1988。GBT 10319200831船舶ship

5、,vessel航行或停泊于水域的运载、作业工具,是各种船、艇以及水上浮动作业平台等的统称。32船舶用气动测量和控制仪表marine pneumatic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instrument能适应船舶环境条件并满足船舶使用要求的,以洁净的压缩空气为动力的测量和控制用仪表。4要求4,1一般要求411操作船用气动仪表的操作应方便、灵活。412可靠性船用气动仪表应具有与其测量和控制的系统相适应的可靠性。413稳定性船用气动仪表在测量和控制范围内应是稳定的。414重复性和精确度船用气动仪表应具有与测量和控制系统要求相适应的重复性和精确度。42设计和结构421船用气动仪表的

6、设计和结构应便于安装调整和维修。422船用气动仪表外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且结构应简单,安装拆卸避免需要专用工具,紧固件连接应锁紧。423采用缓冲器或减振底座时,外壳和底座之间应具有足够的间隙,以允许充分自由移动。424船用气动仪表与气源及输出的连接,一般采用MIO1的连接头和61的紫铜管。425船用气动仪表的标度应符合JBT 9253的规定。43材料船用气动仪表一般应由耐潮、耐霉、耐盐雾和滞燃的材料制成。44性能船用气动仪表的性能在预期寿命内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45气源、输入输出信号、耗气量451气源应符合GBT 172142的规定。452气源压力在表1规定的范围内变化

7、时,船用气动仪表的性能应符合其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表1气源压力气源压力额定值 变化范围按有关标准或制造厂规定 土20注:如船用气动仪表要求供气压力变化范围为士10时,船用气动仪表和气源之间应插入稳压装置。453当气源压力升高至15倍额定值时,船用气动仪表应不损坏。454船用气动仪表的输入、输出气信号压力应为20 kPa100 kPa。455船用气动仪表的耗气量应符合各自的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46工作环境461高温船用气动仪表应能在表2规定的高温条件下工作,其性能应符合其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2表2高温GBT 103192008安装场所 环境温度c无保温措施的甲板舱室 55敞开甲

8、板 70462低温船用气动仪表应能在表3规定的低温条件下工作,其性能应符合其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表3低温安装场所 环境温度敞开甲板及无保温措施的甲板舱室 一25一般舱室 一10463湿热船用气动仪表应能在表4规定的条件下正常工作。表4湿热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55 9095464盐雾4641安装在室内的船用气动仪表需进行金属零部件的盐雾试验,经48 h盐雾试验后,其外观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金属零部件盐雾试验镀层类别 底金属 合格要求锌 钢 主要表面不出现白色或灰黑色腐蚀物铜+镍+铬 钢 主要表面无棕锈银 铜或铜合金 主要表面无铜绿金 铜或铜合金 主要表面无铜绿镍 铜或铜合金 主要表面无灰色

9、或浅绿色腐蚀物镍+铬 铜或铜合金 主要表面无浅绿色腐蚀物4642安装在室外的船用气动仪表需进行整机的交变盐雾试验,整机经交变盐雾试验后应无明显的腐蚀、质变现象。465霉菌船用气动仪表应具有抗霉菌能力,其暴露于空气中的零部件和涂层材料经28 d长霉试验后,长霉程度应不超过表6的规定。表6长霉程度霉菌生长等级 霉菌生长程度O 放大50倍观察不到霉菌生长1 肉眼难以看到霉菌生长,放大50倍观察则生霉十分明显2 肉眼明显看到长霉,样品表面霉菌覆盖面积小于25466倾斜船用气动仪表应能在相对于规定的安装位置倾斜角度为225。的条件下工作,其性能应符合其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GBT 103192008

10、467摇摆船用气动仪表应能在相对于规定的安装位置摇摆角度为225。,摇摆周期为10 s的条件下工作,其性能应符合其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468恒加速度船用气动仪表应能在垂直方向10 ms2的线性恒加速度条件下工作,其性能应符合其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469振动船用气动仪表应能承受相对于规定的安装位置的三个方向(垂向、横向、纵向)的正弦振动,振动参数按表7规定。仪表在试验时应无机械损坏和不出现误动作。其性能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注:产品结构设计应尽量使其固有振动频率不处在2 Hz100 Hz范围内,若达不到这个要求,则应采取适当的减振措施(例如采用减振器),以避免出现过大的

11、共振峰值,减振器应与仪表一起进行振动试验。表7振动参数振动参数 试验1 试验2频率Hz 2132 132100 225 25100位移幅值mm 士1 土16加速度幅值(ms2) 土7 土40注1:试验1适用于安装在一般舱室的船用气动仪表。注2:试验2适用于安装在往复机上及舵机舱内的船用气动仪表。4610目光辐射暴露于目光下的船用气动仪表应具有承受幅射强度为112 kwm2,允许变化范围为土lo,其光谱能量分布符合表8规定的13光辐射的热效应和光效应或劣化效应的能力,其性能应符合其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表8光谱能量分布及允差波长 辐射强度 允差光谱名称t2m wm2(calcm2min) 紫

12、外线 028O40 68(O1) 土30可见光 040078 560(O8) 士10红外线 O78300 492(O7) 2047抗运输碰撞船用气动仪表在运输包装条件下应能承受下列条件的运输碰撞,碰撞后其性能仍应符合其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a)碰撞次数:(1 00010)次:b)加速度:(100士10)ms2;c)相应脉冲持续时间:(112)ms;d)脉冲重复频率:1 Hz17 Hz,即60次min100次min;e)脉冲波形:近似半正弦波。48外壳防护船用气动仪表的外壳防护型式包括防水和防固体异物侵入,应按GB 4208的规定采用相应的防护等级。45试验方法51试验条件511一般大气条件

13、除有专门规定外,切试验均在表9规定的一般大气条件下进行。表9一般大气条件GBT 103192008温度 1535相对湿度 3090大气压力kPa 86106在一般大气条件下进行某项试验的一系列测量期间,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保持稳定。512参比大气条件参比大气条件按表10规定。表10参比大气条件温度 20土2相对湿度 655大气压力kPa 86106513试验供气条件供气压力允差为额定压力的1。52一般检查根据41、42和43的要求,对仪表的设计、结构和材料进行检查,确定仪表是否符合其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53性能船用气动仪表在规定的安装位置通气进行各项性能试验,确定仪表的性能是否符合其产品标准

14、或技术条件的规定。54气源、耗气量541气源变化在仪表100输出时,测量额定气源压力平稳变化&20对仪表的影响,确定仪表的性能是否符合其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542过压气源压力升至额定压力的15倍,历时1 min3 min,确定仪表是否损坏。543耗气量测量并记录仪表的耗气量,确定其是否符合4S5的规定。55工作环境551高温5511将船用气动仪表放入试验箱(室)有效工作空间内,试验箱(室)中任何一点的温度应保持在规定值的2范围内。试验箱(室)温度从初始环境温度升至(55士2),升温速率不超过1min(5 min内的平均值),并维持16 h,然后以相同速率升温至(702)维持2 h,升温期

15、间检验试验箱(室)的相对湿度,要求在35时不超过50。5GBT 1031920085512试验期间被试仪表通气工作,在各试验温度的最后1 h进行功能试验。试验后自然冷却至常温,恢复后进行性能试验。高温试验过程如图1所示。图1高温试验过程552低温5521将被试仪表放人试验箱(室)有效工作空间内,试验箱(室)中任何一点的温度应保持在规定值的-2范围内。试验箱(室)温度从初始环境温度下降至规定试验温度士3范屡内,降温速率不超过lrain(5 rain以内的平均值),并维持16 h。5522待试验箱(室)温度达到稳定后,仪表通气工作,在试验温度的最后1 h进行功能试验,然后自然恢复至常温,再进行性能

16、试验,检查其性能是否符合462的规定。低温试验过程如图2所示。GBT 103192008图2低温试验过程553湿热5531将被试仪表放人试验箱(室)有效工作空间内进行两个周期(24 h+24 h)的交变湿热试验。试验箱(室)从初始环境温度起,在(3土o5)h内升温至(55士2),相对湿度为9095,在此条件下保持(12士05)h,然后降温至(25土3),降温时问为3 h至6 h,降温期间试验箱(室)应呈水蒸气饱和状态。至24 h第一周期结束,然后开始第二周期的试验。试验过程如图3所示。95 9095 95 95 9095 95功能试验 功能试验Il一2 h一| f552) 酋 夸 性例|弋尘=

17、!)!一 3 h L-一 (253) 一 1 h11 hf12O 51 hfI图3交变湿热试验过程(两个周期)时间h7GBT 1031920085532在交变湿热试验的第一周期高温、高湿阶段的开始2 h及第二周期高温、高湿阶段的最后2 h,通气进行功能试验。5533在试验结束前的最后2 h,将被试仪表从试验箱(室)取出,在一般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在恢复期的最后1 h进行性能试验,试验前允许拭去表面上的水渍,检查仪表是否符合其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554盐雾5541金属零部件盐雾试验55411试验溶液盐溶液用化学纯氯化钠(Nacl)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成,浓度为(5士01)(质量百分比),试

18、验期间pH值应在6572范围内(352)时。55412试验方法试验前,对被试金属零部件进行外观检查。试验样品表面必须干净、无油污、无临时性的保护层和其他弊病。临试验前对被试金属零部件进行清洁,所用清洁方法应不影响盐雾对被试验仪表的作用,试验前应尽量避免用手直接触摸被试仪表表面。将被试仪表放置于(352)的盐雾箱内,以55411规定的盐溶液连续喷雾48 h,盐雾沉降率为1 mL(h80 cm2)2 mL(h80 cm2)。喷雾不得直接喷向被试金属零部件,而应沉降至其表面上。试验结束后,以室温清水轻轻冲洗被试金属零部件表面的盐沉积物,再放在蒸馏水中漂洗,然后在一般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1 h2 h,或

19、按有关标准的恢复条件和恢复时间,最后对被试金属零部件进行外观检查,确定其是否符合表5的规定。5542整机交变盐雾试验55421试验溶液盐溶液用氯化钠(NaCI)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成,浓度为(5土01)(质量百分比),试验期间盐溶液的pH值应在6572(20时)范围内。试验用盐应为高质量的氯化钠(Nacl),干重中碘化钠的含量不超过01,总杂质含量不超过03。注:有关标准可以要求采用其他盐溶液,其成分与特性(浓度、pH值等)应在标准中清楚说明,如模拟海洋环境的特殊效应。55422试验方法试验前,对被试仪表进行外观检查。被试仪表表面必须干净、无油污、无临时性的保护层和其他弊病。I临试验前对被试仪

20、表进行清洁,所用清洁方法应不影响盐雾对被试仪表的作用,试验前应尽量避免用手直接触摸被试仪表表面。将被试仪表按规定的安装位置置于1535的盐雾箱内,以55421规定的盐溶液连续喷雾2 h,喷雾时,盐雾的沉降量为1 mL(h80 Gin2)2 mL(h80 cin2),喷雾不得直接喷向被试仪表,而应使盐雾沉降至其表面。喷雾后,被试仪表仍按规定的安装位置移置于温度为(40士2),相对湿度为9095的湿热箱内(转移时,应尽量避免被试仪表上盐溶液的损失),保持7 d为一周期,循环进行四周期为一次试验。最后一周期结束后,将被试仪表从湿热箱取出(转移时,应尽量避免被试仪表上盐溶液的损失),在一般试验大气条件

21、下恢复1 h2 h。最后,用室温清水轻轻冲洗被试仪表,除去盐的沉积物,再放在蒸馏水中漂洗,然后将水甩干或吹8GBT 103192008干,进行外观检查,观察有无明显的腐蚀、质变现象。555霉菌5551用按GBT 242316规定培养而得的混合孢子悬浮液进行试验,或按照用户与制造厂商定的菌种进行试验。5552试验设备和试验条件应符合GBT 242316的规定。5553按GBT 242316规定的程序和方法,用孔径不大于05 mm的喷嘴将混合孢子悬浮液(或商定的菌种悬浮液),呈细雾状均匀喷射在被试仪表整个暴露表面,然后将被试的一组(3台、件)仪表放置于试验箱(室)内28 d,试验结束后,立即取出按

22、表6的规定检查长霉程度。如需作性能试验,应以两组仪表进行试验。556倾斜将被试仪表相对于规定的安装位置的前、后、左、右各摇摆22,5。,每个方向均应接通气源进行功能试验各15 rain,确定其能否正常工作。557摇摆将被试仪表放置在摇摆试验台上,接通气源,绕前后,左右两水平轴向,各摇摆225。,摇摆周期为10 s,持续时间为15 min,进行功能试验,确定其能否正常工作。558恒加速度将被试仪表安装在恒加速度试验机上,以10 ms2的加速度在仪表正确安装位置的垂直方向进行持续不少于10 s的恒加速度试验,确定其能否正常工作。559振动5591船用气动仪表的振动试验应按GBT 242310规定的

23、方法进行。5592将被试仪表按规定的安装位置紧固在振动台上,不能直接安装的,可通过具有足够刚度的过渡结构来安装,以保证振动参数的传递。若在船上安装随带减振装置,试验时应一并装上。5593按表7规定频率和幅值,以不超过1倍频程rain的扫频速率,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向上(其中一轴向应是与仪表的规定安装位置一致)进行扫频,检查有无共振现象。5594扫频试验时,若在振动频率范围内发现有共振点,则:a)对表7试验1,应测量共振放大因子,若大于等于2,应予记录,大于等于5的共振不允许存在。b)对表7试验2,共振放大因子大于15的共振不允许存在,应调整或采取减振措施使之降低。5595扫频后进行耐久振动试验:

24、a)对表7试验1,共振放大因子大于等于2的各共振频率,均应在出现共振的轴向上进行2 h的耐久振动试验。如无共振,则应在30 Hz频率上进行2 h加速度幅值为士69 ms2的耐久振动试验。b)对表7试验2,每次扫频完成后,应在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在30 Hz频率上进行2 h加速度幅值为士40 ms2的耐久振动试验。5596试验时,被试仪表通气工作,观察其有无异常及损坏情况,性能是否符合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5510日光辐射船用气动仪表的日光辐射试验按GBT 242324的规定进行。56抗运输碰撞船用气动仪表的抗运输碰撞试验应按JBT 9329的有关规定进行。57外壳防护船用气动仪表的外壳防护

25、性能试验按GB 4208规定的方法进行。GBT 1031920086检验规则61出厂检验船用气动仪表出厂前须按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62型式检验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的定型鉴定;b) 当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技术性能时;c)产品长期停产后,重新恢复生产或转产时;d) 正常生产的产品按技术条件规定需要定期进行试验时;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除另有规定外,船用气动仪表的型式检验应按本标准规定的试验项目及各自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规定的全部项目进行。7标志船用气动仪表外壳的适当位置上应设有标明其型号、名称、厂名、产品编号等的铭牌。铭牌上的字母和编号应清晰、持久,并应留有打印船检标志的位置。8包装船用气动仪表的包装应符合GBT 15464的有关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