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81.060.20 Q 32 道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0700-2006 代替GB/T10700一1989精细陶瓷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弯曲法Test methods for elastic moduli of fine ceramics (advanced ceramics ,advanced technical ceramics) -Bending method 2006-02皿22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亵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全2006-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精细陶瓷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弯曲法GB/T 10700-2006 峰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2、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晤开本880X12301/16 印张0.5字数10千字2006年7月第一版2006年7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 1-27612 定价8.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前本标准对GB/T10700-1989(工程陶瓷弹性模量试验方法进行了修订。本标准代替GB/T10700-1989 0 本标准与GB/T10700-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一标题工程陶瓷修改为精细陶瓷。一一删除了原标准
3、中动弹性模量部分。一一将第一节的标题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改为适用范围。一一-增加了千分表的使用和测量精度的要求说明(见4.1. 3)。一一加载速率改为小于等于o.1 mm/min(1989版的4.3.3,本版的4.3.3)。GB/T 10700-2006 一一-压头曲率半径由原来的0.5mm3 mm改为1mm3 mm。主要考虑到半径为0.5mm时的压头刚度不够(见4.1.的。一一为方便试验增加了载荷的取值范围的说明(见4.3)。-一一位移测量的修正中建议用碳化鸽作修正试样。修正试样的厚度由原来的试样的4.6倍改为5倍(见4.3.4.2)。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工业陶瓷标准
4、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深圳新三思计量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z包亦望、曹增辰、马眷荣、仇沱、雷庆安、周丽琦。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一-GB/T10700-1989。I 1 范围精细陶瓷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弯曲法GB/T 10700-2006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弯曲试验测试精细陶瓷的弹性模量的试验方法、试验原理、试验器具、试样和检验报告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精细陶瓷在室温下弹性模量的测定。其他陶瓷材料也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文,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构成本部分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
5、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使用本部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1031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GB/T1031一1995,neqISO 468-1982) GB/T 1182 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GB/T1182-1996 , eqv ISO 1101-1996) GB/T 6569-2006 精细陶瓷弯曲强度试验方法(lSO14704:2000 ,MOD)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 试样在受力弹性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增量与应变增量
6、的比值。3.2 弯曲挠度bending deflection 梁在弯曲载荷作用下相对于支撑点的最大弯曲变形量。4 试验4. 1 试验设备4. 1. 1 试验机:可用位移控制加载,载荷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士1%的材料试验机。4.1.2 应变试验仪:电阻应变仪或其他能够测量应变信号的仪器,应变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土1%。4. 1.3 位移测量装置:能够测量试样弯曲挠度的引伸计、千分表、应变片式位移计或其他能够测量位移的装置(精度为1m)。4. 1.4 夹具:基本构造和尺寸参照GB/T6569-2006中5.2的弯曲试验夹具。4.1.5 量具: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精度为0.01mm的千分尺。4
7、.2 试样4.2. 1 试样从待测制品上切取或用与待测制品相同的工艺制成,每组试样的数量不少于5个。其尺寸如图1所示。按照GB/T1182的规定试样相对面的平行度不大于0.02mm,相邻面的垂直度不大于0.02 mm。GB/T 10700-2006 4.2.2 按GB/T1031规定试样上下面的表面粗糙度Rz不大于1.60m。4. 3 试验步骤4.3.1 测量试样中部的宽度和厚度,精确至0.01mm。L, . b .1 t 际上是接触变形,1;为挠度修正值)。4. 4 结果计算式中:Eb3 三点弯曲加载方式测量的弹性模量,单位吉帕(GPa); Pj P2一一分别为材料在线性范围内加载的初载荷和
8、末载荷,单位牛顿(N); L二一一试样支座间的距离,单位毫米(mm); b-一试样宽度,单位毫米(mm);h 试样厚度,单位毫米(mm);e:j,e:2-一分别为与Pj和P2对应的试样跨中的应变,无量纲。应力-应变曲线的直线( 1 ) 4.4. 1. 2 采用位移测量装置测量试样弯曲挠度或加载点位移时,以试样位移测量值Ym与试样位移测量修正值1之差作为实际挠度Yt。参照图3,按式(2)用载荷增量和挠度增量来计算弹性模量:2 G/T 10700-2006 P2 Z梅秘P1 El E2 应变固2载荷-应变曲线Yll Y12 挠度/mm圄3载荷-挠度曲线AU m-J P一仔3-LH L一-LU -A
9、性一一E ( 2 ) 式中zYlY2一一分别为与载荷Pl和P2对应的跨中挠度,单位毫米(mm);其余各项同式。)。4.4.2 四点弯曲加载方式测量的弹性模量4.4.2. 1 使用应变片时,参照图2按式。)载荷增量和应变增量来计算弹性模量:AU 唱i 、J丈Jl-E P-4-crw pi一气7hIA70 一-E . ( 3 ) 式中:E 其余各项同式(1)。4.4.2.2 测量试样跨中位移时,参照图3按式(4)用载荷增量和挠度增量来计算弹性模量:EM-23L3PE-P3)u,?-3-出108bh 3 (Y2 - Yt1) 企 ( 4 ) 式中zEb4一一-同式(3);单位吉自(GPa); YlY
10、2一一分别为与载荷P1和P2对应的跨中挠度,单位毫米(mm);CC叭|cchCFH国巳GB/T 10700-2006 其余各项同式。)。4.4.2.3 测量加载点位移时,参照图3按式(5)用载荷增量和位移增量来计算zEI-A=V(P. - Pl) b4=;:-.,JJ,、X10-3 .( 5 ) 式中zEb4-一同式(3);Yt1,Y,z-分别为在载荷P1和Pz时刻对应的加载点的挠度,单位毫米(mm);其余各项同式。)。试验报告应包含下列信息:a) 试验部门;b) 使用的设备;试验日期,样品数量;试样的质量和几何形状;试验人员;试验细节记录;试验结果(单值,平均值,标准偏差h样品描述;其他有关信息。试验报告5 c) d) e) f) g) h) 侵权必究书号:155066 1-27612 定价:8.00元* 版权专有GB/T 1070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