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7934.3-2003 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3部分;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胶印.pdf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231997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3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7934.3-2003 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3部分;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胶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GB T 17934.3-2003 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3部分;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胶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GB T 17934.3-2003 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3部分;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胶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GB T 17934.3-2003 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3部分;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胶印.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GB T 17934.3-2003 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3部分;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胶印.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37.100.01 A 17 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934.3-2003 代替GB/T14705-1993 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3部分: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胶印Graphic technology-Process control for the manufacture of half-tone colour separations, proofs and production prints 一Part 3: Coldset offset Iithography on newsprint crso 12647-3: 1998 , Graphi

2、c technology-Process control for the manufacture of half-tone colour separations, proofs and production prints-Part 3: Coldset offset lithography and letterpress on newsprint , MOD) 2003-06-24发布2003-12-01实施常-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菇总局GB/T 17934.3-2003 目。言GB/T 17934(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分为如下几部分一一第1部分:

3、参数与测试方法一一第2部分2胶印第3部分: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胶印第4部分z凹印一一第5部分=四色网版印刷一第6部分z柔性版印刷一一第7部分g直接印刷本部分为GB/T17934的第3部分。本部分修改采用ISO12647-3,1998(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3部分z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胶印和凸印)(英文版)。考虑到我国目前新闻纸冷固型油墨的单色和多色胶印印刷的国惰,在采用ISO12647-3:1998时,本部分做了一些修改。有关技术性差异己编入正文中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在附录B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本部分代替GB/

4、T14705-1993(报纸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儿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报协印刷工作委员会、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人民日报印刷厂、解放日报印刷厂、解放军报印刷厂、羊城晚报印刷厂。本部分主要起草人2夏天俊、李家祥、曹世忠、魏欣、李建英、聂圣堂、贺明、彭国章。GB/T 17934.3-2003 引画在生产网目调彩色复制品的时候,预先规定一组最低限度的、专门确定打样和印刷视觉效果及其他技术性能的参数对分色人员、打样人员和印刷人员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规定可以帮助制作出合格的分色

5、片,并且可以使非印刷机打样或印刷机打样尽可能逼真地模拟最终印刷成品的视觉效果。本部分列出了一组最低限度要求的工艺参数值,用来确定新闻纸冷固型油墨胶印的打样样张和印刷成品符合相关技术性能。1 范围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晶的加工过程控制第3部分: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胶印GB/T 17934.3-2003 GB/T 17934的本部分规定了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单色和多色胶印印刷的质量要求与检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用网目调分色片晒版所进行的新闻纸冷固型油墨胶印的打样、印刷过程,也适用于直接制版工艺(CTP)和相应的打样、印刷过程。本部分不适用于线条网屏和非周期性网屏。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

6、的条款通过GB/T1793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894 1. 3 纸和纸板镜面光泽度测定法750角测定法(GB/T8941. 3-1988.neq TAPPI T498 cm,1 985) GB/T 11501 摄影密度测量的光谱条件(GB/T11501一1989.neq150 513 ,1 984) GB/T 17934. 1 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

7、过程控制第1部分参数与测试方法(GB/T17934.1-1999.eqv 150 12647-1 ,1 996) CY/T 3 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1505-4摄影术密度测量第4部分z反射密度测量的几何学条件3 术语和定义GB/T 17934. 1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17934的本部分。3.1 冷圄型油墨胶印Idset offset 油墨主要被承印物所吸收而不需要加热干燥的一种平版印刷方法。3.2 非周期性网屏non-periodic screen 元规则网线角度、无固定网线数的网目调网屏,一般指调频网屏。3.3 底色去除under colour removal(UCR)

8、在囚色复制中,减少图像暗调处的三原色比例,相应增加黑色量的工艺方法。3.4 灰成分替代grey component replacementCGCR) 在四色复制中,从亮调到暗调的范围中把三原色叠印区域的灰成分全部或部分去除,代之以增加黑色成分来补偿的工艺。3.5 分色片线性化误差lolerance of Iinearization 分色片上测量的网点百分比与相对应的电子文件显示的网点百分比的差值。GB/T 17934.3-2003 4 质量要求4.1 分色片要求4. 1. 1 质量分色片的实地密度值(包括片基密度值)二三3.50.片基灰雾密度值(包括多层片基叠加后的)(0.15. 网点区域的透

9、明部分应通透。分色片的线性化误差应(2%。网点边缘(虚边宽度不能大于网线宽度的1/40,分色片t的网点、文字不应有明显的破裂。分色片应版面清洁,无划痕、脏迹、折痕。分色片的质量可按GB/T17934. 1中附录C规定的方法来评价。4. 1. 2 网线数对于单色和彩色印刷,网线数应为34线Icm48线/cm(85线/in120线/in)。4. 1. 3 网线角度对于单色印刷,网线角度应为45, 对于彩色印刷,采用无主轴的网点(如方形、圆形).青、品红和黑版的网线角度差应为30,主色版的网线角度应为45.黄版与其他色版的网线角度相差15, 对于彩色印刷,采用有主轴的网点(如椭圆形网点),青、品红和

10、黑版的网线角度差应为60.主色版的网线角度应为45或135.黄版的网线角度为0, 注2主色版是反映图像主题的色版。在多数情况下,主色版是黑色版或品红色版。4. 1. 4 网点形状可使用方形、圆形或其他点形网点。推荐使用椭圆形网点,其第一次网点搭接出现在胶片阶调值为40%处,第二次网点搭接出现在阶调值为60%处。4.1.5 套准误差一套分色片的对角线长度误差应(0.02%。4. 1. 6 阶调值总和阶调值总和一定不要超过260%。当阶调值总和达到此极限值时,黑版阶调值不应超过85%。4. 1. 7 灰平衡为实现印刷品的视觉灰平衡,一般情况下,推荐由下列阶调值组合而成,用分色片上的网点面积百分比表

11、示。青品红黄1/4阶调25% 18% 18% 中间调50% 40% 40% 3/4阶调75% 64% 64% 注:用不同的纸张、油墨和印刷条件,则灰平衡数据有所不同。4.2 印刷要求4.2.1 图像的视觉效果4.2. 1. 1 印刷承印物(即新闻纸)颜色印刷承印物颜色应符合表l规定的CIEL、晕、扩值,并在表2所规定的偏差范围内。n样用承印物应与印刷用承印物一致,打样用承印物与实际印刷用承印物之间的CIEL、矿、b的偏差值不应超过表2的规定。注,CIEL僻、旷、b色空间是1976年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l推荐的均匀色空间,该空间是三维直角坐标系统。L为明度指数,旷、b为彩色指数.llE为色差

12、。GB/T 17934.3-2003 表1常用新闻纸的CIELAB L盔、a、扩值、光泽度和亮度L a b 光泽度b/%亮度/%81 7 56士4a 测量按照GB/T17934.1中5.6的规定,用D;o光源,2视场,45/0或0/45几何条件,黑色底衬.b 测量按照GB/T894 1. 3的规定。c 460 nm处的反射率。打样承印物应当印刷承印物应当印刷承印物起码4.2. 1. 2 印刷承印物光泽度!.L例表2承印物颜色的偏差!.a 印刷承印物的光泽度应符合表I的规定。4. 2. 1. 3 油墨颜色!.b 打样样张上C、M、Y、K实地墨的CIEL、b的目标值应符合表3规定,色差值应在表4规

13、定的范围内。双色叠印的CIEL骨、旷、b骨色度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打样样张与付印样张之间的色差6E:b不应超过表4所规定的偏差值。在生产过程中,印刷原色实地墨的变化受后工序条件的限制,因此,至少应有68%的印刷成品与付印样张之间的色差6E:b不超过表4中的规定,且最好不要超过规定值的一半。注1,间色红、绿、蓝的色度值取决于印刷色序,并且会随着印刷机械、承印物的表面特性和油墨的流变性与透明性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符合规定的三原色C、M、Y并不能够保证其间色符合表3给出的数值。注2,表3中的数值与用我国的新同纸冷固型油墨所进行的测试有关。注3附录A的表A.1给出了用反射密度计测量表3中相同

14、印样所得到的反射密度值。表A.1也适用于单色胶印。表3新闻纸上或打样承印物上的油墨的CIELAB L费、僻、b费目标值L a b 青57 23 27 品红53 48 。黄79 -5 60 黑40 1 4 青十黄(绿)53 -34 18 青十品红(蓝)41 7 22 品红十黄(红)52 41 25 a 测量按照GB/T17934. 1中5.6的规定,用D.o光源,2视场,45/口。或0/45几何条件,黑色底衬。偏差允差表4印刷原色油墨实地的CIELAB .E品色差值K C M Y GB/T 17934.3-2003 4.2.2 阶调值复制范围分色片上5%85%的网点应能够稳定均匀地转移到承印物上

15、。4.2.3 套印误差任何两个色版的图像套印最大位置误差应O.30 mm。4.2.4 网点增大值4.2.4.1 目标值印刷过程的网点增大值应符合表5的规定,并在表6规定的误差范围内。测量方法应符合GB/T 17934. 1的规定。表5测量彩色印刷晶上对应胶片上50%网点处得到的网点增大值网点增大值34线Icm40线Icm阳图型版材,接触曝光晒版24% 阴图型版材,接触曝光晒版30% 27% 注2黑墨通常比彩色墨印刷的墨膜厚度厚,所以黑墨的网点增大值要比彩色墨高2%04.2.4.2 误差和申间调扩展33% 打样样张或按4.2.4.1规定的目标值得到的付印样张的网点增大值的误差应在表6规定的偏差范

16、围内。打样样张或印刷成品的中间调扩展应不超过表6给出的数值。测量方法应符合GB/T17934. 1 的规定。印刷成品的网点增大值与付印样张之间的允差应在表6所规定的范围内。表6打样样张、印刷品的网点增大值误差和最大中间调扩展印刷品打样偏差偏差允差I 40%或50%4% 5% 5% 分色片上阶调值l75%或80%3% 4% 3% 打样印晤。品最大中间调扩展5% 6% 注2最大中间调扩展是指在中间调处C、M、Y三原色网点增大值的测量值与目标值差值之间的最大允差。4.3 印刷晶的外观要求4.3.1 版面整洁,无明显的脏迹,无皱折。4.3.2 墨色均匀,文字清晰、无重影,无明显缺笔断划、糊字和坏字。5

17、 检验条件和仪器工具5.1 检验条件印刷质量检验条件应符合=a) 作业环境呈中性灰色、防尘、整洁;b) 作业环境温度为(23士5)c ;相对湿度为(6o:D%; c) 彩色印刷品的观样光源符合CY/T3的规定。5.2 检验仪器和工具印刷质量检验仪器或工具如下:a) 符合要求并己检定合格的密度计;注2密度计的测量光孔孔径应3.0mmo b) 符合要求并己检定合格的色度仪;注:色度仪的测量光孔孔径应注3.0mmo c) 50 100倍读数放大镜;d) 1O15倍放大镜;e) 符合要求的测控条iGB/T 17934.3-2003 注:测控条的网目线数应在34线/cm48线/cm,圆形网点,网点边缘宽

18、度4m.实地密度二三4.O. 0 对光谱无选择、漫反射、具有1.50 :I: 0. 20反射密度的黑色底衬。GB/T 17934.3-2003 附录A(规范性附录)印刷原色墨实地的反射密度值表A.l给出了在表3所用的测试印样上测量得到的印刷原色墨实地的反射密度值。表A.1在表3所用的测试印样上测量得到的印刷原色墨实地的反射密度值I50T响应(非偏振片)实地平均反射密度实地密度在围实地0.94 0.851.10 青纸张U0.22 O. 200. 25 实地0.94 0.851.10 晶红纸张e0.22 O. 20O. 25 实地0.90 O. 801. 05 黄纸张c0.25 O. 220. 2

19、8 实地1. 10 o. 951. 20 黑纸张c0.22 O. 200. 25 a 按照GB/T11501中规定的响应。b 所有的密度值包括纸张密度值,都是按照I505.4标准,将试样放置于黑色底衬上测得的。C 在同样的条件下测量。GB/T 17934.3-2003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ISO12647-3,1998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表B.1给出了本部分与ISO12647-3,四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表B.1本部分与ISO12647-3,1998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本部分的章条编号技术性差异原因标准名称删除了ISO12647-3标准名称中的凸印日刚我国已淘汰新闻纸凸印工艺,故丰

20、部分只规定新闻纸冷固型油墨胶印的技术要求1 简化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删除了不适用于以适合我国国情,使标准的适用范围更加简洁明新闻纸的柔性版打样和印刷确,符合标准的名称,便于使用者使用2 引用了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而非国际以适合我国国情,便于使用者使用标准3.3 增加了底色去除本语和定义丰部分引用的GB/T17934. 1标准中元此术语和定义,而此术语和定义卫是丰部分所必需的3.4 增加了灰成分替代术语和定义本部分引用的GB/T17934. 1标准中无此术语和定义,而此术语和定义卫是本部分所必需的3.5 增加了分色片线性化误差术语和定义本部分引用的GB/T17934. 1标准中无此术语和定义,

21、而此术语和定义又是本部分所必需的增加了分色片线性化误差应运2%及分因为分色片质量对于确保印刷l成品质量很重要,4. 1. 1 色片应版面清洁,无划痕、脏迹、折痕的除应规定定量要求外,定性要求也不可少,因此要求增加此内容4. 1. 2 修改了网线数的上限值,用48线/cm代替以适合我国国情,目剧我国部分新闻纸的彩色印40线/cm刷己采用此网线数值L值用81代替80,扩值用3替代4,这些参数数值的修改是依据丰部分规定的测试4.2.1.1表1光泽度值用7替代5,亮度值用56土4方法在对我国国产多种新闻纸张样张进行大量替代60测试验证工作的基础上作出的,以适合我国国情4.2.2 阶调值复制范围的下限值

22、用5%代替根据我国新闻纸的现状和实测确定3% 4.2.4.4表5删除了对凸印和阳图型版材照相曝光晒版目前我国巳淘汰了此种印刷工艺的网点增大值的规定4.3 增加了印刷品的外观要求一章的规定增加了标准的可操作性,利于直观地评价印刷品的质量.以适合我国国情针对第4章提出的质量要求,规定检验条件和仪o 增加了检验条件和仪器工具一章的规定器工具,便于产品检验,增强标准的可操作性,以适合我国国情因为国际标准采用CIELAB L镜、a、扩色度值来评价印刷品的视觉效果,附录A中列出的实地由资料性附录修改为规范性附录密度值仅作为参考,但目前我国仍普遍采用实地密度值这命委数,还需定时期过搜,故将该值附录A也制定在标准中以增强可操作性实地密度值的修改及实地密度值范围的确定是修改了表A.1中的实地密度值.并增加了实依据本部分规定的测试方法,在对我国新闻纸冷地密度范围值固型油墨胶印印刷样张进行大量测试工作的基础上得到的,以适合我国国情思增强可操作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