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1645.5-2012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第5部分:用户-网络接口(UNI).pdf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232258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84 大小:3.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1645.5-2012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第5部分:用户-网络接口(UNI).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GB T 21645.5-2012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第5部分:用户-网络接口(UNI).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GB T 21645.5-2012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第5部分:用户-网络接口(UNI).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GB T 21645.5-2012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第5部分:用户-网络接口(UNI).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GB T 21645.5-2012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第5部分:用户-网络接口(UNI).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33.180.01 M 33 中华人民-tf: -、GB 和国国家标准GB/T 21645.5-2012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第5部分:用户-网络接口(UNI)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 Part 5: User-Network Interface(UNI) 2012-06-29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斗0-01实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第5部分:用户-网络接口(UNI)GB/T

2、21645. 5-2012 争夺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关开本880X1230 1/16 印张5.25字数153千字2012年11月第一版2012年1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 1-45708 定价69.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GB/T 21645.5-2012 目次前言.v

3、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缩略i吾23. 1 术语和定义23. 2 缩略语34 UNI接口功能定义54.1 UNI提供的功能54.2 UNI支持的客户业务54.2.1 UNI支持的SDH业务54.2.2 UNI支持的以太网业务64.2.3 UNI支持的OTN业务74.2.4 UNI业务的信令行为84.3 UNI业务的支撑过程84.3.1 概述84.3.2 UNI邻居发现84.3.3 控制通道维护84.4 UNI业务调用的参考配置84. ,4.1 概述84. 4. 2 直接调用模型94.4.3 间接调用模型94.4.4 服务调用配置104. 5 元中断业务的参数修改(可选).1

4、0 4.5.1 带宽修改105 UNI信令传送配置四5.1 UNI信令传送配置概述125.2 SDH/OTN纤内信令配置(可选) 12 5. 3 以太网OAM帧纤内信令135.4 纤外信令135.4.1 纤外信令配置135.4.2 外部IP传送网络实现145.4.3 专用信令网络实现(可选)145. 5 信令传送的实现146 UNI链路管理功能四6.1 UNI链路自动管理156. l. 1 概述156. l. 2 控制通道管理四GB/T 21645.5-2012 6. 1. 3 链路属性关联186. 1. 4 物理连通性验证(邻居发现)186. 1. 5 LMP消息的可靠传递206. 1. 6

5、 LMP重启恢复处理216.2 UNI于动管理功能 21 6.2.1 邻居和数据链路子工配置216.2.2 控制链路于工配置227 UNI编址.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7.1 UNI编址方式选择227.2 OIF UNI编址方式n7.2. 1 控制实体的标识227.2.2 UNI地址空间 23 7.2.3 逻辑端口标识247.2.4 TNA地址结构及作用247.3 IETF GMPLS UNI编址方式257.3.1 编址原则257.3.2 UNI-C和UNI-N编址257.3.3 控制通道编址257.3.4 UNI连接端点编址

6、 25 8 UNI信令功能. . . . . . . . . . . . . . . 26 8.1 UNI信令方式选择268.2 OIF UNI信令功能m8.2.1 UNI抽象消息 26 8.2.2 UNI业务属性参数33. 8. 2. 3 UNI RSVP-TE信令过程348.2.4 UNI信令的RSVP-TE消息和对象 43 8.2.5 UNI支持SDH业务的RSVP-TE扩展548.2.6 UNI支持以太网业务的RSVP-TE扩展 56 8.2.7 UNI支持OTN业务的RSVP-TE扩展578. 3 IETF GMPLS UNI信令功能四8. 3. 1 IETF GMPLS UNI信令

7、功能概述598.3.2 UNI呼叫处理过程598.3.3 UNI连接处理过程 63 9 UNI策略和安全(可选) 65 9.1 UNI策略控制 65 9. 2 连接指配的策略应用样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6 9.2. 1 基于日期的指配669.2.2 连接请求者的身份和信用验证669.2.3 基于使用的计费669.3 UNI信令协议相关的策略控制机制 67 9.4 UNI安全考虑 67 9.5 UNI相关的安全机制 H GB/T 21645.5-2012 9. 5. 1 RSVP-TE安全机制689.5.2

8、邻居发现安全机制689.6 IP安全协议OPsec)689.7 UNI安全路标 69 9.8 UNI安全扩展的使用 附录A(资料性附录)UNI邻居发现实例 70 附录B(资料性附录)UNI业务流量参数实例75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6 阳川剧GB/T 21645.5-2012 刚吕GB/T 21645(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第1部分:体系结构与总体要求一一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第2部分:术语和定义一一自动交换光网络

9、(ASON)技术要求第3部分:数据通信网(DCN)一一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第4部分:信令技术-一一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第5部分:用户网络接口(UNI)一一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第6部分:管理平面一一一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第7部分:自动发现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第8部分:路由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第9部分z外部网络网络接口(E-NNI)本部分是GB/T21645的第5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主要参考了。IFUNI1. 0 R2( UNIl. 0信令规范版本2和IETFGMPLS系

10、列协议。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高建华、张国颖、徐云斌、孙俊、黄峰、柯明、宋然、王健全。V 范围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第5部分:用户-网络接口(UNI)GB/T 21645.5-2012 GB/T 21645的本部分规定了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用户网络接口(UNI)技术要求,包括:G.709) IETF RFC4606 GMPLS支持对SDH网络控制的扩展(GMP

11、LSExtensions for SONET &. SDH ControD IETF RFC4974 GMPLS RSVP-TE信令支持呼叫的扩展(GMPLSRSVP-TE Signaling Exten-sions in Support of Calls) IETF RFC4990 GMPLS网络地址的使用(Useof Addresses in GMPLS Networks) IETF RFC5150 GMPLS对拼接LSP的支持(LSPStitching with GMPLS TE) IETF eth-tspec 以太网流量参数(EthernetTraffic Parameters) IE

12、TF vcat-lcas GMPLS支持VCAT&. LCAS的扩展(Op巳ratingVCAT and LCAS with GB/T 21645.5-2012 GMPLS) IETF gmpls-esvcsJ GMPLS支持MEF&G.8011以太业务交换(GMPLSSupport for MEF and G.8011) OIF-UNI-1. 0-R2-Common 用户-网络接口1.0公共部分规范(版本2)(UNI 1. 0 Signaling Specification, Release 2: Common Part) OIF-UNI-2.0-Common 用户网络接口2.0公共部分规范

13、(UNI2. 0 Signaling Specification: Common Part) OIF-SEP-1. 1 UNI!NNI安全扩展规范(SecurityExtension for UNI and NNI)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1 害户层client layer 相对于提供传送服务的服务层,作为一个传送网服务的客户网络层次。如,IP层是传送网络的客户层。3. 1.2 害户层地址c1 ient layer address 客户层协议所使用的地址。如,连接到传送网络的IP客户层设备所使用的IP地址。3. 1.3 纤内信令in-f

14、iber signaling 纤内信令是指通过和数据绑定的嵌入式通信通道来传递信令消息的信令方式。3. 1. 4 IP控制通道ip control channel 两个设备之间用来传送IP包的通信通道。3.1.5 纤外信令out-of-fiber signaling 纤外信令是指通过独立的通信链路来传递信令消息的信令方式,其中通信链路和相关的数据链路分离。3. 1. 6 端口port 用户或光网络网元内部用来在网元之间终结双向链路的硬件接口。如TNE的STM-16端口。3. 1. 7 服务层路径或踪迹service path or trail 路径是一个传送实体,包括一对相互关联的单向路径,能

15、够同时向两个相反的方向传送信息。单向路径负责在一个路径终端源的输入端和一个路径终端宿的输出端之间传送信息,同时监视被传送信息的完整性。单向路径由路径终端功能和一个网络连接组成。3. 1. 8 传送网络分配的地址transport network assigned address; TN A TNA地址用于标识UNI连接终端,由传送网络分配。每一个TNA地址是全局唯一的地址,地址类型可以是IPv4、IPv6或NSAP。3. 1. 9 传送网络地址transport network address 传送网络内部实体(如TNE)的地址。3. 1. 10 传送网元transport network e

16、lement; TNE 具有光接口的网元(在传送网络内部),如,光分插复用设备ADM。3. 1. 11 UNI信令通道uni signaling channel UNI-C和UNI-N之间的逻辑通信通道,通信通道用来传送UNI信令消息。3. 1. 12 用户或窑户user or c1 ient GB/T 21645.5一2012连接到传送网络来使用光传送服务的网络设备。客户设备包括IP路由器、ATM交换机、以太交换机、SDH交叉连接设备等。3.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CK:应答CAcknowledgement) 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CAutomaticallySwitched

17、Optical Network) ATM:异步传输模式CAsynchronousTransfer Mode) BGP:边界网关协议CBorderGateway Protocol) CC:控制l通道CControlChannel) CCID:控制通道标识CControlChannel ID) DCC:数据通信通路CDataCommunications Channel) DCN:数据通信网络CDataCommunications Network) DS:分集CDiversity)EPL:以太网专线CEthernetPrivate Line) ESP:封装安全有效载荷CEncapsulatingSe

18、curity Payload) EVPL:以太网虚拟专线CEthernetVirtual Private Line) FA:转发邻接CForwarding Adjacency) FF:固定过滤CFixed Fil ter) GCC:通用通信通道CGeneralCommunication Channel) GFP:通用成l帧规程CGeneric Framing Procedure) GMPLS: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C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G-PID:通用静荷标识CGeneralized Payload ID) GSMP:通用交换管理

19、协议CGeneric Switch Management Protocol) HMAC:基于哈希的消息验证代码CHash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NCC:连续级联成员数量CNumberof Contiguous Components) NNI:网络-网络接口CNetwork-to-Network Interface) NSAP:网络服务接入点CNetworkService Access Point) NVC:虚级联成员数量CNumberof Virtual Components) IETF:因特网工程任务组CInternetEngineering Task F

20、orce) IPCC:IP控制通路CIPControl Channel) I曰:内部信令接口CInternalSignaling Interface) 3 GB/T 21645.5-2012 4 ITU:国际电信同盟C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LAP-D:D 信道上的链路访问规程CLink Access Procedure, D-ChanneD LAPS:SDH上的链路访问规程(LinkAccess Procedure-SDH) LCAS:链路容量调整方案CLink Capacity Adjustment Scheme) LMP:链路管理协议

21、(LinkManagement ProtocoD LSP:标签交换路径CLabelSwitched Path) MEF:城域以太网论坛(MetroEthernet Forum) TDM:时分复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TLV:类型长度值CTypeLength Value) TNA:传送网分配地址CTransportNetwork Assigned Address) TNE:传送网设备(TransportNetwork Element) UNI:用户网络接口(User-N etwork Interface) UNI-C: UNI客户侧CUser-NetworkIn

22、terfa白白Client)UNI-N: UNI网络侧(User-NetworkInterface-Network) VC:虚容器(VirtualContainer) VCAT:虚级联(VirtualConcatenation) VCG:虚级联组(VirtualConcatenation Group) GB/T 21645.5-2012 4 UNI接口功能定义4.1 UNI提供的功能2) s (10Base)、100肌1bit/s 3) 一0、3、4)以及级联、,、,/、,/、,LUPL,AU 4.2 4.2. 1 图1UNI支持SDH业务传送的模型UNI-C和UNI-N之间的接口链路为SDH

23、链路,物理接口速率可以是:STM-1 , STM-4、STM-16、STM-64或STM-256oUNI接口支持的SDH业务连接包含以下几种标准的信号类型:a) VC幻5 G/T 21645.5-2012 b) VC-12、VC-3(可选)。UNI接口支持的业务连接还可以包含以下几种SDH级联信号类型:a) 连续级联信号:VC-4-Xc,(X= 4,16,64,256)(可选); b) 虚级联:VC-3/4-Xv(X= 1. 256)(可选)。UNI接口支持的帧结构:支持ITU-TG. 707中定义的标准SDH帧结构信号;UNI接口对SDH业务信号透明传送的支持:支持通道开销透明,即传送网络不

24、能修改客户信号的通道开销字节(缺省)。表1总结了UNI所支持的SDH业务连接类型:表1UNI接口所支持的SDH业务连接类型SDH信号类型透明级别级联类型备注VC-12 通道非级联VC-12C仅VC透明)通道非级联VC-3C仅VC透明)VC-3 通道虚级联VC-3-XvC仅VC透明)通道非级联VC-4C仅VC透明)VC-4 通道连续级联VC-4-XcC仅VC透明)通道虚级联VC-4-XvC仅VC透明)4.2.2 UNI支持的以太网业务UNI允许在SDH网络以及其他服务层网络(lTU-T G. 805中定义的客户/服务层网络)中承载以太网数据业务。业务模型如图2所示。图2UNI支持以太网业务传送的

25、模型UNI-C和UNI-N之间的接口链路为以太网链路,物理接口速率可以是:10 Mbps、100Mbps、1 Gbps、或10Gbps。UNI接口支持的以太网业务连接为以太网信号类型。网络连接范围为点到点的以太网专用线业务(EPL)和以太网虚拟专用线业务(EVPL)。表2总结了UNI所支持的以太网物理接口类型:6 GB/T 21645.5-2012 表2UNI接口所支持的以太网物理接口类型以太网接口类型备注10 Mbit/s 10Base 100 Mbit/s 100Base 1 Gbit/s 1000Base 10 Gbit/ s 10Gbase-R 4.2.3 UNI支持的OTN业务UNI

26、允许在ITU-TG. 709所定义的OTN网络以及其他服务层网络CITU-T G. 805中定义的客户/服务层网络)中承载。TN业务。业务模型如图3所示。UNI接口圈3UNI支持OTN业务传送的模型UNI-C和UNI-N之间的接口链路为ITU-TG. 709中所定义的标准的OTN接口链路。尽管ITU-TG. 709定义了多个网络层次,但仅将ODUk和OCh定义成了交换层。因此,UNI连接类型将支持ODUk和OCh层的连接业务。基于ITU-TG. 709的UNI接口信令传送配置可以使用纤外信令配置、也可以使用非关联的OSC开销来传送信令、也可以使用带内的基于OCh关联的开销配置来传送信令信息。表

27、3总结了UNI所支持的OTN业务连接类型:表3UNI支持OTN业务连接的类型G. 709 OTN信号类型级联类型备注非级联ODU1 虚级联可选非级联ODU2 虚级联可选非级联可选ODU3 虚级联可选OCh 无7 GB/T 21645.5-2012 4.2.4 UNI业务的信令行为UNI信令指UNI-C和UNI-N实体之间的消息交换,信令行为用来激活传送网络服务。UNI接口支持如下的信令行为:a) 业务创建该行为根据客户连接请求所指定的属性在两个接入点之间创建一条业务。业务创建应该满足网络所定义的策略(如用户组连接限制)和安全处理流程。业务的创建过程可以包含呼叫和连接的建立过程,也可以只包含连接

28、的建立过程。b) 业务删除该行为删除一条存在的业务。业务的删除过程可以包含呼叫和连接的删除过程,也可以只包含连_-飞二二接的删除过程。4.4 UNI业务调用的参考配置4.4. 1 概述本条所描述的参考配置指定了调用传送网络服务的不同方法。共有两种服务调用模型,一种为直接调用,另外一种为间接调用。这两种模式下,客户侧和网络侧UNI信令代理分别为UNI-C和UNIN。直接调用模式下,客户直接调用传送网络的服务。UNI-C功能和客户设备本身绑定在一起。间接调用模式下,一个名为代理的UNI-C执行UNI功能,并负责一个或多个客户设备。客户设备不需要和代理UNI-C驻留在一起。本节中描述了四种基本的配置

29、,其中直接模式有两种配置,间接模式有两种配置。其他配置可以是这四种基本配置的不同组合。对于每种配置方式,UNI-C和UNI-N之间通过IP控制通道来对信令消息进行传送。UNI信令协议是采用RSVP-TE的扩展协议。飞回-UNI 客户设备邻居发现传送网元客户设备a) 四一卜4.4.3 间接调用模型GB/T 21645.5-2012 I,才4. . 邻居发现ISI一-r-一传送网元这种模型如上图4中的c)、d)所示,客户使用信令代理来调用传送网络服务。代理UNI-C实现UNI信令功能,该代理UNI-C负责一个或多个客户设备的UNI信令功能。客户设备可以不需要和代理UNI-C驻留在一起。包括:a)

30、客户可以不实现邻居自动发现处理。这种情形下,UNI-N和代理UNI-C应手动配置邻接点信息;b) 代理UNI-C执行它所负责的客户设备的UNI功能;c) 代理UNI-C和它所代表的客户之间可以使用私有的或标准的内部信令接口-内部信令接口(lSI)来进行通信。ISI接口信令(如GSMP)不是UNI接口规范的研究范围。9 GB/T 21645.5-2012 代理UNI-C和UNI-N之间运行RSVP-TE信令协议。代理UNI-C和UNI-N之间的IP控制通道为纤外信令配置方式,如第5章中的描述。UNI-N实体应知道被客户设备授权的代理UNI-C的相关信息。每个代表客户的代理UNI-C应配置的参数包

31、括:a) 客户层地址,可以是第7章中所描述的任意一种;b) 分配给客户设备的TNA地址;c) 客户设备连接传送网络设备的端口ID和节点ID(如果有邻居自动发现功能,不用实现该配置hd) 信令控制通道:纤外IPCC对应的地址,该地址用来发送信令消息;e) 客户设备的服务能力(如SDH能力)。代理UNI-C可以支持多个客户设备。并且,光纤连接的两个端点可以由下面不同的组合来处理:a) 代理UNI-C和UNI-C;b) 两个分离的代理UNI-C,端点中的一个;c) 相同的代理UNI-C同时处理两个端节点。这种模型下,有两种基本的配置,如图4中的c)、d)。图4中的c)显示UNI-N的功能实现限制在T

32、NE中来实现。图4中的d)显示在TNE设备之外实现UNI-N的功能,并通过内部信令接口ISI来实现UNI-N和TNE之间的通信。4.4.4 服务调用配置本部分允许在同一个网络使用多个UNI业务调用模式。如:一些客户使用直接调用模式,另外一些客户使用间接调用模式;类似地,在网络侧允许有些TNE有UNI信令功能,另外的TNE通过代理来实现UNI信令功能;最后,每个连接终端的客户允许使用不同的业务调用模式。4.5 无中断业务的参数修改(可选)4.5.1 带宽修改4.5. 1. 1 带宽修改概述有几种方式可支持无中断业务参数修改,这些方式都涉及到对呼叫的修改。对于呼叫的修改可通过增加或删除呼叫中的连接

33、或修改呼叫中己有连接的参数实现。存在两种业务架构的带宽修改:一种是对以太网业务的呼叫带宽修改,一种是对SDH或OTN业务的呼叫带宽修改。对于以太网业务的带宽修改,不需进行适配方式的修改。然而对于SDH或OTN业务的带宽修改可能需要修改适配方式。本部分定义的呼叫带宽修改不涉及到对适配能力的修改。4.5. 1. 2 带宽修改原则带宽修改可由UNI-C发起,发起的带宽修改要求不能涉及到对适配能力的修改。UNI-C可进行如下方式的带宽修改:a) 直接修改连接速率,只对以太网业务有效;b) 通过修改呼叫中已有连接的Multiplier域来修改连接带宽;c) 在已有呼叫中增加连接;d) 删除已有呼叫中的连

34、接。4.5. 1. 3 SDH业务当UNI传送SDH业务时,有以下数种带宽修改方式:10 -卢-GB/T 21645.5-2012 a) VCn改变。由于VCn的改变涉及到适配方式的改变,这种方式不被允许,不能从VC3改变为VC4,如果要进行改变,则认为是业务的改变,需要新的呼叫支持。b) VCn-xc改变。不允许x改变,由于这种改变意味着适配方式的改变,例如从VC4-4c改变为VC4-16c。如同a)所述,对于n的改变不被允许。c) m椅VCn的改变。允许m改变,例如从1* VC4改变为5VC4,可通过在呼叫中增加/删除连接实现,并不涉及到对适配方式的修改。如同a)所述,对于n的改变不被允许

35、。d) m择VCn-xc的改变。允许m改变,例如从lVC4-4c改变为3* VC4-4c,对n,x的改变不被允许。图5描述了通过增加呼叫中的连接数增加呼叫带宽。例如一个呼叫中己存在一个VC3的连接,UNI-C和UNI-N间的承载链路为STM-16,可通过增加一个VC3的连接增加呼叫的带宽。该VC3可用UNI-C和UNI-N间的任何一条承载链路。客户侧可将两条连接放入一个VCG组,这对UNI是不可见的。4.5. 1. 4 OTN接口|U川|承载链路-TT芝-幽-(卫D二二二二二二客户侧VCAT独立于UNI图5SDH业务带宽修改对于OTN客户侧而言,连接的数目可通过OTN业务参数属性中的倍增指示(

36、MT)字段进行修改。4.5. 1. 5 以太网业务以太网业务在信令中支持以1Mbit/s为增减粒度的带宽编码。修改以太网呼叫的带宽,有两种方式:增删以太网呼叫中已有的连接,直接修改已有连接的带宽值。如图6所示:11 GB/T 21645.5一2012TNAx 承载链路-一-一-5 UNI信令传送配置/ G- / 这两种配置方式下,控制通道应支持IP包的传输。因而,该控制通道为IP控制通道或IPCCUNI信令消息由IP包来承载。如:UNI信令协议采用RSVP-TE协议,这时携带RSVP-TE消息的IP包会在IPCC上传输。UNI中,IPCC可以通过下列方式之一来实现: SDH/OTN纤内信令配置

37、; 以太网OAM帧纤内信令; 纤外信令。5.2 SDH/OTN纤内信令配置(可选)纤内信令配置见图7。如图7所示,客户设备和TNE之间通过一个或多个双向SDH/OTN链路进行连接。每个双向链路由一对单向链路构成,其中一条从客户设备到TNE,另外一条从TNE到客户、-一-GB/T 21645.5一2012设备。一条或多条双向链路中的某些SDHDCC或OTNGCC开销宇节用来实现双向IPCC。双向SDH/TN链路图8DCC/GCC封装选项5.3 以太网OAM帧纤内信令当UNI的客户端是以太网设备时,信令消息可使用纤内的OAM帧实现传送。这些OAM消息在链路级别范围内有效,总体的格式可参考IEEE8

38、02. 3ah中的5.7 (以太网OAM)。5.4 纤外信令5.4. 1 纤外信令配置纤外信令应用于4.4所描述的全部四种参考配置。本部分描述了图9所示的两种可选的纤外信令GB/T 21645.5一2012方式。对于这两种选项,通过在UNI-C和UNI-N之间建立IP连接来实现纤外IPCC,这种IP连接的建立和相对应的客户和TNE之间的数据链路数量相互独立。IP网IP la lb IP X Y IP IP 2b IP网IP la X Y 图9纤外信令配置5.4.2 外部IP传送网络实现这种配置情形下,UNI信令消息由外部IP传送网络来承载。如图9所示,UNI-C和UNI-N有一个或多个点接入I

39、P网络。这些网络的特性在本部分中不指定。控制消息可以通过每个网络来进行发送而不需要进行协调。但对于每个UNI-C和UNI-N实体应配置对端邻居的IP地址以便能够发送控制消息。本部分假定实现IPCC的IP网络是安全的,即不要求额外的处理来保证信令消息在外部网络的安全传送。5.4.3 专用信令网络实现(可选)这种配置情形下,可以在UNI-C和UNI-N之间建立专有的双向连接业务。这种专用的连接作为IPCC来使用,信令消息可以在连接的负载中发送。本部分中,连接的建立和使用可以在对等实体上通过于工配置来控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建立多条IPCC控制通道。任何)条可以用来发送特定的信令消息。在专用连接实现的

40、IPCC上所发送的IP包要使用PPP到SDH的封装技术,见IETFRFC2615 中的相关定义。5.5 信令传送的实现尽管对信令传送有三种不同的选择,本部分不排除在客户设备和TNE之间使用多种传送链路类型来实现。如:客户设备和TNE之间可以同时使用纤内和纤外IPCC来实现。类似地,TNE可以和不同客户设备之间有不同的IPCC类型。因此,客户设备和TNE之间需要配置指定对应于一组数据链路、-一GB/T 21645.5-2012 集合的IPCC实现类型。客户和TNE之间的IPCC状态跟踪维护处理见6.1.2中的描述。6 UNI链路管理功能6.1 UNI链路自动管理6.1.1 概述本节所定义的邻居发现处理允许TNE和直接连接的客户设备之间了解彼此之间的节点标识以及和本地端口相连的远端端口标识。本节中所定义的IP控制通道维护处理允许客户和TNE连续监控和维护可用的IP控制通道列表。UNI中,邻居发现和IPCC维护处理是可选的。如果客户设备和TNE之间不实现如本节所描述的邻居发现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