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6153.1-2010 离线编程式机器人柔性加工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233067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6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6153.1-2010 离线编程式机器人柔性加工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GB T 26153.1-2010 离线编程式机器人柔性加工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GB T 26153.1-2010 离线编程式机器人柔性加工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GB T 26153.1-2010 离线编程式机器人柔性加工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GB T 26153.1-2010 离线编程式机器人柔性加工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25.040.30 J 28 道雪和国国家标准11: ./、中华人民G/T 26153.1-2010 离线编程式机器人柔性加工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of off-line programming robots一Part 1 : General requirements 2011-01-14发布2011-06-01实施I 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茂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26153.1-2010 目次前言.1 l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技术要求-5 试验方法5.LL. _

2、剧吕GB/T 26153(离线编程式机器人柔性加工系统拟分为以下五个部分:一一第1部分:通用要求一一第2部分z砂带磨削加工系统第3部分:喷涂系统第4部分:铸件清理系统第5部分:塑料件加工系统本部分为GB/T26153的第1部分。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AC/TC159)归口。GB/T 26153.1-2010 本部分起草单位:廊坊智通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甘中学、孙云权、汤青、负超、齐立哲、王伟、杨书评、王思斯。I G/T 26153.1-2010 1 范围离线编程式机器人柔性加

3、工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6153的本部分规定了离线编程式机器人柔性加工系统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本部分适用于离线编程式机器人柔性加工系统(以下简称系统)。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6153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3766一2001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eqvISO 4413:1998) GB/T 3768-1996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

4、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eqv ISO 3746 :1 995) GB/T 3785-1983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GB/T 12642-2001 工业机器人性能规范与试验方法(eqvISO 9283: 1998) GB/Z 19397-2003工业机器人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和性能评估准则指南(lSO/TR11062: 1994 ,IDT) ISO 10218-1:2006工业环境的机器人安全要求第1部分:机器人JB/T 8896-1999工业机器人验收规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6153的本部分。3. 1 离线编程式机器人柔性加工系统flexi

5、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of off-line programming robots 由工业机器人、物料传送装置、加工工具、卡具、控制系统、交互式智能软件(以下简称软件)组成的,可离线编程的、完整的机器人加工单元。3.2 机器人柔性加工flexible manufacturing of robot 以机器人为中心,通过更改机器人程序或加工工具,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不同类型工件或不同加工工艺的加工。4 技术要求4. 1 系统组成系统宜包括以下几部分za) 机器人;b) 物料传送装置;c) 加工工具;d) 卡具;e) 控制系统;1 G/T 26153.1-2010 f) 软件

6、。4.2 系统加工模式系统有以下两种加工模式:a) 机器人抓着工件、加工工具固定的加工模式(以下简称加工模式1);b) 机器人抓着加工工具、工件固定的加工模式(以下简称加工模式2)0 4.3 系统工作流程4.3. 1 加工模式1工作流程此加工模式工作流程如图l所示,其中一个工作循环的具体描述如下:a) 控制系统控制物料传送装置将工件传送到机器人工作范围内,实现工件就位过程;b) 工件就位后,由控制系统通知机器人来上料;c) 机器人运动到工件位置,抓起工件,实现机器人上料过程;d) 上料完成后,机器人抓着工件运动到加工工具处,在软件的控制下实现工件的加工过程;e) 工件加工完毕后,机器人将工件放

7、回物料传送装置,实现下料过程;f) 下料完毕后,控制系统控制物料传送装置将工件运走,实现工件离位过程。4.3.2 加工模式2工作流程此加工模式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其中一个工作循环的具体描述如下:a) 控制系统控制物料传送装置将工件传送到机器人工作范围内,实现工件就位过程;b) 工件就位后,控制系统通知机器人来加工工件;c) 机器人抓着加工工具运动到工件处,在软件的控制下实现工件的加工过程;d) 工件加工完毕后,控制系统控制物料传送装置将工件运走,实现工件离位过程。明图1图2加工模式2工作流程图2 G/T 26153.1-2010 4.4 软件4.4.1 软件功能软件宜包括以下功能za) 数据输

8、入系统至少应提供下列任一种数据输入方式:1) 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的输入接口;2) 三维测量系统的输入接口。b) 数据预处理应具备手动删除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中与离线编程无关数据的功能。c) 机器人轨迹规划系统应具备下列路径规划功能z1) 从典型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或三维测量系统的输入数据产生并能控制机器人目标点的数量、位置及方向;2) 能够根据机器人语言格式要求,生成机器人加工程序。d) 虚拟仿真系统应具备下列虚拟仿真功能:1) 可进行机器人程序模拟三维运行;2) 可给出机器人程序错误报告;3) 能模拟机器人与外围设备的数字信号通讯;的可检测机器人能否达到目标点;5) 可检测机器人是否

9、与其他外围设备发生碰撞;的可选取机器人到达同一目标点的不同路径。e) 系毓工具坐标系标定系统工具坐标系标定应符合以下要求:系统工具中心点标定可采用直线、平面及三维测量工具。f) 系统加工工件坐标系标定系统加工工件坐标系标定应符合以下要求:系统加工工件坐标系标定可采用直线、平面及三维测量工具。g) 系统加工工艺库加工工艺库包含机器人柔性加工系统的最佳加工工艺参数。h) 系统在线过程控制通过视觉或力觉传感装置,实时监测加工工艺参数,确保工件加工过程按给定最佳加工工艺加工。4.4.2 软件实施流程软件各功能模块宜采用如图3所示的实施流程,具体过程描述如下za) 通过数据输入、数据预处理、轨迹规划生成

10、机器人离线加工程序并经虚拟仿真对机器人加工程序进行模拟,验证程序的有效性;b) 通过工具坐标系标定和工件坐标系标定过程,实现机器人离线加工程序在线校准过程,生成机器人在线加工程序;c) 通过最佳加工工艺参数设置过程,从系统加工工艺库中选择最佳加工工艺参数,对机器人在线加工程序进行优化,生成可执行的机器人加工程序;d) 通过过程控制实现工件最佳加工过程。3 工件加工过程过程控制GB/T 26153.1-2010 工具、工件坐标系标定最佳加工工艺参数设置4.5 外观4.5. 1 系统所有紧固部分应元松动,活动部分的润滑和冷却状况良好。4.5.2 系统表面无明显的凹痕、裂缝和变形;漆膜及镀层应均匀,

11、无起泡、划伤、脱落和磨损等缺陷;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4.6 功能4.6.1 系统设备的启动、停止、调节可通过数字或模拟信号实现。4.6.2 系统各组成部分间的动作应协调一致。4.6.3 系统的开关、按钮、显示、报警及联锁装置,功能应正常。4. 7 电气性能4.7.1 动力线与信号线应分开铺设,并使用屏蔽信号线。4.7.2 控制柜应具有散热措施。4.7.3 当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一15%十10%)范围内,频率在50Hz时,系统应能正常工作。4.8 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2001的规定。4.9 噪声系统在空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应不大于80dBCA)。4. 10 安全

12、防护除机器人应符合ISO10218-1 :2006的规定外,系统还应符合以下规定:a) 系统应有一外罩使机器人工作范围与人工作范围隔离,确保人身安全。b) 系统应使用硬限位及软限位双重方式保证机器人运动范围控制在系统外罩限定的范围内。c) 在系统工作范围之内的操作人员进出系统外罩的门窗均应有传感器保护。系统在自动运行状态下,门窗开启时,系统应自动急停。系统机械手爪在抓紧工件或工具时不应因切段电源而脱落。系统外罩内应有充足照明供系统编程、操作及维修。系统应配备足够功率的通风设备。g) 系统应具有指示手动和自动状态的安全指示灯。4. 11 电磁兼容性4. 11. 1 辐射敏感度系统在受到射频干扰时

13、,工作应正常。具体数值由产品标准规定。4. 11. 2 磁场敏感度系统在受到强磁场干扰时,工作应正常。磁场强度由产品标准规定。软件各功能模块实施流程图图3d) e) f) 4 GB/T 26153.1-2010 4. 12 环境条件4. 12. 1 环境气候适应性系统在表1环境条件下使用、运输和贮存时,应能保持正常。其他项目由产品标准规定。表1U一需工作条件贮存、运输条件o C -40 c 40%-90% 一40C -+55 c 运二93%4.12.2 耐振性系统在受到频率为5Hz55 Hz、振幅为0.15mm的正弦振动时,工作应正常。4.13 耐运输性系统按要求包装和运输后,工作应正常。5

14、试验方法5. 1 工业机器人检验5. 1. 1 试验环境条件见JB/T8896 1999中5.1。5. 1. 2 环境气候适应性试验见JB/T8896一1999中5.1005. 1.3 耐运输试验见JB/T8896 1999中5.12。5. 1. 4 外观检验见JB/T8896 1999中5.2。5.1.5 电磁兼容性试验见GB/Z193972003中第6章。5. 1. 6 其他性能试验见GB/T12642一2001中第6章第10章和JB/T8896 1999中第5章。5.2 交互式智能软件检验5.2.1 离线验证通过软件轨迹规划模块规划出的程序,要进行离线仿真验证。在模拟环境下运行机器人离线

15、加工程序,确保机器人与环境元碰撞或者机器人各关节轴元超限现象。5.2.2 在结验证5.2.2. 1 在结程序验证在系统自动运行前,要进行在线程序验证。人工在机器人低速状态下单步运行可执行的机器人加工程序,确保机器人与周围环境元碰撞或者机器人各关节轴元超限现象,同时加工工具与工件之间的位姿关系满足加工要求。5.2.2.2 在线工艺验证在系统自动生产前,要进行工艺验证。试加工工件并按相应加工产品检验方法,检测产品是否合格,不合格需要重新调整工艺参数,直到产品加工合格为止。5.3 电气设备栓验a) 当电源电压分别在额定值十15%和一15%时,系统运行15min,运行中工作应正常;b) 当电源频率分别

16、在额定值十1Hz和一1Hz时,系统运行15min,运行中工作应正常。5 GB/T 26153.1-2010 5.4 液压系统检验系统运行8h,检查各密封及接头处,不得有漏油现象。5.5 躁声5.5.1 测试条件系统在额定负载、额定速度条件下运行。测试时室内其他设备不运行。5.5.2 测试仪器应使用GB/T3785一1983中规定的2型或2型以上的声级计,以及准确度相当的其他测试仪器。5.5.3 A声及测量按GB/T3768-1996的规定进行。6 CFON-dmF旬H阁。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离结编程式机器人柔性加工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6153.1-2010 国中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晤印张0.75字数13千字2011年6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12301/16 2011年6月第一版* 书号:155066. 1-42821 16.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定价打印H期:2011年7月15日F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