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97.130.20 J 73 号2中华人民圭七./、和国国家标准GB/T 26194-2010 蓄冷系统性能测试方法Method of testing the performance of cool storage systems 2011-01-14发布2011-06-15实施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菠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26194-2010 目次前言.皿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定义和符号4 分类.4 5 要求.46 仪器.7 7 测试方法.10 8 测试程序129 数据记录10 结果计算.14 11 测试报告.15 附录A(资料
2、性附录)设计日负荷分布实例附录B(资料性附录)液体流量测量方法22附录c(资料性附录)确定流体流动空间变化的一种方法24附录D(资料性附录)蓄冷系统设备图示例附录E(资料性附录)测试报告.32 I GB/T 26194-2010 目IJ 本标准按照GBj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以美国国家标准ANSljASHRAE Standard 150-2000 (RA 2004)(蓄冷系统性能测试方法(英文版)为依据制定,其框架与ANSljASHRAE Standard 150-2000 (RA 2004)基本相同,结构和技术内容做了比较多的修改。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提出。本标准
3、由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z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同方节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广州贝龙环保热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庆珠、于志强、杜英芬、胡汪洋、汪训昌、解国珍、王宝龙、马国远、李先庭、孙洲阳、徐齐越、孙圣鉴、范明升、王琳、于洋。E G/T 26194-2010 蓄冷系统性能测试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一种测试蓄冷系统冷却能力和效率的方法,确定了进行该测试所需的检测设备、数据及处理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一个完整的蓄冷系统的测试。本标准不适用于包含空气侧分布的测试。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
4、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624(所有部分)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GBjT 18517 制冷术语GBjT 18660 封闭管道中导电液体流量的测量电磁流量计的使用方法3 术语、定义和符号3. 1 术语和定义GBjT 185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1 蓄冷系统cool storage system 用于满足全部或部分制冷负荷的蓄冷装置的总称。该系统由制冷机组、蓄冷介质、蓄冷装置或容器、散热设备或散热系统、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组成,可以是总制冷系统的支系统。
5、3. 1. 2 蓄冷装置cool storage device 所有储存冷量的容器和蓄冷空间。包括:载冷剂以及辅助设备,如热交换器、搅拌器、循环泵、流量调节器、阀门和折流板等。3. 1. 3 蓄冷循环cool storage cycle 蓄冷装置完成一个蓄冷和释冷的交替过程。该过程使系统起始蓄冷和释冷终结时状态相同。3. 1.4 蓄冷介质cool storage medium 用于储存冷量的物质。3. 1. 5 载冷荆transfer fluid 把冷量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流体介质。1 GB/T 26194-2010 3. 1. 6 完全蓄冷状态fully charged condition
6、依照设计要求,蓄冷装置处于不再继续储存冷量的状态。该状态由系统停止蓄冷循环控制指令完成,该指令是系统正常控制程序的一部分。3.1.7 完全释冷状态fully discharged condition 蓄冷装置处于没有更多的有用冷量可从其本身释放的状态。3. 1. 8 蓄冷量cI storage capacity 由蓄冷装置储存的、可供将来使用的最大冷量。3.1.9 蓄冷系统供冷量cool storage system capacity 由蓄冷系统提供的相对于特定设计日负荷分布的最大冷量,其值由蓄冷系统供冷量测试来确定。3. 1. 10 有效蓄冷量usable st(Jrage capacity
7、 对于某一特定蓄冷循环,在释冷温度等于或低于最高可用释冷温度时,从蓄冷装置中释放出的总冷量。3. 1. 11 名义蓄冷量nominal storage capacity 蓄冷装置在名义工况下的最大蓄冷量。3. 1. 12 蓄冷库存量storage inventory 蓄冷装置中即时存储的有效冷量。3. 1. 13 释冷量discharge capacity 由释冷量测试确定的蓄冷装置的蓄冷量。该释冷量等同于5.3k) 1)中第一项定义的完全释冷条件下的有效蓄冷量。3. 1. 14 峰值释冷率peak discharge rate 蓄冷装置释冷的最大速率。3. 1. 15 系统比能cycle s
8、pecific ener田use川经过单个或多个完整蓄冷循环后,从蓄冷负荷中带走的总冷量(kWh)与总耗电量(kWh)之比值。总耗电量指测试状态下输入到蓄冷系统中的所有电量。3. 1. 16 蓄冷系统能效cool storage system efficiency 经过单个或多个完整蓄冷循环后,总耗电量(kWh)与从蓄冷负荷中带走的总冷量(kWh)之比值。与系统比能互为倒数。3. 1. 17 蓄冷效率storage efficiency 释冷量与蓄冷量之比值。3. 1. 18 临界释冷点critical discharge point 在负荷分布曲线上,由所需释冷量和现有蓄冷库存量相比最大的状
9、态点。2 GB/T 26194-2010 3. 1. 19 负荷分布load profile 一个周期内冷负荷的总体描述。负荷分布详述了在特定状态下、至少包含一个完整的蓄冷循环中,负荷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负荷分布表明了每小时的总冷负荷、制冷机组和蓄冷装置的冷量输出以及蓄冷装置的蓄冷状态。负荷分布也指出逐时负荷下对应的进口温度、出口温度和流量。表人1和表A.2分别列出了两个负荷分布实例的完整数据。3. 1. 20 设计日负荷分布specified load profile 蓄冷系统预计或要求达到的负荷分布。即用于设计蓄冷系统和确定设备尺寸的负荷分布,或实际或期望的用冷负荷分布。3. 1. 21 追
10、加冷负荷pulldown load 对于间歇运行的蓄冷系统,蓄冷系统停止运行阶段,用户端会发生一定量的负荷积累,必须在系统开机初期得以满足而多提供的冷负荷。3.1.22 最大允许蓄冷周期maximum allowable charging period 蓄冷装置必须完成蓄冷过程所需的时间周期。该周期一般取决于当地电价结构、建筑运行安排和设计运行策略。3. 1. 23 最高可用供冷温度maximum usable cooling supply temperature 满足冷负荷条件下的最高载冷剂供冷温度。3. 1. 24 最高可用释冷温度maximum usable discharging te
11、mperature 从蓄冷装置中获取有用冷量时的最高流体温度,该温度可以满足测试的特定要求。a) 对于制冷机组位于蓄冷装置上游配置的系统,最高可用释冷温度通常等于最高可用供冷温度zb) 对于制冷机组位于蓄冷装置下游配置的系统,最高可用释冷温度等于制冷机组提供最高可用供冷温度时需要的入口温度;c) 如果用户不考虑在额定运行条件下测量蓄冷量,最高可用释冷温度可设定的高一点。3.1.25 空间变化spatial variation 由被测参数在被测空间内的不均匀性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采用修正的数据可消除由于空间变化导致的不确定性。3.2 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Cj 单位转换常数。Cj =(36
12、000 kJ/kWh) (1 000 L/m3)/(60 s/min) =60 0000 Cp 一一比热,kJ / (kg oC)。E.pec 一一单位冷量的用电量,kWh/kWhoEin 一一蓄冷系统部件的能量输入,kWh。F j i 离开系统流体的流量,记录时间间隔i内的平均值,m3/h。F2 i 一一流过蓄冷装置的流体流量,记录时间间隔i内的平均值,旷/hoNri 一-每小时记录间隔的个数,小时-j,Nri=60/tri(Nri为整数)。3 GB/T 26194-2010 Qcha抽la田a町呻rQcha呻.在记录的时间间隔i内,蓄冷到蓄冷槽中的蓄冷量,kWhoQ恤醉d在j小时内,蓄冷到
13、蓄冷槽中的蓄冷量,kWhoQdisch 一一在释冷试验期间,来自蓄冷槽的总释冷量,kWhoQ马d出a臼sch.i卫Qd陋isd削tQSY归s一一在蓄冷系统容量试验期间,供给负荷的总冷量占kWho。Q,y川一一在记录的时间间隔i内,供给负荷的冷量,占kWho。Q机J一一在j小时内,供给负荷的冷量,kWhoT1.; 进入系统的流体温度,记录时间间隔z内的平均值,.C。Tz.; 离开系统的流体温度,记录时间间隔t内的平均值,.C。T3.; 一一进入蓄冷装置的流体温度,记录时间间隔i内的平均值,.C。T4.; 一一离开蓄冷装置的流体温度,记录时间间隔i内的平均值,.C。tD 一一释冷量测试的小时数。t
14、c 一一蓄冷测试的小时数。ts 一一一蓄冷系统供冷量或效率测试的小时数。tri 一一记录时间间隔,min.p 密度,kg/m3o7stor 一二蓄冷效率。4 分类本标准所进行的测试可分为以下几类:a) 释冷量测试:测试从蓄冷装置中取出的用于满足特定的负荷分布的冷量;b) 蓄冷量测试z测试在蓄冷时间内可以蓄存到蓄冷装置中的冷量。该测试不可用于制冷剂直接制冰系统;c) 蓄冷系统供冷量测试:测试由蓄冷系统提供的用于满足特定的负荷分布的冷量;d) 蓄冷系统能效测试:测试蓄冷系统循环时的输出总冷量与总耗电量之比。5 要求5. 1 测试准备5. 1. 1 采用本标准进行测试的蓄冷系统,应使系统中所有安装的
15、并正在工作的部件都处于全运行状态,包括所有的控制元件、控制程序。5. 1. 2 采用本标准进行测试之前,蓄冷系统应从完全蓄冷状态到至少75%释冷状态运行5个以上循环,同时不应少于蓄冷装置厂家推荐的循环次数,用以确保蓄冷装置的初始测试状态能够代表正常的运行状态。5.2 仪器5.2.1 采用本标准测试的蓄冷系统应提供测量下述参数的仪器。流体流量和温度测量位置见图1。5. 2. 1. 1 对于蓄冷系统供冷量和蓄冷系统效率的测试4 Fl二一测试时通过蓄冷系统的流体流量,旷/hT1 测试时离开蓄冷系统的流体温度,.C Tz一一测试时进入蓄冷系统的流体温度,.C 5.2. 1. 2 对于释冷量测试和蓄冷量
16、测试F2一一测试时通过蓄冷装置的流体流量,旷/hT3一一测试时进入蓄冷装置的流体温度,OCT4一一测试时离开蓄冷装置的流体温度,C 5.2.1.3 对于蓄冷系统效率测试GB/T 26194-2010 测试位于系统边界内的所有水侧设备的电能消耗。对于用其他能量驱动而不是电能驱动的设备应提供合适的仪器设备来测量输入能量。5.2. 1. 4 适用于某些蓄冷系统的可选测量蓄冷装置中的液位,用于测量某些冰蓄冷系统内的蓄冷库存冷量。蓄冷装置中的垂直温度分布,用于测量某些水蓄冷系统内显热的库存冷量。/蓄冷系统T , 一一蓄冷系统的流体出口温度,C ; T2 一一蓄冷系统的流体进口温度,C ; T3 一一蓄冷
17、装置的流体进口温度,C ; T, 一一蓄冷装置的流体出口温度,C ; T5 负荷的流体进口温度,.C;T6 一一负荷的流体出口温度,C ; r TIr -) - ) I 蓄冷系统边界蓄冷装置边界F, 通过蓄冷系统的流体流量(可以置于入口或出口侧),m3/h;L 通过蓄冷装置的流体流量(可以置于上游或下游), m3 /h; 且一一通过负荷的流体流量(位于上游或下游),m3/h;T6 F3 Ts Alt T3 蓄冷槽的流体进口温度,当苔冷槽旁通阀关闭时可用于替代飞,C ; Alt T,一-蓄冷槽的流体出口温度,当蓄冷槽旁通阀关闭时可用于替代乱,C ; Alt F2一通过蓄冷槽的流体流量,当蓄冷槽旁
18、通阀关闭时可用于替代F2, m3 /h。图1通用蓄冷系统测试示意图5.2.2 依据5.3c)、6.3. 6和7.1,对给定系统测试时,测量点TlT6和FlF3的位置应由测试主管部门指定。5.2.3 仪器应满足第6章的要求。5 GB/T 26194-2010 5.3 所需资料在按本标准进行测试前,测试主管部门应确立以下资料:a) 所要进行的测试类别;b) 系统测试时加载的设计日负荷分布。该负荷分布应该包括蓄冷系统每个小时、每一部分的流量,进、出口温度以及相应的预期的蓄冷状态。参见表A.1和表A.2的负荷分布实例;c) 整个蓄冷系统的流程图,包括:1) 所有主要部件以及连接管线;2) 流体流量和温
19、度测点的位置,测点位置见7.1;3) 蓄冷系统供冷量测试和蓄冷系统效率测试时的系统边界,见7.1.2; G 释冷量和蓄冷量测试的系统边界,见7.1.3。d) 蓄冷系统能力测试时的运行描述。例如:在特定时间段,可能需要限制制冷机组与蓄冷装置的用冷负荷;e) 蓄冷系统效率测试时,需要测量耗电量的系统部件清单:1) 耗电量的测量至少应包括向负荷处输送冷量所需的所有部件的耗电量,包括蓄冷装置辅件、制冷压缩机、冷水泵、主要分路的冷水泵、冷却水泵及风扇;2) 耗电量的测量可能也包括三级泵、辅助分路的水泵或其他部件;。计算出的临界点处的负荷量、出现的时间及此时蓄冷库存量与总蓄冷量的比值;g) 蓄冷时期内最长
20、允许蓄冷周期;h) 最高可用释冷温度;i) 最高可用供冷温度;j) 完全蓄冷状态的判定z1) 测试主管部门应选择判断完全蓄冷状态的准则,它可以是以下状况之-. 当流量为5.3b)中指定的值时,蓄冷装置的出口温度应连续15min低于预定值; 蓄冷装置中液体高度或冰的厚度持续15min大于预定值; 计算出的累计蓄冷量大于预定值; 数据记录仪器测量的蓄冷量达到预定基准值。2) 温度、液位高度或蓄冷量这些表明完全蓄冷状态的量应由测试主管部门来指出。它们可以是设计值,也可以是按当前运行策略确定的数值。k) 完全释冷状态的判定:1) 测试主管部门应选择判断完全释冷状态的准则,它可以是以下状况之一: 当流量
21、为5.3b)中指定的值时,蓄冷装置的出口温度连续15min高于最高可用释冷温度; 蓄冷装置中流体的液位高度连续15min小于预定值; 计算出的累计蓄冷库存量小于预定值; 数据记录仪测量的释冷量达到一个预定基准释冷量。2) 温度、液位高度或蓄冷量这些表明完全释冷状态的量应由测试主管部门来指出。它们可以是设计值,也可以是按当前运行策略确定的数值。1) 蓄冷装置周围允许的最高和最低环境温度;m)如果蓄冷系统采用了水以外的其他载冷剂,应以书面形式提供流体的体积百分比浓度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数据;n) 所使用的仪器按第6章的要求进行校准或验证的书面技术说明。5.4 除非己提供5.3中指定的所需资料,否则不
22、宜声明采用本标准。所有要求的资料应按第11章的要求,在测试报告中以文件形式列出。GB/T 26194-2010 6 仪器6. 1 概述6. 1. 1 元论是现有的,还是为了测试专门安装的仪器,都应满足6.26. 8的要求。6. 1. 2 本标准中的仪器精(确)度,要求对大多数系统蓄冷量计算误差不大于10%。对误差有更精确要求的用户,或由于某种原因想校验测试结果的实际误差的用户,应在进行测试之前完成误差分析,以确保仪器规格和潜在的因素不会过度影响测试结果。为了确定测试结果的实际误差范围,测试后也应进行误差分析。6. 1. 3 注明为可任选的仪器可不受6.26. 8的要求限制。6.2 温度测量6.
23、2. 1 测量仪器及其附带的读数装置的准确度、精(确)度和分辨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准确度、精(确)度和分辨率要求名称温度测量。C准确度士0.15精(确度士0.10分辨率士0.056.2.2 所安装的温度传感器的准确度应按6.8.2和6.8.3的规定进行校验。6.2.3 用来测量某一部件温差的传感器应由生产商配对校准标定。6.2.4 如满足下述条件,表面温度传感器可用于本标准的测量:a) 满足6.2.1和6.2.2的要求;b) 安装在室内zc) 在管路与传感器之间涂导热胶;温差测量 士0.1士0.075士0.05d) 采用导热系数不高于0.04W/(m. K)的闭孔绝热材料保温,在传感器前后
24、至少15cm与外界隔离;e) 环境温度与被测温度相差不大于25.C; f) 当用两个表面温度传感器来测量一个温差时,两个传感器的环境温差不应大于5.C 0 6.3 灌体流量测量6.3. 1 侬据标准液体流量测量依据下述标准:a) 孔板式流量计应满足GB/T2624的要求Fb) 电磁流量计应满足GB/T18660的要求;c) 对于没有现行标准适用的仪器,例如:通过测速来测流量的插入式流量计(涡轮流量计、转子流量计和靶式流量计),应按实际情况采用生产商的建议;d) 液体流量测量方法参见附录B。7 GB/T 26194-2010 6.3.2 校准液体流量计应由生产厂或第三方机构,在测试进行前不超过一
25、年的时间内进行过实验校准标定。校准至少应选择预计流量的三个代表值,即最小、典型及最大流量与相关检定合格标准进行比较。建议采用5个点来进行适当的曲线拟合。6.3.3 精度要求测量仪器及其附带的读数装置的准确度、精(确)度和分辨率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准确度、精(确)度和分辨率要求名称测定误差准确度量程的土5%精确度量程的土2%分辨率量程的士0.1%6.3.4 动态晌应仪器应能够在整个流量范围内进行流量测量,并达到规定的准确度。6.3.5 双向流对于流动方向随着运行模式变化而变化的流量测量点,流量计应采用双向流量计或使用两个单向流量计。6.3.6 测量点流量计除按生产厂家技术文件要求安装外,还应满
26、足下述条件:a) 流量计应安装在直流管段上,至少在距其上静20倍管径与下游10倍管径的管长内,不存在任何干扰因素;b) 流量计不应安装在流体向下流动的垂直管路上;c) 流量计不应安装在泵的吸人端;d) 对插入式流量计,测量杆应垂直于流体流动方向安装;e) 如果没有要求的直流管段,或在动态流动状态,如剧烈的涡流,或空间变化较大,超过5%,应采用准确度不依赖均匀流型的流量计,或使用流量整流装置,见6.8.4。6.3.7 校验安装的流量计的准确度应按6.8.4的规定进行校验。6.4 电功率测量6.4. 1 电功率应采用真值功率表测量。6.4.2 电功率测量及其附带的读数装置的准确度不应超过测量值的2
27、%。6.5 密度测量6.5.1 载冷剂的密度应采用相应温度范围内的液体比重计来测量。GB/T 26194-2010 6.5.2 液体比重计测得的载冷剂在水中的百分比与实际值的准确度,不应超过士2%。6.6 浓度测量6.6. 1 对于乙二醇载冷剂,乙二醇在水中的百分数可用折射计测量的折射率来得到。6.6.2 折射计测得的乙二醇在水中的百分比与实际值的准确度,不应超过:1:2%。6. 7 数据记录仪第9章中列出的数据应选用满足下述要求的数据记录仪来记录:a) 记录间隔:应以不大于15min的均匀测量时间间隔进行记录,每小时内间隔个数为整数。每个记录值应包含至少前45个在扫描速率下的单一测量值的平均
28、值;b) 扫描速率:数据记录仪应以不低于每秒5个点的速率进行单个测量数据采集;c) 扫描间隔:在一组完整测量中,每次扫描间隔不应超过205; d) 分辨率:记录仪的最小分辨率为满量程的0.1%,时间分辨率为15。这相当于一个10进位的逻辑数字转换器的分辨率;e) 准确度:记录仪的准确度应在满量程的0.25%之内;f) 精(确度:记录仪的精(确)度应在满量程的士0.1%之内;g) 时间测量:时间测量的最小分辨率应为15,时间测量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应在每小时15 之内。6.8 测试仪器的现场校准6.8. 1 概述a) 温度及流量仪器的准确度应校准到6.2. 1和6.3.3所要求的范围内;b) 测
29、量仪器准确度的现场校准工作应在测试前三个月内完成;c) 用来校准现场安装仪器准确度的仪器应在测试前一年内进行过标定。6.8.2 温度校准6.8.2. 1 温度传感器按相关标准,用冰浴、或水浴、或干井式温度校准器进行校准,通用两点法来校准。a) 校准的仪器应符合相关检定合格标准,要求准确度在士0.05.C之内;b) 其中一个校准点应采用冰浴作为一级校准基准,除非传感器的设计使其不能测试o.C。不能用于测量o.C的传感器应进行水浴校准,或在已知运行范围的最低温度值附近置于干井内进行校正;c) 每个传感器都应用水浴,或在其运行范围的最高温度值附近的干井内进行校准。6.8.2.2 水浴校准法a) 水浴
30、应在一个保温容器中注入至少0.5L的水;b) 将传感器从安装位置取下,与校正标定仪器一起浸入水浴中。等温度读数稳定在水浴温度时,至少在5min内以105的时间间隔,用数据记录仪记录传感器温度读数和校准仪器读数。6.8.2.3 冰浴校准法a) 冰浴应在一个保温容器中注入至少0.5L含有碎冰或片冰的水,冰和液态水应该为蒸锢水。冰应占容器容积的50%,以便使大部分的冰都能悬浮于容器上方;b) 将传感器从安装位置取下,浸没于冰浴中。等温度读数稳定在冰浴温度时,至少在5min时间内以105的时间间隔,在数据记录仪上记录传感器的温度读数。冰浴的校准读数为o.C。6.8.2.4 如果温度传感器的结构不允许浸
31、入水中,则用干井式温度校准。9 GB/T 26194-2010 6.8.2.5 如果传感器读数与校准器的读数大于6.2.1规定的允许误差,则应更换传感器或调整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合适的比例或进行补偿,并记录在仪器测试报表中,重复校准的步骤。6.8.3 温差温差的测量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校验:a) 调整系统使两个传感器所接触的流体温度相同。例如,在校准蓄冷装置进、出口温度的测量时,可设置蓄冷装置旁通阀来旁通通过蓄冷装置的整个流动;b) 至少在5min内,以每10s的时间间隔,在数据记录仪上记录两个传感器的读数;c) 交换两个传感器的位置,重新按6.8.3b)来记录温度读数;d) 如果两个温度传感器不
32、能在6.2.1规定范围内读出真实的温差,换掉一个或两个传感器,重复 6.8. 3a) C)的步骤。6.8.4 灌体流量6.8.4. 1 流量传感器进行现场校验时,使用者应确保现场流动情况与实验室校准流动情况相一致,如果测量点的流体截面分布对称、稳定,则可认为实验室的校准适用于现场装置,6.8.4.2 本标准适用于空间变化小于或等于5%时的试验校准。空间变化可通过来样测量位置上管截面的几个点的流动分布来确定。空间变化的测量方法参见附录c,6.8.4.3 空间变化sv采用式(1)进行计算:sv= (t95 X Soorr)jCVNXFcm,) ( 1 ) 式中:t95 一一置信度为95%,自由度为
33、N的t分布的t值FSrr 修正流量的标准偏差;N 一一-测量次数FFcorr 修正流量F川的平均值。详见附录C。6.8.4.4 如果空间变化大于5%,可选用-f述选项:a) 选择另一个合适的测量位置;b) 安装一个整流装置$c) 采用不易受空间变化率或涡旋干扰的流量传感器来替代,如电磁流量计;d) 用毕托管来校验已安装的流量传感器。6.8.4.5 应分别校验预计的最小、标准和最大流量下的流速分布。6.8.4.6 电磁流量计和科里奥利流量计在现场测量时,不需要校验流速分布。6.8.5 可选校验方法如采用6.8.2.1之外的其他方法来校验传感器准确度,应在测试之前得到测试主管部门的许可,并在测试报
34、告中予以文字说明。7 测试方法7. 1 测试配置7. 1. 1 采用本标准测试的测量点的数量、测量点的标识见图107. 1. 2 Fj、Tj和T2测点规定了进行蓄冷系统供冷量测试和系统能效测试的系统边界。为了进行这两GB/T 26194-2010 种测试,这些点的选择把整个蓄冷系统划分为被测系统和负荷侧系统。7.1.3 F2、T3和飞测点规定了进行释冷量和蓄冷量测试的蓄冷装置边界。7. 1. 4 附录D中的示意图标明了几种蓄冷系统结构的测点位置。7. 1. 5 流量计位置应与6.3.6相符合。7.2 测试条件的确定7.2.1 概述7.2. 1. 1 对于每一次测试,系统均应承受设计日负荷分布下
35、的一系列负荷、流体流量和温度。7.2. 1.2 测试完成以后,对比测量负荷和设计日负荷分布。依据本标准要求,测量负荷分布应与指定负荷的分布大体一致。7.2. 1. 3 蓄冷系统由于温度和流动特性的不同而不同,为了达到测试目的,可控制温度和流量。测试条件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的冷负荷。在实测时要达到设计日负荷比较困难,下面提供两种方法,可检验测试负荷是否与5.3的要求相一致。7.2. 1. 3. 1 方法1进行蓄冷量测试、蓄冷系统供冷量测试和蓄冷系统能效测试时需要采用该方法。如有足够的负荷,该方法亦适用于释冷量测试。如以下所有条件均满足,则可认为测试负荷和5.3的要求相一致:a) 测试每小
36、时内的平均负荷至少为对应小时内设计日负荷分布的90%; b) 测试每小时负荷分布之和的总冷却负荷,至少为设计日负荷分布的总冷却负荷的95%。7.2. 1. 3. 2 方法2如负荷未能满足方法1要求,则可用本方法进行释冷量测试。如以下所有条件均满足,则可认为测试负荷和5.3的要求相一致:a) 第一小时内的平均负荷至少为设计日负荷分布第1h内的90%;b) 最大的单位小时负荷至少为设计日负荷分布中最大单位小时负荷的90%;c) 临界释冷点的负荷至少为设计日负荷分布中临界释冷负荷的90%。当实测蓄冷库存量与总蓄冷量的比值与测试主管部门指定的蓄冷库存量与总蓄冷量的比值的差别在士10%以内时,测试临界释
37、冷点出现;d) 最后一小时内的平均负荷不低于设计日负荷分布中最后一小时负荷的90%;e) 测试每小时负荷分布之和的总冷却负荷,不低于设计日负荷分布的总冷却负荷的95%;f) 每小时内的平均负荷不低于设计日负荷分布中对应小时内的25%。对应小时为设计日负荷分布下累计释冷大于或等于当前累计释冷的第一小时。7.2. 1.4 如没有足够的可用冷负荷,不能进行有效的测试,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冷负荷:a) 停止运行其他冷源;b) 停止运行经济器;c) 在空调空间运行已有的或临时的加热设备;d) 在蓄冷系统中运行已有的或临时的加热设备。7.2.2 释冷量测试的条件7.2.2. 1 用于释冷量测试的被测量负荷
38、应等于设计日负荷的释冷部分,与7.2.1.3中方法1或方法2确定的一致。7.2.2.2 如系统按照整个设计日负荷分布己全部运行,但8.3.4描述的测试结束条件还未达到,则采用最后一小时的负荷继续测试直到达到结束条件。7.2.2.3 表A.3、表A.4和表A.5及相应的图A.1、图A.2和图A.3列出了用于释冷量测试的设计11 GB/T 26194-2010 日负荷分布实例以及两个可用的测试负荷实例。7.2.3 蓄冷量测试的条件在测试阶段的每个小时内,进入蓄冷装置载冷剂应控制在温度T2士lOC,流量F2:1:10%,蓄冷负荷应按照设计日负荷运行。7.2.4 蓄冷系统供冷量测试的条件7.2.4.
39、1 按7.2.1.3中方法1,蓄冷系统供冷量测试所测负荷应等于设计日负荷分布中的系统负荷。7.2.4.2 按5.3d)中要求的系统来运行。7.2.5 蓄冷系统能效测试的条件蓄冷系统能效测试的条件与蓄冷系统供冷量测试的条件相同。7.3 流体物性确定流体的性质应在进入蓄冷装置的平均温度下确立,载冷剂(除水外)的密度、比热和蒙古度应采用下述方法中的一种确定。7.3. 1 乙二醇载冷剂的流体物性采用折射率检测方法确定。a) 根据厂家提供的数据或手册上发表的数据,通过折射率检测确定乙二醇百分比浓度zb) 根据厂家提供的数据通过乙二醇百分比浓度确定密度和比热。7.3.2 乙二醇或其他载冷剂的流体物性可通过
40、密度检测来确定。a) 根据厂家提供的数据或手册上发表的数据,通过密度检测确定百分比浓度;b) 根据厂家提供的数据通过百分比浓度确定比热。7.3.3 蒙古度:如果秸度为流体测量的要求参数,可使用厂家提供的数据或从相关资料中查得的数据。8 测试程序8. 1 测试准备在测试前,蓄冷装置应按5.1的规定进行测试准备。8.2 并行测试根据测试主管部门的选择方案,释冷量测试、蓄冷系统供冷量测试和蓄冷系统能效测试可同时进行。8.3 释冷量测试8.3. 1 此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测量满足设计日负荷分布的从蓄冷装置中输出的冷量。蓄冷装置的边界应由测试主管部门按7.1.3来确定。8.3.2 释冷量测试应在蓄冷装置处
41、于完全蓄冷状态时进行。8.3.3 从负荷侧返回来的流体,应在按7.2.2确定的温度和流量下供给蓄冷装置,该测试的目的是使系统负荷尽可能地接近于设计日负荷分布。指定条件的可接受偏差由7.2.2决定。8.3.4 释冷量测试应一直持续,直到蓄冷装置达到5.3k)中说明的完全释冷状态,或释冷可用时间结束。8.3.5 应按9.2的要求来记录数据。GB/T 26194-2010 8.3.6 应按10.2的要求计算总释冷量。8.4 蓄冷量测试8.4. 1 此项测试的目的,是测量在可用蓄冷时间内能在蓄冷装置中蓄存的冷量。蓄冷装置的边界应由测试主管部门按7.1.3来确定。8.4.2 蓄冷测试应在蓄冷装置处于完全
42、释冷状态时进行。8.4.3 载冷剂应在按7.2.3的方法确定的温度和流量下进入蓄冷装置。8.4.4 蓄冷测试应一直持续,直到蓄冷装置达到完全蓄冷状态,或最大可用蓄冷时间结束。8.4.5 应按9.3的要求来记录数据。8.4.6 应按10.3的要求计算总蓄冷量。8.5 蓄冷系统供冷量测试8.5. 1 此项测试的目的,是测量蓄冷系统向负荷侧释冷的能力。测试系统的边界应由测试主管部门按7.1.2来确定。8.5.2 蓄冷系统供冷量测试应在蓄冷装置处于完全释冷状态或处于完全蓄冷状态时进行。8.5.3 蓄冷系统应按7.2.4确定的温度和流量供应冷冻流体。8.5.4 系统按设计日负荷分布运行一个完整的循环,该
43、循环应包含蓄冷、释冷、单制冷机组供冷运行和闲置时段。蓄冷装置的状态在循环结束时应与循环开始时完全一致。8.5.5 应按9.4的要求记录数据。8.5.6 应按10.4的要求计算总释冷量。8.6 蓄冷系统能效测试8.6.1 此项测试的目的,是测量在满足设计日负荷分布下的循环耗能。测试系统的边界应由测试主管部门按7.1.2来确定。8.6.2 按8.5. 28. 5.4的蓄冷系统供冷量测试的步骤。8.6.3 应测量5.3的要求的部件的输入能量。8.6.4 应按9.5的要求记录数据。8.6.5 应按10.5的要求计算总释冷量。9 数据记录9. 1 概述按6.7规定的时间间隔来记录所有的测量值,记录每次测
44、量时间于最临近的秒数。对于每次测试,按6.7规定的时间间隔来记录下述数值:a) 蓄冷装置环境的干球温度,OC;b) 蓄冷装置的液位(适用时); c) 立式蓄冷装置的温度分布(适用时):C。9.2 释冷量测试按6.7规定的时间间隔来记录下述量的平均值:Fz一一测试时通过蓄冷装置的流体流量,m3/h;T3一一一测试时进入蓄冷装置的流体温度:C;13 GB/T 26194-2010 T4一一测试时离开蓄冷装置的流体温度,.C。9.3 蓄冷量测试按6.7规定的时间间隔来记录下述量的平均值zF2一一测试时通过蓄冷装置的流体流量,m3/h;T3一一测试时进入蓄冷装置的流体温度:C;T4一测试时离开蓄冷装置
45、的流体温度,.C。如果设计日负荷分布在蓄冷阶段得以满足,按6.7规定的时间间隔来记录下述附加量的平均值:F3一通过负荷的流体流量,m3/h;T5一进入负荷的流体温度,OC;Ts一一离开负荷的流体温度,.C。9.4 蓄冷系统供冷量测试按6.7规定的时间间隔来记录下述量的平均值:Fl 测试时通过蓄冷系统的流体流量,旷/h;T1一一测试时离开蓄冷系统的流体温度:C;T2一一测试时进入蓄冷系统的流体温度,.C。9.5 蓄冷系统能效测试按6.7规定的时间间隔来记录下述量平均值:Fl一一测试时通过蓄冷系统的流体流量,旷/h;T1一一测试时离开蓄冷系统的流体温度:C;T2一一测试时进入蓄冷系统的流体温度:C
46、;Ein-5.3e)中规定的每个部件的能量输入。10 结果计算10. 1 根据测得的温度和流量计算释冷量见式(2)、式(3)、式(4)。Q FEptnF2z(T4z-Tu) -dish.i _ C1 ( 2 ) Qd叫. ( 3 ) i=l Qdisch = Qdi向. ( 4 ) j=l 10.2 根据温度和流量测量计算蓄冷量见式(5)、式(6)、式(7)。、EJi 1 2 T-i f T-G f飞-i f z F一pn-e-F z -e 问C Q . ( 5 ) Q町.j=QcI叩. ( 6 ) i=l Qcho回叩a盯r ( 7 ) j=l 10.3 根据温度和流量测量计算蓄冷系统供冷量
47、见式(8)、式(9)、式(10)。Q FEptnFIH(TZA-TlJ) -SYS,l C1 . ( 8 ) 14 GB/T 26194-2010 ( 9 ) Q,归.j=Q,归Q,y, = Q,川. ( 10 ) 系统比能的计算见式(11)0 10.4 .( 11 ) 江-n叫一-E 式中:Ein 蓄冷系统部件的能量输入,单位为千瓦时(kWh);2:;Ein一-5.3的中定义的蓄冷系统中所有设备的总测量耗电量EQ,y, 一一由公式(9)计算出的供给负荷的总冷量;2:;Ein和Q,y,为经过一个或多个完整蓄冷循环的测量值。10.5 蓄冷系统能效的计算蓄冷系统能效为系统比能的倒数。10.6 蓄冷效率计算见式(12)。1jstor =萨立、唱!charge其中,Qdisch和Qcharge为在蓄冷装置处于相同状态下运行一个或多个完整的蓄冷循环,连续释冷和蓄冷期内的测量值。. ( 12 ) 测试报告测得的数据应记录在一个标准的格式中,附录E中给出了测试报告的格式。测试者如提供除附录E之外的数据时,应单独列出,不应作为标准格式的一部分。测试人员按本标准完成测试之后,应在测试报告上签字。如果测试的任何部分,包括仪器精(确)度、测试条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