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6215-2010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阀阻尼吸收回路用电容器.pdf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233125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8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6215-2010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阀阻尼吸收回路用电容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GB T 26215-2010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阀阻尼吸收回路用电容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GB T 26215-2010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阀阻尼吸收回路用电容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GB T 26215-2010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阀阻尼吸收回路用电容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GB T 26215-2010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阀阻尼吸收回路用电容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31.060.70 K 42 道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6215-2010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阀阻尼吸收回路用电容器Capacitors of damping absorption circuit for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s converters 2011-01-14发布2011-07-01实施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茂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26215-2010 目次前言.1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使用条件.2 5 质量要求和试验.3 6 试验分类.37 外观质量48 外形尺寸和重

2、量49 电容及允许偏差.410 电容器损耗角正切(tan的测量11 绝缘电阻和内部放电电阻测量12 端子间电压试验13 端子与外壳间交流电压试验14 局部放电试验15 密封性试验.四谐振频率测量.17 自愈性试验.7 18 短路放电试验19 套管和引出导电螺杆强度试验20 耐久性试验.21 破坏试验22 热稳定试验.10 23 湿热试验10M 机械试验.10 25 电容器单元的标志.1126 安装和运行导则27 环境保护GB/T 26215-2010 目lJ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AC/TC45)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东胜业电器有限公司、

3、成都光大电力电子研究所、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江海胜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榕、董春安、贾文选、郭天兴、李军、刘菁、余小木。I GB/T 26215-2010 1 范围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阀阻尼吸收回路用电容器本标准规定了安装在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的晶闸管元件的阻尼吸收回路中,起阻尼和均压作用的非液体漫渍式电容器单元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和额定值的统一。本标准适用于安装在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阔的晶闸管元件的阻尼吸收回路中,起阻尼和均压作用的非液体浸渍式电容器单元。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

4、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3-2006 ,IEC 60068-2-78: 2001 , IDT) GB/T 2423. 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z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 2423.5-1995 ,idt IEC 60068-2-27: 1987) GB/T 2423. 6 电工电子产

5、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GB/T 2423.6-1995 ,idt IEC 60068亿-29:1987) GB/T 2423. 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 2423.10-2008 ,IEC 60068-2-6:1995 ,IDT) GB/T 2423. 6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GB/T2423.60-2008 , IEC 60068-2-21: 2006 , IDT) GB/T 17702. 1-1999 电力电子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idtIEC 61071-1

6、:1991) GB/T 17702.2-1999 电力电子电容器第2部分:熔丝的隔离试验、破坏试验、自愈性试验及耐久性试验的要求(idtIEC 61071-2: 1994) 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3. 1 电容器元件capacitor element 由电介质和被它隔开的电极所构成的用于储存电荷的部件。3.2 电容器单元capacitor unit 由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元件组装于单个外壳中,并有引出端子的组装体。3.3 电睿器capacitor 本标准中电容器一词是当不需要特别强调电容器单元或电容器组的不同含义时的用语。3.4 阻尼电窑器snubber cpacitor 在电路

7、中起抑制过电压突变,使过电压的陡度和幅值降低的电容器。1 GB/T 26215-2010 3.5 3.6 3. 7 3.8 3.9 3. 10 3. 11 电容器的额定电容rated capacitance of a capacitor CN 设计电容器时所规定的电容值。电容器的额定电压rated voltage of a capacitor UN 设计电容器时所规定的电容器的最高运行峰值周期电压。电窑器损耗capacitor losses 电容器内部消耗的有功功率a电容器的损耗角正切tangent of tbe loss angle of a capacitor tanO 在规定的正弦交流电

8、压和频率下,电容器的等效电阻与容抗之比。电窑器的额定频率rated freq uency of a capacitor fN 设计电容器时所规定的基波频率。本标准中为50Hz o 运行温度operating temperature 在热平衡状态下电容器外壳最热点的温度。剩余电压residual voltage 断开电源一段时间之后电容器端子间残存的电压。3. 12 3. 13 绝缘电压insulation VOltage Ui 电容器元件和端子对外壳或地电压的额定值(方均根值)。最大峰值电流maximum peak current 在连续运行中瞬时发生的最大电流的幅值。4 使用条件4. 1 正

9、常使用条件4. 1. 1 温度运行温度:一5oC+70 oC; 储存环境温度:一25oC +60 oC。4. 1. 2 温热相对湿度:350C下相对湿度不大于85%。4. 1. 3 海拔安装运行地区的海拔不超过1000m。2 GB/T 26215-2010 4.2 非正常使用条件非正常使用条件由制造方和购买方商定。5 质量要求和试验5. 1 概述第5章第7章给出了对电容器单元的质量和试验要求。支柱绝缘子、开关、互感器、外部熔断器等应符合相应的标准。5.2 试验条件除对具体的试验或测量另有规定外,电容器介质的温度应在+5C+35 .C范围内,并与环境温度相同。当必须进行校正时,使用的参考温度为+

10、20.C,但制造方和购买方另有协议时除外。如果电容器在不通电状态下在恒定环境温度中放置12h的时间,则可认为电容器的介质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除非另有规定,交流试验和测量应在50Hz的频率下进行。6 试验分类试验分为:例行试验、型式试验和验收试验。6. 1 例行试验6. 1. 1 例行试验要求例行试验应由制造方在交货前对每一台电容器进行。如果购买方有要求,则制造方应提供这些试验结果的证明书。6. 1.2 试验项目a) 外观质量(见第7章); b) 外形尺寸和重量(见第8章hc) 电容及允许偏差(见第9章); d) 电容器损耗角正切(tan的测量(见第10章he) 绝缘电阻和内部放电电阻测量(见第

11、11章); f) 端子间电压试验(见第12章); g) 端子与外壳间交流电压试验(见第13章); h) 局部放电试验(见第14章); i) 密封性试验(见第15章)。6.2 型式试验6.2.1 型式试验要求进行型式试验是为了确定电容器在设计、尺寸、材料和制造方面是否满足本标准中所规定的性能和运行要求。每一拟用来做型式试验的电容器应为经例行试验合格的电容器。型式试验应对与合同电容器相同设计的电容器或者对在试验中给出相同的或更为严酷的试验条件而设计的电容器进行。没有必要在同一台电容器单元上进行全部型式试验。型式试验应由制造方进行,在有要求时,应向购买方提供这些试验结果的证明书。6.2.2 试验项目

12、a) 谐振频率测量(见第16章); b) 自愈性试验(见第17章); c) 短路放电试验(见第18章); d) 套管和引出导电螺杆强度试验(见第19章); 3 GB/T 26215-2010 e) 耐久性试验(见第20章); f) 破坏试验(见第21章); g) 热稳定性试验(见第22章hh) 湿热试验(见第23章); i) 机械试验(见第24章)。6.2.3 试验程序在每一次型式试验中,待试验的电容器数目量至少为9台,分三组进行试验。如果要使用两种不同电容的电容器,每组应至少包括4台电容器,那么每一试验组中应包含每一种电容的2台电容器。待试验的电容器将按分组来进行如表1、表2和表3所述的不同

13、试验。表1第1组试验试验序号第1组试验最大失效数备注1 热稳定性试验。本组2台电容器2 机械试验。本组3台电容器3 套管和引出导电螺杆强度试验。本组所有电容器4 自愈性试验。本组2台电容器第2组试验耐久性试验破坏试验数效失大验一最试?组-44-第一n/表一。备注本组所有电容器本组2台电容器。表3第3组试验试验序号第3组试验最大失效数备注1 谐振频率测量。本组所有电容器2 短路放电试验。本组所有电容器3 湿热试验本组所有电容器6.3 验收试验验收试验应由购买方进行,具体项目是本标准规定的例行试验项目中的部分项目。7 外观质量产品应外观光洁、无明显划伤及凹痕;标志应清晰牢固,内容完整。用目视法观察

14、外观质量和标志。8 外形尺寸和重量产品的外形结构、安装尺寸和重量应符合制造方与购买方签定的相关要求。使用量具和衡器,测量外形尺寸,称量产品重量。9 电容及允许偏差9. 1 测量程序电容应在(0.91. l)UNNZ (方均根值)电压和50Hz的频率下进行测量。所用方法应足以排除由谐波或由被测电容器的外在附件,诸如测量电路中的电抗器和旁路电路所导致的误差。4 GB/T 26215-2010 9.2 电窑偏差电容及允许偏差应由制造方与购买方协商确定。10 电容器损耗角正切Ctan勘测量10. 1 测量程序电容器损耗角正切CtanO)应在制造方所规定的电压和频率下进行测量。所用方法应足以排除由谐波或

15、由被测电容器的外在附件,诸如测量电路中的电抗器和旁路电路所导致的误差。10.2 损耗要求电容器损耗的要求由制造方与购买方协商确定。11 绝缘电阻和内部放电电阻测量当电容器内部有放电电阻时,不测试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值。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值应由制造方与购买方协商确定。内部放电电阻应具备足以在10min之内从初始直流电压UN放电到75V或更低。如有特殊要求时,由制造方和购买方协商确定。电容器绝缘电阻应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测量。内部放电电阻用测量电阻或测量自放电速率方法来测量,测量方法由制造方选择。12 端子间电压试验电容器端子间应能承受表4规定的试验电压值,例行试验历时10s,型式试验历时1mino试

16、验期间,应不发生永久性击穿也不发生闪络,允许有自愈性击穿。表4端子间的试验电压交流试验电压(方均根值)直流试验电压试验电压施加在电容器端子间,逐渐升压至规定值,并保持至规定时间。13 端子与外壳间交流电压试验1. 25U;,/ 1. 75UN 试验电压施加在电容器连接在一起的端子与外壳之间,例行试验历时10s,型式试验历时1min。试验电压为:2Ui+l0VC方均根值),其中Ui为绝缘电压。电容器的绝缘电压应由用户提出。如果没有其他规定,取绝缘电压等于电容器的额定电压除以.fi。试验期间,应既不得发生击穿也不得发生闪络。有一个端子固定连接到外壳上的单元,不做此项试验。14 局部放电试验1. 7

17、5UN 用正弦交流电压对电容器进行试验,加电压直到一一一一(方均根值),并且保持此电压1min。然后.fi 1. 31U 降低电压至亏C方均脚,并保持此电压至少2mino在最后1min所测量的局部放电量应小于10 pC。1. 31UN 局部放电熄灭电压二三一气了一(方均根值),放电量小于10pC o -J2. 5 GB/T 26215-2010 15 密封性试验试验方法可采用油槽加热法或其他更有效检测出泄漏的方法,本试验可采用适当的指示器来进行,电容器应无泄漏。16 谐振频率测量谐振频率值应不低于制造方与购买方商定之值。16. 1 测量方法测量方法可根据简便与否,从以下两个例子中选取。所用的方

18、法应足以排除由连接件和附件所导致的误差。16. 1. 1 测量方法I图l为测量电路。F.G 电容器箱壳说明:F.G.-一可变频率发生器;R一一负荷电阻(无感型,直接连接到l被试电容器的端子上); R,一一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L 电容器的杂散电感;C一一一电容器的电容;U、U2一一-电子电压表。图1谐振频率测量电路变频率并保持U1恒定,就可能绘出表示电容器上的电压和电源频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2表示此条曲线的形状。U2的最小值对应于谐振频率(fr)。连接线应尽量短。U2 U2min Jr J 图2电容器上的电压和电源频率之间的关系曲线16. 1. 2 测量方法E6 以直流电对单元充电,然后通过一

19、直接设置于电容器端子处的间隙放电。以阴极射线示波器录下放电电流的波形(见图3)。fr由计算和时间轴线相交的数目得出。GB/T 26215-2010 放电波形的形状为等效串联电阻和杂散电感的函数。图3放电电流的遮形注:对于第2种方法,放电频率是测量的;如果阻尼因数低且外连接件的电感与内部连接件相比可忽略,则放电频率等于自谐振频率。17 自愈性试验电容器应耐受第12章中给出的试验电压,历时1min。如果这段时间内发生的自愈少于5次,则应缓慢地升高电压直到从试验开始起发生了5次自愈为止,或直到电压达到3.5倍的额定电压。如果电压达到3.5倍的额定电压时,发生的自愈仍少于5次,由制造方选择,或增加电压

20、和/或提高温度继续试验,直到得到5次自愈;或中断试验,而在另一相同的电容器上重新进行,重复只能一次。电容器应具有自愈性。试验前后应进行电容及损耗角正切(tanO)测量,电容变化应小于士0.5%,损耗角正切的增加应不大于20%。18 短路放电试验采用直流电对电容器单元充电,然后通过尽可能靠近电容器放置的间隙放电,应在10min内进行5次放电。电容器应能承受在额定电压下的5次短路放电试验。在放电试验前后应按第9章和第10章的规定测量电容和损耗角正切(tanO)。电容变化应小于土1%,损耗角正切(tanO)的增加应不大于20%。19 套管和引出导电螺杆强度试验按GB/T2423. 60中转矩试验方法

21、进行。应能耐受7N.m力矩不损伤。20 耐久性试验进行耐久性试验是为了确定反复的过电压强度为不致使电容器初始特性的改变超过规定值。单元应耐受图4给出的电压披形的周期作用。单元应耐受总计1000次充放电试验。周期间最大时间间隔为5min. 1. 25UN 充放电后,电容器应承受在温度为(60:f:2)C的环境下通过一一一一(方均根值)、500h的试验。试.f2 验前后应进行电容测量,与初始值比较电容变化应小于:1:2%,损耗角正切的增加应不大于初始值的50%。20. 1 试验前单元的预处理单元应在温度不低于十10.C的静止空气中耐受1.1UN的电压,历时16h24 h。7 GB/T 26215-

22、2010 20.2 初始电容及损耗角正切测量经预处理后,单元应在不通电状态下,在温度为(30土5)OC的通风箱中放置至少12ho 施加电压5min后,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按第9章和第10章进行测量。20.3 充放电试验试验单元应放置在温度为(20土10)OC的静止空气中。单元应耐受图4给出的电压波形的周期作用。图4为试验电路。说明zCp-试验电容器;V 直流电源;Ri一一-内部电阻;L一一电感;Rp一一电感和连接线的杂散电阻;D一一先开后合触,点。图5为试验电压、电流的波形。U 图4克放电试验电路12 图5充放电试验电压、电流的波形参考图4和图5给出的符号,可采用以下公式:川在参照上述电路和曲线

23、图,给出的参数值及充放电顺序为:将开关置于位置1,在20s内使用电容器Cp充电到制造方规定的、在(0.91. 2)UN范围内的某一电压值。8 60 s后将开关转换到位置2,历时10SO 制造方调整时,应调节电感值(L),从而使第1个电流峰值II等于2倍最大峰值电流。电流衰减率(K)应不大于30%。GB/T 26215-2010 r, - I? K=可f100然后再将开关转换到位置10单元应耐受总计1000次试验周期。周期间最大时间间隔为5min。20.4 中间电容和损耗角正切测量在完成放电试验后,单元应在不通电状态下,在温度为(30:!:5)OC的通风箱中放置至少12h。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按第

24、9章和第10章进行测量。20.5 过电压运行在完成充放电试验后的2d内,进行过电压运行试验。在500h期间内,允许电压中断不超过10次。每一次中断均不超过8h. 20.6 最后电容及损耗角正切测量在完成过电压运行试验后的2d内,单元应在不通电状态下,在温度为(30士5)OC的通风箱中放置至少12h。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按第9章和第10章进行测量。20. 7 验收准则如果满足上述质量要求,则认为试验单元成功地通过了耐久性试验。如果一台电容器损坏,则试验应重新进行且不允许损坏。21 破坏试验21. 1 测量程序当制造方明确说明时,可使用通过了耐久性试验的电容器。图6为破坏试验电路。3 T 圄6进行破

25、坏试验的电路电容器应放置在一个温度等于电容器温度类别中最高环境空气温度的循环空气恒温箱中。当电容器各个部位均达到恒温箱的温度后,按图6给出的电路进行以下的试验程序。a) 将选择开关H和K分别置于1和a,将交流电压源N整定为1.3UN并记录电容器电流。b) 将直流电压源T整定到制造方规定的值,然后将开关H置于位置2,并调节可变电阻器,以得到一个300mA的直流短路电流。c) 将开关H置于位置3,开关K置于位置b,对电容器施加直流试验电压,直到电容器发生有效短路(电压表V指示大约为零,历时3s5 s)。d) 然后将开关K置于位置a,对电容器施加试验电压历时5min,并再次记录电流值。可能出现以下情

26、况:一一电流表I和电压表U都指示零。在这种情况下应检查熔断器。如熔断器熔断,应予以更换。GB/T 26215-2010 然后对电容器施加电压,如果熔断器再次熔断,则中断程序。如果熔断器不熔断,则仅使用开关K继续进行如c)项和d)项规定的试验程序。一一电流表I指示的电流为零,同时电压表U指示1.3UN,在这种情况下中断程序。-一一电流表I指示的电流大于零,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施加如b)、c)和d)各项试验程序。中断程序后,将电容器冷却到环境温度,并按第13章进行端子与外壳间的电压试验。在电容器端子上,电压源N的短路电流应大于5ImaxD熔丝的额定电流II应不低于2I呵,通常最小值为125A。注:如果

27、电容器单元太大或太小(额定电流50A)以致不能满足试验参数,则试验由制造方和购买方协商进行。21.2 试验要求试验结束时,电容器外壳应是完整的,电容器外壳允许变形和损伤;不允许有火焰和/或火星从开口喷出。这一点可采用将电容器用纱布(粗棉布)裹起来的方法进行检验。纱布燃烧或烧焦即作为失效的判据。产品失效损坏后,不能爆裂和起火。注z试验过程中散发出过量的烟气可能是危险的。22 热稳定试验22. 1 测量程序将电容器固定在密闭箱里,每台电容器外壳接近顶部处安装一热电偶供测量试品温度用。箱内冷却空气温度应为:65DC。1. 1UN 在电容器的所有组成部分达到冷却介质的温度以后,应使电容器在一一一基本正

28、弦波的交流电压J2 下保持至少48h。在试验进行到最后6h期间用热电偶测量外壳接近顶部处的温度至少4次。在整个6h内温升增高应不超过1DC。如果观察到较大的变化,则试验要继续进行直到在最后6h内的连续4次测量满足上述要求为止。试验期间电压值和频率值应始终保持恒定。试验前后,应在4.1规定的温度范围内按第9章和第10章测量电容及损耗角正切(tan的,两次测量值应校正到同一介质温度下的电容值,两次测量值之差应小于士0.1%,损耗角正切的增加应不大于初始值的20%。试验结束时,应记录外壳的测量温度与箱内冷却空气温度之差值。23 湿热试验湿热试验应按照GB/T2423.3进行。电容器应在温度(40:l

29、:2)DC、相对湿度93+2/一3%的环境条件下试验56dD在此项试验后,应能满足第12章、第13章端子间耐压试验和端子与外壳间试验要求,电容变化应小于土1%,损耗角正切(tan们的增加应不大于20%。24 机械试验按GB/T2423.5、GB/T2423.6和GB/T2423. 10进行。在常温、常压下,把试品用夹具安装在试验台上,分别按3个相互垂直的方向(X、Y、Z)进行振动(正弦)、冲击、碰撞三种试验。电容器按表5、表6、表7试验后,应能满足第12章、第13章端子间耐压试验和端子与外壳间试验要求。按第9章和第10章测试电容及电容器损耗角正切,电容变化应小于:l:1%,损耗角正切(tan)

30、的增加应不大于20%。按第11章做放电器件测试(若有时)。10 表5试验FC振动(正弦)地FC振动l扫椭圆/Hz扫频循环扫频速率| 次数Octave/min 振动幅值E(正弦)1010010 冲击波形试验Ea冲击半正弦波碰撞波形试验Eb碰撞半正弦波25 电窑器单元的标志5 I 表6试验Ea冲击|峰值加速度g5.0 表7峰值加速度E40.0 脉冲持续时间/ms5.0 试验Eb碰撞脉冲持续时间/ms6.0 在每一电容器单元的标志上应注明下列内容:a) 制造方名称或商标;b) 电容器单元的名称或型号;2.0 冲击次数(各方向)3 碰撞次数(各方向)3 c) 编号及制造年份。年份可以是识别编号的一部分

31、或采用代码形式;d) 额定电容CN,F;e) 额定电压UN,kV;f) 额定频率fN,Hz;g) 环境温度;h) 放电器件,如果是内部的,应以符号-C:=J-表示;i) 字母SH或符号表示自愈式电容器;j) 绝缘水平矶,kV;GB/T 26215-2010 安装方向每次试验台数X、Y、Z4 安装方向每次试验台数X、Y、Z4 安装方向每次试验台数X、Y、Z4 绝缘水平应以一斜线隔开的两个数字表示,第一个数字给出工频试验电压的方均根值,kV;第二个数字给出雷电冲击试验电压的峰值,kVC例如7.5/30)。k) 标准代号。26 安装和运行导则见GB/T17702.1-1999中的第6章。27 环境保

32、护所使用的浸渍材料应符合国家环保相关要求。OFON|mFNNH菌。国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阔阻尼吸收回路用电容器GB/T 26215-2010 白*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铃印张1字数24千字2011年6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 1230 1/16 2011年6月第一版18.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定价当岳书号:155066. 1-42533 GB/T 26215-2010 打印日期:2011年7月1日F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