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Z 25105.3-2010 工业通信网络 现场总线规范 类型10 PROFINET IO 规范 第3部分 PROFINET IO 通信行规.pdf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234243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66 大小:2.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Z 25105.3-2010 工业通信网络 现场总线规范 类型10  PROFINET IO 规范 第3部分  PROFINET IO 通信行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GB Z 25105.3-2010 工业通信网络 现场总线规范 类型10  PROFINET IO 规范 第3部分  PROFINET IO 通信行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GB Z 25105.3-2010 工业通信网络 现场总线规范 类型10  PROFINET IO 规范 第3部分  PROFINET IO 通信行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GB Z 25105.3-2010 工业通信网络 现场总线规范 类型10  PROFINET IO 规范 第3部分  PROFINET IO 通信行规.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GB Z 25105.3-2010 工业通信网络 现场总线规范 类型10  PROFINET IO 规范 第3部分  PROFINET IO 通信行规.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25.040 N 1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 25105.3-2010 工业通信网络现场总线规范类型10 : PROFINET 10规范第3部分:PROFINET 10通信行规Industri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一Fieldbus specifications一Type 10: PROFINET 10 specifications一Part 3: PROFINET 10 communication profile CIEC 61784-2: 2007 , Industri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P

2、rofiles-Part 2: Additional Fieldbus profiles for real-time networks based on ISO/IEC 8802-3 ,MOD) 2010-09-02发布2010-12-01实施如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Z 25105.3-2010 目次EH1122567mum-口MM口口MMMMMmm门Umj 牛th二Jrz句,-4=曰ZAi-通EU T R T E-N PA 算定凹叶约uu&相和s指J-bu 口亏HH. -LA目守川HU理例mHH性才原案F语性本试量阪件略致二、基川川测测川

3、pu. 录文缩义一标的HHUU和和uu队凡凡脱川附用七定的指标求标试件程告族NNNEhru引U和语规自指要指测条见RH见川仁CC和性出品语略号定行性能用能性念法试甜甜相述规规规挠hl围范语术缩符约信回性应性致概方测测测留信概行行行LU地言言范规术1234通R123-12345保通12341扣朝前引1233.LLq山45166.6.6.tn队788.ao仇。队附参图1一致性指标的图形表示法示例11图2一致性测试概貌13图3使用CP3/4、CP3月和CP3/6部件的网络拓扑示例 20 图4具有无线网段的网络拓扑示例23图5传送时间和RTE吞吐量的计算基本原理29图A.1CP 3/4:线型结构的示例

4、 m 图A.2CP 3/4:环型结构的示例图A.3CP 3/4:无线网段的示例图A.4CP 3/4:集成无线客户机的示例 52 GB/Z 25105.3-2010 图A.5CP 3/5:线型结构的示例 52 图A.6CP 3/5:环型结构的示例 53 图A.7CP 3/6:线型结构的示例 M 图A.8CP 3月:环型结构的示例 55 图A.9CP 3/6:树型结构的示例 56 图A.10桥接延迟的定义 57 图A.11交换机结构的示例四表1行规(子)条选择表的设计8表2(子)条选择表的内容8表3服务选择表的设计表4服务选择表的内容8表5参数选择表的设计.表6参数选择表的内容9表7类属性选择表的

5、设计表8类属性选择表的内容9表9基本网络拓扑类明四表10用于名称解析的超时值表1110设备的反应时间表12一致性类中适用的冗余类17表13一致性类的行为表14网络部件的一致性类行为表15CP3/4:用于10设备的AL服务选择.表16CP 3/4:用于10设备和网络部件的AL协议选择24表17CP 3/4:用于10控制器的AL协议选择表18CP 3/4、CP3/5和CP3/6:性能指标概述27表19CP 3/4、CP3/5和CP3/6:性能指标依赖性矩阵. . . . . . . . . . . . 28 表20管理器参数30表21客户机参数.表22冗余管理器的参数集.表23CP 3/4:对于M

6、inDevicelnterval= 128 ms的Pl一致性集合31表24CP3/4:用于Pl一致性集合计算的假设值32表25CP 3/5:用于10设备的AL服务选择33表26CP 3/5:用于10设备和网络部件的AL协议选择表27CP 3/5:用于10控制器的AL协议选择.表28CP 3/5:对于MinDevicelnterval=128ms的Pl一致性集合40表29CP 3/5:用于PI一致性集合计算的假设值40表30CP3/6:用于10设备的AL服务选择u表31缓存能力u表32CP 3/6:用于10设备和网络部件的AL协议选择44表33CP3/6:用于10控制器的AL协议选择. . .

7、. . . . . . . . . . . . . 46 表34CP 3/6:对于MinDevicelnterval= 1 ms的Pl一致性集合47表35CP 3/6:用于Pl一致性集合计算的假设值E GBjZ 25105.3-2010 目。昌GB/Z 25105-2010(工业通信网络现场总线规范类型10:PROFINET10规范分为以下3个部分:一一一第1部分:应用层服务定义;一一第2部分:应用层协议规范;第3部分:PROFINET 10通信行规。本部分为GBjZ25105-2010的第3部分。本部分修改采用IEC61784-2:2007C英文版),在技术内容上与原国际标准没有差异,为方便

8、我国用户使用,在文本结构编排上进行了适当调整,并按GBjT1. 1-2000的要求进行编辑。本部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AC/TC124)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大学、清华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菲尼克斯电气(南京)研发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

9、起草人:李百煌、王春喜、刘丹、王麟E昆、刘云男、杨志家、包伟华、刘枫、王锦标、唐济扬、王永华、罗安、陈小枫、董景辰、欧阳劲松、惠敦炎、张丹丹、郭剑锋、窦连旺、张龙。阳山GB/Z 25105.3一2010百|本部分对现有的PROFIBUS和PROF1NET通信行规族(CPF)提供用于PROF1NET10的通信行规(CP)。这些行规符合工业自动化的市场目标,即实时以太网(Real-Time Ethern时,RTE)通信网络与GB/T 15629. 3(通常称作以太网)共存。这些RTE通信网络将GB/T15629. 3的规定用于通信校的底层,另外提供更可预知、可靠的实时数据传输和支持自动化装备精确同

10、步的方法。特别地,这些行规有助于正确地声明RTE通信网络与GB/T15629. 3的一致性,并有助于避免歧异实现的扩散。将以太网技术应用于控制器之间的工业通信,甚至用于控制器与现场设备之间的通信,会推动因特网技术在现场区域的使用。如果这种可用性导致现场区域的工业自动化通信网络所需要的如下特性的丧失则是无法接受的,这些特性包括:实时性;现场设备(例如,驱动器)之间的同步行为;很小数据记录的有效、频繁的交换。这些RTE行规可以充分利用以太网网络在传输带宽和网络范围方面的改进。另一个隐含而重要的要求是,完全地保留以太网典型的通信能力(像在办公领域所使用的),从而可继续使用所涉及的软件。对于网络解决方

11、案,市场需要若干种一致性类(CC),每种一致性类具有符合各种应用要求的不同性能特性和功能能力。RTE性能指标(见第5章)能使用户将网络设备与RTE网络的应用相关性能要求相匹配,这些性能指标值由基于本部分中规定的通信行规的RTE设备提供。5.1规定了用于表达一个CP的RTE性能所必需的性能指标的基本原理。5.2描述应用需求方面的考虑。可以使用一个与应用相关的类来找出一个适当的CP。第4章说明应该如何来声明某个设备与CPF或CP的一致性。在本部分中的CP引用了应用层(AL)协议和服务文本。N G/Z 25105.3-2010 1 范围工业通信网络现场总线规范类型10: PROFINET 10规范第

12、3部分:PROFINET 10通信行规GB/Z 25105的本部分规定了:一一支持用于实时以太网(RTE)需求分类的性能指标;基于GB/T15629.3、IEC61158和IEC61784-1的行规和相关网络部件;一一能够与基于GB/T15629. 3的应用并行运行的RTE解决方案。这些通信行规都被称之为实时以太网(RTE)通信行规。注:RTE通信行规使用GB/T15629. 3通信网络及其有关的网络部件,并增补这些标准以获得RTE特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Z2510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

13、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4793(所有部分)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lEC61010 , IDT) GB/T 15629.2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2部分:逻辑链路控制(GB/T15629.2-2008 , ISO/IEC 8802-2: 1998 , IDT) GB/T 15629. 3信息处理系统局域网第3部分:带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SMA/CD)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GB/T15629. 3-1995 , id

14、t ISO/IEC 8802-3:1990) GB/T 15629. 11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11部分:无线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GB/T15629.11-2003 , ISO/IEC 8802-11: 1999 , IDT) GB/T 15969. 2 可编程序控制器第2部分:设备要求和测试(GB/T15969. 2-2008 , IEC 61131-2: 2007 , IDT) GB/Z 25105. 1-2010工业通信网络现场总线规酒类型10:PROFINET 10规范第1部分:应用层服务定义(lEC61158-5-10 :2007 , M

15、OD) GB/Z 25105.2-2010工业通信网络现场总线规范类型10:PROFINET 10规范第2部分:应用层协议规范(lEC61158-6-10:2007 , MOD) IEC 61158(所有部分)工业通信网络现场总线规范IEC 61784-1 工业通信网络行规第1部分:现场总线行规IEC 61784-5-3 工业通信网络行规第5-3部分:现场总线安装CPF3通信的安装行规ISO 15745-4/ Amd 1 工业自动化系统和集成开放系统应用集成框架第4部分:对基于以太网的控制系统的引用描述增补l:PROFINET行规IEEE 802. 1AB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

16、域网站和媒体访问控制连通性发现IEEE 802. 1D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媒体访问控制(MAC)桥IEEE 802. 1Q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虚拟桥的局域网1 GB/Z 25105.3-2010 IEEE 802. 3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殊要求第3部分: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昕多路访问CCSMA/CD)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 802. l1g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殊要求第11部分:元线LAN媒体访问控制CMAC)和物理层(PHY)规范增补4.在2.4GHz频宽中的其他更高数据速率扩展IEEE 802. l

17、lh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殊要求第11部分:元线LAN媒体访问控制CMAC)和物理层CPHY)规范增补5.在欧洲的5GHz频宽中的频谱和发送功率管理扩展IEEE 802. 11e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殊要求第11部分:无线LAN媒体访问控制(MAC)和物理层(PHY)规范增补8.媒体访问控制(MAC)服务质量增强IEEE 802. 11i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殊要求第11部分:无线LAN媒体访问控制(MAO和物理层CPHY)规范增补6:媒体访问控制CMA)安全性增强IEEE 802. 15. 1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

18、和城域网特殊要求第15部分:无线私域网(WPANs)的元线媒体访问控制(MAC)和物理层(PHY)规程RFC 768 用户数据报协议RFC 791 因特网协议RFC 792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RFC 793 传输控制协议RFC 826 以太网地址解析协议RFC 1034域名概念和设施RFC 1035域名执行和规范RFC 1213 基于TCP/IP的因特网网络管理的管理信息库:MIB-n RFC 2131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RFC 2328 OSPH版本2)RFC 2988 计算TCP的重发计时器OSF C706 CAE规范DCEl. 1:远程过程调用3 术语、定义、缩略语、符号和约定3. 1 术

19、语和定义/ / / 本部分采用GB/T15629. 3和JEEE802. lD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3. 1. 1 主动网络active network 一种网络。在该网络中,非直接连接的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取决于在那些形成连接路径的插入设备内的主动元件。IEC 61918J 3. 1.2 通信周期communication cycle 注:PROFONET 10不采用,但保留编号。3. 1.3 循环cyclic 按规则的方式进行重复。2 GB/Z 25105.3-2010 3. 1.4 域domain注:PROFONET 10不采用,但保留编号。3.1.5 端点站end-station 一

20、个与网络相连的系统,它是在该网络上传输的MAC帧的初始源或最终目的地。注:一个网络层路由器(从网络的角度)是一个端点站。一个交换机按其充当的角色(从一个链路向另一个链路转发MAC帧)不是一个端点站。3. 1. 6 现场区域field area 在制造加工或过程处理场地中安置现场设备的地方。3. 1. 7 帧frame在GB/T15629.3 MAC(媒体访问控制)上的数据传输单尼,它在MAC服务的用户之间传送协议数据单元(PDU) 1EEE 802. 1QJ 3. 1. 8 标识号identification number; IDN 注:PROFONET 10不采用,但保留编号。3. 1. 9

21、 IP通道IP channel 注:PROFONET 10不采用,但保留编号。3. 1. 10 抖动jitter 时钟信号的时间变化或在其他常规事件的时间变化。3. 1. 11 线型拓扑ln t(lpology 以串行方式连接节点的拓扑,首末2个节点仅与一个其他节点连接,其余每一个节点都与两个其他节点连接(即按线型连接)。1EC 61918J 3. 1. 12 链路Iink 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GBjT 18233J 3. 1. 13 主站master 注IPROFONET 10不采用,但保留编号。3. 1. 14 报文message 用于传送信息的八位位组的有序系列。1SO 2382

22、-16J 注:通常用在应用层的对等体之间传送信息。3 -GB/Z 25105.3-2010 3. 1. 15 MDTO数据报MDTO telegram 注:PROFONET 10不采用,但保留编号。3. 1. 16 节点node 与一个或多个链路相连接的网络实体。注:节点可以是交换机、端点站或RTE端点站。3. 1. 17 数据包packet 用于在任何层描述数据单元的信息逻辑分组,以向其对等层传送上层用户数据。注:依据OSI参考模型,在每一层上数据包等同于PDU。一个数据链路层数据包是一个帧。3. 1. 18 实时real-time 一个系统在限定时间内提供所需结果的能力。3. 1. 19

23、实时通信real-time communication 实时的数据传输。3. 1. 20 实时以太网Real-Time Ethernet; RTE 基于GB/T15629.3的包含实时通信的网络。注1:如果不影响实时通信,也可以支持其他的通信。注2:此定义专用于但不限于GB/T15629.3。它可以适用于其他GB/T15629规范,例如GB/T15629. 110 3. 1.21 环型ring 以串接方式把每个节点与两个其他节点连接的活动网络。IEC 61918J 注:环型也可以被称为环路。3.1.22 路由器router 注:PROF1NET 10不采用,但保留编号。3. 1. 23 RTE

24、端点设备RTE end device 至少有一个RTE端点站的设备。3. 1. 24 RTE端点站RTE end-station 具有RTE能力的端点站。3. 1. 25 调度schedule 若干相关操作的时间安排。3. 1. 26 生星型star 具有三个或更多个设备的网络,且所有设备都连接于一个中心点。IEC 61918J 3. 1. 27 子网络subnetwork 注:PROFONET 10不采用,但保留编号。3. 1.28 交换机switch 如在IEEE802. 1D中所定义的MAC桥。3. 1. 29 数据报telegram 注:PROFONET IO不采用,但保留编号。3.2

25、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L Application Layer APDU 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 API Application Process Identifier AR Application Relationship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SE Application Service Element CP Communication Profile CPF Communication Profile Family 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SMA-CD Carrie

26、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lOn DA Destination MAC Address 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L Data Link layer (as a prefix) DLL DL-Layer DNS Domain Name Service DUT Device Under Test ECS岛1EEPA Communication Scheduling Management En tlty FA Factory Automation FCS Frame Chec

27、k Sequence FramelD Frame Identificator HW Hardware IANA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 ICMP .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D Identifier IDN IDentification Number IETF Int巳rnetEngineering Task Force 10 Input Output IP Internet Protocol IPv4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IRT lsochronous RT GB

28、/Z 25105.3-2010 应用层应用协议数据单元应用过程标识符应用关系地址解析协议应用服务元素通信行规符合IEC61784-1J 通信行规族符合IEC61784-1J 循环冗余校验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目的MAC地址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见RFC2131) 数据链路层(用作前缀)DL层域名服务被测设备EPA通信调度管理实体工厂自动化帧校验序列帧标识符(见GBjZ25105.2-2010) 硬件因特网地址分配权威机构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见RFC792) 标识符标识号因特网工程任务组输入输出因特网协议(见RFC79 1) 因特网协议版本4(见RFC79 1) 等时同步RT5 G/Z 25

29、105.3-2010 LAN Local Area Network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 LLDP 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 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Mbit/ s Million bits per second Moctets/ s Million octets per second MCR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Relation MIB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岛1RPMedium Redundancy Protocol MRRT Media R

30、edundancy For Real-Time MRPD Media Redundancy for Planned Duplication ms milli seconds n. a. Not applicable NoS Number of Switches NRT Non-Real Time 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PDU Protocol Data Unit PhL Physical layer Phy PHY Physical laycr entity sublayer PI Petformance Indicator pps Packets per

31、 second PTCP Precision Transparent Clock Protocol RPC Remote Procedure Call RSTP Rapid Spa.nning Tree algorithm and Protocol RT Real-Time RT A Real-Time protocol Acyclic RTE Real-Time Ethernet RT-Ethernet Real-Time Ethemet RTO Retransmission Time Out RTPS Real-Time Publish-Subscribe SERCOS SErial Re

32、al time COmmunication System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TCC Time-Critical Cyclic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OS Type of Service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VLAN Virtual LAN 3.3 符号下列CPF3符号适用于本文件。6 局域网逻辑链路控制链路层发现协议(见IEEE802. 1AB) 媒体访问控制(见GB/T15629.3) 每秒百万比特每秒百万八位位组多播通信关系管理信息库媒体冗余协议用

33、于实时的媒体冗余用于计划重复的媒体冗余毫秒不适用交换机数量非实时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见RFC2328) 协议数据单元物理层PHY物理层实体子层(见GB/T 15629.3) 性能指标每秒数据包数量精确透明时钟协议远程过程调用快速生成树算法和协议(见IEEE 802. 1D) 实时实时协议非循环实时以太网实时以太网重发超时符合RFC2988-一计算TCP的重发定时器实时发布-预订串行实时通信系统简单网络管理协议(见RFC1213) 严格时间要求的循环传输控制协议(见RFC793) 服务类型用户数据报协议(见RFC768) 虚拟LAN符号cd clt cta R cta S ctc data

34、data_request data RTE DT endStations EthernetDataRate MAC_delay NonRTE NoS od pd Phy_R_delay Phy_S_delay protocolR丁EQueue_delay RM RR SCF STTr STTs Throughput_RTE Time_synchron_accuracy tt 3.4 约定3.4. 1 各层通用的约定3. 4. 1. 1 (子)条选择表GB/Z 25105.3-2010 定义单位电缆延迟CCabledelay) C见GB/Z25105. 1-2010中的属性cable_delay

35、)S 电缆总长度CTotalcable length) 盯1接收方的应用周期时间CApplicationcycle time of the Receiver) s 发送方的应用周期时间CApplicationcycle time of the Sender) S 通信周期时间CCommunicationcycle time) s 完整的以太网帧CCompleteEthernet fram) octets 所请求的RTE吞吐量(R叫出stcrlRTE throughpt) octets/ s 实际RTE吞吐量CActual RTE throughput) octets/ s 传送时间CDeliv

36、erytime) s 端点站数CNumber()f end-statiolls) 网络的以太网数据速率(Ethcrnetdata rntc o the netW)rk) Mbit/s MAC居上的延迟()clayon MAC layer) s 非RTE带宽的百分比CPercentagco 110n RTE bandwidth) % 交换机数量(Numberof switches) 其他延迟(Otherdclays) .例如.在环中转发信号的延迟s 传播延迟(Propagatondelay). s 在接收方的PhyJ :i (Phy delny 011 receivcr side) s 在发送方

37、的Phy延赵(Phy,(.Iy on sender sidd s 协议时间的百分比CPercentageof ptotocol time) % 在交换机中的队列延迟CQueue dclay il1 a switeh) 5 为支持冗余的管理功能所需时间(Timcneeded fQr maJJagement s functiol1s 10 supporl redllnd川1CY)属性,缩减率CAttributeRedllction Ratio) (见心B/Z25105. 1户2010)属性、发送时钟因子CAttribute Send Clock Factoi) C见G8!Z25105. 1一2l1

38、0) 接、收方通信找遍历时间,包括Phy和MACCReceiverstack traversal time S includi Phy and MAC) 发送方通信找遍历时间,包括Phy和MACC Sender stack traversal time 5 including Phy and MAC) RTE吞吐量CThroughputRTE) octets/s 时间同步精度CTimesynchronization accuracy) S 传输时间CTransfertime) s 使用表来定义所有层的(子)条选择,如表1和表2。在选择表的前半部分只指出选择的基本规范。选择应尽可能地在最高(子)

39、条级进行,以便明确地定义行规选择。7 GB/Z 25105.3一2010表1行规(子)条选择表的设计条标题E 约束表2(子)条选择表的内容列正文含义条拌基本规范的(子)条号标题( text) 基本规范的(子)条标题NO 在该行规中不包含此(子)条在该行规中包含此(子)条的全部(100%)内容YES 存在在此情况下,没有给出其他详细说明在以后的子条中规定存在部分在该行规中包含此(子)条的部分内容可选在该行规中可以附加地包含此(子)条见 IOD !OD- IOD 100 I I 11 I 雨?一证dIOIl.-曲-100S仙比h一回-IODf飞,1RCL 5_ o . = 在0-一-】口100=1

40、0设备10C=IO控制器MRM=媒体冗余管理器MRC=媒体冗余客户机Switch=网络组件。由嗣2每一哥一一白- 4目圣, 饲叫自.申 M一一。一也岱 3/4 IOD IOD IOD 100 IO 1、,fRCi!100 Silch . 幽幽崎白白IOD1 I I J I I I J I I 101) 100 10D JOD 10D (J 3/5 图3使用CP3/4、CP3/5和CP3/6部件的网络拓扑示例8.2 行规CP3/4 8.2. 1 物理层8.2. 1. 1 线缆和光纤类媒体物理层应该符合IEEE802.3 0 数据速率应该至少是100Mbit/s,并且至少有一个端口使用全双工模式。

41、应该使用自动协商和交叉功能(见IEEE802.3)。设备应该遵守使用这些设备的所在国的法规要求(例如,用CE标志指示)。在工业应用中的防电击保护措施(即,电气安全性),应该根据所规定的设备类型遵从GB4793系列标准或GB/T 15969.20 8.2.1.2 无线类媒体物理层应该选择GB/T15629. 11或IEEE802. 15. 1。如果选择GB/T15629. 11,则数据速率应该符合GB/T15629.11,可选地还可以符合IEEE802. 11g 或IEEE802. 11h,否则数据速率应该符合IEEE802. 15. 1。8.2.2 数据链路层8.2.2.1 线缆和光纤类媒体数

42、据链路层应该符合IEEE802. 3、IEEE802. 1AB, IEEE 802. 1D和IEEE802.1Q。所有管理信息库(MIB)都是可选的。8.2.2.2 无线类媒体数据链路层应该选择GB/T15629. 11或IEEE802. 15. 1。如果选择GB/T15629. 11,则应该使用IEEE 802. lle和IEEE802. 11i。使用IEEE802. 15. 1物理层的媒体类元钱的设备应该支持自适应跳频(AFH)。此外,这些设备应该提供种方法,以永久地从其跳频序列中排除GB/T15629. 11系统所使用的频率。所有管理信息库(MIB)都是可选的。8.2.3 应用层8.2.

43、3.1 AL服务选择8. 2. 3. 1. 1 10 设备在GB/Z25105. 1-2010中定义了用于10设备的应用层服务,表15列出了用于本行规的来自GB/Z 25105. 1-2010中的应用层服务选择。20 飞,.-GB/Z 25105.3-2010 表15CP 3/4:用于10设备的AL服务选择条标题存在约柬1 范围YES 2 规范性引用文件部分需要时使用3 术语和定义3.1 引用的术语和定义YES 3.2 用于分布式自动化的附加术语和定义NO 3.3 用于分散式外围设备的附加术语和定义YES 3.4 用于媒体冗余的附加术语和定义YES 3. 5 缩略语和符号YES 3.6 用于分

44、布式自动化的附加缩略语和符号NO 3. 7 用于分散式外围设备的附加缩略语和符号YES 3.8 用于媒体冗余的附加缩略语和符号YES 3.9 约定YES 4 概念YES 5 数据类型ASEYES 6 通用服务的通信模型6. 1 概念YES 6.2 ASE数据类型YES 6. 3 ASE 6.3.1 发现和基本配置ASEYES 6.3.2 精确时间控制ASEYES 可选6.3.3 媒体冗余ASEYES 见8.1.5, n. a.用于无线媒体6.3.4 实时循环ASEYES RT_CLASS_UDP是可选的6.3.5 实时非循环ASEYES RT A_ CLASS_ UDP是可选的,如果使用可选的

45、RT一CLASSUDP,则是必备的6.3.6 远程过程调用ASEYES 6.3.7 链路层发现ASEYES 至少LLDP传输6.3.8 MAC桥ASEYES 仅在网络部件被集成时可适用6.3.9 虚拟桥接的LANASE YES n. a.用于元线媒体6.3.10 媒体访问ASEYES n. a.用于无线媒体6.3.11 IP协议族ASEYES ICMP是可选的,如果使用可选的RT_ CLASS_UDP,则是必备的6.3.12 域名称系统ASEYES 可选6.3.13 动态主机配置ASEYES 可选6.3.14 简单网络管理ASEYES 可选6.3.15 通用DL映射ASE21 GB/Z 25105.3-2010 表15(续)条标题存在约束6.3.15.1 概述YES 6.3.15.2 DL映射类规范YES 6.3.15.3 DL映射服务规范6.3.15.3.1 IRT Schedule Add NO 6. 3. 15.3.2 IRT Schedule Remove NO 6. 3. 15.3.3 Schedule YES 6. 3. 15.3.4 N Data YES 6.3. 15.3.5 A Data YES 6.3. 15. 3. 6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