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27. 120. 99 F 85 备案号:14396-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核行业标准EJ/T门87-2004古河谷型铀矿找矿指南Guide f。rthe expl。rati。n。fpalaeoval ley type uranium deposits EE- lill!l一EE- Mmmm啤EEE川呻Emmmnottt川川川川川川nuMM呻咱EEnu-EtEUUMO M叫“HHMM明nutEE引们UnuBEEmmHHHHMMM呻啤哑,EASEm刷刷刷刷qL”HHHHHHRU M呻110,U川UHHnhuHH川川呻E,fnuEEE-uu EE- EEEZEal- lEE- 2004一0
2、9一01发布2004-12一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EJ/T 1187-2004 目次H寸寸寸444444亿444444A4444444”、心心AU89求要4不技4京几容容”内“内H和作表法工容方E内作主庭作rLH恐叫UHT征怔旦阳对要特特则主各岩主只要)准的矿色矿证布沉主类型价则则矿找灰找件特分层的变用分底评准准找定矿生矿文质及的矿蚀作矿基矿价价矿睛铀原铀用义地置面目铀化原铀(型铀评评铀的型与型引定的位合层谷型层氧还型型间型性性型谷谷岩噜性和谷出貌整蔽河谷矿体石源生生谷部造谷域部谷河河怕问围范语河产地不屏古河含矿矿铀后后河底建河区局河古古漂古言沮规术古古吉古古!tFAqqdA哇by
3、i9臼叫JA吱卢bnb1A91AqAqf“1AA4前12344A14445旦旦5丘丘丘6队怠7118aa表表EJ/T 1187-2004 II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目lj吕本标准起草单位:核工业地质局、核工业二0八大队。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跃辉、陈安平、丁万烈、陈法正、薛志恒。EJ/T门87-2004古河谷型铀矿找矿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古河谷型铀矿的定义、分类、评价准则、找矿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及周边蚀源区古河谷型铀矿区域地质评价和普查,可作为质量监控和地质报告评审验收的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
4、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盯IT276 铀矿水化学找矿规范EJ/T 299 铀矿床水文地质勘探规范盯IT611 y测井规范EJ/T 1070 铀矿岩矿心管理规定盯IT1140 地浸砂岩型铀矿钻探规范盯IT1157 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勘查规范盯IT1158 地浸砂岩型铀矿取样规范EJ/T 1159 地浸砂岩型铀矿钻探工程地质物探原始编录规范EJ/T 1160 1: 250000地浸砂岩型铀
5、资源区域评价规范盯IT1161 1 : 500000地浸砂岩型铀资源区域评价规范EJ/T 1162 地浸砂岩型铀矿地球物理测井规范3 术语和定义3. 1 3. 2 3.3 3.4 3.5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河谷va门ey由河流侵蚀切割而成的槽形凹地称河谷,包括河床、河漫滩、阶地及谷坡。古河谷pa I aeova 11 ey 地质历史时期的河谷。河道channel 河谷中水体流动的槽沟状通道,是河谷中经常被流水淹没的部分,亦称河床或河槽。古河道palaeochannel 地质历史时期的河道。潜水层间氧化作用phreatic-interlayer oxidation 潜水层间氧化作用系指
6、潜水氧化作用又可沿渗透层发育层间氧化作用。潜水层间氧化作用进行的路径一般较短,平面上能划分出氧化前锋线。EJ/T门87-20043. 6 古河谷型铀矿palaeoval ley type uranium deposit 古河谷型铀矿产于古河谷沉积层中的一种外生后生铀矿床,是铀主要经潜水氧化作用或潜水层间氧化作用富集而成的矿床。铀矿化受市河谷控制,多数情况下矿化产于古河边砂体中。4 古河谷的地质特征4. 1 产出位置及分布古河谷产出的位置通常受断裂构造控制,一般分布于盆地的边部。4.2 地貌古河谷的地貌多为准平原化或丘陵化的负地形、平台、侵蚀阶地。4. 3 不整合面古河谷通常发育在盆地沉积有一个
7、较长时间的沉积间断面之上。4.4 屏蔽层古河谷常被泥岩层或玄武岩层所覆盖。4. 5古河谷目的层沉积特征4. 5. 1 沉积体系古河谷沉积以砾质辫状河、;彤、质辫状河沉积体系为主。4. 5. 2 砂体特征宙河谷r体的形态在平面上旦带状成蛇曲状,剖面上单个砂体多呈透镜状或底凸顶平的半透镜状。4. 5. 3沉积韵律河流沉积有明显的间断正韵律,底部为冲刷面,冲刷面上常有滞留粗碎屑沉积物。河流沉积具明显的二元结构,下部为河床和堤岸亚相,以侧向加积为主:上部为河漫滩亚相,以垂向加积为主。4. 5. 4沉积构造河流相沉积岩的层理较发育,类型繁多,以版状斜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为特征。河流相沉积中常见流水不对称波
8、痕,有时可见砾石的叠瓦状排列,河漫滩沉积中可见钙质结核、i尼裂以及炭化植物碎屑。4. 5. 5岩性河流相岩石以碎屑岩为主,粘土岩次之:在碎屑岩中,又以m、岩为主,砾岩多出现在山区河流中及平原河流的河床沉积中:河道底部冲刷面之上的泥砾是河流相的重要标志之一:ftJ、岩主要是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类,成熟度一般较低。4.5.6结构河流沉积分选性由差到中寺,分i在系数一般大于1.2,粒度频率曲线常为双峰,正偏态。粒度概率图上表现为明显的两段,以跳跃总体为特征。4.5. 7生物化石河流相中生物化石较发育,大多为植物碎屑。5 古河谷型铀矿的主要特征5. 1 含矿层含矿岩系的有机质含量较高,常夹有褐煤、泥炭层
9、。含矿层具有较大规模的河道砂体。含矿砂岩胶结松散。5. 2矿体。EJ/T 1187-2004 矿体受古河谷控制,产于河道中上游、河道分叉处彤、体发育好的部位。平面上矿体形态呈带状,走向与古河谷一致:剖面上矿体形态复杂,呈透镜状、卷状及板状。矿体常成群出现,当成带状产出时,矿体规模较大。5. 3矿石矿石中的铀以吸附形式为主,铀矿物为沥青铀矿、铀石及次生矿物等,常伴生铝、机、晒、悚、坑、镜等多种元素矿化,有时可综合利用。5.4铀源古河谷型铀矿的双重铀源及近源特征较为突出。含矿古河谷常常切入富铀基底(多为富铀花岗岩等),矿体的分布受基底岩性的控制,基底岩石的富铀性和风化壳的发育程度是决定成矿的重要因
10、素。5.5后生氧化蚀变5. 5. 1 概述潜水氧化作用的后生蚀变常具垂直分带特征,潜水层间氧化作用的后生蚀变常具有水平分带特征。5.5.2 潜水氧化作用后生蚀变垂直分带5. 5. 2. 1 氧化带氧化带位于古河谷地质剖面的上部,岩石一般呈黄色、橙色、红色。完全氧化的岩石中褐铁矿多,有机质极少,Fe3含量高。铀锚平衡一般偏锚。5. 5.2.2 氧化还原过渡带氧化还原过渡带的岩石一般呈灰白色、浅灰色、灰色。该带铀锚平衡基本正常,是铀矿化富集的部位。氧化还原过i皮带发育的位置受当地侵蚀基准面控制。5. 5.2.3 原生带原生带位于剖面的下部,岩石一般呈灰色、黑色。岩石中含有机质、黄铁矿较多。铀锚平衡
11、一般偏铀,测井有时出现强度不高的伽玛异常,但岩心取样分析铀含量较高。5. 5. 3 潜水层间氧化fI=用后生蚀变水平分带5.5. 3. 1 杂色氧化带杂色氧化带发育在古河谷的侧帮和上游,岩石一般呈红色、褐色或黄色,可见褐铁矿呈黄铁矿、菱铁矿的假象或呈植物碎片的假象,有机质和铁的硫化物急剧减少或缺失。5.5. 3.2 氧化还原过渡带氧化还原过渡带的岩石一般呈白色、灰白色、亮灰色,其前锋向着灰色岩石层尖灭。有些地方发育漂白带。与原生灰色岩石的区别是,漂白帘中的有机质几乎全部消失;与杂色岩石的区别是,漂白带中铁的总量明显减少。漂白带进一步分为:a) 漂白带的后部:广泛发育红色、褐色和黄色较细粒岩石的
12、斑块,它们可被看成是发生过氧化的产物。其中缺失有机质和硫化物,而饵长石碎屑被染成了玫瑰色。在与杂色氧化带接触带附近,常发育有氧化铁的再沉积亚带,其中Fe203的含量增高:b) 漂白带的前锋:保留少量炭屑,见新生黄铁矿和方解石,但没有氧化铁的任何痕迹,长石碎屑里灰色。漂白带的尖灭部位局部有强烈的黄铁矿化、碳酸盐化。漂白带前锋均有褐色再沉淀的腐殖质析出物,表现为深棕色的浸染和薄边,为炭质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次生腐殖酸。铀矿化多赋存于漂白带尖灭部位靠原生灰色带的一侧,部分铀矿化产于前锋漂白带中。矿化带的后生变化仅表现为有机质的氧化,由原生灰色的无矿岩石向矿化带的方向,有机质氧化程度明显增高,并在与漂白
13、带接触面上达到最高。5. 5. 3.3 原生灰色带原生灰色带的岩石一般旦灰色、灰黑色,有机质、黄铁矿含封较高。3 EJ/T 1187一20045. 6后生还原作用古河谷型铀矿的后生还原作用较强烈,对铀的成矿和保矿具有重要作用。后生还原剂主要是沿断裂构造来自深部的油气和煤成气等还原性气体。6 古河谷型铀矿分类6. 1 底部型(基底型)6. 1. 1 铀矿产子侵蚀下切到榴皱基底或结晶基底之上的古河谷沉积物底部或风化壳中。6. 1. 2 古河谷沉积层之上无隔水层的称之为开放型古河谷。古河谷沉积层之上有沉积盖层的称之为封闭型古河谷,由泥岩组成的盖层叫泥盖式,由玄武岩等岩浆岩类组成的盖层叫热盖式。6.
14、1. 3 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一般分布于地台边缘及具有弱活化穹隆抬升(伴随岩浆喷发)的榴皱区,常位于基底构造的变化部位,常受断裂构造控制。古河谷具有缓倾斜的谷底和较陡的侧岸。在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中,铀矿化主要受潜水氧化带和潜水层间氧化带的控制,氧化带自河谷上游沿斜坡向下及自侧岸向谷底发育,氧化带的规模一般不大,长几公里,宽儿百米到几公里。矿化主要产于河道或河谷的上游、支流及支流的河口。侵蚀切入到富铀地质体的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对铀矿床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富铀地质体主要包括花岗岩、酸性喷出岩等以及它们的风化壳。6.2 建造间型6. 2. 1 建造间型古河谷位于盆地沉积盖层之间的的沉积间断面之
15、上,常见于沉积亚旋回的底部,可见其冲刷切割下伏泥岩,古河谷内的沉积物与古河谷外的沉积物属于同一地质时期的沉积建造。6.2.2 与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相比,建造间古河谷的发育与基底构造关系不大。在很大程度上,建造间古河谷的形态和位置主要受古地形控制,古河谷较宽,底板较平缓。建造间古河谷型铀矿床形成时,与蚀源区地质体的富铀性紧密相关。盆地盖层沉积物也可能成为铀源,其铀的高背景含量是矿床形成的有利因素。7 古河谷型铀矿评价准则7. 1 区域性评价准则7. 1. 1 区域构造产铀古河谷的大地构造背景总体是以升降运动为主,活动性相对较弱,如弱活化的地台边缘隆起区及中间地块等。这些地区有利于古河谷的发育
16、,构造升降适中,有利于形成对成矿有利的沉积建造。7. 1. 2盆地基底及铀源盆地基底岩性是花岗岩、酸性火山岩等富铀地质体,基底上发育侵蚀古河谷对成矿有利。基底地形的缓斜坡对成矿有利,坡陡不利成矿。基底岩性风化程度高,风化壳厚度大,为2m20m,对成矿有利。蚀源区为富铀的地质体,如花岗岩、酸性火山岩、碳质岩等,活性铀含量较高,铀牡分离,铀从蚀源区迁入沉积盆地,井有放射性高场晕,有铀矿化点及异常点分布,对成矿有利。7. 1. 3盆地沉积建造有利成矿的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应具典型的三层结构,即下伏为受侵蚀的富铀花岗岩等基底,中部为砂体发育的找矿目的层,上部通常为玄武岩等热盖或红色泥盖。建造间古河谷型
17、的找矿目的层应具泥砂泥的地层结构。目的层砂体为河流相,下部带状、透镜状砂体富含弱变质的炭化植物碎屑。目的层含铀背景值高,对后生富集成矿有利。7. 1.4水文地展具有古河谷水文地质的渗入水动力环境,含水层古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分区明显。有古地下水的氧化环境与还原环境交替的标志。地下水补给天窗部位对建造间古河谷型铀矿成矿有利。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铀成矿期后,地下水处于良好的封存状态。7. 1. 5新构造运动与地貌4 EJ/T门87一2004新构造运动表现以弱的抬升为主,地形地貌上表现为准平原化的丘陵、草原、荒漠等地貌景观,为找矿有利地区。7. 1. 6古气候古河谷沉积期为潮湿半潮湿气候,有利
18、于形成富含还原剂的找矿目的层。成矿期一般为干旱半干旱气候,有利于含氧含铀地下水的渗入,对成矿有利。7. 2 局部性评价准则7. 2. 1 找矿目的层7. 2. 1. 1 岩相古地理古河谷中岩性岩相结构复杂的地段,即粗碎屑冲积河道相与粒度较细的河漫滩相交替的部位,对成矿有利。主河谷的上游、支谷及支流的河口、河道局部变宽地段和河曲段等,是成矿的有利区。7. 2. 1. 2岩性找矿目的层的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粒度较粗,胶结松散,碳酸盐含量低,对成矿有利。7. 2. 1. 3地球化学类型目的层为原生灰色地球化学类型,富含有机质、黄铁矿等还原剂,有机碳的含量大于0.5%, Fe2 含量远大
19、于Fe3含量,对成矿有利。7.2. 1.4矿化异常显示目的层露头有铀矿化、异常,钻孔中有铀矿化、异常,或地下水有放射性异常,是成矿有利的标士。7.2.2构造7. 2. 2. 1 不整合面目的层顶部存在间断时间较长的不整合面对成矿有利。7.2.2.2 断层有控制古河谷的断裂,有切入基底和目的层的区域性大断裂,有控盆井控制岩相、水动力及氧化带发育的同生断层,是成矿的有利条件。7.2.2.3古隆起基底古隆起的斜坡带对古河谷的发育及成矿有利。成矿前长期隆起,沉积间断时间长,风化作用强,对成矿有利。成矿期升降运动幅度适中,为弱活化的次造山带,对成矿有利。7.2.3屏蔽层目的层上部发育泥岩盖层,或有玄武岩
20、等热盖起屏蔽作用。屏蔽层的厚度一般为儿十米至一百多米。7. 2.4水文地质7. 2. 4. 1 水文地质结构建造间型古河谷中透水层与弱透水层为互层的地段对成矿有利。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的目的层上部要有良好隔水层。7. 2.4.2 水动力条件建造间型古河谷有一定的水力坡度,具潜水层间承压水系统,距分水岭较远、上游汇水面积大的地区为有利地区。略低于当地侵蚀基准面的部位是成矿有利部位。底部型(基底型)宙间谷水力坡度较小。7.2.4.3水文地球化学。EJ/T 1187一2004有与潜水层间氧化有关的铀水异常、氧水异常,地下水中的铀含量较高,为nl0-0g/Ln101g/L (1运n9)。建造间型古河
21、谷地下水可发育水文地球化学分带现象。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在屏蔽层覆盖后产生二次还原作用,使地下水均处于还原状态,水文地球化学分带不明显。7.2.5岩石地球化学7. 2. 5. 1 后生氧化作用潜水氧化作用、潜水层间氧化作用发育,蚀变具垂直分带或水平分带。氧化带自古河谷上游向下游或自侧岸向谷底发育,铀矿化的位置由氧化带的尖灭界线所决定。氧化带的尖灭界线常发育在岩相剧变处、坡降由陡变缓处等。7. 2. 5.2 后生还原作用油气、煤成气等还原气体和有机质、黄铁矿等还原剂形成反差强烈的还原障,对成矿有利。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成矿后往往发生二次还原作用掩盖氧化带及其分带,起保矿作用。7. 2.5.3
22、 氧化前锋附近的漂白作用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控矿的氧化分带普遍见有漂白岩。漂白岩后部有时可见红色氧化岩石的斑块,前部可见新生黄铁矿,但矿物晶体明显小于原生灰色岩中的黄铁矿。漂白岩中的全铁量明显低于原生灰色岩。漂白岩与原生灰色岩对比见表1。表1漂白岩与原生灰色岩对比表特征漂臼岩氧化岩石的斑块有黄铁矿晶形好,颗位细有机质无或残留少量(己氧化)岩石学特征长石裂隙中可见铁的氧化物钦铁矿部分被臼饮矿交代云母见针铁矿与黄铁矿共存有机碳含量,%0.3 0.5 全铁含量,%比原生岩石降低30%地球化学特征硫化物硫含量,%小于0.1铀含量较低8 古河谷型铀矿找矿的主要工作方法和内容8. 1 古河谷的确定8.
23、1. 1 概述原生灰色岩无草莓状,颗粒粗未氧化裂隙中无铁的氧化物未蚀变无针铁矿0.4 4.0 l 3 0.1 1.0 较高古河谷的空间位置应根据资料的掌握程度、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具体的地质特征,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来综合确定。常见的方法有遥感地质方法、物探方法、地质编图方法及钻探方法等。8. 1. 2 遥感地质方法8. 1. 2. 1 根据影像的色调和形态卫星像片上古河谷的色调与周边部位有差别。呈带状、断续带状及蛇曲状展布的深色条带状形态是古河谷的影像特征。TM合成图像上古河谷呈弯曲狭长的低洼地带,为浅色调,影纹平滑:T比值合成图像上古河谷呈红深红色调,反映有富水带存在。8. 1. 2.
24、2 根据影像的地形地貌据残留湖沼洼地、盐渍地的组合形态,井泉、居民点、特征性(亲水的)植物及现代河流等分布,可推测古河谷的存在。古河道往往分布在地貌形态的低洼地带、山间沟谷中及盆地的拗陷部位。8. 1. 2. 3 根据影像解译的断裂构造6 EJ/T门87-2004古河谷的分布往往受基底断裂构造的控制,古河谷的发育方向往往与断裂构造走向一致。8. 1. 3物探方法8. 1. 3. 1 物探方法的适用性对于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河道充填物与基底岩石之间存在明显的密度、磁性、电性和速度差异,可运用重力、磁法、电法和地震等物探方法确定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对于建造间型古河谷,河道充填物和周围沉积物
25、之间存在一定的电性和速度差异,其它物性差异微弱,可运用电法和地震勘探方法确定建造间型古河谷。8. 1. 3. 2 古河谷在各种地球物理场中的识别标志古河谷在各种地球物理场中的标志如下:a) 重力场标志,在布格重力异常图和剩余重力异常图上,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表现为长条状的负异常圈闭:b) 航磁标志,在T平面图上,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一般表现为较弱的窄条带状负异常,异常靠近蚀源区时变窄,进入盆地后变宽:c) 地震相标志,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在地震时间剖面上表现为顶部向相轴平直,下部同相轴下凹,内部同相轴杂乱,短粗反射,中等频率,振幅能量强。建造间型古河谷在地震时间剖面上表现为透镜状,顶底反射
26、振幅能量强,连续性好,内部反射零乱:d) 电场标志,视电阻率测深和激电测深均适用。对于底部型(基底型)古河谷,河道充填物与基岩之间存在较大的电性差异,地电剖面上河道砂体电阻率为几十欧姆米,基岩电阻率为几百到儿千欧姆米。对于建造间型古河谷,河道充填物与“基底”泥岩之间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地电剖面上河道砂体电阻率为几十欧姆米,泥岩电阻率为几欧姆米,古河谷砂体具有高电阻率和高极化率组合特征。在平面图上,古河谷砂体呈条状或带状展布:的能谱场标志,古河谷在伽玛能谱场中表现为铀含量增高、牡一般、饵低,U厅h和K均高。铀元素里串珠状高场分布:。综合测井标志,运用综合测井资料可准确地确定钻孔中砂体的位置和厚度
27、,还可计算其孔隙度和渗透系数。通常电阻率曲线和自然电位曲线的反相特征是砂体的重要标志,砂体在综合测井曲线上的组合特征是电阻率高、声波时差小、密度高、Y值低。8. 1. 4地质编图方法8. 1. 4. 1 编制地质剖面圈利用钻孔资料编制地质剖面图,报据砂体的分布、岩性、结构、沉积构造和沉积韵律等特征确定古河谷。8. 1.4.2编制构造地貌图利用地形图编制构造地貌图,根据构造地貌特征确定古河谷,有些受断裂构造控制的负地形可能是古河谷的发育地带,应结合其它方法进一步判定。8. 1. 4. 3 编制目的层岩性岩捆图在目的层岩性岩相图上,如出现长条形的厚砂体,无论是垂直盆地边缘,还是平行盆地长轴,都有可
28、能为充填古河谷的砂带,应结合其它特征进一步判定。8. 1.4.4编制目的层底板等高线图在目的层底板等高线图上,如出现长条形底饭凹陷,则有可能为古河谷侵蚀沟槽,应结合其他特征进一步判定。8. 1.4.5编制水文地质图在水文地质图上,如出现条带状展布的强富水带,则可能是一古河谷分布区,应结合其他方法进一步判断。7 EJ/T 1187-2004 8. 1.5钻探方法对综合方法预测的古河谷,应该用少量的钻探工作量进行验证,布置l3条钻探剖面控制,钻孔布设由河谷中心部位向河谷两侧扩展。8.2 古河谷型铀矿找矿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8. 2. 1 概述古河谷型铀矿勘查工作一般分为l:500000铀矿
29、资源区域评价,1:250000铀矿资源区域评价,铀矿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等阶段。古河谷型铀矿找矿各阶段的目的任务、基本准则、工作程序、工作方法与内容见盯IT276、EJ/T299、EJ/T611、EJ/T1140、EJ/T1070、EJ/T1157、EJ/T1158、EJ/T1159、EJ/T 1160、EJ/T1161、EJ/T1162。其中,古河谷型铀矿1:500000铀矿资源区域评价、1:250000铀矿资源区域评价、铀矿普查的主要工作内容见表2o表2古河谷型铀矿找矿主要工作内容表勘查比例尺钻探网度主要工作内容可行性储量资源提交成果阶段评价量估算搜集钻孔资料,进行基础地质研究,确定古河
30、谷区域评价地质1:500000 及找矿目的层,初步分析铀铀矿综合研究及编图成矿条件,预测成矿远景区报告资;原区域钻探岩心地物水编录,综合评价1:250000 (6.4 1. 6) km j井,野外调研,综合研究一资源量区域评价地质( 1. 6 0.2) km 古河谷,控制氧化帘,追索334, 报告铀矿化铀矿1:50000 (800 200) m 编录、测井,控制矿体,施概略研资源量普查地质报告普查1:25000 (200 50) m 工专门水文地质孔。刀:332+333 8.2.2 1:500000铀矿资源区域评价本阶段的工作一般按盯IT1161进行,针对古河谷型铀矿还应进行下面几项工作:a)
31、系统收集物化探资料,编制各种地球物理场图、基底等高线图、断裂构造体系图和放射性地球化学图,推断古河谷的空间位置,编制古河谷体系图:b)根据室内综合分析与野外调研、取样,查明古风化壳的发育程度,查明蚀源区地层(岩体的含铀性,确定富铀层体):c)通过编制一系列图件,大致确定古河谷,大致确定找矿目的层,初步查明目的层的还原能力,预测潜水氧化带、潜水层间氧化带的发育情况:d)加强地貌特征的调查,主要调查准平原化、城岗、丘陵、阶地、分水岭、负向地貌的发育情况:e)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中应注意对现代水系发育情况的研究,确定古河谷汇水面积的大小,用遥感解译、水文资料分析等方法确定盆地中呈带状的地下水富水带:f)
32、综合分析研究蚀源区与盆地,对基底型和建造间型分别进行预测:g)综合分析古河谷的铀成矿条件,通过潜在铀源、古隆起、次级河道、构造结点、深大断裂等要素评价远景古河谷的含铀性,预测可供1:250000古河谷型铀矿资源评价的成矿远景区。所提交的远景区要求依据充分可靠。8. 2. 3 1 : 250000铀矿资源评价8. 2. 3. 1 目的任务古河谷型铀矿1:250000铀矿资源评价是对l:500000铀矿资源评价阶段所预测的成矿远景区进行的野外地质工作和钻探揭露验证工作,任务是进一步青明沉积盆地及古河谷的成矿地质环境和水文地质条8 EJ/T 1187-2004 件,大致查明古河谷位置及古河道砂体分布
33、,大致查明氧化带的分布,追索铀矿化,初步研究控矿因素,分析铀成矿前景,提交普查远景区。8.2.3.2 物化探工作根据工作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选择一种或儿种物化探方法开展工作。采用物化探剖面测量方法大致查明古河谷的位置和基底埋深。垂向电测深、频率电磁测深、重力和磁法剖面测量的线距一般为2km4km,点距为500m.自然电场法剖面测量的线距一般为2km4阳,点距为50mlOOm:浅层地震剖面测量的线距为6km12km,激发和接收条件由工作区的地震地质特征而定。在钻孔中确定矿段和异常段的主要方法是伽玛测井。8.2.3. 3 钻探工程布置原则1:250000铀矿资源评价阶段钻探工程布置的原则是:a)
34、1:250000铀矿资源评价阶段的钻探一般以横剖面形式布孔,应施工一条主干剖面控制古河谷。钻探剖面应尽可能垂直古河谷的走向,再配合沿古河谷走向的纵剖面进行控制:b) 1 :250000铀矿资源评价采用稀剖面、密孔距的原则布孔,钻孔网度一般为(6.4 1. 6)km ( 1. 6 0.2) km,主干剖面或遇到矿化则可灵活加密钻孔:c) 钻孔孔深要根据目的层的埋藏深度而定,以揭穿古河谷目的层为直,钻孔深度一般控制在300m左右。对建造间型古河谷应施工几个深孔(深300m500 m)了解深部情况:d) 在钻探生产过程中应贯倒“边施工、边研究、边调整”的原则,但设计调整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以获得批准
35、:e) 野外岩心编录应特别注意观察描述岩石的漂白现象,确定有无漂白带的存在,大致查明漂白带的空间分布范围,以便进一步追索矿化带。8. 2. 4 铀矿普查8. 2. 4. 1 工作范围应在1:250000铀矿资源评价或预查所提交的普查远景区内进行,主要任务是基本查明古河谷的规模、河谷中河道砂体的分布情况、铀矿化规模、矿化特征、控矿因素等,估算适宜地浸的铀资源量,大致查明地浸地质工艺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地浸条件可行性评价概略研究,提交古河谷r&岩型铀矿的详查远景区。8.2.4.2 钻探剖面的布置应垂直古河谷或氧化带前锋线。对目的层应尽可能保证岩心的高采取率,其余上部层位可适当地采用无岩心钻进。普查钻探按网度(800200)m(200 50) m进行,局部地段可适当加密。9 寸CONhF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