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T 0987.2-2001 出口危险货物中型散装货物包装容器检验规程.使用鉴定.pdf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238560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3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N T 0987.2-2001 出口危险货物中型散装货物包装容器检验规程.使用鉴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SN T 0987.2-2001 出口危险货物中型散装货物包装容器检验规程.使用鉴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SN T 0987.2-2001 出口危险货物中型散装货物包装容器检验规程.使用鉴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SN T 0987.2-2001 出口危险货物中型散装货物包装容器检验规程.使用鉴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SN T 0987.2-2001 出口危险货物中型散装货物包装容器检验规程.使用鉴定.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才己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 /T 0987. 2 -2001 出口危险货物中型散装货物包装容器检验规程使用鉴定Rules for the inspection of IBCs for export dangerous goods-Use appraisal 2001-12 -30发布2002 - 06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SN/T 0987.2-2001 前占一一口本标准是按照GB/T1. 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和SN/T0004-1995(进出口商品运输包装检验规程标准编写的基

2、本规定,同时参照国际海事组织(lMO)(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SN0449.3-1995海运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规程使用鉴定进行编写的。本标准规定了出口危险货物中型散装货物包装容器使用鉴定的抽样、鉴定和鉴定结果的判定。本标准是出口危险货物中型散装货物包装容器检验规程系列标准的组成部分。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劳东宏、杨祖勇、陈海鹏、陈杨。本标准首次发布。1 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出口危险货物中型散装货物包装容器检验规程使用鉴定Rules for the in

3、spection of IBCs for export dangerous goods-Use appraisal SN/T 0987.2-2001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危险货物中型散装货物包装容器使用鉴定的要求、抽样、鉴定及鉴定结果的判定。本标准适用于出口危险货物中型散装货物包装容器(以下简称中型散装容器)的使用鉴定。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SN 0449.3-1995 海运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规程使用鉴定SN/T 0987.1-2001 出口

4、危险货物中型散装货物包装容器检验规程总则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检验批:同一品种、包装、规格,内装物相同的包装件为一检验批,简称批。4 要求4. 1 所选用的包装容器包装类别应等于或高于危险货物所要求的包装类别。4.2 中型散装容器底部有卸货阀的,必须具备关闭紧固特性,卸货装置始终完好,并能防止任何意外开启。4. 3 用于装运闪点为61C或低于61C的液体,或用于装运易发生粉尘爆炸的粉末时,应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4.4 首次使用的塑料、带内(镀)层的中型散装容器,须提供6个月以上化学相容性试验合格的报告。4. 5 首次出口的危险货物,申请人应提供主管部门认可的检验机构出具的该种危险货物的

5、理化性能报告。5 抽样5.1 抽样方法从批中随机抽取样品。5.2 抽样数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12-30批准2002 - 06 -01实施SN /T 0987. 2-2001 按SN0449.3规定执行,抽样数量见表1。表1抽样数量件批量抽样数量190 5 91150 8 151280 13 281500 20 5011 000 32 6 鉴定包装容器上铸印或印刷的标记应符合SN/T0987.1规定,标记、批号应牢固、准确、清晰。6.1 危险货物不得撒漏在内外包装之间,外部不允许粘附危险残留物。6.2 装载液体时,液面上方应留有足够的空间;货物平均温度为50C时,充

6、灌量不得超过其水容量的98%。6. 3 内容物是爆炸品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爆炸品与钉接触。6.4 罐的封口装置如需设置排气孔的,不得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货物溢出。6. 5 凡用封识的包装件,封识应完好。6. 6 下列物质不允许使用中型部装容器装运za)附录A中第2、6、7类;b)蒸气压力在50C时超过110kPa或在55C时超过13_0kPa的液体;c)罐柜装运的液体(配装类1.10和1.5D除外hd)虽允许使用罐柜装运但所适用的罐柜最大压力超过400kPa的液体物质;e)虽允许使用罐柜装运,但所适用的低碳钢罐壳最低罐壳的圆形体和两端的厚度不应小于式。)所确定的厚度:C :Rm X A 式中:

7、e 所用金属的最低要求厚度,mm;Rm一一所用金属的最低保证抗张强度,N/mm2;A一一所用金属在张应力下断裂的最低保证延伸率%;C-107(等于5mm低碳钢)用于直径小于1.80 m!的罐柜;C一-lZ8(等于6mm低碳钢)用于直径大于1.80 m的罐柜。f)副危险类别标志属于6.6a)中所列的一种或多种类别的物质pg)需要在船上加温的物质。6.6.1 中型金属散装容器的鉴定下列物质不允许使用中型金属散装容器装运:a)附录A中A1第1类(配装类1.10和1.50除外)和第5.Z类(F型有机过氧化物除外); b)附录A中AZ1类液体;c)副危险类别标志属于6.6a)中所列的一种或两种类别的;d

8、)附录A中A1第4.1和4.Z类和AZI类;e)附录A中A2I类并具有自行发热的危险或具有两个标志的固体物质。6.6.2 中型柔性散装容器的鉴定2 . ( 1 ) SN/T 0987.2-2001 6.6.2.1 下列物质不允许使用中型柔性散装容器装运:a)附录A中A1第1.1类(配装类1.1D和1.5D除外)和第3类;b)附录A中A21类;c)熔点等于或低于45C的固体物质;d)不能使用袋装的物质;e)副危险性标志属于6.6a)中所列的一种或两种类别的物质;f) 50 C时,蒸气压力超过10kPa的固体物质。6.6.2.2 采用绳扎、粘合或其他形式的封口必须无内容物撒漏。6.6.2.3 内包

9、装采用绳扎封口时,挤出袋内气体,袋口绳绕两道,扎紧打结,再将袋口朝下折转用绳绕两道扎紧打结。双层袋外层也按此进行。6.6.2.4 内包装采用粘合封口时,应排出袋内气体,粘合缝不允许有乱隙、空洞。双层袋应分层粘合。6.6.2.5 所用绳、线不应与所装危险货物起化学反应而降低其强度。6.6.3 中型刚性塑料散装容器的鉴定下列物质不允许使用中型刚性塑料散装容器装运:a)附录A中A1第1类和第3.2类(闭杯闪点低于OC的液体hb)附录A中A21类;c)副危险性类别标志属于6.6a)中所列的一种或多种类别的;d)无保护刚性塑料包装运输的le)附录A中A1第4.1、4.2、4:3类中适用于A21类的固体物

10、质;f)适用于附录A中A21类,并具有自行发热附加危险或具有两个以上标志的固体物质;g)适用于附录A中A1第5.1类和A21类,并且有易燃附加危险性的固体物质;h)适用于附录A中A21类并具有催泪作用的固体物质。6.6.4 中型复合散装容器的鉴定6.6.4.1 下列物质不允许使用中蜻合散装容器装运za)附录A中A1第1类(配装摆1.1D和1.5D除外)、第3.1和3.2.类(闭杯闪点低于OC的液体hb)属于附录A中A21类的液体;c)副危险性类别标志属于6;6a)中所列的一种或多种类别的物质;d)适用于附录A中A1第4.1、4.2和4.3类和A21类的固体物质;e)适用于附录A中A21类并具有

11、自行发热附加危险性或具有两个以上标志的固体物质;f)适用于附录A中A1第5.1.类和A21类并具有易燃附加危险性的固体物质;g)适用于附录A中A21类并具有催泪作用的固体物质。6.6.4.2 下列物质和材料不允许使用31HZ2型中型复合散装容器装运:a)附录A中A1第1、3.1、3.2、4.1、4.2、4.3、5.1和5.2类物质;b)附录A中A1第6.1、8和9类固体;c)符合附录A中A21类和E类的液体;d)带有副危险性标志的物质。6.6.5 中型纤维板散装容器的鉴定下列物质不允许使用中型纤维板散装容器装运:a)附录A中A1第1、3和5.2类(F型有机过氧化物除外)物质;b)属于附录A中A

12、21类的物质;c)熔点等于或低于45.C的物质;d)副危险性类别标志属于6.6a)中所列的一种或多种类别的物质;e) 50C时-蒸气压力超过10kPa的物质。3 SN /T 0987. 2-2001 6.6.6 中型木质散装容器的鉴定下列物质不允许使用中型木质散装容器装运:a)附录A中A1第1、3和5.2类物质;b)属于附录A中A21类的物质;c)熔点等于或低于45C的物质;d)副危险性类别标志属于6.6a)中所列的一种或多种类别的物质pe) 50C时蒸气压力超过10kPa的物质;f)适用于附录A中A1第4.1、4.2、4.3和5.1类及附录A中A21类的固体物质;g)适用于附录A中A21类并

13、具有自行发热附加危险或具有两个以上标志的固体物质;h)适用于附录A中A21类并具有催泪作用的固体物质。6. 7 鉴定结果的判定6.7.1 样本均符合要求和鉴定中相关内容规定的,判该批合格。6.7.2 样本有一件不符合要求和鉴定中任何一条相关内容规定的,判该批不合格。7 不合格的处置7.1 不合格批经整理后,允许复验一次。7.2 复验抽样数量应为表1抽样数的2倍。4 Al 危险货物分类第1类:爆炸品SN/T 0987.2-2001 附录A(标准的附录)危险货物分类第1.1类: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第1.2类:具有抛射危险,但没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第1.3类:具有燃烧危险、较小爆炸或较

14、小抛射危险,或兼有两种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第1.4类:无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第1.5类:有整体爆炸危险但极不敏感的物质和物品第1.6类:没有整体爆炸危险且极不敏感的物质和物品注:第1类货物中,能一起安全积载或运输的为可配装的。本类所列货物被分成若干配装类,每一类用英文字母AL(不包括1)、N和S表示。第2类: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3.1类:闭杯闪点低于一18C(OF)的低闪点类液体第3.2类:闭杯闪点为18C (OF)至230C(73F)(不包括230C)的中闪点类液体第3.3类:闭杯闪点为23CC73F)至6rC(141F)(包括61C)的高闪点类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易自燃物

15、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飞第4.1类:易燃固体第4.2类:易自燃物质第4.3类: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5类:氧化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第5.1类:氧化物质第5.2类: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有毒物质和感染性物质第6.1类:有毒物质第6.2类:感染性物质第7类:放射性物质第8类:腐蚀品第9类:杂品A2 包装类别区分I类:显示高危险性的物质;E类:显示次危险性的物质;E类:显示低危险性的物质。5 FCON-N -h。同Z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出口危险货物中型散装货物包装睿器检验规程使用鉴定SN/T 0987.2-2001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电话: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68517548 争夺印张3/4字数14千字2002年5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1230 1/16 2002年5月第一版印数1-2 000 JG * 定价8.00 网址书号:155066 2-14338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SN/T 0987.2-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SN商检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