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IID YDj T 5104-2005 900/18例MI如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on Engineering Design for 900/1 800 MHz T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2006-07-25发布2006斗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900/1 800 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on Engineering Design for 900/1 80
2、0 MHz T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rnmunication System YD/T 5104-2005 主编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施行日期:2006年10月1日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则/18MHZ四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YDj T 5104-2005 等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忠信诚胶印厂印刷峰850 mmX 1168 mm 1/32 印张2.375字数59千字2006年9月第1版2006年9月第1次印刷印数:13000册统一书号:155635 130 定价:16
3、.00元版权归属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及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权行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关于发布(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起的通知信部规(2006J471号各省、自沽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结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现将(编号:YD/ T 51042005)发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实行。原(900/1800MHz TDMA数字蜂宵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编号:YD 5104-2003)同时废止。本规范
4、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本规范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二00六年七月二十五日前本规范是根据信息产业部关于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信部规函2004J508号)的要求,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标准YD5104-2003 ( 900/1 800 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市的基础上修订的。本规范主要规定了GSM/GPRS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结构,各节点的设置,网络组织,信令链路的计算及设备配置,计费方式和智能网建设的外部条件等内容。本规范用黑体字标症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监
5、督执行。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与部结合规划司联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寄部综合规划司(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口号,邮编:100804)。原主编单位:信息产业部北京邮电设计院主编单位: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顾明张小刚目次1 总则2 名词和术语3 网络设计的一般要求4 GSM交换网络设计4. 1 网络结构划分4. 2 各种节点的设置4. 3 话路网网路组织4.4 七号信令网145 GPRS核心网络设计5. 1 网络结构划分.I.20 5. 2 各种节点的设置205. 3 网络组织226 元钱网络设计246. 1 元钱网络设计的一般原则246. 2 元钱覆盖区设计24
6、6. 3 元钱阿网络扩容256.4 频道配置256.5 引人GPRS时的元钱网络设计276.6 系统问干扰协调.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6. 7 元钱网网络质量指标四7 局、站址选择 u 7.1 GSM交换网及GPRS核心网节点局址选择 31 7.2 基站站址选择.喃31. 1 . 8 中继线路及信令方式. . . . . . . . . 0. . . 33 8. 1 中蛙线路. . . . 33 8.2 倍令方式. . . . 33 9 编号方式与IP地址分配方式 35 9. 1 编号方式9.2 IP地址分配方式361
7、0 叶费与间管. . . . . . . 37 10. 1 计费 37 10.2 网管. 37 1l 同步要求 38 11. 1 日才钟同步方式 38 11. 2 时间同步方式. . . . . .四12 设各安装工艺要求. . . 40 12. 1 设备安装 40 12.2 防雷与撞地 42 附录A规范用闻说明 条文说明 45 -nu 1总则1. 0.1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新建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窗移动通信网(GSM/GPRS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扩建、政建工程设计在充分考虑原有设备的特点、合理利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参照执行本规范。有关智能网部分的设叶参见YD/T5142-2
8、005 移动智能网工程设计规范L1. O. 2 电信基本建设中捞及国防安全,应执行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基本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基本规定。1. O. 3 工程设计必细贯韧国家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国家相关技术体制及技术际准。在电信通行权有限的区域内新建、扩建和改建通信铁塔等电信设施应当统一规划、联合建设。1. O. 4 设计必颈密切结合我国通信发展的实际,合理利用频率资掘,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设计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努力降低工程造价和维护费用,提高综合经济效益。1. O. 5 设计应充分调查分析和预测业务需求及运营维护需求,并充分考虑到新业务、新技术对网络
9、站楠、容量及服务质量的影响等因素。1. O. 6 在设计GSM900/1 800双颇网时,要充分考虑到1800MHz 频段上的空间传播特性,研究GSM900/1 800系统的组网结构。一般情况下,GSM1 800系统应以承载高话务量为主要目标。1. D. 7 工程设计中来用的电信设备应取得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各人同许可证,未取得情息产业部舰发的电信设备人何许可证的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1 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含7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交换、传输、通信电惊、移动基站等主要设备,应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通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合格证的设备,不得
10、在工程中使用。1. O. 8 与900/180011Hz白I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GSMjGPRS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有关的其他内容包括GPRSIP承载网)应执行相关的规范标准。L 0.9 本设计规班与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标准、规范为准。如执行本规范个别杂文有困难,在设计中提出充分理由并经主管部门审批。 2 2 名词和术语英文编!句英文名称中文何称APN Acccss Ioittt Name 接人点名AUC Authoriznti口Centtr!鉴仪中心BFH llaseband Frequency Hopping 悔rw跳领BG Border Gnteway i且界闯关BSC
11、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秘均按倒器BTS ase Transceiver Station 基础Ijl!:发iJtrCDR Call Detail Reconl 呼叫i草制i司法CG Chrging Gaccway H费l叫运CS-i locling Schemc( t;PRSl 川江民刊绍iIi I j案DNS Domain :-I3me Server 域1r,服务苦苦DPC Dynamic Powcr Contro! 动态工IJ准控制DTX Discontinuou,ransmt:;slon ;不始l自fEIR Equipmcnt ldentity Registcr
12、 此备以Hlj苦Hf拇FH Frcqueocy Hopping 跳iliJGGSN GRtcway GPRS 5upport Nodc 问关C;PRSH节lGMSC Gatcway Mohile Switd口gCent!r 干事劫关I树GPRS Genera! Packet Radio Servicc 通用分1lk线业务HDSL High-bit-r以cDigital Subscriber Line 高H:.特举数字Hl1线HLR Home Location Regi日l市区有车顶天线之牢载台机稳定度并经过校正一921川室外屋顶或塔上之基地台1)对于市区以外的区域可放宽到-94dBmo 2)发
13、射端为手持机并位于室内或车内时,手持机的发射功率应减去相应的建筑物、车体的穿入损耗值。 29 表6.7.3-21800 MHz TDMA系统接收机输人端射频信号电平的最低容限值Fr-minRF 信号测试点电平适用条件测试条件最低容限!dBm收端发端-68 大城市市区、离层建筑物天线在有一定高室内,手持机接收建筑物室外,度的建筑物或缺一78车内、市区一般建筑物室道路中间、车塔上,天线和发内,手持机接收外,标准接收射机具有一定的-901) 市区有车顶天线之车载台机精度和稳定度并-901)2) 室外屋顶或塔上之基地台经过佼正1)对于市区以外的区域可放宽到-92dBm. 2)发射端为手持机井位于室内或
14、车内时,手持机的发射功率应减去相应的建筑物、车体的穿人损耗值。 30 7 局、站址选择7.1 GSM交换网及GPRS核心网节点局址选择7. 1. 1 GSM交换网中移动汇接中心、信令转接点和GPRS网中骨干节点的局址宜选择在传输网及IP承载网的骨干节点处,设在同一城市的成对节点间所在局址应有相对独立的传输路曲,旦两个局址间相距一定的距离。所选局址应有专用交换机房并可满足新建及扩容要求,供电条件良好,井有提供同步时钟信号的BITS系统。7. 1. 2 GSM交换网和GPRS核心网内的其他节点的局址应选择在传输条件良好,便于维护管理,有专用机房的通信楼内。7. 1. 3 同一城市有多个节点时,考虑
15、到网路安全及服务区划分,局址不宜过分集中。7. 1. 4 除上述规定外,移动节点局址的选择应执行YD/丁5003-2005,GF 010 95(No. 7信号方式连接控制部分(SCCP)技术规范),YD/ T 855. 4一1996(900MHz TDMA数字蜂宵移动通信网蒂动应用部分(MAP)技术规范卫YD/T 1038-2000( 900/1 800 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应用部分CPhase2十)技术规范的要求。另外对于具有智能网业务交换点(SSP)功能的MSC及GMSC与智能同业务控制点。CP)阳的情令规程还应符合YD/T 1037-2000(900/1800 MHz
16、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用CAMEL应用部分CCAP)技术规斑的要求。8.2.3 各级信令转接点应具有特接七号信令消息的功能及GT哥哥译功能。8.2.4 GPRS阿元之间Gn,Gp接口采用基于IP的带内信令消息,通过IP承载网持接e 34 9 编号方式与IP地址分配方式9. 1 编号方式9. 1. 1 移动用户的ISDN号码由国家号码十国内有效移动用户电话号码两部分组成。国家号码为时,国内有效电话号码为1个11位数字的等长号码,其结构为:N1N2N3十HoH1H2H3十ABCD9. 1. Z 移动用户漫游号码(阳刚)结构为:nN21飞MoMzMzABC。其中,MoM1M2M3的数值与HoH1H
17、2H3相同,ABC为MSC临时分配给移动用户的号码。9.1.3 用于在七号信令消息中识别MSC/VLR、SGSN、GGSN的号码规定为N1N2NgMoUM2Mg,其中MoUMzMg的数值与HoHjH2Ha相同。识别HLR的号码规定为NjN2凡I-oHlH2凡0000。9. 1. 4 位置区识别码CLAD由三部分组成MCC+MNC+LAC。其中MCC、MNC与第10.1. Z条阳,LAC为2字节十六进制的BCD码,表示为LjL2L3 L4 0其中LjL2全国统一分配,L1L2LgL4 全为0的编号不用。L3L4由各省分配。9. 1. 5 全球小区识别码CGCD按下列要求编号:MCC+ MNC+
18、LAC十CI其中:MCC+ MNC+ LAC为位置区识别码,采用9.1. 4条规定的号码。CI为2字节BCD码,由各MSC自定。9. 1. 6 基站识别码CBSIC)结构为网络色码NCC(3bits)十基站色码BCCC3bit) ,其中NCC表示为XY1Y2,并按如下要求编号:X表示电信业务经营者;Yj Y2的分配由各电信业务经营者自行确定;BCC码由运营者设定。 35 9.1. APN由阿格标识相电信业务经营者标识两部分组成巳APN最大长度100个8比特组。APN酌语义应将合RFC2181和RFC 1035的要求。9.2 IP地址分配方式9.2.1 GPRS阿基于IP承载,GPRS核心间节点
19、及GPRS用户均需分配IP地址。9.2.2 GPRS核心向节点的IP地址应采用静态IP地址。1. GGSN设备与外部数据网相连的G接口应采用公有地址。2.其他节点的IP地址应根据IP承载网酌情况选择私苟地址或公有地址。当IP最载同为专网时,采用私有地址;当IP承载网为公用网时,采用公有地址。9.2.3 在来用IPv4情况下GPRS用户IP地址宜果用动态IP地址。当网络支持IPv6后.则可以考虑使用静态地址。36 10 计费与网管10. 1 i十费10. 1. 1 GSM移动通信网的计费点为MSC及GMSC,采用详细记录话单方式。10. 1. 2 GSM移动通信网内始发MSC、终端MSC和GMS
20、C均要计费。当发生越周频道自动转换时,由主控MSC进行计费。10. 1. 3 MSC、GMSC应配置数据链路端口,并具有向叶费中心传送计费信息的能力。10. 1. 4 GPRS网络的计费采集点为SGSN、GGSN,CG设备负责采集GSN提供的原始话单井具有向汁费中心传送计费信息的能力。10. 1. 5 CG设备应通过数据专线或数据专网与计费中心连接。10.2 网管10.2.1 GSM网网元应通过数据专线或数据专网与网管系统连接。10.2.2 GPRS阿节点应通过数据专线或数据专网与阿管系统连接,且网管接口应划分独立的网段和VLANo 37 11 阔步要求11. 1 时钟闰步方式11. 1. 1
21、 GSM网交换节点、GPRS网中的SGSN及元钱网中的BSC需要时钟同步,采用主从同步方式,其数字同步基准应利用数字同步网的基准,即从数字同步网设在各级交换中心相应等级的电信楼结合定时供给系统(BITS)中提取。11. 1. 2 上述节点所配的时钟应具有相应的等级,其中TMSC1、TMSC2、HSTP、LSTP的时钟等级应至少为二级,日LR/AUC、MSC!VLR、GMSC、SGSN的时钟等级应为三级,BSS的时钟等级为三级,各级时钟的要求应符合YD/T 5089一2005(14dB时.CS-3、CS-4的数据吞吐量较大。而GPRSMS编码方式的选择受PCU设备支持能力、MS设备支持能力、元钱
22、环境条件的因素制约较大,为了提高无线信道的利用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原则上应尽量选用支持高速率编码方式的设备。6.5.5 GPRS与GSM元钱网的相互影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因素zGPRS和GSM共用元钱空间信道资源,对于总容量受限的元钱信道资源,应在GPRS网和GSM网间进行合理、高效的分配。由GPRS引人的新增干扰,可能导致话音质量下降、切换掉话率提高,进而导致原有话音服务面积缩小,应采取措施保证原有GSM话音网络质量。1.为实现GPRS和GSM元钱网络的协调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 61 1)配置静态及动态PDCH后仍应保证GSM网络满足话音容量的需求,当话音业务与数据业务同时争抢动态PD
23、CH时,GSM话音业务应具有较高的优先级。2)应按GPRp!GSM话务模型分区分点进行配置和优化。3)应尽量减少信道从GSM到GPRS的频繁切换口的宜将PDCH配置在BCCH所作载颇上。2.对于静态及动态PDCH信道的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对于需要进行GPRS覆盖但是数据量小的小区,为了提高情道利用率,可以只设置动态PDCHo对于有一定数据量而且需要保证数据网络质量的小区,可措需设置若干静态和动态PDCH信道。2)根据业务量计算出所需的PDCH数应为静态PDCH与动态PDCH之和。GPRS业务的突发性强,动态PDCH可更合理地利用情道资掘,但动态PDCH频繁地在GSM和GPRS问切换会造成
24、倍道利用率降低。因此,静态PDCH和动态PDCH的配置比例应基于业务种类预测。3) b!l分别为TCH、动态PDCH、静态PDCH分配连续的信道,且动态PDCH位于TACHCTCH+SACCH)与静态PDCH之间,GSM对动态PDCH的占用应从最靠近TACH的一侧rlm序占用,以便于业务使用时信道的分配。6.6 系统间干扰协调6. 6. 1 为避免系统间干扰,工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z1.合理利用自由空间距离、地形地物和天线方向去藕满足隔离度要求u2.调整干扰基站发射天线的下倾角或主瓣水平方向角度。3.降低干扰基站的发射功率。4.在干扰基站发射端或被干扰基站接收端加装性能良好的滤谊器。不同电信业务
25、经营者无线网络之间的系统干扰处理办法应62 按信息产业部的相关规定执行。6. 6. 2 与广电系统干扰协调。GSM与电视广播系统间主要为电视13、14频道的二次谐波引起的干扰以及电视广播系统的杂散发射干扰。由于电视13、14频道的二次谐被均落在GSM下行工作频带内,且电视信号带宽为8MHz,而电视广播因发射功率为1030 kW,与GSM基站同址安装时,其因非线性及寄生搞合产生的谐波和寄生波辐射会干扰基站正常收信,因此基站不宜与广播电视同址设置。如同址安装,应进行计算和实地测试。6. 7 移动电话网的服务质量指标6. 7. 3 P r min值按文中4种情况考虑比较符合实际E情况1手机收、大楼室
26、内规定-70dBm考虑了下列因素:手机灵敏度-102dBm.快衰落保护3dB.慢衰落保护(室内)7 dB(慢衰落标准偏差室内7dB,室外8dB,覆盖区内可通率90%, 1800 MHz时慢衰落标准偏差室内8dB,室外7dB,覆盖区内可通率90% .).穿透损耗18dB,干扰噪声2dB( 1 800 MHz时3dB)及环境噪声保护2dB。情况2手机1&、车内及市区一般建筑物室内规定一80dBm 考虑了下列因素:手机灵敏度-102dBm,快衰落保护3dB,慢衰落保护5dB(覆盖区内可通率90%.1800MHz时6dB),穿透损耗10dB.干扰噪声2dB( 1 800 MHz时3dB)及环境噪声保护
27、2dB。情况3车载台收、市区室外规定-92dBm考虑了下列因素:车载台灵敏度一104dBm,快衰落保护3拙,慢衰落保护5dBC覆盖区内可通率90%,1800 MHz时6dB),干扰噪声2dBO 800 MHz时3 dB)及环境噪声保护2dB,对市区以外的区域保护可减少2dBo 情况4基地台收、市区规定-92dBm考虑了下列因素:基地台灵敏度-104dBm,快衰落保护3dB,慢衰落保护5dB (覆盖区内可通率90% , 1 800 MHz时6dB),干扰噪声2dB (1 800 63 MHz时3dB)及环境噪声保护2dB,对市区以外的区域保护可减少2dB。以上这些数据变化时,应相应修改Prmin
28、,同时考虑到目前无实测数据,各地有条件时可实测井根据实测结果相应调整Prmin值。考虑到大城市高层建筑材料差异较大,因此在有覆盖和一定话务需求时,应进行实地测试,并结合第6节元钱网络设计中所提到的多种覆盖手段(如橄蜂窝、室内分布天线系统等来满足需求。 64 7 局、站址选择7.2. 1 对于干扰受限的无线网,站址偏离R/4太太,而在实际选址时R/4的限制可能太严格.故增加以满足频道干扰指标为准。7.2. 2 由于无线网路不断扩大,基站站址选择在非电信专用房屋中的比率加犬,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设备的重量、尺寸及房屋的结构(主、次梁分布,匀布荷载等3进行核算,以决定采取加固措施。 65 ., 9 编号方式与IP地址分配方式9. 1. 4 位置区的划分是元钱网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参数,并应在阿路运行过程中不断优化、调整。 66 统一书号:155635.130 定价:16. 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