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标 126-2009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建设标准.pdf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239870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标 126-2009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建设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建标 126-2009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建设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建标 126-2009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建设标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建标 126-2009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建设标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建标 126-2009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建设标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S/N:1580177.269 统一书号:1580177 269 定价:10.00元91115 8 r711126909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建设标准建标126-20092009 :lt 尽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建设标准建标126- 2009 主编部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2 0 1 0 年1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北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建设标准建标126- 2009 女国家广

2、播电影电视总局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电话:6390643363906381)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世界知识印刷厂印刷850 X 1168毫米1/32 1. 75印张45千字2009年12月第1版2009年12月第1次印刷印数1-6000册女统一书号:1580177 269 定价:10.00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批准发布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2009J155号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

3、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J172号)的要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负责编制的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建设标准,己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在中、短波广播发射台项目的审批、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严格控制建设标准的有关要求,认真执行本建设标准。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00丸年九月二十九日目。E本建设标准是根据原建设

4、部关于印发(建标函(2006J172号),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负责组织编制的。本建设标准的目的是为提高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规范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建设,合理确定建设规模、项目构成、用地指标、建筑面积、设施及设备配备,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使中、短波广播发射台有效实现广播覆盖的作用。本建设标准的编制工作以合法、科学为指导思想,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方针政策,遵循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符合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制定工作的相关规定。根据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使用功能,以满足广播覆盖需求、系统完整、技术合理、控制投资、以人为本为基本原则,做到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在确保满足任

5、务需要的前提下,适当考虑经济发展的地域因素和发射台远离城市的特殊因素,合理确定各个分项的规模,包括房屋建筑、用地、配套设施等。本建设标准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讨论,标准中的数据通过实际测算和统计筛选获得,依据充分、内容翔实,结论适度,可以作为项目立项、设计、审批的依据。本建设标准共分六章:总则、建设规模及项目构成、主要技术设施设备、配套设施、建筑与建设用地、总体布局与建筑标准。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收集意见并及时反馈给主编部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负责具体解释(地址:北京西城区南礼士路口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标准定额管理中心,邮编:100045)。 1 主编单位:中广电广播

6、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主要起草人:林长海李国华杨志刚田园何红宇向荣包启顺张俏梅曹毅黄秋芳宋占凯 2 目录第一章总则(1 ) 第二章建设规模及项目构成(3 ) 第三章主要技术设施设备. . . . ( 5 ) 第一节广播发射机及附属设备(5 ) 第二节天线和馈线系统( 5 ) 第三节节目源系统(6 ) 第四节自动化控制系统( 6 ) 第五节主要维护仪器及维修机具(7 ) 第四章配套设施(8 ) 第一节变配电(8 ) 第二节给水排水(9 ) 第三节暖通与空调(9 ) 第四节消防(1 0 ) 第五节安全防范(10)第六节通讯与网络(11) 第七节防雷与接地u第八节围墙、

7、大门、道路门口第五章建筑与建设用地(12) 第一节建设用地(12) 第二节建筑分类(12) 第三节建筑面积指标及房间面积分配(13) 第六章总体布局与建筑标准(15) 第一节总平面布置(15) 第二节建筑标准U们附录一主要维护仪器工具配备表门门 1 附录二主要维修机具和交通工具配备表(18) 附录三发射机房面积指标分配表. 附录四名词解释.本建设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附件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建设标准条文说明( 2 3 ) 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短波广播发射台(以下简称发射台)的建设,提高发射台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技资效益,在保障发射台技术功能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建设规模、标准和

8、投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上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制定本建设标准。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发射台建设项目决策服务和控制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是审查工程项目建设初步设计和审计、监督的尺度。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以发射广播节目为任务的新建发射台,改建和扩建发射台项目可参照执行。第四条发射台的建设应遵守国家经济建设和广播电视的法律法规,满足广播覆盖任务的需要,同时应结合国情考虑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合理确定工程项目建设的规模和水平,做到安全适用、设施完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适应发展。项目建设应科学规划、一次建成,一次建成确有困难的,应二次规

9、划,分期建设。第五条发射台的建设应与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相适应,充分应用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技术,满足安全播出的要求,并考虑无人值班、有人留守的发展需要。第六条发射台的建设应在满足功能与技术需要的前提下,遵循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的原则,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新建发射台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条件,合理确定配套设施;改、扩建发射台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发射台建筑及各项服务设施配置应方便发射台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第七条发射台的建设应按现行国家要求进行必要的环境评估, 1 建设项目应采取相应措施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第八条发射台的建设及工程投资应纳入城乡规划和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统筹安排;发射台用地应纳入土地

10、利用规划和行政划拨用地范畴。第九条发射台的建设除遵守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广播电影电视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等。且阜第建设规模及项目构成第十条发射台由场区、技术设施设备、配套设施兰部分组成。第十一条发射台根据发射总功率和发射机数量,按表1分类。表1发射台类型表发射台类型总发射功率(kW)和发射机数量的综合情况一类总发射功率小于50kW、任意数量的发射机;或者:总发射功率为50kW、只有一部发射机总发射功率50(含)150kW(含),任意数量的发射机;二类或者:总发射功率小于等于500kW、单机功率大于50kW且发射机数量少于3部总发射功率150(不含)500kW(含)、单机功率大于50kW

11、且发射机数量3部以上(含3部); 三类或者:总发射功率150(不含)500kW(含)、单机功率为50kW且发射机数量4部以上(含4部); 或者:总发射功率500(不含)3000kW(不含)且发射机数量少于10部四类总发射功率大于500kW且发射机数量10部以上(含10部); 或者:总发射功率大于等于3000kW、任意数量的发射机注:发射机数量不包含备机。第十二条发射台场区应包括技术区、综合业务区,生产辅助区,有武警建制时还包括武警营房区。技术区内包括天线场区(含馈线路由区)、技术用房建筑、附属用房建筑。综合业务区包括业务楼、技术培训和会议用房、车库、台区门卫值班室,必要时设置岗亭。生产辅助区包

12、括值班员宿舍、职工食堂、台区变配电站、锅炉房、水泵房及其他配套设施、职工健身场地及设施。武警营房区包括营房、警卫食堂、训练场地及设施。发射台内各建筑和设施在满足规划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应相 2 3 对集中,减少通路距离。第十三条技术设施设备包括广播发射机及附属设备,天线和馈线系统,节目源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第十四条配套设施包括变配电、给水排水、暖通与空调、消防、安全防范、环境保护、通讯与网络、防雷与接地、围墙、大门、道路、绿化等。 4 第三章主要技术设施设备第一节广播发射机及附属设备第十五条中波发射机和短波发射机的功率等级应根据发射任务需要,由主管部门确定。第十六条中波发射机功率为25kW及以

13、下可考虑备机。同二机房内短波发射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可设置1部同功率等级的备机:4部以上短波发射机;4部短波发射机且工作时间大于64h/d;4部以下短波发射机且单机工作时间大于18h/d。有备份发射机的发射台,应在天线交换系统和节目源系统考虑短波发射机之间的互相代播功能。第十七条发射机的重要元器件、易损器件应有试运行备件。同一型号的发射机4部及以下配备套共用备件,4部以上配备两套共用备件。第十八条应配备必要的节目信号音频处理设备,包括音频处理器(或均衡放大器人音频切换设备等。第十九条应配备必要的射频配套设备,包括假负载、射频交换开关、变换器(阻抗或平衡/非平衡)等。第二十条应配备监听系统,设置

14、信号检测点,配置相应的播出信号监听、监看设备。第二节天线和馈线系统第二十一条中波天线的形式、结构类型、塔高、承载功率应根据覆盖任务要求、频率规划、发射机功率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执行现行国家标准中波广播网覆盖技术GB2017,通过电波计算确定。 5 中波天线的调配网络根据中波天线的形式确定,按技术要求敷设与中波天线相适应的地网。第二十二条短波天线的形式、天线支持物高度、结构类型、承载功率应根据覆盖任务要求、频率规划、发射机功率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短波广播网覆盖技术规定)GB11410,通过电波计算确定。第二十三条馈线形式应根据使用频率、功率及当地海拔、气象条件确定。第二十四条当发射机

15、与发射天线有交换连接需要时,应根据技术需要和环境条件设置天线交换开关系统。第三节节目源系统第二十五条发射台广播节目的信号源,应在卫星接收、光缆传输、微波传输等多种传输方式中,选择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传输系统互为备份;当只选用同一种传输方式时,对于卫星接收应选择两颗不同卫星上不同波段的信号,对于光缆线路和微波应选择两个不同的路由。第二十六条节目源系统应采用数字传输技术,根据节目源传输方式,选择相应的终端设备。第二十七条主、备用节目源应在传输末端配置切换设备,在其中一路节目源故障(不包括节目内容异常)时能自动切换技入使用,并具有手动切换功能。第四节自动化控制系统第二十八条发射台应建设全台自动化控制

16、系统,自动化系统应安全稳定运行。第二十九条发射台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运行调度管理、节目源交换、发射机运行、天线交换、电力监控、播出监测等,各系统应独立可靠运行。第三十条发射台自动化控制系统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远程访问及管理;运行图自动接收、解析及管理;各自动化系统根据运行图自动运行卜自动抄表、自动存储运行状态参数及操作日志记录等;设备故障自动声光报警、故障部位显示、故障日志记录等;播出情况统计、查询和报表等;可靠的权限管理和系统安全保障。第三十一条发射台自动化系统网络设备应与国际互联网进行物理隔离,并充分考虑发射台的电磁环境,采用必要的抗电磁干扰措施。第五节主要维护仪器及维修机具第三十二条

17、发射台应配备必要的维护、测试仪器、维修工具及工程用车等,见附录一、附录二。 7 第二节给水排水第四章配套设施第一节变配电第三十九条发射台的水源宜首选城市供水系统,其水量、水压应满足发射台工艺、生活和消防等用水要求。第四十条发射台采用自备水源时,宜设两个可靠的供水水源,水质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第四十一条当自备水源水质不符合国家标准时,须设置水处理设施。第四十二条水源的水量、水压不满足发射台工艺、生活和消防等用水要求时,应设贮水池、水塔、加压泵房或无塔供水设备等设施。第四十三条发射台内应设置开水、生活热水供应设施。第四十四条发射台离城镇较近时,生活污水应经无害化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发射台

18、远离城镇,元市政排水管网时,生活污水应经无害化处理并达标后排人渗水井或附近水体。第四十五条当生活排水的水质达不到城镇排水管道或接纳水体的排放标准或当地有其他要求时,需经二级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第四十六条发射台离城镇较近时,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发射台远离城镇,元市政雨水管网时,雨水可利用地形顺坡自然排放,或结合地形利用排水沟排往附近水体,并具备抵御50年一遇洪涝灾害的能力。第三十三条发射台为一级负荷用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电源应来自两个不同的区域变电站(发射总功率在50kW以下的发射台可根据该地区供电情况确定)。其中应至少有一路外电为专用独立电源,每路电源应满足发射台全部负荷的用电要求。当一

19、路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路电源应具有自动切入的功能。外电源自有线路部分应具备抵御50年一遇自然灾害的能力。第三十四条发射机总功率为50kW以下时,可采用380V低压供电;发射机总功率为50kW3000kW,宜采用10kV及以上等级高压供电;发射机总功率大于3000kW宜采用35kV及以上等级高压供电。因用电容量和供电线路超长造成外电线路电压降超过10%时,宜提高外电电压等级。第三十五条发射台主变压器的容量应满足发射台全部负荷的用电要求,根据外电质量确定主变压器形式。第三十六条当输入电压在35kV及以上且给两个以上发射机房供电时,宜设台区变电站。台区变电站电压等级不宜超过35kV。台区变电站设置高

20、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室(室外安装变压器除外)、控制室、值班室、维修室、库房等,并配置电力监控自动化系统。第三十七条机房变电站宜设置高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室(室外安装变压器除外)、控制室等,并配置电力监控自动化系统。采用380V低压供电的发射台,设置低压配电室。第三十八条发射台应配备.UPS不间断电源作为发射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保证电源。UPS不间断电源电池组供电时间不少于30分钟。节一一一第暖通与空调第四十七条发射机室、控制室、节目交换室、弱电设备间应设置采暖(采暖地区)、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其他附属房间按相关规范设置。第四十八条发射台主要技术用房的室内环境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9 表2主要技术用

21、房的室内环境要求表房间名称冬季室内温度夏季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室内噪声清洁度(C) (C) 16 三三32(2003)武后字第39号丁的有关规定。 14 第六章总体布局与建筑标准第一节总平面布置第八十三条发射台场地的确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波、短波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GY5069的有关规定。第八十四条发射台大门连接地方公路的道路应为混凝土或沥青路面,路面宽度为4.5m6. Om(当连接道路超过400m时可在一定间隔设置会车区);发射台内各个区域问道路应为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从发射台大门至综合业务区主路的宽度为4.5m,.,_, 6. Om,其他道路宽度为3.Om4. 5m。技术区至天线区的维修通路宜采

22、用i昆凝土、沥青路面或碎石路面,道路宽度为2.5m3. Omo 第八十五条发射台内的各个区域应紧凑、规整、相对独立,发射台的房屋建筑和集散场地、绿化用地的总体布局应满足发射工艺的要求并符合建设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第八十六条发射台综合业务用房区、辅助用房区应考虑电磁防护与技术区运行安全的需要,不得设置在技术区内。第八十七条短波天线与发射机房距离宜控制在500m以内,中波天线与发射机房距离宜控制在1000m以内。第八十八条水泵房、台区变电站等有噪声、强电磁于扰的建筑设施应远离综合业务用房和值班宿舍。第八十九条锅炉房等附属设施根据气候条件宜布置在台区的下风向。第九十条健身场地和设施宜布置在生产辅助区

23、内。第九十一条武警营房区应相对独立,训练场地宜远离值班员宿舍。第九十二条发射台区的绿化率应符合当地建设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 15 第二节建筑标准第九十三条发射台内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经济实用,有利生产的原则。应采用简洁的建筑造型,建筑材料的选用应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的要求。第九十四条发射机房内的房间布置应满足工艺要求,发射机室的结构净高应控制在4.5m 6. Om,对于单机功率大于等于500kW的发射机室可根据设备安装需要适当增加高度。其他技术辅助用房的结构净高应为3.5m4. 5m。第九十五条综合业务用房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并满足功能要求,其中业务楼办公室结构净高控制在2.8m3. Om

24、,车库、变电站、锅炉房、水泵房、水处理间等建筑用房结构净高控制在3. 5m4. 5m。第九十六条生产辅助用房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其中值班员宿舍结构净高宜为2.8m,职工食堂结构净高不应高于4.2m,培训与会议用房结构净高不应高于6.0mo第九十七条警卫用房建筑标准应符合武警内卫执勤部队营房建筑面积标准(试行) (2003)武后字第39号的有关规定。第九十八条发射机室、控制室、弱电设备间、节目交换室、变电站及与其相通的走廊、楼梯和房间等应采用便于清扫、不起尘的材料做地面,墙面应用绝燃、防静电、可擦拭的涂料。第九十九条控制室、弱电设备间、节目交换室等房间应根据电磁环境采取屏蔽措施。 16

25、L 附录一主要维护仪器工具配备表数量序号设备名称一类台二类台三类台四类台l 网络分析仪1 l 2 频i普分析仪l 1 3 双踪示波器1 2 2 3 4 i周幅度测试仪1 1 1 2 5 函数发生器2 3 6 调制解调器1 1 1 2 7 音频分析仪l 1 1 2 8 数字频率计1 1 2 3 9 高频阻抗电桥1 1 l 1 10 交流高压试电器1 1 1 11 中短波场强测试仪1 1 1 l 12 接地电阻测试仪1 1 1 l 13 电力分析仪2 3 14 高压电压表1 l 1 15 高压验电器l 1 1 16 光纤溶接机1 l 注.工具根据实际情况酌量购买。 17 附录二主要维修机具和交通工

26、具配备表附录三发射机房面积指标分配表建筑面积(m2)数量用房类别备注(用途说明)一类台二类台三类台四类台序号设备名称一类台二类台三类台四类台30 50kW以下发射机115 100 80 50kW发射机120 110 100 100kW发射机1 防静电焊台1 1 1 发射机150 135 120 150kW发射机室(每部)180 165 150 200kW发射机2 红外i则温仪l 1 200 180 180 500 kW发射机220 200 600kW发射机3 电焊机l 1 1 450 400 1000kW发射机控制室50 60 80 100 4 卷扬机2 2 发射机5 液压叉车l 附属设备40

27、 35 30 主要为冷凝器室室(每部)6 升降车1 2 发技弱电设30 30 40 50 射术备室7 工程用车1 2 3 4 8 技术安全用具1 2 机用节目交30 30 40 50 主要为节传设备换室房房一般与机房合并设置天线交换开关室并根据开关系统要求确定规模天线调根据天线系统要求确定间数(中波台),面积根配窒据实际要求确定机房变120 150 220 220 电站空调室50 50 80 120 主要为发射机室服务滤尘室10 15 20 外部空气质量差的地(每部)区 19 18 续表建筑面积(m2)用房类别备注(用途说明)发射机房辅助技术用房注:1 2 20 一类台二类台三类台四类台仪器室

28、20 30 40 50 存储检视仪器真空器30 50 70 80 存储发射机一般配件件库紧急备30 60 70 80 存储发射机应急配件件库维修间30 30 50 50 常规维修危险品15 15 15 库安防监45 60 控室技术办20 20 20X2 20X2 机房技术管理人员公室机房值班人员24h不休息室30 30 35 35 间断值班,按两间设置。其中一间具有配餐功能学习室50 60 70 80 机房业务学习等机房主20 20 30 30 任室表中面积指标含门厅、楼梯、走道、厕所等公用面积。表中面积总和为控制指标,各房间面积在总面积不突破的前提下可适当调剂使用。括号中每部含义均指发射机。

29、附录四名词解释一、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在无线电频率为中波波段或(和)短波波段发射广播节目,由广播发射机、天线馈线等技术设备组成系统,并由设备机房、供电系统等配套设施支持的广播节目发射设施。二、广播发射机用于发射声音节目的无线电发射设备。三、节目源系统本建设标准中指用于传输声音节目的接收终端设备。四、重要元器件指中波发射机和短波发射机使用的电子管和大型真空器件。五、易损器件指中波发射机和短波发射机中使用的各种场效应管和控制线路板。 21 附本建设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1 为便于在执行本建设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

30、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气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 本建设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22 中Tdl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建设标准建析、126- 2009 条文说明L二目录第一章总则门第二章建设规模及项目构成(3 0 ) 第三章主要技术设施设备(3 3 ) 第一节广播发射机及附属设备(3 3 ) 第二节天线和馈线系统( 34) 第三节节目源系统门们第四节自动化控制系统( 3日第五节主要维护仪器及维修

31、机具门们第四章配套设施什们第一节变配电门的第二节给水排水. (3川第三节暖通与空调门们第四节消防0)第五节安全防范.第六节通讯与网络第七节防雷与接地(4 1 ) 第八节围墙、大门、道路( 42) 第五章建筑与建设用地.3) 第一节建设用地(43) 第二节建筑分类第三节建筑面积指标及房间面积分配第六章总体布局与建筑标准(47) 第一节总平面布置7)第二节建筑标准们 2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短波广播发射台(以下简称发射台)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国家最有效的信息传输手段,尤其在紧急状态下更为突出。编制本建设标准是为了规范发射台建设,提高发射台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合理确

32、定建设规模、项目构成、用地指标、房屋建筑面积、设施及设备配备,使发射台的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本建设标准的编制遵循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的相关内容,使发射台的建设符合国家的法律,有利于发挥广播电视的作用。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发射台建设项目决策服务和控制项目建设水平的统一标准,发射台工程建设中涉及专业技术多、使用资源也多,有很强的专业性,在保证使用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下,合理控制规模和建设标准,对综合平衡使用资源和国家投资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编制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审批、工程设计和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中,均作为主要依据予以执行。第三条新建发射台工程均应执行本建设标

33、准。而对于一些现有的发射台在改建和扩建中,其改建和扩建内容没有特殊情况时亦应按本建设标准的相关条文执行,但可能存在由于现有场地、环境、配套设施容量等客观条件限制,难以达到本建设标准要求的情况,故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发射台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设置不同的功率等级。对于服务范围较大的省级骨干发射台及国家级统一管理的大型综合发射台,其发射总功率般均大于50kW,也具备一定的建设规模,因此,需要一个相对统一的尺度,但对于发射总功率小于50kW的发射台一般是服务于地级市区域的,发射机数量较少、附属设备也不多,在执行本建设标准关于一类台的规定时可根据情况适当降低建筑物规模。第四条发射台的建设应遵守国

34、家经济建设和广播电视工作的法律法规,在确保满足任务和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将国情、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结合起来,合理确定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水平,这是本建设标准的根本出发点。因此,首先要满足任务需要,满足安全播出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建设一个设施完善、技术先进、留有发展空间的发射台,避免在短期内进行扩建和改建,同时在投资上应体现经济合理的原则。为了项目建成后是一个整体项目,避免出现缺陷,发射台建设应科学规划、设计,并一次建成,以保证发射台能全面投入正常运行。对于因财力或其他客观条件不具备、不能一次建成的,应一次完成规划和设计,分期建设,以确保建设项目的完整性、一致性。第五条发射台的建设是系统工程,是技术

35、密集型项目,应能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和技术的发展,既能满足当前宣传任务的需要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特别是在技术上,充分应用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技术,实现技术先进、保证安全播出、满足无人值班、有人留守的技术要求。第六条国家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益,应贯穿在所有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发射台的占地应在满足功能与技术需要的前提下,尽量节约使用土地资源。其中,天线场区是占用土地资源的主要设施之一,当需要架设较多的发射天线时,占用土地资源则成为对项目影响较大的因素。因此,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应是项目建设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新建发射台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合理建设配套设

36、施,以满足各项运行条件保障为主要目的,避免资源浪费和闲置,努力做到既适合地域环境又节约投资;对于改、扩建发射台,应保护已有投资,充分利用原有可正常使用的设施设备,发挥其效能。发射台一般地处偏远郊区,周边各项服务设施少,台内建设的各项设施应充分考虑为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第七条发射台场地的环境条件直接影响到覆盖任务的实施效果,但发射台建设和建成后对周边的环境影响也应予以充分考虑。因此,在确定场地时除按中波、短波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GY5069选择可满足发射台功能需要的场地外,建设发射台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应按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评估,以满足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特别是对可能发生的影响应采取必要

37、的技术措施和配备必要的设备予以消除。第八条发射台是实现广播节目覆盖的最后环节,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国家应根据宣传任务的需要有计划地将发射台建设资金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以确保发射台建设能按宣传工作的要求有计划地实施建设,保障对国内和国外宣传,保持社会稳定。建设发射台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政府行为,发射台建设用地应在土地使用规划和行政划拨中予以考虑。第九条本条阐述了本建设标准与其他相关标准、规范、定额、指标的关系。发射台工程项目的建设涉及的专业较多,如:城市规划、房屋建设、工程水文地质、抗震防火、供配电、给水排水、采暖通风、环境保护、节能、工程测量以及广播电视技术,因此,实施中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遵

38、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范、定额、指标,确保项目符合功能、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29 第二章建设规模及项目构成第十条发射台的组成包括三大部分:场区、技术设备设施和配套设施。场区是指经土地管理部门批准、根据任务需要而划定的发射台土地使用区域,主要包括技术区和第十二条规定的其他区域以及在各自区域里相应的建筑物;技术设备设施是指为完成规定的覆盖任务在场地内或建筑物中安装的各种设施设备,如发射机、天线系统、发射塔、各种附属设备及维护仪器等;配套设施是指为保证技术设施设备的运行而配备的能源、动力、环境及各种条件的支持系统和设施,如电力、通讯、给排水、空调、安全设施等,以及台内道路和发射台大门口至社会

39、公路的连接道路。第十一条发射台的分类是根据发射总功率和发射机数量两个因素共同确定发射台的规模类型,主要是因为单一从功率上或从发射机数量上确定规模类型有可能差距很大,一部小功率发射机所组成的发射台和一部大功率发射机所组成的发射台其机房建筑和附属设施差距非常大;单一从发射机数量上认定发射台规模也同样差距很大,如十部小功率发射机和十部大功率发射机所组成的发射台其机房规模和附属设施差距也很大。因此,采用总发射功率和发射机数量两个因素共同确定规模类型在机房建筑和附属设施的规模较为接近实际的需求。考虑到可以定义本建设标准控制的最小规模而无法预见今后是否会有更大规模的发射台,本建设标准将规模最小的定义为一类

40、,随着规模的增加依次定义为二类、三类和四类,待将来有更大规模的发射台建设时可定义为五类,从而不必重新打乱分类。本条中:当发射总功率大于500kW、而且发射机数量大于等于10部两个条件同时成立时,定义为四类发射台;当总发射功率大于500kW但发射机数量不足10部,或者虽然发射机数量大于等于10部但总功率不足500kW时,同样不能划为四类,只能划到三类或二类;总功率不足50kW时,无论有多少部发射机(事实上由于频率的限制发射机数量不可能很多)均划为一类。实际上,各种组合非常多,本条不能一一列举,但根据表1中的分类条件,是可以将各种功率和部数组合的发射台归入到相应的类别中的。第十二条发射台根据运行和

41、管理需要分为若干区域,考虑到发射台的运行安全和减少相互之间的影响,区域之间需要采取一定的分割和隔离设施。技术区主要是与广播节目发射有直接关系和动力支持的设备、设施、建筑物(如发射机房)所占用的区域,技术区中的天线场区主要是架设发射天线及天线支撑物,铺设地网(中波),调配室(中波),室外交换开关(短波),以及馈线通路区。综合业务区主要是管理区域,建设各种业务工作用房、培训和会议用房、车库、门卫值班室以及台区安全保卫用的监视岗亭。其中培训和会议主要用于台内工作会议、进行技术交流活动和开展其他公共活动的用房。作为一个行政单位,按照上级管理要求,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全台职工的各种会议、业务活动等需要一个台

42、内职工可集中的场所,更重要的是,中、短波广播发射技术以及相关设备和技术是发展很快的领域,知识更新、技术交流、业务交流是发射台运行和管理的基础,否则将不能满足安全播出、保住宣传阵地的要求,因此,在系统内进行各种技术培训、台内现场交流是发射台必不可少的活动。所有上述活动都需要一个场所,建设一个以培训和会议为主的多用途用房是必要的。除此以外,台区安全保卫应满足当地社会治安环境的具体情况,当需要对台区四周持续监视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监视岗亭,岗亭数量以满足可视范围和距离为原则确定。生产辅助区包括值班宿舍、职工食堂、台内能源和动力供应设施、一些健身场地和设施。由于发射台一般都远离城区,而发射机是昼夜播出

43、,值班人员由于倒班的需要经常是半夜下班或凌晨上班,很难每日往返于发射台和居住地,都是值完一轮班次(约三、四天)才能离开发射台,因此必须为值班人员提供宿舍。同样,连续数天在台内工作和休息,解决值班职工就餐,建设职工食堂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本系统内在台内集中培训|、技术交流人员的就餐也是需要食堂的。职工长时间不规律地在发射台工作和生活,身体健康尤为重要,本着党中央以人为本、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的精神,应提供适合职工特点的健身场地和设施。发射台一般都地处边远郊区,不具备使用社会公共住宿场所的条件,当确实有需要时,可建设一个供外部调机、维修等技术人员居住的招待所,但应另行申报项目。武警营房区的设置执行国家

44、相关规定。第十三条发射台技术设施设备是实现广播节目播出的核心,包括广播发射机及附属设备(含节目信号处理设备、室内馈管、高频电缆、阻抗变换器、假负载、监视监昕设备、天线开关交换系统、检测设备、维护仪器、维修机具和一定储量的易损器件的备件等),天线馈线系统(含馈线和调配网络),节目源系统(包括卫星接收设施、光缆传输终端设备或微波传输终端设备或调频传输终端设备、台内节目交换系统等)、自动控制系统(指用于控制和监视广播发射机运行状态的控制系统设备、网络设备)、运行维护设备等。这些设备设施都是完成发射广播节目的核心设备,其中监控监听设备、自动控制系统是监视发射系统运行状态的眼睛、耳朵和控制手段,是保证系

45、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检测设备、维护仪器维修机具是保证发射机各项指标始终保持在标准规定水平上的必要设备。以上系统和设备共同构成了发射台技术设施的主体。第十四条配套设施是保障发射机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支持和环境支持系统,是发射台所必需的设施。由于发射机是大功率用电设备,且附属设备用电量也比较大,一般是高电压送至发射台,需要相对独立的变电站和配电系统;给水排水、暖通与空调、通讯与网络、防雷与接地等设施也是支撑发射台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同时消防、安全防范、环境保护、绿化等都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采取必要的措施。 32 第三章主要技术设施设备第一节广播发射机及附属设备第十五条中波发射机和短波发射机的功率等级受多

46、种因素影响,包括覆盖范围及距离、电波传播条件、天线形式等,因此依照发射台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方案,选择适当的功率等级报主管部门确豆E。第十六条本条对发射台站备份发射机的配置作出规定。其中,由于中波发射机的频率单一,性能稳定,特别是大功率中波发射机投资较高,采用备份机将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因此不要求配备备份发射机,对于功率小于25kW的中波发射机,可考虑备机;短波发射机在同一个发射机房内在发射机数量多于4部的时候可设置1部同功率等级的备份发射机;同功率等级发射机数量在4部时,整个机房发射机工作时间较长(大于64hjd)的可设置同功率等级的1部备份短波发射机;同一机房短波发射机数量小于4部,并且每部发射机的工作时间较长(大于18hjd)的可设置1部同功率等级的备份发射机。天线交换系统和节目系统都需要考虑到整个播出系统的调度,保证其调配的灵活性,实现发射机之间的互代功能。第十七条本条阐明在发射台站建设过程中对于中波发射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其他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