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1199-2007 激光打印机干式单组份显影剂.pdf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240184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6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1199-2007 激光打印机干式单组份显影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GB T 21199-2007 激光打印机干式单组份显影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GB T 21199-2007 激光打印机干式单组份显影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GB T 21199-2007 激光打印机干式单组份显影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GB T 21199-2007 激光打印机干式单组份显影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lCS 3710020N 40 a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1992007激光打印机干式单组分显影剂2007-1 1-14发布Dry mono-component developer for laser printer2008-04-0 1实施中华冬睦共和国国塞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岩右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厘111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要求-41工作环境条件42耐包装运输和运输贮存性能一43外观一44粗粒-45粒度分布-46凝集度47荷质比(模拟带电量)一48熔融指数(或软化点)49结块性410有害物质411印品图像品质一412消耗量打印量一413环境适应性41

2、4净含量一5试验方法-51耐包装运输和运输贮存性能试验52外观53粗粒-54粒度分布55凝集度-56荷质比(模拟带电量)57熔融指数(或软化点)58结块性59有害物质-510印品图像品质-511环境适应性试验-512消耗量打印量试验-513净含量-6检验规则61交收检验-62型式检验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1标志、包装72运输和贮存目 次GBT 21 199-20071l122222222222333333334444444555555777GBT 21 1992007附录A(规范性附录) 软化点试验方法附录B(规范性附录)粉尘的测定方法810刖 昌CBT 211992007本标准由中国机械

3、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复印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47)归口。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武汉宝特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图纳墨粉技术有限公司、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广州阳光科密电子有限公司、佳能(中国)有限公司、邯郸汉光办公自动化耗材有限公司、北京莱盛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机械办公自动化设备检验所、全国复印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武汉)有限公司、天津复印设备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军、陈一凡、汤付根、明盛乎、鲁俊和、续守民、王智和、毕明珠、宋倩、袁旺进、姜真。激光打印机干式单组分显影剂GBT 21 19920

4、0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黑白激光打印机干式单组分显影剂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黑白激光打印机使用的黑色干式单组分显影剂(以下简称显影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8281 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 28591:1999,IDT)GBT 2829

5、 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 10073 1996静电复印品图像质量评价方法GBT 14670 1993空气质量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JBT 6154静电复印机显影剂消耗量测试方法JBT 826211999静电复印干式色调剂结块温度试验方法JBT 82622 1999静电复印干式色调剂荷质比试验方法JBT 82623 1999静电复印干式色调剂含水量测定方法JBT 82624 1999静电复印干式色调剂粒度分布试验方法JBT 8392-1996静电复印干式色调剂熔融指数测量方法JBT 944419444111999复印机械基本环境试验方法JBT 1033

6、4-2002激光打印机测试版(A4)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粒度体积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n volumeDv显影剂各级粒度范围的体积百分数分布。32粒度颗粒数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n particle numbersD。显影剂各级粒度范围的颗粒数百分数分布。33体积中径half diameter of particle size at volumeD50显影剂粒度体积百分数累积分布中其累积值一半所对应的粒径,单位为pm。GBT 21 199200734结块性caking capacity显影剂在规

7、定条件下加热时是否发生结块的现象,称为结块性。35软化点melt point在规定条件下,等速升温加热定量的显影剂,使之熔融从喷嘴流出,当显影剂流出量为二分之一时的温度为软化点,单位为。36消耗量consumption每打印一页消耗量版所耗用显影剂的量,单位为mg页。37打印量page yield按消耗量版打印一个粉盒装粉量所得到的页数。4要求41工作环境条件温度:1033相对湿度:308042耐包装运输和运输贮存性能产品在包装状态下,应能承受以下环境条件,产品性能应能满足本标准要求:低温试验温度:252,试验时间:8h。恒定湿热试验温度:40士2,相对湿度:(931;),试验时闻:48h。4

8、3外观色泽均匀、无结块、无异物。44粗粒每50 g显影剂中粒径大于150“m的粒子数不大于30个,且不得有大于200 pm的粒子。45粒度分布a)体积中径D。标称值由生产企业在企业标准中规定,允许偏差土1“m。b)大粒径Dv标称值和允许偏差由生产企业在企业标准中规定。c) 小粒径D。标称值和允许偏差由生产企业在企业标准中规定。46凝集度由生产企业在企业标准中规定47荷质比(模拟带电量)标称值和允许偏差由生产企业在企业标准中规定。48熔融指数(或软化点)标称值和允许偏差由生产企业在企业标准中规定。49结块性在45条件下放置24 h后,无结块现象。410有害物质4101加热挥发物小于12。4102

9、粉尘排放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不应超过0075 mgm3。4103苯乙烯排放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不应超过007 mgm3。4104其他有害成分显影剂中不应使用对人体有害、有毒及重金属等物质。411印品图像品质GBT 21199200741 11 打印品的图像密度、底灰、层次、定影牢固度、密度不均匀性和图像异常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印品图像品质要求环境条件检验项目 丁:1525 T:10C土2 T:33士2RH:4565 RH:30士5 RH:80土5图像密度 135 135 120底灰 O01 001 001层次(级) 10 10 10定影牢固度 90 85 90密度不均匀性 10 10 10图像异

10、常 无 无 无4112 打印品分辨力在表1中三组试验环境条件下,打印机分辨力设置不同时,分辨力应满足表2的要求。表2打印品分辨力要求打印机分辨力设置 分辨力(线对ram)94点ram(2 400 dpi) 1247点mm(1 200 dpi) 624点ram(600 dpi) 412点mm(300 dpi) 3412消耗量打印量最高消耗量值最低打印量值由生产企业在企业标准中分别规定。413环境适应性显影剂在如下环境条件下打印,其打印品品质应符合表1、表2的规定。低温低湿温度:10士2,相对湿度:30士5。高温高湿温度:33士2,相对湿度:80士5。414净含量净含量由生产企业在企业标准中规定。

11、5试验方法51 耐包装运输和运输贮存性能试验按JBT 9444-1999规定的方法和本标准42的试验条件进行试验。52外观目视检查外观质量。53粗粒将50 g显影剂倒入网孔为250m的标准筛中用吸尘器尽可能吸净,目视检查是否有大于250 pm的颗粒。将50 g显影剂倒入网孔为150“m的标准筛中用吸尘器尽可能吸净。将筛上的残留物用透明3GBT 21 1992007胶带粘起贴在洁净的白纸上,目视或用放大镜观察,记录下筛出的粗颗粒数。54粒度分布按JBT 82624 1999规定的方法测定。55凝集度先调整好振动电压,将250 pm(60目)、150 pm(100目)、75 pm(200目)的标准

12、筛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固定在振动架上,称取w克样品,放入最上面的筛(250“m)内,震动时间t(单位为s)后,精确称量各筛内残留的样品量(精确至001 g)。按式(1)计算凝集度c:c一(m1+06,12+02m3)V矿100 (1)式中:m。、mz、m。分别为250 pm、150 pm、75 pm标准筛内残留的样品量。重复三次,取算术平均值。56荷质比(模拟带电量)按JBT 826221999规定的方法测定。采用的摩擦带电用载体种类在企业标准中规定。57熔融指数(或软化点)按JBT 8392 1996或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定。58结块性按JBT 82621 1999规定的方法测定。59有害物质59

13、1加热挥发物按JBT 826231999规定的方法测定。592粉尘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测定。593苯乙烯按GBT 14670-1993测定。594其他有害成分由制造商提供符合4104要求的声明或相关文件。510印品图像品质5101试验条件51011在企业标准中明确显影剂适用的激光打印机型号,试验结束时,感光鼓和易损件都应在规定寿命以内。51012在试验过程中,打印机的各项参数应为打印机的默认值,并避免使用一切节省模式。51013在试验中检测打印品图像品质采用JBT10334-2002规定的综合版抽样,除另有规定外,其余打印均采用消耗量版。51014应按713d)中所明示的适用机型,选择合格的激光

14、打印机作为试验机。5102印品图像品质在常温常湿条件下,装入被测显影剂后进行运行试验,按表3抽样方法抽样和判定,图像品质检验参照GBT 10073-1996中规定的方法检验。表3抽样方法及判定抽样时机 打印用版 样本批 检测项目 判定开始时 综合版 连续10张 定影牢固度 O 1第一次抽样(开始时) 综合版 第一批10张 图像密度、底灰、层次、分辨力、 0 2第二次抽样(打印消耗量版 综合版 第二批10张 密度不均匀性、图像异常 1 2300张后) 随机编组GBT 21 1992007511环境适应性试验5111 将完成常温常湿下测试的装有被检测显影剂的激光打印机,在规定环境条件下保持12 h

15、以上开始试验,在1 h之内完成的打印品张数不低于i00张后按表3规定进行抽样,并按检测项目进行检测和判定。51 12打印品图像异常时,若检查出是由于试验机的故障所致,排除故障后再连续试验,并剔除抽取的异常打印品。512消耗量打印量试验采用JBT 10334-2002规定的消耗量版打印,每次试验需打印2个额定装粉量的粉盒。在打印起始以及额定打印量20为间隔进行取样,每次抽取综合版印品3张作打印品图像品质检验和判定。打印过程中不摇动显影器,在下列情况出现时终止打印:a) 消耗量版出现纵向色浅宽度达到4 mm时;b)打印机显示板出现缺粉信号时;c)综合版打印品图像达不到表1、表2要求时。注1:消耗量

16、一显影剂总耗量(克)总打印页数1 000(rag页)注2:打印量一(第1个粉盒打印页数+第2个粉盒打印页数)2(页)513净含量任取一个未打开包装的显影剂样本,用适当精度的计量器具测量其总重(。);再测量其所有包装材料之质量(w-)则净含量一w。一W。(2)6检验规则显影剂的检验分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61交收检验611交收检验项目至少包括表4所示项目。612交收检验的抽样及判定规则按GBT 28281 2003的规定,采用的合格质量水平AQL不得大于40,产品组批、检查水平、抽样方案及判定规则等均由企业标准规定或交收双方协商规定。每批产品出厂前,生产单位质量检验部门应按标准规定检验,合格后

17、方可出厂。62型式检验621 产品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考虑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前的定型鉴定;b)产品的工艺、设备、原材料有重大改变时;c)停产一年以上再生产时;d)质量不稳定时;e) 连续生产的产品每年不少于一次;f) 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622型式检验项目型式检验项目、检验条件和不合格类别划分按表4规定,其中环境适应性试验和有害物质试验只在621a)、b)时试验。GST 2”992007表4检验项目表检验项目 检验条件 不合格分类 检验分类类别 序号 项目名称 温度 相对湿度 A类 B类 C类 交收检验 型式检验1 低温贮存 一252 包装与 Z 湿热贮存 40士

18、2 93_+I 贮存 3 包装标志与外观 1525 4565 4 净古量 1525 4565 a 5 外 观 十 十 A 6 粗 粒 十 7 粒度分布 十 A 8 凝集度 十 十 理化荷质比(模拟带性能9 十 十 电量)熔融指数(或软10 十 十 a 化点)11 结块性 45 12 图像密度 1525 4565 A 13 底 灰 + 十 a 14 分辨力 十 十 A 印品15 层 次 十 十 品质16 定影牢固度 十 十 A 17 密度不均匀性 十 十 a 1,3 图像异常 十 十 A 19低温低湿环境102 30士5 a 环境 试验适应性 高温高湿环境,30 33士2 80-t-5 a 试验

19、21 加热挥发物 80 有害 22 粉 尘 1525 4565 a 物质 23 苯乙烯 十 十 a 24 其他有害成分 十 十 其他 25 消耗量打印量 + + 表中:“”不合格类别I。”应考核项目;“十”同上。623型式检验的抽样殛判定规则6231从交收检验合格的样品中随机抽取样本。6232按GBT 2829 2002的规定,采用二次抽样方案,使用判别水平,按表4划分的不合格类别,按表5规定的不合格质萤水平、样本量、判定数组(按不合格项目数规定)作检验和判定。两次抽样的样本量要同时取足。每次试验用的6个样本同时进行包装及外观的试验后,分两组进行试验,第一组的2个样本进行物理性能试验及加热挥发

20、物的检验;第二组的2个样本进行打印品质试验,合格后,1个样品进行环境适应性试验;第三组样本进行消耗量打印量试验,同时进行粉尘和苯乙烯检测。表5不合格质量水平GBT 2”992007判定敦组不合格类别 不合格质量水平RQL 样本量n-Ac,ReB类(不包括印品品质) 30 ”l一6 0,2”2=6 1,2C类 50 ”l=6 0,2”2=6 1,2A类 0,1B类 20 ”l一10 0,2(印品品质) ”210 1,2(印品张数)c类 25 n,一10 0,3(印品品质) “210 3,4(印品张数)注;显影剂最少取样量应满足测试要求。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1标志、包装711 产品应采用避光

21、、防潮包装。单位包装剂量和包装形式应符合使用方便的原则。外包装箱上应标明防潮、防热等标志712每份包装应有产品合格证明。713包装上应用中文标明:a)产品名称、型号;b)制造商名称或标志、地址;c)采用的标准号;d)适用的激光打印机机型;e)批号、制造日期或有效日期;f)净含量。注:进口产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72运输和贮存721包装中的显影剂不得与酸、碱、卤素及有机溶剂等化学药品一起运输和贮存。722包装中的显影剂应存放于无太阳光直射、通风良好的场所,贮存环境温度为o35C,相对湿度低于85。GBT 2 11992007A1方法原理附录A(规范性附录)软化点试验方法显影剂软化点的测试方法选用

22、流量测定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在规定条件下,等速升温加热一定量的显影剂试样,使试样熔融并在柱塞的压力下从喷嘴流出,根据流变仪绘制的时间一柱塞行程曲线,选定柱塞下降高度为二分之一(即试样流出量为二分之一)时,涮试仅指示的温度,为该试样的软化点。A2仪器设备流变仪:其结构如图A1所示。主要由加热体(包括中央套筒、柱塞、喷嘴等)、负载机构、自动测量控制装置及记录装置组成。负载机构图A1流变仪结构示意图成型机:压力为98 MPa196 MPa。天平:感量001 g。A3试验准备试样的准备:称取显影剂试样10 g,在成型机上压成圆柱状(圆柱直径为108 rrfffl,长度为9 mm15 mm)。主要测试条件

23、的设定:将以下测试条件输入流变仪:8)升温速度 6min;b)初始温度 60;c)到达温度 160;d)流出起始点0mm;e)流出终止点 15mm;f)负载压力 196 MPa;g)喷嘴直径 100 mm士001 mm;h)喷嘴长度 100mm;i)柱塞直径 100 cm。输入后对其内容进行核对。A4测试步骤GBT 211992007首先进行预热,当达到预热温度后,将柱状试样放到加热体的中央套筒内,插人柱塞,预热温度略有下降,再次预热到达预热温度后,按动起动按钮,流变仪按设定的条件自动按程序进行检测。在接近软化点温度时,温度每变化1,在记录上做出检查记录。试样全部流出后,流出曲线不再变化时,按

24、动停止按钮,测定结束。从记录仪绘制的流出曲线图求出软化点。流出曲线如图A2所示。图A2流出曲线示意图对同一样品,取二份试样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报告数据精确到o1。两次测量值之差不得大于10。柱塞行程GBT 211992007附录B(规范性附录)粉尘的测定方法B1适用范围本附录规定了激光打印机干式单组分显影剂在工作状态下产生粉尘的测量方法。B2试验条件B21试验室条件试验室容积为50 m3,密闭良好,当试验室容积与该标准值不同时,测量的浓度值可按式(B1)进行修正,c,一CVV。(B1)式中:c测量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3)c容积修正后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3);v

25、试验室的容积,单位为立方米(m3);K50,单位为立方米(m3)。B22环境条件试验室在开始测量时的温度设定在25Ci2C,湿度设定为50士2,测量过程中无需温度湿度控制,但不应出现结露。B23试验前的准备将主机置于试验室中央位置的工作台上,工作台高度为08 iri。测量前进行不少于1 h的换气,主机连续工作时耗材(墨粉、纸张)应充足,以确保主机在测量期间能不间断运行。B24主机以打印模式连续工作120 mitt,考虑到补充纸张及处理纸路故障等,必须确保打印张数达到最大打印张数的80以上。B25打印文件为BT 10334 2002的消耗量版。B3粉尘浓度的测量B31粉尘测试采用总量粉尘测量仪器

26、,流量范围10 Lmin30 Lmin,流量稳定性:土5,在玻璃纤维过滤器上采集粉尘。测量头处的气流速度为125 ms。B32测量点的选择粉尘测量采用气体纤维质过滤器收集粉尘,采样口位于主机前面03 121,距地面高度12 m的位置上。B33背景测量粉尘的背景值以K表示,将主机按B23的要求安放好后,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测量120 min的平均浓度值,作为背景值。B34测量粉尘的测量值以C表示,以主机从开始打印至打印结束时间内测量的平均浓度值,作为测量值。B35粉尘浓度的测量值粉尘浓度的测量值为经背景值修订后的浓度值,以c表示。一CK(B2)B36重复测量两次,测量结果为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以C表示。在第一次测量结束后,测试室内应进行充分的换气然后开始第二次测量。GBT 21 199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