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1296-2007 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pdf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240200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1296-2007 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GB T 21296-2007 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GB T 21296-2007 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GB T 21296-2007 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GB T 21296-2007 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lCS 17100N 13 囝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 1 296-2007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Automatic instruments for weighing road vehicles in motion2007-12-05发布(OIML R 134一i:2005,MOD)2008-090 1实施宰瞀鹳紫瓣警麟瞥篓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促19目 次CBT 21296-2007前言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分类一一。5要日。6测试方法7检验规则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附录A(规范性附录)型式评价的试验程序。A1型式评价审查Az首次检定审查A3测试条件A

2、4试验程序一A5型式评价中的性能试验。A6附加功能A7影响因子和干扰测试A8量程稳定性A9动态测试程序-一附录B(规范性附录)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安装的实践指导B1称量区B2引道的构造。B3引道的几何结构B4引道特性附录C(资料性附录)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安装和操作的总体要求C1散落物一C2顶部结构-一C3皮重称量c4限速警示C5符合性检查C6例行耐久性检查2o如加毖毖毖毖丛弘筋孙w弘蚰们“姐“刖 置GBT 21296-2007本标准修改采用了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的国际建议OIML R 1341:2005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英文5CD版本),技术内容与OIML R 1341:2005的内容保持一

3、致。本标准与OIML R 1341:2005(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5CD版本)的主要差异如下:删除国际建议OIML R 1341:2005的前言,按GBT 11 2000的要求编写了前言;本标准在准确度等级与分度值的对应关系作了修改;本标准的计量性能的要求等同采用了国际建议的内容;通用技术要求除了国际建议的部分内容外,还增加了衡器结构和安装方面的要求;增加第7章“检验规则”;增加第8章“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衡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梅特勒一托利多(常州)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负责起

4、草,江苏赛摩拉姆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大和衡器有限公司、上海陆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中山新技术设备研究所、北京万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郑州恒科实业有限公司、青岛衡器测试中心、杭州四方电子衡器厂、山东交通学院运达应用技术研究所等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惠芳、王亚东、何福胜、陈日兴、赵斌、赵梦杰、崔学军、杨俊山、王均国、俞河会、安国建。本标准是首次制定。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GBT 21296-2007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以下简称衡器)的术语、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称重车辆的单轴载荷(或轴组载荷)和车辆总重量的衡器。本标准适用

5、于符合以下条件的衡器:安装在称量控制区内的;称量速度是按制造厂规定的。本标准对以下衡器不适用:直接安装在普通路面的衡器;用单个轮重载荷乘以两倍的方法确定各个轴载荷的衡器;安装在车辆上的称重系统,对车辆轴载荷进行计量。若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使用中能以非自动称重(静态称重)方式工作,还应满足OIML R76非自动衡器的相关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6、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l 2000,eqv IS0 780:1997)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1idt IEC 6006821:1990)GBT 24232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idt IEC6006822:1974)GBT 24233 2006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IEC 60068278:2001,IDT)GBT 7551称重传感器(GBT 7551 1997,eqv OIML R60:1991)GBT 1338

7、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4250衡器术语GBT 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2-2006,IEC 6100042:2001,IDT)GBT 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2006,IEC 6100043:2002,IDT)GBT 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1998,idt IEC 6100044:1995)GBT 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1999,idtIEC 6100

8、045:1995)GBT 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 176266-1998,idt IEC 6100046:1996)】GBT 21296-2007GBT 1762611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 1999,idt IEC 61000411:1994)QBT 1563衡器产品型号编制方法IEC 606542工业过程计量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电源ISO 76372:2004汽车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磁干扰第2部分:电源线瞬变传导干扰ISO 76373:2003汽车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磁干扰第3部分

9、:12 V供电客车和24 V供电轻型商用车 由电容耦合至除电源线以外的其他线路电瞬态传导OIML R76非自动衡器3术语和定义GBT 14250 199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一般定义general definitions311质量mass一种物理量,以千克作为基本单位。312重量weight重力作用在车辆质量上的结果,方向垂直向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相关。313载荷load各车轮、单轴或轴组受到的部分车辆质量由于重力作用地面或承载器的垂直分量。314称量weighing确定车辆总质量或局部质量的过程。315衡器weighing instrument利用重力作用确定车辆质

10、量的计量仪器,也可以用其确定与质量有关的量的大小、参数或特性。按其操作方式,衡器可分为自动衡器和非自动衡器。316自动衡器automatic weighing instrument在称重过程中不需要操作者干预,并能按照预先规定程序自动工作的衡器。317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automatic instruments for weighing road vehicles in motion包括承载器和引道组成的自动衡器,通过轴(非整车)称量方式或整车称量方式,确定行驶中车辆单轴载荷(或轴组载荷)和总重量的衡器。并自行指示(显示或打印)车辆单轴载荷(或轴组载荷)和总重量。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的称量方

11、式通常分为整车称量方式和轴重称量方式。318控制衡器control instrument用于确定参考车辆总重量,或静态单轴载荷的衡器。在动态测试中,作为一个参考使用的控制衡器可以是:与被测衡器分开的独立衡器,称作分离式控制衡器,或者2GBT 21296-2007将被测衡器作为控制衡器,称作集成式控制衡器,提供静态称重模式。319约定真值conventional true value(of a quantity)一个特定的量(如轴载荷或参考车辆总重),被公认为具有符合使用要求的不确定度。3110计量机构metrological authority国家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机构,或者是可以明

12、确确定衡器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且得到批准的有责任能力的制造商。32结构construction321称控铷区controlled weighing area被指定为对衡器进行称重测试的地点,安装要求满足附录B的要求。322称量区weigh zone由承载器和两端的引道组成的区域。323引道apron属于称量控制区的一部分,但不是承载器,而是位于承载器的任何一端的区域。324承载器load receptor是称量区的一部分,支撑并测量车辆轮载荷的部件,当轮载荷处于承载器上时应能分辨衡器平衡的变化。325单承载器single load receptor可以按以下方式进行称量的承载器:可同时承受

13、一辆车上的所有车轮,对车辆整车进行称重的承载器;可同时承受车辆轴组上的所有车轮,对轴或轴组进行局部称重的承载器;可同时承受车辆单轴上的所有车轮,对轴进行局部称重的承载器;可分别支撑车辆轴两端的车轮,对轴进行局部称重的承载器。326多承载器multiple load receptor在车辆行进方向按一定间距安装一排多个承载器,以便对车辆所有轴上的轮载荷进行整车称量,或者进行顺序的重复部分称量。327载荷传递装置Load-transmitting device衡器中将作用于承载器上的载荷产生的力传递到载荷测量装置的部件。328载荷测量装置Load-measuring device衡器中通过平衡装置

14、平衡来自载荷传递装置的力的方法测量载荷质量的部件及指示装置或打印装置。GBT 21296-2007329电子衡器electronic instrument装有电子装置的衡器。3210电子装置electronic device由电子组件构成,并执行或完成一特定功能的装置。电子装置通常被制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并能独立地进行测试。3211电子组件electronic sub-assembly由电子元件组成,且自身具有明确功能特性的电子装置的一部分。3212 电子元件electronic component在半导体元件、气体或真空中,利用电子或空穴导电的最小物理实体。3213模块module可以实现衡器

15、某种特定功能的单元,并可以按相关标准对计量性能和技术要求进行独立评估。注:典型的模块有传感器、显示器、数据处理器、称重单元。3214指示装置indicating device衡器的一部分,显示以质量单位为称量结果值和其他相关值(如:速度)的部件。3215打印装置printing device打印由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确定的值的装置。3216称重传感器load cell考虑到使用地点重力加速度和空气浮力影响后,通过把被称载荷的重量转换为另一种可测量(即输出信号)来测量载荷重量的各种力传感器的总称。3217置零装置zero-setting devices当承载器上无载荷时,将指示装置示值设为零的装

16、置。3218非自动置零装置non-automatic zero-setting device必须通过手动调节才能将指示装置示值设为零的装置。3219半自动置零装置semi-automatic zero-setting device依据一个手动命令,自动将指示装置示值设为零的装置。3220自动置零装置automatic zero-setting device无需操作者干预,衡器能在完成称量后自动将示值置零的装置。3221零跟踪装置zero-tracking device衡器在某一限定范围内自动将示值保持零点的装置。GBT 21296-200733称量weighing331整车称full drau

17、ght weighing使整车处于衡器承载器上确定车辆质量的称量。承载器可以是单台面、双台面或多台面结构。332局部称量(非整车称量)partial weighing在同一承载器上对车辆局部分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连续称量,称量后可将每部分称量结果相加,并且自动显示或打印包括车辆总重量的称量。33,3动态称量weighing-in-motion(WIM)对行驶中的车辆的轮子载荷的动态检测和分析,获得车辆总重量或轴载荷的过程。334静态称量static weighing对静止的车辆或试验载荷进行的称量。335动态车轮力dynamic vehicle tyre force行驶中车辆通过轮胎垂直方向作用到

18、公路表面,并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力。该力除了重力作用外,还包括其他动态因素对行驶中车辆的影响。336轮胎载荷tyre load称量时车辆总质量施加在静态轮胎上,以质量单位表述的分量,该分量是由重力作用在静态车辆总质量上的垂直向下的力。337轴axle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车轮与具有公共旋转中心的轴组成,两端至整个车辆宽度,轴向与车辆行驶方向垂直。338轴组axle group轴组包含数个单轴组成,其轴数和轴相互间距离有明确定义。各种轴组的定义由相关国家标准规定。339轮载荷wheel load轴一端所有轮胎载荷的累加,一个车轮可以是单轮胎或是双轮胎组成。3310轴载荷axle load车辆的一个轴上的

19、所有轮子传递到承载器上的全部载荷;是车辆施加在静态轴上总质量的一部分。3311单轴载荷single-axle load由车辆一单轴(不属于轴组中的一个轴)上的所有轮子传递到承载器上的全部载荷。3312静态参考单轴载荷static reference single-axle load在静态条件下确定的双轴刚性车辆单轴载荷的约定真值。5GBT 21296-20073313轴组载荷axle-group load一组相邻轴(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来定义的)的轴载荷总和,是车辆总质量的一部分。3314车辆总质量total mass of the vehicle车辆总的质量,或包括所有连接部件的车辆组合的总质量

20、。3315最大秤量 maximum capacity(Max)衡器单个承载器按设计规定能进行动态称重而未经累加的最大载荷(对于轴称量的衡器,也就是最大轴载荷或最大轴组载荷)。3316 最小秤量minimum capacity(Min)小于该载荷时,未经累加的动态称重结果可能产生过大的相对误差(对于轴称量的衡器,也就是最小轴载荷或最小轴组载荷)。3317称量范围weighing range最小秤量与最大秤量之间的范国。3318分度值scale interval(d)相邻两个动态称量示值或打印值之间的差,以质量单位表示。3319静态称分度值scale interval for stationary

21、 load相邻两个静态称量或载荷测试的示值或打印值之间的差,以质量单位表示。3320最高称量速度(v一) maximum operating speed按衡器设计规定的能进行正常动态称重的最大车速,超过该速度将会产生过大的相对误差。3321最低称速度(vm)minimum operating speed按衡器设计规定的能进行正常动态称重的最小车速,低于该速度将会产生过大的相对误差。3322称速度范围range of operating speeds能进行动态称量的最高称量速度与最低称量速度之间的范围。3323最高过衡速度maximum transit speed允许非称量车辆通过称量区的最高速

22、度,而不会对衡器的计量性能产生(超出本标准规定的)永久性影响。3324预热时间warm-up time衡器从接通电源到它符合相应标准中各项规定的要求所经历的时间。3325耐久性durability经过一个特定的使用周期后,衡器保持其计量特性的能力。GBT 2129620073326最终称量值final weighing value衡器在完全复位且平衡稳定,没有环境变化和干扰的影响时获得的称量值。3327平衡稳定stable equilibrium称量结果示值与最终称量值非常接近,认为衡器达到平衡稳定。3328鉴别力discrimination衡器对载荷微小变化的反应能力,对给定载荷的鉴别力阈,

23、就是下述附加载荷的最小值:当将此附加载荷轻取或轻放到承载器上时,即能使示值发生一个可觉察的变化。34示值和误差idications and errors341数字示值digital indication标尺标记由依次排列的数字组成,不能用分度值的分数来细分的示值。342误差error3421示值误差error(of indication)衡器称量的示值与质量约定真值之差。3422固有误差 intrinsic error在标准条件下,衡器对被称载荷的示值与其真值之差。3423初始固有误差initial intrinsic error在性能试验与量程稳定性试验之前所确定的衡器的固有误差。3424最

24、大允许误差maximum permissible error(MPE)衡器示值与约定真值间允许的最大误差极限。3425最大允许偏差maximum permissible deviation(MPD)单轴载荷或轴组载荷与相应修正平均值间允许的最大偏差极限。3426增差fault衡器的示值误差与固有误差之差。原则上,增差是由于存储或数据经由电子衡器时产生的不应有的变化所引起的。3427显著增差 significant fault大于1 d的一种增差。下列情形不认为是显著增差:由相互独立且同时作用于衡器的各种原因所产生的增差;无法进行任何测量的增差;示值中瞬间变化,无法作为称量结果进行解释、存储和传

25、输的瞬时增差;足以引起使用者关注的异常情况的增差。GBT 2129620073428量程稳定性span stability在规定的使用时间内,衡器对最大秤量示值与零点示值之差(称量值)保持在规定范界限内的能力。3429化整误差rounding error同一称量值数字指示或打印值与模拟示值之差。34210重复性误差repeatability error在相同测试条件下进行连续多次测量后所得结果间的一致性误差。相同测试条件包括:相同测量程序;同一操作人员;同一衡器并在相同的工作环境下;相同位置;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34211修正平均轴(轴组)载荷corrected result(mean axl

26、e and axlegroup load)为消除或减少系统误差,用代数法对测量平均值(轴和轴组载荷)进行误差修正的值。35影响量和参考条件influences and reference condition351影响量 influence quantity不属被称对象,但却影响被称量值或衡器示值的量。3511影响园子influence factor其值处于有关衡器法规所规定的额定使用条件内的各种影响量。3512干扰disturbance其值处于衡器法规所规定的极限值以内,但超出规定的额定使用条件的各种影响量。352额定使用条件rated operating conditions规定了诸影响量数

27、值范围的一种使用条件,在该范围内使用的衡器将保持其计量性能,且称量结果处于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之内。353参考条件reference conditions为保证称量结果能有效地相互比较而设立的一组影响因子的规定值,一般包括影响因子参考值和允许的波动范围。36测试tests361静态测试static test用标准砝码或固定载荷对衡器进行静态加载,确定其误差的一种测试。GBT 21296-2007362动态测试in-motion test参考车辆驶过承载器,确定衡器的误差或偏差的一种测试。363模拟测试simulation test对完整衡器或衡器的某个单元进行模拟称量的一种测试。364性能测试p

28、erformance test检测被试设备(EUT)能否履行其规定功能的一种测试。37车辆vehicle371被测车辆weighed road vehicles衡器能够识别并对其进行称量的车辆,可以是空车或重车。372刚性车辆rigid vehicle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轴的非铰接结构车辆,这些轴是沿着车辆长度固定安装并垂直于车辆行驶方向。373参考车辆reference vehicle已知约定真值的车辆。由控制衡器可确定车辆总重量和单轴载荷的双轴刚性车;由控制衡器可确定车辆总重量并用于动态测试的其他车辆。374试验载荷test load为试验目的作用于衡器上的、已知其重量值的载荷(可以是砝码或

29、参考车辆的载荷等)。3。75轴(或轴组)称量axle(axle group)weighing将车辆的单轴(或轴组)置于衡器承载器上,并得出车辆单轴(或轴组)重量的称量。4分类按QBT 1563的规定,衡器的型号由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其内容顺序如下:DQ动态整车;Dz动态轴重s数字;u记录C电阻应变式S地上衡;Z地中衡GBIT 21296-2007型式代号属推荐性内容,制造厂家应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其内容,但要清楚表示出整车和轴(或轴组)不同的称量方式。5要求51计量性能要求511计量单位衡器上使用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或吨(t)。512准确度等级5121 单轴(或轴组)载荷的准确度等级

30、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的单轴(或轴组)载荷的准确度等级划分为6个等级 A B C D E F注1:衡器的单轴载荷和轴组载荷可以有不同的准确度等级。注2:根据国家规定,可以对某些应用场合的准确度等级进行限制。5122整车总重量的准确度等级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的整车总重量的准确度等级划分为6个等级:02 05 1 2 5 10注:根据国家规定,可以对某些应用场合的准确度等级进行限制。5123准确度等级之间的关系车辆单轴(轴组)载荷和车辆整车总重量之间的准确度等级对应关系见表1。表1 单轴载荷(轴组载荷)和车辆整车总重量的准确度等级关系整车总重量准确度等级单轴载荷(轴组载荷)准确度等级o2 05 1

31、2 5 lOA 、 B VC D x E 、F 、513动态称量的最大允许误差5131 单轴(或轴组)载荷的最大允许误差单轴载荷和轴组载荷的最大允许误差如下:双轴刚性参考车辆的单轴载荷误差按51311执行;其他所有参考车辆的单轴(或轴组)载荷的偏差按51312执行。51311 双轴刚性参考车辆的最大允许误差对于双轴刚性参考车辆,轴载荷的最大允许误差(动态称重时仪表示值与静态参考单轴载荷约定真值的最大差值)应取下述a)或b)中的较大值:a) 将表2中的数值化整到最接近衡器分度值的倍数;b)在首次检定中为一个分度值(d),在使用中检验为二个分度值(2 d)。表2双轴刚性参考车辆的最大允许误差(MP

32、E)GBT 21296-2007以静态参考单轴载荷约定真值的百分比表示准确度等级首次检定 使用中检验A o25 士050B 士o50 100C 士075 士150D 土100 士200E 士200 4OoF 土400 8oo51312其他参考车辆(除双轴刚性车外)的最大允许偏差对于其他型号的参考车辆(双轴剐性参考车辆除外),单轴载荷或轴组载荷的最大允许偏差(动态称重时仪表示值与相应修正平均轴载荷或修正平均轴组载荷的最大差值)应取下述a)或b)中的较大值:a) 将表3中的数值化整到最接近衡器分度值的倍数;b)在首次检定中为1 dn;在使用中检验为2 dn。其中:n为轴组中轴的数量,当n一1时为单

33、轴。表3其他参考车辆(除双轴刚性车外)的最大允许偏差(MPD)以修正平均单轴(或轴组)载荷的百分比表示准确度等级首次检定 使用中检验A 050 士100B 100 200C 150 300D 士200 400E 4OO 8OOF 800 士16005132整车总重量的最大允许误差整车总重量的最大允许误差应取下述a)或b)中的较大值:a) 将表4中的数值化整到最接近的分度值(或分度值的整倍数);b)在首次检定中为一个分度值(d)乘以称量车辆总重量时轴称量的次数。在使用中检验为两个分度值(2 d)乘以称量车辆总重量时轴称量的次数。表4整车总重量的最大允许误差(MPE)以整车总重量约定真值(628)

34、的百分比表示准确度等级首次检定 使用中检验02 010 士02005 土025蹦 士0501 050 1oo2 士1oo 2005 士25c 士50010 5OO 1000GBT 21296-2007514静态称量的最大允许误差衡器在静态称量时加载和卸载的最大允许误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静态称的最大允许误差最大允许误差准确度等级 载荷m以分度值d表示首次检定 使用中检验om500 士o5 d 士10 d02,05,1 5004的秤,在每个偏载区域内施加的载荷约等于最大秤量与最大添加皮重之和的1(N一1)。误差应不超过514中首次检定的最大允许误差。A5224鉴别力试验用三个不同试验载荷进行试

35、验,如最小秤量、二分之一最大秤量和最大秤量。在承载器上放置规定的砝码和10个十分之一分度值(o1 d)的小砝码,然后依次取下小砝码,直到示值I确实地减少了一个实际分度值而变为卜一d。再放上一个01 d的小砝码,然后再轻缓地放上14 d的砝码,示值应为J+d。鉴别力试验可在称量测试过程中进行。A5225重复性试验用二分之一的最大秤量试验载荷进行重复三次试验,其误差满足5244的要求。A6附加功能A61预热时间试验本项试验的目的是检验衡器接通电源后,直到获得一个稳定的示值、能够保持应有计量性能的这段时间内,操作是否得到禁止。在衡器开始运行的第一个30 rain内,检查零点误差和量程误差,试验结果应

36、符合规定的要求。试验步骤如下:a)试验前衡器至少断电8 h。b)重新接通衡器的电源并开机,观察示值。c)在衡器符合生产厂家规定的预热时间获得稳定示值起或从衡器开始自动称量或打印输出起,按以下步骤检查衡器是否符合要求:如果衡器不是自动置零的,示值刚一稳定,应立刻置零。d)按照A3821的方法确定零点误差,并且在首次操作时将此误差记录为晶(首次置零的误差),重复此步骤将此时误差记录为E0。25GBT 2 1 296-2007e)加接近最大秤量的载荷,用A3821和A3822的方法确定误差。f)检查:零点示值误差E0不大于025 dP。(5232);称量误差不大于514中规定的首次检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37、。g)分别在5 rain、15 min和30 min后,重复步骤d)和e)。h)在每个时间间隔后:零点误差EoE。不大于025 dP;称量误差不大于514中规定的首次检定的最大允许误差。A62指示和打印装置的一致性若衡器具有多个指示装置,在试验期间多个指示装置(包括显示装置和打印装置)之间应一致。A7影响因W-和干扰测试A71试验条件A711一般要求影响因子和干扰试验的目的是检查电子衡器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否执行和达到预期的功能。每项试验表明,固有误差是在参考条件下确定的。一般来讲,不可能把影响因子和干扰旅加到正在运行的衡器上。衡器应在静态或模拟状态下做影响因子或干扰测试。当正在评估其中一个

38、影响因子的效果时,所有其他影响因子应保持相对稳定,接近正常值。进行完每次试验后的衡器应充分地恢复,达到试验前的状态。对衡器的部件分别进行试验,误差应符合5113的要求。每次试验应记录衡器运行状态或模拟状态的情况。当衡器以不同于正常结构的方式连接时,则试验步骤应由承担试验的计量技术机构和申请人共同商定。A712模拟器要求A7121一般要求进行影响因子试验和干扰试验时,模拟器应能模拟称量系统所有电子设备。A7122重量模拟器重量模拟器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可制成一个秤盘形或制成秤量比例相当于千分之一的平台秤,或传感器模拟器,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应单独标定并且读数至少可到01 d。A7123接口在试验

39、中应模拟使用电子接口装置与其他设备连接所产生的敏感性。可以连接一根3 m长的电缆和模拟其他设备的接口阻抗。A7124文件模拟器应参照被测衡器的术语给硬件和功能作出定义,并且借助其他必要的文件,确保再现试验条件。该资料应附在试验报告上或可以从试验报告中得到。A72影响因子试验(518)影响因子试验项目见表A1。表A1影响因子试验一览表试验项目 适用条件 对应条款静态温度 MPE A721温度对空载示值的影响 MPE A722湿热、稳态 MPE 丸72326表A1(续)GBT 21296-2007试验项目 适用条件 对应条款交流电源电压变化(AC) MPE A724直流电源电压变化(DC) MPE

40、 A725电池供电电压变化(DC) MPE A726注:MPE最大允许误差。A721静态温度(51811)静态温度试验按表A2的要求进行。表A2静态温度试验环境描述 试验参数 测试方法参考温度20规定的高温保持2 h GBT 242322001温 度 规定的低温保持2 h GBT 2423120015 GBT 242312001参考温度20试验目的:检验在干热(无冷凝)和寒冷条件下,衡器是否符合51811的规定。A722的试验可以在本试验期间进行。试验程序简述:预处理:16 h被测衡器的条件:正常接通电源,“开机”时间大于或等于制造厂家规定的预热时间。试验期间应保持通电状态,如果测试是与A72

41、2一起进行的,置零和零点跟踪功能不允许运行。稳定:在“空气流通”的条件下,环境温度和试样温度稳定后保持2 h。温度:按51811的规定。温度顺序:参考温度20C;规定的高温;规定的低温;温度为5;参考温度20。试验循环次数:至少一个循环。称量试验:试验前,尽量把被测衡器调整到接近实际零点示值。(如果连接着自动零点跟踪装置,调到接近于零点)被测衡器在试验期间不能调零。在参考温度和每个规定的温度下稳定后,选择至少5个不同试验载荷或模拟载荷对被测衡器进行试验,并记录:a) 日期和时间;b)温度;c)相对湿度;d)试验载荷;e)示值;f)误差;g)功能操作。最大允许变化:所有功能应按设计运行。所有误差

42、都应在514中首次检定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内。27GBT 212962007A722温度对空载示值的影响(51812)该试验无通用执行标准,按如下要求进行:试验目的:检验温度变化对零点误差的影响,衡器是否符合51812的规定。此项试验可在温度试验A721中进行。将衡器置零,然后温度改变至规定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以及5。稳定后确定零点示值误差,计算出每5C零点示值的变化。每5的误差变化是通过两个相邻温度计算得出的。如果衡器有自动置零或零点跟踪功能,此功能不应使用。在试验前不应进行预加载。被测衡器的条件:正常接通电源,且开机时间大于或等于制造厂家规定的预热时间。在测试期间应保持通电状态。最大允许变化

43、:当温度变化5,零点示值的变化应不超过显著干扰误差(1 d)的规定值。A723湿热、稳态(5182)湿热、稳态试验按表A3的要求进行。表A3湿热、稳态试验环境描述 试验参数 测试方法湿热和稳定的条件下在温度上限和85相对湿度下GBT 242332006保持48h试验目的:检验在高湿、恒温的条件下,衡器是否符合5182的规定。预处理:不需要。被测衡器的条件:正常接通电源,“开机”时间大于或等于制造厂家规定的预热时间。试验期间应保持通电状态。置零装置和零点跟踪装置应正常运行。试验前,尽量把被测衡器调整到接近实际零点示值。应保持被测衡器上不得有凝露。稳定时间:在参考温度和50湿度下保持3 h。在5182规定的温度上限保持48 h。温度:参考温度2CC和5182规定的上限温度。相对湿度:在参考温度下,相对湿度为50;在温度上限下,相对湿度为85。温度湿度顺序:在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