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324.2-2005(2015) 浙江蜜蜂 第2部分 饲养管理.pdf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241375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4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 T 324.2-2005(2015) 浙江蜜蜂 第2部分 饲养管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33 T 324.2-2005(2015) 浙江蜜蜂 第2部分 饲养管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33 T 324.2-2005(2015) 浙江蜜蜂 第2部分 饲养管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33 T 324.2-2005(2015) 浙江蜜蜂 第2部分 饲养管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33 T 324.2-2005(2015) 浙江蜜蜂 第2部分 饲养管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65.140 B47 备案号: 17350-2005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DB33/T 324.22005浙江蜜蜂 第 2 部分:饲养管理 Zhejiang bees Part 2 : Feeding and management 2005-08-09 发布 2005-09-01 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代替DB/T 324.22001DB33/T 324.22005 I 前 言 DB33/ 324-2005浙江蜜蜂分为五个部分: 第 1 部分:蜂种; 第 2 部分:饲养管理; 第 3 部分:疾病防治; 第 4 部分:蜂王浆生产与质量; 第 5 部分:优质蜜生产与质量。 本部分为

2、DB33/ 324- 2005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DB33/T 324.2 2001浙江蜜蜂 第2部分:饲养管理。 本部分与DB33/T 324.22001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修改 2.5 中在饲喂糖水时加入预防药物为就应该提前做好蜂病防治工作; 修改 4.4 中加入预防疾病的药物为就应注意疾病的预防; 修改 4.7 中 21 天为 24 天。 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江山市蜂业管理站、江山市养蜂产业化协会、江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汪礼国、胡群英、丁向英、柳刚。DB33/T 324.22005 1 浙江蜜蜂 第 2 部分:饲养管理 1 范围 本部

3、分规定了浙江蜜蜂复壮阶段、强盛阶段、渐减阶段和越冬阶段的饲养管理。 本部分适用于浙江蜜蜂在一年中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2 复壮阶段 2.1 基本要求 从蜂群包装开始到上继箱称为蜂群的复壮阶段,一般从1月下旬开始到3月底结束。此阶段管理以促进繁殖为主,在气候好、蜂群强时,可抽压子蜜脾取蜜。起繁群势为单王群1框3框 ,双王群4框,达不到早春起繁最低标准群势的蜂群,应合并组成双王群繁殖。 2.2 蜂巢包装 包装时,按足框蜂量抽减多余巢脾。巢内布置:每一只蜂王至少应有一张大蜜粉脾作饲料,一张深色空脾或半蜜脾供蜂王产卵,其余为半蜜脾、大蜜脾,如巢内饲料不足,在隔板外侧加挂一块割开蜜盖的蜜粉脾,当巢内需加脾

4、时,可将此脾由隔板外移入巢内。 蜂巢布置好后,先盖覆布,再盖副盖、草帘。箱底垫稻草,箱与箱之间空隙塞草把。箱外还可加盖塑料膜,清晨时揭开,夜间盖上。 2.3 奖饲和补饲 蜂群包装后,连续用1:1(白糖:水,后同)的糖水奖饲3晚,剌激蜂王产卵。补饲以补进割开蜜盖的成熟蜜脾和实行巢外挂脾的方式为主。成熟蜜脾不够,也可用1:1的糖水灌脾(巢外挂脾)或用饲喂器补饲和奖饲。 2.4 喂粉和喂水 连续阴雨, 巢内缺粉, 应及时加入上年留存的花粉脾或补饲人工花粉。 巢门喂水时可在水中加0.5%的食盐。 2.5 预防疾病 春繁时就应提前做好蜂病预防工作(见第三部分疾病防治篇)。 2.6 调脾扩巢 春繁初期应采

5、取子脾调头、割开蜜盖等措施,尽量扩大产卵圈。卵脾向边脾扩展时,及时加脾扩巢。蜂王产满一张脾(卵虫占脾面七、八成时),再加一张,巢内只留一张整蜜粉脾,其余均为子脾。蜂脾关系由蜂多于脾,逐步过渡到蜂脾相称。蜂路:繁殖前期10mm,加脾扩巢后8mm。 3 强盛阶段 3.1 目标 从4月开始到10月结束。蜂群管理重点是:维持强群、产浆取蜜、安全渡夏。 3.2 实行小转地 将蜂群转移到既有蜜粉源又较凉爽地方。 3.3 遮阴降温 应将蜂群放在阴凉通风的场地,如果没有遮阴的树木,可在空旷场所架设高2m3m,宽3m的凉棚,棚下可放置群蜂两排。 3.4 补喂饲料 在傍晚进行奖励饲喂,饲料不足时,用贮备的蜜粉脾补

6、足。 DB33/T 324.22005 2 3.5 巢上喂水 在蜂箱铁纱副盖上放一盖布,晴热天气,在11:0014:00分别用清水将盖布喷湿。 3.6 防除病敌害 积极捕杀、诱杀胡蜂,防治蜂螨。蟾蜍多的地方,每晚可在巢门前放置铁纱罩,预防蟾蜍在夜间捕食蜜蜂。 3.7 严防中毒 夏季田间及周围环境会经常喷洒杀虫剂,此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蜜蜂中毒。 3.8 防止分蜂 及时更换老劣蜂王,保持蜂脾相称或蜂略少于脾,及时清除自然王台。 3.9 双王群的管理 进入大流蜜期后,双王群中的一王应用王笼扣在继箱上,单王生产,或将其中一王带蜂两脾(一张封盖子脾,一张蜜牌),另组织新双王群繁殖。子脾间距拉宽至10mm。

7、巢箱加脾以加入巢础为主,继箱以加入贮蜜空脾为主,每3d检查一次。 3.10 关王取蜜 在当地春季最后一个主要蜜源结束前25d,应控制繁殖,结合换王,实行关王取蜜。流蜜尾期应留足饲料,保证继箱内有2张3张大蜜脾,子脾的框角上应有存蜜。 3.11 育王换王 蜂群挂台前11d移虫育王。第一次移虫育王后10d,再培育第二批王台,以备新王飞失或交尾不成功时补台用。育王时,选浆蜜产量高、易维持强群、性情温顺、抗病力强的蜂群作父母群及育王群。开始育王前25d选专用雄蜂脾加入种用雄蜂群中开始培育雄蜂,并经常割除非种用雄蜂群中的雄蜂蛹。育王群在育王期间不产浆,每群每次培育王台不多于40个。新王成功后,先替换老劣

8、蜂王及抗病力差的蜂王,再分批换王或组织双王群。 4 渐减阶段 一般在10月11月,管理重点是保持群势,培育适龄越冬蜂。 4.1 适时秋繁 秋繁的起步群势最低标准为:单王群5框,双王群4框。低于上述标准的蜂群,应合并或组成双王群繁殖,或从强群抽调出房子脾(每6d抽一脾)补足。 4.2 及时饲喂 秋繁开始后,用1:2的糖水奖饲。奖饲要少量多次,以不压缩子圈为主。标准是:平箱群应有一张完整蜜粉脾,其余子脾框角上有少量存蜜;产浆群继箱内保持1张2张大蜜脾。如饲料不足,奖饲前应先用2:1的糖水迅速补足。 4.3 育王换王 在秋季主要蜜粉源期,用蜂王产卵控制器控制蜂王产卵,再培育出一批优质秋王,替换老劣王

9、,或用于组织双王群。发展中的蜂场,可在此期分蜂扩场,将蜂群一分为二。 4.4 防病治病 秋繁开始后,就应注意疾病的预防,此后随时检查,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治疗(见蜂病篇 )。 4.5 培育适龄越冬蜂 应选择有充足蜜粉源的场地进行秋繁工作,当发现蜜压卵圈时,要及时把子脾上的贮蜜取出,扩大产卵圈,用空脾调换大蜜脾,保证蜂王有产卵的空房,同时进行奖励饲喂,促进蜂王产卵。 4.6 适时扣王、补饲 一般应在当地最后一个蜜源结束前10d关王,用竹王笼将蜂王关在中央蜜脾的中上部。扣王后,对饲料不足的蜂群,及时用2:1的浓糖水连续补喂。 4.7 治螨 DB33/T 324.22005 3 在开始扣王后24天注

10、意大蜂螨和小蜂螨的防治(见第三部分疾病防治篇)。 4.8 留足越冬饲料 在最后一个蜜源流蜜期,选留2张3张贮满蜂蜜的巢脾,置于继箱一侧,待贮蜜成熟时提出保存。如自然蜜源不足,应用2:1糖水喂足。 4.9 采集茶花花粉 茶花蜜源一般从10月上旬开始到12月初结束,在管理上应特别注意防治茶花蜜中毒,可用加饲料蜜冲淡茶花蜜或用分区管理方法防治“烂子”的发生。 5 越冬阶段 蜂群秋繁结束后即进入越冬期。此期管理重点是保证安全越冬,延长工蜂寿命,节约越冬饲料。 5.1 合理布置蜂巢 治螨结束,将1框2框大蜜脾移至蜂群外部,蜂脾在内,蜂路拉宽至15mm,揭去草帘,覆布卷折一半,让蜂群安静结团。 5.2 选好越冬场地 越冬场地应干燥、避风和半阴半阳,并保持安静。 5.3 适度保温 初期,群内不必保温,副盖上加一草帘。中期,大约是12月中下旬,巢内塞些稻草把,不要塞满。不管群势强弱,都不做外保温。后期,弱群箱内用稻草把塞满,以防外围工蜂冻死。 5.4 调节蜂脾关系 越冬前期,以蜂少于脾为好,但要严防盗蜂乘机而入。中后期,随着温度下降,蜂团紧缩,要保持蜂脾相称。 5.5 严防蜜蜂饿冻致死 越冬中期,应逐箱启盖,观察有无封盖蜜,以防饿死。一般不应抽脾检查,以减少震动,造成耗蜜和扰乱。下雪天,巢门前要挡上草帘,防止工蜂趋光出巢而冻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