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1984-2008 氯气安全规程.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243055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5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11984-2008 氯气安全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GB 11984-2008 氯气安全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GB 11984-2008 氯气安全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GB 11984-2008 氯气安全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GB 11984-2008 氯气安全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GB 11984 2008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标准代替GB11984 1989(氯气安全规程。本标准与GB11984 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改了氯气单位应遵守的防火和卫生相关标准(1989年版的4.2、4.3,本版的3.3、3.4);增加了氯气生产企业应遵守的卫生防护距离要求(见3.5); 改了氯气单位应配备的抢修器材和防护器材(1989年版的4.6,本版的3.的;增加了氯气单位作业场所应设置报警仪(见3.10) ; 增加了氯气单位应编制应急预案(见3.17) ; 增加了对三氯化氮指标的要求(见4.6) ; 增加了液氯气瓶及液氯汽车罐车和铁路罐车的充装安全(见5.2) ; 增

2、加了充装量为100kg的气瓶的有关安全要求(见6.1. 3、6.1. 4、8.1. 3、8.1.13);改了气瓶加热水温的指标(1989年版的6.1. 10,本版的6.1.5);增加了液氯汽车罐车和铁路罐车的使用安全(见6.2) ; 增加了液氯贮罐区应设置事故围堪(见7.2.4);增加了液氯汽车罐车和铁路罐车的运输安全(见8.2) ; 删除了预防泄漏和抢救的相关内容(1989年版的第7章)。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jTC288jSC 3)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本标准

3、主要起草人:邓九兰、岳涛、汪彤、刘利民、常虹、张志航、齐书芳、淡默、路念明、王小庆。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1984 1989 I GB 11984 2008 表1(续)材名称规格常备数量铁量生8号20 m 骨800mmX 50 mmX 3 mm 各2个世600mmX 50 mmX 3 mm 500 mmX50 mmX5mm 2条密封用带l盘氨水10% 0.2 L 2 常备防护用晶名称种类常用数备用数防毒面具过滤式防毒面具与作业人数相同2套防口罩呼吸器正压式空与紧急作业人数相同I套(氧)气呼吸防护橡胶或乙烯类适回防护手套与作业人数相同聚合物材料防护靴3.9 对于半敞开式氯

4、气生产、使用、贮存等厂房结构,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条件换气;不能采用自然通风的场所,应采用机械通风,但不宜使用循环风。对于全封闭式氯气生产、使用、贮存等厂房结构,应配套吸风和事故氯气吸收处理装且。3. 10 生产、使用氯气的车间(作业场所)及贮氯场所应设置氯气泄漏检测报警仪,作业场所和贮氯场所空气中氯气含量最高允许被度为1mg/旷。3. 11 用氯设备(容器、反应罐、塔器等设计制造,应符合压力容器有关规定。液氯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应符合压力管道的有关规定:a) 氯气系统管道应完好,连接紧密,无泄漏;b) 用氯设备和氯气管道的法兰垫片应选用耐氯垫片;c) 用氯设备应使用与氯气不发生化学反应

5、的润滑剂;d) 液氯气化器、贮罐等设施设备的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应装有带远传报警的安全装置。3. 12 设备、管道检修时应符合有关安全检修作业规程。3. 13 使用液氯气瓶,应执行气瓶的有关安全规定。3. 14 使用液氯铁路罐车应执行铁路罐车的有关安全规定。3. 15 使用液氯汽车罐车应执行汽车罐车的有关安全规定,使用液氯集装箱罐应符合国家有关剧尼。3. 16 贮罐按压力容器加强管理,并按有关压力容器安全规程中规定的周期定期检验。3. 17 氯气生产、贮存和使用单位应制定氯气泄漏应急预案,预案的编制应符合AQ/T9002中的有关内容,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备案,定期组织应急人员培训、演练和适时

6、修订。4 生产安全4. 1 鞭氢府符合GB5138中的有关规定。4.2 氯气总管中含氢:;:;0.4 %。氯气液化后尾气含氢应4.0%。4.3 充装液氯的压力不应超过1.1 MPa。GB 11984 2008 b) 各密封面进行泄漏检查;c) 气、液相间门加盲板;d) 检查封车压力(不应超过环境温度下的液氯饱和蒸汽压力。5.2.4 充装前后和复检的计量值均应登记,作为使用期的跟踪档案。5.2.5 充装后按规定填报运输路单及充装记录。5.2.6 罐车有以下情况之一时,不应充装za) 新罐车元合格证Fb) 超过技术检验期限(包括车辆行驶部分); c) 安全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d) 车辆行驶

7、部分或罐体部分有缺陷不符合规定;e) 罐体温度超过40C; f) 其他有安全隐患的情况。5.2.7 罐车上卸液氯用的压缩空气,应经过干燥处理,保证干燥后空气含水量低于0.01%。5.2.8 铁路罐车卸氯时,罐车的压力应高于贮罐压力O.15 MPa O. 2MPa。罐车最高压送压力不应超过1.4 MPa。5.2.9 罐车液氯卸车完毕后,应通过气相连接管将罐车气体进行泄压处理。罐体内应保留有不少于充装量0.5%或100kg的余量,且应留有不低于0.1MPa的余压。5.2. 10 被氯充装站应负责液氯气瓶和罐车的统一管理,包括统一编号、原始档案、检验周期和周转去向等。5.3 液氯的贮罐的充装安全5.

8、 3. 1 充装液氯贮罐时,应先缓慢打开贮罐的通气间,确认进入罐车内的干燥压缩空气或气化氯的压力高于贮罐内的压力时,方可充装。5.3.2 采用液氯气化法向贮罐压送液氯时,要严格控制气化器的压力和温度,液氯气化器应用热水,不应用蒸汽加热,进口水温不应超过40C,气化压力不应超过1MPa。5.3.3 充装结束时,应先将罐车的阀门关闭,再关闭贮罐阀门,然后将连接管线残存液氯处理干净,并录。6 使用安全6. 1 液氯气瓶的使用安全6. 1. 1 液氯用户应持公安部门的准购证或购买凭证,液氯生产厂方可为其供氯。生产厂应建立用户档案。6. 1.2 使用液氯的单位不应任意将液氯自行转让他人使用。6. 1.3

9、 充装量为50kg和100kg的气瓶,使用时应直立放置,并有防倾倒措施;充装量为500kg和1 000 kg的气瓶,使用时应卧式放置,并牢靠定位。6. 1.4 使用气瓶时,应有称重衡器F使用前和使用后均应登记,瓶内液和100kg的气瓶应保留2kg以上的余氯,充装量为500kg和1000 kg的气。使用氯气系统应装有膜片压力表(如采用一般压力表时,应采取硅油隔作中应保持气瓶内压力大于瓶外压力。6. 1.5 不应使用蒸汽、明火直接加热气瓶。可采用40C以下的温水加热。6. 1.6 不应将油类、棉纱等易燃物和与氯气易发生反应的物品放在气瓶附近。能用尽F充装量为50kg 应保留5kg以上的余)、调节阔

10、等装置。操6. 1. 7 气瓶与反应器之间应设置截止间,逆止间和足够容积的缓冲罐,防止物料失效。,并定期检查以防6. 1.8 连接气瓶用紫铜管应预先经过退火处理,金属软管应经耐压试验合格。4 GB 11984 2008 8. 1.8 军辆停车时应可靠制动,并留人值班看管。8. 1.9 高温季节应根据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间运恻。8. 1. 10 克装单位应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进行检查,证照不齐全的,不应充装。8. 1. 11 运输液氯气瓶的车辆不应从隧道过江。8. 1. 12 车辆运输气瓶时,瓶阀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问。8. 1. 13充装量为50kg的气瓶应横向装运,堆放高度不应超

11、过两层;充装量为100kg、500kg和1 000 kg的气瓶装运,只允许单层放置,并牢靠固定防止滚动。8. 1. 14 不应用自卸车、挂车、畜力车运输液氯气瓶。8. 1. 15 船舶装运液氯气瓶应严格遵守交通、港口部门制定的船舶运输危险化学物品规定。8.2 液氯汽车罐车和液氯铁路罐车的运输安全8.2. 1 应选派持有押运员证的人员跟车押运监护。8.2.2 铁道押运人员在押运过程中不应擅离职守,到编组站应及时与车站联系,办妥有关手续。8.2.3 押运人员在发生氯气泄漏时应迅速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并应立即通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9 急救和防护用晶的管理9. 1 防护用品应定期检查,定期更换。防护用品放置位置应便于作业人员使用。9.2 若吸人氯气,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r 4%碳酸氢铀溶液雾化吸入,立即就医。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