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pdf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243442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279 大小:4.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9页
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9页
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9页
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79页
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79页
亲,该文档总共2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UDCP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Code for engineering surveying20071025发布 20080501实施辜华芰民金和詈国萋质:监星检萎检萎总詈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Code for engineering surveyingGB-500262007主编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8年5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北 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744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工程测量规范为国

2、家标准,编号为GB 500262007,自2008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343(1)、717、756、10L10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同时废止。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oo七年十月二十五日刖 置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2385号文关于印发“20012002年度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由主编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会同国内有色冶金、石油、化工、水利、电力、机械、航务、城建等行业的勘察、设计、科研单位组成修订组,对原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

3、93进行全面修订而成。修订过程中,开展了专题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工程测量的实践经验,吸收了该领域的有关科研和技术发展的成果,并以多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修改意见,经修订组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先后形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最后经审查定稿。修订后,本规范共有10章7个附录,增加了术语和符号、地下管线测量两章内容和附录A精度要求较高工程的中误差评定方法。删去了绘图与复制一章。修订新增的主要内容包括:1卫星定位测量;2GPS拟合高程测量;3纸质地形图数字化;4数字高程模型(DEM);5桥梁施工测量;6隧道施工测量;7地下工程变形监测;8桥梁变形监测;9滑坡监测。删去的主要内容包括:】

4、1三角点造标要求;2因瓦尺基线丈量和2m横基尺视差法测距的要求。补充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1将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测量,合并统称为三角形网测量;2将灌注桩、界桩与红线测量的内容并人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规范以电子记录、计算机成图、计算机数据处理为修编主线,并同时保留手工测量作业的方法。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影路46

5、号,邮政编码:710054),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南京岩土工程公司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主要起草人:王百发牛卓立郭渭明(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丁吉峰王双龙王博刘广盈何军杨雷生张潇周美玉郝埃俊徐柏松翁向阳褚世仙2日 次1总 则(1)2术语和符号(2)21术语(2)22符号(3)3平面控制测量(6)31一般规定(6)32卫星定位铡量(6)33导线测量(

6、1 1)34三角形罔测量(20)4高程控制测量-(z 6)41一般规定(2 6)42水准测量(2 6)43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3 0)44 GPS拟合高程测量-(31)5地形测量(3 3)51一般规定(3 3)52图根控制测量(3 7)5 3测绘方法与技术要求(4 1)54纸质地形图数字化(4 9)55数字高程模型(DEM)(51)56一般地区地形测图(5 4)57城镇建筑区地形测图(5 5)58工矿区现状图测量-(5 6)59水域地形测量(5 8)1510地形图的修测与编绘(61)6线路测量(6 4)61一般规定(64)62铁路、公路测量(6 5)63架空索道测量(6 9)64自流和压力

7、管线测量一(6 9)65架空送电线路测量(71)7地下管线测量(7 4)71一般规定(7 4)72地下管线调查(7 4)73地下管线施测一(7 6)74地下管线图绘制一(7 7)75地下管线信息系统(7 8)8施工测量(8 0)8 1一般规定(8 0)82场区控制测量(8 1)83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8 3)84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8 9)85桥粱施工测量一(9 2)86隧道施工测量(9 6)9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100)91一般规定(100)92竣工总图的编绘(100)93竣工总图的实测(102)10变形监测-(104)101一般规定(104)102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106)10 3

8、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108)104基本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110)2105工业与民用建筑变形监测106水工建筑物变形监测lO7地下工程变形监测108桥粱变形监铡109滑坡监测1010数据处理与变形分析一附录A精度要求较高工程的中误差评定方法附录B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C方向观测法度盘和测微器位置变换计算公式附录D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E建筑方格网点标石规格及埋设附录F建(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接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的计算公式附录G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6149l2469156791122233333444445vvv;l1总 则1o1

9、为了统一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工程测量产品满足质量可靠、安全适用的原则,制定本规范。1o2本规范适用于工程建设领域的通用性测量工作。103本规范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并以二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工程,可按附录A的方法评定观测精度。注:本规范条文中的中误差、闭合差、限差及较差,除特别标明外,通常采用省略正负号表示。1o4工程测量作业所使用的仪器和相关设备,应做到及时检查校正,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修。1o5对工程中所引用的测量成果资料,应进行检核。1o6各类工程的测量工作,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术

10、 语211卫星定位测量satellite positioning利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接收多颗定位卫星信号,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方法。212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 satellite positioning control network利用卫星定位测量技术建立的测量控制网。213三角形网triangular network由一系列相连的三角形构成的测量控制网。它是对已往三角网、三边网和边角网的统称。214三角形网测量triangular control network survey通过测定三角形网中各三角形的顶点水平角、边的长度,来确定控制点位置的方法。它是对已往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和边角网

11、测量的统称。215 2”级仪器2class instrument2”级仪器是指一测回水平方向中误差标称为2”的测角仪器,包括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光学经纬仪。1”级仪器和6”级仪器的定义方法相似。216 5mm级仪器 5mm class instrument5mm级仪器是指当测距长度为lkm时,由电磁渡测距仪器的标称精度公式计算的测距中误差为5ram的仪器,包括测距仪、全站仪。lmm级仪器和10 mm级仪器的定义方法相似。217数字地形图digital topographic map将地形信息按一定的规则和方法采用计算机生成和计算机数2据格式存储的地形图。218纸质地形图paper topogr

12、aphic map将地形信息直接用符号、注记及等高线表示并绘制在纸质或聚酯薄膜上的正射投影图。219变形监测deformation monitoring对建(构)筑物及其地基、建筑基坑或一定范围内的岩体及土体的位移、沉降、倾斜、挠度、裂缝和相关影响因素(如地下水、温度、应力应变等)进行监测,并提供变形分析预报的过程。22符 号AGPs接收机标称的固定误差;a一电磁波测距仪器标称的固定误差;BGPs接收机标称的比例误差系数、隧道开挖面宽度;b一电磁渡测距仪器标称的比例误差系数;C一照准差;D一一电磁波测距边长度、GPS-RTK参考站到检查点的距离、送变电线路档距;D。测距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

13、Dn一测区平均高程面上的测距边长度;Dr测线的水平距离;D。一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测距边长度;dGPS网相邻点间的距离、灌注桩的桩径;DS05、DSl、Ds3水准仪型号;,日方位角闭合差;H水深、建(构)筑物的高度、安装测量管道垂直部分长度、桥梁索塔高度、隧道埋深;H。测距边两端点的平均高程;H。测区的平均高程;-3-高差、建筑施工的沉井高度、地下管线的埋深、隧道高度;k基本等高距;。测区大地水准面高出参考椭球面的高差;i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K大气折光系数;L水准测段或路线长度、天车或起重机轨道长度、桥的总长、桥的跨径、隧道两开挖洞口间长度、监测体或监测断面距隧道开挖工作面的前后距离

14、;测点至线路中桩的水平距离、桥梁所跨越的江(河流、峡谷)的宽度;M测图比例尺分母、中误差;M,高差全中误差;M。高差偶然中误差;m中误差;mD测距中误差;m。地下管线重复探查的平面位置中误差;m。地下管线重复探查的埋深中误差;m。方位角中误差;me测角中误差;N附合路线或闭合环的个数;n测站数、测段数、边数、基线数、三角形个数、建筑物结构的跨数;P测量的权;R地球平均曲率半径;RA参考椭球体在测距边方向法截弧的曲率半径;R。测距边中点处在参考椭球面上的平均曲率半径;s边长、斜距、两相邻细部点间的距离、转点桩至中桩的距离;T边长相对中误差分母;w闭合差;。、w,、W。坐标分量闭合差;wt、w;、

15、w“分别为方位角条件、固定角条件、角一极条件、边(基线)条件自由项的限差;Y。测距边两端点横坐标的平均值;a垂直角、地面倾角、比例系数;瓯对向观测的高差较差;岛,z测站点1向照准点2观测方向的方向改化值;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d长度较差;H复查点位与原点位的埋深较差;s复查点位与原点位问的平面位置偏差;a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补偿误差;p单位权中误差; r基线长度中误差、度盘和测微器位置变换值。3平面控制测量31一般规定31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312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

16、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31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制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联测方案。2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3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314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作下列选择:1采用统一的高斯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2采用高斯投影3。带,投影面为测区抵偿高程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或任意带,投影面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3小测区或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

17、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4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5厂区内可采用建筑坐标系统。32卫星定位测量(I) 卫星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321 各等级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321的规定。表321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平均边长 固定误差A 比衡误差系数B 约束点间的 约束平差后等级(km) (ram) (mmkm) 边长相对中误差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二等 10 2 1250000 龟20l深度检查较差的限差(m) 04 0 02H510地形图的修测与编绘(I)地形图的修测5101地形图修测前应进行实地踏勘,确定修测范围,并制订修测方案。如修测的面积超

18、过原图总面积的15,应重新进行测绘。5102地形图修测的图根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l应充分利用经检查合格的原有邻近图根点;高程应从邻近的高程控制点引测。2局部修测时,测站点坐标可利用原图已有坐标的地物点按内插法或交会法确定,检核较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3局部地区少量的高程补点,也可利用3个固定的地物高程61点作为依据进行补测,其高程较差不得超过基本等高距的15,并应取用平均值。4当地物变动面积较大、周围地物关系控制不足,应补设图根控制。5103地形图的修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新测地物与原有地物的间距中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6ram。2地形图的修测方法,可采用全站仪测图法和支距法等。3当原有地形

19、图图式与现行图式不符时,应以现行图式为准。4地物修测的连接部分,应从未变化点开始施测;地貌修测的衔接部分应施测一定数量的重合点。5除对已变化的地形、地物修测外,还应对原有地形图上已有地物、地貌的明显错误或粗差进行修正。6修测完成后,应按图幅将修测情况作记录,并绘制略图。s104纸质地形图的修测,宜将原图数字化再进行修测;如在纸质地形图上直接修测,应符合下列规定:l修测时宜用实测原图或与原图等精度的复制图。2当纸质图图廓伸缩变形不能满足修测的质量要求时,应予以修正。3局部地区地物变动不大时,可利用经过校核,位置准确的地物点进行修测。使用图解法修测后的地物不应再作为修测新地物的依据。()地形图的编

20、绘5105地形图的编绘,应选用内容详细、现势性强、精度高的已有资料,包括图纸、数据文件、图形文件等进行编绘。5106编绘图应以实测图为基础进行编绘,各种专业图应以地形图为基础结合专业要求进行编绘;编绘图的比例尺不应大于实测图的比例尺。625107地形图编绘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l原有资料的数据格式应转换成同一数据格式。2原有资料的坐标、高程系统应转换成编绘图所采用的系统。3地形图要素的综合取舍,应根据编绘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点合理确定。4编绘图应采用现行图式。5编绘完成后,应对图的内容、接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改。6线路测量6I一般规定611本章适用于铁路、公路、架空索道、各种自流和

21、压力管线及架空送电线路工程的通用性测绘工作。612线路控制测量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分别按本规范第31-4条和413条中的规定选用。6I3线路的平面控制,宜采用导线或GPS测量方法,并靠近线路贯通布设。614线路的高程控制,宜采用水准测量或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并靠近线路布设。615平面控制点的点位,宜选在土质坚实、便于观测、易于保存的地方。高程控制点的点位,应选在施工干扰区的外围。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点位,应根据需要埋设标石。6I6线路测图的比例尺,可按表616选用。表616线路测围的比倒尺带状 工点 纵断面图 横断面图线路名称地形图 地形图 水平 垂直 水平 垂直11000 1:loo

22、o l:100铁路 1 2 2000 1:2000 1:2001 2loo 1 2lool:200 l:20012 5000 1:10000 1:10001;20001:2001:2000 1;200 1 0100公路1:500l;sooo 1:50001:soo 1:2001 2looo1;2000 1:200 1:2000 1:200架空索道1:sooo 1:500 1:5000 1 o 5001;1000 1;1000 1:100自流管线 1;soo1 2 2000 1:2000 l:20064续表616带状 工点 纵断面图 横断面图线路名称地形图 地形图 水平 垂直 水平 垂直l:20

23、00 1:2000 1:200压力管线l:5000 1 2 5000 1:500架空送 l:200 l:2000 1t 200电线路 1:500 1:5000 1 o 500注:1 1:200比例尺的工点地形图,司接对l:500比例尺地形铡图的技术要求测绘。2当架空送电线路通过市区的协议区或规划区时应根据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施测1:1000或l:2000比例尺的带状地形图。3当架空送电线路需要施测横断面图时,水平和垂直比例尺宜选用1;200或1:500。617当线路与已有的道路、管道、送电线路等交叉时,应根据需要测量交叉角、交叉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及净空高或负高。618纵断面图图标格式中平面图栏

24、内的地物,可根据需要实测位置、高程及必要的高度。619所有线路的起点、终点、转角点和铁路、公路的曲线起点、终点,均应埋设固定桩。6110线路施工前,应对其定测线路进行复测,满足要求后方可放样。62铁路、公路测量62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控制测量。平面控制可采用GPS测量和导线测量等方法,按本规范第32节、33节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导线总长可放宽一倍;高程控制应布设成附合路线,按本规范第42节中四等水准测量的有关规定执行。622铁路、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的平面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导线的起点、终点及65每间隔不大于30kin的点上,应与高等级控制点联测检核;当联

25、测有困难时,可分段增设GPS控制点。2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22的规定。表622铁路、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导线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导线长度 仪器精度 铡角中 测距相对 联铡检棱(km) 边长(m) 测回数等级 误差(4) 中误差 方位闭合差(。) 相对闭合差2”级仪器 12 24再30 1 1200C 120006“级仪器 20 40石往:表中”为裾站敦。3分段增设GPS控制点时,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按本规范32节的规定执行。623铁路、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的高程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l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23的规定。袁623铁路、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高程控制测量的主

26、要技术要求l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ram) 路线长度(km)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ram)l五等 15 30 30r拄:L为术准路线长厦(kin)。2水准路线应每隔30kin与高等级水准点联测一次。624定测放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作业前,应收集初测导线或航测外控点的测量成果,并应对初测高程控制点逐一检测。高程检测较差不应超过30 JLmm(L为检测路线长度,单位为km)。2放线测量应根据图纸上定线线位,采用极坐标法、拨角法、支距法或GPS-RTK法进行。3交点的水平角观测,正交点1测回,副交点2测回。副交点水平角观测的角值较差不应大于表624-1的规定。66表624-I礴交点

27、蔫回问角值较差的限差仪器精度等级 酎交点测回问角值较差的跟差(”)2”级仪器6“缀仪器4线路中线测量,应与初测导线、航测外控点或GPS点联测。联测间隔宜为5kin,特殊情况下不应大于10kin。线路联测闭合差不应大于表624 2的规定。裹624-2中线联澍闭合差的限差l 线路名称 方位角闭合差(”) J 相对闭合差I铁路、一级及以上公路 30再 12000二毁及以下公路 60石 11000庄:一为测站数;计算相对闭合差时,长厦呆用初、定蔼闭合环长度。625定测中线桩位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线路中线上,应设立线路起终点桩、千米桩、百米桩、平曲线控制桩、桥梁或隧道轴线控制桩、转点桩和断链桩,并应

28、根据竖曲线的变化适当加桩。2线路中线桩的间距,直线部分不应大于50m,平曲线部分宜为20m。当铁路曲线半径大于800m且地势平坦时,其中线桩间距可为40m。当公路曲线半径为3060m或缓和曲线长度为30-50m时,其中线桩间距不应大于lOm;对于公路曲线半径小于30m、缓和曲线长度小于30m或回头曲线段,中线桩间距均不应大于5m。3中线桩位测量误差,直线段不应超过表625 1的规定;曲线段不应超过表625 2的规定。表625-I直线段中线桩位测量限差线路名称 纵向误差(m) 横向误差(cm)I铁路、一缓及以上公路 嘉+。l二级及以下公路 志+0注:S为转点桩至中线桩的距离(m)表625-2曲线

29、段中线桩位测量闭合差限差纵向相对闭合差(m) 横向闭合差(cm)线路名称平地 山地 平地 山地铁路、一级及以上公路 12000 11000 10 10二级及以下公路 11000 1500 10 1 54断链桩应设立在线路的直线段。不得在桥梁、隧道、平曲线、公路立交或铁路车站范围内设立。5中线桩的高程测量,应布设成附合路线,其闭合差不应超过50厄-mm(L为附合路线长度,单位为km)。626横断面测量的误差,不应超过表626的规定。表626横断面测量的限差线路名称 距离(m) 高程(m)铁路一缀及以上公路 赢-I-O-1 志+赤+o,二级及以下公路 去+o1 告+南扎-注:1为浏点至线路中线桩的

30、水平距离(m),2 h为测点至线路中线桩的高差(吐)。627施工前应复测中线桩,当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的较差符合表627的限差规定时,应采用原测成果。表627中线桩复测与原蔫成果较差的限差水平角 距离相对 转点横向误差 曲线横向 中线桩线路名称(“) 中误差 (ram) 用合差(cm) 高程(era)铁路一级及 30 12000 每lOOm小于5,点间距 10 10以上公路 大于等于400m小于20二级厦 60 11000 每100m小于10 10 10以下公路63架空索道测量631架空索道的平面控制测量,宜采用导线测量,也可采用GPS测量方法。632导线测量的相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1000;方

31、位角闭合差,不应超过304n(方位角闭合差单位为”,n为测站数)。633 当架空索道起点至转角点或转角点间的距离大于lkm时,应增加方向点。方向点偏离直线,应在180。20”以内。634架空索道的起点、终点、转点和方向点的高程测量,可采用图根水准或图根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635纵断面测量,在转角点及方向点之间应进行附合。其距离相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00,高程闭合差不应超过01咖(高程闭合差单位为m,n为测站数)。山脊、山顶的纵断面点,不应少于3点;山谷、沟底,可适当简化。636当线路走向与等高线平行时,线路附近的陡峭地段,应视需要加测横断面。64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641 自流和压力管线

32、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GPSRTK测量方法或导线测量方法。当采用GPS_RTK测量方法时,应符合下列14款规定;当采用导线测量方法时,应符合下列57款规定。l应沿线路每隔10kin布设(或成对布设)GPS控制点,并埋设标石。标石的埋设规格,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2所有GPS控制点宜沿线路贯通布设。3 GPS控制点测量,应采用GPS静态测量模式进行观测,并符合本规范第32节的有关规定。4线路其他控制点,可采用GPS-RTK定位方式测量,并满足本规范第5211条的规定。695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41的规定。表641自流和压力管线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导线长度 边长 测角中误差 联测检核(

33、km) (km) (“) 适用范围方位角闭合差(”) 相对闭合差30 )GBT 14395的规定执行;地下管线信息的分类编码,可按国家现行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 61 J271的相关规定执行。不足部分,可根据其编码规则扩展和补充。755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立后,应根据管线的变化情况和用户要求进行定期维护、更新。756 当需要对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进行更新或升级时,必须进行相关数据备份并确保在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情况下进行o798施工测量8,1一般规定811 本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工建筑物、桥梁及隧道的施工测量。812施工测量前,应收集有关测量资料,熟悉施工设计图纸,明确藏工要

34、求,制定旎工测量方案。813大中型的施工项目,应先建立场区控制网,再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小规模或精度高的独立施工项目,可直接布设建筑物施工控制网。814场区控制网,应充分利用勘察阶段的已有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原有平面控制网的边长,应投影到测区的主施工高程面上,并进行复测检查。精度满足施工要求时可作为场区控制网使用。否则,应重新建立场区控制网。815新建立的场区平面控制网,宜布设为自由网。控制网的观测数据,不宜进行高斯投影改化,可将观测边长归算到测区的主施工高程面上。新建场区控制网,可利用原控制网中的点组(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点组成)进行定位。小规模场区控制网,也可选用原控制网中一个点的坐标和

35、一个边的方位进行定位。816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应根据场区控制网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控制网的坐标轴,应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主副轴线一致;建筑物的o高程面,应根据场区水准点测设。817控制网点,应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布置图布设,并满足建筑物施工测设的需要。8082场区控制测量(I)场区平面控制网821场区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场区的地形条件和建(构)筑物的布置情况,布设成建筑方格网、导线及导线网、三角形网或GPS网等形式。822场区平面控制网,应根据工程规模和工程需要分级布设。对于建筑场地大于Ikm2的工程项目或重要工业区,应建立一级或一级以上精度等级的平面控制网;对于场地面积小于Ikm2的工程项

36、目或一般性建筑区,可建立二级精度的平面控制网。场区平面控制网相对于勘察阶段控制点的定位精度,不应大于5cm。823控制网点位,应选在通视良好、土质坚实、便于施测、利于长期保存的地点,并应埋设相应的标石,必要时还应增加强制对中装置。标石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地冻线和场地设计标高确定。824建筑方格网的建立,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方格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24 l的规定。表824-1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l 等级 边长(m)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I 一级 130000l 二级 8 1200002方格网点的布设,应与建(构)筑物的设计轴线平行,并构成正方形或矩形格网。3方格网的测

37、设方法,可采用布网法或轴线法。当采用布网法时,宜增测方格网的对角线;当采用轴线法时,长轴线的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点位偏离直线应在180。5”以内,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其直角偏差应在90。5”以内。水平角观测的测角中误差不应大于25”。8-4方格网点应埋设顶面为标志板的标石,标石埋设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5方格网的水平角观测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24 2的规定。表824_2水平角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仪器精度 测角中误差 半测回归 一测回内2c 各测回方向等级 测回数等级 (”) 零差(”) 互差(”) 较差(”)l”级仪器 2 6 9 6一缀2”级仪器 3 8 13 924级

38、仪器 8 2 12 18 12二级6”级仪器 8 18 246方格网的边长宜采用电磁波测距仪器往返观测各1测回,并应进行气象和仪器加、乘常数改正。7观测数据经平差处理后,应将测量坐标与设计坐标进行比较,确定归化数据,并在标石标志板上将点位归化至设计位置。8点位归化后,必须进行角度和边长的复测检查。角度偏差值,一级方格网不应大于90。8”,二级方格网不应大于90。12”;距离偏差值,一级方格网不应大于D25000,二级方格网不应大于D15000(D为方格网的边长)。825当采用导线及导线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相邻边的长度之比不宜超过1:3,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25的规定。表

39、825场区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导线 平均 铡角 测距相 测回数 方位角 导线全长等级 长度 边长 中误差 对中 2”级6”缀 闭合差 相对(4) 闭合差(kin) (m) (”) 误差 仪器I仪器一缀 2 0 100300 130000 10矗 11S000二级 l O 100200 8 114000 16打 110000注:n为铡站数。82826当采用三角形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26的规定。表826场区三角形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测角 最弱边 测回数 三角形最大卜边长(m) 中误差 测边相对 边长相对 闭合差中误差2”级仪器 6”级仪器 (”)(“) 中误差l一级 30

40、0500 5 140000 120000 15I二缓 100300 8 5000 21000 二等或三等 二等2000L5000 500z1000 三等或四等 三等5005GPS同 三等 L5二等 10 L5三等 l 8 2】6水准网 三等 6GBT 50103。913竣工总图应根据设计和施工资料进行编绘。当资料不全无法编绘时,应进行实测。914竣工总图编绘完成后,应经原设计及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会签。92竣工总图的编绘921竣工总图的编绘,应收集下列资料:1总平面布置图。2施工设计图。3设计变更文件。4施工检测记录。5竣工测量资料。6其他相关资料。922编绘前,应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实地对

41、照检核。不符之处,应实测其位置、高程及尺寸。923竣工总图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面建(构)筑物,应按实际竣工位置和形状进行编制。2地下管道及隐蔽工程,应根据回填前的实测坐标和高程记1 0n录进行编制。3施工中,应根据施工情况和设计变更文件及时编制。4对实测的变更部分,应按实测资料编制。5 当平面布置改变超过图上面积13时,不宜在原施工图上修改和补充,应重新编制。924竣工总图的绘制,应满足下列要求:1应绘出地面的建(构)筑物、道路、铁路、地面排水沟渠、树木及绿化地等。2矩形建(构)筑物的外墙角,应注明两个以上点的坐标。3圆形建(构)筑物,应注明中心坐标及接地处半径。4主要建筑物,应注明室

42、内地坪高程。5道路的起终点、交叉点,应注明中心点的坐标和高程;弯道处,应注明交角、半径及交点坐标;路面,应注明宽度及铺装材料。6铁路中心线的起终点、曲线交点,应注明坐标;曲线上,应注明曲线的半径、切线长、曲线长、外矢矩、偏角等曲线元素;铁路的起终点、变坡点及曲线的内轨轨面应注明高程。7当不绘制分类专业图时,给水管道、排水管道、动力管道、工艺管道、电力及通信线路等在总图上的绘制,还应符合925条927条的规定。925给水排水管道专业图的绘制,应满足下列要求:1 给水管道,应绘出地面给水建筑物及各种水处理设施和地上、地下各种管径的给水管线及其附属设备。对于管道的起终点、交叉点、分支点,应注明坐标;

43、变坡处应注明高程;变径处应注明管径及材料;不同型号的检查井应绘制详图。当图上按比例绘制管道结点有困难时,可用放大详图表示。2排水管道,应绘出污水处理构筑物、水泵站、检查井、跌水井、水封井、雨水口、排出水口、化粪池以及明渠、暗渠等。检查井,应注明中心坐标、出人口管底高程、井底高程、井台高程;管道,应注明管径、材质、坡度;对不同类型的检查井,应绘出详图。1013给水排水管道专业图上,还应绘出地面有关建(构)筑物、铁路、道路等。926动力、工艺管道专业图的绘制,应满足下列要求:1应绘出管道及有关的建(构)筑物。管道的交叉点、起终点,应注明坐标、高程、管径和材质。2对于沟道敷设的管道,应在适当地方绘制沟道断面图,并标注沟道的尺寸及各种管道的位置。3动力、工艺管道专业图上,还应绘出地面有关建(构)筑物、铁路、道路等。927电力及通信线路专业图的绘制,应满足下列要求:1 电力线路,应绘出总变电所、配电站、车间降压变电所、室内外变电装置、柱上变压器、铁塔、电杆、地下电缆检查井等;并应注明线径、送电导线数、电压及送变电设备的型号、容量。2通信线路,应绘出中继站、交接箱、分线盒(箱)、电杆、地下通信电缆人孔等。3各种线路的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