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8902-2002 超高频测距仪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pdf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245302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82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8902-2002 超高频测距仪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GB T 18902-2002 超高频测距仪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GB T 18902-2002 超高频测距仪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GB T 18902-2002 超高频测距仪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GB T 18902-2002 超高频测距仪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33.200 M 50 写主GBjT 18902 2002 R: 能要求和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UHF Measuring Distance EquipmentCDME) 2002-12-04发布2003-05-01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菇总局发布厂一一一GBjT 18902-2002 目次前言 . . . . . . . . . . . .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术语和定义. . . . .

2、 . . . . . . . . . . . . 3 性能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测试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附录A(资料性附录DME波道划分. . . . . . . . . . . . . .,. A 一卢一I E 1 1 2 7 19 J 前吉本标准由全国导航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z国营第七六四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忠和、朱全德、许中兴、张满业、赫颖健、徐春玲。

3、.-二_-一一-一GBjT 18902-2002 而GB/T 18902-2002 2 2. 1 超高频距仪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超高频测距仪(简称DME)设备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超高频测距仪(OME)地面设备的设计、生产和测试。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及符号适用于本标准。DME寂静时间DME dead time 紧接着有效询问译码之后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所收到的询问不产生回答.2.2 发键时间key down time 正在发射莫尔斯码的点或划的时间.2.3 X、Y模式modeX、Y发射脉冲对间隔为12s,且工作在962MHz-1 024 MHz和1151 M

4、Hz-1 213 MHz波段,称为X模式g发射脉冲对间隔为30,且工作在1025 MHz-1 150 MHz波段,称为Y模式。2.4 脉冲幅度pulse amplitude 脉冲包络的暴大电压值。2.5 脉冲上升时间pulse rise time 脉冲包络前沿10%振幅点至90%振帽点之间的时间.2.6 部分上升时间partial rise time 脉冲包络前沿的5%振幅点至30%振幅点之间的时间.2. 7 脉冲宽度pulse duration 脉冲包络前、后沿上50%振幅点之间的时间间隔.2. 8 脉冲下降时间pulse decay time 脉冲包络后沿的90%振幅点至10%振幅点之间的

5、时间.2.9 脉冲编码pulse code 构成发射的双脉冲按规定间隔进行编对,对脉冲间隔编为12的为X编码,对脉冲l同隔编为30的为Y编码。1 二一一二-GB/T 18902-2002 2. 10 应答效率reply efficiency 应答器所发射的应答数与其所收到的有效询问总数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通常采用统计方法计算。2. 11 发射速率transmission rate 每秒钟应答:!发射的脉冲对的平均个数。2. 12 脉冲对每秒pp/s 每衫、发射的脉冲对数,pp/s是pulse-pairper second的缩写。2. 13 常规窄频i曹特性的测距仪DME/N 主要用于航路或终

6、端区导航的测距设备,N表示窄频谱特性的意思与W气宽)相对应。2. 14 精密测距仪DME/P 微波着陆系统的mtl距设备,P表示精密的意思,其频谱特性与DME/N相近。2. 15 最后进场模式FA DME/P的一种工作状态,用以在最后进场和跑道区域保障飞行。2. 16 初始进场模式IA DME/P的一种工作状态,用以在最后进场区域之外保障飞行,它可与DME/N互通。性能要求3 3. 1 发射机3. 1. 1 工作频率应答器必须在指配的DME波道的应答频率上发射。DME的工作波道必须从附录A的表A.)中选用。3. 1. 2 频率容差工作频率相对指配频率的偏差不得超过士0.002%。3. 1. 3

7、 脉冲波形所有的发射脉冲均应符合下述规定ga) 脉冲上升时问:) DME/N脉冲上升时间不应超过3s;2) DME/P脉冲上升时间不应超过1.6s,对FA模式,部分上升时间为(0.25士0.05).脉冲宽度应为(3.5士0.5)s.脉冲下降时间一般为2.5115,最长不应超过3.5。在脉冲前沿95%的最大振幅点和脉冲后i沿95%的最大振幅点之间的任何瞬间的脉冲振幅均不应低于脉冲最大幅度的95%.3. 1. 4 射频脉冲频谱射频脉冲频谱应为2在脉冲发射期间,包含在标称波道频率的上、下0.8MHz为中心的0.5MHz 频带内的有效辐射的功率,均不得超过200mW;包含在标称波道频率的上、下2MHz

8、为中心的0.5 MHz频带内的有效辐射功率,均不得超过2mW。频i苦的任何一个旁瓣均应比与标称波道频率紧) to c) d) 二平一一一一2 二一GB/T 18902-2002 贴的那个旁瓣小。3. 1. 5 脉冲间隔3. 1. 5.1 构成脉冲对的两个脉冲的问隔应为12(X模式)或30(Y模式)。3. 1. 5. 2 脉冲间隔的公差za) DME/N脉冲间隔的公差为士0.25S;b) DME/P脉冲间隔的公差为土O.10. 3. 1. 5. 3 脉冲间隔应在脉冲前沿的半电压振幅点之间测得。3. 1. 6 射频脉冲峰值功率3. 1. 6. 1 DME/N有效辐射功率的峰值应不小于为保证在最大服

9、务区的边缘处(在距离上和高度上)达到大约83 dBW/m2的峰值脉冲功率密度所需的数值.3. 1. 6. 2 DME/P等值各向同性辐射功率的峰值应不小于为保证所有的可运行的气象条件下达到下述的峰值脉冲功率密度的所需数值2a) 在3.1.6.4所规定的覆盖区内任一点,离开应答器天线13km (7 n mile)以上的地方为89 dBW /m2, 在3.1.6.4所规定的覆盖区内任一点,离开应答器天线不到13km(7 n mile)的地方为一75dBW/m2, 在MLS(微波着陆系统)的进场基准数据点处为一70dBW /m , 在跑道平面上方2.5m(8 ft)、在MLS数据点或者在DME应答器

10、天线视线内跑道中心线上应远的-点处为79 dBW /m. 3. 1. 6. 3 天线辐射的射频脉冲峰倪功率在满足覆盖区要求的情况下,发射机输出功率由产品规范规定.3. 1. 6. 4 覆盖区zd 与VOR(甚高频全向信标)联合工作的DME/N的覆盖区至少也应与VOR的覆盖区相等;b) 当与ILS(仪表着陆系统)或MLS联合工作时.DME/N的覆盖区至少应与ILS或MLS方位引导扇区的覆盖相等$c) DME/P的覆盖区至少应与MLS方位引导扇区的覆盖相等.3. 1. 7 脉冲对两脉冲功率差构成脉冲对的两脉冲的峰值功率之差应不大于1dB. 3. 1. 8 发射速率发射机工作的发射速率为2a) 发射

11、的脉冲速率一般为800pp/s2 700 pp/s, b) 发射机工作的发射速率,包括随机分布的脉冲对和祖l距应答脉冲对在内,不应小于700pp儿,但当发射识别信号时例外,最低发射速率应尽可能接近700pp/s, c) DME/P在任何时候发射速率均不应超过1200 pp/盯d) 当发射速率为(2700土90)pp/s时(假定所服务的航空器为100).应答器仍能连续地工作.3. 1. 9 连续波输出在DME任一工作波道上,其载频的任何连续波谐波的等值各向同性辐射功率,均不得超过10dBm。3.2 接收机3.2. 1 工作频率接收机的中心频率必须是与机载询问频率相适应的工作中心频率。3.2.2

12、频率稳定度接收机中心频率偏离指定频率不得超过:t0002%。) lu c) d) 3 = 一一夺卢飞一一一GB/T 18902-2002 3.2.3 应答器接收机的寂静时间应答器接收机的寂静时间可在50IOO内调整,对X波道通常为60、对Y波道通常为72S. 3.2.4 应答效率在3300对每秒随机分布而电平在最低灵敏度电平的询问信号下,应答效率至少应为:DME/N和DME/P(!A模式)70%.DME/P(FA模式)80% 3.2.5 应答器的灵敏度3.2.5.1 当没有询问脉冲对时(为进行灵敏度测量而需的脉冲例外).具有正确间隔和标称频率的询问脉冲对,当其在应答器天线处的峰值功率密度至少为

13、下列数值时就应触发应答器ga) 对DME/N为一103dBW /m2; 对DME/P的IA模式为-86dBW/m2; 对DME/P的FA模式为75 dBW /m2 上述3.2. 5. 1的最低功率密度,应使应答器至少以下述的效率进行应答g对于DME/N.70%; 对于DME/P的IA模式.70%; 对于DME/P的FA模式.80%。3.2.6 延时3. 2. 6. 1 当DME仅同甚高频导航设备联合工作,并要求机载询问器指示到应答器台址的距离时,该延时应符合表1所列数值。) LU 3.2.5.2 c) ) ,。a) c) 延时披值表1脉冲对间隔/s延时/s波道字标工作模式第一脉冲第二脉冲询问应

14、答定时定时X DME/N 12 12 50 50 DME/P 1A M 12 12 50 DME/P FA M 18 12 56 Y DME/N 36 30 56 50 DME/P 1A M 36 30 56 DME/P FA M 42 30 62 w DME/N DME/P IA M 24 24 50 DME/P FA M 30 24 56 Z DME/N DME/P 1A M 21 15 56 DME/P FA M 27 15 62 注1:W和X罩在同频上复用.注2:Z和Y罩在同频上复用.3.2.6.2 当DME与MLS的角引导设施联合工作,并要求机载询问器指示到应答器台址的距离时,延时必

15、须是50(对X模式的波道或56(对Y模式的波道)。3.2.7 接收通道动态范围3.2.7. 1 DME/N的动态范围当在应答器天线处的询问信号的功率密度为3.2.5.1的愚低值至一22dBW/旷的最高值之间的任一值时,应答器必须保持其原有性能.-干一-一-一一4 GB/T 18902-2002 3. 2. 7. 2 DME/P的动态范围当在应答器天线处的询问信号的功率密度为3.2.5.1的最低值至22dBW/m的最高值之间的任一值时,应答器必须保持其原有性能。3.2.8 带宽接收机的最小允许带宽应为当输入的询问信号频率偏离达士100kHz时,由于接收机总的漂移而使应答器灵敏度电平降低不得超过3

16、dB。3.2.9 接收通道选择性接收通道选择性应符合下列要求.a) 当询问信号偏离波道标称频率土900kHz以上,功率密度达到一22dBW /m.不应使应答器触发;对中频频率到达的信号,至少应被抑制80dB, 所有的其他杂散响应,或960MHz1 215 MHz频带以内的其他信号和镜频,应至少被抑制75 dB , 3. 2. 10 灵敏度的降低灵敏度的降低应符合下列要求2a) DME/N:当应答器的负荷超过最大发射速率的90%时,接收机的灵敏度自动降低,以限制应答器的回答,从而保证其不超过允许的最大发射速率,灵敏度降低范围至少为50dB , DME/P:在3.2.10a)中关于接收机灵敏度降低

17、的规定适用于IA模式,但不适用于FA模式。3. 2. 11 接收通道恢复时间当在有效询问脉冲对到达之前8时接收到一个比最低灵敏度电平高odB60 dB的单个脉冲时,应答器最低灵敏度电平的变化(与不存在上述信号时相比应在3dB以内。此恢复时间的要求应在回波抑制电路不工作的情况下达到。8s应在两信号前沿的半电压振隔点之间测得。3. 2. 12 译码能力译码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a) 译码电路的性能应不受那些相对于正常的编码脉冲对超前、居中或落后的脉冲所影响;h) 对于个脉冲间隔超过标称值土2s以上,信号电平高于接收机最低灵敏度达75dB的询问脉冲对,应能抗拒掉,即应答速率不会超过没有该询问信号时的数

18、值。3. 2. 13 识别信号3.2.13.1 识别信号脉冲对识别信号由脉冲间隔符合3.1.5要求的脉冲对组成,其脉冲重复率的标称值为1350 pp/s.在此期间,正常的应答脉冲将暂时被取代。3.2.13.2 平衡脉冲对平衡脉冲对应符合下列要求za) DME/N为保持恒定的工作用期,则在每一识别脉冲对后000土10)/-,s处应发射一个具有识别脉冲同样性能的平衡脉冲对sDME/P应答器不得使用3.2.13.2a)中所述的平衡脉冲对。识别码组与它的周期3.2.13.3.1 独立识别信号的特性如下za) 识别信号由点、划形式构成的信标识别码(国际莫尔斯码)组成,每隔40s至少发一次,发射速率至少为

19、6个字每分钟;应答器的识别码特性和字速率应符合下述要求z1) 每个识别码组的总的发键时间最大不超过5S; 点的持续时间应为O.1 SO. 160 s.划的持续时间一般为点的持续时间的三倍。点和) ,。b) 3. 2. 13. 3 2) 一-一-) ,。b) c) GB/T 18902-2002 ) -hu c) d) ) 10 c) (或)划之间的问隔为一个点持续时间:I:10%.字母之间的问隔不应少于三个点的持续时间。发送-个识别码组的总的时间周期不应超过10s , 3. 2. 13. 3. 2 联合识别信号的特性如下ga) 当与甚高频导航设备联合工作时,识别信号仍为3.2. 13. 3.

20、1规定的点划形式(国际莫尔斯码).但应与甚高频导航设备的识别信号相同步;将每个40S间隔分成四个相等的周期,应答器的识别信号仅在其中一个周期内发射,在其余周期内则由联合工作的甚高频导航设备发射识别信号。3.2.13.3.3 当应答器与甚高频导航设备联合工作时,应采用联合识别信号;当应答器不与甚高频导航设备联合工作时,应采用独立识别信号。3.2.13.3.4 当联合工作的甚高频导航设备发送话音通信时,来自应答器的联合识别不应被抑制掉和被干扰。3.3 天线3. 3. 1 工作频段天线工作频段为960MHz-1 215 MHz. 3.3.2 极化特性垂直极化。3.3.3 硅波比天线输入端测量驻波比(

21、V5WR)应不大于1.5。3. 4 监视和控制在每一个应答器台站都应提供对使用中的应答器进行自动监视和控制的手段.3.4. 1 DME/N的监视动作3.4. 1. 1 当3.4. 1. 2中的任一条件发生时,监视器应使下列动作发生za) 向控制地点提供告警的指示gb) 工作中的应答器自动关机pc) 备用应答器自动进入工作状态。3.4.1.2 如果发生以下情况,监视器能引发3.4. 1. 1动作za) 应答器的延时超出规定值1S;b) 当DME与11.5联合工作时,应答器的延时超出规定值。.5S; c) 应答器的脉冲对的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之间的间隔与3. 5的规定值之差超过1S.3. 4. 1.

22、 3 如果下述条件之一发生时,监视器也应向控制地点提供适当的指示ga) 应容器的输出功率下降3dB或更多;b) 应答效率减少到60%以下;发射速率降至700pp/s以下,每40S内不重复出现识别信号或连续发射5S识别信号。3.4.1.4 必须采取措施来保证:当3.4.1.2和3.4. . 3所列的条件和故障已被监视到并持续一定周期之后,监视器开始动作,此周期不得超过10s. 3.4.2 DME/P的监视动作3.4.2.1 当发生下述条件且持续时间超过所规定的数佳时,监视系统应使应答器停止工作并向控制点提供告警信号za) 应答器的航道跟随误差超过3.5. 3或3.5.4规定的限度且持续1S以上。

23、如果只超过FA模式的限度,而仍保持在1A模式的限度内.IA模式仍可维扮工作;有效辐射功率降低到低于3.1. 6. 2所要求的必需值,持续1s以上;为满足3.2. 5中规定的要求,应答器灵敏度有3dB或更大的下降,并在FA模式中维持至少一6 GB/T 18902一20025 8.在IA模式下维持至少10s(这不是由于接收机的自动灵敏度衰减电路引起的) d) 应答器的应答脉冲对的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的间隔与3.1.5规定相差超过O.25,持续时间超过180 3.4.2.2 错误引导信息的发射时间不得超过上述3.4. 2. 1的规定值。试图用重新调整主用的地面设备以消除错误,或者是切换到备用的地面设备

24、(如果配有的话).也要在该时间内完成。如果错误在规定时间内不消除,就停止发射.当关机之后,要经过208之后才能去恢复其服务。3.4.2.3 为了监视的目的而触发应答器,在IA模式不得超过120次/8.在FA模式不得超过150次/803. 4. 2. 4 DME/N和DME/P监视器失效z当监视器本身的任一部分失效时,应与所监视的单元失效那样,自动产生相同的结果。3.4.3 应答器监测分机功能应答器的监测分机应能正确测量应答效率、接收机灵敏度、应答延时和接收机动态范围.3.5 准确度3.5.1 DME/N独立工作时的准确度DME/N由于应答器所造成的总的系统误差不应超过士1(150m或500ft

25、)。3.5.2 DME/N与着陆设备联合工作时的准确度DME/N当与着陆设备联合工作时,由于应答器所造成的总的系统误差不应超过土0.58(75m或250 ft)。3.5.3 DME/P-FA模式3.5.3.1 准确度标准1由于应容器所造成的总的系统误差为z不劣于土10m(士33ft)的航道跟随误差和不劣于土8m(士26ft)的控制运动噪音误差。3.5.3.2 准确度标准2由于应答器所造成的总的系统误差为2不劣子土5m(土16ft)的航道跟随误差和不劣于土5m (士16ft)的控制运动噪音误差。3.5.4 DME/P-IA模式由于应答器所造成的总的系统误差为2不劣于士15m(:t 50 ft)的

26、航道跟随误差和不劣于+10m (士33ft)的控制运动噪音误差。4 测试方法若无特殊要求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测试=a) 测试环镜条件1) 温度31535C;2) 相对湿度,20%80%; 3) 气压g测试场所的气压。b) 测试电源条件交流电源为,220V土4.4V.50 Hz+O. 5日Zo4. 1 发射机4. 1. 1 工作频率4. 1. 1. 1 测试系统图工作频率测试系统按图1连接。本振频率数字频率计工作频率测试系统图f 一一一7 GB/T 18902-2002 4. 1. 1.2 测试设备及其要求测试设备及其要求如下:数字频率计2工作频率不低于1500 MHz. 4. 1. 1. 3 测

27、试程序按DME地面设备操作要求变换波道,在DME地而设备规定的预热时间后,用数字频率计测试待测波道的工作频率.4. 1. 2 频率稳定度根据4.1.1.3测试结果,按公式(1)计算工作频率与标称频率的相对偏差EsE= (f-fo)/fo ( 1 ) 式中gfo-一规定的波道标称频率,单位为兆赫兹(MHz); f一一测出的波道工作频率,单位为兆赫兹(MHz)。4. 1. 3 脉冲波形4.1.3.1 测试系统图脉冲泼形测试系统按图2连接。示波器假负载定向稿合器器害应线性植被器可查衰减器脉冲波形测试系统图图24.1.3.2 测试设备及其要求测试设备及其要求如下a) 定向祸合器按照待测应答器输出功率电

28、平进行选择,工作频率800MHzl 300 MHz; b) 可变衰减器2衰减范围odB40 d趴在1dBlO dB内,应具有1dB的衰减步级),工作频率800 MHzl 300 MHz; 假负载z满足阻抗匹配和功率要求;线性检波器:工作频率800MHz 1 300 MHz,驻波比优于1.3; 示波器z带宽大于100MHz,测试精度优于o.1s。4. 1. 3. 3 测试程序先将可变衰减器的衰减量置于最大,然后逐渐减小衰减量直至线性检波器工作在线性区为止,用示波器观测检波后的脉冲波形,i卖出脉冲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脉冲宽度和顶部瞬时幅度。4. 1. 4 射频脉冲频谙4.1.4.1 测试系统图射

29、频脉冲频谱测试系统按图3连接。) cze f主负载定向桐告器器咎应仪语频可查衰减黯身才频脉冲频谱测试系统图图38 L一4.1.4.2 测试设备及其要求测试设备及其要求如下2定向搞合器z按照待测应答器输出功率电平进行选择,工作频率800MHz-l 300 MHz, 可变衰减器z衰减范围满足频谱仪工作电平要求,工作频率800MHz-l 300 MHz, 假负载z满足阻抗匹配和功率要求;频谱仪工作频率不低于1500 MHz. 测试程序在频谱仪和应答器工作正常后,将频谱仪带宽置于30kHz位置,用频谱仪分别测量应答器在下列五组频率点的谱线能量的分贝值。五组频率点为za组,(fo-2.0MHz)和(j,

30、。一2.0MHz)+25 kHzX盯b组,(f,-0.8 MHz)和(fo-0.8 MHz) +25 kHzX盯c组/0和(/0士25kHzXn) , GB/T 18902-2002 a) ) to c) d) 4. 1. 4. 3 d组,(fo十0.8MHz)和(f,十0.8MHz) +25 kHzX n , e组,(f,十2.0MHz)和(j,十2.0MHz)+25 kHzXn. n依次取1-10中的整数。测试时,应保证频谱仪显示的待测频率点的最低谱线的信噪比低于10dB。用频谱仪观测频i普内各波瓣的排列状况。测试数据的处理测出上述各频率点的谱线能量的分贝值后,用公式(2)计算出各频率点的

31、归一化到fo曾线的能量4.1.4.4 值研与2( 2 ) WF = 10d) e) ) g) h) k) 可变衰减器z衰减范围odB-40 dB(在1dB-10 dB内,应具有1dB的衰减步级).工作频率800 MHz-1 300 MHz; 假负载满足阻抗匹配和功率要求;线性检波器z工作频率800MHz-1 300 MHz.驻波比优于1.3; 单脉冲信号发生器:满足脉冲数的要求;双脉冲信号发生器2满足编码时间的要求;高频信号发生器g具有外调制,频率范围为1000 MHz-1 200 MHz; 可变延迟线z延迟范围5-15s;可变延迟线z延迟范围455-805;7s方波形成电路;与门;G/T 1

32、8902-2002 数字频率计2工作频率不低于1500 MHz,测时精度优于o.1S; m) 功率分配器2满足功率分配要求gn) 环行器z工作频率800MHz-l 300 MHz,隔离度不小于20dB; 0) 示波器z带宽大于100MHz,测时精度优于O.150 4.2.11.3 测试程序测试程序如下=a) 图12中的高频信号发生器G,充当无用信号的信号源,双脉冲信号发生器G2和高频信号发生器G.充当有用信号的信号源。测试开始时,先使高频信号源G3不工作或输出极小,测出应答器的灵敏度值3将高频信号发生器G,输出的射频脉冲(与询问脉冲具有相同特性)电平增大到高于灵敏度60 dB; 将55-15s

33、延迟线的延迟时间调至8,高频信号发生器G.的输出电平调至高于灵敏度3 dB,观测应答效率应不小于70%。在测试过程中,可用示波器观察接收机的输出情况。4.2. 12 译码能力4.2.12.1 测试系统图译码能力测试系统按图9连接。4. 2. 12. 2 测试设备及其要求测试设备及其要求见4.2. 4. 2。4.2.12.3 测试程序测试程序如下za) 按4.2.5.3测试程序测出接收机的灵敏度后改变双脉冲发生器的脉冲对间隔,使其与标称值偏离士0.55,接收机灵敏度应不降低;改变双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脉冲对间隔使其与标称值偏差超过土25,将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调至高于灵敏度75dB,接收机对所加

34、上述询问不予回答(应答效率小于5%); 将双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脉冲对间隔调至标称值,将脉冲宽度调至O.85,或将调制脉冲词为任意宽度的单脉冲,将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调至高于灵敏度75dB,接收机对所加上述询问均不予回答(应答效率小于5%)。4. 2. 13 识别信号4. 2. 13. 1 测试系统图识别信号测试系统按图2连接。4.2.13.2 测试设备及其要求测试设备及其要求见4.1. 3. 20 4.2.13.3 测试程序测试程序如下za) 将应答器置于识别状态。数字示波器用内同步。用数字示波器测量识别脉冲对脉冲间隔,平衡脉冲对脉冲间隔,识别脉冲对与平衡脉冲对的间隔时间及识别脉冲对的重复周

35、期$b) 将应答器置于正常工作状态,并用秒表记录识别码组的时间和重复周期。4.3 天线4. 3. 1 工作频段通过4.3.3测试对工作频段进行验证。4.3.2 极化特性4.3.2.1 测试系统图极化特性测试系统按图13连接。b) ) D c) c) 1) 17 , -一一R GB/T 18902-2002 测量接收机DME她丽世岳信号极化特性测试系统图图134.3.2.2 测试设备及其要求测试设备及其要求如下za) 射频无反射室(电波暗窒):反射信号与直达信号之比小于-35dB , b) 测量接收机g频率范围960MHz1 215 MHz,动态范围大于40dB,内部噪声应比所接收到的水平极化分

36、量的低电平低10dB以下;c) 测量接收天线s采用线极化天线,其线极化度(垂直分量与水平分量之比)大于35础。4.3.2.3 测试程序测试程序如下sa) 把DME地面设备天线、测量接收天线和测量接收机置于电波暗室内,使DME地面设备天线保持与地面垂直,测量接收天线的相位中心与DME地面设备天线的相位中心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使测量接收天线与地面保持垂直,注z一般情况下,天线的相位中心是与天线阵列的结构中心相重合。因13中的距离R应满足公式(14)的要求ERE三2D2/). ( 14 ) 式巾zD 为DME地面设备天线阵列长度,单位为米(m)。在DME地面设备和测量接收机正常工作后,用测量接收机测

37、量DME地面设备天线垂直极化性能的相对电平值。然后将测量接收天线在其所在DME地面设备天线波阵面上旋转900,再用测量接收机测量DME地面设备天线水平极化性能的相对电平值。根据两电平值之比确定DME地面设备发射信号的极化特性。4. 3. 3 驻波比4.3.3.1 测试系统图驻波比测试系统按图14连接.) LU DME地面世岳天线驻波比测试系统图图14网络分析仪4.3.3.2 测试设备及其要求测试设备及其要求如下g网络分析仪z工作频率300kHz 1 300 MHz. 4. 3. 3. 3 测试程序测试程序如下ga) 完成驻波比测量校正zb) 用射频电缆将待测天线射频输入端与网络分析仪的输出端口

38、连接。在网络分析仪的显示屏上直接读出待测天线在3.3. 1规定的天线工作频段范围内的驻波比。4.4 监视和控制人为地使设备故障或技术指标超过规定要求,观察监视器是否显示,控制器是否产生告警信号。对双机设备,人为地使主机设备工作不正常,观察监视器是否产生告警指示,控制器是否进行自动切换控制。对单机或双机设备,人为地使设备工作不正常,观察监视器是否产生告警指示,控制器是否进行自动关机控制。18 DME波道划分见表A.10 波道配对MLS VHF DME 角引导MLS 频率/被迫号MHz 频率/波道号MHz lX 1 Y 2X 2Y 3X 3Y、4X 4Y 5X 5Y 6X 6Y 7X 7Y 8X

39、8Y 9X 9Y 10X 10Y llX llY 12X 12Y 13X 13Y 14X 14Y 15X 15Y 16X 16Y 一 附录A (资料性附录)DME波道划分表A.1 DME波道划分DME 参数询问脉冲编码频率/DME/P模式MHz (DME/Nl/ 初始最后s 进场/进场/严Ss 1025 12 1 025 36 1 026 12 1026 36 1027 12 1 027 36 1 028 12 1 028 36 1029 12 1 029 36 1 030 12 1030 36 1 031 12 1031 36 1 032 12 1 032 36 1 033 12 1 033

40、 36 1 034 12 1 034 36 1 035 12 1035 36 1036 12 1036 36 1037 12 1037 36 1038 12 1038 36 1 039 12 1 039 36 1 040 12 1 040 36 GB/T 18902-2002 应答频率/脉冲MHz 编码/s 962 12 1088 30 963 12 1089 30 964 12 1090 30 965 12 1091 30 966 12 1092 30 967 12 1093 30 968 12 1094 30 969 12 1095 30 970 12 1096 30 971 12 1 0

41、97 30 972 12 1 098 30 973 12 1 099 30 974 12 1 100 30 975 12 1 101 30 976 12 1 102 30 977 12 1103 30 19 GB/T 18902-2002 表A.1(续)DME 参数波道配xt 询问应答脉冲编码扎1LS频率/DME/P模式频率/脉冲VHF 编码/DME 角引导MLS Mlh (DME/N)/ 初始最后Mllz 频率/波道号频率/波道号s 进场/进场/s MHz 民1Hzs S 17X 108.00 1 041 12 978 12 17Y 108.05 5 043. 0 540 1 041 36

42、36 42 1 104 30 17Z 5 043.3 541 1 041 21 27 1 104 15 18X 108.10 5 03 1. 0 500 1042 12 12 18 979 12 18W 5 03 1. 3 501 1042 24 30 979 24 18Y 108.15 5 043. 6 542 1042 36 36 42 1 105 30 18Z 5 043. 9 543 1 042 21 27 1 105 15 19X 108. 2 1 043 12 980 12 19Y 108.25 5 044.2 544 1043 36 36 42 1 106 30 19Z 5 04

43、4.5 545 1043 21 27 1 106 15 20X 108.30 5 03 1. 6 502 1044 12 12 18 981 12 20W 5 03 1. 9 503 1 044 24 30 981 24 20Y 108. 35 5 044.8 546 1 044 36 36 42 1 107 30 20Z 5 045. 1 547 1044 21 27 1 107 15 21X 108.4 1045 12 982 12 21Y 108.45 5 045.4 548 1045 36 36 42 1 108 30 21Z 5 045.7 549 1045 21 27 1 108

44、15 22X 106.50 5 032. 2 504 1046 12 12 18 983 12 22W 5 032. 5 505 1046 24 30 983 24 22Y 108.55 5 046.0 550 1046 36 36 42 1 109 30 22Z 5 046.3 551 1046 21 27 1 109 15 23X 108.60 1047 12 984 12 23Y 108.65 5 046.6 552 1047 36 36 42 1 110 30 23Z 5 046.9 553 1047 21 27 1 110 15 24X 108.70 5 032. 8 506 104

45、8 12 12 18 985 12 24W 5 033. 1 507 1048 24 30 985 24 24Y 108.75 5 047. 2 554 1 048 36 36 42 1 111 30 24Z 5047.5 555 1 048 21 27 1111 15 25X 108.80 1 049 12 986 12 25Y 108.85 5 047.8 556 1 049 36 36 42 1 112 30 25Z 5 048. 1 557 1 049 21 27 1 112 15 26X 108.90 5 033.4 508 1050 12 12 18 987 12 26飞V5 03

46、3. 7 509 1050 24 30 987 24 26Y 108.95 5 048.4 558 1050 36 36 42 1 113 30 26Z 5 048. 7 559 1 050 21 27 1 113 15 27X 109.00 1 051 12 988 12 27Y 109.05 5 049.0 560 1 051 36 36 42 1 114 30 27Z 5 049.3 561 1 051 21 27 1 114 15 2日X109. 10 5 034. 0 510 1052 12 12 18 989 12 20 GB/T 18902-2002 表A.l(续)DME 参数波

47、道配对询问应答脉冲编码MLS 频率/DME/P模式频率/脉冲VHF 编码/DME 角引导MLS MHz (DME/N)/ 初始最后M l!z 频率/波道号频率/波道号s 进场/进场/s MHz M l!z s s 28W 5 034. 3 511 1052 24 30 989 24 28Y 109. 15 5 049.6 562 1052 36 36 42 1 115 30 282 5 049.9 563 1 052 21 27 1 115 15 29X 109.20 I 053 12 990 12 29Y 109.25 5 050. 2 564 I 053 36 36 42 1 116 30 292 5 050. 5 565 I 053 21 27 I 116 15 30X 109.30 5 034. 6 512 1054 12 12 18 991 12 30W 5 034. 9 513 1054 24 30 991 24 30Y 109.35 5 050.8 566 1054 36 36 42 I 117 30 302 5 051. 1 567 1054 21 27 1 117 15 31X 109.40 1 055 12 992 12 31 Y 109.45 5 051. 4 568 I 055 36 36 42 I 118 30 312 5 05!. 7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