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2376.2-2008 胶黏剂.本体试样的制备方法.第2部分 热固化单组分体系.pdf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245684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2376.2-2008 胶黏剂.本体试样的制备方法.第2部分 热固化单组分体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GB T 22376.2-2008 胶黏剂.本体试样的制备方法.第2部分 热固化单组分体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GB T 22376.2-2008 胶黏剂.本体试样的制备方法.第2部分 热固化单组分体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GB T 22376.2-2008 胶黏剂.本体试样的制备方法.第2部分 热固化单组分体系.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GB T 22376.2-2008 胶黏剂.本体试样的制备方法.第2部分 热固化单组分体系.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lCS 83180G 38 a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23762-2008IS0 1 5 1 662:2000胶黏剂 本体试样的制备方法第2部分:热固化单组分体系Adhesives-Methods of preparing bulk specimens-Part 2:Elevatedtemperaturecuring onepart systems2008-09-18发布(IS0 151662:2000,IDT)2009-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省士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仲刖 罱GBT 223762-2008IS0 151662:2000GBT 223

2、76胶黏剂本体试样的制备方法分为二个部分:第1部分:双组分体系;第2部分:热固化单组分体系。本部分为GBT 22376的第2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SO 1 5166 2:2000胶黏剂本体试样的制备方法第2部分:热固化单组分体系(英文版)。本部分等同翻译IS01 51 66 2:2000,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用围家标准取代了国际标准,所引用的标准内容与国际标准没有差异。为便于使用,本标准作下列编辑性修改: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b)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胶黏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5)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橡胶制品研究

3、所、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佛山市南海霸力化工制品有限公司、上海康达化工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卞正军、冯颜、林华玉、林新松。GBT 223762-2008IS0 151662:2000引 言在设计胶接接头时,有必要了解结构胶黏剂力学性能的准确值,这能够计算加载在接头的应力分布和确定胶黏剂的破坏许用值。使用胶接接头形式的样品来测试上述性能的方法是不理想的。因为标准试样中胶层的厚度影响应变大小,且厚度值通常较小(通常1 ram),所以测试的应变值不准。而且,一个胶接接头试样的破坏通常是由于受到多向应力时引起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胶接接头的几何形状、被粘物的性能和尺寸及胶瘤的儿何形状。虽

4、然试样的破坏数据可以为设计胶接接头提供信息,但是还需要获得在许多单一应力状态时(如剪切和单轴拉伸)变形和破坏的数据。使用合适尺寸的本体试样,通过应用工程塑料的标准能够衡量不同载荷和环境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这样测试比较准确且成本较低。通过以下规定的试样制备方法可以获得与胶接接头结构与性能相当的试样。胶黏剂与被粘物的粘接性能的相关信息还需通过胶接接头的相关测试获得。1 范围GBT 223762-2008IS0 151662:2000胶黏剂本体试样的制备方法第2部分:热固化单组分体系GBT 22376的本部分规定了胶黏剂本体试样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适用于热同化、单组分胶黏剂,如环氧树脂类。不适用

5、于通过溶剂挥发或气体释放而固化的胶黏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2237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11997 塑料多用途试样的制备和使,】(ISO 3167:1993,MOD)ISO 2818:1994塑料 机加工法试样的制备3模具31概述模具应由两块平板组成,由框架隔开。对于非自由流动的胶黏剂,应使用u型框或连续框(见图1)。32平板上述两个平板至少使用5

6、 mm厚的金属板制备。这有利于胶固化过程传热,同时也能避免在制样过程中因外力作用造成金属板变形。铜和黄铜是良好的热导体,通常用作平板的材料。但是,当使用某些对铜有腐蚀性的成分时,应使用替代金属材料。应确保胶黏剂同化后不会粘在金属板E。注:这可通过在材料表面附一层低表面能的材料来实现,如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或者在模具表面刷涂或喷涂脱模剂(喷涂聚四氟乙烯时谨防污染临近的其他表面)。a)用于非自由流动胶黏剂的u型框 b)用于自由流动胶黏剂的连续框图1适合的模型举例当制备室温固化快且同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的胶黏剂本体试样时,由于此过程可能导致胶黏剂的性能发生变化,因此模具中的金属板应设计为能通

7、冷却水的结构。GBT 223762-2008IS0 151662:200033框架使用低黏度胶黏剂合模时,胶黏剂会从模具内流出,所以有必要采用连续框防止漏胶。应确保胶黏剂同化后不会粘在框架上。注1:可以在框架表面覆盖低表面能材料例如聚四氟乙烯薄膜,或在框架的表面上涂刷、喷涂脱模剂。使用聚四氟乙烯喷雾剂谨防污染其他表面。或者,直接将框架用聚四氟乙烯之类的低表面能材料制成。框架的厚度决定试样的厚度,框架的厚度误差应保持在o5。注2:对大多数试验,试样的厚度为2 ram-3 mrfl是合适的。模具的尺寸应满足测试试样的要求。GBT 11997指出,当制备的本体试样用于多个标准的测试试样时,制模材料的

8、最小尺寸应大于1 50 mm。测试试样的机加工按照ISO 2818:1994进行,冲脏或切割试片。或者,也可用预成型或成形框架来制造所设计的试样形状。4胶黏剂的注胶41胶黏剂的制备由于气泡的混入最终会导致本体试样出现缺陷,因此在胶黏剂中应降低气泡的混入。胶黏剂中气泡可在真空条件下搅拌除去。如果在真空搅拌条件下会有挥发性物质逸出,可以采取降低温度的方式来进行。注:真空除气泡是否可行应首先咨询胶黏剂制造商。42注胶421非自由流动胶黏剂胶黏剂通过带有胶嘴的硬管进行注胶。注胶过程应保持胶黏剂连续、稳定。为防止进入空气,胶嘴在注胶过程中应一直处于充满状态(见图2)。胶嘴沿着模具的中心缓慢下移进行连续注

9、胶,此过程中要求胶嘴不能离开模具底部或停止出胶(见图2)。注:建议喷嘴与底板保持约30。角(见图2)。注胶的高度应大于框架的厚度。图中:1 金属板;2 注胶;3 脱模剂;4 胶嘴。r高于框架的厚度卜 胶嘴移动方向。图2注胶GBT 223762-2008IS0 15166-2:2000422自由流动胶黏剂这类胶黏剂不用胶筒进行注胶时,应在容器内脱气,该容器有一导嘴可帮助将胶倒入模具中。胶黏剂应小心地注于模具中心,以避免快速流动将气泡带人。确保胶黏剂的体积小于模具腔体的体积。如果自由流动的胶黏剂被放置于胶筒中,采用421中描述的方法,将胶打入连续框架中。确保胶的体积小于模具腔体的体积。5制模将模具

10、上半部分的平板放置于u形框架底部,合拢模具。然后缓慢的向下压,利用手的压力来使胶黏剂在模具中铺展,直至上平板平放在边框上。在模具的上下平板之间施加足够的夹持力,以防止在胶黏剂固化过程中任何额外的泄漏。将模具放在固化烘箱内,模具与水平夹角在45。至90。之间。6 固化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固化胶黏剂。胶黏剂固化是一个快速放热的反应,确保温度不会升高至厂商说明的胶黏剂固化的最高温度是很重要的。当超过最高温时,应降低温度,使其保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一般来说,当铸模厚度2 mm时,超温现象不太可能出现。当需要超过3 mm厚度的本体试样时,建议采用腔体内带有温度测量传感器的模具进行试验。这样可在试验中测量模具中心的温度。当超温时,可探讨采用降低固化温度并延长同化时间的方法。这种办法制作的试样需要在推荐的固化环境中二次固化。7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信息:a)本部分的参照标准;b) 胶黏剂的说明,包括批号、制造商等;c)注胶的El期和时间;d) 制模的参数,包括固化温度和时间,模具参数,使用的脱模剂等;e)二次固化后的相关记录;f) 固化后的贮存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