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6303.1-2010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1部分:管材.pdf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245833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62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6303.1-2010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1部分:管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GB T 26303.1-2010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1部分:管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GB T 26303.1-2010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1部分:管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GB T 26303.1-2010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1部分:管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GB T 26303.1-2010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1部分:管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77. 040. 99 H 13 道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6303. 1-2010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1部分:管材Measuring method for dimensions and shapes of wrought copper and copper alloy-Part 1 : Tube 2011-01-14发布2011-11-01实施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26303.1-2010 前言GB/T 26303(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共有三部分:一-GB/T26303. 1 铜及铜

2、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1部分:管材;一-GB/T26303.2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2部分:棒、线、型材;一一GB/T26303. 3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3部分:板带材。本部分为第1部分。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由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部分由浙江省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上海飞轮实业有限公司参加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曹建国、魏连运、孔水龙、郭莉、赵学龙、狄大江、倪琦国、董朝晖、杨章辉、黄路稠、黄登科、刘永。I 1 范围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1部分:管材G/T 26303.1

3、-2010 GB/T 26303的本部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管材的外形尺寸测量仪器及量具、试样制备、测定环境条件及检测方法、检测报告等。本部分适用于铜及铜合金管材的外形尺寸检测。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2. 1 壁厚wall thickness 同一横截面上,管材外缘上任一点到内缘的法线距离。2.2 外径outside diamter 同一横截面上,通过管材圆心两外缘之间的距离。2.3 内径inside diamter 同一横截面上,通过管材圆心两内缘之间的距离。2.4 平均外径average outside diamter 任一横截面上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的平均值。2.5 平均内

4、径average inside diamter 任一横截面上最大内径和最小内径的平均值。2.6 平均壁厚average wall thickness 任一横截面上最大壁厚和最小壁厚的平均值。2. 7 圆度roundness 圆形管材任一横截面上的最大和最小外径之差。2.8 直度straightness 直条管在规定长度上管材中心线偏离轴线的最大距离。2.9 长度lengths 直条管从管材一端,沿与轴线相平行的方向到另一端之间的距离。2. 10 扭拧度twist 异型管材一定长度内两横截面相对扭转的角度(或最大垂直距离)。1 GB/T 26303.1-2010 2. 11 2. 12 2. 1

5、3 2. 14 2.15 2.16 2. 17 2. 18 切斜度cut the degree of inclination 管材切割面与横截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异形管deformed tube 除圆形以外的管,统称为异形管,如矩(方)形、扁圆形、椭圆形、D形、等边形等形状管材。对边距distance between parallel surfaces 异形管两平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轴长axial length 异形管两个相对曲面(或曲丽与直面)顶点之间的法线距离。高度high 非偶数多边形管材,同一横截面上任一顶点到对边的垂直距离。边长side length 异形管直边的长度。国角半径co

6、ner radius 异型管横截面中与任意两条直线相切的圆弧半径。无缝内螺纹管seamless inner grooved copper tube 外表面光滑,内表面具有-定数量、一定规则螺纹、截面圆周连续的铜管(以下简称内螺纹管),见图L2 D一一一外径;d 内径;Tw 底壁厚;Hf一一齿高;TWT一一总壁厚;W一槽底宽;n 螺纹数;一-齿顶角;卢一一螺旋角。图1内螺纹铜管截面示意图2. 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底壁厚bottom of wall thickness 内螺纹铜管从管材外边缘到齿根部之间的法线距离,见图1。齿高tooth de

7、pth 内螺纹或翅片铜管从齿根部到齿顶之间的法线距离,见图L总壁厚full of wall thickness 内螺纹铜管从管材外边缘到齿顶之间的法线距离,见图10槽底宽space width 内螺纹铜管两相邻齿根部之间的距离,见图L螺纹辈iscrewshread amount 内螺纹铜管内齿的数量。齿顶角addendum angle 内螺纹铜管管内两齿面的夹角,见图1。螺旋角helical angle 内螺纹或翅片铜管在管材纵截面上,螺纹与轴线的夹角,见图l和图2。无缝翅片管seamless tube with integral fins GB/T 26303.1-2010 元缝翅片管是采用

8、冷加工方法在管材外表面、内表面或内外表面形成系列平行于纵轴或沿管子圆周螺旋扩张的金属翅片(肋)的元缝管(以下简称翅片管),见图20、do-有翅段外径;d2一一有翅段根径;dj一-有翅段内径(最小); tj 过渡锥;X2 有翅段管壁厚zX3一一齿高;Xj一一元翅段管壁厚;d一一元翅段外径;P一一螺旋角。图2翅片管纵向截面示意图3 G/T 26303.1-2010 2.27 2.28 2.29 2.30 2.31 有翅段外径outside diameter over the enhanced section 翅片铜管同一横截面上,通过圆心两相对齿顶之间的距离,见图20有翅段根径root diame

9、ter of the enhanced section 翅片铜管同一横截面上,通过圆心两相对齿根部之间的距离,见图20有翅段内径inside diameter of the enhanced section 翅片铜管的最小内径,见图20有翅段管壁厚wall thickness of the enhanced section 翅片铜管在任一横截面上,从齿根部到管材内边缘之间的法线距离,见图20外肋管outside tube with integral fins 翅片管的一种,指管材外表面形成系列平行纵轴的金属肋的铜管,见图30u 齿外径;Tw一一底壁厚;W一槽底宽pH一一齿高;b一一一齿宽;TB

10、 齿间距; 齿顶角。图3翅片管(外肋管)横向截面示意图2.32 内沟槽管intside tube with integral fins 翅片管的一种,指管材内表面形成系列平行纵轴的金属肋的铜管,见图404 外径;Tw一一底壁厚;H一一齿高;W 槽底宽;TB一一齿间距; 齿顶角。3 测量仪器、量具GB/T 26303.1-2010 吃2机图4翅片管(内沟槽管)横向截面示意图3. 1 测量仪器、量具的精度应能满足产品尺寸测量精度的要求。3.2 测量仪器、量具应处于完好状态,具有有效的检定合格证书(或合格标识)。3.3 各检测项目所使用的测量仪器、量具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各检测项目所使用的仪器、量

11、具测量仪器或量具检测项目外径千分尺外径、对边距、轴长、高度、边长、圆度游标卡尺外径、内径、壁厚、对边距、轴长、高度、边长、圆度、长度塞规外径、内径内测千分尺、内径量表内径壁厚千分尺壁厚钢直尺、钢卷尺长度、底壁厚、齿高直角尺直度、切斜度半径样板(R规)圆角半径测量显微镜、投影仪底壁厚、齿高、总壁厚、槽底宽、壁厚、齿顶角、螺旋角、螺纹数、圆角半径、有翅段管壁厚、齿间距万能角度尺齿顶角、螺旋角、切斜度、扭拧度平板作为标准平面4 试样制备测量内螺纹铜管、翅片铜管(包括内沟槽铜管和外肋铜管)等截面尺寸时,需制样。测量其他管材尺寸时可不制样,如需制样,应按照4.1规定进行。4. 1 圄管材和异型管材在管材

12、上截取能保证测量要求的试样,一般不超过100mm,样品测量端面应与管材轴线垂直,且GB/T 26303.1-2010 端面平整、光滑,没有毛刺及影响测量的缺陷。4.2 内螺纹铜管4.2.1 需要检测齿型参数的元缝内螺纹铜管应为硬态,即在螺纹成形后退火前,所取样品没有变形。4.2.2 对于无法得到硬态样品管时,可取软态没有变形的样品管。4.2.3 取未变形的铜管截取一段铜管样,将横截面作为测量面,在砂纸上磨制横截面,磨制结束后,再用小毛刷清扫试样上的异物及管子内的小毛刺和卷边等,最后用酒精清洗、吹干。4.2.4 当同一批样品管,其不同状态下的螺纹参数测量数据不一致时,以硬态为准。4.3 翅片铜管

13、4.3. 1 取未变形的铜管截取一段铜管样,一般长度不少于滚花齿数,样品横截面应平整、光滑,没有毛剌及影响测量的缺陷。测量齿形尺寸时,应将样品沿轴向剖开,纵剖面作为测量面,在砂纸上磨制纵剖面,保证纵剖面边缘与中心轴线平行且在同一平面内,磨制结束后,再用小毛刷清扫试样上的异物、小毛剌和卷边等,最后用酒精清洗、吹干。4.3.2 内肋尺寸的测量,按照内螺纹铜管材试样制备规定进行。4.3.3 外肋铜管,按照4.3.1的规定进行。4.3.4 内沟槽铜管,按照内螺纹铜管材试样制备规定进行。5 检测环境条件一般尺寸测量在室温下进行,有检测环境要求的检测项目,应按照相应要求进行。6 检测方法6. 1 圄管材6

14、. 1. 1 外径外径可以用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和塞规进行测量。6. 1. 1. 1 外径千分尺测量法a) 将量具测量面分隔至足够大,保证管材(样品)可方便地置于量具中;b) 将管材(样品)置于测量面间,保持量具的基准线与管材(样品)纵向轴线垂直,并使量具与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c) 旋转微分筒,使测量面的两测量点与管材(样品)被测量点接触在一起,再旋转棘轮,使两测量点与管材(样品)被测量点紧贴,并且力量适度,不使管材变形;d) 读取数值;的反向旋转微分筒,退出管材(样品或沿圆周方向旋转管材(样品),找出不同被测量点进行重复测量,测出管材(样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6. 1. 1.2 游标卡尺测量

15、法6 a) 打开制动螺钉,滑动指示装置,使外测量面分开至足够大,保证管材(样品)可方便地置于量具中;b) 将管材(样品)置于外测量面间;c) 滑动指示装置,使两外测面与管材(样品)被测量点接触在一起,保持量具的基准线与管材(样品)纵向轴线垂直,并使量具与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再调整微动装置,使两外测量面与管材(样品)被测量点紧贴,并且力量适度,不使管材变形;d) 读取数值;e) 反向滑动指示装置,退出管材(样品)或沿圆周方向旋转管材(样品),找出不同被测量点进行重复测量,测出管材(样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GB/T 26303.1-2010 6. 1. 1.3 塞规测量法a) 选择符合规定要求尺寸的

16、通规和止规;b) 将管材(样品)在保证其不变形的情况下,保持管材(样品)轴线与通规垂直,用正常的力量试行穿过通规,并用肉眼观察是否存在间隙,如通过困难则应旋转管材(样品),直至可作出通规能否通过管材(样品)的判定;c) 再将管材(样品)在保证其不变形的情况下,保持管材(样品)轴线与止规垂直,用正常的力量试行穿过止规,如无法通过止规则应旋转管材(样品),直至可作出止规能否通过管材(样品)的判定;d) 能通过通规,不能通过止规,为合格管材。注1:此方法只能判定管材尺寸是否符合规定,不能测量管材实际的尺寸。注2:此方法也可适用于判定异型管材的外形轮廓是否符合规定。6.1. 1. 4 平均外径使用外径

17、测量方法分别测量出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将数值代入式(1): 丁一外最大+外最小F外一2 式中:如平均外径,单位为毫米(mm);外是大最大外径,单位为毫米(mm);件外最小一一最小外径,单位为毫米(mm)。6. 1. 2 内径6. 1. 2. 1 内径大于5mm的管材内径大于5mm的管材,其内径可以用内测千分尺、内径量表、游标卡尺和塞规进行测量。6. 1.2. 1. 1 内径千分尺测量法a) 移动活动测量爪,使两测量爪间隙足够小,保证量具可方便地置于内径中;( 1 ) b) 将量具置于管材(样品)内径中,保持量具的基准线与管材(样品)纵向轴线垂直,并使量具与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c) 旋转微分筒,

18、使两测量爪与管材(样品)被测量点接触,再转动测力装置,使两测量爪与被测量点紧贴,并且力量适度,不使管材变形;d) 读取数值Fe) 反向旋转微分筒,移出管材(样品)或沿圆周方向旋转管材(样品),找出不同被测量点进行重复测量,测出管材(样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6. 1. 2. 1. 2 内径量表测量法a) 将指示表装好,打开制动器;b) 根据管材(样品)的公称尺寸,选择适宜的可换测头并固定好pc) 用标准环规或外径千分尺对指示表进行归零;d) 将量具置于管材(样品)内,使两测头与被测量点接触,保持量具与管材纵向轴线平行,并使量具与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e) 读取数值;f) 倾斜两测头,从管材(样品)

19、内移出,或沿圆周方向寻找新的被测量点重复测量,测量出最大值和最小值。6. 1. 2. 1. 3 游标卡尺测量法a) 打开制动螺钉,滑动指示装置,使内测量面与内测量爪合起至足够小,保证量具可方便地置于管材中;7 GB/T 26303.1-2010 b) 将量具置于管材(样品)内;c) 滑动指示装置,使内测量面和内测量爪与管材(样品)被测量点接触在一起,保持量具的基准线与管材(样品)纵向轴线垂直,并使量具与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再调整微动装置,使内测量面和内测量爪与管材(样品)被测量点紧贴,并且力量适度,不使管材变形;d) 读取数值;e) 反向滑动指示装置,移出管材(样品)或沿圆周方向旋转管材(样品

20、),找出不同被测量点进行重复测量,测出管材(样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6. 1. 2. 1. 4 塞规测量法a) 选择符合规定要求的尺寸相当的通规和止规;b) 将通规在保证管材(样品)不变形的情况下,保持管材(样品)轴线与通规轴线重合,用正常的力量试行插入管材(样品),并用肉眼观察是否存在间隙,如插入困难则应旋转通规,直至可作出通规能否通过管材(样品)内径的判定;c) 再将止规在保证管材(样品)不变形的情况下,保持管材(样品)轴线与止规轴线重合,用正常的力量试行插入管材(样品),如无法插入则应旋转止规,直至可作出能否止规通过管材(样品)内径的判定;d) 能通过通规,不能通过止规,为合格管材。注1

21、:此方法只能判定管材尺寸是否符合规定,不能测量管材实际的尺寸。注2:此方法也可适用于判定异型管材的外形轮廓是否符合规定。6. 1.2.2 内径不大于5mm的管材可用投影仪、显微镜、计算法和间接法进行测量。6. 1.2.2. 1 投影仪或显微镜测量法切取截面垂直于产品轴线的试样,抛光后,将试样置于投影仪或显微镜下,使试样清晰地成像于视场中。调整仪器和试样使被测截面完整地成像于视场中,使仪器的基准直线与圆弧上的任一点相切,读出刻度线与圆弧相交点的数值。6. 1. 2.2.2 计算法a) 按照6.1. 1. 4的方法测出平均外径;b) 按照6.1.3. 3的方法,测出平均壁厚;c) 将数值代人式(2

22、):内=rp外一2Xt. ( 2 ) 式中:内一一平均内径,单位为毫米(mm);如平均外径,单位为毫米(mm);t一一平均壁厚,单位为毫米(mm)。注:此时测量的内径为平均内径。6. 1. 2.2.3 间接测量法8 a) 制作一个带15030。锥度的塞棒,其小头足够小,可方便地插入管材内腔,大头足够大,可保证管材不能穿过其大头,表面光滑元影响测量的缺陷;b) 将管材(样品)端面的内缘用可容易分辨的颜色作上记号;c) 在保证管材(样品)不变形的情况下,保持管材(样品)轴线与止规轴线重合,用正常的力量试图插入管材(样品),并使管材(样品)与塞棒紧贴,塞棒上留有记号;d) 拔出塞棒,用测量外径的方法

23、测量塞棒记号处的直径。此处直径可间接作为管材的内径。注:此时测量的内径为平均内径。 6.1.2.3 平均内径使用内径测量方法分别测量出最大内径和最小内径,将数值代人式(3): 工一一内是大+内最小式中:内一二平均内径,单位为毫米(mm);如最大一一最大内径,单位为毫米(mm);如刷、一一最小内径,单位为毫米(mm)o6. 1.3 壁厚6. 1. 3. 1 内径大于3.5mm的管材V内一2 内径大于3.5mm的管材,可以用壁厚千分尺和游标卡尺进行测量。6. 1. 3. 1. 1 壁厚千分尺测量方法GB/T 26303.1-2010 . ( 3 ) a) 将量具测量面打开至足够大,保证管材(样品)

24、的壁厚能方便地置于量具中;b) 将壁厚置于量具测量面中,使测础位于管材(样品)内腔,保持量具基准线与管材(样品)纵向轴线垂直,并使量具与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c) 旋转微分筒,使测量面的两测量点与管材(样品)被测量点接触在一起,再旋转棘轮,使两测量点与管材(样品)被测量点紧贴,并且力量适度,不使管材变形;d) 读取数值;e) 反向旋转微分筒,退出管材(样品)或沿圆周方向旋转管材(样品),找出不同被测量点进行重复测量,测出管材(样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6. 1. 3. 1. 2 游标卡尺测量方法a) 打开制动螺钉,滑动指示装置,使外测量面分开至足够大,保证管材(样品)壁厚可方便地置于量具中;b)

25、将管材(样品)壁厚置于外测量面间,量具的固定侧置于管材内腔;c) 滑动指示装置,使两外测面与管材(样品)壁厚被测量点接触在一起,再调整微动装置,使两外测量面与管材(样品)壁厚被测量点紧贴,并且力量适度,不使管材变形;d) 读取数值;巳)反向滑动指标装置,退出管材(样品或沿圃周方向旋转管材(样品),找出壁厚不同被测量点进行重复测量,测出管材(样品)壁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6.1.3.2 内径不大于3.5mm的管材内径不大于3.5mm的管材,可以用显微镜和投影仪进行测量。6. 1.3.2. 1 显微镜测量法按照6.3.1.1的方法进行。6. 1. 3. 2. 2 投影仪测量法按照6.3.2.1的方法

26、进行。6. 1. 3.3 平均壁厚平均壁厚可用式(4)或式(5)进行计算。式中:t一一平均壁厚,单位为毫米(mm); t最大一一最大壁厚,单位为毫米(mm);tjjJ)、一一最小壁厚,单位为毫米(mm)。:一垣主土豆企2 .( 4 ) 9 G/T 26303.1-2010 t= t*尹丘. ( 5 ) 式中zt 平均壁厚,单位为毫米(mm);如平均外径,单位为毫米(mm);内一一平均内径,单位为毫米(mm)。6. 1.4 长度6. 1. 4. 1 铜卷尺或直尺测量法a) 设定量具的测量点;b) 从管材一端开始,使量具的测量点与管材外缘端点对齐;c) 保证量具与管材外缘紧贴,拉动量具到管材另一端

27、,读出数值;d) 在管材圆周方向不同端点处开始,重复测量,测出最大值和最小值。6. 1. 4. 2 游标卡尺测量法按6.1. 1. 2的规定进行。6. 1.5 切斜度6. 1. 5. 1 将管材置于足够大平面上,以肉眼观察锯切面的突出点,并将突出点紧贴平面;6. 1. 5.2 将直角尺竖直放在平面上,一直角边紧贴在锯切面的突点上,另一直边紧贴平面,且与管材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上;6. 1. 5. 3 测量管材锯切面的最短点到直边的垂直距离,如图50图5切斜度测量示意图6. 1.6 直度6. 1. 6. 1 将管材置于足够大平板上,使弯弧或不直处紧贴平面;6. 1.6.2 用长度适宜的直线(或直边

28、量具)与管材弯弧或不直部位靠在一起;6. 1.6.3 用直角尺(或钢直尺)测量管材外缘与直线(或直边之间的最大弧深,如图6。4 图6直度测量示意图6. 1.7 圄度用测量外径的方法测出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将数值代入式(6):t.t =件外最大一外最小. ( 6 ) 式中:t.t 圆度,单位为毫米(mm);外最大一一最大外径,单位为毫米(mm);GB/T 26303.1-2010 外最小一一最小外径,单位为毫米(mm)。6.2 异型管材(矩形、方形、扁圄形、椭圆形、D形、等边形管材)异型管横截面中内外轮廓如其中一个为圆形,其尺寸按照圆管材外形尺寸测量方法进行。6.2.1 对边距对边距可用外径千分

29、尺或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测量方法与外径相同,但进行重复测量时,应在两直边上来回移动管材(样品),测出管材(样品)对边距的最大值和最小值。6.2.2 轴长、高度、边长轴长、高度、边长可用外径千分尺或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其测量方法与外径相同,但进行重复测量时,应沿管材纵向轴线方向移动管材(样品),测出管材(样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如图7、图80a一-长轴;b一一短轴Ft一一壁厚。d一一边长zh一一高度。 a)扁圆管a b)椭圆管c) D型管图7轴长测量示意图图8高度测量示意图11 GB/T 26303.1-2010 6.2.3 圄角半径6.2.3. 1 半径样板测量法(R规)6. 2. 3. 1. 1

30、 外圄角半径a) 选择和异形轮廓外圆角半径最接近的半径样板(凹形); b) 用半径样板(凹形)靠紧异形轮廓外圆角半径并保持与轴线垂直,目测异形轮廓外圆角半径与半径样板(凹形)之间形成的间隙,其形成间隙最小的半径样板(凹形)尺寸,就是异形轮廓外圆角半径测量的近似值,如图9。6.2.3. 1. 2 内圄角半径a) 选择和异形轮廓内圆角半径最接近的半径样板(凸形); b) 用半径样板(凸形)靠紧异形轮廓内圆角半径并保持与轴线垂直,目测异形轮廓内圆角半径与半径样板(凸形)之间形成的间隙,其形成间隙最小的半径样板(凸形)尺寸,就是异形轮廓内圆角半径测量的近似值,如图9,图9圄角半径测量示意图(半径样板)

31、6.2.3.2 投影仪、显微镜测量法切取截面垂直于产品轴线的试样,抛光后,将试样置于投影仪或显微镜下,使试样清晰地成像于视场中。调整仪器和试样使被测圆弧成像于视场中,以仪器的基准直线截取一段弧,移动仪器的横向和纵向坐标测得此弧的旋长和弓高,见图10,然后按式(7)算出圆角半径(R)。h-2 + f-M 一R . ( 7 ) 式中:R-一圆角半径,单位为毫米(mm);S一一一旋长,单位为毫米(mm); h一一弓高,单位为毫米(mm)。固10圄角半径测量示意图(投影仪、显微镜)12 GB/T 26303.1-2010 6.2.4扭拧度6.2.4. 1 将管材置于一足够大的平板上,使管材较大面与平板

32、接触;6.2.4.2 将管材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伸展;6.2.4.3 如图11所示:A为接触面固定端与平面的接触边,B为接触面自由端与边A平行线位于同一横截面上的边,用万能角度尺测量B边与A边之间形成的角度(或两边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h)。图门扭拧度测量示意圈6.2.5 其他尺寸其他尺寸按圆形管材的测量方法进行。6.3 内螺纹铜管元缝内螺纹铜管齿型参数测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仲裁方法应用投影仪测量方法进行。6.3. 1 显微镜测量法6. 3. 1. 1 齿富、底壁厚、齿顶角将样品置于显微镜载物平台上,打开光源,初步调节X、Y方向旋钮,观察目镜,使得至少有一个较完整的齿处于视场内,任选一个齿进行

33、测量。6. 3. 1. 1. 1 在目镜中测量仅需要测量齿高和底壁厚时,应采用目镜测量方法:a) 观测目镜,调节X、Y旋钮、旋转载物台及目镜,使齿顶与刻度线重叠并保证管的外壁与刻度线垂直,读出总壁厚;b) 重新旋转载物台及目镜,使齿根与刻度线重叠并保证管的外壁与刻度线垂直,读出底壁厚Fc) 算出齿高。6. 3. 1. 1. 2 在毛玻璃上测量当需要快速测量齿顶角时,应采用毛玻璃测量方法:将齿形打到毛玻璃上,齿高及底壁厚的测量方法同6.3. 1. 1. 1; 用透明纸从玻璃上描下齿形,用万能角度尺测出齿顶角。6. 3. 1. 1. 3 在相纸上测量需精确测量齿高、底壁厚和齿顶角时,应采用相纸测量

34、方法:为齿形拍出相片,烘干,然后根据照片放大倍数用直尺在相纸上量出齿高、底壁厚,用万能角度尺量出齿顶角。13 GB/T 26303.1-2010 6.3. 1. 2 齿条数将试样置于显微镜下,放大1040倍,直接数出其齿条数。6.3.1.3 螺旋角将管材纵向剖开,展平,找出纵向基准线,用万能角度尺读出螺旋角。6.3.2 投影仪测量法6.3.2. 1 齿高、底壁厚和槽底宽6. 3.2. 1. 1 将制备好的样品固定在投影仪的载物台平面玻璃上,打开放映仪上底部的光源,让光线通过载物台平面玻璃底面反射至样品上。6.3.2. 1.2 调节仪器上的X轴、Y轴,使得至少有一个较完整的齿处于剖面仪的光屏上,

35、调节X、Y轴,使X轴线齿顶相切,Y轴线与齿边缘相切,将X、Y轴的读数调整为0,向下平行移动X轴线与管材的外壁相切,读出X轴的显示值即为总壁厚数值。6.3.2. 1. 3 重新调节X轴,使X轴与齿底部的投影相切,将X、Y轴的读数调整为0,向下平行移动X轴线与管材的外壁相切,读出X轴的显示值即为底壁厚数值。6.3.2. 1.4 算出齿高。6.3.2. 1. 5 将X轴复位,移动Y轴线,使之与相邻的齿边缘相切,读出Y轴显示值即为槽底宽数值。6.3.2.2 螺旋角6.3.2.2. 1 将无缝内螺纹铜管样品沿轴向剖开压平待用。6.3.2.2.2 将制备好的样品固定在投影仪的载物台平面玻璃上,打开放映仪上

36、底部的光源,让光线通过载物台平面玻璃底面反射至管材上。6.3.2.2.3 调节仪器上X、Y轴,使齿形呈清晰状,调节X、Y轴线,使X轴线与管端面相垂直,将显示仪器上的角度显示屏的任一条线调至与X轴重合,角度显示器读数调为0,逆时针方向旋转该直线与螺纹线重合,读出角度值,用180。减去所读角度值,即为无缝内螺纹铜管的螺旋角。6.3.3 专用软件测量法通过图像采集设备(摄像头、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将制好的试样制成图像,将图像传送到测量计算机。使用专用软件根据相关定义测量齿形的齿高、底壁厚、槽底宽等长度和齿顶角、螺旋角等角度,计算机直接读出测量数据。6.4 翅片铜管6.4. 1 无翅段外形尺寸元翅段外

37、形尺寸测量方法同圆管材。6.4.2 有翅段外形尺寸6.4.2. 1 有翅段外径、有翅段内径测量方法同圆管材。6.4.2.2 有翅段管壁厚、有翅段根径6.4.2.2. 1 显微镜测量法14 a) 将样品置于显微镜载物平台上,打开光源,初步调节X、Y方向旋钮,观察目镜,使得至少有一个较完整的齿处于视场内,任选一个齿进行测量;b) 观测目镜,调节X、Y旋钮、旋转载物台及目镜,使齿根与刻度线重叠并保证管的内壁与刻度线垂直,读出有翅段管壁厚;c) 将数值代入式(肘,算出有翅段根径,见图20式中zd2一-有翅段根径,单位为毫米(mm);d1一一有翅段内径,单位为毫米(mm);d 2 =d1 +X2 X2

38、有翅段管壁厚,单位为毫米(mm)。6.4.2.2.2 投影仪测量法GB/T 26303.1-2010 . ( 8 ) a) 将制备好的样品固定在投影仪的载物台平面玻璃上,打开投影仪上底部的光源,让光线通过载物台平面玻璃底面反射至样品上。b) 调节仪器上的X轴、Y轴,使得至少有一个较完整的齿处于投影仪的光屏上,调节X、Y轴,使X轴线与齿根部的投影相切,Y轴线与齿边缘相切,将X、Y轴的读数调整为00c) 向下移动X轴线与管材的内壁相切,读出X轴的显示值即为有翅段管壁厚数值。d) 将数值代入式(8),算出有翅段根径。6.4.2.3 齿高a) 计算法见图2。按式(9)计算z式中zX3一一齿高,单位为毫

39、米(mm);X3二Cdo- d2) /2 d。一一有姐段外径,单位为毫米(mm);d2一一有翅段根径,单位为毫米(mm)。b) 直接测量法按照内螺纹铜管材测量齿高的方法进行。6.4.2.4 齿数直接数出单位长度上的齿数。6.4.2.5 齿间距6.4.2.5. 1 显微镜测量法. ( 9 ) a) 将样品置于显微镜载物平台上,打开光源,初步调节X、Y方向旋钮,观察目镜,使得至少有两个较完整的齿处于视场内,任选一个齿进行测量。b) 观测目镜,调节X、Y旋钮、旋转载物台及目镜,使齿根部法线与基准线重合,刻度线与齿底相切,找出另一齿根部的法线,见图3和图4,读出齿间距的数值。6.4.2.5.2 投影仪

40、测量法a) 将制备好的样品固定在投影仪的载物台平面玻璃上,打开投影仪上底部的光源,让光线通过载物台平面玻璃底面反射至样品上。b) 调节仪器上的X轴、Y轴,使得至少有两个较完整的齿处于投影仪的光屏上,调节X、Y轴,使X轴线与齿根部法线的投影相切,Y轴线与齿底相切,将X、Y轴的读数调整为0。c) 向下移动X轴线与另一齿根部法线的投影相切,读出X轴的显示值即为齿间距数值。6.4.2.6 其他尺寸其他尺寸的测量,按照6.3测量方法进行。7 检测报告如需出具检测报告时,应包括下列内容:15 GB/T 26303.1-2010 a) 试样说明(材料牌号,规格,状态,批号hb) 试样数量;c) 测试量具、仪

41、器的范围及其最小示值;d) 测定环境及结果;e) 测试单位、测试日期、人员;f) 本标准编号;g) 其他。16 参考文献lJ GB/T 1216-2004 外径千分尺2J GB/T 16866-2006 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3J GB/T 6092一一2004直角尺4J GB/T 6312-2004 壁厚千分尺5J GB/T 19447-2004 热交换器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翅片管6J GB/T 20928-2007 元缝内螺纹铜管7J GB/T 11086-1989 铜及铜合金术语8J GB/T 21389-2008 游标、带表和数显卡尺9J JJGl-1999 钢直尺10J J

42、JG 4-1999 钢卷尺l1J JJG 33-2002 万能角度尺检定规程12J JJG 571-2004 读数、测微显微镜13J JJF 1093-2002 投影仪校准规范14J JJF 1102-2003 内径表校准规范1日JB/T 6830 投影仪16J JB/T 7980-1999 半径样板17J JB/T 10006-1999 内测千分尺口8JJJG 117一2005平板GB/T 26303.1-2010 17 OFON-dogNH阁。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1部分:管材GB/T 26303. 1-2010 国白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晤印张1.5字数35千字2011年7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 1230 1/16 2011年7月第一版24.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晤书号:155066. 1-42843定价GB/T 26303.1-2010 打印日期:2011年8月9日F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