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J 118-198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248259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58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J 118-198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GBJ 118-198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GBJ 118-198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GBJ 118-198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GBJ 118-198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建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主编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 年 月 日关于发布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的通知计标 号根据原国家建委 建发设字第 号文的要求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 自 年 月 日起施行本规范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管理 其具体解释等工作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中国计划出版社负责国家计划委员会年 月 日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 建发设字第

2、号文的要求 由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组织 具体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在本规范编制过程中 规范编制组对全国 个城市进行了调查与测定 参考了国内外有关的技术规范与资料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初稿 经广泛征求国内有关单位的意见 修改后完成规范送审稿 最后 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 并由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六章和三个附录 其主要内容有总则 总平面防噪设计与住宅 学校 医院 旅馆四类建筑的室内允许噪声级 隔声标准与隔声减噪设计要求在本规范施行过程中 希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 总结经验 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 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

3、理研究所 北京市车公庄大街 以供今后修改时参考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年 月目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总平面防噪设计第三章 住 宅 建 筑第一节 允许噪声级第二节 隔声标准第三节 隔声减噪设计第四章 学 校 建 筑第一节 允许噪声级第二节 隔声标准第三节 隔声减噪设计第五章 医 院 建 筑第一节 允许噪声级第二节 隔声标准第三节 隔声减噪设计第六章 旅 馆 建 筑第一节 允许噪声级第二节 隔声标准第三节 隔声减噪设计附录一 室内允许噪声级与噪声测量值的修正以及相应的评价曲线的换算附录二 允许噪声级与隔声测量方法附录三 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条为提高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 保证室内有良好的声环

4、境 特制订本规范第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镇新建 扩建和改建的住宅 学校 医院及旅馆等四类建筑中主要用房的隔声减噪设计其中 住宅建筑的设计原则也适用于集体宿舍 但集体宿舍的设计标准应较住宅降低一级学校建筑的标准适用于中 小学及大专院校的一般教学用房医院建筑的标准适用于城镇综合医院 专科医院与其它医院可采用综合医院相应房间的标准第条隔声减噪设计标准等级 应按建筑物实际使用要求确定 分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共四个等级标准等级的含义如下特 级 一级 二级 三级特殊标准根据特殊要求确定较高标准 一般标准 最低限第条本规范允许噪声级的基本参量 应采用 计权 声级 各类建筑的允许噪声级 应为昼间开窗条件下的

5、标准值 且噪声特性为稳态噪声 对不同的噪声特性 包括峰值因素频率特性 持续时间和起伏等 应按本规范附录一的规定 对噪声测量值进行修正 允许噪声级的测量 应在影响最严重的噪声源发声时进行 测量方法应符合附录二的要求注 对使用中不需开窗的建筑 例如有空调的宾馆客房 允许噪声级指关窗情况下的噪声值第条民用建筑隔声减噪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 有关隔声标准的评价量 应执行国家现行标准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 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 规范的规定第二章总平面防噪设计第条在城市规划中 从功能区的划分 交通道路网的分布 绿化与隔离带的设置 有利地形和建筑物屏蔽的利用 均应符合防噪设计要求 住宅 学校 医院

6、旅馆等建筑 应远离机场 铁路线 编组站 车站 港口 码头等建筑第条新建小区应尽可能将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排列在小区外围临交通干线上 以形成周边式的声屏障 交通干线不应贯穿小区注 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系指本身无防噪要求的建筑物 如商业建筑 以及虽有防噪要求 但外围护结构有较好的防噪能力的建筑物 如有空调设备的旅馆第条住宅 学校 医院 旅馆等建筑所在区域内各类有噪声源的建筑附属设施 如锅炉房 水泵房等 其设置位置应避免对建筑物产生噪声干扰 必要时应作防噪处理 区内不得设置未经有效处理的强噪声源第条在进行建筑设计前 应对环境及建筑物内外的噪声源作详细的调查与测定 并对建筑物的防噪间距 朝向选择及平面

7、布置等应作综合考虑 在进行上述设计后仍不能达到室内安静要求时 应采取建筑构造上的防噪措施第条条件许可时 宜将噪声源设置在地下 但不宜毗邻主体建筑或设在主体建筑下 如不能避免时 必须采取可靠的隔振 隔声措施第条对安静要求较高的民用建筑 宜设置于本区域主要噪声源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侧第三章住宅建筑第一节允许噪声级第条住宅内卧室 书房与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 应符合表 的规定室内允许噪声级表房间名称允许噪声级 声级一级 二级 三级卧室 书房或卧室兼起居室起居室第二节隔声标准第条分户墙与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标准 应符合表的规定空气声隔声标准表围护结构部位计权隔声量一级 二级 三级分户墙及楼板第条楼板的撞击声隔声

8、标准 应符合表 的规定撞击声隔声标准表楼板部位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一级 二级 三级分户层间楼板注 当确有困难时 可允许三级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小于或等于 但在楼板构造上应预留改善的可能条件第三节隔声减噪设计第条住宅楼群中的儿童游戏场的位置选择 应避免对住宅产生噪声干扰第条当住宅沿城市干道布置时 卧室或起居室不应设在临街的一侧 如设计确有困难时 每户至少应有一主要卧室背向吵闹的干道 当上述条件也难以满足时 可利用临街的公共走廊或阳台 采取隔声减噪处理措施 为了减少由门窗传入的噪声 外墙的门窗缝必须严密 必要时应采用密封条第条在住宅平面设计时 应使毗连分户墙的房间和分户楼板上下的房间属于同一类

9、型第条厨房 厕所 电梯机房不得设在卧室与起居室的上层 亦不得将电梯与卧室 起居室相邻布置 当厨房或厕所与卧室 起居室 书房相邻时 其管道或设备等有可能传声的物件 不得设于卧室 书房与起居室一侧的墙上 且对于管道等固定于墙上可能引起传声的物件 应采取隔振措施第条垃圾管道不应与卧室 起居室相邻 如因条件限制而相邻布置时 必须对垃圾倒入口采取防止结构声传播的处理措施第条安静要求高的住宅其封闭楼梯间或封闭的公共走廊内 宜采取吸声处理措施面临楼梯间或公共走廊的户门 其隔声量不应小于第条对于有吊顶的房间 分户墙必须将吊顶内的空间完全分隔开第条锅炉房 水泵房如设在住宅楼内或与住宅楼毗连时 必须采取可靠的隔声

10、减噪措施第条相邻两户间的排烟 排气通道及上下水管 应采取防止传声的措施第条对于大板 大模等整体性较好的结构体系的建筑 在经常产生撞击 振动的部位 如厨房操作台 外门 阳台门 设备管道等处 应采取防止结构声传播的措施第四章学校建筑第一节允许噪声级第条学校建筑中各种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的允许噪声级 应符合表 的规定室内允许噪声级表房间名称允许噪声级 声级一级 二级 三级有特殊安静要求的房间一般教室无特殊安静要求的房间注 特殊安静要求的房间指语言教室 录音室 阅览室等一般教室指普通教室 史地教室 合班教室 自然教室 音乐教室 琴房视听教室 美术教室等无特殊安静要求的房间指健身房 舞蹈教室 以操作为

11、主的实验室 教师办公及休息室等对于邻近有特别容易分散学生听课注意力的干扰噪声 如演唱 时 表中的允许噪声级应降低第二节隔声标准第条不同房间围护结构的空气声隔声标准 应符合表 的规定空气声隔声标准表围护结构部位计权隔声量一级 二级 三级有特殊安静要求的房间与一般教室间的隔墙与楼板一般教室与各种产生噪声的活动室间的隔墙与楼板一般教室与教室之间的隔墙与楼板注 产生噪声的房间系指音乐教室 舞蹈教室 琴房 健身房以及有产生噪声与振动的机械设备的房间第条不同房间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 应符合表的规定撞击声隔声标准表楼板部位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一级 二级 三级有特殊安静要求的房间与一般教室之间一般教室与产生噪声

12、的活动室之间一般教室与教室之间注 当确有困难时 可允许一般教室与教室之间的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小于或等于 但在楼板构造上应预留改善的可能条件产生噪声的房间系指音乐教室 舞蹈教室 琴房 健身房以及有产生噪声与振动的机械设备的房间第三节隔声减噪设计第条位于交通干道旁的学校建筑 宜将运动场沿干道布置 作为噪声隔离带产生噪声的校办工厂与教学楼间 应设足够距离的噪声隔离带 如教室有门窗面对运动场时 教室外墙至运动场距离不应小于第条教学楼内如无足够保证的减噪措施 不得设置发出强烈噪声和振动的机械设备第条教学楼内的封闭走廊 门厅及楼梯间的顶棚 条件许可时宜设置吸声系数不小于 中频 的吸声材料或在走廊的顶

13、棚和墙裙以上墙面设置吸声系数不小于的吸声材料 吸声材料的选用 应符合防火的要求第条各类教室的混响时间 应符合表 的规定各类教室混响时间表房间名称房间体积 混响时间使用状况普通教室合班教室音乐教室琴房健身房舞蹈教室注 表中混响时间值 可允许有 的变动幅度 房间体积可允许有 的变动幅度第条产生噪声的房间 音乐教室 舞蹈教室 琴房健身房 如与其它教学用房同设于一教学楼内 应分区布置 并应采取隔声措施第五章医院建筑第一节允许噪声级第条病房 诊疗室室内允许噪声级 应符合表的规定室内允许噪声级表房间名称允许噪声级 声级一级 二级 三级病房 医护人员休息室门诊室手术室听力测听室第二节隔声标准第条病房 诊疗室

14、隔墙 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标准 应符合表 的规定空气声隔声标准表围护结构部位计权隔声量一级 二级 三级病房与病房之间病房与产生噪声的房间之间手术室与病房之间手术室与产生噪声的房间之间听力测听室围护结构注 产生噪声的房间系指有噪声或振动设备的房间第条病房与诊疗室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 应符合表的规定撞击声隔声标准表楼板部位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一级 二级 三级病房与病房之间病房与手术室之间听力测听室上部楼板注 当确有困难时 可允许病房的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小于或等于但在楼板构造上应预留改善的可能条件第三节隔声减噪设计第条医院建筑的总平面设计 应符合下列要求一 综合医院的总平面布置 应考虑建筑物的隔声作

15、用 门诊楼可沿交通干道布置 但与干道边的距离应考虑防噪要求 病房楼应设在内院 若病房楼接近交通干道 室内允许噪声不能达到标准时 病房不应设于临街一侧 否则应利用临街的阳台或公共走廊 采取隔声降噪处理措施二 综合医院的锅炉房 水泵房 不宜设在病房大楼内 并应距离病房 以上 如必须设在病房楼内时 应自成一区 并采取可靠的隔振隔声措施第条穿越病房的管道缝隙 必须密封 病房的观察窗 宜采用密封窗病房楼内的垃圾井道或污物井道不得毗邻病房 倒入口应采取防止结构声传播的措施条件许可时 病房楼内走廊的顶棚 应采取吸声处理措施 顶棚的吸声系数 可为第条挂号大厅 候药厅及分科候诊厅 室 的顶棚应采取吸声处理措施

16、顶棚的吸声系数可为第条手术室应选用低噪声空调设备 必要时应采取降噪措施医疗技术部的手术室上部 不宜设置有振动源的机电设备 如设计上难于避免时 应采取隔振措施第条听力测听室应做全浮筑设计 空调系统应设置消声器听力测听室的上部或邻室 不应设置有振动或强噪声设备的房间第条锅炉房的鼓风机 引风机及冷却塔等设备 均应选用低噪声产品 必要时 应采取降噪措施第六章旅馆建筑第一节允许噪声级第条旅馆的允许噪声级 应符合表 的规定室内允许噪声级表房间名称允许噪声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客房会议室多用途大厅办公室餐厅 宴会厅第二节隔声标准第条客房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标准 应符合表的规定客房空气声隔声标准表围护结构部位计权隔

17、声量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客房与客房间隔墙客房与走廊间隔墙 包含门客房的外墙 包含窗第条客房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 应符合表 的规定客房撞击声隔声标准表楼板部位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客房层间楼板客房与各种有振动房间之间的楼板注 机房在客房上层 而楼板撞击隔声达不到要求时 必须对机械设备采取隔振措施当确有困难时 可允许客房与客房间楼板三级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小于或等于 但在楼板构造上应预留改善的可能条件第三节隔声减噪设计第条旅馆建筑的总平面设计 应符合下列要求一 旅馆的总平面布置 应根据噪声状况进行分区 使产生噪声或振动的设施 如鼓风机 引风机 水泵 冷却塔等 远离客房及其它要求安静的房间二

18、 客房沿交通干道或停车场布置时 应采取防噪措施 如采用密闭窗 用于有空调的旅馆 也可利用阳台或外廊进行隔声减噪处理第条客房及客房楼的隔声设计 应符合下列要求一 客房之间的送风和排气管道 必须采取消声处理措施 设置相当于毗邻客房间隔墙隔声量的消声装置二 旅馆内的楼梯 电梯间 高层旅馆的加压泵 水箱间及其它产生噪声的房间 不应与需要安静的客房 会议室 多功能大厅毗邻 更不应设置在这些房间的上部 如必须设置于上部时应采取可靠的隔振降噪措施三 走廊两侧配置客房时 相对房间的门应尽可能错开布置条件许可时 宜在走廊内采用吸声处理措施 如地毯或吸声吊顶 其平均吸声系数可为 走廊过长时应设弹簧门分隔四 相邻客

19、房卫生间的隔墙 应砌至上层楼板底 不留缝隙相邻客房隔墙上的设备管线 插座等 应采取防止传声的措施五 客房楼内公共卫生间 厕所 盥洗室 应设有前室第条中型会议室 多用途大厅 应有混响时间的设计 其体型应考虑声扩散和避免严重的声学缺陷设有活动隔断的会议室 多用途大厅 其活动隔断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应低于第条旅馆建筑中餐厅 锅炉房 冷却塔等 不宜设在客房楼内 如必须设在客房楼内时 应自成一区 并应采取隔声 隔振措施附录一 室内允许噪声级与噪声测量值的修正以及相应的评价曲线的换算一 因昼夜时间不同 室内允许噪声级的修正本规范中的允许噪声级的数值是按白天的要求制订的 如测量时间与此不符 应按附表 进行修

20、正因时间不同对允许噪声级的修正值附表时间 修正值 声级昼间夜间注 表中昼夜时间也可按当地人民政府及地区习惯 季节变化而划定二 因噪声特性不同 对噪声测量值的修正对于各种不同特性的噪声测量值 应进行修正 其修正值应符合附表 的规定因噪声特性不同对噪声测量值的修正值附表噪声特性修正值声级稳态噪声持续稳定的噪声脉冲性稳态噪声 如锤击 铆接声含有可听纯音的稳态噪声 如狗叫 蜜蜂的嗡嗡声非稳态噪声间歇噪声在半小时内噪声所占时间的百分数声级随时间而起伏 变化比较复杂的噪声 如交通噪声注 声级随时间变化较为复杂的噪声 其允许噪声级应采用等效 连续 声级等效 连续 声级的测量 应附合附录二的要求三 噪声级与相

21、应的噪声评价曲线的换算在隔声设计中有时对噪声的频谱有一定的要求 可按下式将测得的噪声级换算噪声评价曲线附式中 噪声评价曲线测得的噪声级噪声评价曲线 可按附图 采用 倍频带声压级数值可按附表 采用120倍频带中心频率 (Hz)倍频带声压级(dB)3151101009080706050403020100115110105100959085807570656055504530252015105NR03540附图 噪声评价曲线噪声评价值的倍频带声压级附表中心频率倍频带声压级附录二 允许噪声级与隔声测量方法一 允许噪声级测量方法测量设备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与测试方法 中规定的 型或性能优

22、于 型的声级计 也可使用统计分析仪 记录仪 录声机等性能相当的其它声学测量仪器测量值为 声级或等效 连续 声级测量时间应于白天或夜间两不同时间段内 各选择较不利的时间进行测量测点应设在房间中央 与各反射面 如墙壁 的距离应大于 测点高度应为测量方法与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除使用过程中无需开窗的房间 如室内有空调 外 测量应在开窗情况下进行对于稳态噪声 用声级计或其它测量仪器的 慢档 读声级 观察 取指针的中值对于间歇性非稳态噪声 声级的测量同稳度噪声并记录下 内噪声的间歇时间 计算出该噪声所占的时间比例对于声级随时间变化较为复杂的噪声 应测量等效 连续 声级 可在规定的时间 内 每隔 读一 声

23、级 连续读数不应少于 个 整理时将读得的数据由大至小排列填于数据表中 等效 连续 声级 可按公式附 计算附式中 读数的个数测得的第 个 声级读数当测得的 声级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时 等效 连续 声级可按近似公式附 计算附式中积累百分声级注 等效 连续 声级测量数据的整理 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 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二 隔声测量方法隔声测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隔声测量规范 进行 如有困难时 可采用隔声简易测量方法注 隔声简易测量方法可按部标 住宅隔声标准 中 附录 住宅隔声测量暂行规定 执行附录三 本规范用词说明一 执行本标准条文时 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 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表示很严格 非这样

24、作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 必须反面词采用 严禁表示严格 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 应反面词采用 不应 或 不得对表示允许稍有选择 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 宜 或 可反面词采用 不宜二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 规范执行的写法为 应按 执行 或 应符合 要求 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 规范或其他规定执行的写法为 可参照附加说明主编单位 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加单位同济大学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太原工业大学华南工学院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湖北工业建筑设计院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所主要起草人吴大胜 向斌南 张锡英王季卿 朱茂林 项端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