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FL 1400 QJ 3163 2002反舰导弹武器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Requirements for general design of anti-ship missile weapon system 20030201实施 20021120发布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发 布 QJ 3163 2002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研发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建同、程汉杰、丁长福。 I QJ 3163 2002 反舰导弹武器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反舰导弹武
2、器系统总体设计的依据、准则、程序、内容、方法和验证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反舰导弹武器系统(以下简称武器系统)的总体设计。其它类型飞航导弹武器系 统的总体设计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 373A 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 GJB 376 火工品可靠性评估方法 GJB 451 可靠性维修性术语 GJB 668A 导弹武器系统术语 GJ
3、B 786 预防电磁场对军械危害的一般要求 GJB 899 可靠性鉴定与验收试验 GJB 900 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 GJB 1362 军工产品定型程序和要求 GJB 1371 装备保障性分析 GJB 1389 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 GJB 1407 可靠性增长试验 GJB 1909(所有部分) 装备可靠性维修性参数选择和指标确定要求 GJB 2072 维修性试验与评定 GJB/Z 20221.2 武器装备论证通用规范 术语 QJ 1075A 航天火工装置通用规范 QJ 1150 产品贮存试验工作程序 QJ 1183 海防导弹环境规范 总则 QJ 1184(所有部分) 海防导弹环境规范 QJ 1
4、185(所有部分) 海防导弹环境规范 QJ 1341 航天产品标准化审查报告的编写规定 QJ 1475A 飞航导弹武器系统研制程序 QJ 1537 飞航导弹火控系统精度试验与评定规范 QJ 1668 航天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与计算 QJ 2022 战术导弹发射系统最低安全要求 QJ 2236A 航天产品安全性保证要求 QJ 2265 飞航导弹质量、质心和转动惯量计算方法 QJ 2272 飞航导弹弹道设计与计算 QJ 2353 飞航导弹气动外形设计准则 海军军工产品定型工作实施细则 海军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 1992 年11 月 海定字第268 号 1 QJ 3163 2002 3 术语和定义 G
5、JB 451 、GJB 668A 和GJB/Z 20221.2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设计依据 4.1 论证阶段设计依据 论证阶段设计依据如下: a ) 武器装备发展规划和中长期计划; b ) 使用方提出的武器系统作战需求和使用要求; c ) 国内外与反舰导弹相关的技术、工业水平和可利用资源条件; d ) 国家、行业和企业发布的相关标准。 4.2 方案阶段设计依据 方案阶段设计依据是经过批准的武器系统战术技术指标或型号研制总要求,其主要内容如下: a ) 作战使命、任务和作战对象; b )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和使用要求; c ) 初步总体技术方案; d ) 研制周期要求和各研制阶段的
6、计划安排; e ) 总经费预测和方案阶段的经费预算; f ) 国家、行业和企业发布的相关标准。 4.3 工程研制阶段设计依据 工程研制阶段设计依据是经过批准的武器系统型号研制总要求(或研制任务书)、研制合同和 相关标准,其中研制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a )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和使用要求; b ) 武器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c ) 武器系统型号研制程序和要求; d ) 研制总进度和分阶段进度要求; e ) 研制经费预算和主要保障条件。 4.4 设计定型阶段设计依据 设计定型阶段设计依据如下: a ) 武器系统研制任务书和研制合同; b ) 导弹和配套设备的设计、试制和研制试验情况; c ) 国家、
7、行业和企业发布的相关标准与文件。 5 设计准则 武器系统总体设计的一般准则如下: a ) 继承性:在满足战术技术指标和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应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 b ) 先进性:积极稳妥地采用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使武器系统具有先进性和竞争力; c ) 标准化:符合标准化法规要求,贯彻通用化、系列化和组合化原则,执行相关标准。 6 设计程序 武器系统总体研制程序按QJ 1475A的相关规定。 7 设计内容 7.1 基本内容 2 QJ 3163 2002 武器系统的总体设计参照QJ 1938 和QJ 1475A的相关规定。 7.2 论证阶段总体设计内容 7.2.1 战术技术要求论证 对使用方提出的
8、作战使用要求、特征性能指标和通用性能指标,应逐项论证其可行性。在论证 中要突出反舰导弹的技术特点, 充分考虑在装载对象上发射的环境条件下和采用可能的射击方式 时, 实现战术技术要求的可能性。 7.2.2 总体可行性论证 武器系统总体可行性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在战术技术要求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经过两种或两 种以上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可选择的初步总体技术方案及研制途径、关键技术和保障条件,预测 型号的研制经费、研制周期和作战效能。 初步总体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导弹的动力系统、 引战系统、 制导控制系统、 电气系统、 遥测系统、 安控系统、气动布局、弹体结构、发射控制系统和技术支援系统的初步方案。 7.2
9、.3 总体设计文件 经过系统地分析论证,根据可行的战术技术要求、初步总体技术方案和总体可行性论证,编制 型号论证工作报告,并配合使用方编制型号研制总要求,其主要内容如下: a ) 型号论证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国内外同类型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对比分析;本型号在 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作用、使命、任务和作战对象分析;主要战术技术指标确定的原则和 主要指标分析计算及实现的可能性;初步总体技术方案论证情况;继承性和新技术采用比 例,关键技术成熟程度;研制周期及经费分析,初步的保障条件要求;装备配套设想及目 标成本;研制任务组织实施的措施和建议; b ) 型号研制总要求的主要内容: 作战使命、 任务及作战对
10、象;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和使用要求; 初步总体技术方案;研制周期要求及各研制阶段的计划安排;总经费预测及方案阶段经费 预算;研制分工建议。 7.3 方案阶段总体设计内容 7.3.1 武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内容 完成武器系统总体研制方案论证,提出导弹、发射控制系统和技术支援系统的总体技术方案, 以及同研制试验配套的遥测系统、安控系统、靶标等总体技术方案,并提出相应技术要求。 完成武器系统精度、可靠性和维修性指标的论证与分配,提出武器系统研制质量和可靠性、维 修性、安全性、保障性等通用性能保证大纲或要求,相应的工作计划和设计分析要求,完成武器系 统作战效能的初步估算。 提出导弹与装载对象上相关设备的接
11、口技术要求;提出武器系统设备的使用保管环境条件;提 出导弹、发控设备和保障设备在初样阶段的技术状态和研制流程。 7.3.2 导弹总体方案设计内容 完成导弹总体研制方案论证,提出导弹和各分系统的总体技术方案,通常包括动力系统、引战 系统、制导控制系统、电气系统、气动布局和弹体结构的总体技术方案以及弹上遥测设备和安控设 备的总体技术方案,含相应的研制技术要求。 完成导弹与分系统原理样机的技术协调,提出初样试验弹的技术状态和研制流程。 7.3.3 武器系统研制条件论证 武器系统研制条件包括研制周期、研制经费和研制保障条件建设项目。其主要论证内容:确定 武器系统的研制途径和进度安排;对总体方案中采用的
12、关键技术和支撑项目提出预研攻关要求,并 分析预研攻关成果和借鉴技术的可用性;提出武器系统研制过程每一阶段进行设计验证的项目和要 求,包括大型试验的项目和各种状态试验弹的数量;估计武器系统研制周期和研制经费;完成研制 保障条件建设项目论证,提出相应的周期和经费,其中应包括靶场的建设项目和要求。 3 QJ 3163 2002 7.3.4 总体设计文件 方案阶段总体设计的主要文件有: 武器系统研制方案论证报告、 武器系统研制任务书 (建议稿) ; 导弹三面图、 部位安排图、 外形协调图 (初稿) 、 气动、 载荷、 典型弹道和重量、 重心的计算报告; 质量(或产品)保证大纲、可靠性大纲、维修性大纲、
13、安全性大纲、保障性分析纲要、电磁兼容性 大纲、标准化大纲、精度分配报告、可靠性分配报告和作战效能估算报告;各分系统的总体方案报 告和研制任务书;导弹、发控设备和保障设备在初样阶段的技术状态、研制流程和试验方案;研制 保障条件建设项目建议书。其中武器系统研制方案论证报告和研制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a ) 武器系统研制方案论证报告的主要内容: 总体技术方案及系统组成; 作战使用模式及流程; 对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调整的说明; 研制质量和通用性能的保证措施; 关键技术解决的情况; 武器系统性能、成本、进度和风险的分析说明;产品成本和价格估算; b ) 武器系统研制任务书的主要内容: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和使
14、用要求;总体技术方案,含弹上 分系统、发控设备和保障设备的方案;研制总进度和分阶段进度安排;试验弹和样机的试 制数量;研制经费概算(附成本核算依据和方法说明);需要补充的主要保障条件和资金 来源;试制和试验任务的分工以及生产定点的安排意见;需要试验基地和部队提供的试验 补充条件。 7.4 工程研制阶段总体设计内容 7.4.1 初样阶段总体设计内容 初样研制阶段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导弹和配套设备的初样设计、试制和试验,完善武器系统的总 体技术方案,为试样研制作准备。其中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 a ) 武器系统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完成初样阶段导弹与发控设备及保障设备的技术协调;完 成导弹专用发控设备
15、与装载对象上共用设备的初步接口协调, 以及武器系统精度、 可靠性、 维修性等指标的协调,武器系统安全性和保障性的初步分析;武器系统精度和作战效能的 初步计算;初样研制阶段总结;提出导弹、发控设备和保障设备首批试样的技术状态、研 制流程和试验方案; b ) 导弹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完成导弹初样试验弹的总体设计和技术协调,其中包括风洞试 验、水动力试验、静动力试验、初样协调、弹上设备电气联调、模态试验和隐身摸底试验 的初样弹总体设计和技术协调;编制相关的试验大纲和结果分析报告;选择导弹总体、控 制系统和导引系统的参数;建立导弹数学模型,完成初样的数学仿真和半实物仿真;提出 首批试样弹的技术状态、研
16、制流程和试验方案; c ) 发射控制系统和技术支援系统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完成发射控制系统和技术支援系统的 总体设计和技术协调, 主要包括导弹与装载对象上专用设备和共用设备的接口设计与协调, 以及导弹与测试设备的接口设计与协调;完成装载对象上目标探测设备和目标指示系统的 精度协调,以及测试设备与弹上设备的初样联调试验;提出首批试样弹配套设备的技术状 态和研制流程。 7.4.2 试样阶段总体设计内容 试样研制阶段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一系列试验弹和配套设备的设计、 试制、 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 逐步验证导弹在发射、自控飞行和自导飞行过程的特征性能和通用性能,以及导弹与发控设备及保 障设备的接口协调性和
17、工作稳定性。其中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 a ) 武器系统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提出试样阶段后续各批次试验弹和相关发控设备及保障设 备的技术状态、研制流程和试验方案,并完成相应的技术协调;修正武器系统精度计算数 学模型,完成系统精度仿真和可靠性及维修性的初步评估;完成系统安全性和保障性的分 析;完成武器系统电磁兼容试验和安全性验证试验;完成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分析计算;编 制试样阶段研制总结报告;提出设计定型试验弹和相关配套设备的技术状态; 4 QJ 3163 2002 b ) 导弹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按阶段分批次完成助推弹、自控弹和自导弹的总体设计,包括 提出后续批次试验弹的技术状态和研制过程的技
18、术协调;编制各批次试验弹的地面专项试 验大纲、飞行试验大纲、技术准备程序、飞行试验质量和安全性保证文件,以及每批试验 弹进场前的质量报告和试验安全性分析报告;修正导弹总体数学模型,完成自控弹和自导 弹的仿真试验;完成每批试验弹的地面专项试验和飞行试验的结果分析,编写试样弹的技 术使用说明书和研制总结报告;提出定型试验弹的技术状态; c ) 发射控制系统和技术支援系统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完成相关发射控制设备和保障设备的 技术状态设计与协调;编制装载对象发射控制系统对接试验、航行试验和精度试验大纲及 其相应的结果分析报告;编制试样弹与发射控制系统及导弹测试系统的对接试验大纲及其 相应结果分析报告;
19、完成发射控制系统和导弹测试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评估分析,编写 发控设备和保障设备的技术使用说明书;提出设计定型阶段相关发控设备和测试设备的技 术状态和试验要求。 7.5 设计定型阶段总体设计内容 武器系统设计定型阶段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定型试验弹和配套设备的设计、试制、地面试验和飞 行试验,全面验证武器系统的战术技术性能和使用要求,完成设计定型。其中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 如下: a ) 武器系统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完成定型试验弹与配套设备的技术协调;对武器系统的可 靠性、维修性、安全性、保障性、电磁兼容性和标准化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并编写相应的 报告; 提出武器系统设备配套表和技术阵地配套技术要求;
20、与试验基地协调定型试验大纲, 并参加定型试验结果分析; 编制研制总结报告, 以及设计定型和使用维护的总体技术资料; b ) 导弹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完成定型试验弹的技术协调和地面验证方案的设计,包括例行 环境试验、可靠性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仿真试验的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定型试验弹进 场质量报告和定型飞行试验保证文件的编制,参加定型飞行试验和结果分析;完成导弹设 计总结,确定导弹设计定型技术状态,完善导弹设计定型总体设计文件; c ) 发射控制系统和技术支援系统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完成发射控制系统和技术支援系统配 套设备技术状态的设计与协调,及其相应验证方案的设计和结果分析;对发射控制系统的 战
21、术技术指标,包括精度、可靠性和维修性进行评估分析;完成导弹测试设备的可靠性和 维修性评估分析;完善发射控制系统和技术支援系统的设计定型和使用维护文件。 8 设计方法 8.1 论证阶段总体设计方法 8.1.1 基本方法 武器系统总体论证的基本方法是综合分析国内外同类导弹的发展情况和可利用的资源条件,采 用定性和定量分析,逐项论证战术技术指标和使用要求的可行性,经过对比分析提出可选择的总体 技术方案和可行的研制途径。 8.1.2 论证方法要点 武器系统论证方法要点如下: a ) 搜集国内外相关反舰导弹的研制和使用情况,跟踪技术发展趋势,经过综合分析,提出适 合国情的发展途径; b ) 根据国家批准
22、的武器装备研制中长期计划和可利用的资源条件,经过对比分析,提出本型 号研制技术途径和初步总体技术方案; c ) 根据使用方提出的作战使用要求和型号技术基础,逐项分析论证,提出可能达到的战术技 术指标和使用要求; 5 QJ 3163 2002 d ) 根据初步总体技术方案,提出支撑性预研项目、关键技术和保障条件,预测型号的研制经 费、研制周期和作战效能; e ) 对关键技术和难度及风险较大的技术,要以预研成果为基础,进行单项技术攻关,并研制 原理样机进行演示验证; f ) 对提出的导弹总体技术方案,应经过已有模型的数学仿真和必要的原理样机验证试验; g ) 按 GJB 1909 的相关规定,选择
23、和确定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和维修性指标; h ) 对武器系统精度、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等项目的验证,应从技术上和经费上充分论证 其可行性。 8.2 方案阶段总体设计方法 8.2.1 基本方法 武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是根据批准的型号研制总要求, 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对比分析, 对初步总体技术方案进行对比优选,并对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进行参数优化,经过综合权衡和反复迭 代,获得整体优化的总体方案。在工程研制过程中,还将通过逐步深入的验证和反馈信息,经过反 复协调,完善总体技术方案。 8.2.2 设计方法要点 8.2.2.1 武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方法要点 8.2.2.1.1 武器系统精度分配方法要点
24、武器系统精度分配方法要点如下: a ) 武器系统的精度通常以命中概率P S 形式提出指标要求,其定义是P S 等于捕捉概率P B 、自导 概率P Z 和飞行可靠度P R 的乘积(即P S P B P Z P R ); b ) 捕捉概率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等于纵向捕捉概率P xB 和侧向捕捉概率P ZB 的乘积(即P B P xB P ZB ); c ) 将纵向和侧向捕捉概率,按一定比例分配给舰艇上目标指示发射控制系统和弹上制导控制 系统。 8.2.2.1.2 可靠性总体设计方法要点 可靠性总体设计方法要点如下: a ) 参照 GJB 813 提供的方法建立可靠性模型,将武器系统中导弹、发射控制系统
25、和技术支援 设备的可靠性指标,按复杂程度、技术基础、环境条件和工作时间分配给相应分系统; b ) 参照 GJB 450 和 QJ 1408A 的相关要求,结合型号特点和研制条件,编制武器系统可靠性 大纲; c ) 根据武器系统可靠性大纲和型号研制程序,编制武器系统可靠性工作计划和可靠性设计要 求,应对分系统明确提出编制和执行可靠性设计准则的要求。 8.2.2.1.3 维修性总体设计方法要点 维修性总体设计方法要点如下: a ) 参照 GJB/Z 57 提供的方法,进行武器系统配套设备的维修性指标的分配与预计; b ) 参照 GJB 368A 的要求,结合型号特点和使用条件,编制武器系统维修性大
26、纲; c ) 根据武器系统维修性大纲和型号研制程序,编制武器系统维修性工作计划和维修性设计要 求,并对分系统明确提出编制和执行分系统维修性设计准则的要求。 8.2.2.1.4 安全性总体设计方法要点 安全性总体设计方法要点如下: a ) 参照 GJB 900 和 QJ 2236A 的相关要求,结合型号特点和研制条件,编制武器系统安全性 大纲; 6 QJ 3163 2002 b ) 根据武器系统安全性大纲和型号研制程序,编制武器系统安全性工作计划和安全性设计要 求,其中对与火工品相关的分系统应提出编制和执行安全性设计准则的要求; c ) 在武器系统安全性大纲或安全性设计要求中,应统一明确危险严重
27、等级及相应的具体事件 和最低可接收的风险指数; d ) 武器系统中选用的火工装置应按 QJ 1075A 的规定; 发射系统安全性设计应按 QJ 2022 的规 定。 8.2.2.1.5 武器系统保障性分析方法要点 武器系统保障性分析方法要点如下: a ) 参照 GJB 1371 的规定, 结合型号特点和研制条件, 编制武器系统保障性分析纲要, 明确保 障性分析、评价和验证要求; b ) 根据武器系统保障性分析纲要和型号研制程序,编制保障性工作计划和保障性分析要求; c ) 武器系统保障性分析应为技术支援设备的配套设计提供输出信息。 8.2.2.1.6 电磁兼容性总体方法设计要点 电磁兼容性总体
28、设计要点方法如下: a ) 参照 GJB 151A 和 GJB 1389 的相关要求, 结合型号特点和使用条件, 编制武器系统电磁兼 容性要求; b ) 根据武器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型号研制程序,编制武器系统电磁兼容性工作计划和电磁 兼容性设计要求; c ) 对武器系统中的火工装置,应明确提出满足 GJB 786 中规定的防电磁辐射危害的要求。 8.2.2.1.7 标准化总体设计方法要点 标准化总体设计方法要点如下: a ) 参照国防科工委 1990 年 2 月计基字第 213 号文件武器装备研制的标准化工作规定和 QJ 1340 的规定,结合型号特点和研制条件,编制武器系统标准化大纲; b
29、) 参照 QJ 964A 的规定, 编制武器系统标准化方案论证报告, 并结合型号研制程序编制标准 化工作计划; c ) 根据武器系统总体方案和标准化大纲要求,开展标准化工作。 8.2.2.1.8 质量保证大纲编制方法要点 质量保证大纲编制方法要点如下: a ) 参照 GJB 1406 和 GJB 2358 的相关要求,结合型号特点和研制条件,编制武器系统质量保 证大纲; b ) 武器系统质量保证大纲可直接引用可靠性大纲、维修性大纲、安全性大纲、保障性分析纲 要、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标准化大纲; c ) 参照 GJB 439 的规定,结合型号特点提出武器系统的软件质量保证要求。 8.2.2.2 导弹
30、总体方案设计方法要点 8.2.2.2.1 动力系统总体设计方法要点 动力系统总体设计方法要点如下: a ) 反舰导弹发射和加速用的助推器通常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 b ) 反舰导弹续航用发动机,通常根据最大射程和飞行速度进行选型设计。近程、中程和远程 的高亚声速导弹可分别选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涡喷发动机和涡扇发动机;超声速导弹可选 用冲压发动机和组合发动机; c ) 参照 QJ 1139 的相关内容进行动力系统的总体方案初步设计,提出动力系统的研制要求。 8.2.2.2.2 引战系统总体设计方法要点 引战系统总体设计方法要点如下: 7 QJ 3163 2002 a ) 根据导弹的运载能力、 目标特
31、性、 命中精度和毁伤威力要求, 选择战斗部的类型和装药量; b ) 根据战斗部类型和引爆要求及 GJB 373A 的规定, 选择引信总体技术方案, 提出研制要求。 8.2.2.2.3 制导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方法要点 制导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方法要点如下: a ) 反舰导弹的制导控制系统应根据射程和导弹精度要求,选用不同类型的控制系统; b ) 导引系统应根据目标特性和抗干扰要求选用不同类型的导引方式; c ) 建立弹体及制导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干扰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和飞行验证,完善制导控 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8.2.2.2.4 飞行弹道总体设计方法要点 飞行弹道总体设计方法要点如下: a )
32、 按 QJ 2272 的有关规定,根据作战飞行的需要,考虑机动性、隐蔽性和突防要求,设计初 始弹道、巡航弹道和末段弹道; b ) 对中近程的反舰导弹,在飞行稳定性和机动性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降低初始弹道的弹 道顶点高度并采用扇面发射弹道; c ) 巡航弹道通常采用等速平飞方案,末段弹道通常采用超低空飞行方案,接近目标时可采用 俯冲弹道、迂回机动或跃升机动弹道。 8.2.2.2.5 导弹重量和尺寸估算 导弹重量和尺寸的影响因素复杂,需要各分系统配合总体进行估算。采用相似产品法,对各分 系统的相似产品进行统计分析再结合型号特点引入修正因子,估算各分系统的重量和尺寸,再经过 综合权衡和循环迭代,估
33、算导弹的重量和尺寸。其要点如下: a ) 根据目标特性和作战威力要求,初步确定战斗部和引信装置的重量和尺寸; b ) 根据导弹的最大射程、飞行速度和机动性要求,按飞航导弹系列化设计要求,选择弹体直 径和初步气动外形; c ) 根据制导控制系统选用设备的类型和集成化规模,采用相似产品法估算其重量和尺寸; d ) 根据导弹的最大射程和飞行速度及选用发动机的类型,估算发动机及其推进剂(或燃油) 的重量和尺寸; e ) 根据弹上设备的耗电量和供电要求,估算弹上主电池、电气组件和电缆网的重量和尺寸; f ) 根据导弹巡航速度和发动机类型,选择助推段末速度,高亚声速导弹通常取巡航速度的上 限值作为助推段终
34、点速度;超声速导弹通常取冲压发动机的接力点作为助推段终点速度; g ) 根据弹上主要设备的重量和助推段末速度,初步估算助推器的重量和尺寸,并估算导弹的 重量和尺寸; h ) 根据初步估算的导弹重量和设定的助推段末速度,以及预计的助推器装药比冲和质量比, 算出助推器所需总冲和重量; i ) 根据计算得到的助推器重量,再取代估算的助推器重量,复算导弹重量和助推器重量。 8.2.2.2.6 导弹总体布局设计方法要点 导弹总体布局设计方法要点如下: a ) 根据导弹各部分的重量和尺寸以及飞行过程允许的重心变化范围,考虑总装测试、使用维 护和电磁兼容的要求,选择导弹部位的安排和舱段结构形式,并按 QJ
35、2265 的规定计算导 弹重量、重心和转动惯量; b ) 按 QJ 2353 的规定, 根据导弹飞行过程的操纵性和稳定性要求, 经过气动计算和模型试验, 调整气动压心与导弹重心相对位置,确定弹翼和舵面的形状及翼型、面积和位置,同时确 定弹体头部和尾部的外形; 8 QJ 3163 2002 c ) 根据导弹的起吊、运输、发射和飞行过程的环境条件和承载状态进行导弹载荷计算,选定 弹体承载结构形式和材料,并进行强度和刚度核算; d ) 考虑总体布局和载荷分布的结构重量变化, 计算导弹重量并重复 8.2.2.2.5 中 h)和 i)的 计 算,核算导弹的重量和尺寸。 8.2.2.3 发控系统总体设计方
36、法要点 发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法要点如下: a ) 根据导弹的装载对象和发射起飞要求,选择发射装置的类型; b ) 根据装载对象的装载能力和空间尺寸,确定发射装置的数量或装弹数量; c ) 根据装载对象的火力配置、目标信息、瞄准方式及使用要求,选择随动发射装置或定角发 射装置; d ) 根据装弹数量和发射装置的型式,采用相似产品法估算发射装置的重量和尺寸,提出发射 装置的总体技术要求; e ) 根据导弹和发射装置的射前检查和发射控制要求,以及与装载对象及相关设备的接口协调 要求,提出导弹发射控制设备的研制技术要求; f ) 发射控制设备的功能应包括射前检查、射击参数的计算和装订、正常发射、应急发射
37、、操 作训练、模拟发射和特情处理功能; g ) 根据装载对象上电源情况和待发导弹在射检发控过程中供电要求,提出导弹专用电源的研 制技术要求。 8.2.2.4 技术支援系统总体设计方法要点 技术支援系统总体设计方法要点如下: a ) 根据武器系统保障性分析结果, 提出导弹在使用维护中所需设备配套表, 包括贮存、 运输、 技术准备与维修使用的配套设备; b ) 根据导弹飞行试验和作战使用的技术准备要求,提出武器系统技术阵地配置技术要求,包 括固定的保障设施和配套设备的主要技术要求; c ) 确定反舰导弹技术支援系统的配套设备和固定设施时,应充分考虑与同系列反舰导弹相应 设备和设施的兼容性,尽可能减
38、少不必要的重复,提高使用方装备的效费比; d ) 对导弹测试设备和新增配套的设备,应提出专项的研制技术要求。 8.2.2.5 遥测和安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法要点 遥测和安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法要点如下: a ) 根据导弹在研制过程中对遥测参数的种类、数量和测量要求,提出遥测系统的总体技术要 求; b ) 根据飞行试验场区对导弹飞行过程提出的安全区域要求和导弹总体技术方案,对安控设备 提出总体技术要求; c ) 除了有特殊要求外,弹上遥测设备和安控设备通常安排在战斗部舱内,并保持原有重量和 重心的要求。 8.3 工程研制阶段总体设计方法 8.3.1 初样阶段总体设计方法要点 初样阶段总体设计方法要点如下
39、: a ) 在初样弹和系统配套设备的设计、试制和验证过程中,及时搜集和解决导弹与配套设备的 总体技术协调问题; b ) 根据初样弹的风洞试验、 水动力试验、 静动力试验、 模态试验、 模样对接试验等试验结果, 协调和完善导弹的总体结构方案; c ) 进行数学仿真和初样半实物仿真,协调和完善导弹制导系统总体方案; 9 QJ 3163 2002 d ) 根据各分系统对可靠性和维修性的预计结果, 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 维修性进行协调分配; e ) 按 GJB 900 和 GJB 1371 的有关规定和相关大纲的要求, 进行武器系统安全性和保障性的初 步分析; f ) 按 QJ 1341 和 QJ 1
40、668 的有关规定,进行型号标准化系数和标准化经济效果的初步预计; g ) 根据初样弹和系统配套设备的研制情况,编制初样阶段研制总结报告,提出首批试样弹和 配套设备的技术状态。 8.3.2 试样阶段总体设计方法要点 试样阶段总体设计方法要点如下: a ) 根据型号研制程序,初样阶段研制情况和飞行试验的目的,确定每一批试验弹和配套设备 的技术状态; b ) 在试验弹的设计、试制和验证试验过程中,及时解决武器系统的总体技术协调问题,逐步 固化经过验证的技术状态; c ) 在飞行试验前,试验弹和配套设备必须完成规定的地面验证试验,通常有:总装测试、对 接试验、仿真试验、环境试验和可靠性试验; d )
41、 根据试验弹的研制目的、试验要求、型号质量保证大纲与安全性大纲的规定,编写试验弹 的飞行试验大纲和飞行试验技术准备的各项保证文件; e ) 根据试验弹和配套设备在总装测试和地面验证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归零情况,进行飞行试 验进场质量分析和试验系统安全性分析; f ) 在试样研制阶段,应尽可能安排对发射和飞行环境应力进行测量,为可靠性试验提供实测 环境数据; g ) 根据发控系统精度试验和试验弹飞行试验的结果,修正导弹数学模型,通过数学仿真和半 实物仿真评定试验弹的性能指标和系统精度; h ) 对地面验证试验和飞行试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武器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性、安全 性、保障性和电磁兼容性;
42、 i ) 根据试验弹和配套设备的研制情况,编制试样阶段研制报告,提出定型试验弹和配套设备 的技术状态。 8.4 设计定型阶段总体设计方法要点 设计定型阶段总体设计方法要点如下: a ) 根据研制任务书的要求和研制情况, 确定定型批试验弹和配套设备的技术状态与验证要求; b ) 根据工程研制阶段对战术技术指标的验证情况,与试验基地协调定型飞行试验考核方案; c ) 根据定型试验弹的总装测试和地面试验情况,编写设计定型试验弹质量报告和试验系统安 全性分析报告,并参加设计定型飞行试验和结果分析; d ) 按 GJB 1362 和海军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 1992 年 11 月发布的海定字第 268 号
43、文海军军 工产品定型工作实施细则 的要求, 结合导弹设计、 试制和验证情况, 整理定型设计文件。 9 设计验证 9.1 设计评审 参照GJB 1310和型号研制程序的规定,对各阶段的总体设计项目进行设计评审。 9.2 分析验证 分析验证的常用方法如下: a ) 对武器系统的总体方案,采用与成功的类似型号进行比较分析,验证总体设计的可行性; b ) 对武器系统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计算分析,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10 QJ 3163 2002 c ) 对非电产品的可靠性,在不能采用试验验证时,可采用对比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验 证。对火工品按 GJB 376 的规定进行评估; d )
44、 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可根据研制过程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其可靠性。 9.3 试验验证 9.3.1 静动力试验 主要用于初样研制阶段对导弹总体结构设计进行验证。在研制过程中结构方案有较大改变时, 需要进行补充验证。 9.3.2 风洞试验、水动力试验和隐身试验 在方案阶段用于导弹气动和水动力外形的选择验证。在研制过程中用于验证导弹总体气动和水 动力外形设计,并为导弹控制方案设计提供气动和水动力数据。 9.3.3 模态试验 主要用于初样研制阶段测定弹体结构的振动特性,为控制系统设计、弹上设备安装设计和发射 装置总体设计提供振动数据。 9.3.4 总体协调试验 主要包括弹上设备总装前和发射控制
45、设备装到装载对象之前的联调试验、导弹地面试验以及导 弹与导弹测试设备、发射装置、起吊运输设备和发控设备的对接试验。在研制试验中根据各阶段试 验弹和配套设备的研制进程进行对接试验,验证总体技术协调的正确性。 9.3.5 仿真试验 主要包括导弹总体数学仿真、弹上控制系统和制导系统的半实物仿真、武器系统精度仿真以及 作战效能仿真,并应尽可能安排武器系统其余通用性能进行仿真验证。 9.3.6 环境试验 环境试验主要有力学环境试验和自然环境试验,通常包括每发试样弹的冲击试验,每批试样弹 的振动试验、导弹运输试验、设计定型前的高低温试验、三防试验和淋雨试验。根据型号研制程序 按QJ 1183 、QJ 11
46、84 、QJ 1185的规定和使用环境要求验证导弹和配套设备对环境的适应性。 9.3.7 武器系统精度试验 导弹发射控制设备在装载对象上安装后, 应按QJ 1537和型号研制程序的规定, 验证导弹火控系 统的精度。 9.3.8 可靠性试验 按GJB 1407 、GJB 899的规定对武器系统中电子设备进行可靠性试验。在研制过程中,在自导 弹的飞行试验前或定型飞行试验前,应尽可能安排导弹综合环境试验,验证弹上电子设备的总体可 靠性。 9.3.9 维修性试验 按GJB 2072和型号研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安排武器系统有维修性指标的设备进行验证试验。 可 结合设计定型前的飞行试验技术准备过程进行维修
47、性验证试验。 9.3.10 安全性试验 按GJB 900 、QJ 2236A和型号研制程序的有关规定,安排武器系统的安全性验证试验,可结合 武器系统的电磁兼容试验验证系统的安全性。 9.3.11 保障性试验 按GJB 1371和型号研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安排武器系统的保障性指标验证试验, 可结合研制过 程的维修性验证试验进行保障性验证。 9.3.12 电磁兼容性试验 按GJB 1389和型号研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安排武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试验, 应在导弹从装载对 象上进行发射试验之前完成该项验证试验。 11 QJ 3163 2002 9.3.13 贮存试验 在研制过程中, 对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而
48、又没有贮存寿命数据的产品, 应尽早按QJ 1150的规定 安排贮存试验,导弹贮存试验可结合部队使用过程进行验证。 9.3.14 飞行试验 反舰导弹飞行试验研制程序按QJ 1475A的规定, 通常有助推弹、 自控弹、 自导弹和定型试验弹 的飞行试验。在研制过程中可先从陆上固定发射装置进行发射试验,验证导弹的战术技术性能,再 到装载对象上进行发射试验,验证武器系统的综合性能。 在研制过程中,各种状态试验弹应在完成规定的地面验证试验之后安排飞行试验。有条件的还 应争取利用飞机安排系留飞行试验,以减少发射飞行试验的数量。 12 QJ 3163 2002 参考文献 1 GJB 151A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
49、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 2 GJB 368A 装备维修性通用大纲 3 GJB 439 军用软件质量保证规范 4 GJB 450 装备研制与生产的可靠性通用大纲 5 GJB 813 可靠性模型的建立和可靠性预计 6 GJB 1310 设计评审 7 GJB 1406 产品质量保证大纲要求 8 GJB 2358 飞航导弹通用规范 9 GJB/Z 57 维修性分配与预计手册 10 QJ 964A 航天产品设计标准化实施指南 11 QJ 1139 战术导弹设计与制造通用规范 12 QJ 1340 航天产品标准化大纲和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编制规定 13 QJ 1408A 航天产品可靠性保证要求 14 QJ 1938 飞航导弹总体设计规范 15武器装备研制的标准化工作规定国防科工委1990 年2 月,计基字第213 号 13 QJ 3163 2002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反舰导弹武器系统总体 设 计 要 求 QJ 3163 2002 *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出版 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 2 号 邮政编码:100830 北京航标印务中心印刷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发行 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 * 2003 年 04 月出版 定价:13.00 元 QJ 3163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