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813-2008 通信用光纤放大器.泵浦激光器组件.第1部分 980nm泵浦激光器组件.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253400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8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 T 1813-2008 通信用光纤放大器.泵浦激光器组件.第1部分 980nm泵浦激光器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YD T 1813-2008 通信用光纤放大器.泵浦激光器组件.第1部分 980nm泵浦激光器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YD T 1813-2008 通信用光纤放大器.泵浦激光器组件.第1部分 980nm泵浦激光器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YD T 1813-2008 通信用光纤放大器.泵浦激光器组件.第1部分 980nm泵浦激光器组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YD T 1813-2008 通信用光纤放大器.泵浦激光器组件.第1部分 980nm泵浦激光器组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lCS 3318001M33 Y口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厂r 181争2008通信用光纤放大器泵浦激光器组件第1部分:980nm泵浦激光器组件Pump Laser Module of Fiber Amplifier for CommunicationPart 1:980nm Pump Laser Module2008-07-28发布 2008-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目 次YD厂r 18132008前言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缩略语、术语和定义14要求25测试方法56机械和环境性能试验67检验规则7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9附录A(资料性附录)外形尺寸和管脚引

2、出端排列lO刖 蓦YDT 18132008通信用光纤放大器泵清激光器组件的结构预计如下。第1部分:980nm泵浦激光器组件第2部分:多模940976nm泵浦激光器组件第3部分:14xxnm泵浦激光器组件:i本部分为通信用光纤放大器泵浦激光器组件的第1部分。本部分可靠性试验项目、试验条件参考了Telcordia GR-468-CORE(2004)用于电信设备中光电子器件可靠性保证规程。本部分在编制过程中,注意到与下列标准的协调一致。YDT 701 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组件测试方法YDT 702 PINFET光接收组件溪l试方法YDT 1427 光纤模拟传输用光发射组件技术条件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

3、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无锡市中兴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春芳、徐顺川、王幼林、傅焰峰、黄璜H通信用光纤放大器泵浦激光器组件第1部分:980nm泵浦激光器组件YD厂r 18134008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光纤放大器用的单模980rim泵浦激光器组件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光纤放大器用的单模980n力1泵浦激光器组件(以下简称。组件”),其他方面所使用的单模980nm泵浦激光器组件也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洼日期的引用文件

4、,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韵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r 191 包装贮运图示标志GB,r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份: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Y1),r 701 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组件测试方法)玎702 P矾FET光接收组件测试方法SJ,r 11363-2006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sJ厂r 1 1364_2006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识要求mC 608251:2007 激光产品的安全第1部分:设备分类、要求和用户

5、指南M几S,0【2G 电子和电气元件试验方法标准Mm-STD883G 微电子器件试验方法标准TIA-4556B FOTP-6光纤连接器的光纤保持力试验程序GR468cORE:2004用于通信设备的光电器件通用可靠性保证规程3缩略语、术语和定义YD玎701、YD汀702确立的以及下列缩略语、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缩略语ESD Electro-S协fic Discharge 静电放电FBG Fiber Bragg Grating 光纤布拉格光栅32术语和定义321无扭折光功率Kink Free Power输出光功率P对正向电流,的斜率变化率20时的光功率,见图1。驱动电灌,豳1 P-I曲线

6、扭折示意计算公式:I山Md,一diP,山)I翻P旧b (1)注:d鼢为无扭折光功率时d删的平均值。322边模拟制比Side Mode Supperssion Ratio组件激射波长在光纤光栅反射谱内的峰值功率与带外的峰值功率之比,单位dB。表达式为:SMSRzlo蛔【P似k一目,雕b一一 (2)式中:P*。m光纤光栅反射谱内的峰值功率;朋,i+吐为带外峰值功率。323额定工作光功率Rated Operation Power在保证半导体激光器性能可靠的前提下,能连续稳定发射的无扭折光功率,也是最大的工作光功率。324额定工作电流Rated Operation Current激光器输出光功率达到额

7、定光功率所需的驱动电流。4要求41分类组件的分类见表l。表1组件的分类形式 类别封装 蝶形minidil致冷器 无致冷器有致冷器FBG 无FBG有FBG42外观*薄苟Y1331 81 3-2008组件表面无明显划痕,无各种污点,镀层无脱落、起皮、锈蚀等现象,光纤无变色;标志清晰牢固,标志内容符合本部分81节的规定;标志贴放位置应符合GBT 191的要求。43光纤规格推荐采用保偏光纤,也可根据用户需求采用不同于本部分规定的光纤。44极限值441 有致冷器组件的极限值有致冷器组件的极限值见表2。裹2有致冷器组件的极限值参数名称 符号 单位 最小值 最大值工作温度 Top -5 +75贮存温度 Lq

8、 一柏 +85焊接温度1 T埘 260激光器正向电流 IF mA 12I矿激光器反向电压 VR V 2探测器工作电压 Vs V 20光纤弯曲半径6 mm 30ESD V 50&a焊接时间小于10s,距组件本体至少2mm。b距组件本体至少25mm。C Iop为额定工作电流,下同。d人体放电模型,最低要求为500V442无致冷器组件的极限值无致冷器组件的极限值见表3。表3无致冷器组件的极限值参数名称 符号 单位 最小值 最大值工作温度 k 0 +65贮存温度 L -40 +85焊接温度8 LId 260激光器正向电流 IF mA 12IOP激光器反向电压 VR V 2探测器工作电压 VR V 20

9、光纤弯曲半径6 30ESD V 50aca焊接时间小于10s,距组件本体至少2ram。b距组件本体至少25mm。C人体放电模型,最低要求为500V45主要光电特性451 有致冷器组件的主要光电特性a)蝶形封装无FBG组件的光电特性见表4。3表4蝶形封装无FBG组件的光电特性参数名称 符号 单位 最小值 最大值 测试条件阈值电流 Im n1A 60正向电压 VF V 2 5 T,=25C,额定工作功率峰值波长 砷 970 985 死=一5+75,额定工作功率跟踪误差 TE 20 T=-5C+75,额定工作功率无扭折光功率 111W 12Po, 瓦_25无扭折电流 mA 12IoP 瓦-25监视探

10、测器背光电流 Im It畦鼬 2 15 瓦-25,额定工作功率监视探测器暗电流 b uA 01 Ta=25C VR=5V热敏电阻 Rt 蛐 95 105 Ta=25热敏电阻B值 B 3200 4200注:PoP为额定工作光功率,下同蝶形封装有FBG组件的光电特性见表5。表5蝶形封装有FBG组件的光电特性参数名称 符号 单位 最小值 最大值 测试条件阈值电流 Im mA 60正向电压 VF V 2 5 z#25,额定工作功率峰值波长 却 970 985 瓦=-5C+75C,额定工作功率光谱宽度 2 瓦=一5+75P=-20mWPOP边模抑制比 SMSR dB 15 L=25P=20mW跟踪误差

11、1E 20 瓦=-5C+75C,额定工作功率无扭折光功率 mW 12PoP L=25无扭折电流 mA 12Iop 瓦=25波长随温度的溧移 Ah nm 002 瓦=一5+75监视探测器背光电流 Im uAmW 2 15 Ta=25。C,额定工作功率监视探测器暗电流 ID aA 01 L=25=5V热敏电阻 Rl ko 9 5 105 L=25热敏电阻B值 B 3200 4200452无致冷器minidil封装有FBG组件的光电特性无致冷器minidil封装有FBG组件的光电特性见表6。表6无致冷器mini-dil封装有FBG组件的光电特性参数名称 符号 单位 最小值 最大值 测试条件阂值电流

12、Im rnA 60正向电压 VF V 2 5 咒=25C,额定工作功率峰值波长 k 970 985 Ta=0(265C,工作温度范围光谱宽度 k 4 Ta-0(265C,P=20mW POP边模抑制比 SMSR dB 10 Ta=0C65。C,P=20mWP0p4表6(续)YDT 18132008参数名称 符号 单位 最小值 最大值 测试条件跟踪误差 1E 20 T,=0C65C,额定工作功率无扭折光功率 mW 12PoP Ta=25*(2无扭折电流 mA 1210p T。=25波长随温度的漂移 bWta ntalC 002 T,-065监视探测器背光电流 I皿 laAmW 2 15 T,-=

13、25C额定工作功率监视探测器暗电流 ID pA 01 L_25VR=5V热敏电阻 R m 95 lO5 Ta=25C热敏电阻B值 B 3200 420046安全性组件的激光等级分类应符合IEC608251要求。47环保符合性组件的组成单元分类应符合SJrr 11363-2006中表1要求,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应符合SJT1 1363-2006中表2的要求。5测试方法51环境要求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当不能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试验时,应在试验报告上写明试验环境条件。52光电特性测试521阈值电流按YDT701 33的规定进行测试,其值应符合表4、表5、表6

14、的规定。52_2正向电压按YDT 701 31的规定进行测试,其值应符合表4、表5、表6的规定。523峰值波长按YDfF 701 310的规定进行测试,其值应符合表4、表5、表6的规定。5-24光谱宽度按YDT 701 310的规定进行测试,其值应符合表4、表5、表6的规定。525跟踪误差按YDT 701 315的规定进行测试,其值应符合表4、表5、表6的规定。526波长随温度的漂移值5261 目的在规定条件下,测量组件(有致冷器和无致冷器)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波长随温度的漂移值。5262测试原理a)无致冷组件的测试原理见图2。圈2无致冷坦件波长瞳沮度瀑移的潮试榧田b)有致冷器组件的测试原理见图

15、30围3有致冷嚣担件波长瞳沮度漂移的一试挂圈5263规定条件a)无致冷器组件管壳的温度应分别保持在O、65;b)有致冷器组件管壳的温度应分别保持在-5(2和+75C;c)达到温度平恒的时间应不少于60mia。5264测试步骤被测组件施加额定工作电流,测量并分别记录组件低高两温度端点的峰值波长,峰值波长差猷。和两温度端点的温差L代入公式3计算出波长随温度的漂移值AApAT=(幻相一细“),T5265注意事项光谱分析仪的测量精度至少应高出所测参数要求的一个数量级。527监视探测器背光电流按YDFf 702附录A中A23的规定进行测试,其值应符合表4、表5、表6的规定。528监视探测器暗电流按YDT

16、 702附录A中A22的规定进行测试,其值应符合表4、表5、表6的规定。6机械和环境性能试验61试验的环境要求试验场所的环境要求同51。62机械和环境性能试验要求机械和环境性能试验项目见表7。6得到两温度端点的(3)表7机械和环境性能试验YD厂r 18132008抽样方案试验项目” 引用标准 试验条件 LSS C物理特性 可焊性8 MIL-STD-$8,3G方法20038 焊槽法,不要求蒸汽老化 20 n O试验 静电放电敏感度。 MIL-STD883G方法30158 标准人体放电模型 6 0机械冲击 MIL-STD-883G方法20024 加速度3009,脉冲持续时间30ms,5次轴向 20

17、 11 O试验条件A频率;202000Hz,加速度;209, 20 11 O变频振动 MIL-STD883G方法20073 扫频速率:4rain循环,循环次数:4循环轴向,方向x、Y、Z带涂层、紧包或松包光纤:弯曲力5N,10 20 11 O循环,离器件管壳或扭折处3cm光纤弯曲(扭折) GR-468一CORE 33131 增强性光纤:弯曲力10N,10循环,距组件 2011 O机械完整 本体或扭折处3cm性试验 涂覆层或紧包光纤,侧拉力25N弯曲900距 20 ll O组件本体2228cm处光纤侧拉力 GR一468一CORB 33 132松包或增强性光纤,侧拉力5N弯曲900,距 20 n

18、0组件本体2228cm处带涂层和紧包光纤:拉力5N,保持时间Imin 20 11 O光纤保持力 nA455-6B松包或增强性光纤:拉力10N,保持时间lrnin 20 11 0管脚牢固度试验 MIL-STD883G方法20045 试验条件B1 2酽 11 O高温贮存 GR-468-CORE 3 321 正k=85C t=-2000h 20 11 O非工作环 低温贮存 GR-468一CORB 3321 瓦=一40t=-72h 20 11 O境试验 温度循环 M1L-STD-883G方法10108 温度一40+85C,温度变化速率 20 11 0lOCmin,循环次数500次非工作环境试验恒定湿热

19、 MILsID-202G方法103B 温度85C,相对湿度85,t=-500h 20 ll 0工作环境 寿命(高温) GR-468-CORE 3 331 Ta=65C或758,正常工作条件下t=2000h 20 11 O试验a不要求参数测试的试验,可用参数不合格的产品进行。b注意在ESD试验中,所有样品须测试到其失效为止(通过不断增加电压)。呵(失效数)表示测试ESD极限值小于昂小容许值的器件数。C对管脚引线数而言,但至少2个组件。d无致冷器组件的工作温度为65,有致冷器组件的工作温度为757检验规则71检验分类组件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2出厂检验出厂检验分为常规检验和抽样检验。721

20、 常规检验常规检验应百分之百进行,检验项目如下。7YD厂r 18132008a)光电特性检测按52的要求,对阈值电流、跟踪误差、波长随温度的漂移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表4、表5、表6的规定。b)高温电老化试验条件:组件在最高工作温度和正常工作条件下,老化时间至少48h。恢复: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lh后测试。失效判据:阈值电流、额定光功率变化量大于05dB。722抽样检验从批量生产中生产的同批或若干批产品中,按GBT 28281规定,取一般检查水平,接收质量限(AQL)和检验项目如下:a)外观AQL取15。检验方法:目测,满足本部分42节的要求。b)外形尺寸AQL取15。检验方法:用满足精度要

21、求的量度工具测量,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c)光电性能检测AQL取04。检验方法:按YDT 701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结果应符合表4、表5、表6的规定。73型式检验731 检验条件组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产品定型时;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长期停产12月后,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鉴定时的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别时;e)正常生产36个月后;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732 抽样方案型式检验的抽样方案见表7。733样品的处理凡经受了型式检验的样品,一律不能作为合格品交付使用。734产品不合格的判定各项试验完成

22、后,在相同测试条件下,各项参数应满足产品标准规定。若其中任何一项试验不符合要求时,则判该批不合格。735重新检验的规定对不合格分组的产品,可进行返工,以纠正缺陷或筛除去失效产品,然后重新检验。重新检验应采用加严抽样方案,如通过检验,判为合格。但重新检验不得超过2次,并应清楚标明为重新检验批。736检验规则在不影响检验和试验结果的条件下,一组样品可用于其他分组的检验和试验。8YD厂r 1813008737检验批的组成提交检验的批,可由一个生产批构成,或由符合下述条件的几个生产批构成:这些生产批是在相同材料、工艺、设备等条件下制造出来的:若干个生产批构成一个检验批的时间不超过1个月。8标志、包装、

23、运输和贮存81标志811标志内容每个产品应标明产品型号、编号、批的识别代码等标志。81_2标志要求进行全部试验之后,标志应保持清晰。标志损伤的产品必须重新打印标志,以保证发货之前标志的清晰和完整。813绿色标志产品产品的污染控制标志应按SJT 11364-2006第5章规定,在包装盒和产品上打印上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志。82包装产品应有良好的包装及防静电措施,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包装盒上成标有产品名称、型号和规格、生产厂家、产品执行标准号、防静电标识、激光防护标志等。包装盒内应有产品说明书。说明书内容包括组件名称、型号、简要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极限工作条件、安装尺寸和管脚排列、使用

24、注意事项等。83运输包装好的产品可用常用的交通工具运输,运输中避免雨、雪的直接淋袭,烈日曝晒和猛烈撞击。84贮存产品应贮存在环境温度为一10C“5,相对湿度不大于80且无腐蚀性气体、液体的仓库里。贮存期超过半年的产品,在出库前,应按本部分45节的规定进行光电特性测试,测试合格方可出库。9A1 蝶形封装外形尺寸和引出端捧列外形尺寸见图A1附录A(资料性附录)外形尺寸和管脚引出端排列12546=1524注t腿大值不超过98mm。引出端排列见图A2。圈A1蝶形封装外形尺寸14 13 12 11 lO 9 8单位t m管脚序号 连接方式 管脚序号 连接方式l 致冷器(+) 8 空2 热敏电阻 9 空3

25、 PD阳极) 10 LD阳极(+)4 PD阴极“) 1l LD阴极(-)5 热敏电阻 12 空6 空 13 管壳接地7 空 L4 致冷器)l 2 3 4 5 6 7图A2引出端排列方式,、llj;一盯1儿一一E=jjilf11iiniiIiviiiu而,一一A2无致冷mini-dil封装的外形尺寸和引出端排列外形尺寸见图A3。-一一一一一一一一-_帚23午238司1 L一一一一1|_I、一_ LL一一一J一一i4I厂。一一一、一l9j; 0L上一EF士i=i,:lJ引出端排列见图A4。图A3外形尺寸单位:mmYD厂r 1813-2008管脚序号 连接方式 管脚序号 连接方式I 热敏电阻 5 接PD电源负极2 接管壳地 6 接)电源负极3 热敏电阻 7 接LD电源正极接PD电源正极 8 空图A4引出端排列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YD通信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