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4925-2001 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254083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4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14925-2001 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GB 14925-2001 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GB 14925-2001 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GB 14925-2001 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GB 14925-2001 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GB 14925 2001 前言本标准于1994年1月首次发布,经过5年的实施,取得大量检测数据,1999年8月修订,2000年1月通过复审、确认。本次修订界定了适用范围,其中环境条件分类及技术指标要求更为科学,操作性强,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国情。修订标准区别了实验动物繁育、生产和动物实验设施环境指标s且根据不同种类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不同的环境要求;新增了各类动物居所密度指标。牛L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及附录I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自实施日起代替GB14925一19940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2、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荣瑞章、邵强、刘德惠、杨幼明、孙岩松、王禄增、程水生。Z4 1 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Laboratory animal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 and housing facilities GB 14925 2001 代替(;IJ11925 1994 乍标准规定f实验动物繁育、牛一产及实验环境条件和设施的技术要求及检测l方法,同时规定了钱料、饮水和l笼只的要求。丰标准适用于切实验动物繁育、生产、实验场所的环境条件及设施设计、施工、工程验收及经常性监督管理。2 引用标准F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丰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

3、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自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B 3095 1996 环境常气质量标准c;B 30问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c;B 1792 19圳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lS7,1!J 1983 哇活饮用水Jl.t.标准(;J 897且1996 污水排放综合标准c;L 50243 1997 通风与空调I程施E及验收规范Gil S02S!l 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BJ 7:l 1984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c; BJ 68 1984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j(;J 71 1990 洁净室施工及

4、验收规范3定义丰标准采用F列1主义。3. 1 实驹功物指r?.人饲育,对其携带做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价定以反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3. 2 实验动物繁育、生产设施拍用于实验动物繁育、生产的建筑物、设备以及运营管理在内的总和。3. 3 动物实验设施指以研究、试验、教学、生物制品、药品牛产等为目的进行实验动物饲育、试验的建筑物、设备以及运is管理在内的总和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瘦总局200108 29批准2002 05 01实施2S 4 环境及设施4. 1选l!Lc;B 14925 2001 4. 1. 1 实验动物繁育、牛产及实验场所应避开自

5、然疫源地。4. 1. 2 宜选在川、境节气质量及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4. 1. 3 自血肉铁路、码头、飞机场、交通要道以及散发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工厂、贮仓、堆场等有严重空气污染、振动或噪声扰的区域。若不能远离上述区域则应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Jx向的下风侧。4. 1. 4 实验动物繁育、生产、实验设施应与生活以保恃大于50m的距离。4.2 建筑P.11.耍求4. 2. 1 动物繁育、生产、实验场所所街图护结构材料均应无毒、无放射性。4. 2. 2 内i由表面应光滑平整,阴阳角均为圆弧形易于清洗、消毒。墙面应采用不易脱落、耐腐蚀、无反光、耐ti,!;的材料。地面应防滑、耐磨、无渗漏。天花板

6、应耐水、耐腐蚀。4. 3 建筑设施要求4. 3. 1 建筑物门、窗应有良好的密封性。4. 3. 2 走廊宽度不应小于1.5 n1 , rl宽度不应小于1.0 m, 4. 3. 3 动物繁育、吁:产及实验室通风空调系统保持正压操作,应合理组织气流布置送排风ll的位置,避免化角避免断流避免短路。4. 3. 4 各类环堤控制设备向定期维修保养。4. 3. 5 动物繁育、生产、实验室的电力负荷等级,应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应备有应急电源。4. 3. 6 室内的配电设备应选择不易积尘的设备并应暗装。电气管线应暗敷,由非沽净区进入洁净区的电气管线特li,应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5 环境条件分类及技术指标要求5.

7、 1 分类5. 1. 1 普通环境:该环境设施符合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不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适用于饲育教学等用途的普通级实验动物。5. 1. 2 屏障月、境该环境设施适用于饲育清洁实验动物及无特定病原体(SPF,specific pathogen fr何)实1 z;IJ物该环境严格控制人员、物品和环境窄气的迸出。5. 1. 3 隔离环境:该环境设施采用无菌隔离装置以保存无菌或无外来污染动物。隔离装置内的空气、饲料、1)(、给料和设备均为无菌动物和l物料的动态传递须经特殊的传递系统,该系统既能保证与环境的绝对隔离,又能满足转运动物时保持内环境一致。该环境设施适用于饲育无特定病原体(SPF)、悉生

8、(;notnbintic)反无菌tgern1free)实验功物。5. 2 ik:本指标要求5. 2. 1 实驹动物繁育、生产设施环境指标应符合表I所列要求。5.2. 2 动物实验设施环境指标应符合表2所列要求。表l实验动物繁育、生产设施环境指标(静态)指标A出目小鼠、大鼠、豚鼠、地鼠犬、猴、猫、兔、小型猪普通环境屏障环境隔离环境普通环境屏障环境隔离环境币1/t,(l执2920 26 16 28 20 26 11温是/ ; 4 相对温度 ;, 40 70 :6 鸡屏障环境16 28 4 GB 14925 2001 表1(完)指标项目小鼠、大鼠、豚鼠、地鼠犬、猴猫、兔、小型猪鸡普通环境屏障环境隔离

9、环境普通环境屏障环境隔离环境屏障环境换气次数,次ii丁8 l () 1020、20 so 8 l 0 10 20 20 SO 10 20 气流速度nI民。102 压强梯度.I 20 SO 100 150 20 50 1削)15020卢so空气洁净!主级10 ODO 100 10 000 100 I 0 000 落F商数个in且己之二30 3 无检出30 3 无检出3 在榷眶而gn二之飞11 机一-. -噪声,di育区的设置6.1.2.1 繁育、生产王:包括隔离检疫室、缓冲间、育种室、扩大群饲育室、生产群饲育室、待发室、清洁物品旷藏室、清洁走廊、污物走廊。6.1.2.2 动物实验区包括缓冲间、实

10、验饲育间、清洁物品贮藏室、清沽走廊、污物走廊。6.1.2.3 辅助l注:包括仓库、洗刷间、废弃物品存放处理问(设备)、密闭式实验动物尸体冷藏存放间(设备)、机械设备室、淋裕间、工作人员体息窒。6. 2 其他设施设置6. 2. 1 屏障环境和隔离环境均应在压强变化相交接处设有缓冲设置。6.2.2 动物实验区的设施应与饲养繁育系统分开设置。6. 2. 3 有关放射性实验操作应参照l;B4 792实施。6. 2.4 带烈性传染性、致癌、使用剧毒物质的动物实验,均应在负压隔离设施或有严格防护的设备内操作。此类设施(设备)须具街特殊的传递系统,确保在动态传递过程中与外环境的绝对隔离,排出气体和废物须经无

11、害化处理。应体现“人、动物、环境”的三保护原则。6. 3设施与设备6. 3. 1 在实验环境中设置设备时,其设备性能和指标,均须与环境设施指标要求相一致(表1、表2)。6. 3.2 不同实验要求的正压、负压设备,必须达到环境设施的指标,方能取得相应的证书。7 废弃物及动物尸体处理7. 1 废弃物应作无需化处理并应达到GB8978的要求。7.2 动物尸体应立即焚烧处理,其排放物应达到医院污物焚烧排放规定要求。8 笼具、垫料、饮水8. 1 笼具8. 1. 1 应选用无毒、耐腐蚀、耐高温、易清洗、易消毒灭菌的耐用材料制成的笼具。8. 1. 2 各类动物所占笼具最小面积应满足表3的要求。笼具内外边角均

12、应圆滑、无锐口。表3各类动物所需居所最小空间小鼠(g)大鼠(g)豚鼠(g)地鼠(g)兔(kg)项目20 150 350 JOO 2. 5 单养时,0 C C6 5 0. 01 0 015 0 025 0.03 0 065 。.01 o. 012 0 20 0 46 群弄时,m(母1同窝仔)0. 016 o.os 0.09只0.09 0 93 一,-最小高度,m0 13 0 15 0. 18 0 18 0 18 0 22 0. 18 0. 18 0.40 0 45 猫(kg)犬(kg)猴(kg)小型猪(kg)鸡(kg)项目2. 5 ZO 6 20 2 卡一一“恤牛酌叫”单养时,m0 28 。37

13、0 60 1 0 1 5 0 5 。.6 0 75 0. 96 I 2 0. 12 0. 15 群J再ut.n(母间窝仔)卜一一一一一一最小高度,m0. 76 (栖本)0.8 0. 9 1. 5 0. 6 0. 7 0 8 。.6 0 8 0. 4 (I 6 8. 2 苍白料2日GB 14925 2001 8.2. 1 垫料(g_选用吸湿性好、尘埃少、无异昧、无毒性、无油脂的材料。8.2. 2 垫料须经消毒、灭菌后方可使用。a. 3饮水a. 3. 1 普通实验动物饮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8.3.2 屏障和隔离环境内饲养的实验动物饮用水须经灭菌处理。9 动物运输9. 1 动物运输应符合安全

14、和微生物控制等级要求。不同品种、品系和等级的动物不得混合装运。9. 2 动物运输应配置专用车辆,专人负责,定期消毒、保沽,车辆应装有空调设备。9.3 运输笼具须经消毒、灭菌后方可回收使用。10 检测方法检测方法见本标准附录A附录I.29 A1 测定条件GB 149252001 附录A(标准的附录)环境温湿度测定A 1. 1 实验动物没施环境混度测定应在动物设施竣工空调系统运转48h后或设施正常运行之中进行测定n协定时应根据设施设计要求的空调和洁净等级确定动物饲育区及实验工作区,并在区内布置测点(A1.1.1 般饲育室应选择动物笼具放置区域范围为动物饲育区。A1.1-2 恒温恒温房间离围护结构0

15、.5 m,离地高度。lm2.0 m处为饲育区。A1.1.3 洁净房间垂直平行流和乱流的饲育区与恒温恒湿房间相同。A 1. 2 测量仪器A 1. 2. 1 测最仪器精密度为0.1以上标准水银干湿温度计及热敏电阻式数字型温湿度测定仪。A 1. 2. 2 测量仪器应定期检定。A2 测定方法A2. 1 当设施环境温度波动范围土2C,室内相对湿度波动范围10%时,温湿度测定宜连续进行8 h,每次测定间隔为J5 min 30 mino B1 测定条件附录B(标准的附录)环境气流速度测定B 1. 1 在实验设施运转接近设计负荷,连续运行48h以上进行测定。B1. 2 测量仪器B1. 2. 1 测量仪器为精密

16、度为o.01以上的热球式电风速计,或智能化数字显示式风速计,校准仪器后进行检测。B1.2-2 测量仪器应定期检定。B2 测定方法的.1 实验动物饲养设施和动物实验设施,应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目的确定动物饲育区和实验工推 .要在区内布置测点。B2. 1. 1 A般专调房间应选择放置实验动物用具的具有代表性的位置及室内中心位置布点。B2. 1. 2 f1温恒温设施应选择在离围护结构0.5 m,离地高度1.0 m及室内中心位置布点。B2. 2 测定h法B2. 2. 1 检测l在消净试验区或动物饲育区内进行,当无特殊要求时,于地面高度1.0 m处进行测定。B2. 2. 2 乱流洁净室按洁净面积50m2至

17、少布置测定5个测点,每增加2050m增加35个3r r GB 14925 2001 83敏据整理83. 1 1母个测点的数据庇在测试仪器稳定运行条件下测定,数字稳定10s后读取。83. 2 乱流沾净室内取各测定点平均值,并根据各测点各次测定值判定室内气流速度变动范围及稳定状态。(1 测定条件附录C(标准的附录)环境换气次数测定Cl. 1 在实验动物设施运转接近设汁负荷连续运行48h以上进行测定。C1. 2 测最仪器Cl. 2. 1 测量仪器为精密度为o.01以上的热球式电风速计或智能化数字显示式风速计,校准仪器后ill ii检测。(1. 2. 2 测琶仪器皮定期检定。(2 测定方法c2. 1

18、通过测定送风LI风量(正压式)或出风口风量(负压式)及室内容积来计算换气次数。c2. 2 风门为圆形时,直径在200mm以下者,在径向上选取2个测定点进行测定;直径在200mm :loo n1n1时用同心圆做2个等面积环带,在径向上选取4个测定点进行测定:直径为300mm600mm时做成3个同心圆,在径向上选取6个点s直径600mm时,做成5个同心圆测定10个点,求出风速平均值。c2. 3 风II为方形或长方形者,应将风口断面分成100mm 150 mm以下的若干个等分面积,分别测定各个等分面积中心点的风速,求出平均值,作为平均风速。c2. 4 在装有圆形进风口的情况下,可应用与之管径相等、1

19、000 mm长的辅助风道或应用风斗型辅助风道按2.2中所述方法取点进行测定Jtn送风口为方形或长方形,则应用相应形状截丽的辅助风道,按2.3中所述方法取样进行测定。C3 计算结果c:3. 1 按式(l:1)求得换气景。Q = 3 600 Sv . ( CJ ) 式中:Q所求换气量,m/h;5一有效横截面积,m2; . 平均风速,m/so换气最再乘以校正系数即可求得标准状态下的换气量。校正系数进风口为). 0,出风口为0.8,以20 (、为标准状态按式CCZJ进行换算Q,. = 3 600(273十20/273+ t )S“( cz ) 式中Q,.为标准状态时的换气量,Nm/h;I . 为送风温

20、度.c; r 平均风速,m/so换气IJ:数则由式(C3)求得31 式中为换气次数,次h;(_J 为送风量,m/h; l 为室内容积,m飞1)1 检测条件。1. 1 静态检测GB 14925 2001 n = Q/V nu2!/CNH,l,S(),mL 5 4.8 4. 6 4. 4 4.2 4 0 3. 8 3 6 3. 4 3 2 3 0 纳It试剂.ml.0. 5 0 5 0 5 o. 5 0 5 o. 5 0 5 0 5 0. 5 0 5 0 氨7可量,n1g。OC40.008 0 012 0 016 0.02 0 024 0 028 0. 032 0.036 0.04 吸)I主向样品管中加入0.5 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5min后用分光光度计在500nm处比色,读取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表中查出相对应的氨含量。3:, GB 14925平.2001 14 计算见式(11 )。X = 5C/V, ) -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为空气中氨浓度,n1g/m、;( 为样品溶液中氨含量,mg;1 为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J, 0 15 注意事项气氮含量较高时,则形成棕红色沉淀,需另取样品,增加稀释倍数,重新分析;甲醒和硫化氢对测定有F扰;所有试剂均需用无氨水配制。l 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