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322-2002 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 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pdf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254198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1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18322-2002 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 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GB 18322-2002 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 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GB 18322-2002 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 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GB 18322-2002 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 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GB 18322-2002 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 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13. 040. 50 z 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8322-2002 代替GB1 R,2-2001 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Limi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smoke at free acceleration from agricuItural vehicles 2002- 01-04发布2002- 07 -01实施国家国家质境保护总局督检验检菇总局发布591 GB 183222002 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农用运输车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制定本标准。本

2、标准规定了两个实施阶段的型式认证、生产一致性检查和三个实施阶段的在用车检查试验的排放限值及其测量方法。自本标准发布之日起,下列标准废止zGB 183222001(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限值。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本标准由北京市汽车研究所、中国农机研究院起草。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1年11月22日批准。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592 1 范围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本标准规定了农用运输车在自由加速工况下烟度排放限值和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农用运输车。2 引用标准GB 18322-2002 下列标准

3、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9804-1988 烟度卡标准GB 252-2000 轻柴油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 1 农用运输车以柴油机为动力装置,中小吨位、中低速度,从事道路运输的机动车辆,包括三轮农用运输车和四轮农用运输车等.但不包括轮式拖拉机车组、手扶拖拉机车组和手扶变型运输机。其中三轮农用运输车指最大设计车速不大于50km/h,最大设计总质量不大于2000峙,长不大于4.6 m、宽不大于1.6m和离不大于2m的三个车轮的农用运输车。四轮农用运输

4、车指最大设计车速不大于70km/h,最大设计总质量不大于4500kg,长小于6m、宽不大于2m和高不大于2.5m的四个车轮的农用运输车。3- 2 自由加速工况柴油发动机于怠速工况(发动机运转,离合器处于接合位置,油门踏板与手油门处于松开位置,变速器处于空档位置),将油门踏板迅速踏到底,维持4s后松开。3- 3 自由加埠姻度在自由加速工况下.从发动机排气管摘取规定容量的排气.使规定面积的清洁滤纸染黑的程度,称为自由加速烟度.单位为Rbo4 试验分类试验分为型式认证试验、生产一致性检查试验和在用车检查试验三类。4. 1 型式认证试验制造厂提交一台车辆,按附录A记录其特征,进行本标准第5条规定的试验

5、。4.2 生产-致性检查试验从制造厂已通过4.1型式认证试验,成批生产的农用运输车中任意抽取一台,进行本标准第5条规定的试验。试验车辆应按照制造厂的技术规范磨合或部分磨合。593 GB 18322-2002 4.3 在用车检查试验上牌照以后投入使用的农用运输车,进行本标准第5条规定的试验。5 试验方法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试验方法按附录B的规定执行。6 排放限值6. 1 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限值见表1、表2和表30表1型式认证试验排披限值烟度值Rb实施阶段实施日期装用单缸柴油机装用多缸柴油机1 2002.10.01 2003.12.31 4. 5 3. 5 2 2004.01. 01起4

6、.0 3.0 襄2生产一敖性检查试验排放限值烟度值Rb实施阶段实施日期装用单缸柴油机装用多缸柴油机l 2003.07.01-2004.06.30 5.0 4.0 2 2004.07.01起4.5 3. 5 褒3在用辛检查试验排放限值烟度值Rb实施阶段实施日期装用单缸柴油机装用多缸柴油机2002.07.01前生产6.0 4. 5 2 2002.07.01-2004.06.30生产5.5 4. 5 3 2004.07.01起生产5.0 4. 0 进入城镇建成区的在2002.07.01-2004.06.30 4. 5 用农用运输车2004.07.01起4. 0 1)实施限值的城镇范罔由省级人民政府决

7、定.6.2 结果判别。连续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不超过本标准6.1对应的排放限值,则为合格。7 标准的实施监督标准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实施。594 附录A(标准的附录)型式认证申报材料要求A.1 车辆概况A. 1. 1 厂牌gA. 1. 2 型号A. 1. 3 车辆标识,(标识的方法和位置A. 1. 4 车辆类型.A. 1. 5 制造厂申明的技术上允许的最大质量gA. 1. 6 车辆照片和/或示意图:A. 1. 7 制造厂名称和地址2A. 1. 8 车轮数量zA.2 发动机概况A. 2. 1 制造厂zA. 2. 2 发动机型号/编号zA. 2. 3 型式s四冲程/二冲程1,卧式

8、/立式口A. 2. 4 缸径:mm A. 2. 5 行程smm A. 2. 6 气缸数目及排列gA. 2. 7 发动机排量2cm kW /(r/min) N m/(r/min) A. 2. 8 额定功率/转速A. 2. 9 最大扭矩/转速zA. 2. 10 怠速转速zr/min A. 2. 11 容积压缩比zA. 2. 12 燃烧系统说明gA. 2. 13 燃料室形式.直喷式/预燃窒式/涡流燃烧室式A. 2. 14 燃烧室和活塞顶部图:A. 2. 15 燃料供给A.2.15.1 喷汹泵A.2.15.1.1 厂牌gA. 2. 15. 1. 2 型号sA. 2. 15. 1. 3 最大供汹量z在泵

9、的转速为供泊特性曲线表示。A. 2. 15. 1.4 喷泊提前A.2.15.1.4.1 喷泊提前曲线zA. 2. 15. 1.4. 2 喷泊正时gA. 2. 15. 2 高压油管1)划去不适应者.r/min下,GB 18322-2002 mm/I中程或循环,或者以595 GB 18322-2002 A. 2. 15. 2. 1 管长2A. 2. 15. 2. 2 内径gA. 2. 15. 3 喷油器A. 2. 15. 3. 1 厂牌gA. 2. 15. 3.2 型号gA. 2. 15. 3. 3 开启压力A.2.15.4 调速器:A.2.15.4.1 厂牌zA. 2. 15.4.2 型号gmm

10、 m口1A. 2. 15.4. 3 全负荷开始减汕点的转速zA.2.15.4.4 最高空载转速=A.2.15.4.5 怠速转速gA. 2. 16 冷却系统A. 2. 16. 1 液冷A. 2. 16. 1. 1 冷却液性质zA. 2. 16. 1. 2 循环泵z有/元1)特性或厂牌和型号(如适用), 传动比(如适用), A.2.16.2 风冷鼓风机=有/元1)特性或厂牌和型号(如适用), 传动比(如适用), A. 2. 17 增压器z有/元1)A.2.17.1 厂牌:A.2.17.2 型号:kPa或特性曲线zr/min r/min r/min A.2.17.3 系统说明(如z最大增压压力、废气

11、旁通阀,如适用), A.2.17.4 中冷器z有/无1)A. 2. 18 冷起动装置A. 2. 18. 1 厂牌zA.2.18.2 型号:A. 2. 18. 3说明zA.3 附加净化装置(拥有,且未包括在其他项目内)A. 3. 1 净化器g有/元1)A.3.1.1 净化器数量及元素zA. 3. 1.2 净化捺尺寸和形状(容织,什zA. 3. 1.3 净化器的安装位置(安装地点及在排气系统中的相对距离), A. 3. 2 辅助空气喷射装置g有/元1)A. 3. 2. 1 型式(脉冲空气,气泵,.) : A. 3. 3 废气再循环(EGR),有/元11A. 3. 3. 1 特征性能(流量,. )

12、: 1) U去不适用者.596 A. 3. 4 其他系统(描述和功能hA.4 试验条件的附加说明A. 4. 1 所用的润滑油zA. 4. 1. 1 厂牌zA.4.1.2 牌号zGB 18322-2002 597 G B 18322- 2002 B.1 前言附录B(标准的附录)试验方法本附录规定了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的试验方法。B.2 测量仪器技术要求采用滤纸式烟度计(以下简称烟度计)。该烟度计一般由取祥系统和测量系统组成。B.2.1 取样系统取样系统由取样探头、抽气装置、清洗装置和取样用连接管组成。B. 2. 1. 1 取样探头取样探头应易于安装在排气管上,能抽吸排放的气体,抽气孔应不直

13、接承受所抽气样的动压a) 取样探头有易于安装在排气管中心处的固定部件gb) 取样探头有冷却气样的散热装置;c) 排气取样人口处与排放气体相接触的部件应采用耐腐蚀性或经表团处理的材料制作。取样探头的结构及其主要尺寸应符合图B.1的要求。350 回B.1取样探头B. 2. 1. 2 抽气装置抽气装置由抽气泵和滤纸夹持器组成。抽气泵为活塞式抽气泵。a) 抽气泵应保证每次的抽气量为330mL士15mL, b) 抽气泵抽气速度不应变化过大。每一次吸气动作的时间为1.4 s土0.2s , d 在1min内,外界空气渗入抽气泵的渗入量不应大于15mL, d) 应保证滤纸的有效工作面直径为132mm, e)

14、滤纸夹持器应易于滤纸的安装和取出,且应夹持可靠,保证密封。B.2.1.3 取样连接管取样用连接管应为挠性管,其两端应分别带有可与取样探头和抽气装置相连接的耐热性接头,取样用连接管的长度为5.0m,内径等于t5-0.2mm,取样系统局部内径不得小于如mm。598 GB 18322-2002 B. 2. 2 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光电反射头、指示器和试样台组成。B.2.2.1 光电反射头a) 光源采用自炽电珠泡,发光要均匀稳定;b) 电珠光轴应位于滤纸中心并与滤纸平面垂直;c) 采用环形晒光电池作为光电元件,其输出特性应稳定a晒光电池受光面积的外径为123mm.内径为110mmo滤纸到确光电池表面的距

15、离为10.5mm。B.2.2.2 指示器测量系统的指示器,可以采用指针式或数字式。要求其最小示值为满量程的1%。B.2.2.3 试样台a) 应具有B.2. 3条a)中规定的安放衬底材料的结构,台面与光电反射头的测量部件接触应平稳严密,b) 其尺寸形状应符合GB9804的规定。B. 2. 3 滤纸a) 测量时滤纸下面应衬垫一定厚度的滤纸或其他等效反射材料作衬底。滤纸的反射因数应为(92土3)%; b) 当量孔径为45rn;c) 透气度为3000rnL/(crn. min)(滤纸前后压差为1.963. 90 kPa); d) 厚度为o.180. 20 mm。B. 2. 4 标准烟度卡标准烟度卡的技

16、术要求应符合GB9804的规定。a) 烟度计检定用标准烟度卡,按量程均匀分布不得少于6张号b) 烟度计日常标定用烟度卡,烟度值应选4.0 Rb5. 0 Rb.每台烟度计3张。B.2.5 烟度计必须定期检定,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B.3 受检车辆B. 3. 1 进气系统应装有空气滤清器,排气系统应装有消声器并且不得有泄漏。B. 3. 2 应保证取样探头插人深度不小于300mmo否则排气管应加接管,并保证接口不漏气。B. 3. 3 测试时使用的柴油应符合GB252的规定,不得使用消烟添加剂。目.3.4 测量时发动机的冷却水和润滑油温度应达到车辆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热状态。B.4 测量循环B. 4. 1

17、 测量前准备。B.4.1.1 用压力为300400kPa的压缩空气清洗取样管路。B.4.1.2 抽气泵置于待抽气位置。B.4.1.3 将清洁的滤纸置于待取样位置,并将滤纸夹紧。B. 4. 2 循环组成B.4.2.1 拙气泵抽气=由抽气泵开关控制,抽气功作应和自由加速工况阔步。B.4.2.2 滤纸走位每次抽气完毕后应松开滤纸夹紧机构,把烟样送至试样台。B.4.2.3 抽气泵回位z可以手动也可以自动,以准备下一次拍气。B.4.2.4 滤纸夹紧g抽气泵回位后,手动或自动将滤纸夹紧。B.4.2.5 指示器读数烟样送至试样台后,由指示器读出烟度值。B.4.3 循环时间599 GB 183222002 应

18、于20s内完成B.4.2所规定的循环。对于手动烟度计,B.4.2.5的规定可以在完成B.5后一并进行。B.4.4 清洗管路在按B.5完成3个测量循环以后,用压力为300400kPa的压缩空气清洗取样管路。B.5 测量程序B. 5. 1 检查试验发动机的最高空载转速必须达到出厂规定值,并记录。B. 5. 2 安装取样探头z将取样探头固定于排气管内,插深等于300mm,并使其中心线与排气管轴线平行。B. 5. 3 吹除积存物g按3.2规定工况进行3次不测量的循环,以消除排气系统中积存的碳烟。B.5.4 测量取样2将抽气泵开关置于汹门踏板上,按3.2规定的工况和B.4. 2规定的循环连续测量3次,如图B.2所示。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即为所测烟度值。B. 5. 5 当被测车辆发动机存在黑烟冒出排气管的时间与抽气泵开始抽气的时间不同步的现象时,应取最大烟度值。盎动机最高空转转速血噩第二眈第二lI:4s ., 4s EEB瑞事20s 时间l固B.2测量规程600 烟度计型号:大气压力z试验地点.序号革型整草编号(或底盘号!VINl附录C(标准的附录)自由加速姻度测量记录襄转速仪型号2大气温度:试验人员.怠速转速/重动机型号(r/mn) _ 最高空载转速/Cr/minlGB 18322-2002 相对湿度:试验日期测量值Rb平均值Rb1 2 3 60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