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8853-2002 液压传动过滤器 评定滤芯过滤性能的多次通过方法.pdf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256511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8853-2002 液压传动过滤器 评定滤芯过滤性能的多次通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GB T 18853-2002 液压传动过滤器 评定滤芯过滤性能的多次通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GB T 18853-2002 液压传动过滤器 评定滤芯过滤性能的多次通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GB T 18853-2002 液压传动过滤器 评定滤芯过滤性能的多次通过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GB T 18853-2002 液压传动过滤器 评定滤芯过滤性能的多次通过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23. 100. 60 J 2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T 18853-2002 液压传动过滤器评定滤芯过滤性能的多次通过方法Hydraulic fluid power filters-Multi-pass method for evaluating filtration performance of a filter element CISO 16889:1999,岛10D)2002 -10 -11发布2003 - 05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18853-2002 目次前言.m 引言. . IV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

2、和定义4 符号.25 总程序.4 6 试验设备.4 7 测量准确度和试验条件.,.4 8 过滤器性能试验回路的验证程序.9 试验前需要的信息.7 10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1 过滤器性能试验.9 12 计算.913 数据表达.14 标注说明.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基础试验油液的性能.14 附录B(资料性附录)试验系统设计导则M附录C(资料性附录)计算和图表报告示例.G/T 18853-2002 前言本标准修改采用ISO16889: 1999(液压传动过滤器评定滤芯过滤性能的多次通过方法(英文版)。本标准采用ISO16889: 1999时做了以下修改:一一2规范性引用文件中以及文本中相应提及

3、处,分别以GB/T786.1、GB/T14041. 1、GB/T17446、GB/T17484、GB/T17486、GB/T17489和GB/T18854代替了ISO16889: 1999中的ISO1219-LISO 2942、ISO5598、ISO3722、ISO3968、ISO4021和ISO11171。现行版本GB/T786.1一1993等效采用ISO1219-1:1991;GB/T 14041.1-1993参照采用ISO2942:1994;GB/T 17446-1998 等同采用ISO5598:1985;GB/T 17484-1998等同采用ISO3722:1976;GB/T 1748

4、6-1998等同采用ISO 3968: 1981;GB/T 17489-1998等同采用ISO4021: 1992; GB/T 18854一2002修改采用ISO11171: 1999。一一附录B的系统原理图中,热交换器符号及特殊功能油箱符号在GB/T786.1中未作规定,故采用了ISO16889中的表达方式,并在标准中增加脚注进一步说明。删除了ISO16889: 1999中的附录D。因为此项内容对本标准的使用关系不大,且增加了标准的篇幅。一一为便于使用,依据GB/T1. 1-2000对ISO16889: 1999做了必要的编辑性修改。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B、附录C是资料性

5、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承天倍达过滤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虎、李方俊、夏志新、吴勇、凌志超。本标准是首次发布。E GB/T 18853-2002 寻|液压传动系统中,液压油的作用之一就是隔开并润滑元件的运动副。固体颗粒污染物的存在必然产生磨损,导致效率降低,缩短元件寿命,进而降低液压系统工作的可靠性。液压过滤器用来控制液压系统中循环的污染颗粒数量,使油液的污染等级满足液压元件的污染敏感度以及用户需要的可靠性的要求。为了能够比较过滤

6、器的相关性能,以便选择最合适的过滤器,必须有试验规程。过滤器的性能特性取决于滤芯(它的滤材和几何形状)和外壳(它的结构形状和密封设计)。实际上,液压油携带污染物连续不断地流经过滤器,直至达到预先设定的极限压阵(旁通间开启压力或者压差指示器设定的压差)。正常使用寿命(达到极限压降之前)和液压系统中任意点的污染度水平都取决于污染物增加率(侵入率与生成率之和)和过滤器的性能特性。因此.在实验室中进行的过滤器性能评定试验应该为被试过滤器提供连续的污染物侵入率,并且定时监测过滤器的过滤性能参数。试验还应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标准的试验用污染物为ISO12103-1规定的ISO中级试验粉末OSO1

7、2103-A3)。这种试验粉末具有稳定一致的颗粒尺寸分布,并在世界各地都能购买到。应采用按GB/T18854-2002校准的自动颗粒计数器测量过滤器的上下游颗粒尺寸分布,来确定过滤器的过滤性能。由于和实际液压系统中的流动变化相一致的循环流动很难规定、实现和校验,所以,在本试验方法中采用稳态工况作为试验工况,以提高试验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N GB/T 18853-2002 液压传动过滤器评定滤芯过滤性能的多次通过方法1 范围1- 1 本标准规定了:液压传动滤芯在连续污染物注入条件下的多次通过过滤性能试验;一一测定纳污容量、颗粒滤除特性和压阵特性的规程;一一目前适用于液压传动滤芯的试验。这种滤芯

8、对尺寸小于或等于25m(c)颗粒的平均过滤比应大于或等于75,并且试验结束时油箱的重量污染度小于200mg/L; 注:试验设备的流量范围和颗粒尺寸下限通过验证确定。试验应使用ISO中级试验粉末和附录A规定的油液。1.2 本标准规定了一个不受静电变化影响的试验方法,试验数据具有再现性,适用于评定液压过滤器滤芯的过滤性能。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9、 786.1 液压气动图形符号(eqv ISO 1219-1 ) GB/T 14041. 1 液压滤芯结构完整性检验方法(neqISO 2942) GB/T 17446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术语(idtISO 5598) GB/T 17484 液压油液取样容器净化方法的鉴定和控制(idtISO 3722) GB/T 17486 液压过滤器压降流量特性的评定(idtISO 3968) GB/T 17489 液压颗粒污染分析从工作系统管路中提取被样CidtISO 4021) GB/T 18854 液压传动液体自动颗粒计数器的校准(lSO11171: 1999 ,MOD) ISO 4405 液压传动油液

10、污染用称重法测定颗粒污染度ISO 11943 液压传动在线液体自动颗粒计数系统校准和验证的方法ISO 12103-1道路车辆过滤器性能试验粉末第1部分:Arizona试验粉末ASTMD 4308 用精密仪器测量液体碳氢化合物的电导率的标准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GB/T 1744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污染物注入量contaminant mass injected 达到极限压降时注入试验系统的指定颗粒污染物的总量。3. 2 压降(l:1p)differential pressure 规定条件下测得的被试元件的入口与出口压力之差。见图1。3. 2. 1 洁净过滤器总成压降

11、clean assembly differential pressure 1 GB/T 18853-2002 被试元件为装有洁净滤芯的洁净过滤器,此时测得的人口与出口压力之差。见图1。3.2.2 洁净滤芯压降c1ean element differential pressure 洁净滤芯所产生的压降,其值等于洁净过滤器总成压降减去壳体压降。见图1。3.2.3 过滤器极限压降final assembly differential pressure 试验结束时的过滤器总压降,等于壳体压降与滤芯极限压降之和。见图103. 2. 4 壳体压降housing differential PI白sure过滤

12、器不装滤芯时的压降。见图1。3.2.5 漉芯极限压阵terminal element differential pressure 供应商为保证过滤性能而规定的滤芯的最大压降。见图1。3. 3 静态电导率rest conductivity 在电极之间加上直流电压之后,电流测量的初始瞬间所对应的电导率。注:静态电导率等于在没有离子衰竭和极化的情况下,未充电流体的电阻的倒数。3.4 纳污窑量retained capacity 滤芯达到其极限压降时有效截留的指定颗粒污染物的总量。压降4 1 过滤器极限压降(试验结束时); 2 滤芯极限压降;3一洁净滤芯压降;4一一壳体压降;5 洁净过滤器总成压降。2

13、图1多次通过试验的压降定义4 符号4. 1 图形符号采用的图形符号符合GB/T786.1。2 试验时间或污染物注入量GB/T 18853-2002 4.2 参量符号序号符号单位描述或解释4.2.1 Au.t, 个/mL尺寸二三I总的上游平均颗粒数4.2.2 Ad.x 个/mL尺寸三?cx总的下游平均颗粒数4.2.3 x(c) 颗粒尺寸为工的过滤比(按GB/T18854校准)4.2.4 乱,1颗粒尺寸为I、时间间隔为t时的过滤比4.2.5 73x(c) 颗粒尺寸为z的平均过滤比(按GB/T18854校准)4.2.6 CR g 纳污容量4.2.7 Cb mg/L 上游基本重量污染度平均值4.2.8

14、 Cb mg/L 上游基本重量污染度预定值4.2.9 C, mg/L 注入重量污染度平均值4.2.10 C: mg/L 注入重量污染度预定值4.2.11 Cso mg/L 在过滤器极限压降的80%时,试验油箱的重量污染度4.2.12 M g 需要注入的污染物质量4.2.13 M , g 滤芯纳污容量(注入污染物的质量)的估计值4.2.14 M飞g 注入的污染物质量4.2.15 M户g 在滤芯压降为A户时累积注人的污染物质量4.2.16 n 指定时间段的颗粒计数次数4.2.17 NU x i 个/mL第i次计数,尺寸;?;x的上游颗粒数4.2.18 Nd .x.i 个/mL第z次计数,尺寸二?c

15、x的下游颗粒数4.2.19 N u.r.t 个/mL时间间隔为t时,尺寸二订的上游颗粒平均数4.2.20 Nd ,x,1 个/mL时间间隔为t时,尺寸;?;x的下游颗粒平均数4.2.21 Pa ,kPa , bar 压力4.2.22 A户Pa ,kPa , bar 压降4.2.23 q L/min 试验流量4.2.24 qd L/min 下游排放和取样流量4.2.25 q; L/min 平均注入流量4.2.26 q; F L/min 预定的注入流量4.2.27 qu L/min 上游取样流量4.2.28 t 口lln试验时间4.2.29 t 盯lln预计的试验时间4.2.30 tf 日lln最

16、终试验时间4.2.31 t 口lln滤芯压降达到t.时的试验时间4.2.32 V f L 试验结束时,注入系统油液体积的测量值4.2.33 V L 试验开始时,注入系统油液体积的测量值4.2.34 V min L 注入系统泊液需要的最小体积4.2.35 Vtf 试验结束时.过滤器试验系统油液体积的测量值4.2.36 V v L 注入系统油液的最小有效体积a 下标(c)表示过滤比乱和平均过滤比瓦是使用按照GB/T18854校准的颗粒计数器.采用本标准的试验方法测定的。3 GB/T 18853-2002 5 总程序5.1 按第6、7章设置和维护仪器设备。5.2 按第8章验证设备。5.3 按第9、1

17、0、11章进行试验。5.4 按第12章分析试验数据。5. 5 按第13章表达第10、11、12章的试验数据。6 试验设备6. 1 合适的计时器。6.2 液体自动颗粒计数器,按照GB/T18854校准。6.3 ISO中级试验粉末OSO12103-A3),符合ISO12103-1的规定。将200g以内的粉末,在1l0C150C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干燥时间不少于1扎在用于试验系统前,先将ISO中级试验粉末掺入试验油液中,并进行机械搅动,然后以3000 W /m210 000 W /时的功率密度进行超声分散。注:要购买ISO12103-A3试验粉末,可以与ISO秘书处联系或者通过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

18、员会秘书处与之联系。6.4 在线颗粒计数系统及必要时采用的稀释系统,按照ISO11943验证。6. 5 取样瓶,用于收集液样进行重量污染度分析。每毫升取样瓶容积中大于6m(c)的颗粒污染物应少于20个,按照GB/T17484检验。6.6 石油基试验油液,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注1:根据目前的经验和其他过滤器标准,并考虑到试验汹液在世界范围内可获得性,采用上述严格控制的液压油液,试验结果有较好的再现性。注2:如果试验汹液中添加抗静电添加剂,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6. 7 过滤器性能试验回路,由过滤器试验系统和污染物注入系统组成。6.7.1 过滤器试验系统包括:a) 油箱、泵和能够按试验规程调节流量、

19、压力、体积的油液调节元件和检测仪表,应满足第8章规定的要求;b) 系统净化过滤器,能够提供表2规定的系统初始污染度;c) 系统结构,对试验中将达到的污染度相对不敏感;d) 系统结构,在预期的试验时间内不会改变试验污染物的尺寸分布;e) 测压点,符合GB/T17486; f) 被试过滤器上游和下游的取样部分,符合GB/T17489 0 6.7.2 污染物注入系统包括:a) 油箱、泵和能够按试验规程调节流量、压力、体积的油液调节元件和检测仪表,应满足第8章规定的要求;b) 系统结构,对试验中将达到的污染度相对不敏感;c) 系统结构,在预期的试验时间内不会改变试验污染物的尺寸分布;d) 油液取样部分

20、,符合GB/T17489 0 6.8 滤膜及其相关的试验设备,应按照ISO4405的规定进行重量分析。7 测量准确度和试验条件7.1 调节并保持仪器精度和试验条件在表1规定的范围内。7.2 根据不同的试验条件,试验参数应保持在表2给定的范围内。4 GB/T 18853-2002 表1仪器精度和试验条件的变化范围试验参数SI单位仪器读数精度(:!:) 允许的试验条件变化范围(士)电导率pS/m 10% 压降Pa.kPa或bar5% 上游基本重量污染度mg/L 10% 注入流量mL/min 2% 5% 流量试验流量L/min 2% 5% APC传感器流量L/min 1.5% 3W 运动蒙古度bmm

21、/s 2% 1 mm/s 质量g 0.1 mg 温度 1 C 2C 时间s 1 s 注入系统L 2% 体积过滤器试验系统L 2% 5% a 包括传感器流量变化在内的两个传感器之间的总体流量偏差应在10%以内。b 1 mm/s=l cSt。c 或根据蒙古度允许的变化范围来确定。表2试验条件过滤器试验条件试验条件1试验条件2试验条件3过滤器试验系统的初始污染度对于要计数的最小尺寸颗粒,其数量应少于表3给定的最小值的1%注入系统的初始污染度低于注入重量污染度的1%上游基本重量污染度/(mg/L)3土0.310士1.015士1.5 推荐采用的颗粒计数尺寸b最少选择5个过滤比范围在卢=2到卢=1000之

22、间的颗粒尺寸来覆盖过滤器的性能。典型颗粒尺寸为:(4、5、6、7、8、10、12、14、20、25、30)m(c)取祥和计数方法在线自动颗粒计数a 当比较两个过滤器的试验结果时,上游基本重量污染度应该相同。b 对于精过滤器,低过滤比(=2.10.)的颗粒尺寸可能无法选择。对于粗过滤器,高过滤比(卢=,200,1000) 的颗粒尺寸可能无法选择。8 过滤器性能试验回路的验证程序注:这些验证程序揭示了过滤器性能试验回路能否有效地防止污染物的沉降和污染物尺寸的改变。8.1 过滤器试验系统的验证8.1.1 在过滤器试验系统的最小工作流量下进行验证。验证时,用一个导管代替过滤器外壳。8.1.2 调节试验

23、系统(不包括净化过滤器回路)的油液总体积,使其介于在最小流量下每分钟流过体积的1/41/2之间,但不能低于5L。注1:如果流量小于等于60L/min.建议验证系统的油液总体积等于在最小流量下每分钟流过体积的50%。如果流量大于60L/min.建议验证系统的油液总体积等于在最小流量下每分钟流过体积的25%。注2:这是过滤器试验规程所要求的容积流量比(参考10.3.4)。8.1.3 在各种试验条件。,2,3)下,注入ISO12103-A3试验粉末,使系统油液达到表2所要求的上游5 GB/T 88532002 基本重量污染度。8. .4 验证通过每个颗粒计数传感器的流量等于该传感器校准时的流量,二者

24、之间的差值应在表1给定的范围内。8. .5 使油液在试验系统中循环1h,同时连续地从上游取样进行自动在线颗粒计数60mino在验证过程中,取样液流不能中断。8. ,. 6 在60min试验期间内,以少于1min的相等时间间隔,记录表2给定尺寸颗粒的在线计数累积值。8. ,. 7 满足以下条件,认为试验系统合格:a) 每一取样间隔内的给定尺寸颗粒数,都不得偏离所有取样间隔内这个尺寸颗粒数的平均值的15%; b) 每毫升所有尺寸颗粒的累积计数平均值都应在表3允许的范围之内。8. ,. 8 在线颗粒计数系统及必要时采用的稀释系统,按照IS011943验证。表3每毫升累积颗粒数允许值试验条件1试验条件

25、2试验条件3颗粒尺寸/m(c)(3 mg/U (10 mg/U (15 mg/U 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1 104 000 128 000 348 000 426000 522 000 639 000 2 26 100 31 900 86900 10600 130 000 159 000 3 10800 13200 36000 44000 54000 66000 4 5 870 7 190 19 600 24000 29400 35 900 5 3590 4 390 12000 14 600 17 900 22000 6 2300 2 830 7 690 9420 11 500 14 100

26、 7 1 510 1 860 5 050 6 190 7 570 9290 8 1 010 1 250 3 380 4 160 5 080 6230 10 489 609 1 630 2030 2460 3030 12 265 335 888 1 110 1 340 1 660 14 160 205 536 681 810 1 020 20 46 64 155 211 237 312 25 16 27 56 86 87 126 30 6 12 21 40 34 58 40 1. 1 4.5 4. 4 14.2 7. 9 20 50 0.15 2.4 1. 0 7.6 2.4 11 8.2 污染

27、物注入系统的验证8.2. , 在最大重量污染度、最大注入系统容积、最小注入流量及要求的试验时间内,验证污染物注入系统。在要求的试验时间内应将注入系统的可用油液全部用完。8.2.2 准备好污染物注入系统,包括要求的试验污染物总量和与系统结构相适应的油液体积。注:在准备污染物注入系统时用到的所有附属规程都是验证规程的一部分。如果这些附属规程有所改变,就需要重新验证系统。8.2.3 加入试验粉末,循环至少15min。8.2.4 启动污染物注入系统,将流出的油液收集于注入系统之外。与此同时,采集注入油液的初始油6 GB/T 18853-2002 样,并测量注入流量。8.2.5 注入流量与其期望值的偏差

28、应保持在:1:5%之内。8.2.6 在30min、60min、90min和120min时,或根据注入系统中油液的消耗速率确定的至少四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对注入液体进行取样并测量注入流量。8.2.7 按照IS04405对8.2.6的每个油样进行重量污染度分析。8.2.8 在验证试验结束时,测量污染物注入系统的油液体积,该体积为注入系统的最小有效体积忆。8.2.9 当每个油样的重量污染度与8.2. 1规定的重量污染度的差别在士10%之内,且各个油样之间的偏差不超过平均值的士5%时,认为验证合格。8.2.10 当每次测量的注入流量与8.2. 1规寇的注入流量的差别在士5%之内,且各次测量的注入流量之间

29、的偏差不超过平均值的:1:5%时,认为验证合格。8.2.11 当注入系统的剩余油液体积(8.2.8)加上平均注入流量(8.2.10)与总的注入时间(8.2.6)的乘积,对初始油液体积(8.2.2)的偏差小于士10%,认为验证合格。9 试验前需要的信息采用本标准对特定滤芯进行试验前需要F列信息:a) 结构完整性试验压力(见GB/T14041. 1) ; b) 滤芯试验流量;c) 滤芯极限压降;d) 指定过滤比的颗粒尺寸估计值;e) 滤芯纳污容量(注入质量)的估计值(Me)。10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0.1 被试过滤器的装配10. 1- 1 保证试验油液不会旁通被试滤芯。10. 1. 2 按照GB/

30、T14041. 1对被试滤芯进行结构完整性试验。注1:结构完整性试验可以采用6.6使用的试验油液。注2:如果滤芯不易取出,例如旋装式滤芯结构,结构完整性试验可以在多次通过试验之后将滤芯移出进行。但是必须注意,此时所测得的较低的第一个冒泡点未必就是试验开始时的值。注3:如果滤芯达不到起码的指定试验压力,则不应进行以后的试验。注4:试验滤芯中的液体蒸发后才能安装到被试过滤器滤壳中。10.2 污染物注入系统10.2. 1 从表2选择一个上游基本重量污染度预定值(Gb),通过下式计算预计的试验时间(t),预计的试验时间最好在1h3 h的范围内。, 1000 X M, Gb X q 注1:如果厂家没有提

31、供被试滤芯的估计纳污容量,则可试验另外一个滤芯以确定纳污容量。注2:只要试验条件1、2、3能够满足,预计的试验时间小于1h或者大于3h都是允许的。. ( 1 ) 10.2.2 根据预计的试验时间旷)和预定的注入流量(q;),应用下式计算注入系统运转所需要的最小体积:Vmin二(1.2 X t X qi) + Vv ( 2 ) 注1:由上式计算的体积,将保证被试滤芯所需要的足够的污染油液体积。增加的20%体积足以进行试验系统的循环。注入系统也可以具有更大的体积。注2:注入流量通常为0.25L/min,该流量保证了从过滤器试验系统下游排出的取样液流对试验结果不会有较大的影响。只要上游基本重量污染度

32、保持恒定,可以采用较大或较小的注入流量。注入流量应大于或等于8.2.57 GB/T 18853-2002 使用的流量。10.2.3 用下式计算注入系统油液的重量污染度预定值(G仆。G/ =旦兰旦qi ( 3 ) 10.2.4 调节污染物注入系统初始的总体积(ViJ,使之达到10.2.2选定的值,并记录到图2的表中。初始的总体积(ViJ应在试验温度下测量。10.2.5 用下式计算污染物注入系统需要注人的污染物质量(M)。M一旦三Vii一1 000 ., ( 4 ) 10.2.6 在向污染物注入系统加入ISO12103-A3试验粉末之前,验证油液本底污染度低于表2所示的值。10.2.7 用与污染物

33、注入系统验证(8.2)相同的方法,向污染物注入系统体积为Vii的油液中加人质量为M(lO.2. 5)的ISO12103-A3试验粉末。10.2.8 在试验温度下调节注入流量,使其与10.2.2预定值(q/)的差不超过士5%,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在这个范围内。记录在图2的表中。10.2.8.1 在准备阶段,注入系统取样油液直接回到注入系统油箱。10.3 过滤器试验系统10.3.1 将滤壳(不装试验滤芯)安装到过滤器试验系统中,并将空气排尽。10.3.2 检查试验油液的静态电导率,使之保持在1000 pS/m10 000 pS/m的范围内(参考ASTMD4308)。可以通过加入抗静电添加剂来实现

34、。警告:加入抗静电添加荆可能影晌试验结果。10. 3. 3 在额定流量和能够使油液教度保持在15mm2/s士1.0 mm2/s的油液温度下,循环过掳器试验系统中的油液。记录油液温度并按照GB/T17486记录壳体压降。10.3.4 调节过滤器试验系统(不包括净化过滤器回路)的油液总体积,使其在指定的过滤器试验流量下每分钟流过体积的1/4(25%)1/2(50 %)之间,但不能低于5Lo 注1:如果流量小于等于60L/min,建议过滤器试验系统的油液总体积等于每分钟流过体积的50%。如果流量大于60 L/min,建议过滤器试验系统的油液总体积等于每分钟流过体积的25%。注2:试验结果的重复性要求

35、系统容积保持恒定。系统容积流量比确定在1:4-1 : 2之间,是为了使油箱的几何尺寸和使油液在油箱内达到最佳混合状态所需的试验油液体积减至最小。10. 3. 5 系统油液的初始污染度不得高于表2规定的值。10.3.6 进行在线自动颗粒计数10.3.6.1 调节上、下游取样流量,达到与取样规程相一致的上游初始值:调整下游排放和取样流量(qd) ,使之与注入流量的偏差小于土5%。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两个取样点的流量不间断。10. 3. 6. 2 如果在线自动颗粒计数需要稀释,则调节上、下游的稀释流量,使在试验结束时通过颗粒计数器的流量和被度仍然符合颗粒计数器的要求。注z上、下游传感器的流量必须设置

36、并保持在8.1.4和表1规定的范围内。10.3.6.3 被试过滤器上游未稀释和未过滤的取样油液直接回试验油箱。注1:如果上游取样汹液在自动颗粒计数过程中被稀释或过滤,则被稀释或过滤的油液应收集到过滤器试验系统之外。注2:如果上游取样泊液被稀释或过滤,则下游排出系统的取样流量应减小,减小量为排出系统外的上游取样流量值。这有助于保证系统油液体积与其初始值的差控制在士5%之内。10.3.7 调整颗粒计数器的阔值,使之对应选定的颗粒尺寸(见表2)。8 GB/T 18853-2002 11 过滤器性能试验11. 1 将滤芯安装在滤壳内,然后将试验系统调整到规定的试验状态(试验流量和试验温度,试验温度按1

37、0.3.3规定,以保证油液秸度在15mm2/s士1.0 mm2/s范围内),并重新检查液位。11.2 测量并记录洁净过滤器总成压降,计算并记录洁净滤芯的压降(洁净过滤器总成压降减去按10.3.3测得的壳体压降)。11.3 计算过滤器极限压降(滤芯极限压降加上壳体压降)。11.4 用在线颗粒计数器从被试过滤器的上游测量并记录系统初始污染度。11. 5 如果上游污染度低于表2规定的值,旁通系统的净化过滤器。11.6 从污染物注入系统取样,并标上注入系统重量污染度初始油样。11. 7 测量并确认注入流量。注=试验过程中要求连续测量注入流量,以保证注入流量保持在规定值范围内。11.8 按下列步骤进行过

38、滤器试验:11. 8. 1 让污染注入油液流入过滤器试验系统的油箱中。11.8.2 启动定时器。11.8.3 排出试验系统下游排放和取样流量(qd),以保持稳定的系统油液体积(:1:5%)。见10.3.6.1011.9 以小于1min的相等时间间隔,对上、下游油液进行在线颗粒计数并记录,直到通过过滤器的压降达到11.3计算的极限值。注1:通过上、下游传感器的流量应等于10.3.6选定的值,并在表1的变化范围之内。注2: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该能够监测和记录通过传感器的流量,并保持在表1的变化范围之内。注3:应根据需要进行在线稀释,以避免超出按GB/T18854测定的自动颗粒计数器的重合误差极限。注

39、4:建议控制并记录流量和稀释比,以便计算每次通过传感器的精确体积。注5:建议最小测量体积为10mL.以获得有效的统计颗粒数。11. 10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记录每次计数开始时的过滤器压降。注2建设采用压降传感器进行连续的压降测量。11. 11 当被试过滤器达到极限压降的80%时,从被试过滤器上游取样,以便进行重量污染度分析。11. 12 当被试过滤器达到极限压阵时,按下列步骤结束试验:11. 12.1 记录试验最终时间。11.12.2 切断流向过滤器试验系统的注入流量。11.12.3 关掉通过被试过滤器的流量。11. 13 测量并记录试验结束时过滤器试验系统的油液体积Vfo11. 14 测量并

40、记录试验结束时污染物注入系统的油液体积叭。11. 15 从污染物注入系统中取最后液样,以便进行重量污染度分析。11. 16 核查被试滤芯没有可见的损坏迹象,作为完成此项试验的结果。注:尽管在试验之前的安装和试验程序已检验合格,但当说明试验圆满完成剖结果时,核查是可取的方式。12 计算12.1 确定10个报告时间,分别等于最终试验时间(11.12.1)的10%, 20% ,100% ,并将这些时间记录到图2的表中。12.2 根据每个报告时间前、后最相近的测量压降,采用线性插值来计算对应于这个报告时间的过滤器压降。100%时间点的压降采用过滤器极限压降。12.3 计算并记录图2报告表中所给出的每个

41、报告时间的滤芯净压降,滤芯净压降等于对应于每个报告时间的过滤器压降减去壳体压降。9 GB/T 18853-2002 12.4 对于试验过程中得到的每一次颗粒计数(11.9),用原始计数值除以油液体积,计算对应每一尺寸的每毫升累积颗粒数值。如果进行了稀释,则应相应调整。12.5 用下列公式分别计算10个报告时间。)的每个颗粒尺寸(x)的上游平均颗粒数和下游平均颗粒数。三JJVUJ,zN 川=二二L一一n Nd.x.; Ndx, =二L一一n 其中:n该报告时间段的计数次数。计算时应注意下述说明:12.5.1 删除试验时间分别为1min、2min、3min时的二次颗粒计数值。注:删除这些颗粒计数值

42、是为了消除系统稳定前所得到的具有潜在错误的颗粒计数值。 ( 5 ) ( 6 ) 12.5.2 利用上面的公式计算第一个报告时间(10%)的颗粒数平均值,对由12.4获得的第一个报告时间之前的所有上、下游颗粒数(上面删除的前三个颗粒数除外)分别求平均值。把这些平均值记录在图2的报告表中。注:如果整个试验时间少于30min.则可能没有报告时间为10%的颗粒计数值,将这一项留作空白。12.5.3 对于第二个报告时间(20%)的颗粒数平均值,对由12.4获得的第一个报告时间之后、第二个报告时间之前的所有上、下游颗粒数分别求平均值。把这些平均值记录在图2的报告表中。12.5.4 对于第三个到第十个报告时

43、间(30%100%)的颗粒数平均值,按照与12.5.3相似的方法用每个报告时间间隔的颗粒数计算平均值。把这些平均值记录在图2的报告表中。12.6 分别计算10个报告时间的过滤比(卢.r.,),过滤比(卢.x.,)等于对应报告时间的每个尺寸工的上游平均颗粒数除以下游平均颗粒数(见下式)。取三位有效数字记录到图2给出的报告表中(如:1.75;20.1; 300)。x., =号;二: ( 7 ) 应计算平均颗粒数,并根据平均颗粒数计算平均过滤比(卢值),无论如何过滤比卢本身都不能作平均计算。12.7 将对应于12.6的10个记录时间的10个平均颗粒数作平均,计算整个试验总的上、下游平均颗粒数(见下式

44、)。记录到图2给出的报告表中。2.:; Nu.r.t A. = 二且一一一一10 三;N川A 二10一d.x - 10 其中:t一-10个报告时间间隔,取值10100。 ( 8 ) ( 9 ) 12.8 用下式计算总的平均过滤比(乱),总的平均过滤比等于每个尺寸zm(c)的总的上游平均颗粒数除以总的下游平均颗粒数。p 全三-x(叶-Ad. .r . ( 10 ) 注:下标(c)表示过滤比x(c)是基于本标准试验方法,并采用了按照GB/T18854校准的颗粒计数器。应计算平均颗粒数,并根据平均颗粒数计算平均过滤比(卢值),无论如何过滤比卢本身都不能作平10 GB/T 18853-2002 均计算

45、。12.9 对从污染物注入系统取得的两个油样(11.6和11.15)进行重量污染度分析。报告数据精确到0.1 mg/Lo (见ISO4405)。12.9.1 计算污染物注入系统的这两个重量污染度的平均值(G;)。12.9.2 当注入系统每个油样的重量污染度与上述平均值的差值小于士5%,认为试验合格。注:如果注入系统平均重量污染度G,与10.2.3选定的重量污染度G;相差超过5%.则重新进行重量分析。如果重新分析结果仍超过5%,则建议重新进行8.2污染物注入系统有效性的验证。12.10 对80%净压降时取的上游油样(11.11)进行三次重量污染度分析。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系统的最终重量污染度进行记录,报告数据精确到0.1mg/Lo 注:最终油样定在80%净压降时抽取是因为取样时间通常与试验结束时间重合。12. 11 用下式计算并记录平均注入流量(q;)。平均注入流量(q;)等于试验开始时注入系统的体积与试验结束时注入系统的体积差与最终试验时间之比。Vii-Vif qi =一丁7一当该值与12.2.2选定值的差别小于土5%,认为试验合格。12.12 用下式计算并记录上游基本平均重量污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