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2925-2009 纳米技术处理服装.pdf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256949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3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2925-2009 纳米技术处理服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GB T 22925-2009 纳米技术处理服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GB T 22925-2009 纳米技术处理服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GB T 22925-2009 纳米技术处理服装.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GB T 22925-2009 纳米技术处理服装.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瘩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2925-2009200904-2 1发布纳米技术处理服装Nanotechnology-treated clothes200912-01实施宰瞀髁鬻瓣訾矬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促1”前 言GBT 22925-2009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9)归口。本标准由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上海市服装研究所、深圳市默根服装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志敏、许鉴、李光亮、杜冲、董晶泊、何玉

2、兰、邓海英、郑欢欢、何雨霞、滕万红、陈国强、梁海保。纳米技术处理服装GBT 22925-2009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纳米技术处理服装产品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测方法、检验分类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技术特征。本标准适用于经纳米技术处理的,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面料生产的功能性服装。该服装或其特定部位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因使用了纳米技术而具有了防水、防油、易去污、抗茵、防紫外线等一种或几种功能。本标准不适用于婴幼儿服装。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

3、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3351服装号型男子GBT 13352服装号型女子GBT 13353服装号型儿童GBT 2910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GBT 2911纺织品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GBT 39172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裤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GBT 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 4745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沾水试验GB 52964消费者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GBT 5453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GB 7919化妆品

4、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8629-2001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GBT 18132丝绸服装GB 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 18830纺织品 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GBT 19977纺织品拒油性抗碳氢化合物试验GBT 209441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1部分:琼脂平皿扩散法FzT 01026 四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FZT 0105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FzT 01057(所有部分)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FZT 01095纺织品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FZT 10012涤棉织物易去污性能评定FzT 800

5、02服装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FZT 800071使用服装粘合衬剥离强度测试方法1GBT 22925-2009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纳米尺度nanoscale在1 nm至100 nm(1 nm一101 m)范围内的几何尺度。32纳米结构单元nanostructure unit具有纳米尺度结构单元特征的物质单元,包括稳定的团簇或人造原子团簇、纳米晶、纳米颗粒、纳米管、纳米棒、纳米线、纳米单层膜及纳米孔等。33纳米材料nanomatedal物质结构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或由纳米结构单元构成的且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34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研究纳米尺

6、度范围物质的结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及利用这些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产品的技术。35纳米技术处理服装nanotechnology-treated clothes在产品或其特定部位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了纳米技术而具有了防水、防油、易去污、抗菌、防紫外线等一种或几种功能的服装。36防水性water repellency产品抵抗吸收喷淋水的能力。以在指定的人造淋雨器下,在规定的时间内织物表面的沾湿程度或织物的吸水量表征。37拒油性oil repellency产品抵抗吸收油类液体的性能。38抗菌性能antibacterial activity产品所具有的抑制细菌繁殖的性能。39防紫外线性能uV prot

7、ective properties产品防护日光紫外线的性能。310易去污性soil-release performance纺织品经易去污处理后,在不影响服用性能的前提下,具有被油污污染后,容易用普通洗涤方法,将其洗涤干净的性能。4要求41使用说明成品使用说明按GB 52964、GBl8401以及71规定执行,并应注明生产日期、有效期以及具备的特定功能。42号型规格421 号型设置按GBT 13351、GBT 13352和GBT 13353规定选用。2GBT 22925-2009422成品主要部位规格按GBT13351、GBT13352和GBT18353有关规定自行设计。43材料要求431 纳米

8、技术处理服装所应用的纳米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要求。432面料按国家有关纺织面料标准选用符合本标准质量要求的面料。433里料采用与面料性能、色泽相适合的里料,特殊需要除外。434辅料4341衬布采用适合面料的衬布,其水尺寸变化率应与面料相适宜。4342缝线采用适合所用面辅料、里料质量的缝线。钉扣线应与扣的色泽相适宜;钉商标线应与商标底色相适宜(装饰线除外)。44钮扣、拉链及附件采用适合所用面料的钮扣(装饰扣除外)、拉链及附件。钮扣及附件经洗涤和熨烫后不变形、不变色、不生锈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要求。45填充物按有关标准选用具有一定保暖性的各种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动物绒毛(不包括羽绒)、动物毛皮

9、、人造毛皮等。46外观质量应符合各类服装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47功能性指标经纳米技术处理后服装的功能性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项 目 优等晶 一等品 合格品洗涤前 5 5 4防水性级洗涤15次后 4 4 4洗涤前 7o 6o 5o拒油性级洗涤15次后 6o 5o 4o洗涤前 UPF 50+ UPF 50+ UPF 50+防紫外线性能洗涤15次后 UPF 50+ UPF 40+ UPF 40+洗涤前 效果好抗菌性能洗潦15次后 效果好 效果较好 效果较好有色纺织品 45 4 4洗涤前漂白纺织品 4 34 3易去樗性级有色纺织品 4 3-4 3洗涤15次后漂白纺织品 34 3 23注

10、1:按明示功能考核。注2:仅在特定部位镶拼或贴补纳米技术处理织物的产品,按其明示的部位取样。GBT 22925-200948理化性能指标经纳米技术处理后服装理化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要求。表2项 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轻薄型 7撕破强力N中厚型 13 11 9轻薄型 160断裂强力N中厚型 300 250 200纰裂cm O5 05裤后裆缝接缝强力N 面料不小于140 N,里料不小于80 N覆粘合村部位剥离强度N 6透气率(rnms) 180纤维含量 按FZT 01053规定纳米技术鉴别 纳米结构单元总数非纳米结构单元总数丝绸产品及质量在50 gre以下的产品的缝子纰裂程度按GBT 18132

11、的规定执行。注I:轻薄型150 g一及以下!甄物中厚型织物150 gmz以上织物。49安全性491 纳米技术处理服装所应用的处理材料对皮肤的刺激性、致过敏性及人体斑贴试验为阴性。492抗菌类纳米技术处理服装的溶出性指标:洗涤一次后,抑菌带宽度5 mm。注:一次性使用的产品不适用于本条规定。493基本安全技术要求:经纳米技术处理服装的色牢度、甲醛含量、pH值、异味和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应符合GB 18401规定。5检测方法51外观质量按各类服装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有关方法进行。52功能性521防水性防水性按GBT 474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522拒油性拒油性按GBT 19977规定的方法

12、进行试验。523防紫外线性能防紫外线性能按GBT 18830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524抗菌性能抗菌性能按照GBT 20944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525易去污性易去污性按FzT 1001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反复洗涤方法按535。53理化性能531撕破强力撕破强力测试方法按GBT 39172规定,经、纬向各取五块试样。测试值精确至01 N,结果分别计算经、纬向的平均值,按GBT 8170修约至整数。4GBT 22925-2009532断裂强力断裂强力测试方法按GBT 39231规定。533透气率透气率测试方法按GBT 5453规定。534原料的成分和含量原料的成分和含量按FZT 01057、G

13、BT 2910、GBT 2911、FZT 01026、FZT 01095等标准测定。535洗涤方法洗涤方法按附录A规定执行,并在批量中随机抽取三件成品测试,结果取三件的平均值。干燥方法:按GBT 8629中的A法悬挂晾干。连续洗涤至规定次数,然后进行洗后功能性指标的测试。536纰裂缝子纰裂取样部位按表3规定,试验方法按附录B。表3取样部位名称 取样部位规定后背缝 后领中向下25 cm袖缝 袖窿处向下10 cm摆缝 袖窿底向下10 cm裤侧缝 裤侧缝上三分之一为中心537剥离强度覆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度测试方法按FzT 800071执行。538接缝强力裤后裆缝接缝强力测试方法按GBT 39231,取

14、样部位按附录c执行。539纳米技术鉴别按附录D、附录E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注:如纳米结构在产品加工阶段发生变化用本方法无法鉴别时,在遵循本标准判定原则的前提下,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有关各方研究在其他阶段或使用其他有效的方法进行鉴别。54安全性541纳米技术处理服装所应用的处理材料对皮肤的刺激性、致过敏性及人体斑贴试验按GB 7919规定执行。542抗菌类纳米技术处理服装的溶出性指标的试验方法按524规定执行,洗涤和干燥方法按535规定执行。543基本安全技术要求:纳米技术处理服装的色牢度、甲醛含量、pH值、异味和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按GBl8401规定执行。6检验规则61抽样数量夏规则除按相应

15、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外,再随机抽取满足材料检测,功能性指标检测、内在质量性能指标检测规定的各项指标检测所需数量的样品,进行各项试验。62服装外观质量按相应产品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评价。63等级判定631功能性、理化指标质量判定:按表1和表2的规定各项指标全部符合者,判定该产品为相应等级5GBT 22925-2009的合格产品;若有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则判定该产品为不合格产品。532安全性指标:按48的规定各项指标全部符合者,判定该产品为合格产品;若有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则判定该产品为不合格产品。633综合质量判定:当外观质量与本标准规定的功能性指标和理化质量性能指标判定不一致时,执行

16、低等级判定,再结合安全性指标以最低评等结果作为产品的最终等级。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1标志包装上应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形式的产品标志。在使用说明中,应说明产品经纳米技术处理后具有的功能类型(防水、拒油、抗菌、防紫外线、易去污)、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不适用于婴幼儿服装)等内容。另外,抗菌产品还应标明产品的抗菌效果程度,防紫外线产品应标明标准号GBT 18830以及防紫外等级。仅在其特定部位镶拼或贴补纳米技术处理织物的产品应明示其部位。72包装、运输和贮存成品的包装、运输和贮存按FzT 80002执行。附录A(规范性附录)洗涤试验方法GBT 22925-2009A1设备和材料A11洗衣机:小型家

17、用双桶(即洗衣桶脱水桶)洗衣机,其波轮直径约34 cm,转速约290 rrain,洗衣桶容积40 L80 L。A12洗涤剂:按GBT 8629-2001附录A执行。A13陪洗物:按GBT 8629-2001的531执行。A2洗涤条件及程序A21洗涤条件:洗涤剂2 gL,浴比1:30,洗涤温度40土3。A22洗涤程序:洗涤5 rain,脱水1 rain,常温清洗2 rain,再脱水1 rain,再常温清洗2 rain,最后脱水1 rain,计为洗涤1次。重复洗涤直至规定洗涤次数。GBT 22925-2009附录B(规范性附录)缝子纰裂程度试验方法B1原理在垂直于服装(或缝制样)接缝的方向上施加一

18、定的负荷,接缝处脱开,测量其脱开的最大距离。B2施加的负荷面料负荷:150 gm2以上织物为100 Ni 5 N;51 gm2150 gmz织物80 N土5 N;50 gm2及以下织物60N士5N。里料负荷:70 N5 N。B3仪器和工具B31织物强力机,夹钳距离可调至100 cm,夹钳无载荷时移动速度可调至50 erarain,预加张力(重锤)为2 N,夹钳对试样的有效夹持面积为25 cm25 cm。B32裁样剪刀。B33钢直尺,分度值为1 mm。B4试验环境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温度(202),相对湿度(65士4)。B5试样要求与准备B51试样尺寸:50 cm200 cm,其直向中心线应与

19、缝迹垂直。B52试样数量:从成品服装的每个取样部位(或缝制样)上各截取三块。B53试样预处理:在温度(20士2)及相对湿度(65士4)的标准大气中,试样吸湿调湿平衡。B6试验步骤B61将强力机的两个夹钳分开至100 cm士o1 cm,两个夹钳边缘应相互平行且垂直于移动方向。B62将试样固定在夹钳中间(试样下端先挂上2 N的预加负荷钳,再拧紧下夹钳),使试样直向中心线与夹钳边缘相互垂直。B63以50 cmmin的速度逐渐增加其负荷,负荷达到B2规定时,停止下夹钳的下降,然后在强力机上垂直量取其接缝脱开的最大距离,见图B1,测量值精确至005 am。8GBT 22925-2009f接缝线图B1B7

20、计算分别计算每部位各试样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计算结果按GBT 8170修约至01 cm。若三块试样中仅有一块出现滑脱,则计算另两块试样的平均值,若三块试样中有两块或三块出现滑脱,则结果为滑脱。若试样出现织物断裂、织物撕破或缝线断裂,则结果为织物断裂、织物撕破或缝线断裂。GBT 22925-2009lo附录C(规范性附录)裤后裆缝接缝强力试验取样部位示意图横向取样圈C1附录D(规范性附录)扫描电子显徽镜试验方法D1总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织物表面或纤维内部的纳米结构单元。D2主要仪器所用仪器如下:a)扫描电子显微镜,分辨率优于2 Dmb)哈氏切片器;c)镀膜仪(金属膜);d)剪刀、

21、镊子、单面刀片、火棉胶。D3样品制备GBT 22925-2009D31如需观察表面结构,取样时用清洁剪刀在服装上的有效部位随机剪取5块5 mm5 mm的试样,标记好待测面。用镊子夹取试样固定在贴有导电胶布样品台上,试样的待测面朝上。将载有样品的试样台移至镀膜仪,镀膜为金属导电膜,膜的厚度宜在5 nm20 nm的范围内。D32如需观察纤维内部结构,取样时在服装上的有效部位上用清洁剪刀随机剪取5束纱线,每束纱线用哈式切片器切取横截面,并用火棉胶固定,无火棉胶一面为待测面。用镊子夹取试样固定在贴有导电胶布样品台上,试样的待测面朝上。将载有试样的样品台移至镀膜仪,镀膜为金属导电膜,膜的厚度宜在5 nm

22、20 nm的范围内。D4测试D41将镀完膜的样品台送入扫描电镜样品室,抽真空直至可以进行电镜测试。D42在使用扫描电镜测试时,每个试样随机选择四个区域进行观测,放大倍数以有利于观测纳米结构为宜。在每个观察区域内用100 nm的标尺比对所有非连续相的表面结构单元,结构单元的短径100 Dm则记作纳米结构单元,结构的短径100 nm则记作非纳米结构单元。测试所有试样,并计算纳米结构单元总数和非纳米结构单元总数。GBT 22925-2009附录E(规范性附录)透射电子显微镜试验方法E1 总则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定纤维内部的纳米结构单元。E2主要仪器所用仪器如下:a) 电子显微镜,分辨率优于

23、05 nm;b)超薄切片器;c)镀膜仪(碳膜);d)剪刀、镊子、单面刀片、铜网(透射电镜专用)。E3样品制备取样时在服装上用清洁剪刀在有效部位随机剪取5束纱线小样(每束包含420根纤维),把每束纱线分别用环氧树脂包埋后,进行横截面或纵截面方向的超薄切片,切片过程可以在室温或液氮冷冻下进行(必要时还可对切片进行染色以改善样品在显微镜下的衬度),将切片固定在铜网上,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时以厚度小于200 nm的试样为有效试样。E4测试E4】用镊子将载有试样的铜网固定在电镜的样品架上,送人透射电镜样品室,抽真空直至可以进行电镜测试。E42 在使用透射电镜测试时,每个小样选取一个有效试样,随机选择有效试样上的四个区域进行观测,放大倍数以有利于观测纳米结构为宜。在每个观察区域内用100 llm的标尺比对所有非连续相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的短径100 nm则记作纳米结构单元,结构的短径100 nm则记作非纳米结构单元。测试所有小样,并计算纳米结构单元总数和非纳米结构单元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