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6831.1-2011 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 第1部分:数据交换.pdf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257463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62 大小:2.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6831.1-2011 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 第1部分:数据交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GB T 26831.1-2011 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 第1部分:数据交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GB T 26831.1-2011 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 第1部分:数据交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GB T 26831.1-2011 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 第1部分:数据交换.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GB T 26831.1-2011 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 第1部分:数据交换.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B ICS 17.220.20 N 22 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GB/T 26831. 1-20门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第1部分:数据交换Society energy metering for reading system specification Part 1 : Data exchange 2011-12-01实施2011-07-29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数码防伪 G/T 26831.1-2011 目次前言.囚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24 概述.25 网络结构.6 本地连接的数据交换7 局域网(LAN)数据交换108 广域网

2、(WAN)数据交换109 射频通信数据交换UM 上层协议U11 COSEM的扩充MM 对象标识系统(变量命名规则)un 对象编码(变量名称)m附录A(规范性附录)基本类表计40儿l对热分配器的基本要求40A.2 对热量/冷量表计的基本要求40A.3 对燃气表计的基本要求uA.4 对冷/热水表计的基本要求u附录目资料性附录)燃气体积转换UB.1 引言 42 B.2 燃气体积转换器抽象数据模型前言 G B.3 燃气体积转换器的抽象数据模型但B. 4 体积转换和能量计算的测量原理 M B.5 体积转换和能量计算中的数据流 45 附录C(规范性附录)术语和定义46I G/T 26831.1-20门目I

3、j1=1 GB/T 26831(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数据交换;第2部分:物理层和链路层;第3部分:专用应用层;第4部分:仪表的元线抄读。本标准体系的制定参考了欧洲标准EN13757。其中,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参考采用了EN 13757-1、EN13757-2、EN13757-3对应部分,第4部分结合国内元钱抄表的技术现状和国家元线通信相关标准作了较大的修改。本部分为GB/T26831. 1 2011 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第1部分:数据交换。本部分附录A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

4、技术委员会CSAC/TC104)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青岛东软电脑技术有限公司、西安挂旗电子有限公司、漳州科能电器有限公司、美国埃施朗股份有限公司、沈阳航发热计量技术有限公司、唐山汇中仪表有限公司、宁波东海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福星晓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纳思电器有限公司、杭州鸿鹊电子有限公司、深圳浩宁达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浩迫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长沙戚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林洋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泰瑞捷电子有限公司、哈尔滨华惠电气有限公司、深圳市龙电电气有限公司、杭州百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天正集团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亚军、郭永林、刘永生、李万宏、侯学伟、倪志军

5、、张立新、潘洪源、黄深喜、袁景、关文举、潜之凯、张志忠、黎洪、徐茂林、尹建丰、肖伟峰、姚礼本、张绍衡。皿1 范围社区能源计量妙收系统规范第1部分:数据交换本部分用一种通用方法规定了用于仪表和远程抄表的数据交换和通信。本部分是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标准中的第1部分。第1部分的主要用途是为仪表的应用层提供一种协议规范。GB/T 2683 1. 1-2011 注:由于电能表的远程抄表标准是IEC/CENELEC的工作任务,肉此,本部分不包含电能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683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

6、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7421 2008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高级数据链路控制CHDLC)规程CISO/IEC 13239: 2002 , IDT) GB/T 9387. 1一1998信息技术开放式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1部分:基本模型CISO/IEC 7498-1 :1 994 ,IDT) GB/T 15629.2 2008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殊要求第2部分:逻辑链路控制CISO/IEC8802-2: 1998 , IDT)

7、GB/T 16262. 1 . 2006 信息技术抽象语法记法1CASN. 1) 第1部分:基本记法规范CISO/IEC 8824-1: 2002 , IDT) GB/T 16687. 12008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面向连接的联系控制服务元素协议第1部分:协议规范CISO8650-1: 1996 , IDT) GB/T 16688 2008信息技术开放式系统互连联系控制服务元素服务定义CISO/IEC8649: 1996 , IDT) GB/T 16720. 1 - .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制造报文规范第1部分:服务定义(ISO9506-1: 2003 ,IDT) GB/T 18657. 2

8、- 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CIEC 60870-5-2: 1992 , IDT) GB/T 19882.31-2007 自动抄表系统第3-1部分:应用层数据交换协议对象标识系统COBIS) (lEC 62056-61: 2002 , IDT) GB/T 19882.32-2007 自动抄表系统第3-2部分:应用层数据交换协议接口类(IEC62056-62: 2002 , IDT) GB/T 19882.33-2007 自动抄表系统第3-3部分:应用层数据交换协议COSEM应用层(lEC 62056-53: 2002 , IDT) GB/T 19897.1

9、 2005 自动抄表系统低层通信协议第1部分:直接本地数据交换(IEC6205621: 2002 , IDT) GB/T 19897.2二2005自动抄表系统低层通信协议第2部分:基于双绞线载波信号的局域网GB/T 26831.1一2011使用(1EC62056心1:1999 , IDT) GB/T 19897.3 2005 自动抄表系统低层通信协议第3部分:面向连接的异步数据交换的物理层服务进程(IEC62056-42: 2002 , IDT) GB/T 19897.4- 2005 自动抄表系统低层通信协议第4部分:基于HDLC协议的链路层(1EC 62056-46: 2002 , IDT)

10、 DL/T 790.41 2002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第4部分:数据通信协议第1篇:通信系统参考模型(1EC61334-4-1: 1996 , IDT) DL/T 790.441-2004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第4-41部分:数据通信协议应用层协议配电线报文规范(IEC61334-4-41:1996 , IDT) DL/Z 790. 6 -200X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第6部分:A-XDR编码规则(lEC61334-6: 2000 ,IDT) ISO 1155 信息处理用纵向奇偶校验检测信息电文中的差错ISO 1177 信息处理面向传输的起止和同步式字符的字符结构ISO 174

11、5 信息处理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型控制规程ISO/IEC 646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ISO7位编码字符集EN 834 确定室内散热器热消耗量的热分配表适用于电能供应EN 1434-1 热量表第l部分:一般要求EN 1434-2热量表第2部分:结构要求EN 12405 燃气表燃气体积电子转换设备EN 13757号:2002 Communication systcms for and rcmote rcading o meters- - Part2: Physical and link layer, twistcd pair bascbandCM-Bus) 3 术语和定义本附录C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

12、于本部分。4 概述本部分适用的环境,即使用非路由方法对a个网络中的计量单元进行远程出表。4. 1 基本词汇所有通信都包含两类设备,该设备用术语呼叫方CCallcr)系统和被叫方CCalled)系统来表示。呼叫方是决定与称为被叫方的一个远程系统发起一次通信的系统。两个术语在通信持续过程中一直有效。一次通信分为一定数量的事务,每一个事务是由发射机CTransmittcr)到接收机CRcceivcr)的一次传输来表示。在连续的事务期间,呼叫方系统和被叫方系统轮流充当发射机和接收机。术语客户机CClicnt)和服务器CS巳rver)具有和DLMS模型DL/T790.441的同样含义。服务器是一个系统(

13、仪表),它充当提交所有特定服务请求的一个虚拟设备CVDE)。客户机是一个系统(采集系统),并为了一个特定目的而通过一个或多个服务请求来使用服务器。呼叫客户机CCallcr Clicnt)和被叫服务器CCalled Scrvcr)间的通信元疑是最频繁的事情,但是,基于呼叫服务器CCaller Server)和被叫客户机CCalled Clicnt)的通信也是可能的,特别是为了报告发生了一个紧急报警事件。4.2 分层协议应以总结的方式来解释由CEN/TC294提出的分层方法。为了实现自动抄表,CEN/TC294采用了协议拢的方法。为了降低通信系统的复杂性,将协议找按层划分,每层以下一层为基础向上一

14、层提供服务。由TC/294选择的分层模型是IEC三层模型DL/T790. 41,它衍生于ISO-OSI七层模型2 GB/T 26831.1-20门GB/T 9387. 10 IEC的三层模型如图1所示:何一口一日应用层数据链跻层物理层图1IEC三层模型备注:层数参照IS0-0S1七层模型中的编号。第一层和第二层依赖于使用的连接方式(电力线载波低压CPLC-LV)、公共电话交换网CPSTN)、HF射频、双绞线CTP)。对于所有类型的仪表,为了有一个统一的观察角度,TC/294选择一种与使用的连接方式无关的应用层,因此,使用图2所示的协议结构=应用层通用的、与连接方式无关的层链路层IEC 6205

15、6 11 IEC 60870-5 11 IEC 62056 E二-46 5 一46物理层IEC 62056 11 prEN c:JC二1-21 13757-2 连接方式光学接口双绞线基带直接电话其他方式(今后定义)图2与连接方式无关的应用层这种结构考虑到多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同时保持一种通用的与连接方式元关的应用层,由于不同的连接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操作环境,因此,这是重要的。通用的应用层降低了远程抄表系统的总费用和复杂性。4.3 适用于测量的应用层应用层规范分为两个部分:DLMS和LLACo如图3所示。配电线报文规范DLMS(DistributionLine Message Specificati

16、on)DL/T 790.441是一个应用层规范。DLMS依据其功能,并用基于面向对象的方法对通信系统进行了正规描述。DLMS LLAC 图3应用层的划分逻辑链路访问控制LLAC(Logical Link Access ControD规定了通信系统与连接方式元关的剩余部分,规定了像安全管理、多应用处理和大数据分割成多个较低级报文的任务,它对应于ISO-OSI七层模型GB/T9387. 1中的传输层、会话层和表示层。4.4 配套规范配套规范(CS,Com panion Specifica tion)是对通用标准的一种扩充,它不仅包含对现有标准范围内操作规则的扩充,而且包含对现有标准的扩充。如图4所

17、示。3 G/T 26831.1-2011 现有标准范罔内的操作规则图4配套规范的范围与现有标准不兼容的扩充DLMS是一个强大的信息系统,它衍生于MMS,GB/T 16720. l(生产信息系统)。为了使DLMS完全适应测量应用,COSEM应用层是基于DLMS的一种扩充版本。这些扩充与DLMS的当前版本没有任何冲突,它被视为配套规范(CS,Companion Specification) , CS被看作是DLMS的一套附加规则,它在语义上和语法上与DLMS内核是兼容的。如图5所示。这些扩充能够在GB/T19882.33中(COSEM应用层)查到。配套规范可能超出了纯数据通信的范畴,它规定了一个通

18、过通信系统所看到的应用功能。在当前的上下文中,这是根据对象(例如:索引、ID、表类型、制造商、日期和时间、速率,甚至通信实体,比如一个电话号码)定义的仪表或仪表组的功能。本部分以GB/T19882.32电能测量配套规范(COSEM)和方法作为其通用功能应用的需量,COSEM已经由DLMS用户协会编制。COSEM DLMS LLAC 图5配套规范4.5 COSEM基本原理本条描述了COSEM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COSEM接口类。同时,也给出了一个如何使用接口对象(接口类的实例化)用于通信目的的简述。遵循这些规范的仪表、支持工具和其他系统组件能够以互操作的方式进行相互通信。对象建模:为了规范

19、的目的,本标准使用对象建模技术。一个对象是属性和方法的集合。对象信息用属性构成,利用属性值来表示对象的特征,属性值可能影响对象的行为。任何对象的第一个属性是逻辑名气logical_name),它是对象标识的一部分。一个对象提供了许多检查或修改属性值的方法,具有共同特性的对象被归纳为带有类标识(class_id)的一个接口类。在一个特定的类中,共同的特性(属性和方法)对所有对象只描述一次,接口类的实例化称为COSEM对象。下面的图6通过一个例子来举例说明这些术语:4 类Re吕Ister属性10吕calname value Reset( data,) 类标识实例化class id=3 、octet

20、 slnng instancc specitc 图6一个接口类和其实例化GBjT 2683 1. 1-20 11 Energy, Current val ue , total : Re吕Islerlogical name =5. 0. 1. o. o. FF Flow temperature , Current value: Register logical_ name = 5. O. A. O. FF.FF 就像从客户机(中心单元、手持终端)所看到的那样,接口类Register是通过将需要的特性结合通用寄存器(含有测量或静态信息)行为而形成的。Register的内容由属性逻辑名logical

21、_name标识,逻辑名含有一个OBIS标识符CGBjT19882.31) 0 Registcr的实际(动态)内容通过它的值value属性进行传递。定义一个特定的仪表意味着定义几个COSEM接口对象的特定实例。在图6的例子中,该仪表包含2个寄存器,即实例化2个Register类的特定COSEM对象,这意味着将特定的值分配给不同的属性。通过实例化,一个COSEM对象变成一个Energy,current value , total register,而另一个COSEM对象变成一个Flowtemperature , current value registcr。注:这两个COSEM对象(接口类的实例)

22、表示了从外部看到的仪表行为,因此,仅描述了外部属性值的初始改变(例如:复位寄存器的值),在这个模型中,没有描述内部属性初始改变(例如:更新寄存器的值)。用面向对象的方法为仪表的外部行为建模的事实并不意味着需要面向对象的设计或实际仪表的实现。4.6 COSEM设备的管理一个物理单元可能包含或表示成多个测量单元或逻辑设备,这样的物理单元将有一个物理通信接口,但有多个测量应用。这就要求在执行通信管理的单元内有一个管理应用,这也是由COSEM控制的。COSEM逻辑设备是COSEM对象的一个集合,每一个物理设备都包含一个管理逻辑设备。管理逻辑设备的限定内容:COSEM逻辑设备名;-一一当前关联CLN或S

23、N)对象。管理逻辑设备对公共客户机将支持最低安全等级的应用关联。对于COSEM逻辑设备的寻址,由使用的较底层协议的寻址方案提供。4. 7 较底层较底层包含物理层和链路层。对多种通信方式的需要会引起对多种不同较底层的要求。所有的较底层均由物理层和链路层组成。对链路层的要求通常与特定的物理层紧密相关。为了确定仪表具有互换性的完整协议钱,也必须规定/选择较底层。一些较底层已经选择/采用,随G/T 26831.1-20门着技术的成熟,将增加一些新的作为修改的较底层。具有所需的所有元京及其关系的完整图在如图7所示。应用功能也能测量配套规范COSEMDLMS 应用层LLAC 链路层lEC 62056一11

24、 lEC 60870一11 lEC 62056-.D 46 5 46 物理层lEC 62056一11 prEN 8.D 21 13757-2 连接方式光学接口双绞线基带直接电话其他方式(今后定义)图7完整协议枝从图7中可以看出,即使连接方式发生了改变,应用层和应用功能仍然保持不变。5 网络结构5.1 概述本条提出了一个远程抄表的简单结构,仅涉及到基本的计量局域网(LAN)。这个结构除了拥有此后扩充系统的能力外,还允许知识快速入门和通信仪表的安装,因此,给出一些规则。本条提出的主要决定如T:计量局域网(LAN)中只有唯一的一个访问点;允许几个授权方使用这个唯一的访问点来访问系统;一个具有逻辑树型

25、结构的计量局域网;一一一个不需要网络层的系统;一个自配置系统;一一允许使用手持单元(HandHeld Unit); -一一允许介质独立。这个结构对于仪表的快速安装和运行,以及它们在一个计量局域网(LAN)上的相关通信都带来帮助。因而,主要需量是扩充这种结构的潜力。物理结构的实现由使用的介质决定。为了适应由CEN/TC294系统要求的所有类型的物理介质,本文件只关注系统结构。5.2 基本结构图8显示了一个基于树型拓扑的典型基本结构和对应的物理结构。6 GB/T 2683 1. 1-2011 C1 I气。川/0O 。符合TC剧的仪表访问点PLC MV/LV O川表变电站时1叫IIb站需A 物理结构

26、系统结构图8系统和物理结构Cl、C2和C3是系统的可选节点(数据集中器),可以利用它帮助访问仪表。访问点B是远程访问系统的唯一途径,如果利用访问点B与广域网(WAN)的连接,那么几个授权方可以使用访问点B来访问系统。5.3 测量结构测量结构可以根据系统结构和物理结构来分析,如图8所示。系统结构描述了测量网络的关键元素和数据流,并通过广域网提供从仪表到授权方中心站的连接。物理结构描述了系统的实际实现,在图8给出的例子中,仪表通过高频元钱与集中器相连,然后,经低压电线到达中压/低压变电站(MV/LVSubstation) ,最后,通过电话线到达中心站。虽然,在这个例子中使用了三种通信介质,但是,在

27、整个系统中使用一种通信介质可能更经济。由单一主站和许多连接在物理总线(图9a)上的仪表构成的系统结构是集中器被集成在访问点的一个网络的示例。由单一仪表且通过广域网连接到集成采集系统(图9b)构成的系统是整个局域网集成到访问点(与表计结合)的一个系统的示例。7 GB/T 2683 1. 1-2011 。符合TC294的仪表仪表局域网仪表局域网。符合TC294的仪表授权方1中心站授权方2巾心站授权力1巾心站授权方2中心站a) ) 1口图9测量结构这种结构将符合下面的规主:体系结构是一个树型结构;每个局域网只有一个访问点:唯一的访问点(即可能连接零个或多个仪表;二访问点(B)可以连接零个或多个集中器

28、;一个集中器可以连接苓个或多个仪表;一个集中器可以连接零个或多个集中器;CEN/TC 294仪表不可以与另一个仪表通信;集中器除了拥有零个或多个可以使用访问点(B)采集数据的计算机外,它没有外部访问点。5.4 任何时候只有唯一一个访问点:树型结构通过唯一一个访问点可以完成一个经济和容易管理的系统。具有唯一一个访问点的树型结构系统是可行的,实际的物理结构依赖于实际使用的物理层,环形结构也能满足要求。5.5 自配置网络提出的层次结构允许在网络中自配置仪表,自配置是可控制的,因为每个装置(Device)都需要表明它的存在和不可分配的唯一性,这种配置由仪表的管理应用(ManagemcntApplica

29、tion)负责。5.6 本地访问孚持单元为了维护网络拓扑,使用手持单元(HHU)能够对局域网上的装置进行查询的要求将会临时改变网路的互连性。首先,便装置与主系统断开,并利用HHU按照要求与装置对话,然后,重新将装置与系GB/T 2683 1. 1-2011 统连接。如果HHU与一个集中器连接,由HHU控制的设备本身和其下面的所有设备会临时性地不能用于远程系统(在本地操作期间)。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地网络的特定时间内,仍然有唯一一个访问点。5. 7 网络层仪表(在任何配置中)中不需要网络层。如果局域网中有一个或多个独立的集中器,互连集中器的协议梳需要网络层。图9b)所示的紧凑式模型不需要网络层。网

30、络层带来的费用由集中器的收益进行弥补(例如:提高物理距离)。5.8 多路访问网络的访问点是唯一的,但是,不同的通信信道可以从上行连接。允许有几个接入网(AcccssNet work) ,但是,不能同时进行,这依赖于访问点的能力。访问点将管理优先级。6 本地连接的数据交换6. 1 概述使用GB/T19897.1规定的直接本地数据交换来管理较底层协议。本部分规定了仪表和抄表装置之间采用的物理连接:一一光学接口;电流环接口;电气接口V.24/V. 28。所有接口均使用同样的协议。使用面向字符协议(ASCII)进行数据交换。在GB/T19897.1中描述了不同的通信模式,模式AD仅使用ASCII传输,

31、模式E能够进行HDLC面向二进制的数据交换。对于电池供电装置的规定在GB/T19897. 1 -2005的B.1和B.2中给出。6.2 物理层6.2.1 光学接口这是一个对手持单元HHU非常通用的接口,它在某时使用半双工通信支持仪表,通过磁性吸附在仪表上的标准光学读数头,利用红外(l阳光与仪表通信。这种接口满足GB/T19897. 1-2005中4.3 的要求。6.2.2 电流环接口这个接口是经典的20mA电流环。既适合四线配置,也适合二线配置。一个主单元可以支持多达8个仪表,此接口满足GB/T19897.1-2005中1.1的要求。6.2.3 电气接口V.24/V. 28 这个接口是著名的三

32、线配置(Rx、Tx,GND)的RS232口,此接口满足GB/T19897.1-2005中1.2的要求。6.3 链路层GB/T 19897.1的要求适用于本部分。虽然本部分没有提及明确的分层,但是,应该参照下面的相关标准:面向ASCII的链路层使用:IS0/IEC 646定义的IS07位编码字符集;使用IS01155定义的纵向校验(7El); - - IS0 1177定义的面向起始/停止式宇符传输;一IS01745定义的基本模式控制规程。基于二进制的数据交换(模式E): 9 GB/T 2683 1. 1-2011 使用HDLC协议的GB/T19897.4数据链路层(见GB/T19897.1 20

33、05附录E)。7 局域网(LAN)数据交换对连接在局域网上的仪表进行抄表,此网络包含一个主站和一个或多个从站。已经采用了两种类型的接口,将在下面的条文中分别进行规定。7. 1 双绞线基带信号传输此接口由EN13757-2:2002标准化。它是一个具有一个主单元和一个或多个从单元的多分支类型的连接。网络中的主单元能够为从单元的接口部件提供能源,一个网络可以连接多达250个仪表,这些仪表是从单元。7. 1. 1 物理层此类型的接口在物理层将满足F面的要求:一一EN13757-2: 2002巾4.1的全部要求。7. 1. 2 链路层此类型的接口在链路层将满足下面的要求:EN 13757于2:2002

34、中第5章的全部要求。7.2 双绞线载波信号传输此接口从GB/T19897.2采取。它H:_-个具有-个i二单元和1牛个或多个从单元的多分支连接。主单元命名为主站,从单元命名为从站,仪表将作为从站。网络能够为从币;元的接口部件提供能源。7.2. 1 物理层此类型的接口在物理层将满足F面的要求:GB/T 19897.2-2005中1.1关于从站的全部要求。7.2.2 链路层此类型的接口在链路层将满足F面的要求:一-GB/T 19897. 2-2005中1.2关r从站的全部要求;-一除此之外,在GB/T19897.2 2005中2.5规定f饪路层帧格式。8 广域网(WAN)数据交换8. 1 概述到目

35、前为止,仅确定f一种适合于此用途的标准文件集,这个标准文件集是基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的通信。此标准文件集是用于版后的GB/T19897. 3和GB/T19897.4。它们是用于异步数据通信面向三层连接描述的COSEM的一部分。使用标准的异步MODEM连接,并基于智能Hayes调制解调器。8.2 物理层GB/T19897. 3 从外部的观点来看,物理层提供了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信设备(DCE)之间的接口,见图110图10显示了通过广域网,例如PSTN,进行数据交换的一个典型配置。10 GB/T 2683 1. 1-2011 COS巳M客J机COSEM服务器DTE DTE DCE

36、 DCE |月1一且J口|二DTE to DCE ITU-TV.系列EIA RS232、RS485Hayes,等COSEM客户机DTE 客户机应用3 应用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通信物理层设备(DCE)DTE to DCE ITU-TV.系列EIA RS232、RS485Hayes,等图10典型的PSTN配置COSEM服务器D丁E服务器应用3 )119层数据链跻层数据通信物理层设备(DCE)图门物理层的位置协议从物理连接的观点来肴,所有的通信均由呼叫方系统和被叫方系统(在4.1中定义)表示的两类设备构成。从数据链路的观点来看,中心站一般作为主动方,由它发起并控制数据流;费率装置作为被动方并对主站做出响

37、应。从应用的观点来看,中心站一般作为请求服务的客户机,而费率装置作为交付请求服务的服务器。对于本地数据交换,两个DTE能够利用适当的连接形式直接进行连接。为允许使用大范围的各种通信介质,本部分不规定物理层的信号及其特性,因而,需要做出下面的假设:一通信是点对点,或点对多点;半双工和双工连接可实现;具有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元校验和1个停止位(8Nl)异步通信;从内部的观点来看,物理层是协议校的最底层。本部分定义了物理层到其同等层和上层的服务,及其物理层的协议。11 G/T 2683 1. 1-2011 8.3 链路层G/T19897. 4 8.3. 1 引言IEC 62056的这部分规定了面

38、向连接的、基于HDLC的、异步通信协议子集的数据链路层。为了保证对面向连接和元连接的操作模式具有一致的数据链路层服务规范,数据链路层划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本部分支持下面的通信环境:-二点对点和点对多点配置;专用的和可交换的数据传输装置;一半双工和全双工连接;一一异步起始/停止传输,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元校验、1个停止位。同时,定义了两个特定的过程:从服务器到客户机分别传输的接收服务用户层PDU部分是以透明的方式进行的,服务器方的服务用户层能够将其分段PDU传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能够对客户机隐藏这种数据分段。-一事件报告是通过从站向主站发

39、送UI帧获得的。8.3.2 LLC子层在面向连接的协议子集中,LLC子层的唯一作用是保证数据链路寻址的一致性。可以认为,GB/T 15629. 2定义的LLC子层被用在扩展的I类操作中,在这里,LLC子层通过面向连接的MAC子层提供标准的元连接数据服务。LLC子层向服务用户层提供数据链路(DL)的连接/断开服务,但是,它使用MAC子层的服务执行这些服务。LLC子层在GB/T19897.4. 2005的第5章进行了规定。8.3.3 MAC子层MAC子层是数据链路层规范的主要部分,它是基于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过程的GB/T7421 标准。本部分与最初的HDLC相比,进行了许多改进,例如:在

40、寻址、差错保护和分段等方面。这些改进已经结合在新的帧格式当中,满足了电气测量和类似行业的遥测应用的商量。MAC子层在GB/T19897.2005的第6章进行了规定。8.3.4 规范方法数据链路层的两个子层是用服务(Scvices)和协议(Protoco!)规定的。服务规范包含给定子层在逻辑接口处与相邻的其他子层或层之间要求的服务,它使用面向连接的过程。服务是规定协议层之间通信的标准方法。服务提供者通过使用阿种类型的事务通常称作服务原语(请求、指示、响应和确认),来协调和管理用户之间的通信。服务原语是规定协议层之间事务的一种抽象的、与实现元关的方法。下面原语的性质可以更好地理解给定原语的抽象特性

41、:12 它们允许在层与层之间使用共同的约定,不必考虑特定的操作系统和语言;它们给实现者一个如何在特定的机器上实现服务原语的选择。服务原语包括服务参数,服务参数有三类:一一传输给对等层的参数,它是传输帧的一部分,例如:地址、控制信息;二一仅在本地有意义的参数(如:物理连接类型); 从数据链路层到数据链路层的用户并透明地传输的参数。本部分仅规定了第一类的参数值。协议层的协议规范包含:-对等层之间信息交换传输过程的规范;-协议控制信息的正确解析过程;-一一层的行为。协议层的协议规范不包含:一依据层传输的信息结构和含义(信息域); 一一服务用户层的标识;一一-经过交换数据链路消息而完成服务用尸层操作的

42、方式;一一-使用协议层而导致的交互作用。9 射频通信数据交换一个涵盖使用射频通信EN13757的未来参照部分的占位符。10 上层协议10. 1 引言GB/T 2683 1. 1-2011 本条涵盖了在第4章解释的三层通信模型的应用层,其要求被分成下面几个子层:一-传输层;一一表示层;一-应用层。10.2 传输子层10.2. 1 引言传输子层是处理链路层末端系统间直接连接的第一层。在本级和较高级建立的所有连接被认为是端到端的链路。端到端的概念表示传输层实体提供完全与物理网络元关的服务。传输子层最重要的属性是:端到端传输(上面提及的)、透明性(传输层协议能够接收任何二进制配置,而不用修改就可发送,

43、元论其格式和长度,在子层中可能需要分段/重新组装的功能)和应用层寻址(在一个物理连接上的多个逻辑连接的复用)。传输子层接收来自应用子层的信息,由于应用层说明这些信息的大小,因此,传输层能够将此信息分割成底层可以支持长度的报文(称为TPDU,传输协议数据单元),并将它们发送给另一端的对应传输层。与其相反,传输子层能够接收来自对应传输子层的报文,并把它们装配成与应用子层一致的信息。传输子层能够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呼叫方-被叫方和被叫方呼叫方)传输数据。此外,在同一虚电路上传输连接的复用意味着几个关联应用能够在一个给定的通信中共存。元论起点如何,传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都使用数据链路层的服务完成传输,

44、当然,数据链路层并没有察觉在较高层上实现的复用。10.2.2 GB/T 19897.4相关的传输子层对于使用基于HDLC链路层的连接方法,使用EPA模型是已经预知的,传输层需要的服务已经集成到链路层。在COSEM中,有两个用于分段的机制:一一数据链路层仅提供从站到主站的信息分段,对于应用层来说,这是透明的。它由HDLC的分段特性(l帧)支持,见GB/T19897.42005的6.4.4.50应用层使用xDLMS服务GET、SET、ACTIONC数据块-G、数据块-SA)提供双向分段。应用层级的分段对于短名引用是不适用的。多应用关联由ACSE管理,它们共享底层资源。注:详细的建立和释放应用关联见

45、GB/T19882. 332007的6.5。详细的长数据传输见GB/T 9897.4 2005的6.4.4.4和GB/T19882. 33-2007的7.4.1.8013 GB/T 26831.1-2011 10.2.3 GB/T 18657.2相关的传输子层对于基于GB/T18657.2链路层的连接方法,不包括这样的服务,对于这些连接方法,传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由下面的域组成:控制信息,1个字节的CI域;源传输服务访问点(地址),2个字节的STSAP域;目的传输服务访问点(地址),2个字节的DTSAP域;数据域,多达248个字节长度。注:数据域的最大长度由GB/T18657.2链路级报

46、文长度的限制所决定。控制域CI源传输服务访问点STSAP目的传输服务访问点DTSAP数据域图12与GB/T18657. 2相关的传输层PDU格式传输层PDU的CI域按下面的方式进行编码:Bit8、Bit7、Bit6:总是000;Bit5 FIN:在最后1个TPDU中设置为l,作为八PDU的一部分;Bit4、Bit3、Bit2、Bit1:分段数,在一次会话的第1个TPDU中设置为0000;每发送1个TPDU,分段数加1。MSB LSB F , AU ,. FIN FG3 FG2 I FGl l nu G rr 图13CI域的格式CI域的Bit8、Bit7和Bit6的编码保证了面向DLMS的帧能够

47、与基于总线系统的EN1434-3或prEN 13757的现存仪表通信共存。FIN(完成)Bit指示来自应用子层APDU的最后一个分段,在APDU的最后一个TPDU中将置位FIN Bit。这使得在接收端重新可靠地配置数据成为可能。注:在只有一个分段的短信息中,FINBit也应当在第1个(仅在第1个)TPDU中进行置位。从仪表到中心站的应答过程中,由于GB/T18657.2没有识别重复包的机制,因此,分段计数器FG3FGO将适用于传输子层。来自应用子层的每个APDU的第1个TPDU中,分段计数器均是 0000 ;对于每个TPDU,分段计数器将进行加l处理。对每个并发的连接,都有一个分段计数器。STSAP域包含呼叫方的逻辑设备地址,首先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