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31487.1-2015 直流融冰装置 第1部分 系统设计和应用导则.pdf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258096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31487.1-2015 直流融冰装置 第1部分 系统设计和应用导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GB T 31487.1-2015 直流融冰装置 第1部分 系统设计和应用导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GB T 31487.1-2015 直流融冰装置 第1部分 系统设计和应用导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GB T 31487.1-2015 直流融冰装置 第1部分 系统设计和应用导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GB T 31487.1-2015 直流融冰装置 第1部分 系统设计和应用导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29.240.99 K 46 芒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31487.1-2015 直流融冰装置第1部分:系统设计和应用导则Direct current de-icing devices-咱Part 1 : System design and application guide 2015-05-15发布2015-12-01实施F?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蔑总局也企啥也午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叩GB/T 31487.1-2015 目次前言. . . . . DI 1 范围. . . . .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2 4 设计条件4.1 融冰线路.

2、 4.2 配置直流融冰装置的变电站44.3 融冰线路对侧变电站5 系统设计-5.1 基本要求5.2 直流融冰装置直流侧额定参数5.3 直流融冰装置与交流侧连接方式. . . . . . . . . . 6 5.4 直流融冰装置结构型式. . . . . . . . . . . . . . 6 5.5 直流融冰装置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 . . . . . . . . 7 5.6 直流融冰装置与融冰线路连接. . . . . . . . . 7 5.7 安装. . . . . . . . . . . 8 5.8 防火和通风. . 8 6 直流融冰装置功能性能要求86.1 总体要求. . .

3、. . . . . 8 6.2 控制功能要求6.3 等效试验要求6.4 故障类型及保护功能要求. . 6.5 谐披性能. . . . 10 6.6 损耗. . . . . . . . . . 10 6.7 可昕噪声. . . . . 10 6.8 无线电干扰. . . . . . . . 10 7 主要设备技术要求. . . . . 10 7.1 晶闸管阔. . . . . 10 7.2 冷却设备. . . . . . 11 7.3 换流变压器. . . . . . . 11 7.4 乎被电抗器和换相电抗器. . .,. 11 7.5 阀电抗器(如有) 7.6 控制保护装置. . . . .

4、12 7.7 交流侧滤波器. . . . . . 12 7.8 直流电压测量设备和直流电流测量设备. . . . . 12 7.9 直流侧隔离开关和融冰开关. . . . . . 12 GB/T 31487.1-2015 7.10 直流侧避雷器7.11 其他辅助设备.8 融冰运行方式研究. . . . . 9 直流融冰装置运行和维护. 附录A(资料性附录架空线融冰电流的计算方法和参考值. . 附录B(资料性附录)架空线融冰最大允许电流的计算方法和参考值.附录C(资料性附录直流融冰装置主要电路型式. . . . . . . . . . . . . 28 附录D(资料性附录直流融冰开关和临时接线方

5、案. . . . . . . . . 30 附录E(资料性附录融冰线路两侧均采用融冰开关的直流融冰流程. . . . . . . 34 附录F(资料性附录直流融冰装置的典型保护配置. . . . E GB/T 31487.1-2015 前GB/T 31487(直流融冰装置分为3个部分z一-第1部分z系统设计和应用导则;一一第2部分z晶闸管阀z-一第3部分z试验。本部分是GB/T31487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电力电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0)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z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南

6、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中国电力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云南电网公司昭通供电局、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贵阳局、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荣信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继柔性输电系统公司、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浙江桂容谐平科技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z傅阁、饶宏、杨晓辉、田杰、吴怡敏、卢志良、黎小林、孙鹏、许树楷、马晓红、赵永涛、孙伟、贾跟卵、陈赤汉、赵立进、陆岩、彭向阳、张凡勇、杨堂

7、华、张翔、凌刚、余波、张迅、张建平、邹家勇、李长宁、万明、吴华能、张广泰、何青连、梁晨。阳皿GB/T 31487.1-2015 直流融冰装置第1部分:系统设计和应用导则1 范围GB/T 31487的本部分规定了直流融冰装置系统设计和应用的基本要求,包括直流融冰装置的设计、功能性能、试验、主要设备技术要求、运行和维护等。本部分适用于500kV及以下交流输电线路的基于晶闸管的直流融冰装置,其他电压等级和基于其他功率器件的直流融冰装置可参照本部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8、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11.1绝缘配合第1部分z定义、原则和规则GB/T 311.2绝缘配合第2部分z使用导则GB/T 1094.6 电力变压器第6部分z电抗器GB 1984 高压交流断路器GB 1985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IT 11022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GB/T 11024.1 标称电压1000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第1部分z总则GB 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 1454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291半导体器件第6部分晶闸管GB/T 15543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9、GB/T 15945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 18494.2 变流变压器第2部分z高压直流输电用换流变压器GB 20840.2 互感器第2部分E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GB/T 20990.1 高压直流输电晶闸管阅第1部分z电气试验GB/T 20994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用并联电容器及交流滤波电容器GB/T 22389 高压直流换流站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导则GB/T 25092 高压直流输电用干式空心平波电抗器GB/T 26216.1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电流测量装置第1部分z电子式直流测量装置GB/T 26217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电压测量装置GB/T 29629 静止无功补偿装

10、置水冷却设备GB 50060 3110 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程GB 5014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27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 50545-2010 110 kV750 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1 GB/T 31487.1-2015 IEC 61803 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HVDC)换流站站功率损耗的确定(Determination of power losses in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 (HVDC) converter stations with line-commutated con verters) 3

11、 术语和定义3.1 3.2 3.3 3.4 3.5 3.6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直流融冰DC de-icing 对覆冰输电线路导线或地线施加直流电流,利用电流加热效应消除线路覆冰。直流融冰装置DC de-:icing devke 、 为覆冰输电线路提供稳定且可调的直流电流,对线路加热以使覆冰融化的装置直流融冰系统DC e-icing system 由直流融冰装置、电源配电装置和融冰线路等组成的系统。子系统sub-system 组成直流融冰装置的功能相对独立的各个部分,例如晶闸管闽、玲却、滤波、控制、保护等.一相对一相融冰方式one ph囚eto one phase de-icing m

12、ode 线路两相导线串联形成直流电流回路的融冰接线方式。注z也称1-1融冰方式.相对两相融冰方式one pha侃伽ophase de-ici吨mode线路两相导线井联后和第三相导线串联形成直流电流回路的融冰接线方式a注2也称1-2融冰方式。3.7二/;7最小融冰电流minim de-iciBg CIlrrent 在确定的时间内使导线、架空地线或光纤复舍地线(OPGW)上覆冰酷化的临界电流,与环境条件(温度、风速、湿度、覆冰厚度、融冰时间等相关。3.8 最大融冰电流maximum de-icing corrent 为保证融冰时融冰回路中设备的安全,融冰回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与环境条件(温度、

13、风速、湿度)、覆冰情况、融冰时间等相关。3.9 设计融冰电流d四ignde-icing corrent 为保证导线、架空地线或光纤复合地线(OPGW)上覆冰在预期时间内完全脱落采用的电流值,为最小融冰电流值与可靠系数(一般取1.1)的乘积,与环境条件(温度、风速、湿度、覆冰厚度、融冰时间等相关。3.10 直流融冰装置额定输入电压rated inpot voltage of DC de-icing device 直流融冰装置接入电源侧的额定交流电压。2 3.11 直流融冰装置额定输出电流rated output current of DC de-icing device 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直流

14、融冰装置能持续且稳定输出的最大直流电流。3.12 直流融冰装置额定输出电压rated output voltage of DC de-icing device 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直流融冰装置能持续且稳定输出的最大直流电压。3.13 3.14 直流融冰装置额定输出功率rated output power of DC de-icing device 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直流融冰装置能持续且稳定输出的最大直流功率。GB/T 31487.1-2015 直流融冰装置最小运行电就minimum operation cuent of DC de-icing device 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直流融冰装置能

15、长时间稳定输出的不出现断续的最小直流电流,主要由直流融冰装置换流器型式和融冰回路中电感值决定。3.15 大角度大电流运行large angle and high c町rentoperation 直流融冰装置输出额定直流电流且触发角近似900的运行方式。3.16 开路试验open line test 直流侧开路,将直流输出电压升至设定值,检查直流融冰装置等设备的直流电压控制功能和电压承受能力。注z也称空载加压试验或空载升压试验。3.17 零功率试验zero pcwer test 直流融冰装置直流侧经电抗器短接,将直流电流升至设定值,检查直流融冰装置直流电流控制功能及电流承受能力。3.18 工频感

16、应电压induced voltage of power frequency 在融冰期间,邻近运行的交流线路在直流融冰回路中感应出的工频电压。3.19 工颇感应电施induced current of power frequency 在融冰期间,邻近运行的交流线路在直流融冰回路中感应出的工频电流。3.20 均流系数coefficient of current distribution 直流融冰装置晶闸管阀采用双桥并联型式时,并联运行支路电流的平均值与最大支路电流值之比。4 设计条件4.1 融冰线路主要包括za) 电压等级(kV); b) 导线型式、长度(km)、直流电阻(0)、电感(H)、电容(

17、F)等zc) 架空地线和/或光纤复舍地线(OPGW)型式、长度(km)、直流电阻(0)、电感(H)、电容(F)等;d) 线路最大覆冰厚度(mm);3 GB/T 31487.1-2015 e) 串联在融冰回路中的线路阻波器、隔离开关、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等设备的参数zf) 与融冰回路并联的高压并联电抗器、电压互感器等设备的参数;g) 与融冰线路同塔、平行或交叉跨越线路情况,主要包括线路电压等级、导线型式和平行段长度等zh) 融冰线路上安装的其他设备的参数pi) 直流融冰装置应满足变电站的融冰需求,包括规划线路和可能串联融冰的线路。4.2 配置直流融冰装置的变电站4.2.1 环撞条件主要包括za)

18、海拔(m);b) 年均降水量(mm);c) 最大月降水量(mm);d) 年平均环境温度(C);d 最高环境温度(C);f) 最低环境温度(C); g) 年平均相对湿度(%); h) 最大相对湿度(%); i) 最大地面积雪厚度(mm);j) 最大结霜厚度(mm);U 冻土层厚度(m); 1) 年平均风速(m/s); m)年最大风速(m/s); n) 地震震级(级); 0) 年平均雷暴日数(d/a);p) 污秽等级及盐密(ESDD)(级、mg/cm2); q) 日照强度(W/cm2); r) 土壤电阻率(0.m)。4.2.2 变电站设备主要包括za) 变电站主接线pb) 主变压器台数和参数zc)

19、 站用电系统Fd) 元功补偿装置;e) 设备和线路保护配置和型式Ef) 变电站配电装置布置型式;g) 线路高压并联电抗器和串联补偿装置情况。4.2.3 系统条件主要包括za) 系统正常运行电压住V);4 GB/T 31487.1-2015 b) 系统最大持续电压(kV); c) 电压正常变化范围(kV);d) 电压事故后变化范围(kV); d 系统额定频率(Hz); D 频率正常波动范围(Hz)I g) 系统短路电流(kA);U 系统背景谐波。4.3 融冻结路对侧变电站包括za) 变电站主接线pb) 配电装置布置型式。5 系统设计5.1 基本要求主要包括:a) 直流融冰装置应优先满足导线融冰需

20、要,同时兼顾架空地线/光纤复合地线(OPGW)融冰和等效试验要求:b) 对于有无功和电压控制需求的安装点,直流融冰装置宜兼有静止元功补偿装置功能;c) 运行变电站装设直流融冰装置时应对原有无功补偿装置运行进行校核。直流融冰装置运行时电能质量不满足国标要求,应配置滤波装置,宜优先考虑对原无功补偿装置进行改造;d) 新建变电站装设直流融冰装置时,应同时考虑系统无功补偿及融冰时滤波和无功的需求;e) 有融冰需求的新建变电站应在规划设计阶段统筹考虑直流融冰装置,并预留直流融冰装置布置位置Ff) 对于已建线路,为满足直流融冰需要,可将原有非良导体架空地线改造为良导体架空地线。对于新建线路,宜采用具有统一

21、型号的良导体架空地线或/和光纤复合地线(OPGW).5.2 直流融冰装置直流侧额定参数5.2.1 融冰电流5.2. 1. 1 线路最小融冰电流导线、架空地线和光纤复合地线(OPGW)的最小融冰电流宜采用附录A给出的经验计算公式计算。常用导线、架空地线和光纤复合地线(OPGW)在典型覆冰条件下的最小融冰电流值见表A1人5。5.2.1.2 线路最大融冰电就导线、架空地线和光纤复合地线(OPGW)的最大融冰电流宜采用GB50545-2010给出的公式(见附录B)计算,环境条件应取线路元覆冰段工况。常用导线、架空地线和光纤复合地线(OPGW)在典型条件下的最大融冰电流值见表B.1B.5。5.2.1.3

22、 线路设计融冰电流导线、架空地线和光纤复合地线(OPGW)的设计融冰电流应大于最小融冰电流,且小于最大融冰电流,宜取最小融冰电流的1.1倍。5 GB/T 31487.1-2015 5.2.2 直流融冰压降和功率对于导线,按照两相导线串联方式即一相对一相方式)计算各线路(包括可能串联融冰的线路流过设计融冰电流时的直流压降和直流功率。对于架空地线和/或光纤复合地线(OPGW),以大地或导线作为返回线,计算通过设计融冰电流时的直流压降和直流功率。5.2.3 直流侧额定参数以各导线设计融冰电流、直流融冰压降和直流融冰功率计算值中的最大值为参考确定直流融冰装置额定直流电流、额定直流电压和额定直流功率等额

23、定参数。按照该方法确定的额定直流电压如不能满足架空地线和/或光纤复合地线(OPGW)融冰需要,可考虑将两根架空地线(或一根架空地线和一根光纤复合地线(OPGW)并联进行融冰,还可考虑进行分段融冰。5.2.4 最小运行电流如只需对导线融冰,宜以零功率试验起始电流作为最小运行电流;如需对地线融冰,宜以架空地线融冰起始电流作为最小运行电流。5.3 直流融冰装置与交谎侧连接方式直流融冰装置交流侧宜通过专用换流变压器或者换相电抗器接在满足融冰容量要求的主变压器低压侧(10kV或35kV侧),也可与主变压器低压侧直接连接。否则,应通过专用变压器接在上一级电源母线上。5.4 直流融冰装置结构型式5.4.1

24、不带专用换施变压器直流融冰装置不带专用换流变压器直流融冰装置采用6脉波换流器,宜采用4%8%串联电抗器与主变压器低压侧连接。注z串联电抗器百分数为直流融冰装置输出额定电流时电抗器上的电压降与接人供电电源额定相电压的比值。5.4.2 带专用换流变压器直流融冰装置带专用换流变压器直流融冰装置可采用以下四种型式za) 双桥串联12脉波型式,宜采用二次绕组相位相差30。的两台双绕组或一台三绕组换流变压器与交流系统连接Fb) 单桥6脉波型式,可采用一台,6./Y换流变压器与交流系统连接;c) 双桥并联12脉波型式,宜采用二次绕组相位相差300的两台双绕组或一台三绕组换流变压器与交流系统连接pd) 双桥并

25、联6脉波型式,可采用两台,6./Y换流变压器与交流系统连接。根据需要,换流器和专用换流变压器间也可配置串联电抗器,但换流变压器阻抗电压应相应降低。5.4.3 直流融冰装置直流侧接地方式采用串联12脉波换流电路型式的直流融冰装置宜在两个串联6脉波换流器的连接点直接接地,其他型式换流电路直流侧不宜接地。直流融冰装置直流侧接地主要起钳制中性点电位的作用。各种型式直流融冰装置电路图及测量点设置见C.1-C.5.5.5 直流融冰装置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5.5.1 直流融冰装置过电压保护直流融冰装置过电压保护应符合GB/T311.2的要求。5.5.2 直流融冰装置的绝缘配合GB/T 31487.1-201

26、5 阔的绝缘配合要求应按GB/T20990.1执行,除间以外的所有设备的绝缘配合应按GB311.1和GB/T 311.2执行。不仅要考虑直流融冰装置自身的正常和异常工况,还需要考虑电网的影响,主要包括z一一交流电力系统的过电压,包括暂态过电压、操作冲击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交流母线故障或线路故障F一一直流融冰装置母线故障或其他设备(包括阀)故障;-直流融冰装置阀或控制系统误操作或故障;-一一与融冰线路同塔、平行和交叉跨越线路正常运行和故障引起的过电压。5.5.3 直流融冰装置避雷器配置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一一在交流网侧产生的过电压,应由交流网侧的避雷器加以限制;在直流侧产生的过电压,应由直流侧避雷

27、器等加以限制;-一一直流融冰装置的重要设备应由与该设备紧密相连的避雷器保护,如换流变压器的交流网侧绕组、阅等,应分别由窑,昌的避雪器保护。5.5.4 其他过电压保护措施主要包括z一一直流融冰装置直流侧母线应设置避雷器或者保护间隙p一一晶闸管阀应配备保护性触发功能。5.6 直流融冰装置与融冰线路连接5.6.1 总则融冰线路接人直流融冰装置可采用融冰开关和临时接线两种方案,见附录D.临时接线应在变电站内实施。融冰开关应满足凝冻条件下的操作要求,并应具有一定的破冰能力。经过重冰区且多年覆冰严重的线路两侧均应采用融冰开关,其他线路可采用临时接线或融冰开关和临时接线的组合。对于带旁路母线的变电站,应借助

28、旁路母线实现直流融冰装置与融冰线路的连接。对元旁路母线变电站,宜在出线设备下方设置融冰管母线实现直流融冰装置与融冰线路的连接.5.6.2 融冰开关方案5.6.2.1 直流融泳装置侧融冰开关直流融冰装置与线路连接的开关可采用单柱单臂垂直伸缩式隔离开关或单柱双臂垂直伸缩式隔离GB/T 31487.1-2015 开关,如图D.1和图D.2所示,线路处于冷备用状态即可进行融冰开关的合分。5.6.2.2 对侧融冰短接开关融冰线路三相短接的融冰开关可采用一相共静触头隔离开关,或三相短接的单桂单臂垂直伸缩式隔离开关,或三相短接的单柱双臂垂直伸缩式隔离开关,如图D.3、图D.4和图D.5所示,线路处于冷备用状

29、态即可进行融冰开关的合分。5.6.3 临时接线方案5.6.3.1 直流融冰装置侧临时接线方案采用临时接线方案的线路,宜在出线设备外侧增加一支柱绝缘子,出线设备与支柱绝缘子采用管母线连接,架空导线与融冰管母线用导线相连,融冰时通过预制导体和金具与站内融冰母线分别相连,如图D.6所示,临时接线时需要将线路转为接地状态。5.6.3.2 对侧短接临时接线方案对侧预制两段导体和金具,分别在变电站终端构架出线侧与线路A相、B相和相分别相连,如图D.7所示,临时接钱时需要将线路转为接地状态。5.6.4 融冰线路两侧均果用融冰开关的直流融冰流程融冰线路两侧均采用融冰开关的直流融冰流程如附录E所示,将融冰线路转

30、为冷备用状态后,通过合上两侧融冰开关将线路接入直流融冰装置进入融冰状态进行融冰,融冰完成后断开两侧融冰开关使得线路由融冰状态退回到冷备用状态,进而即可恢复线路运行。如线路带有高压并联电抗器,融冰过程中需要将高压并联电抗器隔离,在融冰线路处于冷备用状态下进行高压并联电抗器的隔离和接入。/ / 5.7 安装设备安装按照GB50141执行。5.8 防火和通凤依照GB50060、GB50227和GB/T1094.6中的相关规定。卢/进排风口应有防雨雪和小动物进入的设施。在风抄较大的地区,进排风口宜设过滤装置。在严寒地区,进排风口宜有防寒措施。6 直流融冰装置功能性能要求6.1 总体要求主要包括28 a

31、) 直流融冰装置能在GB/T15945允许的电网频率下持续运行;b) 直流融冰装置能在接人点额定电压的0.8倍1.2倍下持续运行;c) 直流融冰装置能在GB/T15543允许的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条件下持续运行sd) 直流融冰装置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注人系统公共连接点(PCC)的谐波宜满足GB/T14549的要求ge) 直流融冰装置能耐受系统规定的暂态过电压要求;GB/T 31487.1-2015 。直流融冰装置接入系统不应引起并联谐振zg) 直流融冰回路不应出现谐振;h) 直流融冰装置晶闸管间应能在近似90。触发角运行,最小电流应满足地线和光纤复合地线(OPGW)融冰要求,应配置适当的平波电抗器以

32、使输出电流不断续Fi) 直流融冰装置融冰电流的偏差应在目标设定值的士5%以内zj) 采用双桥并联型式的直流融冰装置,两桥的均流系数不小于0.9.6.2 控制功能要求主要包括zd 直流融冰装置应具备直流输出电流连续调节功能zb) 直流融冰装置应能按预定的程序完成直流融冰装置的启动和停止,应能实现直流侧隔离开关的自动操作以完成融冰接线方式的选择,事故时应能紧急停运设备Fc) 直流融冰装置采用双桥并联型式时,应具有自动均流功能zd) 直流融冰装置的电流阶跃响应时间宜小于300ms,超调量不大于30%;e) 直流融冰装置应能适应预定的各条线路融冰要求,宜采用分层分布式控制结构,实现微机监视和控制功能5

33、0 直流融冰装置应具备友好的人机界面,便于操作及维护zg) 直流融冰装置应具备事件记录及故障录波功能;h) 直流融冰装置应具备远方监控功能;i) 直流融冰装置运行监控信息应接人变电站监控系统,并能在主控室实现融冰操作。6.3 等效试验要求6.3.1 开路试验要求如下:a) 在不接人融冰线路的情况下,测试直流融冰装置晶闸管阔的触发能力,检查直流融冰装置直流电压控制功能以及直流电压耐受能力,检查融冰装置在额定直流电压下工作是否正常Fb) 直流融冰装置交流侧换流变压器接人试验电源,直流输出侧断开,逐步升高直流融冰装置输出电压达到1.05倍额定电压为止,至少保持15min,测试直流融冰装置控制系统输出

34、电压的调节性能。6.3.2 零功率试验要求如下za) 在不接人融冰线路的情况下,检查直流融冰装置直流电流控制功能,检查阀、直流侧隔离开关和融冰母线的电流耐受能力,保证直流融冰装置在需要融冰的时候能可靠地投入运行。主要包括直流融冰装置起停试验、手动紧急停运试验、保护跳闸试验和大电流试验pb) 零功率试验中使用的平波电抗器电感值要求能保证在零功率最小电流参考值下不出现电流断续,通流能力为直流融冰装置额定直流电流pc) 零功率试验时闭锁阻抗保护和直流欠压保护,根据设计投入相应的滤波器组,根据元功缺额投人站内其他无功补偿支路。6.4 故障类型及保护功能要求6.4.1 故障类型和保护配置直流融冰装置的故

35、障类型主要包括z交流过流、交流欠压、换流变阀侧相间短路、阔短路、阔区接地、GB/T 31487.1-2015 控制触发脉冲丢失、桥间电流不平衡、直流过流、直流欠压、直流过压、融冰线路断线、融冰线路接地等。直流融冰装置保护一般可分为交流保护区、换流变压器保护区、阀保护区和直流保护区。直流融冰系统典型保护配置见附录F.6.4.2 保护功能要求主要包括zd 直流融冰装置中所有主设备应装设保护装置,各保护装置之间应相互配合,保护直流融冰设备本身不因故障损坏,不使事故范围扩大zb) 保护装置性能应符合直流融冰装置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快速性的要求,保护定值、时序的选择应与上级保

36、护配合,防止越级动作pc) 直流融冰装置的交流进线断路器禁止设置自动重合罔功能。 6.5 谐渡性能飞在下列最严重情况下,直流融冰装置在其与输电系统接人点造成的谐波畸变水平不影响装置本身和接入系统的安全za) 在特殊情况下系统允许的频率范围内;b) 整个直流融冰装置持按输出范围内:c) 系统谐波阻抗圆内zd) 考虑系统背景谐波。注入系统公共连接点CPCC)的谐波宜符合GB/T14549的要求。6.6 损耗直流融冰装置的损耗保证值应基于计算值,损耗的计算见IC61803. 带换流变压器直梳融冰装置,总损耗不超过直流融冰装置额定输出容量的1%;不带换流变融冰装置总损耗,总损耗不超过直流融冰装置额定输

37、出容量的0.7%./ 6.7 可昕晦声直流融冰装置系统的结构设计需考虑限制噪声干扰。直流融冰装置系统外部噪声的限制范围以变电站围护栏为限。r 直流融冰装置站内噪声的限制宜满足GB12348-28第4章提出的要求,测量按照GB12348 2008第5章规定的测量方法进行。直流融冰装置噪声对周围的影响可参考GB12348-2008和GB3096执行。6.8 无线电干扰直流融冰装置在其与输电系统接入点产生的元线电干扰不会影响装置本身和接入系统的正常g行。7 主要设备技术要求7.1 晶闸管阔要求如下za) 晶闸管的基本技术要求参考GB/T15291; b) 阀设计时应考虑元件电压分布的不均匀性而留有适

38、当裕量pGB/T 31487.1-2015 c) 阔应能承受各种过电压,耐压设计应有足够的安全裕度zd) 阀的设计在数量上应留有10%的冗余度,且每相间不少于2只晶闸管。当阅出现元件故障时,直流融冰装置应能发出故障信号,当故障同元件数量超过冗余数时,直流融冰装置应能发出报警信号并自动退出运行Fe) 阀的连续运行额定值和过负荷能力应根据融冰需要和系统要求确定,应能在最高持续电压下稳定运行Ff) 阔应具备相应的过压保护功能zg) 阀应确保在各种工况下正常工作而不致损坏,包括阀触发系统误动,以及站内外各系统和设备故障等sh) 阔的浪涌电流耐受能力不应小于流经阀的最大短路电流;i) 阀宜为空气绝缘,户

39、内安装zj) 阔结构的设计应做到便于对阀元件近距离巡视、日常维护以及故障处理或部件更换。进行维护工作时,应不影响其他的设备继续运行,应能在不断开冷却回路的情况下更换故障阔元件zu 其他技术要求参考GB/T20990.10 7.2 冷却设备要求如下:a) 冷却设备宜采用密闭式纯水冷却设备pb) 冷却设备应具备完整的控制保护功能pc) 冷却设备应采用双电源供电;d) 冷却设备的设计应有冗余,当其中的一个部件故障时,不影响冷却设备的正常运行;的应设置两台循环泵,一用一备,单台工作泵应能满足系统最大设计流量,保证循环冷却水以恒定的流速通过发热器件;f) 采用水-风热交换器时,至少应设置一台备用风布L;

40、g) 在寒冷地区,循环冷却水应采取防冻措施;h) 冷却设备应能监控自身运行和循环冷却水的情况,具备必需的报警和跳闸功能;i) 其他技术要求参照GB/T29629执行。7.3 换流变压器要求如下za) 换流变压器的基本要求按照GB/T18494.2执行zb) 换流变压器宜采用三相变压器;c) 换流变压器宜具有1.2倍额定输出电流连续运行2h的过载能力sd) 换流变压器磁通密度的设计与常规变压器相比应留有更多裕度Fe) 换流变压器最大相间阻抗偏差应小于土2%。7.4 平波电抗器和换相电抗器平波电抗器和换相电抗器的技术要求按照GB/T1094.6和GB/T25092执行。7.5 阎电抗器(拥有7.5

41、.1 阔电抗器功能要求如下z11 GB/T 31487.1-2015 a) 在陡前波和雷电波冲击下承受电压,从而使晶闸管免受过电压损坏Fb) 限制晶闸管开通时的电流变化率di/dt;c) 改善晶闸管阔两端出现的异常电压分布。7.5.2 阔电抗器的设计原则要求如下za) 阀电抗器的设计应根据晶闸管开通时也/dt承受能力和在运行时各种故障情况可能出现的异常电压分布来确定,阅电抗器的功能也可由换流回路中的变压器漏抗或其他电抗器担任:b) 对直流融冰兼静止元功补偿装置,晶闸管阔工作于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模式时阀电抗器宜被旁路。7.6 控制保护装置要求如下za) 控制保护装置应保证直流融冰装置能适应预定的各条线路,能满足所有线路的融冰要求zb) 控制保护装置应具备对各模拟量和状态的测量和监视功能,事件记录和故障录波功能自c) 控制保护装置应能按预定的程序完成直流融冰装置的启动和停止;调节直流融冰装置的直流电流输出E完成融冰模式和融冰方式的选择s实现直流侧隔离开关的自动操作等。保证线路各相导线快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