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B/T 5027 -1999 前占一一口本标准等效采用IS010113,199以金属材料一薄板和薄带二塑性应变比的测定。在主要技术内容和结构形式上与5010113,1991相同。卒标准此次修订对GH/T50271985的下列主要技术内容作了修改z章节进行f重新安排;修改原理.删去试验意义;增加引用标准$增加了试样类型;一一将第六审计算与定义合并;将第七章内容改为附录A,删去附录A、附录B和附录C。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代替GB/T5027-1985(金属薄板塑性应变比(r值)试验方法儿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冶金I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钢
2、铁(集团)公司、钢铁研究总院。丰标准主要起草人:戴瑞玲、吴国运、李久林。本标准1985年3月首次发布。GBjT 5027 1999 ISO前言ISO (国际际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日1体组成的时界性的联合会俨制定国际机飞准的工作屈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网休若对某技术委员会己确立的项目感兴啤.均有权参加战技术委员会。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11的)也参加lT作,(I电1技术怀准化方囱,IS0与国际电1委员会ClEC)保持密切合作关系而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I司际标准需要取得至少75以参加投票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正式发
3、布。国际标准ISO10113系由ISO/TC164金属力学性能试验技术委员会制定c39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金属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试验方法GB/l、5027-1999 eqv ISO 10113 ,1991 代替GB/l50271983 Metallic materials一-Sheetand strip Determination of plastic strain ratio(r-vaues)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海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试验方法的定义、符号、坤、理、试验设备、试样、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和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厚度为O.13rnrn金属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
4、什值)的测定。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肌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228-1987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 10623-1989 金属力学性能试验术语GB/T 16825-1997 拉力试验机的检验JJG 762-1992 引伸计检定规程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 1 想性!也变比(r),将金属薄板试样沿轴向拉伸到产生均匀塑性变形时,试样标距内宽度方向的真实应变与厚度方向的真实应变之比。-rh -r 式中:b二叫去) I a 二三lnl-1 lo I 由
5、于测量i:度的变化比测量厚度的变化容易和精确,所以根据塑性应变前后体积不变原理导出下面的关系式来计算塑性应变比r.n二lln(j r=可ZZl计算的值应标明试样相对于轧制方IJ的取向及应变水平,例如:r.i:,20(见表1)句3. 2 加权平均塑性应变比(r),金属薄板平面上与轧制方向成O、(150和900三个j向测得的塑性院变lp值的加权平均值。. ( 2、2000- 08 -01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1101批准(, 1 GB/T 5027 -1999 -二r lJ + r+ 2r5 4 . ( :l ) 3. 3 塑性应变比平面各向异性度(r)金属薄板平面t与主轧制方向成00和
6、90方向的明性应变比r值的算卡平均值与45方向的塑性应变比r值之差。r =斗生r仙(斗)对于某些材料,试样可以选择其他取向,此时采用的公式会与3.2和3.中所给州的公式不同.因此应在试验报告中给出所采用的其他公式。3. 4 屈服点伸长:在力-伸长曲线上整个不连续区间试样的伸长值(仅指有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其他相关定义见G/T106230 4 符号本标准使用的符号及其说明见表L表1符号和说明符号说明单位ac 试样原始厚度口1口iho 试样标距内的原始宽度mm a 试样拉伸变形后的厚度mm b 试样拉伸变形后标距内的宽度mm h +试样夹恃部分长度mm II 试样夹持部分宽度口1口1-一斗Lc
7、试样原始标距mm 一-L. 引伸计际距盯】mL 试样拉伸变形后的标距mm L , 试样平行*度mm L飞试样品长匮mm a 试样厚度方向的真实应变h 试样宽度方向的真实应变r 塑性应变化r,:,y 在Y%应变革平下X方向(与轧向成X角度出样的塑性应变化r r /y值的加权平均值一6.r一l塑一性应变比平面各向异性度5 原理在单轴拉伸力作用下.将试样拉伸到均匀塑性变形阶段,当达到规定的工程应变水平时,测量试样标距长度和宽度的变化,并利用塑性变形前后体积不变原理导出的公式计算塑性应变化r值。6试验设备6. 1 试验机6. 1. 1 试验机应符合GB/T16825的要求,试验机级别应不低于1级。(川
8、GB/T 5027二19996. 1.2 试样的夹持方法应符合GB/T228的规定。试验机应能按8.8. 1的JE求控制应变速率或夹头f 移速度进行单轴拉伸试验。6. 1. 3 试验机夹头应能保证在夹持试样时,使试样纵轴中心线和上、下夹头的中心线与试验机tir力轴线重舍。6. 1. 4 试验机应由计量部门定期进行检定。6. 2 量具测量试样标距变化的量具误差应不大于士0.01mm;测量试样宽度变化的最具误差!且不大于土0.005mm。量具mr由计量部门定期检定。6. 3 寻Il申计6. 3. 1 引伸计应符合JG762规定的I级或更高级要求。6.3.2 引伸计应按JJG762进行标定。标定时引
9、伸计的工作状态应尽可能与试验时状态相同6.3.3 经过标定的引伸计,试验前应注意检查。当引伸计经过检修或出现异常时,应重新进行标定。7 试样7.1 取样7. 1. 1 取样部位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要求或经双方协商确定。7. 1. 2 取样方向一般为0。、45、900每个方向至少取3片试样。在其他方向显示r特征值的材料,经双方协商,也可在那些方向七取样。7.2 试样形状试样一般应具有比平行长度部分宽的夹持部分(简称带肩试样,见图1)。通过协议.试样也可以为平行边的条带(简称不带肩试样,见图2)。对于宽度不大于20rnm产品.试样宽度可以等于产品的宽度。但仲裁试验时,应采用带肩试祥。7.3 试样尺寸
10、平行长度应不小于+bo/2o仲裁试验时,平行长度应为L。十2boo宽度不大于20mm的不带肩试样,夹头间的自由长度应不小于Lo十3bo0 表2给出了两种非比例试样的尺寸。如果能给出具有同样精确度的测量结果,也可采用非标准的其他类型试样。表2两种非比例试样的尺寸rnm 试样序号7|原始宽度bo寸|原始标距L平行长度L川在持部分吏持部分习、带肩试样夹H同l标阻内最大宽度宽度H长度h的自由长度i最小宽度之差一一一1 12. 5 50 75 20 注50?盯.J 。012 20.0 80 120 30 二;:;50注140U.02 7.4 试样制备7. 4. 1 试样毛坯必须单个切取。试样均须进行机加
11、工以消除加工硬化影响。注:对于极薄试样.建议将切取的等宽毛坯用油纸逐片分隔.在两外侧亮上等宽度的较厚板一起机加工,直至达到j要求的尺寸。7.4.2 试样原始标距内宽度两侧不平行度应尽可能小,最大宽度与最小宽度之差)且不大f标距内回tlllt宽度平均值的0.1%0 7.4.3 除非另有规定,试样厚度应是产品全厚度,但在试样标距内,任意两处的厚度值之差应不大于0.01 mm,当厚度小于1.0 mm时,应不大于公称厚度的1%。7.4.4 试样表面不应有划伤等缺陷。7. 4. 5 可用维氏金刚石压头或其他E具刻划标点。标点应位于试样的轴线上.并对称寸平行长度部分I () 1 CB/T 5027 199
12、9 的巾心。注为使标点清晰,井且不划伤试样表面,建议主i划际点前,克在试样恃测处在Ui涂层告边的w,料:埠膜O. 2 .1.-1: dvr R注目c 1扎 。. 显Lo h L , L 图1带肩试样其余12;:; . 11 . H 1也 L, h L, L 圈2不带肩试样8 试验程序8. 1 试验一般在1035C窒温下进行.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室温成为23C士5(、8. 2 试验材料的拉伸性能不明确时,应预先进行常规拉伸试验,记录力伸长山线.由此确定其屈服特性、伸长率和测定r值的工程应变水平。8 3 按第7章的要求检查试样。8.4 安装试样时注意对中,保证轴向受力。8. 5 对于手工测量,当
13、试样的原始标距L,不小于25mm时,至少应在标距内等问距地测量二处宽度啕斤平均值计算塑性应变比r值n测量试样的原始标距llI.允许测量偏差为原始扣、J!.1.,的土10%8.6 自动测量时,应使用6.3. 1中规定的引伸计测量标距长度的变化.并在标距内至少测量处宽度严日,J试验速度:8.7.1 试验机夹头移动速度不应超过50;YoI,/min,8.7.2 需要在r值试验的同时,测定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屈服jI、屈服点伸长率等性能B.t.试斡速度应符合GB/T228的规定。当试样变形型l超过测定k述性能后.可以将试验速度调节到测定r自所安求的范围。02 G/T 5027 -1999 8. 8 加
14、力量规定的应变水平。值的工程应变水平成太子屈服应变或屈服点伸长终点所对店的山变小于最大力所对应的应变。若无其他规定,一般采用15%或20%的工程应变水平。8. 9 对7手工测量.以测量原始标距长度租宽度同样的1J式和误差测量变形后的试样标由iL和宽度b。测量可在试验力下进行,但仲裁试验应在卸)情况下进行38.10 对于自动测量,用6.3. 1中规定的引伸汁测量规定应变水平下的标距L和宽度b,8. 11 如果试样出现横向弯曲(见图3),或纵向弯曲,会影响试验结果,均应认为试验无放.并重新Ji1:iJ 试验a8. 12 如果塑性应变不均匀,应认为试验结果无效,并重新迸行试验。8.13 根据测得bo
15、,Lb、L按式(2)、(3)、(4)计算YJ和t:.r值。8.14 每个取样方向应成验2片试样,取r的平均值。如果两试样测得结果相差较大,成测第2片试样,舍弃相差大的值。横向弯曲图3试样的横向弯曲9 试验结果9. 1 对于子工测量,用式(2)、(3)、(4)计算不同取向试样的r.r和t:.r值。9.2 对于自动测量,自动拉伸试验机和数据处理程序直接给出不同取向试样的rr和曲值a9. 3 ii算的塑性应变比r值应修约精确至O.05. 9.4 手工测量和自动测量可能得到不同试验结果,在差异明显的情况,应以于工卸)J测量方法为准10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川本国家标准编号;b)试验材料的说明
16、;c)采用的方法(于工测量或自动测量); d)采用的试样类型$的试样相对于轧制方向的取向;)进行测量的应变水平a自)试验中的其他特殊条件;U塑性应变比r值s )平均塑性rw.变比r;jl平面各向异性度.r;kl 吁计算F和t:.r的公式与3.2和3.3中的公式不同时所采用的公式。GB/T 5027-1999 附景A(提示的附录)试验糟确度计算A1 塑性应变比r是一个导出量,它的精确度依赖于应变测量的精确度。A2 用变异系数(r)表示r值的试验精确度S(r) (r)二A2. 1 J.占用数理统计方法,根据误差传递公式可导出(叶的实用计算公式:l+r,ll十(r) 一?一(b)1 , I 1十exp(-2,) )十(叮)0+ CXp(2f川也1、,. ( A 1 (八.) A2.2 式(2)表明除r值本身外,(r)主要与试样标距和宽度测量的变异系数以及长股Ji!ilJ的Ie干!;/JL的火小有关。因此,提高r值试验精度的有效措施是:a)提高尺寸测量精确度增加重复测量次数(即减少尺寸测量变异系数); b:在i式验材料允许的均匀塑性应变范围内,增大长度方向的上程应变量; ) -1